❶ 蘋果電腦怎麼格式化硬碟
你好,關於這個問題、首先你得了解你需要格式化的是哪個磁碟,如果是c盤建議你准備好新的系統u盤作為備用,如果是其他盤,你可以點擊我的電腦進去後找到相對應的磁碟右擊,找到格式化,勾選快速格式化模式即可哦,歡迎採納謝謝!
❷ 蘋果電腦怎麼格式化移動硬碟
盤-應用程序文件夾-實用工具文件夾-磁碟工具-選擇移動硬碟-抹掉。
抹掉則為格式化,分區則就是分區了,呵。
選擇抹掉,選擇磁碟格式,在macos下,只能格式化為windows的fat格式。
不能格式化為ntfs。
❸ 蘋果電腦里的硬碟格式化了怎麼恢復
1.網路下載工具,硬碟鏈接到電腦上 電腦可以識別可移動硬碟
2.啟動強力數據恢復軟體,用戶將可以看到整個軟體的基本界面。用戶可以選擇「誤清空回收站」進入到下一步。
3.選擇文件丟失的目錄。
4.進入數據掃描階段。
5.掃描完成後預覽恢復的文件數據,選擇要恢復的文件,勾選好單擊下一步。
6.點擊瀏覽選擇一個盤存放要恢復的文件,然後單擊下一步。(存放的位置要恢復文件的位置不同,以免被覆蓋)
7.等待片刻文件就會恢復完成。
❹ mac如何格式化移動硬碟
工具材料
Mac電腦 移動硬碟
方法如下
1、首先插入移動硬碟。
❺ 蘋果mac 更換硬碟 重新寫碼
2010 年的時候買了 09 年末的 MACBOOK 小白,由於技術發展,軟體越來越吃硬體內存,現在2G 內存別提基本的工作了,連開機都有困難,每次一點就一個風火輪,基本就是一塊 13 寸的板磚了。。。
眾所周知 HDD 機械硬碟速度不如 SSD,如今新機子都是 SSD 固態硬碟了,而博主還在用著第一代 SATA 介面的 HDD,看看下面的讀寫速度,災難啊!我不相信誰還能比我更慢!!!
以前因為小白不懂,以為機子從此報廢了,一直放著吃灰 ING,以為筆記本除了買新的沒別的辦法。
結果最近發現可以直接改裝,為了搶救小白,同為小白的黑科技娃娃踏上了更換 SSD 之路,操作起來居然比想像中的簡單很多,特此寫出來分享給大家,同為菜鳥的你我皆可執行。
雖然主要針對 MAC 筆記本的升級,但其他電腦的升級也可以一並借鑒,道理是一樣的。
常規警示:本人只負責分享自己的方法經驗,而每個人的水平各有差異,小白手殘黨後果自負,請謹慎操作!!!
(非專業人士,全文自己摸索研究,有些不太精確的地方,歡迎留言指正,杠精退散!)
更換硬碟和內存前,還是先進行常規的知識點普及,再三強調,做一件事情前,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然只會被人帶節奏,讓你買什麼就買什麼。不動腦子只能被坑。
硬碟的概念
硬碟一般分為機械硬碟、固態硬碟、混合硬碟,從應用場景來說,硬碟又分為監控盤,企業盤、消費盤。
機械硬碟 HDD
圖片來源於網路
最早的硬碟起源於磁碟驅動器 HDD(Hard Disk Drive),即傳統機械硬碟。HDD 在旋轉碟片上以磁性方式存儲數據,多為金屬配件,所以比較重 ,速度跟轉數有關,轉數越大速度越快。
HDD 根據記錄數據模式的不同,又分為PMR 盤(垂直記錄)和 SMR 盤(水平堆疊記錄)。
SMR:因為容量大,一般用來當作移動硬碟儲存照片、視頻等,由於只有一套磁頭,所以不適合當作系統盤,頻繁寫入容易掉速。
PMR:一直以來都是用來當作系統盤的,當然也可以當作備份盤使用,就是噪音比較大。
機械硬碟損壞的最主因是機械振動,還有進灰、碟片磨損、斷電等,所以一定要當心磕碰,注意整理磁碟碎片,能大大提高 HDD 的磁碟壽命。
目前機械硬碟因為其成本低廉以及容量大等因素仍然占據著硬碟市場的一定比例,基本 1T 以上的大容量都是用的機械硬碟作為儲存檔,1T 以下價格允許的話都是上 SSD 的作為系統盤。
優點:
品質過硬,沒有擦寫壽命,如果使用環境良好(無振動、進灰、碟片磨損),就可以長久保存下去。
價格低廉,容量大
數據備份靠譜,只要不是嚴重的物理損壞,基本數據都可以恢復。
缺點:隨機讀寫是硬傷,速度慢、耗功率費電、不抗震。
固態硬碟 SSD
SSD(Solid State Drive)固態驅動器,基於 Flash 存儲技術,將非易失性 NAND 快閃記憶體作為存儲介質,從根本上增加了 SSD 在硬碟上的使用率,硬碟讀寫速度有了大幅的提升。
SSD 工作原理:和機械硬碟不同,它不能直接在一個已有數據的存儲區內覆蓋寫入,而是先將原位置的數據擦除,再寫入新數據。其實就是「讀」→「擦」→「寫」。
固態硬碟由NAND 快閃記憶體顆粒,DRAM 緩存晶元,主控晶元三個主要部件組成的。主控晶元控制數據的寫入寫出,顆粒存儲數據,緩存晶元就是緩存數據的。(早期有些硬碟是沒有緩存晶元的)
從外觀上看,顆粒占據了整個固態硬碟內部 70%左右的空間,當然采購成本也是最高。但其實硬碟的技術核心是主控晶元,它的功能類似於一個小型的 CPU,起著指揮、運算和協作的作用。
快閃記憶體顆粒(存儲單位)主要分為四種類型:SLC 單層式儲存、MLC 雙層式儲存、TLC 三層式儲存 、QLC 四層儲存。(四者在價格和使用壽命上依次降低,P/E 越來越低)
SLC 顆粒屬於企業級的,市場上少見,原本MLC 比 TLC 更貴,壽命更長,但現在市面上已經開始用TLC 顆粒代替 MLC 了, 因為 tlc 可以模擬 slc 緩存,大的緩存加上大容量,一般可以追平 MLC 的壽命了。
而吊車尾的 QLC 出來不久,罵聲很多,小心真香定律,先觀察看看其未來的技術發展水平再來下定論。
注意:有時候廠商故意用3bit MLC 來叫 TLC 的硬碟,就是為了讓普通消費者誤以為這個是 MLC,其實只是叫法不一樣,真正的 MLC 專業寫法是 2bit MLC,3bi MLC 就是 TLC, 4bit MLC 就是 QLC。
快閃記憶體顆粒還有單面布置的 2D 顆粒和雙面布置的 3D 顆粒之分,如今是以能寫入更多數據的 3D 堆棧技術為主。
3D 顆粒里的V-NAND 顆粒堆棧技術一代比一代層數多,不僅提高了顆粒性能,同時也提高了顆粒壽命。,從第一代 die 容量 128Gb(16GB)的 24 層,到第五代的 96 層,據說馬上要 128 層了。
優點:輕便體積小、功耗低、隨機讀寫速度強大。
缺點:散熱不如 HDD,擦寫壽命有限、價格貴、壞了只能換新無法修復。
現在電腦的主流硬碟已經變成了 SSD 固態硬碟,這種硬碟主要通過介面區分種類。後面會展開詳細介紹。
知識點:
P/E:代錶快閃記憶體顆粒的壽命單位,寫入數據會對固態硬碟的顆粒進行擦寫,顆粒完全擦寫一次叫做一次 P/E。
(P/E 的擦寫次數是有限的,比如一個 250G 的固態硬碟全盤寫入 250G 數據後,則消耗掉了一次 PE 壽命,當然也可以分幾次寫入消耗一次 PE,比如分別寫入 125G 數據兩次也是消耗一次 P/E。全消耗完了,顆粒就掛了。)
顆粒如果是大廠的主流型號,可從網上查到。如果是小廠可能經常換顆粒,只能自己拆開查看。
SLC 顆粒 :大約擦寫 1 萬個 P/E
MLC 顆粒:大約為 3000-10000 個 P/E
TLC 顆粒:大約為 1000-3000 次個 P/E
QLC 顆粒:大約為 500-1000 個 P/E
掉速的硬碟主要是 TLC 和 QLC,他們主要依靠模擬 SLC 緩存來加速,如果硬碟剩餘容量不夠,而緩存也剛好用完了,速度就會掉得很快,就是 TLC 少掉點,QLC 掉得多一些的區別。
MLC 不掉速的原因是依靠真實寫入速度,是多少就是多少,因此才不會掉速。
混合硬碟 SSHD
基於傳統機械硬碟誕生出來的新硬碟,除了機械硬碟必備固件,還內置了 NAND 快閃記憶體顆粒,顆粒將用戶經常訪問的數據進行儲存,可以達到固態硬碟般的讀取性能。但是寫入不好,即下載很慢。
不多說了,這個只是 SSD 天價時代的衍生產物,現在 SSD 價格已經下來了,就不要折騰這種半吊子貨了,直接 SSD 系統盤走起。
冷數據備份小知識:後面可能再開一篇如何選擇移動硬碟並延長硬碟壽命加速的方法。
移動硬碟 —— 基本都是使用機械硬碟,因為 HDD 保存數據壽命比 SSD 更長些。你可以自己買個移動硬碟盒或硬碟底座 DIY,把帶有 3.0USB 介面的機械盤插進去,就能當普通的外接移動硬碟使用了。注意機械 SMR 只適合做倉庫盤,最好不要頻繁寫入當作系統盤。
友情提醒:
硬碟容易受到溫度的影響,如果長期處在 40 度以上的工作溫度壽命都會減半。一般 SSD 硬碟溫度 40 度,M.2 高一點 50 度這樣,硬碟溫度>70℃才開始降速,熱量集中在主控上,可以買一個散熱貼貼上。
不管是 HDD 還是 SSD 都無法永久保存數據,基本十幾年就算不錯了。
HDD 當備份盤長時間不開啟的話,會受到磁場影響,磁粒子極性偏移消磁,電脈沖信號就出錯,數據就沒了,長時間不用也容易出壞道,需要定期上電掃一下。
SSD 的壽命比 HDD 更短,如果你用了 SSD 做備份盤的話,小廠硬碟最少每周都得通個幾小時的電讓固件做一些自校正,否則就容易再也打不開了(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大廠的 SSD 斷電放個一兩年也可能有小概率出錯,差一點的配置,比如 QLC 應該就直接跪了。
別跟我說什麼雲盤儲存,資料泄露分分鍾的事情,最靠譜的方式就是重要數據至少存兩份,如果兩個硬碟同時壞算我輸!!!
如何選擇 MAC 的 SSD 硬碟?
知道了硬碟的基本概念後,現在要開始教你如何選擇 SSD 硬碟進行 MACBOOK 筆記本升級了。
第一步:確定硬碟品牌
小廠硬碟一般不考慮,除非你只是暫時過渡用一下,長期使用的工作電腦,作為生產力工具肯定是一份價錢一分貨的。
現在除了三星之外,很多品牌的固態硬碟不再使用完全自主研發的主控晶元了。硬碟原廠都在一定程度上將主控設計和固件研發工作外包給專門的主控供應商,通過定製固件的方式生產自己的品牌硬碟。
而硬碟最為核心的技術就是主控,主控晶元的演算法直接決定了顆粒的實際體驗和使用壽命,如果顆粒的壽命夠長,其實就等同於固態硬碟的壽命夠長。三星的自產自銷完全可以控制主控的品質,不會有購入第三方不合格配件的問題。
再來固態硬碟的快閃記憶體顆粒,這個是造假高發區,外傳有原片、黑片(不穩定的邊角料)、白片(淘汰的次品),像三星和 Intel 等廠商的固態硬碟基本是原片顆粒。
白片:經檢測過的白片稍微差於原片,不是那麼的穩定,和原廠也拉不開太大差距,達到了行業要求,這些白片會被二線硬碟廠商采購,也還能用。
黑片:殘次品,本應被銷毀,但仍然有些通過特殊渠道流入了消費級市場,然後被不良廠商打包做成了固態硬碟,這些黑片固態屬於用都不能用的水平,隨時黑屏丟數據或者開不了機是常態。
還有一些劃線顆粒,這些顆粒基本和黑片一樣,被黑心賣家偷偷流入市場進行封裝銷售的。就問你怕不怕,還敢用小廠的嗎?
MAC 的硬碟大多是 Sandisk、Samsung 和 Toshiba 代工的(不固定,可能經常在更替)。
值得一提的是,據說 2015 年之後的 MAC 筆記本,硬碟是焊死在主板上的,不能換了,只能通過外接移動硬碟的方案來擴容。而幸運的是小白機型雖老,但是還可以更換硬碟。
通過研究我最後還是敲定了三星,因為好評多過惡評,當然可能有更好的,但是外行只能研究到這了。
第二步:確定硬碟尺寸。
磁碟尺目前的硬碟尺寸主要為 1.8 英寸、2.5 英寸和 3.5 英寸三種(英寸是根據對角線得來的,沒有統一標准) 。
按尺寸劃分 1.8 英寸多為 SSD 移動硬碟;2.5 英寸的為筆記本 SSD 硬碟和 HHD 移動硬碟;3.5 英寸的則為台式電腦機械硬碟。
通過拆機,發現我的 MACBOOK 筆記本用的是老的 HDD2.5 inch 硬碟,所以升級硬碟也一定要選擇相同尺寸的 SSD 硬碟,這樣才能放入硬碟位。
第三步:查看 MAC 硬碟介面信息和數據協議
使用什麼固態硬碟主要看電腦主板支持什麼介面和什麼數據協議。
以 MACBOOK 小白為例:點擊屏幕左上角的蘋果 logo 處——選擇「關於本機」——在彈出的提示框中點擊「更多信息」——然後點擊「系統報告」—— 點擊 SATA/SATA Express (如果要查看 USB 介面點擊 USB 那欄)
SATA/SATA Express 的欄目右邊看到物理互連:代表介面類型是 SATA
鏈接速度:代表介面帶寬,6 千兆位表示你的筆記本主板支持 SATA3;如果是 3 千兆位的話,那麼表示筆記本主板支持 Sata2。
協商的鏈接速度:指的是當前硬碟位的介面速度。之前我沒換硬碟前這欄顯示的是 1.5 千兆位,現在換了 SSD 後成了 3 千兆位了。
描述:查看到用的 AHCI 協議
我的小白是十年前的款式,USB 介面是 2.0 的,由上信息可知,主板上支持的是 SATA 2 介面,數據協議是 AHCI。
協商的鏈接速度代表我之前硬碟的速度,沒換硬碟前是 1.5 千兆位的 SATA1 機械硬碟。雖然我換了支持 SATA3 的三星 SSD 硬碟,但是速度也只能跟著主板的 SATA2 介面走。
SATA2 介面要比 SATA3 介面慢至少一半,但換完至少比起 SATA1 速度還是有明顯提升的,到達了 SATA2 的極限讀取速度 260M 左右,強了 6 倍多吧,如果我主板支持 SATA3 的話,估計應該可以達到 500MB/S 左右。
SATA2 主板介面速度
第四步:確定 SSD 硬碟介面
分清了主板用的什麼協議和介面後,得確定 SSD 的物理介面類型和協議了,必須要跟主板的配合,不然買來可能根本就用不了。
注意以下表格是我個人研究後總結的,其實主板有很多介面類型,我只著重講解市面上最常用的還是 SATA 和 M.2 介面的硬碟,可能不是很精確,望專家留言糾錯。
圖片來源於網路
說明:表格如果看起來不直觀的話,可以通過說明結合上圖來看。
把 SATA 介面看作是一個小出口(又分成 SATA1、2、3 三個出口),M.2 介面是一個大出口(分為 Socket2 和 Socket3 兩種),AHCI 和 NVME 這些數據協議可以看作交通工具。
SATA 出口只能用自行車(AHCI)的速度走 SATA 通道,SATA 路太小沒法通過 NVME 這種汽車。
M.2 兼容了 SATA 路和 PCI-E 路,可以選擇汽車 NVME,也可以選擇 AHCI 自行車。(走 pcie 不等同於支持 nvme,pcie 硬碟也有 achi 協議,但這種情況比較少,可以忽略不記了,現在 NVME 基本都是走 PCIE 路), 交通工具起重要作用,而通道寬窄也對速度有影響。
PCIe 通道走 NVME 協議的硬碟速度是最快的,它的4K 隨機讀寫性能和 4K 多線程,延遲各方面都是強於 SATA 固態的,支持多個 LANE,每個 LANE 都是 8Gb/s,這樣性能就倍數增加了。比如 SSD 的 PCIe 3.0×4 lane,性能可以做到 3500MB/s 左右。
SATA : 串列 ATA,是一種計算機匯流排,發明於 2003 年,SATA 與串列 SAS 的兩者扁平電纜兼容,SATA 硬碟可接上 SAS 介面,叫串口硬碟,IDE 是並口的,此工作模式已經淘汰了。一般用於使用 2.5 英寸硬碟的筆記本和台式機。
MACBOOK 主板 SATA 介面(2.5 英寸硬碟口)
一些老電腦的主板,可能僅有 SATA2.0,甚至 SATA1.0(比如我的 MACBOOK 小白),這類介面由於最大支持的速度有限,無法完全發揮出 SSD 的性能,因此一些老爺機或者比較老主板的電腦用戶,除非更換支持 SATA3.0 的主板,才能發揮跟 SATA3.0 硬碟相應的速度。
比如 SATA 3 介面的硬碟是可以用在 SATA 2 介面上的,高版本可以兼容低版本,往下兼容。如果你的主板是 SATA2 介面,那麼 SATA3 介面的硬碟走的也是 SATA2 出口的速度 ;同理可得,如果你的主板是 SATA3 的介面,硬碟 是 SATA2 的速度介面,那麼接上去也是 SATA2 的速度。
M.2:之前別名 NGFF,是 mSATA介面的升級版,一種迷你的比 2.5 英寸小的SSD 硬碟,擁有更高的存儲容量和更小的體積。缺點是散熱不好。一般多用於超極本,輕薄本。
部分老電腦用的老協議和老介面,只支持 SATA 協議的 M.2 固態硬碟,不能把 pci 通道的 m.2 識別為啟動盤。英特爾平台對 Nvme 固態的原生支持是從 9 系主板開始,在 100 系列以後的主板才開始完美支持的。
其它主板都需要插 pic 卡轉接,但即使轉接了主板 BIOS 也不一定能識別和做為系統盤開機,需要通過修改 BIOS 來提供對 NVMe 協議的支持,操作有一定風險。(順道說下 WIN7 系統沒有默認安裝 NVME 驅動,所以有無法找到硬碟的情況,記得用 WIN10 系統。)
❻ 移動硬碟在蘋果電腦里如何更改格式呀
1、打開磁碟工具,直接把移動硬碟的分區格式化為指定格式即可,但是操作前請自行備份移動硬碟原分區中的數據。
2、如果想要和Windows保持兼容就用exfat,安裝了可以讀寫NTFS分區軟體的話,就在Windows上格式化為NTFS,僅mac專用就用默認的格式。
❼ 蘋果電腦硬碟序列號怎麼查
不少初次使用Mac系統的朋友都會有一個疑惑,為什麼我的移動硬碟、U盤插到電腦上只能讀取不能寫入呢?其實這並不是你硬碟的問題,也不是你的電腦出現故障了。之所以會出現硬碟插入Mac電腦後不能寫入的情況,通常都是因為一個原因,那就是你的硬碟採用了NTFS格式,這個格式是微軟為Windows專門研發的,而蘋果並沒有對它做出完整的支持。如果你想要讓你的Mac順利讀寫這塊NTFS硬碟那也是有辦法的,接下來小編就給各位列舉三種不同的方法。
第三方軟體
首先我們可以藉助第三方軟體,比如付費的Paragon NTFS或者Tuxera NTFS。如果不想花錢的也可使用NTFS-3G,當然比起前面的付費軟體,它的功能會少很多了。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使用的是希捷硬碟,可以到希捷官網免費下載一個Paragon NTFS希捷專用版,在使用指定NTFS硬碟時也能直接讀寫。
終端命令
在OS X 10.9.2之後,其實Mac已經具有NTFS格式的寫入功能,不過蘋果並沒有把它直接開放出來,但通過終端命令,我們也能使用這個功能。
首先在終端敲入這段命令diskutil info /Volumes/硬碟名 | grep UUID,把你移動硬碟的名字替換命令里的「硬碟名」,然後點擊確定,就能看見你的硬碟序列號UUID。
接著輸入這段命令 echo "UUID=硬碟序列號none ntfs rw,auto,nobrowse" | sudo tee -a /etc/fstab,將上面獲得UUID替換命令內的「硬碟序列號」後,點擊確定,輸入密碼。
當你重新插入移動硬碟時會發現,桌面上已經不會顯示硬碟的圖標了。這時通過快捷鍵 Command + Shif t+ G前往/Volumes卷宗目錄便能找到這塊移動硬碟,你會發現它已經擁有讀寫功能了。
格式化硬碟
前面我們說到,之所以Mac系統不能讀寫移動硬碟是因為,硬碟採用了NTFS格式。其實想要讀寫這塊硬碟還有更簡單的方法,那就是直接將這塊硬碟格式化為其他的格式,比如FAT32、exFAT,當然你也可以使用蘋果專用的HFS+,但這么做又會出現另一個問題,那就Windows電腦會無法讀寫這塊HFS+硬碟。
❽ 如何查看MAC下硬碟編號
1、首先可以在網路中搜索everest綠色版軟體進行下載(綠色版為免安裝版本,點擊即可運行。
❾ 蘋果電腦怎麼切換硬碟格式
在「LaunchPad」中找到並打開「磁碟工具」,在「磁碟工具」中可以看到移動硬碟的幾個分區選擇一個分區後,選擇「抹掉「選項按鈕,可以看到該分區的格式是NTFS,在Macbook中對NTFS格式的分區只讀。為了能夠讓Mac和PC都能夠實用移動硬碟,重新選擇分區格式為:ExFAT選好格式後,點擊「抹掉」按鈕,完成分區格式的格式化做完上述操作後,我們在回到移動硬碟的分區,打開右鍵菜單,發現已經可以新建文件夾了
蘋果筆記本電腦的優點有:
1. 蘋果筆記本外觀精緻漂亮華麗、設計外形簡潔緊湊,美觀大方、獨特、清麗、高貴、經典。品牌響亮。
2、硬體主板晶元採用intel晶元組,兼容windows系統,穩定性與兼容性保證。蘋果筆記本可以選擇MAC OS和WINDOWS兩種操作系統。
3、蘋果系統界面華麗、穩定性超強、專業圖形領域高性能、為用戶著想的人性化設計和WINDOWS的最大兼容性。系統光線白光柔和,非常適合眼睛亮度;呼吸燈在筆記本休眠時會像呼吸一樣明暗閃爍;攝像頭拍攝像素高清,指示燈、全方位麥克風和外殼渾然一體,顯得內斂,自然,不張揚。鍵盤按鍵都獨立出來,手感非常的好,設計便於清理;觸摸板較大,支持兩根手指滾讀、單擊、雙擊、縮放和拖曳操作。 聯想, IBM或dell都不及蘋果的屏幕好。
4、 蘋果本本上具有一些讓人倍感舒服的人性化設計,比如磁性插頭介面,磁力屏幕扣等。
4.蘋果的無線網卡用的是802.11n協議,比現在的迅馳主流網卡探測范圍要大得多。
5、全球聯保,服務方面比較方便、實用。
6、 Mac OS X 系統相當不錯。Mac系統簡單實用,而且穩定,即使你在運行時硬關機也不會丟失數據文件,不會像Windows一樣死機,不能啟動或丟失文件。在美觀的前提下,Mac資源消耗率相對較低。在安全方面,Mac不需要裝殺毒軟體,不需要天天清理、維護。
7、蘋果筆記的返修率低於3%,這是任何廠家都做不到的,國際優秀品牌可以達到10%,國內的品牌普遍在10-15%甚至更高。這說明蘋果筆記本的質量非常過硬。
缺點是:
1、蘋果筆記本擴展介面比較少,USB介面距離也近,觸摸板只有一個按鍵,沒有右鍵,習慣WINDOWS系統的用戶,一下子很難適應。
2、價格昂貴,普通購買者不甚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