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華為平板怎麼設置兒童使用平板
以華為MatePad平板為例:在孩子的平板上,幫孩子設置屏幕時間管理,引導孩子合理使用平板。1.進入設置 > 健康使用平板 > 開啟 。2.選擇孩子使用,點擊確定。3.根據屏幕提示,設置密碼和密保問題。4.您可根據屏幕提示進行設置。例如您可以:點擊可用時長,設置每天允許孩子使用平板的總時長。點擊應用限額,選擇需要設置的應用,設置允許使用該應用的時長。點擊停用時間 > 添加停用時間 ,根據提示設置停用平板的時間段。宏旅5.您還可以點擊密碼設置 > 家長防護 ,並按提示登錄您的華為帳號,避免平板被強制恢復出廠設置,而導致屏幕時間管理失效。碧絕型當孩子需要調整屏幕時間管理設置時,必須先輸入輸入健康使用平板密碼。如需退出孩子模式,在健康使用平悔猜板界面,點擊關閉健康使用平板。
2. 如何合理地控制孩子使用平板電腦
通過健康使用平板,可以隨時了解自己花費在平板上的時間,並可設置平板可用時長、應用使用限制以及停用時間。
以華為MatePad平板為例:
1.進入設置>健康使用平板,塵迅點擊開啟。
2.選擇我自己使用,點擊確定。
3.您還可以:
點擊可用時長,設置每天允許使用平板的總時長。
點擊應用限額,選擇需要設置的應用,設置允許使用該應用的時長。
點擊停用時間>添加停用時間,並根據提示設置停用平板的時間段。
到達限定時間後,不可用的應用圖標會變成灰色。
如需繼續使用某應用,點擊延時使用,請根據屏幕提示進行設置。
如需關閉敏兄行健康使用平板,請進入健康使用平板界面,點擊關閉健康使用平板。
可以通過健康使用平板查看您花費在各應用上的時間分布,助您健康用機。
進入設橋嘩置>健康使用平板>使用統計,點擊今天或過去七天,您可以查看平板使用情況的統計,例如使用時間,解鎖統計等。
3. 如何把控孩子對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使用來自500個家庭的經驗
每一個假期,對於孩子來說都是可以長時間使用電子屏幕的「大好時機」。小一點的孩子,需要通過電子屏幕與親人視頻,或玩一些知識啟蒙類的 游戲 ,而大一點的孩子則需要手機或平板電腦應對線上輔導班,如今的家長對於孩子使用電子屏幕也不得不放棄絕對禁止的原則。但這並不代表家長會完全放心地把電子屏幕交給孩子,監督甚至經常動用家長的權威來禁止孩子在不必要的時間使用電子屏幕,可能是很多家庭的常態。
然而就長遠來看,如今的電子產品就如同上世紀80年代的電視機一樣,它終究會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嬰幼兒時期父母管控孩子使用電子屏幕比較容易,但是對於9歲以上的孩子來說,粗暴地禁止則容易引發家庭戰爭。
在《兒童電子屏幕指南:來自500個家庭的經驗》這本書里,作者認為家長應該從嬰幼兒時期就積極介入孩子對電子屏幕的使用,讓電子產品變成孩子認識世界的幫手,而不是讓他們沉迷的魔鬼。她收集了來自500個家庭使用電子屏幕的規則。這些規則會讓我們看到,原來有這么多家庭都是如此相似。
以下內容摘編整理自《兒童電子屏幕指南:來自500個家庭的經驗》,經出版社授權刊發。內容有調整和刪減,小標題為摘編者所加。
原作者 | [美]安雅·卡梅內茲
摘編 | 申嬋
《兒童電子屏幕指南:來自500個家庭的經驗》 [美]安雅·卡梅內茲 著,沈東 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年3月
01 不同家庭的電子產品使用規則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媒體與傳播學系教授、「數字未來下的 育兒 」(Parenting for a Digital Future)研究課題負責人索尼婭·利文斯通說,「家長們對互聯網傳達的危險信息恐慌不已,當家長尋求關於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建議時,他們往往能找出十種辦法來說『不要』,卻找不到一種方式說『要』」。
然而矛盾的卻是,盡管父母並不希望孩子接觸電子產品,電子產品卻已經無法再淡出我們的世界。根據尼爾森公司2016年發布的調查數據,成年人平均每天使用屏幕的時間是11小時12分鍾,其中6.5個小時是看電視或電影;上述數字不一定包括工作相關的時間。類似的,「常識媒體」(The Common Sense)網站在2016年發現,家長每天的多媒體使用時間將近9個小時,其中82%與工作無關。手機已經成為每個人的延伸大腦。
現在有許多家長,特別是那些相對富裕、憂心忡忡,構成 育兒 書籍主力消費人群的家長認為自己的職責主要是限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為此他們嘗試了多種兒童電子屏幕使用規則。
我曾發起過一次網上調查,詢問人們在家裡是如何看待屏幕問題的,之後,我單獨聯系了很多家庭,跟他們坐下來詳聊。我的樣本集中包含了500多份回復,包含各個民族和種族,不同教育水平,有大城市的,也有城郊和鄉村的。調查結果呈現了一些大致的主題。大多數家長是按照以下幾種標准來制定電子屏幕使用規則的。
時間標准
最普遍的制定標準是時間。我收到的550份回復中有360份提到了「時間」,114份提到了「小時」,還有58份提到了「分鍾」。根據我的調查結果,最普遍的一條規則是「每天一小時」。
這條策略的好處是簡單,但壞處是它基本上是隨意定的,因此難以解釋原因和強制執行,尤其是對大一點的孩子。它也過於粗暴,區分度不夠,比如說沒有區分主動使用和被動使用。
下面給出一個詳細版本:
平時每天能看一定時間的電視(1小時),周末可酌增。平板電腦每天最多使用1小時。使用兩種 科技 產品之間可間隔幾個小時。——來自一位家裡有兩個孩子的郊區父親。
場合標准
第二大標準是場合,也就是規定每周或每天可以使用屏幕的場合,或者反過來,規定每周或每天不能使用屏幕的場合。「餐桌上絕對不許有電子產品!」一位家裡有三個孩子的母親說道。
電子產品影響睡眠的說法似乎已經傳開了——很多家長提到晚飯後或睡前一小時不許使用電子產品。
對於擔心屏幕會排擠掉其他有益活動的學者來說,以場合為標准制定限制是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法。他們認為,養成每日的常規能讓孩子安心,也有助於引導,如果刷牙等行為養成了習慣執行起來就容易多了。
但是這種策略本身並不涉及使用電子產品的內容。
前提標准
場合標準的另一面是前提標准,許多家長,特別是孩子比較大的家長都會制定此類標准。一條經典規則是:做完作業才能使用 科技 產品。另外,強調戶外玩耍的規則也比較常見。
健康 和教育是第一位的。所以,只要他們完成每天的家務,寫完作業,保持住成績,課外活動表現得好,吃得好,睡得好,那就可以使用 科技 產品。要用努力來換。 ——來自一位家裡有四個孩子的郊區母親。
一位昵稱是NarrowbackSlacker的博主發了一篇點擊量超過70萬的帖子,一舉帶火了前提標准。她是一位在家辦公的自由職業者,一雙兒女都是10歲出頭。她說她不會限制屏幕使用時間,而是要求孩子在使用電子設備之前完成以下要求:
有些孩子年紀比較大的家長告訴我,他們會每天更換家裡wifi密碼,以便執行「先做完家務和作業,再用電子設備」的規矩。
內容標准
大多數按照時間、場合或前提制定規則的家長也會試圖考慮內容問題。
例如,家長會試圖避免青少年上很多社交網站,或要保留監督的權利。「不準在社交網站上加陌生人為好友。」一個孩子剛過10歲的母親說道。「媽媽要知道所有的密碼。」另一位媽媽寫道。
與專家一樣,有些家長更喜歡孩子使用教育類應用,而不是看電視;還有些家長更關心電子 游戲 潛在的成癮性,而不太擔心電影或電視節目。
「如果我們感覺孩子有了過度的負面表現,我會禁掉那些影響其行為的節目。」一位家裡有兩個不到10歲孩子的小鎮媽媽說道。
方便標准
當你限制孩子的電視和 游戲 時間時,你就放棄了自己的寶貴空閑時間。對於與我交談過的每一位家長,以及我本人來說,這都是內部沖突的一大來源。早晨要收拾出門,去餐廳,去醫院……有這么一樣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東西,嚴守規矩是很難的。
「實話說,那要看我的緊張或忙碌程度!」一位媽媽寫道。
「除了特別需要讓他們去干別的事的場合(我見客人的時候),我一般不讓他們玩我的手機。」
總體來說,如果是旅行、生病這樣明顯的例外情況,開方便之門比較容易解釋和遵守。但是如果沒有出門,或者隨便某個周四的上午11點呢?如果這次你同意了給孩子手機,下一次還怎麼能說不行呢。
「我們沒有具體的時間限制——媽媽說行就行,媽媽說不行就不行。」一位有兩個孩子的郊區媽媽說。
當然,根據家長的方便程度來決定孩子是否可以使用屏幕的規則太模糊,執行起來就很費勁,而且會引發極大的沖突。
方便標准就是家長放棄管束時採用的規則,按照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說法就是「間斷強化」。這是養成容易去除難的一種訓練方法。甚至會導致孩子玩屏幕像注射海洛因似的,玩起來沒個夠,只要關掉就會哭。
情緒標准
說到哭,許多家長都會因為孩子使用多媒體後表現出的負面情緒而限制屏幕時間。
「他好像不開著電視就不乖,我覺得很困擾,從那以後就開始限制他看電視了。」一位七歲孩子的母親說道。
他們看屏幕太久,眼睛都看直了……我就不讓他們看了,一名家裡有兩個剛上學的孩子的家長說道,「只要不讓他們看屏幕,我家孩子就生氣,就跟戒斷反應似的。我怎麼才能避免這種呆滯的狀態呢?」
許多家長都觀察到接觸多媒體和鬧情緒之間的關聯,這也得到了研究支持。根據情緒來管教是一種符合直覺、靈活的辦法。但是對孩子來說,它同樣顯得專斷模糊。而且這樣一來,你就不得不在孩子心情不是很好的時候與其商談或設定嚴厲的規則。
加拿大兒科醫生、「巧用屏幕「項目的發起人湯姆·瓦沙沃斯基(Tom Warshawski)給出一個簡單的建議:讓孩子看55分鍾,最後5分鍾用來平緩情緒。你要是突然掐掉的話,孩子肯定會怒氣沖沖的。」
其他標准
有些家庭將屏幕時間作為做好事的獎勵,或者用沒收/返還電子設備的辦法來確保執行時間和前提規則。
我們實行屏幕券制度。每周最多10張,每張可以使用屏幕30分鍾。周日發放3張,其他券都需要讀書或學數學獲得。——來自一名7歲孩子的家長。
一位家長將平板電腦時間用作激勵:讀書半小時,平板電腦半小時。
電子產品放學後沒收,寫完作業後返還。如果做作業需要用到電子產品(孩子年紀大了以後,這種情況越來越多),我們會使用『自我控制』應用,屏蔽最容易讓他們分心的軟體。——來自一位十幾歲孩子的母親。
大多數專家認為,以上由家長單方面制定簡單的時間或內容規劃比較適用於嬰幼兒。但是當孩子有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行動的能力之後,盲目的阻止並不可取。即便孩子很小的時候,家長的責任也不能只是禁止這樣而已,而是去幫助孩子理解他從屏幕中看到的內容。
02 孩子、家長和屏幕的三者關系
美國兒科學會曾在1999年首次提出,2歲之前不準看電子屏幕,2011年又再次發布了這條建議。2016年秋季,美國兒科學會發布了「建議書」的正式版,「2歲之前不準看電子屏幕」的規則被刪掉了,現在的說法是:只要有大人陪同,哪怕是很小的嬰兒,視頻聊天很可能也不會有壞處。但不要讓孩子獨自使用多媒體。
現在美國醫學界,也包括參與起草該建議的委員會成員克里斯塔基斯在內,正在形成一種新的共識:擁護對兒童屏幕使用「減害」(harm rection)策略。減害(即減少傷害)屬於公共 健康 領域的方法,更常見於(抑制)非法葯物濫用。減害策略的前提假設是:當局沒有足夠的力量將某種特定的行為從全體人口中消滅。因此,更現實的做法是公開化,把問題擺明了講。
當然,我們現在談的是看卡通片的孩子。當一種活動已經極為普遍時,減害策略似乎比直接禁止要更切合實際。學者們正在呼籲對此投入更多研究經費,而對於家庭來說,孩子一天天長大,最好的方法就是與孩子交流分享,注意危險信號,依賴自己的直覺。
在過去的15年,科克·瑞恩等人的研究已經表明,3歲左右的孩子有能力將電視里習得的知識(例如生詞)轉移到現實語境中——15個月大的嬰兒或許已經有這個能力了,前提是有家長的積極幫助。快節奏的電子 游戲 也能夠提高閱讀困難症患兒的閱讀能力,成效相當於難度大得多、也枯燥得多的傳統閱讀練習,甚至較之更好。
歷史 學家梅爾文·克蘭茲伯格(Melvin Kranzberg)的那句名言:「技術不是好的,也不是壞的,但也不是中立的。」身為父母,在試圖減輕 科技 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的同時,也有責任促進 科技 好的一面的影響,因此家長的參與很重要。
德州理工大學的埃里克·拉斯穆森在2009年轉向多媒體影響研究,他說在這個領域,有一股潮流是不再將多媒體視為孩子和屏幕之間的雙向關系,而是視為孩子、家長和屏幕的三方關系。家長是影響子女對多媒體反應方式的最重要因素。
家長的影響力要比他們意識到的更強。父母是孩子聽到的第一個也是最響亮的廣播員,這就意味著子女今天如何去聽其他的信息,包括來自多媒體和同齡人的信息,其基調就是由父母奠定的。「影響」較之控制更為直接。正如其他許多事情一樣,孩子們更可能效仿父母的做法,而不是聽從他們的言語。
如果不容置疑地要求孩子聽話反而會讓孩子容易「聽到什麼就相信」。如果和孩子討論時事話題,向他們提問題,這便營造了一種環境,讓孩子有可能去思考多媒體或社交平台獲得信息中的復雜性。而且規矩對9歲以上的孩子效果也不好。
美國兒科學會成員大衛·希爾(David Hill)博士建議,學齡兒童應該參與到制定多媒體使用規則的過程中。問他們該怎樣使用電子媒體才合適,違背共同制定的規矩又應承擔何種後果。當制定家規成為雙向的對話時,孩子們可能也會要求家長改變自己的行為,你對這種要求的感受取決於你的 育兒 方式是否民主。
03 父母可以這樣參與孩子的屏幕時間
如果一種媒介——書籍、歌曲、視頻、繪畫應用、動畫片——有利於親子之間的積極互動,那麼孩子就能從中獲益。
他說,我覺得我們兩個人的筆記本電腦 游戲 挺好,這不是被動的、催眠式的、孤獨地看電視。相反,那是一種共享的體驗,很需要想像力,要圍著屋子跑,將現實世界、故事世界和 游戲 混合在了一起。
南加州大學安納伯格傳媒學院教授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是全美首屈一指的新媒體研究學者。他說在兒子四五歲的時候,父子倆曾嘗試用計算機寫故事。「我們分兩步走。前一天晚上讀一篇故事,後一天晚上寫一篇故事,輸入到計算機里,配上插圖,然後發給爺爺奶奶。一整套出版社的業務。」
在詹金斯看來,這種活動不只是與遠方家長交流,鍛煉讀寫能力的一種有趣方式,也是了解兒子如何對待流行文化的一個機會。他建議「父母可以圍繞多媒體與子女進行對話,這樣能夠很好地了解孩子的動向」。
詹金斯建議,我們在餐桌上可以這樣問,「上學怎麼樣?」「 游戲 玩得怎麼樣?」「你今天在網上看見什麼了?」這比安裝跟蹤上網記錄的軟體,或者非要孩子在社交媒體上加自己為好友的做法要強太多了。研究表明,如果你監視自己的孩子,他們就會拿某一種社交媒體賬戶應付你,自己和朋友們用另一種社交媒體,而且不會告訴你另一個賬戶的事。
伊藤瑞子是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文化人類學家,她說,網路是學習新知、公共參與、 探索 興趣的絕佳媒介。孩子們能利用無比豐富的網路資源深入挖掘自己的興趣,學習新技能或者探究技術的原理,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將孩子朝著積極的方向引導,為子女提供相應的空間。她提出「支持」與「拓寬」(或者叫「翻譯」)這兩個針對電子屏幕的 育兒 習慣。
支持是認可孩子的好奇心,真正地鼓勵孩子「玩技術」。而「拓寬」指的是當孩子對電視或手機應用里的某樣東西感興趣時,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將這種興趣與其他知識領域聯系起來。比如玩《星際爭霸》時,可以將這款 游戲 與學校里講的關於戰爭和 社會 等級的知識聯系起來。不要跟孩子說「你玩的時間太長了」,而要說,「這 游戲 好玩在哪裡,給我看看吧!」
04 我是這樣做的
我是作家、研究員和新聞達人,我的愛人亞當是程序員和 游戲 玩家。在制定家裡的屏幕使用時間規則時,我管得比較松,而亞當比較嚴,所以需要我們彼此做出妥協。我們希望能融合各自對多媒體和數字技術的正面經驗。
大女兒2歲前,我們嚴格執行「孩子入睡前不看視頻」的規則。2歲後,我們開始允許她在周六、坐飛機或坐車超過一個小時、生病的情況下看視頻。周六基本沒有時間限制,只是晚飯前要關電視,還有少數內容限制。如果她感到害怕或難過,無論是什麼原因,我們都會把視頻關掉。我老公不許孩子看主題不受他認可的節目的情況比較多,比如通篇講購物和八卦的芭比娃娃電視劇。
有了每周只有一天看視頻的規矩,我們家就不用制定每天的時間安排了,也用不著應付孩子不斷提出的「再看一會兒」的要求了——我經常聽到其他家庭抱怨這種煩人的情況。我們會盡量陪孩子一起看電視或玩 游戲 ,至少事後會討論她看到的內容。亞當在這一點上做得比我好。
女兒在周六視頻關掉後鬧過幾次,我最後決定和她一起解決這個「過渡」問題。打開視頻之前,我們會計劃好看完後要做的活動。我們還會提醒她,如果她關視頻的時候又哭又鬧,下一次就不許她再看了。
平時,我們會經常和孩子一起用手機查詢答案或搜索圖片。有一天早上,女兒問到什麼是「愛斯基摩」,我們就在網上看了大約15分鍾關於艾迪塔羅德人和因紐特人在北極圈內的生活短片。
長到兩三歲的時候,女兒經常在每周不能看視頻的漫長時間里運用想像力回到自己鍾愛的故事世界。為了鼓勵她的這種玩耍方式,我們給她買了紙質版的故事書和很多表演服裝。
三四歲的時候,她幾乎每天都要換上表演服,要求我們裝成她喜歡的節目里的角色陪她演戲:《花木蘭》《灰姑娘》《白雪公主》等。如果她要求的話,我們開車的時候還會播放電影音樂和有聲書。
四歲的時候她開始在預備幼兒園里用平板電腦,於是我們家裡也買了一部。我們對 游戲 和應用的數量做了限制,有一些是教育類軟體,也有一些 娛樂 軟體。我們規定每周最多可以玩3次平板電腦,每次20分鍾,但她基本只有周日才會要求用平板電腦。
與我們家相比,她的大部分小夥伴對屏幕使用都要更隨意一些。如果她跟朋友出去玩一下午,我們也不會為她捏把汗。如果時間超過一個下午,比如我們有一次和其他幾家搭伴租了間度假別墅,我們會溫柔地鼓勵看電視的女兒停一會兒,做些其他活動,令我們驚訝的是,其他孩子也經常願意一塊兒不看電視。
原作者 | [美]安雅·卡梅內茲
摘編 | 申嬋
校對 | 危卓
4. 初中生上課用平板玩游戲如何教導
初中生在上課期間用平板電腦玩游戲,作為老師,應該積極的引導孩子們通過平板電腦學習,提升學習成績,在教導方面,應該主動的去和學生溝通,讓學生感覺到平板對學習的好處
5. 孩子想買平板電腦學習,可是平板電腦太貴,用平板電腦對學習有幫助嗎
用平板電腦對學習是有一定幫助的。如果孩子真的想買平板電腦學習,作為家長,我覺得應該盡量滿足孩子的這個需求,至於說平板電腦太貴,其實也不見得,那些配置很高非常有名的品牌確實價格比較貴,但一般學生用的,二千多至三千多左右的普通品牌就挺好用的,其實現在的普通平板電腦也就相當一支普通手機的價格。
總之,孩子用平板電腦對學習還是很有幫助的,但是家長同時也要注意,不要長時間讓孩子用平板電腦,因為孩子長時間看平板電腦,會刺激到眼睛,這樣會對孩子的視力造成影響,另外,要是讓孩子用平板電腦玩益智游戲,家長一定要控制好時間,千萬不要讓孩子沉迷游戲從而影響學習。
6. 引導孩子正確使用電子產品,有哪些妙招
很多父母對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感到非常苦惱和困惑,不讓孩子玩,讓孩子生氣。讓孩子玩,孩子無節制,無止境,擔心孩子沉迷電子產品。這導致很多家庭發生親子沖突,甚至有些父母掉了手機,中斷了網路,但根本問題沒有解決,反而影響了親子關系,讓家裡雞飛狗跳!父母對孩子們使用電子產品一般有幾個誤解。一些家長擔心電子產品的損失,實行嚴格的控制,完全不讓他們碰!這樣,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他就開始悄悄地玩,甚至藉手機,想方設法買手機。
在孩子使用手機的過程中,父母必須信任孩子,不嘮叨,不催,真正給孩子足夠的自由和空間,讓孩子感受到快樂。如果孩子需要父母的提醒,可以按照約定在時間快到的時候適當地提醒孩子,但必須注意方法,以信任為主。到了約定的時間,孩子還沒放下手機,父母不要著急,不要生氣,要看孩子是什麼情況,結束後和孩子溝通,不要再發生類似的情況。到了約定的時間,孩子不願意放下手機,父母也不哪猜要大喊大叫,要親切堅定。如果孩子遵守約定,到時間就停止玩手機。這時父母要及時鼓勵和肯定孩子。
7. 平板電腦可以給孩子做學習機嗎
這是可以的。
國內很多平板電腦品牌都推出了專門的學生平板電腦,刷入了專用的學慣用UI,其中包含海量題庫,名師講堂等內容,能夠在一定程度是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但在學習的同時也要叮囑孩子注意用眼衛生。
專用的學習機的功能就主要是用在學習上,一些網校的課程,和學校同步的純禪課程和習題,有很多免費的資源,可以來聽課件,也有解答作業的作業幫,學英語也有很多軟體,還有茄中其他許多功做納塵能,雖然手機和電腦也可以做到,不過平板方便便攜一些。
不過學習機更新換代的速度還是很快的,相較於其他如iPad類的平板來說,功能上還是不足的,適用性也低,價格還不便宜。而且長時玩會傷孩子眼睛,久了易得近視眼,不過合理控制就好了。
8. 平板電腦學習機對孩子的學習有幫助嗎
有一定輔助作用。現在隨著科技時代普及,中小學生也跟著使用平板電腦等,走進校園,平板電腦雖然功能很多,對孩子的學習也有一定幫助,輔助功課等,但是家長在督促孩子學習的時候要教會孩子合理利用平板,因為小學生比較愛玩不夠靜心,所以擾洞很可能會把平板電腦拿來玩,這樣就會帶來反效果了。
原因一:平板電腦就是小學生的游戲機、影碟機。
小學生們自控能力太差,買來平板電腦,基本上都是用來玩游戲、看電影、電視劇,不但會影響學習,長時間也會影響孩子的視力,甚至影響孩子的身體正常發育。
原因二:價格太貴,性價比太低。
ipadmini售價是人塵李逗民幣2498,讀書郎G12是2798,諾亞舟U18是2398,步步高H7是2398,花這么多錢,孩子就拿來當玩具,太不適合。
如果能有真正好的權威的教育資源/教育平台加進來,而不是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從網路上找一些資源。現在一些銷售的價格極派賣貴的學習平板電腦,裡面的學習資源只不是過整合網上的,質量並不高。
如果能有一些權威教育機構推出的平板電腦,裡面能有海量的學習資源的話,給小學生買一部這樣的平板電腦還是可以的,不過現在市面上還沒有出現特別優秀的這類產品。
9. 兒童使用平板電腦應注意些什麼
兒童用平板電腦時,常常是彎著腰、低著頭,捧在手裡玩游戲,一般是近距離看電腦屏幕。這樣最不好了,容易引起近視和影響頸肩部發育。正確的方法是,坐直身子,把平板電腦放在坐上撐好,屏幕略低於眼睛,而且距離眼睛60~80厘米。
2孩子玩游戲、看電影時可能一玩就是半天,家長要適當限制孩子使用的時間。讓小孩子養成是不是眨眼的習慣,而且每半小時要休息片刻,站起來看看遠處或做眼保健操。不能讓孩子一直在那裡玩。
3不允許孩子把平板電腦帶到學校里去玩,這樣會脫離自己的監控,可能會影響學習。也不能讓孩子把平板電腦帶到床上玩,必須關了平板電腦才可以上床睡覺。
4多鼓勵孩子和同齡的孩子在戶外玩耍,踢球、滑冰、跳繩等戶外體育運動都對孩子健康成長有益。家長也應該經常帶孩子出去活動,可以增進相互感情,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
10. 如何指導孩子正確使用電子產品
1、18歲以下孩子不要接觸iPad之類的電子產品,18歲以上的孩子在玩的同時一定要限定時間,每次半小時,每天不超過1小時。同時,家長要提醒孩子保持良好的坐姿,並做好心理疏導工作。
2、對於電子產品低齡化的問題,電子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對中小學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有著重大影響,只要能夠充分地、很好地運用電子產品,對推進教育事業的改革、教育思維的轉變以及素質教育的深化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具有很強的工具性。
它的使用決定於內容、目標,使用者的年齡、認知水平和自製能力,選擇非常重要。在使用iPad等電子產品的低齡兒童中,有的認知水平未必能夠達到理性地使用電子產品的程度。同時更多的是內容選擇方面的問題。
有的電子產品中的游戲,對低齡孩子慧衡派有比較大的沖擊和傷害,這是值得老師和父母們高度關注的問題。電子產品低齡化需要辯證看。
(10)平板電腦鼓勵孩子使用擴展閱讀
長時間盯住屏幕,攔悔會使得孩子的眼睛眨眼次數減少,眼部干澀不適形成乾眼症。長時間地使用電子產品不僅僅是會對視力、視覺造成影響,更會對孩子骨骼、心理等方面造成更多的負面效應。
電子產品在儲存、運輸和使用過程中,經常受到周圍環境的各種有害影響,如影響電子產品的工作性能、使用可靠性和壽命等。
影響電子產品的環境因素有:溫度、濕度、大氣壓力、太陽輻前賀射、雨、風、冰雪、灰塵和沙塵、鹽霧、腐蝕性氣體、黴菌、昆蟲及其他有害動物、振動、沖擊、地震、碰撞、離心加速度、聲振、搖擺、電磁干擾及雷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