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以前的電腦有什麼286和386 這都代表什麼啊具體什麼意思啊
那是CPU的型號.你看看下面就明白了:
Intel 4004
1971年,英特爾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微處理器4004,這是第一個用於微型計算機的4位微處理器,它包含2300個晶體管,隨後英特爾又推出了8008,由於運算性能很差,其市場反應十分不理想。1974年,8008發展成8080,成為第二代微處理器。8080作為代替電子邏輯電路的器件被用於各種應用電路和設備中,如果沒有微處理器,這些應用就無法實現。
Intel 80286
1982年,英特爾公司在8086的基礎上,研製出了80286微處理器,該微處理器的最大主頻為20MHz,內、外部數據傳輸均為16位,使用24位內存儲器的定址,內存定址能力為16MB。80286可工作於兩種方式,一種叫實模式(相當於與MS DOS兼容,具有8086與8088晶元的限制),另一種叫保護方式 (增加了微處理器的功能)。在實模式下,微處理器可以訪問的內存總量限制在1兆位元組;而在保護方式之下,80286可直接訪問16兆位元組的內存。此外,80286工作在保護方式之下,可以保護操作系統,使之不像實模式或8086等不受保護的微處理器那樣在遇到異常應用時會使系統遭到停機。IBM公司將80286微處理器用在先進技術微機即AT機中,引起了極大的轟動。80286在以下四個方面比它的前輩有顯著的改進:支持更大的內存。達到了當時前所未有的16MB;能夠模擬內存空間。這使得微處理器可以使用外存儲設備模擬的大量存儲空間,這樣就大大擴展了80286所能勝任的工作范圍;能同時運行多個任務。多任務是通過多任務硬體機構使微處理器在各種任務間來回快速切換;處理速度。最早PC機的速度是4MHz,第一台基於80286的AT機運行速度為6MHz至8MHz,一些製造商還自行提高速度,使80286達到了20MHz,這確實意味著性能上有了重大的進步。
80286的封裝是一種被稱為PGA的正方形包裝。PGA是源於PLCC的便宜封裝,它有一塊內部和外部固體插腳,在這個封裝中,80286集成了大約130000個晶體管。
IBM PC/AT微機的匯流排保持了XT的三層匯流排結構,並增加了高低位位元組匯流排驅動器轉換邏輯和高位位元組匯流排。與XT機一樣,CPU也是焊接在主板上的。
那時的原裝機僅指IBM PC機,而兼容機就是除了IBM PC以外的其它機器。在當時,生產CPU的公司除英特爾外,還有AMD及西門子公司等,而人們對自己電腦用的什麼CPU也不關心,因為AMD等公司生產的CPU幾乎同英特爾的一樣,直到486時代人們才關心起自己的CPU來。
8086~80286這個時代是個人電腦起步的時代,當時在國內使用甚至見到過PC機的人很少,它在人們心中是一個神秘的東西。到九十年代初,國內才開始普及計算機。
Intel 80386
1985年春天的時候,英特爾公司已經成為了第一流的晶元公司。但它的8088/8086和80286晶元還沒有佔到壓倒性的優勢—盡管這些晶元非常成功。像Zilog公司和摩托羅拉公司,憑借著自己毫不遜色甚至稍高一籌的晶元產品,成為英特爾公司的強有力競爭者。而藍色巨人IBM正在秘密研究自己的CPU—286,AMD公司也開始涉足到CPU製造領域,他們將正在開發的第一塊晶元稱為386。而這個時候,英特爾公司的主營業務還不是CPU,而是存儲器。
英特爾決心全力開發32位核心的CPU—80386,而逐漸放棄存儲器業務。Intel給80386設計了三個技術要點:使用「類286」結構,開發80387協微處理器增強浮點運算能力,開發配套高速緩存解決內存速度瓶頸。
1985年10月17日,英特爾的劃時代的產品80386DX正式發布了,其內部包含27.5萬個晶體管,時鍾頻率為12.5MHz,後逐步提高到20MHz、25MHz、33MHz,最後還有少量的40MHz產品。80386DX的內部和外部數據匯流排是32位,地址匯流排也是32位,可以定址到4GB內存,並可以管理64TB的虛擬存儲空間。它的運算模式除了具有實模式和保護模式以外,還增加了一種「虛擬86」的工作方式,可以通過同時模擬多個8086微處理器來提供多任務能力。80386DX有比80286更多的指令,頻率為12.5MHz的80386每秒鍾可執行6百萬條指令,比頻率為16MHz的80286快2.2倍。80386最經典的產品為80386DX-33MHz,一般我們
說的80386就是指得它。
由於32位微處理器的強大運算能力,PC的應用擴展到很多的領域,如商業辦公和計算、工程設計和計算、數據中心、個人娛樂。80386使32位CPU成為了PC工業的標准。
同時,80386採用「類286」匯流排結構,這樣就可以保持軟硬體的兼容性,可以利用現有技術和配件,降低整機的開發和製造成本。另外,80386有三種工作模式,適應的操作系統比較多,而且對現有的程序兼容性比較好。多任務處理一貫是大中型機的專利,但80386將多任務性能引入,在80386中有個用任務寄存器,用任務寄存器來管理任務的內存段,從而實現任務的切換。多任務使80386以一種廣泛的適應性和一種重要的工具進入了各行各業。
雖然當時80386沒有完善和強大的浮點運算單元,但配上80387協處理器,80386就可以順利完成AutoCAD等需要大量浮點運算的任務,從而順利進入了主流的商用電腦市場。另外,30386還有其他豐富的外圍配件支持,如82258(DMA控制器)、8259A(中斷控制器)、8272(磁碟控制器)、82385(Cache控制器)、82062(硬碟控制器)等。
針對內存的速度瓶頸,英特爾為80386設計了高速緩存(Cache),採取預讀內存的方法來緩解這個速度瓶頸。本來最初的設計,80386將內置L1 Cache,但由於工藝、成本、工期等等方面的限制,80386最後並沒有內置L1 Cache,而是將專門開發的L1 Cache晶元放置在CPU之外的主板上,但從此以後,Cache就和CPU成為了如影隨形的東西。另外,80386的內存管理非常先進,有頁式、段式、段頁式三種管理方式,可以管理巨大的內存空間,從而為應用程序提供足夠的舞台。
Intel 80387/80287
嚴格地說,80387並不是一塊真正意義上的CPU,而是配合80386DX的協處理晶元,也就是說,80387隻能協助80386完成浮點運算方面的功能,功能很單一。而80386則是一塊可以獨立運行的CPU。但用戶可以選擇80386是否搭配80387以增強系統的浮點運算性能。80387隨著80386DX一起發布,很多80386DX的主板上,有一個80387插槽,插上80387,系統可以自動檢測80387協微處理器,然後將浮點運算交給它。由於英特爾使用80387協微處理器為需要的用戶增強80386的運算性能,而一般注重成本的用戶則可不用昂貴的80387協微處理器,而直接用80386來軟體模擬硬體浮點運算。另外,還有一種80287協微處
理器晶元,也支持80386,但使用的插座和80387不盡相同,二者不能混用。
Intel 80386SX
1989年英特爾公司又推出准32位微處理器晶元80386SX。這是Intel為了擴大市場份額而推出的一種較便宜的普及型CPU,它的內部數據匯流排為32位,與80386相同,外部數據匯流排為16位。也就是說,80386SX仍然可以使用32位、16位、8位編程,其內部處理速度與80386DX接近,也支持真正的多任務操作,而它又可以接受為80286開發的16位輸入/輸出介面晶元,降低整機成本。80386SX和80386DX的關系,就好像早期的8088和8086的關系,在輸入輸出的位長上的區別,其「S」就表示單(16位數據匯流排),「D」就表示雙(32位數據匯流排)。80386SX使用的協微處理器是80387SX。
80386SX推出後,受到市場的廣泛的歡迎,因為80386SX的性能大大優於80286,而價格只是80386的三分之一。真正是推進了個人電腦的發展。
Intel 80386SL/80386DL
英特爾在1990年推出了專門用於筆記本電腦的80386SL和80386DL兩種型號的386晶元。這兩個類型的晶元可以說是80386DX/SX的節能型,其中,80386DL是基於80386DX內核,而80386SL是基於80386SX內核的。這兩種類型的晶元,不但耗電少,而且具有電源管理功能,在CPU不工作的時候,自動切斷電源供應。
Intel 80486
1989年,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80486晶元由英特爾推出。這款經過四年開發和3億美元資金投入的晶元的偉大之處在於它首次實破了100萬個晶體管的界限,集成了120萬個晶體管,使用1微米的製造工藝。80486的時鍾頻率從25MHz逐步提高到33MHz、40MHz、50MHz。80486是將80386和數學協微處理器80387以及一個8KB的高速緩存集成在一個晶元內。80486中集成的80487的數字運算速度是以前80387的兩倍,內部緩存縮短了微處理器與慢速DRAM的等待時間。並且,在80x86系列中首次採用了RISC(精簡指令集)技術,可以在一個時鍾周期內執行一條指令。它還採用了突發匯流排方式,大大提高了與內存的數據交換速度。由於這些改進,80486的性能比帶有80387數學協微處理器的80386 DX性能提高了4倍。早期的486分為有協微處理器的486 DX和無協微處理器的486 SX兩種,其價格也相差許多。
❷ 十幾年前的電腦叫286,386,486,這是什麼意思當時主機的配置是怎樣的
多年前CPU都是以編號來稱呼,例如286、386和486的計算機,指的就是計算機所用的CPU是286、386、和486的CPU。但是到了486以後,Intel公司不再以此種方式來稱呼,所謂586的CPU叫做「Pentium」,即奔騰,如PentiumII、PentiumIII。。。那時候的配置大多不能運行視窗的操作系統,286/386好像主要運行DOS系統。到了486以後才能運行win95.
❸ 以前的286電腦
286計算機
80286(官方名稱為iAPX 286),是英特爾(Intel)公司的一款x86系列CPU,最初發布於1982年2月1日。80286處理器被廣泛應用在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早期的IBM PC/AT兼容機中。這些PC稱為「80286電腦」或「286電腦」,有時也簡稱「80286」或「286」。
=============================
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ABC計算機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的約翰· 文森特·阿塔納索夫(John Vincent Atanasoff)教授和他的研究生克利福特·貝瑞(Clifford Berry)先生在1937年至1941年間開發的「阿塔納索夫-貝瑞」計算機
1941年,「ENIAC」的發明者之一莫科里在阿坦納索夫家借住5天,藉此機會盜取了研究成果及想法,之後與埃克特一起製造了「ENIAC」並申請了專利,被世人稱為「現代計算機之父」而阿坦納索夫並未重視自己的重大發明「ABC」,學校也沒有重視此項發明,並拆掉了「ABC」。後經過美國法院判決,推翻並吊銷了莫科里的專利,「現代計算機的基本想法是來自約翰-文森特-阿坦納索夫」。
❹ 通常所說的 286機子 是什麼意思
80286(官方名稱為iAPX 286),是英特爾(Intel)公司的一款x86系列CPU,最初發布於1982年2月1日。
80286處理器被廣泛應用在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早期的IBM PC兼容機中。這些PC機稱為「80286電腦」或「286電腦」,有時也簡稱「80286」或「286」。
80286處理器集成了大約13萬個晶體管,最大主頻為20MHz,採用16位資料匯流排和24位位址匯流排。
80286有兩種工作模式:真實模式和保護模式。在真實模式下,80286直接訪問內存的空間被限制在1M位元組,更多內存需要通過EMS或XMS內存機制進行映射。而在保護模式下,80286可以直接訪問16M位元組的內存,並具有異常處理機制,這為後來的微軟的多任務操作系統Windows准備了條件。
80286的後續替代產品80386於1985年10月面世。
❺ 286電腦什麼時候淘汰的
286電腦是在八十年代出現的,它是歷史上最早的微型計算機,當時它主要應用於辦公。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286電腦已逐漸淘汰,慢慢被更加先進的微機取代。目前,286電腦已大多從市場上消失,在微機領域已經
❻ 很久以前我們說的286,386,486電腦的配置相當於現在電腦配置有多高
有法子比嗎?電腦每18個月其核心的晶體管數量都翻倍,試問,上世紀末最後十年流行的這幾種機子,跟現在的隨便一台電腦都沒法比啊,隨便給你一台那路機器,你現在用一次,估計都能崩潰了,
286的機器,算是民用科研教學早期使用的機器之一了,工作頻率基本上在幾MH到二十幾MH,在上邊運行的,基本上就是黑底白字的DOS,或者機器碼,永遠都是枯燥乏味的人機對話,板子以8位的黑色ISA槽為主,可能個別的有16位的加長ISA了
386比286好點有限,主頻從25-40分SX,Dx兩種,性能提高一些,但是基本上還是只能通過黑底白字跟電腦聊天,這個檔次的主板,ISA槽已經有部分是16位的,與8位並存
486又好些,好些是從50-100之間,當然,也分SX,DX,後期還有OVERDRIVER,其DX也分DX2,DX4如DX2-66,DX2-80,DX4-100,以及overdriver100等等,這個檔次的機器,匯流排有所改進,後期不止有16位的黑槽(ISA)還有了白色槽PCI並且一直到如今的機器還有使用,這個檔次的機器,雖然不能直接支持視頻播放之類多媒體,但是,當時已經有為它研發的多媒體產品,如CD-ROM,圖文電視股票卡,硬解壓卡(可以看VCD之類)通過軟體和硬體支持,可以哆哆嗦嗦播放視頻了
586,又叫奔騰,是intel的新商標,從這時候起,早期的一部分,還是不支持軟解壓的視頻解壓縮,想看電影,多媒體教學啥的,還是得靠光碟機和硬體,只有F55c以後的奔騰,才具有多媒體功能,本身通過安裝超級解霸,xing等軟體,就可以播放視頻了,這是一個偉大的進步,之後的CPU都具備這些功能,並且逐步提高,之後的PRO,P2,P3,P4,雙核等等,都是在此基礎上發展壯大的,
❼ 我們習慣上所說的286,384電腦屬於第幾代計算機
屬於第4代計算機。
第一代(1946~1957年)是電子計算機,它的基本電子元件是電子管,內存儲器採用水銀延遲線,外存儲器主要採用磁鼓、紙帶、卡片、磁帶等。由於當時電子技術的限制,運算速度只是每秒幾千次~幾萬次基本運算,內存容量僅幾千個字。程序語言處於最低階段,主要使用二進製表示的機器語言編程,後階段採用匯編語言進行程序設計。因此,第一代計算機體積大,耗電多,速度低,造價高,使用不便;主要局限於一些軍事和科研部門進行科學計算。
第二代(1958~1970年)是晶體管計算機。1948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發明了晶體管,10年後晶體管取代了計算機中的電子管,誕生了晶體管計算機。晶體管計算機的基本電子元件是晶體管,內存儲器大量使用磁性材料製成的磁芯存儲器。與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相比,晶體管計算機體積小,耗電少,成本低,邏輯功能強,使用方便,可靠性高。
第三代(1963~1970年)是集成電路計算機。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1958年夏,美國德克薩斯公司製成了第一個半導體集成電路。集成電路是在幾平方毫米的基片,集中了幾十個或上百個電子元件組成的邏輯電路。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的基本電子元件是小規模集成電路和中規模集成電路,磁芯存儲器進一步發展,並開始採用性能更好的半導體存儲器,運算速度提高到每秒幾十萬次基本運算。由於採用了集成電路,第三代計算機各方面性能都有了極大提高:體積縮小,價格降低,功能增強,可靠性大大提高。
第四代(1971年~日前)是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隨著集成了上千甚至上萬個電子元件的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出現,電子計算機發展進入了第四代。第四代計算機的基本元件是大規模集成電路,甚至超大規模集成電路,集成度很高的半導體存儲器替代了磁芯存儲器,運算速度可達每秒幾百萬次,甚至上億次基本運算。
❽ 我們習慣上所說的286,384電腦屬於第幾代計算機
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機
第二代:晶體管計算機
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
第四代: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
286,386以及現在用的都屬於第四代。
❾ 1984年和1997年 的老電腦能賣多少錢
主要看你的配置,還有能否開機使用
一般沒有特別罕見的硬體,主機加CRT大頭顯示器也就是500元以內
像奔騰PRO ,3DFX VOODOO5之類的CPU和顯卡因為稀少而比較珍貴
1997年的電腦,其配件市場上 存有量較高,一般不值錢
1984年的電腦只有286的CPU,國內90年代才開始有的,稍微稀有一點
❿ 請問:電腦286,486,586等是什麼樣配置的機子
這些代表的是CPU的主頻
586其實就是最老的奔騰系列,有人稱它為奔騰一代。
而286 386 486都是更早的產品,主要區別就是286的主頻是8Mhz
386和486主頻都是66Mhz
586是133Mhz
現在這類電腦若還存在,一般只能用來打字或玩掃雷等這樣的小游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