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腦1t機械硬碟什麼品牌好
推薦使用希捷的,因為希捷硬碟性價比非常高,而且不容易壞。
2. 哪個牌子的機械硬碟好
現在固態硬碟的價格真是沒法說,現在想要升級存儲空間的小夥伴們還是回到機械硬碟上來吧!時下機械硬碟的品牌就剩下4個,分別是希捷、西部數據、東芝、昱科,而其中昱科現在不過是西部數據的一個子品牌。下面小編分別介紹一下這些機械硬碟的品牌:
希捷:
希捷目前就主要是酷魚系列針對桌面級市場,不同的區別在於8TB~10TB的叫做酷魚Pro系列,酷魚系列則是1TB、3TB、4TB三個容量,值得注意的是4TB容量產品的轉速是5400轉,其餘全部為7200轉。
還有就是混合硬碟,只有1TB、2TB的容量。這種折中的選擇很中庸,它比傳統盤貴,比固態硬碟賣,如果實在因為預算問題不能上固態,這種混合硬碟是個備選。而且目前還在銷售的硬碟產品中,希捷差不多是唯一一家還有混合硬碟的廠商了。
總的來說,如今買台式電腦機械硬碟,首選的還是在希捷和西部數據兩大品牌中進行選擇,二選一,你買誰呢?
3. 強烈推薦硬碟哪款好,性價比最高的強烈推薦硬碟推薦
機械硬碟都差不多,哪個都行,7200轉的都很好。
說固態硬碟以。以下是我自己總結的,完全手打。如有雷同,必是抄我。
買固態盤,要根據需求選擇。
1、追求兼容性和壽命:如果是老本本升級,兼容性特別重要。因為固態硬碟的兼容性問題挺多的。兼容性好和壽命長的,就選Intel和金士頓的。
intel的530和520性能很渣,唯一的優點是壽命長兼容性好,小企業用比較好,家用有點慢,最好選擇730,差不多是企業級S3500的超頻版,主控超了50%,性能直追S3700,但價格便宜得多,非常耐用,性能和兼容性兼得。
金士頓的V300系列,是質量可靠壽命長的固態盤里價格最低的這個級別,不到300塊錢。
2、追求性價比:固態硬碟用的時間長了,普遍掉速比較厲害,但有些主控回收機制好,就不怎麼掉速。市場上掉速不明顯,性價比和口碑最好的有以下幾款型號:浦科特M6S、閃迪至尊高速系列1代(2代換TLC了,速度一樣,壽命短點)、三星850EVO、鎂光M550或M600、東芝的Q300 pro。120或128G,多數都不到400。有的已經接近300了。
以上還有縮水型,更便宜,比如M6S的縮水版是M6V,但只是主控換慧榮了,性能差距並不大,快閃記憶體還是MLC,壽命有保障;而850evo的縮水版是750evo,壽命短一半,寫入只有35T的壽命,要盡量減少寫入。閃迪的加強版,用的也是慧榮主控,但是MLC的快閃記憶體,壽命可靠。英特爾的540,使用了慧榮SMI SM2256四通道主控,TLC快閃記憶體,看起來縮水了,但比它的前輩位速度快不少(注意,一定是240G以上容量);還有金士頓的UV410,也是慧榮,性能比V300上升幅度不小,但壽命和兼容性不如V300。
3、追求性能強:如果需要性能比較高的,推薦三星850pro,以及浦科特的M6P,還有金士頓的savage系列。
4、追求極致性能。
發燒友追求極致性能,那就必須用m.2介面或pice、u2的盤,因為介面的帶寬比sata大很多。
像浦科特的m6e、三星的SM951 pro、英特爾的750,都非常強勁。英特爾750達到了2.6GB/s的速度,幾乎用盡了32Gb/s的帶寬,太牛!
5、超級性價比:TLC
浦科特的M7VC,號稱最靠譜的TLC,使用的是Marvell 88SS1074主控,強!然後它的TLC號稱可達到2000次PE(一般的是1000次,MLC是3000次),其實是東芝的企業級的eTLC。很強大!支持Marvell的第三代NANDEdge糾錯技術和LDPC低密度奇偶校驗技術。從浦科特官方的宣傳資料來看,M7V支持 PlexTurbo 、PlexCompressor、PlexVault 三個浦科特自家的SSD 應用軟體。而所宣傳的PlexNitro效能優化緩沖技術,官方的資料也說明了是以「SLC Mode」優化效能表現,也就是SLC Cache。
還有金士頓的UV400,也用了Marvell 88SS1074,與浦科特M7VC一樣,也是TLC。可見這一搭配已經成為最具性價比的首選了。只是它的固件是Marvell的公版,不如浦科特自行開發的固件強,外置緩存也小一些,所以不如M7VC表現強勁。
4. 2021台式電腦機械硬碟買哪個比較好,搭配固態硬碟儲存用這兩可以買嗎
僅做存儲,建議用機械硬碟,所有硬碟都有殘損率,沒有絕對的穩定,但穩定指數肯定比固態硬碟高。這兩款硬碟都可以,黑盤屬企業級,數據交換出錯率更低。藍盤屬家用級,價格經濟實惠。另外您提供的西數黑盤WD1503FYYS這個硬碟比較是RE4系列,屬老款,推薦您用WD1003FZEX這個型號的。西數藍盤WD10EZEX這個沒問題。
5. 家用電腦用什麼硬碟好
如果要求只是「家用」,沒有特別要求的,那麼什麼硬碟都可以。硬碟無非就是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任何一種都適用家用。要談「好」的話,絕大部分時候都跟價格成正比。
6. 哪個牌子的機械硬碟好
現在固態硬碟的價格真是沒法說,現在想要升級存儲空間的小夥伴們還是回到機械硬碟上來吧!時下機械硬碟的品牌就剩下4個,分別是希捷、西部數據、東芝、昱科,而其中昱科現在不過是西部數據的一個子品牌。下面小編分別介紹一下這些機械硬碟的品牌:
希捷:
希捷目前就主要是酷魚系列針對桌面級市場,不同的區別在於8TB~10TB的叫做酷魚Pro系列,酷魚系列則是1TB、3TB、4TB三個容量,值得注意的是4TB容量產品的轉速是5400轉,其餘全部為7200轉。
還有就是混合硬碟,只有1TB、2TB的容量。這種折中的選擇很中庸,它比傳統盤貴,比固態硬碟賣,如果實在因為預算問題不能上固態,這種混合硬碟是個備選。而且目前還在銷售的硬碟產品中,希捷差不多是唯一一家還有混合硬碟的廠商了。
總的來說,如今買台式電腦機械硬碟,首選的還是在希捷和西部數據兩大品牌中進行選擇,二選一,你買誰呢?
7. 目前台式電腦硬碟什麼品牌的比較好
主流的台式機機械硬碟有西部數據、希捷、東芝;固態硬碟有三星、金士頓、威剛、浦科特;
8. 台式機買機械硬碟那個好
台式機的機械硬碟的可選性比較大,一般來說可以選擇西數或者希捷等品牌。
9. 什麼牌子的硬碟性價比高
1 西部數據(WD)
西數成立於1970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硬碟生產商,自1988年開始生產機械硬碟以來,一直在這一領域占據著領導地位,2010年市場份額曾一度逼近50%,2012年完成了對日立硬碟業務的收購。相對於其他品牌,西數的產品線非常明朗,經常被提到的藍盤、黑盤就是指的西數機械硬碟。其中藍盤是主流規格,性價比較高,對於普通用戶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而黑盤的性能和質量要好很多,減震STABLETRACK技術、雙核處理器都使它在可靠性和數據讀取的准確性上有很大提高,適合經常進行影音剪輯的專業人士以及追求性能的游戲玩家,但售價偏高。
2 希捷(Seagate)
希捷成立於1979年,市場佔有率僅次於西數,在機械硬碟的設計和製造領域同樣占據不可撼動的地位,世界上第一台7200轉硬碟、10000轉硬碟和15000轉硬碟都是由希捷率先推出的,到1999年,希捷硬碟的出貨量就達到了2.5億,2006年收購邁拓之後曾連續多年占據世界最大硬碟生產商的位置。希捷的機械硬碟主要有四個系列——BarraCuda、FireCuda、IronWolf、SkyHawk。BarraCuda是性價比非常高的入門級機械硬碟,相對於西數的藍盤在性能上要更好
3 昱科(HGST)
HGST原本是日立旗下的硬碟生產部門,在2012年被西數收購,之後保持獨立運營。HGST多次引領技術革新並創造機械硬碟單盤容量記錄——最先發布1TB硬碟、最早出貨2TB硬碟,14年還領先業界發售全球首款6TB硬碟,15年則推出創新的氦氣密封硬碟,將3.5英寸機械硬碟的容量提升至前所未有的10TB。
4 東芝(Toshiba)
東芝於1987年開始量產3.5寸機械硬碟,2005年硬碟出貨量突破一億台,其歐洲區存儲產品業務部在2014年還曾獲得英國存儲雜志評選的「Storage Awards」。
10. 台式電腦硬碟什麼牌子好
台式電腦硬碟什麼牌子好?電腦硬碟哪個品牌比較好?牌子嘛,希捷、西數,這是肯定的。下面來具體說說:
品牌硬碟
在大概了解了選購硬碟應該注意的一些主要事項之後,我們就是要挑選品牌了。市場中流行的硬碟主要有日立、Maxtor(邁拓)、Seagate(希捷)、WD(西部數據)以及很少能見到的三星和富士通的硬碟。
日立硬碟前身就是IBM硬碟,一直有著很好的口碑和不少的用戶群,性能方面在同類產品中表現突出。
Maxtor自從吞並了昆騰硬碟以後,胃口越來越大,開始與行業的龍頭希捷抗衡,推出了採用自己的金鑽9/10代硬碟,這個硬碟上顯然帶有很多昆騰硬碟的影子,雖然這不是個很出色的技術,但是他既然能存活下來就說明他還是有足夠的實力佔領一部分市場份額。不過Maxtor硬碟最大的劣勢就是價格太貴,這顯然削弱了它的競爭力。不過Maxtor硬碟的售後服務和質量保證承諾在所有的硬碟品牌中應該是最好的。
希捷硬碟歷來是硬碟領域的老大,市場佔有率一向最高,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物美價廉。希捷主流的酷魚7代硬碟也是7200轉單碟80GB的產品,但是酷魚9代硬碟卻是第一個採用單碟160GB的硬碟。以往希捷硬碟給我們的印象除了噪音大就是發熱量高,但是酷魚9代硬碟徹底改變了這個面貌,而且依然保持著價格優勢,所以也是個很好得選擇對象。在低端方面,希捷的7200.7系列硬碟也在市場中有著非常好的表現。
WD的硬碟在推出BB/JB系列之前的幾年裡,一直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無論是性能、質量還是價格都不是很讓人滿意。但是在WD推出BB/JB系列硬碟以後,WD的形象得到了很大改觀,性能方面雖然不是最好的,但是噪音和發熱量控制的非常好。
內部結構
總得來說,硬碟主要包括:碟片、磁頭、碟片主軸、控制電機、磁頭控制器、數據轉換器、介面、緩存等幾個部份。所有的碟片都固定在一個旋轉軸上,這個軸即碟片主軸。而所有碟片之間是絕對平行的,在每個碟片的存儲面上都有一個磁頭,磁頭與碟片之間的距離比頭發絲的直徑還小。所有的磁頭連在一個磁頭控制器上,由磁頭控制器負責各個磁頭的運動。磁頭可沿碟片的半徑方向動作,而碟片以每分鍾數千轉到上萬轉的速度在高速旋轉,這樣磁頭就能對碟片上的指定位置進行數據的讀寫操作。由於硬碟是精密設備,塵埃是其大敵,所以必須完全密封。
硬碟尺寸
5.25英寸硬碟;早期用於台式機,已退出歷史舞台。 3.5寸台式機硬碟;風頭正勁,廣泛用作各式電腦。 2.5寸筆記本硬碟;廣泛用於筆記本電腦,桌面一體機,移動硬碟及攜帶型硬碟播放器。 1.8寸微型硬碟;廣泛用於超薄筆記本電腦,移動硬碟及蘋果播放器。 1.3寸微型硬碟;產品單一,三星獨有技術,僅用於三星的移動硬碟。 1.0寸微型硬碟;最早由IBM公司開發, MicroDrive微硬碟(簡稱MD)。因符合CFII標准,所以廣泛用於單反數碼相機。 0.85寸微型硬碟;產品單一,日立獨有技術,已知僅用於日立的'一款硬碟手機。
選購技巧
通常我們在選購硬碟的時候,考慮的基本因素主要是以下幾點:介面、容量、速度、穩定性、緩存、售後服務,下面我們對這幾方面進行分析。
1、對於介面的選擇,我們目前最普遍使用的就是SATA介面(Intel提出的Serial ATA,一種即將成型的介面規格)的硬碟,IDE介面硬碟已經基本淘汰,另一種規格就是SCSI硬碟,盡管SCSI硬碟有很多IDE硬碟無法相比的優勢,但是他的生產成本導致SCSI硬碟的價格一直很昂貴,所以根本無法適合普通用戶的使用。
2、容量方面,我們就不用多說了,現在市場中硬碟的最大容量已經達到了10TB,盡管容量提升的很多,但是價格卻還是能讓人接受的。
3、至於速度方面,我們是得好好考慮一下的,因為即使是容量相同的硬碟,7200轉和5400轉會相差100多元不等。從性能上看,7200轉比5400轉有了不小的提升,所以7200轉的硬碟更適合電腦發燒友、3D游戲愛好者、專業作圖和進行音頻視頻處理工作的人使用,而5400轉硬碟則比較適合於筆記本電腦。
4、強大的穩定性是任何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系統所具有的,但是如果我們買了一個容量大、速度快的硬碟,但是偏偏穩定性不好,那將是多麼悲慘的事情,所以我們在選購硬碟的時候要保證一個原則,那就是淘汰的東西不買、最新的東西也盡量不買,原因很簡單,淘汰的東西肯定是容量小而且技術落後,所以買了以後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感覺到落伍的尷尬;而太新的產品價格貴且先不說,主要是新產品才用的新技術並不是很成熟完善,所以難免會出現缺陷的。
5、緩存方面其實可說的不多,因為硬碟決大多數都是2MB的緩存,只有大部分SATA硬碟採用了8MB的緩存。大容量緩存可以很明顯的提高硬碟性能,只不過價格還是有些偏貴,不過大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資金狀況來選購。
6、質保,這是一個幾乎所有人買東西都要考慮的問題,尤其是比較貴的東西。硬碟工作的時候總是在不停的高速運轉,而且硬碟其實是很脆弱的東西,沒有人希望自己所有重要的數據輕易的灰飛煙滅。在國內,對於硬碟的售後服務和質量保障這方面各個廠商做的還都不錯,尤其是各品牌的盒裝還為消費者提供三年或五年的質量保證,但是切記一點:千萬不要買水貨硬碟。
此外還應該注意一下幾點選購技巧:
一:關注硬碟的容價比(硬碟每GB容量的性價比)
強烈建議大家在購買硬碟時,盡量考慮2TB的產品,總價不貴,單GB的性價比最高。當然,1TB的硬碟也是值得入門級用戶推薦的,雖然每GB的價格高達0.39元,但385元的總價不高,也足以滿足一般用戶的需求。
二:關注硬碟的單碟容量(一張碟片能裝多少數據)
目前,硬碟最新的技術為單碟1TB,此項技術已經2年有餘。市售產品中,「1TB-3TB」領域已經實現單碟1TB技術,持續讀寫速度介於150-220MB/秒。在高端的大容量領域,從主流的5碟4TB/7200轉硬碟開始升級到4碟4TB/5900轉硬碟,並發展出4碟4TB/7200轉混合硬碟。
之所以重視硬碟的單碟容量,是因為其值越高,所需要的碟片數量就越少,硬碟的磁頭數量就會減少,發熱量與穩定性就越高。現在主流產品中,2TB的硬碟還是採用3碟的設計,而這些產品往往是商家的庫存,急於銷售。這些產品由於採用了三碟片的設計,因此在重量上比兩碟裝的產品明顯重一些,並且在讀寫速度、穩定性與發熱量方面比兩碟裝產品遜色許多。
三:關注區分二碟裝與三碟裝的方法
三碟裝的產品可以通過識別外觀、重量等進行區別,比如希捷兩碟2TB的硬碟右側上角有一個較大的深坑(三碟則為淺坑)等,但對於普通的消費者而言辨別的難度相當大,唯一解決的辦法就是購買生產日期接近的產品,像2013年以後的產品基本上都是兩碟裝,因此用戶在購買時要重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