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推薦 > 新款M1蘋果電腦開箱測評

新款M1蘋果電腦開箱測評

發布時間:2023-05-18 01:45:41

❶ MacBook air m1性能詳情-一款至今仍是經典優秀輕薄本

MacBook air m1是一款至今仍然非常經典的輕薄本,這款輕薄本的性能到底如何,現在還值得購買嗎?我為大家帶來了這款MacBook air m1的性能詳情說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經典搭載了M1晶元的MacBook air該怎麼選購!在618把你想要的MacBook air帶回家吧!

CPU性能

M1晶元以較低的功耗爆發除了吊錘intel低電壓處理器的CPU性能;

內置的核顯性能超過MX350,B站UP@菠蘿開箱PineaTech 使用M1實測打魔獸世界9.0(1080p特效8大約60FPS)、文明6(1080p中畫質鎖定60FPS)、LOL(1080p中畫質100+fps)、COD(900P中畫質90FPS+)、暗黑3(1080P高畫質40~60FPS)、Dota2(1080p高畫質約90FPS)等游戲

M1晶元問題

硬體兼容問題:某些列印機、機場無線可能出現兼容問題

軟體兼容問題:使用ARM架構導致X86版windows無法運行、原有X86架構軟體只能通過Rossetta轉譯,而且轉譯可能會有BUG,了解更多請參閱doesitarm網站

硬碟健康度損耗問題:高內存負載時使用硬碟作為虛擬內存導致硬碟健康度損耗非常快。

屏幕方面

Macbook air M1使用了2560*1600解析度的16:10比例屏幕,DCI-P3廣色域、支持原彩顯示技術,得益於蘋果優秀的色彩管理和高DPI縮放機制,實際顯示效果出色。

續航方面

即便是50wh左右的內置電池,在notebookcheck實測中依然吊錘了一眾競品!大量網友實測可以實現10小時+的真正使用續航!

選購建議

它是文科、媒體工作者神器,不過由於平台架構問題,不那麼適合作為理工商科學生和專業用戶的主力機。

考慮到硬碟健康度損耗問題,建議大家選購16GB+256GB或者8GB+512GB版,最好是16GB+512GB版。至於8G+256GB版,私以為蘋果會給出一個解決方案,參考之前的iphone7基帶門和iphone6s電池門,Apple大概率會後續提供維修(更換)服務方案。

至於大幅提升的M2晶元,私以為可能不那麼快到來,因為M1晶元的iMac發布還沒很久呢。

目前丐版Macbook air M1的優惠後價格已經降到了6699元,性價比超群!

.

.

.

.

❷ 「小白也能看懂」被神化的M1蘋果本和Win本比孰優孰劣

距蘋果MacBook採用自研的ARM架構M1處理器有一年多時間了,其間,蘋果還推出了M1 Pro和M1 Max兩顆新處理器用在MacBook Pro上。而M1每次發布都伴隨著「一波猛吹」,很多報道甚至照抄蘋果的廣告話術,「領先X倍」「超越Y倍」,拿出來當既定實時猛吹,營造出了一種「M1蘋果本逆天而行,打破了自然界和科學界規律」的宏偉格局,也讓我這個二十年的媒體人瞠目結舌——還可以這樣操作!?


另外,這幫吹文都有個特點,就是只拿M1 MacBook對比英特爾處理器的老款MacBook,完全無視占據市場95%份額的x86處理器+Windows系統筆記本;而且,基本只對比視頻剪輯這一個應用。按這邏輯,英特爾11代酷睿U的Gigapixel AI圖像放大/智能細節重塑效率是競爭對手的十倍左右(實測數據),那英特爾就可以宣傳自家的處理器十倍效率吊打競爭對手咯?這顯然是偏頗且嚴重失真的。


但偏偏這些簡單粗暴、以點代面、偷梁換柱的宣傳,讓很多不懂行的消費者激動萬分,躍躍欲試,欲入手MacBook體驗這種它的神奇。而因為價高止步的消費者,大多也對這種「革命性的技術和產品」充滿好奇。

為了給消費者呈現M1處理器MacBook的真實表現,以及它和x86處理器Windows筆記本(下文簡稱x86本)的差異(含優勢和劣勢),我們找來了M1處理器新款MacBook Air(16GB內存,256GB SSD),來給大家做全面的解讀。同時,我們還找來了價格相仿的x86機型華為MateBook X Pro,方便在某些方面進行對比。


要特別說明兩點:

1.之所以等這么久才做這種文章,其實M1發布之初我就解釋過:我們要等到M1生態盡可能成熟再進行解讀和對比,這樣更公平;


2.為了讓占據「絕對統治地位」的小白讀者看得懂(其實即便是電腦老鳥,大多數也沒接觸過MacBook生態),我們放棄了傳統的「評測軟體跑分」形式(兩個生態對比也不容易實現),轉而從「一個普通用戶,一個非專業、僅日常應用的用戶」角度切入去談它們的差異。同時,本文採用了QA形式,效率更高!


Q:M1處理器的MacBook真的是革命性的存在嗎?

A:並不算! M1、M1 Pro和M1 Max這三顆處理器,都是ARM架構的,也就是大家手機里用的處理器的架構。相對於個人電腦常用的x86處理器(也就是酷睿、銳龍等),ARM架構處理器最大的優勢就是「功耗低」。另外通過深度的優化,可在某些應用方面具備更好的表現,比如說視頻剪輯(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後文會提到)。


而蘋果的M1系列處理器,在ARM架構處理器中,的確算是性能很強的,可理解為「高性能版ARM處理器」。雖然它的功率較一般的手機ARM處理器要高不少,但相對於放在筆記本里的x86處理器,它的功耗還是更低。


因此,M1處理器的MacBook(系列機型)其實也不神奇,更談不上「革命性產品」。比如市面上也有採用高通ARM處理器的筆記本產品,本質上它們是一類產品。當然,還是前面說的,M1的應用性能的確很強,是ARM處理器中的翹楚。


Q:相對x86本,M1 MacBook最直觀的優勢是什麼?

A:安靜,功耗低,續航更長。 續航部分,你這樣理解:就好像用ARM處理器的平板和x86筆記本對比,肯定是平板贏(電池相同情況下)。


我們沿用同一標准測試續航(功率):滿足室內光線環境的觀影需求,全屏播放720P MKV格式電影《LUCY》。M1MacBook Air的環境設置是50%亮度+40%音量,播放器採用Elmedia Video Player(Mac OS系統自帶的播放器放不了MKV格式,必須用第三方播放器),整機功率只有4W 4.5W,而同樣解析度的x86處理器+Win系統筆記本(下文中簡稱x86本),功率的確要高一截。下面有個詳盡的對比表 。

注意看這個表。由於 ARM架構處理器的基礎功耗低,日常應用功耗也明顯比x86處理器低,所以,在視頻播放這種輕量級應用上優勢很明顯。 要特別提到的是: 在線視頻播放,騰訊視頻也好,B站視頻也好,M1 MacBook Air具備質的功耗優勢——其整機功耗相對於本地視頻播放並無多大區別。但x86本的在線視頻播放功率則高很多。你可以說蘋果針對視頻網站優化做得好(的確如此,B站電影用M1 MacBook播放甚至支持杜比音效),也可說x86體系針對視頻網站的優化還不到位——但無論如何,這就是事實!


也正因為在線視頻播放這種常見應用的功率差異極大,所以M1 MacBook用戶總是驕傲地說「我們根本不為續航發愁」——這是真的!目前x86本還無法在日常應用功率上和M1 MacBook匹敵!


不過這里有個轉折:x86本功率相對高,但並不等於續航就一定輸給M1 MacBook——這和電池容量有關! 如今有超大電池容量的輕薄本(比如70Wh+),更有90Wh+容量的 游戲 本。在集顯模式下,它們在本地視頻播放時,其實和M1 MacBookAir有得一拼。


Q:視頻剪輯M1 MacBook無敵?有什麼不足或問題?

A: 牛大叔本人並不專精視頻剪輯,但鑒於在此領域,M1 MacBook風頭太盛,且被瘋狂吹捧,所以我們有責任驗證並告訴大家真相!為此,我們請教了很多「x86平台和Mac平台雙修的視頻編輯」,得到的答復如下:


M1 MacBook配合Final Cut Pro,在一般性的視頻剪輯時,的確非常流暢,導出效率較x86輕薄本(含MX獨顯輕薄本)也有很明顯的優勢,甚至GTX 1060顯卡以下規格的獨顯本都不是對手。


但,和採用RTX 3060及以上檔次顯卡的x86處理器平台相比,至少M1這顆處理器(不含M1 Pro和M1Max)還是有差距——這也是為什麼一幫猛吹M1的人只用它比較老款的英特爾處理器MacBook的主要原因。


說得再直觀點就是:視頻剪輯方面,採用高端獨顯的x86處理器平台(當然都指的移動平台)還是比M1平台厲害。然而目前有個特殊情況——由於數字貨幣挖礦潮,NVIDIA的獨顯價格被抬得奇高,所以暫時來說,M1的MacBook的確是視頻剪輯領域的「性價比利器」!


但大家也要明白,在商業視頻領域,M1 MacBook其實並不能完成「全鏈條工作」,依然需要x86平台配合。舉個例,After Effects的部分特效插件,M1 MacBook版沒有,所以還得靠x86平台——後者可實現的「上限」和「功能」更高、更全面!另外,真正要進行8K超清視頻剪輯時,M1也是不夠看的。


就好像Pr不是絕對穩定一樣,M1 MacBook上的Final Cut Pro也有不穩定的情況。很多有個人用戶和商業機構都抱怨Final Cut Pro總是崩潰。


實際上,別說是Final Cut Pro容易崩,Mac OS的Beta版也比較容易崩掉。B站上就有UP主表示M1果本的「出狀況幾率太高了」。


還有就是,視頻製作中還有很多其他類型的工作,M1 MacBook也不是在所有項目上都能碾壓x86輕薄本。比如視頻轉碼。還是我們熟悉的4K《烤鴨》轉碼到FHD@24fps,都採用Media Encoder 2022,M1 MacBook僅小勝i7 1165G7的集顯成績,但輸給了11代酷睿U+MX450的組合(這一組合機型也就5000元左右,對比用的M1 MacBook Air現價要8599元,還只有256GB SSD)。


Q:聽說MacBook有「兩個無敵」——觸控板操控體驗無敵,揚聲器音量無敵,真的嗎?

A:早就不是這樣了!十年前或許能這樣說,但如今體驗好的x86本比比皆是。

蘋果的MacBook很早就引入了頂級的毛玻璃材質觸控板,當時,的確是筆記本中無敵的存在。但這十年,越來越多的x86本開始採用毛玻璃觸控板,如今甚至5000元級機型就有(比如ThinkPad X13),操控體驗同樣舒適優雅。


更深入的說,MacBook所謂「觸控板體驗無敵」,其實主要是大量應用針對觸控板操作進行了優化,甚至很多專業軟體也可通過觸控板進行操控——這一點上,的確比x86本要強,但同時也需要一定時間學習。


但是,x86本的觸控板如今也早就支持各種多指手勢,而且還有不少優於MacBook觸控板的日常操控體驗,比如說:兩指輕觸,調出右鍵菜單速度更快;又比如說,拖拽窗口更輕盈更優雅(在窗口上邊欄上,單指兩次輕觸觸控板,第二次不抬手就能拖拽窗口了;而M1 MacBook雖也能單指拖拽窗口,但需要用點力按壓觸控板,不抬手拖拽)。


另外,部分做得好的x86本,其觸控板功能在日常操作層面已經超越MacBook了, 最好的例子就是MateBook X Pro,沿觸控板左、右側邊緣上下滑動可調節音量和屏幕亮度,沿觸控板上邊緣左右滑動可快速調節播放進度。還有更多功能不贅述了,看下面視頻吧 。


視頻載入中...

再說說揚聲器表現。MacBook的揚聲器功率一直很大,拿M1 MacBook Air為例,聲音比較高亢,卧室內,流行音樂女聲,SIA的《Alive》,副歌部分近機身聲壓最高可達104dBA。但如果說它揚聲器體驗無敵,那也不對——因為華為、榮耀、戴爾、華碩等廠商的不少中高端機型的揚聲器,都能達到這個功率,便宜的如華碩無畏Pro 14、榮耀MagicBook V14,都能匹敵MacBook Air;如果算上大尺寸x86本,更有不少「轟炸機」級別機型,音量大不說,而且渾厚得多,體驗遠優於MacBook Air。總之,無論是MacBook Air,還是大尺寸的MacBook Pro,都談不上「揚聲器無敵」。


小結來說,無論觸控板體驗還是揚聲器體驗,MacBook家族只能說「出色」,但x86本觸控板好的、揚聲器好的也已比比皆是。


Q:M1 MacBook能運行移動應用,x86本有這本事嗎?

A:x86本從「雙11組合」開始,也能運行移動APP了!比如刷抖音、上拼多多都沒問題。

M1 MacBook因為採用的是ARM架構處理器,所以運行iOS的移動應用,比較輕松就實現了(不過我發現功率也很高,開個抖音都14W了)。但x86本,要運行移動應用,似乎很難。不過,益於微軟對Win11的全新設計,以及英特爾在底層上的Bridge技術打通了系統壁壘,現在x86本也能在一定的條件下運行移動APP了(要求至少是11代酷睿+Win11,也就是所謂的「雙11組合」)。

提示: A家的x86處理器結合Win11也能有條件運行移動應用,但效率相對較低。


華為則讓這種體驗更上一層樓: 部分2021年和2022年發布的MateBook機型(含MateBook X Pro),通過安裝「華為移動應用引擎」,就能在應用商店裡看到「移動應用」分類了——在這里直接下載移動應用就能基本流暢地運行。我們測試了抖音和拼多多,體驗還不錯!而結合MateBook X Pro的觸屏,甚至可以玩《崩壞3》——相反,沒有觸控屏的MacBook則缺少了這種樂趣。


當然了,目前x86本運行移動應用還處於「初級階段」,但隨著持續的優化和不斷的完善,未來體驗應該會更好。


Q:MacBook有AirDrop、接力、屏幕擴展等協同應用,x86本能比過嗎?

A:多設備協同,x86平台正處於蓬勃發展期,其中,華為、榮耀本的多設備協同生態已更勝一籌。

很多人都知道蘋果設備可使用AirDrop功能進行文件無線傳輸,比較典型的應用就是iPhone發照片給iPad或MacBook。而實際上,蘋果還有「接力」功能,可在不同設備上進行相同的接續操作。另外,還有「隨航」功能,用iPad給MacBook當擴展屏使用。


但坦率說,除了AirDrop,其他功能的實現都比較麻煩,小白用戶可能搞不定。即便是老鳥也得到處找教程,而且還是有可能搞不定。比如「隨航」功能,前提就是要iPad和MacBook用相同的ID登錄iCloud,還要啟用「雙重認證」——但多用戶不願意使用iCloud(操作稍有不慎就容易弄丟照片或通訊錄),且厭惡雙重認證,麻煩不說,還給人感覺是「被綁架了,你必須使用更多的蘋果設備」,令人反感。

MacBook的多設備協同還存在用不了的情況。


而在x86陣營中,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進入筆記本領域,它們都引入了多設備協同生態。其中華為和榮耀的尤其出色,一碰啟動、一碰傳、屏幕擴展(平板給筆記本當擴展屏)、無線擴屏、三屏應用(手機屏可同時顯示三個在筆記本屏幕上)……相當豐富實用。如果算上 游戲 本,甚至還有一碰錄制精彩 游戲 片段並分享的功能。不僅是功能層面的全面超越MacBook,在易用性上,也甩MacBook幾條街那麼遠。

華為和榮耀的多設備協同功能比蘋果體系要強得多。

x86平台的多設備協同生態正在蓬勃發展,在功能和易用性上已超越蘋果體系了。更重要的是,「雙11組合」面對的受眾群是那95%!


Q:購入M1 MacBook後,最初遇到的問題是什麼?

A:若你從未使用過MacBook電腦,那麼你買後,得花相當多的精力去學習每一種操作——因為它絕大部分操作都和Windows系統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通常,這個學習過程在1個月左右。不排除用更多時間。


可能有部分果粉覺得我「危言聳聽」,那最好的方式就是你去買一台MacBook自己感受。只是本著負責任的態度,我得事先提醒你。


我之前還看過一個民間調查,說國內市場的MacBook,近90%都裝了Windows系統,甚至很多用戶只使用Windows(當時MacBook還是英特爾處理器,可安裝Windows系統(雙系統))。即便我周圍使用MacBook的專業用戶,也都安裝了Windows。而如今使用M1處理器後,裝Windows幾乎不可能了,那麼,直面操作上的差異是必須的。


當然,大部分用戶拿著MacBook用Windows系統,操作不適應只是部分原因(更大的原因請繼續往後面看),但這種操作不適應的確有可能讓很多人感到崩潰——你若是徹頭徹尾的電腦菜鳥,從未使用過電腦反而還好點,如果你熟悉了Windows操作,那上手MacBook多半會感到非常痛苦。


隨便舉幾個例:

最基礎的文字輸入部分,功能按鍵和Windows鍵盤名稱不同。另外,由於沒有「一鍵快速進入英文大寫鎖狀態」的設計(有對應按鍵,但要長按才行,且事先還得進入設置菜單去設置),所以在以中文為主的文字輸入,又要涉及到大小寫混合的英文單詞輸入(如ThinkPad、EliteBook、3DMarkTime Spy等)時會非常麻煩,效率趕不上Win鍵盤。

M1 MacBook Air的鍵盤布局按照很多「挑剔人士」的標准來說並不合格,比如說:半高游標鍵。另外,按鍵非常容易沾染指紋上的油漬。


沒有「剪切」操作,這是很多人不適應的;另外,Windows里的「復制/粘貼」,在MacBook上叫「拷貝/粘貼」。如果你點了「復制」就慘了——你會發現過幾秒鍾,一個同樣的文件副本出現在同一個目錄中——我至今不能理解這樣設計的目的是什麼……


窗口界面的「最大化、最小化、關閉」三個按鈕在窗口左上角而不是右上角,並且小得離譜,生怕你看清楚了。


硬碟沒分區概念,也沒有清晰明了的「路徑」概念(有路徑,但大部分用戶都不知道在哪裡查看)。以至於很多人買了MacBook後不知道文件應該放哪裡——這就是為什麼海量的MacBook用戶都只會在桌面上新建文件夾,把文件一股腦塞進去的原因。


Q:除了學習成本高,M1 MacBook的最大問題是什麼呢?

A:不僅是M1 MacBook,整個蘋果Mac體系都存在的最大問題是:生態封閉,應用少,且獲取不易! 游戲 應用就更少了,國服《英雄聯盟》都玩不了。

前面我們提到了,入手MacBook你得花很長的時間去學習操作——這還僅僅是操作層面。接下來,你將面臨一個永久性的問題:應用少,且獲取不易。


這是個很大的話題,為方便閱讀,我們「高度精簡」:


而在行業領域,某些行業Mac體系也是處於「基本空白」狀態,比如工業設計,和Mac體系基本沒什麼關系。


實際上,即便是日常應用,在MacBook自帶的App Store(應用商店)里,你也很難找到熟悉的面孔,比如全球知名的壓縮軟體WinRAR你就找不到Mac版;好用的萬能播放器Potplayer貌似很久也沒有更新Mac版了,老版也很難下載到;另外,部分軟體即便有Mac版,在App Store里也找不到,比如Adobe的Photoshop、PremierePro、After Effects等——Adobe將這些軟體放在了自家的Creative Cloud上。


總體來說,Mac電腦上每一款軟體的獲取都得付出艱辛的勞動,這對於電腦小白來說完全是噩夢,也是很多人買了MacBook只會瀏覽網頁、聊QQ微信和在線看劇的原因!「電腦很好,聽說還有其他不少功能,但是沒用過」——這是我這些年見得最多的「MacBook用戶評價」 。


A:蘋果電腦的發展就是靠著「一個領域一個領域地攻陷」成長起來的,部分是「真有價值」,也有部分是「圈子文化」。

大家可以觀察一下,無論哪種場合,DJ都是用MacBook。


另外,蘋果電腦也一直在進行「領域拓展」,最兇猛的「攻堅活動」就是「學生電腦」市場。在歐美國家,從常青藤學校開始攻入,大量的大學開始「必須使用蘋果電腦」。而到了國內,蘋果首先瞄準的是上海和北京的名校,以及各種國際學校、貴族學校,同時,提供學生機折扣,將iPad和MacBook打入學生采購市場(注意不是零售市場)。


Q:MacBook有明顯的「體驗遺憾」嗎?

A:人無完人,機無完機,和Windows存在體驗不佳的設計一樣,MacBook(無論新老),和它採用的Mac OS系統也存在各種設計問題。不用多復雜的研究,你上手幾天就會發現一堆問題,且有些設計堪稱奇葩!


隨便舉幾個例:

如果你嫌Win10、Win11的初始化過程啰嗦,那MacBook的Mac OS系統初始化過程一定會煩死你,讓你做大量的選擇題——Win系統問的問題你至少看得懂,Mac OS的提問你有可能根本不不明白是啥意思(基於都是菜鳥的情況下)!


21世紀都22歲了,MacBook觸控板竟然默認不開啟輕觸響應功能,只能按壓!用戶得進入設置菜單進行設置才能啟用輕觸功能——Win本觸控板N年前就已默認輕觸操控了,這簡直是 搞笑 和諷刺(難道某東給我的不是新機?)。


M1 MacBook有環境光感測器,在環境光較弱時會自動調節鍵盤背光亮度——這很智能。但鍵盤上卻沒有關閉鍵盤背光的按鍵,組合鍵也沒有!要關閉背光,也要進入設置菜單進行設置,這就很弱智了!


蘋果筆記本也發展幾十年了,至今沒有單獨的截屏按鍵!非要用組合鍵,而是三個按鍵組合!我不相信小白用戶記得住(其實它的截屏功能倒不弱)!


拖動一堆文件到一個文件夾中,有可能遇到這樣的情況:被拖動的文件「亂七八糟呈一坨狀堆在新文件夾窗口的一個角落裡」,窗口還不會自動縮放,所以你可能不知道拖過去的文件已經到目標文件夾了,於是你又拖一次,又拖一次……幾次操作後,文件夾窗口的角落就藏了好幾坨文件——但你依然沒看到。而且這些文件一坨坨相互疊加擠在那裡完全無法使用,要排序,還得滑鼠右鍵菜單手動選擇「排序方式」——這是什麼奇葩設計啊!


雙擊打開一個目錄裡面的某張圖片,然後想看另一張,卻發現無論如何切換不到下一張!我當時就懵了——難道Win10自帶的《照片》APP很長一段時間不能正常切換瀏覽下一張圖是跟Mac OS學的?急問「老鳥」,告知,要選擇一組圖片,打開後,才能瀏覽這裡面的下一張!但正確答案是:用空格鍵瀏覽,就能順利切換下一張了!這設計……啥目的呢?


我點開一個視頻播放,暫停後,發現聲音還在繼續響,懵了!最後發現「預覽圖」模式在自動播放,相當於「一個視頻兩處都在播放」——請問設計師你想表達什麼?老用戶告知:Mac OS就這個鳥樣。


最後聊個絕大部分MacBook用戶都不知道答案的奇特事件,大家來猜猜答案!

初上手M1 MacBook Air時,看到桌面底部的Dock欄有「照片」項,可將網站下載的精美圖片保存在「照片」目錄中——這符合蘋果喜歡分門別類的設計,照片放一起,文檔放一起。其實這種分類方式多少有問題,因為工作電腦最好按照時間或項目類型分設文件夾——這是後話了!


安裝Ps很不容易,前面說了,App Store里是找不到Ps標准版的。好不容易裝上了,總得用用吧!於是,我打開了「照片」目錄中的圖片,打算微調色彩!但當我把這些圖片打開後,傻眼了——這些圖片全部自動變小了(比如4K的原圖,變成1100多解析度了),而且文件名變得亂七八糟 。


總結:

蘋果的M1處理器的確在特定的領域有非常好的表現,也正因為這樣,搭載它的MacBook筆記本在視頻剪輯領域有強悍的表現。尤其是在NVDIA獨顯價格瘋狂上漲的特定環境中,M1 MacBook成了視頻剪輯的性價比利器。另外,它安靜,續航超長。以上,是M1 MacBook最大的賣點。

結合Mac OS系統,MacBook的確有出色的人機交互體驗,尤其是針對觸控板的應用程序優化,做得比x86本更徹底。以至於很多人在沒有仔細研究x86本觸控板體驗的前提下,得出「MacBook觸控板比x86本體驗好得多」的偏頗結論。真實情況是:有滑鼠還是更方便,而且x86本中也有海量機型觸控板體驗相當出色(這里指通用操控體驗),只是你沒有接觸到,或者接觸到了,但用滑鼠去了,沒認真體驗觸控板而已。

M1 MacBook的「上手難度」較大。准確說:MacBook體系的上手難度都較大。而且還面臨一個更大的掣肘:應用生態匱乏,只在特定領域內能大展拳腳。對於小白用戶、普通用戶,甚至可說是「每一款稱手軟體的獲得都要付出艱辛努力」,過程有些痛苦——這也是我們一直不推薦小白用戶和普通用戶購買MacBook的主要原因。至於 游戲 ,國服《英雄聯盟》都沒有,這一句話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當然,如果你只是用來打字和在線看片兒,那我還是推薦的!

M1款MacBook也好,英特爾款MacBook也好,也就是設計不錯,交互體驗出色,特定功能出色的筆記本電腦,和x86筆記本一樣,MacBook也有設計Bug,也有體驗不好的地方,也會「失去響應」——而且這種失去響應的頻率好像還不低。

客觀來說,像「雙11組合」(11代酷睿+Win11,不過馬上是12代酷睿了)這樣的x86平台與Windows系統的組合能夠實現的應用、功能、性能上限都更高(算上桌面平台,甚至是高得多)!而且其通用性更強,上手更容易。另外絕大部分應用上,投入的成本也更低。

「雙11組合」中也有很多體驗出色的筆記本,它們在某些方面,甚至很多方面已超越MacBook。而且如今以x86本為核心打造的多設備協同生態正澎湃崛起、快速發展,已超越了Mac體系。

這篇文章到這里就結束了!因為「話題太宏大」,所以無法顧及太多細節,每個方面都只能「高度概括」或舉例說明。但相信對大部分用戶還是有幫助的,應該已經對M1,對M1 MacBook有了系統的認識和了解。

哦對了,12代酷睿馬上登場了,目前來看處理器性能暴增不少,M1(家族)的壓力又大了……

❸ 蘋果M1晶元性能到底怎麼樣,用戶體驗怎樣

總體來講,蘋果M1晶元性能還是不錯的,它所搭載的8個內核,使得電腦運轉速度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尤其是處理工作或者游戲黨來說,蘋果M1晶元性能應該可以勝任。而且根據蘋果公司提供的數據來看,蘋果M1晶元可提供192KB高速緩存,這也意味著裝上M1晶元以後,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完成運轉,所以無論是休閑還是工作都會覺得得心應手。

總體而言,我認為蘋果M1晶元性能還是經受住考驗的,無論是CPU還是GPU都非常強悍,可勝任不同的工作和休閑娛樂,特別是一些追求極致的數碼控們,更是值得擁有的。當然了,搭載M1晶元的PC價格也會相應高一些,還是需要綜合考量一下,來滿足日常工作生活的需求。

❹ 蘋果m1macbookpro16吋標配是什麼

蘋果m1macbookpro16吋標配是USB-C to MagSafe 3充電線、140W氮化鎵充電器以及經典的不用讀系列。

產品開箱:

新款MacBook Pro 16的包裝盒依舊是蘋果一貫的產品包裝風格,正面即展示出了新款筆記本電腦的正面。

側面是MacBook Pro的產品名稱。

MacBook Pro 16的包裝盒採用了天地蓋的設計,打開包裝盒的頂蓋可以直接看到新款MacBook Pro 16。

包裝盒內部的全家福,MacBook Pro 16筆記本電腦、USB-C to MagSafe 3充電線、140W氮化鎵充電器以及經典的不用讀系列。

新款MacBook Pro 16採用了全新的外觀設計,iPhone上面的劉海也來到了MacBook Pro上面,新外觀加劉海,外觀辨識度很高。

此次的介面配置也是一大亮點,電腦的左側,從左到右依次是MagSafe 3磁吸充電介面、2個雷電4介面以及3.5mm的耳機介面。

右側,從左到右依次為SD卡槽,雷電4介面以及HDMI介面。

配置參數:

屏幕尺寸: 16英寸3072x1920(29款)。

筆記本重量: 2Kg(29款)。

CPU型號: Intel酷睿i79750H(15款)Intel酷睿i99980H(14款)。

CPU主頻: 2.6GHz(15款)2.3GHz(14款)。

❺ M1版mac值得買嗎,M1晶元好在哪裡

自11月份蘋果發布會上推出了基於ARM架構M1晶元的MacBook Air、MacBook Pro和Mac Mini,一直深受很多果粉們的關注、討論。有的朋友就問M1版mac值得買嗎,M1晶元好在哪裡?這里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M1晶元到底好在哪裡?

本質區別——Intel X86基於CISC,M1晶元基於RISC。

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復雜指令系統計算機。

典型範例:Intel酷睿、AMD銳龍……

大家手裡現存的個人計算機處理器,包括Intel Yes、AMD Yes什麼的,都是基於CISC。CISC擁有很多復雜的指令,這些指令可以專門去處理一些復雜任務,比如有一些指令是「消防員」,他們去滅火很專業,但缺點是如果交通堵塞,消防員就無能為力,必須得派交警過去,所以CISC的特點是「專事專辦」。那你該問了,要是著火的房子太多消防員管不過來怎麼辦?抱歉,只能一個一個來,交警也只能幹看著;

RISC(Re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精簡指令集計算機。

典型範例:高通驍龍、三星Exynos、蘋果A系列

蘋果M1就是基於RISC。RISC只有一些簡單指令,就好比這個城市裡既沒有消防員、也沒有交警,只有廣大的平頭老百姓。當要解決簡單任務時,每個人都可以上陣幹活,因此速度更快。但當房子著火時(要解決復雜任務時),由於沒有消防員,所以部分群眾必須團結起來滅火,他們不夠專業,只能依靠團隊和協作,費了很多周章還是能把火給滅了,但付出的勞動和精力比專業消防員多很多。

當認識到RISC和CISC的區別後,我們便不難理解基於ARM架構M1晶元的優勢所在:

超高能效比

發揮更多的性能,帶來更低的功耗,散發出更少的熱量。

由於前述RISC架構的優勢,RISC晶元完成同樣任務所消耗的電能比CISC少很多,能耗低發熱也就低。按照蘋果宣稱,M1能效比在桌面級處理器中名列首位。

續航翻倍,改變筆記本「游戲規則」

這一點就很好理解了。因為功耗低,所以電池用得就更久。再加上硬體平台發熱量降低,電池工作環境的溫度也會更低,能夠更好地發揮效能。

M1版MacBook Pro標稱續航直達20小時,這個成績太過恐怖。

掌握晶元方案主動權

轉投ARM的蘋果不僅不再受Intel晶元迭代時間制約,晶元的封裝方式、封裝范圍也完全自己說了算。在一顆M1晶粒上完全集成了4+4核心CPU、8核心GPU、16核心神經網路引擎、雷電/USB 4控制器等等,同時SoC上又封裝了內存顆粒,這也就是蘋果官網所強調的「整合內存」。相比之下,在傳統X86架構PC上,這些組件通常是散落在主板各處的,Intel只負責在處理器中封裝CPU部分,頂多再加上GPU(也就是所謂的集顯或核顯),剩下的由主板廠商提供,內存則是大家熟悉的內存條、或者內存顆粒。由於主板上各個部件之間由錯綜復雜的電路相連,電信號難免存在串擾,穩定性比較一般。

基於M1晶元的Mac值得買嗎

在是否購買M1晶元電腦的問題上,搞清你的需求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主要是打字、辦公、收郵件,那麼可以直接入手M1晶元的Mac。 因為所有Mac自帶應用都已經適配完畢,而且你不會使用Mac去玩游戲或安裝行業軟體,既然如此,購買一個性能更強、續航翻倍的Mac自然是極好的。好消息是,Microsoft Office 2019也將適配這些新Mac。

如果你是專業人員,需要做設計、3D、剪輯等等工作,個人的建議是先等等。 11月11日蘋果發布會、以及新品官方產品站已經展示了Final Cut、C4D、Algoriddim、DaVinci、PS、Lightroom等等App,這意味著這些應用肯定會盡快適配M1 Mac。但你是工作需要,不可能在等到適配之前都沒得用,因此不如等到確認適配之後再切換到M1 Mac,說不定到時候在某些平台還會有更好的價格。

關於是否還能在Mac上運行Windows的問題,答案肯定是不能的。如果是測試或跨平台工具需要,可以在Mac OS中通過Parallels Desktop或VMWare之類的虛擬機運行Windows。如果買來就是為了裝Win,未來只依賴Win使用的話,請不要考慮M1版Mac。

在購買何種機型方面,由於蘋果只推出了一款M1晶元,所以實際上除了MacBook Air低配版之外,其他機型的晶元參數都是相同的。

以上就是MacW我為大家帶來的「 M1版mac值得買嗎,M1晶元好在哪裡? 」,本文關鍵詞:「m1版mac值得買嗎,M1 版 MacBook」。

❻ 蘋果m1筆記本測評

M1晶元是蘋果首款採用5納米製程打造的個人電腦晶元,封裝了160億個晶體管,為Apple所有晶元之最;相較於最新的攜帶型WindowsPC晶元,M1晶元擁有2倍的CPU運行速度,以及25%的能耗節省。

M1晶元還支持蘋果的神經網路引擎,顯著加快了機器學習(ML)任務的處理速度。M1晶元中的神經網路引擎使用16核架構,可以每秒執行11萬億次計算,將機器學習速度提高了15倍。

(6)新款M1蘋果電腦開箱測評擴展閱讀:

M1晶元配備了一個八核中央處理器,包括四個高性能核心和四個節能核心,總體上允許開發人員以比以往快近三倍的速度構建應用程序。

M1晶元還有8個GPU內核,可以同時運行近2.5萬個線程,從流暢地流媒體多個4K視頻流到渲染復雜的3D場景,數據處理能力可達每秒2.6萬億次浮點運算。

閱讀全文

與新款M1蘋果電腦開箱測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05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359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503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361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988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05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959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197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623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862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596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918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15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394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42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093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269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398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949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