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台式電腦水冷裝機是否有必要 電腦水冷安裝教程
伴隨著硬體性能的發展,總是離不開散熱這兩個字。進入21世紀,PC性能井噴式發展,讓散熱成為了日常話題。從被動散熱到風扇散熱,在發展到熱管技術、水冷技術、液氮乾冰等等。有多高的性能就得有多大規模的散熱系統。其中,水冷是目前散熱系統中效果顯著、成本較高的方案。所以以往我們談論水冷裝機的時候,往往將它定位在“空中樓閣”式的少數派的玩法。 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經濟條件的提高,水冷開始進入百姓家。在這個越來越講究個性與逼格的時代,水冷散熱卻有一種值得關注的現象。那就是華而不實的偏科式消費:光污染、大側透的流行讓水冷成為了一種擺設。今天,我們就聊聊這種現象。 一、從少眾到大眾 03年開始高端晶元發熱量普遍徒增,催生了第一代水冷的流行 早在20世紀末,超頻在台灣已經十分流行,為了突破超頻極限,當時的玩家DIY出各式各樣的水冷系統,“效果拔群”。於是水冷流行開來。到2003年,Athlon XP、Prescott P4、Geforce FX頂級顯卡的發熱量不斷突破上限的背景下,水冷又開始在大陸市場上活躍起來。 在水冷發展的初期,大多以開放式結構為主,並集中在個人的製作水平上。後來發展了CoolMax、中裕等個人品牌,但很快成過眼雲煙。隨著製作工藝的大幅度提升,以及互聯網的普及,交流愈發頻繁,注重全密閉式的水冷設計成為了水冷散熱技術的尖端。水冷散熱在超頻玩家、發燒級玩家群體中成為熱門話題。 到了後期,越來越多的能人異士紛紛出現,行業范圍遠遠跨越了電腦及其相關行業,精通於金屬加工與光電技術的朋友不勝枚舉,製作水冷散熱器更加方便,而且更加美觀、實用、可靠。虛擬與現實的知識與實踐碰撞中,水冷不僅僅成為了高效的散熱方式,更是展現DIY技術與發揮藝術細胞的利器。 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粗放式的硬體發展時代成為了過去式,效率與節能成為了行業的追求。這一個趨勢是的硬體的發熱量已經大大降低(包括旗艦產品)。不過注重高效散熱的水冷並沒有因為時代潮流而偃旗息鼓,反而展現出更大的活力,其中一點就是發展成分體水冷和一體水冷兩種形式。 分體水冷就是水冷散熱技術的綜合概述。需要自己購買並自己組裝、走管、灌水。自由度更大,當然也容易出現腐蝕與漏水問題,不過風險與成功並存,才是DIY的追求。 一體水冷就是“即買即用”,買回來就能用,不需要復雜的組裝、走管與灌水過程,輕松、愉快,符合了現代社會的快餐文化。但是散熱效能比分體水冷差,加上缺乏了DIY的精髓,所以為發燒友所不齒。 如今,水冷在DIY群體中點名率越來越高,儼然成為了全民DIY的一種形式。
B. 水冷的台式電腦有什麼優點和缺點
優點:水冷系統的強悍是超頻玩家的上等選擇,首先它是絕對的靜音大師,CPU、電源、顯卡都以水冷系統為基礎它的燥音是非常底的。
缺點:價格昂貴,要是比較便宜的水冷系統一旦選擇超頻有可能破壞電子元件。操作較復雜,一般的水冷散熱不會象風扇那樣容易拆卸,因為水冷需要水作為循環體及導熱作用而存在,所以少不了的就是橡膠管,對於布線與將來的拆卸和清潔有一定的困難,當然如果你選擇不裝在機箱就另說了。
C. 台式電腦水冷裝機有必要嗎
從被動散熱到風扇散熱,在發展到熱管技術、水冷技術、液氮乾冰等等。有多高的性能就得有多大規模的散熱系統。
水冷散熱在超頻玩家、發燒級玩家群體中需求比較多一點。
如果是這一類,可以選擇DIY水冷。
水冷的安裝的確有一定的難度,畢竟水冷一直以來都是高玩的產物。
分體式的全水冷比較占空間,小機箱安裝不了,一體式水冷可以安裝。
目前一體式水冷的價格已經十分便宜,大品牌的報價僅需100-200元。
一體式水冷比分體式水冷風險更低。
D. 台式電腦水冷散熱器
用過水冷的人來回答你吧。
優點:液冷比熱容大,屬於壓制性散熱,通常滿載比上網時才高個10幾度,天冷時關了換熱排風扇都沒問題,只要液體流動就能散熱了。
缺點:萬一漏液就死的慘了(曾因此報銷了一塊1699的asus。。)
維護比較麻煩,裝配件時要避開水管之類的,還有就是萬一泵出問題,cpu主板怎麼死都不知道
E. 配置水冷電腦
我玩了水冷有一段時間了,給你提一點建議吧。首先第一點,從實用性出發,硬體配置不高的根本不需要上水冷,具體的我給你一個參考,CPU各代旗艦系列,即5820K-5960X這樣的,主流系列的旗艦,即i76700K、4790K這樣的,比這低的一個劃不來,第二發熱量也沒到必須上水冷的地步。顯卡的話各代的主流次旗艦以上,像GTX980往上,R9380往上(AMD顯卡這幾代性能不咋的,發熱量還是可以的)。你可以對照看看。當然純粹為了好看的話什麼配置都能上水冷。具體到水冷設備,價格跨度也很大,多的幾萬元,低的幾百元。但是為安全性考慮,千把塊還是要有的,畢竟出了問題漏水的話很可能整個主機都燒了。給你我之前配的軟管水冷做參考:CPU冷頭:BY的,200。顯卡全覆蓋冷頭2個,BY的,單個500。水箱BA的,250。D5水泵,500。歐酷冷排,一塊240mm的330,一塊280mm的370。軟管及接頭什麼的,200左右。風扇Tt的,12CM的350三把,14CM的370三把。這樣算下來是3500-3600。我現在配了套硬管的水冷,貴一些,大概有5000。上述軟管配置,想便宜點的話顯卡冷頭可以不要,水泵也可以便宜些,東遠的SC600就可以,幾十塊錢。冷排也可以只用一塊,風扇可以用便宜的代替。這樣算下來在1200-1300這樣。
F. 台式電腦水冷散熱器性價比高的有哪些
水冷確實沒有性價比高的。現在市場上7百8百的水冷大多都是cpu水冷 安全是靠得住。 冷了cpu 其他地方沒冷 也是白搭 照樣要配風扇 除非自己DIY個。 無非就是 冷頭 水泵 管子 水冷液 唯一的風險是怕漏 一漏主板cpu 都直接可以報廢了。 所以 沒有足夠的MIMI 還不如裝風冷來得效果好。
G. 水冷的台式電腦好嗎
水冷系統可是相當的強悍,不過想為一下樓主拿水冷做什麼?那我簡單說下水冷散熱系統的優點與不足吧!希望能幫助樓主.優點:水冷系統的強悍是超頻玩家的上等選擇,
首先絕對的靜音大師,CPU、電源、顯卡都以水冷系統為基礎它的燥音是非常底的。
第二,比起風扇式的主動散熱和導熱片式的被動散熱來說,水冷要不這2者的散熱能力強上很多,更能很好的保護電腦原器件延長使用壽命。但也存在不足,
第一,價格昂貴,要是比較便宜的水冷系統一旦選擇超頻有可能破壞電子元件。
第二,操作較復雜,一般的水冷散熱不會象風扇那樣容易拆卸,因為水冷需要水作為循環體及導熱作用而存在,所以少不了的就是橡膠管,對於布線與將來的拆卸和清潔有一定的困難,當然如果你選擇不裝在機箱就另說了。
最後補充一下如果樓主不是電腦發燒友或者超級玩家個人絕的水冷系統就有點浪費了,真正的超頻才是檢驗水冷系統好壞的所在。如果只是一般使用風扇式散熱足夠了,如果樓主覺得噪音大可以選擇好點的帶軸承的風扇散熱器會對噪音有明顯的改善的。
水冷的機子降溫效果好,而且水冷一般是整體,整個機箱內部有幾條水道,從cpu 顯卡 等多個部件加上水泵、水箱組成一個完整的閉合迴路。所以不想汽車沒有加水一說。
缺點是需要硬改,許多有些東西硬改了就不給保了,而且萬一壞了漏水壞多少東西就看運氣啦。
H. Applec跑車主機
摘要 官方並沒有透露關於m416心之戀語返廠的任何消息
I. 水冷台式機和液冷台式機區別在哪
選購電腦時有這么一句行話:新手看配置,大神看散熱,原因何在?因為硬體配置決定了電腦性能的上限,而散熱則決定了電腦的性能可以穩定發揮到什麼程度。晶元的發展進程驗證了摩爾定律這一「神之手」的奇幻魔力,晶元的性能正在飛速提升,而PC性能的穩定發揮則需要同樣優秀的散熱方案。
常見的電腦主機散熱方式有風冷散熱和水冷散熱。風冷,又稱氣冷,是冷卻方式的一種,即用空氣作為媒介冷卻需要冷卻的物體。水冷系統,是計算機常用的液體冷卻系統,指以高比熱系數的液體(如:水)作媒介,以協助帶走內部零件的熱量。然而無論是風冷還是水冷,基本只能重點照顧某一區域的散熱,而主板上其餘元件的溫度卻沒辦法散出去(如MOS管、內存條等),且散熱效率和安全性都有待提高。基於此散熱行業背景,新一代的浸沒式液冷技術應運而生。
從成為「國內領先的浸沒式液態散熱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的頂層設計出發,結合自身的研發優勢與行業資源特色,基於不同應用場景的散熱需求,研發而成的浸沒式液冷技術覆蓋了手機、電腦、投影儀等小型設備,以及數據中心、5G基站,甚至航空航天、航母雷達等行業,並且可根據企業的不同需求提供針對性的差異化散熱定製方案。那麼,浸沒式液冷與傳統的風冷及水冷又有哪些質的區別呢?
首先,以具體的冷媒介質而非液冷概念來定義浸沒式液冷的散熱價值。依託現存大規模的液冷介質展開整體研發,以深厚的研發實力使液冷介質的散熱功效獲得更優的整體配置。液冷介質,不是普通的水冷液,更不同於3M氟化液,相比其他導熱液體材料具有更低腐蝕性,低粘滯度,高化學穩定性,高絕緣性,高液體流動性,高熱傳導性等特點,無毒無味,使用壽命長達18-25年。
其次,浸沒式液冷技術與傳統散熱技術的另一個重要差別,在於熱交換系統。相比於依靠散熱效率較低的空氣進行散熱的風冷和散熱區域有限並存在泄露風險的水冷,是依據導熱液自身的各項系數,匹配設計對應的流道(定向流動設計、湍流設計等),將導熱液的性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安全有效地實現了電腦主機性能的穩定輸出。
對標風冷以及水冷進行全面的技術型替換,優越的散熱效率是項目的研發底色,由獨特的流體力學熱流設計配合靶向研發專用導熱液,實現散熱方向上的大型設備小型化。將這一核心技術切入到PC市場,推出了全球首款浸沒式液冷主機「冷紀元」,實現了主機性能的更優化發揮。主機內部的導熱液浸沒整個機箱,與電子元器件充分接觸,在主機運行過程中汲取元件散發的熱量,之後將熱量帶出腔體,流經散熱裝置進一步將熱量散發到空氣中,最後再回到腔體內,如此循環往復,形成一個散熱閉環。由於導熱液屬於單相散熱液體,不需要相變(由液體蒸發為氣體)帶走熱量,即不會產生易泄露的氣體,所以這項技術能做到將導熱液密封在腔體內,這樣既能保證電子元器件運行的性能,又能提高散熱效率,同時還能大大縮小設備體積,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散熱的迭代價值最終落到產品上,便是體現在性能、穩定,以及壽命等多個方面,無論是最初的風冷還是進一步提升的水冷,浸沒式液冷技術在上述方面都呈現出比傳統散熱技術更先進的產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