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修台式電腦,主機怎麼搬
對於使用台式電腦的朋友們來說,當電腦出現問題時總想拆開看看,但是我們
該如何拆電腦呢?又如何組裝台式電腦呢?下面小編就將主機的構造和拆裝方
法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注意事項
對電腦主機構造一竅不通的最好找專業人士維護!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還望點擊下方的投票予以支持,你的支持是小編前行的動力!
2. 台式電腦電源如何維修 電源壞了怎麼維修
清除灰塵。在電路板下面放好紙板,接通電源線。注意這時候電路板有電,注意不要亂摸元件。
怎樣應急修理電腦電源一例
因為是單獨電源,沒有負載,也沒有開關。電源是沒有工作的,所以就把電源輸出排線中的黑線和綠色線短接。這時可以看見電源風扇轉動幾下就停止了。
怎樣應急修理電腦電源一例
這說明電路沒有工作,所以就沒有輸出。由於電路比較復雜,維修也比較費事。再仔細看電路板,發現有2個電容器的頂端有膨脹的凸起。
怎樣應急修理電腦電源一例
根據原件位置判斷應該是旁路電容漏電造成電路不能正常工作。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拆下2電容,如圖。使用萬用表測量沖放電慢,並且有一定阻值,正常電容應該是充電放電迅速,並且會在無窮大位置。
怎樣應急修理電腦電源一例
使用電烙鐵換上好的電容。原裝的是3300uf /10v,就使用了容量是2200uf但耐壓值為25v的代替。
怎樣應急修理電腦電源一例
焊接好後。同樣接入電源線,使用鑷子短接輸出排線中的黑色線和綠色線。風扇運轉了。再使用萬用表測量其它輸出電壓,正常了。
怎樣應急修理電腦電源一例
3. 台式電腦不能開機故障維修
一、電腦啟動不了有可能是電源損壞,不過這需要進行對電源進行進一步檢測後方能確認,檢測方法如下:
1、斷電後打打開機箱,拆下24PIN的主板供電介面,見下圖;
方法二、取下主板鈕扣電池,反裝5秒左右,見上圖。
再次加電若主板能否啟動——故障即排除。
第四步、拆下內存、顯卡用橡皮清潔內存、顯卡上的金手指後再將內存、顯卡裝回主板,加電查看電腦引導情況,若機器能夠正常啟動的話即故障已排除,如果故障依舊就說明主板、處理器、內存條之間有壞件了,最好找專業人員幫助解決。
4. 台式電腦主板維修方法
台式電腦主板維修方法
導語:電腦主板是整部電腦的核心部件之一,主板影響著電腦的性能,因此大家是使用電腦上時要很好的保護電腦主板,而電腦主板會出現故障,大部分就是人為引起的。以下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台式電腦主板維修方法,歡迎大家參考!
1、觀察法
檢查是否有異物掉進主板的元器件之間。如果在拆裝機箱時,不小心掉入的導電物卡在主板的元器件之間,就可能會導致「保護性故障」。另外,檢查主板與機箱底板間是否因少裝了用於支撐主板的小銅柱;是否主板安裝不當或機箱變形、而使主板與機箱直接接觸,使具有短路保護功能的電源自動切斷電源供應。
檢查主板電池:如果電腦開機時不能正確找到硬碟、開機後系統時間不正確、CMOS設置不能保存時,可先檢查主板CMOS跳線,將跳線改為「NORMAL」選項(一般是1-2)然後重新設置。如果不是CMOS跳線錯誤,就很可能是因為主板電池損壞或電池電壓不足造成的,請換個主板電池試試。
檢查主板北橋晶元散熱效果:有些雜牌主板將北橋晶元上的散熱片省掉了,這可能會造成晶元散熱效果不佳,導致系統運行一段時間後死機。遇到這樣的情況,可安裝自製的散熱片,或加個散熱效果好的機箱風扇。
檢查主板上電容:主板上的鋁電解電容(一般在CPU插槽周圍)內部採用了電解液,由於時間、溫度、質量等方面的原因,會使它發生「老化」現象,這會導致主板抗干擾指標的下降影響機子正常工作。我們可以購買與「老化」容量相同的電容,准備好電烙鐵、焊錫絲、松香後,將「老化」的替換即可。
仔細檢查主板各插頭、插座是否歪斜,電阻、電容引腳是否相碰,表面是否燒焦,晶元表面是否開裂,主板上的銅箔是否燒斷;觸摸一些晶元的表面,如果異常發燙,可換一塊晶元試試;遇到有疑問的.地方,藉助萬用表量一下。
2、除塵法
主板的面積較大,是聚集灰塵較多的地方。灰塵很容易引發插槽與板卡接觸不良,另外,主板上一些插卡、晶元採用插腳形式,也常會因為引腳氧化而接觸不良。
建議用羊毛刷輕輕刷去主板上的灰塵,一定注意不要用力過大或動作過猛,以免碰掉主板表面的貼片元件或造成元件的松動以致虛焊。注意清除CPU插槽內用於檢測CPU溫度、或主板上用於監控機箱內溫度的熱敏電阻上的灰塵,否則會造成主板對溫度的識別錯誤,從而引發主板保護性故障。如果是插槽引腳氧化引起接觸不良,可以將有硬度的白紙折好(表面光滑那面向外),插入槽內來回擦拭;對於插卡插腳,可用橡皮擦去表面氧化層,然後重新插接。
3、檢查主板是否有短路
在加電之前應測量一下主板是否有短路,以免發生意外。判斷方法是:測晶元的電源引腳與地之間的電阻。未插入電源插頭時,該電阻一般應為300Ω,最低也不應低於100Ω。再測一下反向電阻值,略有差異,但不能相差過大。若正反向阻值很小或接近導通,就說明主板有短路發生。
主板短路的原因,可能是主板上有損壞的電阻電容、或者有導電雜物,也可能是主板上有被擊穿的晶元。要找出擊穿的晶元,你可以將電源插上加電測量。一般測電源的+5V和+12V。當發現某一電壓值偏離標准太遠時,可以通過分隔法或割斷某些引線、或拔下某些晶元再測電壓。當割斷某條引線或拔下某塊晶元時,若電壓變為正常,則這條引線引出的元器件或拔下來的晶元,就是故障所在。
4、拔插交換法
該方法可以確定故障是在主板上,還是在I/O設備上?就是將同型號插件板、或晶元相互交換,然後根據故障現象的變化情況,來判斷故障所在。它主要用於易拔插的維修環境,例如內存自檢出錯,可交換相同的內存晶元或內存條來確定故障原因。
操作方法是:先關機,然後將插件板逐塊拔出;每拔出一塊板就開機觀察機器運行狀態,一旦拔出某塊後、主板運行正常,那麼就是該插件板有故障、或相應I/O匯流排插槽及負載電路故障;若拔出所有插件板後,系統啟動仍不正常,則故障很可能就在主板上。
5、靜態/動態測量法
靜態測量法:讓主板暫停在某一特寫狀態下,根據電路邏輯原理或晶元輸出與輸入之間的邏輯關系,用萬用表或邏輯筆測量相關點電平,來分析判斷故障原因。
動態測量分析法:編制專用論斷程序或人為設置正常條件,在機器運行過程中,用示波器測量觀察有關組件的波形,並與正常的波形進行比較,以便判斷故障部位。
由於主板上的控制邏輯集成度越來越高,因此其邏輯正確性,已經很難通過測量來判斷。建議你先判斷邏輯關系簡單的晶元及阻容元件,然後再將故障集中在邏輯關系難以判斷的大規模集成電路晶元。
6、程序測試法
該法主要用於檢查各種介面電路、以及具有地址參數的各種電路是否有故障,其原理就是用軟體發送數據、命令,通過讀線路狀態及某個晶元(如寄存器)狀態,來識別故障部位。
要使用此方法,你的CPU及匯流排必須運行正常,能夠運行有關診斷軟體,能夠運行安裝於I/O匯流排插槽上的診斷卡等。你可以使用隨機診斷程序、專用維修診斷卡,或者根據各種技術參數(如介面地址),自編專用診斷程序來輔助硬體維修。不過,你編寫的診斷程序要嚴格、全面有針對性,能夠讓某些關鍵部位出現有規律的信號,能夠對偶發故障進行反復測試,能夠顯示記錄出錯情況。
;5. 怎麼維修檢測台式電腦
維修電腦用的液晶檢測器,來檢測主板的各個硬體故障。
1.Award BIOS篇
錯誤代碼:00(FF)
代碼含義:主板沒有正常自檢
解決方法:這種故障較麻煩,原因可能是主板或CPU沒有正常工作。一般遇到這種情況,可首先將電腦上除CPU外的所有部件全部取下,並檢查主板電壓、倍頻和外頻設置是否正確,然後再對CMOS進行放電處理,再開機檢測故障是否排除。如故障依舊,還可將CPU從主板上的插座上取下,仔細清理插座及其周圍的灰塵,然後再將CPU安裝好,並加以一定的壓力,保證CPU與插座接觸緊密,再將散熱片安裝妥當,然後開機測試。如果故障依舊,則建議更換CPU測試。另外,主板BIOS損壞也可造成這種現象,必要時可刷新主板BIOS後再試。
錯誤代碼:01
代碼含義:處理器測試
解決方法:說明CPU本身沒有通過測試,這時應檢查CPU相關設備。如對CPU進行過超頻,請將CPU的頻率還原至默認頻率,並檢查CPU電壓、外頻和倍頻是否設置正確。如一切正常故障依舊,則可更換CPU再試。
錯誤代碼:C1至C5
代碼含義:內存自檢
解決方法:較常見的故障現象,它一般表示系統中的內存存在故障。要解決這類故障,可首先對內存實行除塵、清潔等工作再進行測試。如問題依舊,可嘗試用柔軟的橡皮擦清潔金手指部分,直到金手指重新出現金屬光澤為止,然後清理掉內存槽里的雜物,並檢查內存槽內的金屬彈片是否有變形、斷裂或氧化生銹現象。開機測試後如故障依舊,可更換內存再試。如有多條內存,可使用替換法查找故障所在。
錯誤代碼:0D
代碼含義:視頻通道測試
解決方法:這也是一種較常見的故障現象,它一般表示顯卡檢測未通過。這時應檢查顯卡與主板的連接是否正常,如發現顯卡松動等現象,應及時將其重新插入插槽中。如顯卡與主板的接觸沒有問題,則可取下顯卡清理其上的灰塵,並清潔顯卡的金手指部份,再插到主板上測試。如故障依舊,則可更換顯卡測試。
一般系統啟動過0D後,就已將顯示信號傳輸至顯示器,此時顯示器的指示燈變綠,然後DEBUG卡繼續跳至31,顯示器開始顯示自檢信息,這時就可通過顯示器上的相關信息判斷電腦故障了
2.AMI BIOS篇
錯誤代碼:00(或FF)
代碼含義:主板沒有正常自檢
解決方法:(同Award BIOS篇相同故障代碼)
錯誤代碼:01
代碼含義:處理器寄存器測試
解決方法:(同Award BIOS篇相同故障代碼)
錯誤代碼:0D至0F
代碼含義:CMOS停開寄存器讀/寫測試
解決方法:檢查CMOS晶元、電池及周圍電路部分,可先更換CMOS電池,再用小棉球蘸無水酒精清洗CMOS的引腳及其電路部分,然後看開機檢查問題是否解決。
錯誤代碼:12、13、2B、2C、2D、2E、2F、30、31、32、33、34、35、36、37、38、39、3A
代碼含義:測試顯卡
解決方法:該故障在AMI BIOS中較常見,可檢查顯卡的視頻介面電路、主晶元、顯存是否因灰塵過多而無法工作,必要時可更換顯卡檢查故障是否解決。
錯誤代碼:1A、1B、20、21、22
代碼含義:存儲器測試
解決方法:同Award BIOS篇內存故障的解決方法。
注意事項:如在BIOS設置中設置為不提示出錯,則當遇到非致命性故障時,診斷卡不會停下來顯示故障代碼,解決方法是在BIOS設置中設置為提示所有錯誤之後再開機,然後再根據DEBUG代碼來診斷。
三、注意DEBUG卡的局限性。
DEBUG卡雖能很直觀地指出系統無法啟動的故障可能,但工具畢竟是工具,它也並非萬能,使用DEBUG卡時也需注意幾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由於DEBUG卡本身的局限性,有時診斷卡所顯示出的故障代碼並不能反映出電腦的真正故障所在,特別是PCI介面的DEBUG卡。由於PCI的地址線和數據線是共用的,它們通過10個脈沖時間來區分當前信號是地址還是數據,因此就有可能在診斷中產生錯誤代碼。因此DEBUG卡上的錯誤代碼也不可全信。
其次,在DEBUG卡的使用過程中有時會遇到代碼無法完全顯示的問題,也就是說DEBUG卡顯示的代碼在進行到某一啟動階段後就一直維持不變。這種故障在使用PCI介面的DEBUG卡上經常發生。對此,可嘗試更換PCI插槽或使用ISA插槽來解決(多數DEBUG卡都是PCI和ISA雙介面的)。
總之,任何優秀的工具都只能幫助我們去解決問題,而我們則不能對其產生過分的依賴心理。畢竟到最後關頭,所有的電腦故障都還是要靠自己的能力去解決的,善於利用工具,鍛煉自己的DIY能力,才是我們解決電腦故障的最根本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