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macbook air電源側吸頭和t吸頭能通用嗎
不能通用 介面不一樣的 不過可以買一個magesafe的轉接頭 就可以接了 蘋果官網有賣的
『貳』 MacBookPro的Type-C介面有何不同
1.介面外型不同
USB Type-C只是一種由USB-IF訂制的介面外型,直觀而言類似「特定的介面外型」。除了Type-C,其他主流的界面還有極普及的USB-A型,以及常用在列印機的USB-B型。除了介面外型,USB還支持了多種傳輸標准或協定,比如是USB 3.1、3.0或Thunderbolt等。
2.傳輸標准不同
同樣的介面外型卻可以支持不同的傳輸標准,比如同為USB Type-C介面,卻可能因為支持不同的傳輸標准而擁有不同的傳輸能力。
簡單來說,介面外型雖然同樣是USB Type-C,但支持的傳輸標准不同,就讓MacBook與MacBook Pro的傳輸能力跟著不同。
3.USB標准標識不同
Type-C,讓介面大一統的趨勢逐漸成型,支持的協議也更多,在Type-C插頭或介面旁上注記相關的標識,例如若是Thunderbolt 3就會畫上一枚閃電。
擴展材料:
Type-C雙面可插介面最大的特點是支持USB介面雙面插入,正式解決了「USB永遠插不準」的世界性難題,正反面隨便插。同時與它配套使用的USB數據線也必須更細和更輕便。
多數人可能並不知道Type-C雙面可插介面是什麼樣子,但業內人士相信,這個功能一旦在移動設備上普及開來,一定會受到大家的歡迎。
2015年3月9日,在美國舉行的蘋果新品發布會上,全新MacBook重新定義了連接性標准,將電源介面、USB介面、DP介面、HDMI介面與VGA介面統一用USB-C來承載,
隨著Type-C連接器的到來,這一切都將發生改變。USB-C最大的特點是正反都可以插入!這也是USB-C技術第一次在消費級筆記本電腦的應用。
『叄』 蘋果筆記本電源雙腳插頭t型和l型的區別
沒什麼區別,只是每個國家用的插頭不一樣,電流和電壓都是一樣的~
『肆』 T型MINI USB介面,一頭是T型,一頭是USB介面,我把USB介面剪掉接T型頭該怎麼接
上面的一根是數據負極下面的三根分別是5V電源負極、數據正極、5V電源正極。你剪掉後的4根線分別是紅色(5V電源正極)、黑色(5V電源負極)、綠色(數據正極)、白色(數據負極)。
(4)蘋果電腦上t形的介面擴展閱讀:
USB設備主要具有以下優點:
1.可以熱插拔。就是用戶在使用外接設備時,不需要關機再開機等動作,而是在電腦工作時,直接將USB插上使用。
2.標准統一。大家常見的是IDE介面的硬碟,串口的滑鼠鍵盤,並口的列印機掃描儀,可是有了USB之後,這些應用外設統統可以用同樣的標准與個人電腦連接,這時就有了USB硬碟、USB滑鼠、USB列印機等等。
3.可以連接多個設備。USB在個人電腦上往往具有多個介面,可以同時連接幾個設備,如果接上一個有四個埠的USBHUB時,就可以再連上;四個USB設備,以此類推,盡可以連下去,將你家的設備都同時連在一台個人電腦上而不會有任何問題(註:最高可連接至127個設備)。
4.攜帶方便。USB設備大多以「小、輕、薄」見長,對用戶來說,隨身攜帶大量數據時,很方便。當然USB硬碟是首要之選了。
『伍』 13寸的蘋果本MacBookair,上面的每個介面都是插什麼的
絕大部分 PC 依然使用USB介面。 所以,不要怪蘋果為了讓MacBook變得更薄,而直接放棄ThunderBolt,而採用了體積上更小,可以正反插的 USB Type-C 介面(以下簡稱 USB-C)。——但是,在它到來之前,或許需要普及一些知識。
問題一:USB-C 與 Lightning 介面誰大誰小?
USB-C 介面與 Micro-USB 大小相近,8.4 mm x 2.6 mm。從圖片上看,體積要比 Lightning 介面要稍微大一點,但相差也不遠:
問題二:USB-C 中的 Type-C 是什麼?
Type-C是指USB 接頭的一種特定的規格。實際上,USB 的接頭擁有多種規格,比如說以往我們常見的 USB 接頭學名叫 USB Type-A,又比如 Android 手機上常見的 Micro-USB 也是 USB 接頭的一種規格。
而令 MacBook 唯一的介面擁有高傳輸速率以及雙向充電的特性,是最新的 USB 3.1 規范。該規范將 USB 介面傳輸速率提高到 10Gbit/s,而且支持三段電壓 5V/12V/20V,最大供電 100W。——實際上,由於 USB 3.1 規定將向下兼容採用 USB 2.0/1.0 的設備,所以實際上如果其它採用 USB 3.1 規范的傳統接頭(Type-A),也可以直接與原來的 USB 設備相連。
實際上,MacBook 上的USB 介面全名應該是USB 3.1 Type-C。
一句話,USB 接頭的規格決定USB 的形狀,而USB傳輸規范則決定它的性能與功能。
問題三:為什麼 USB-C 可以取代 MageSafe 以及 ThunderBolt?
最關鍵的地方是USB 3.1 規范規定,USB 3.1 介面可以支持 3 段電壓,而且最高支持 100W 功率輸出。而蘋果筆記本電腦當中,對電源功率要求最高的是 Retina MacBook Pro 以及 15 寸和 17 寸 MacBook Pro,功率 85W。所以,USB-C 完全可以滿足 MacBook 對電力的需求。
之前蘋果看中 ThunderBolt 是因為它可以提供更高的傳輸速度,讓蘋果放開手腳開發更高解析度,顯示質量更好的顯示器。而 USB 3.1 規范不光將傳輸速度提高到與 ThunderBolt 相等的 10Gbit/s,而且更重要的是,還支持 DisplayPort 1.2a 數字視頻規范——蘋果的顯示器就採用 DisplayProt 標准來與電腦連接。
在未來,根據最新發布的 DisplayPort 1.3 規范,為了可以同時支持 2 部 4K 顯示器,以及支持 5K 解析度的顯示器,它對帶寬的要求提高到 8.1Gbit/s,而這並沒有超過USB 3.1 的性能極限。
問題四:USB-C 可以取代 iPhone 上的 Lightning 介面嗎?
由於USB-C 的纖細,很容易聯想到,蘋果是否會在iPhone 上用它來取代Lightning。但仔細研究之後,發現兩者雖然外形相近,可以供電也可正反插,但實際上有很大的不同。
根據在TheiPhoneWiki 上有一段匿名人士的解釋,以及Chipworks 對 Lightning 接頭的拆解,蘋果在 Lightning 線內安裝了數控晶元,用來和其它 iPhone 外設進行交互。
個有名的例子就是,Panic 在 iPhone 5 轉 HDMI 轉接頭里發現了一顆 ARM SoC 晶元,而且還配備了256MB 的 RAM。它的工作流程是,「解碼後的視頻信號經過壓縮通過 Lightning 線來傳輸,然後最終通過 ARM 解碼然後推送給 HDML 設備。」
換言之,如果只是換介面,UBS Type-C 和 iPhone 上的 Lightning 介面沒有太大的差別。但USB線 與Lightning 線的差別可太大了。
問題五:現在有多少設備支持 USB-C?
MacBook是第一款支持USB-C的筆記本電腦。鑒於過去數年其它PC廠商對蘋果筆記本電腦產品的不同程度的模仿,估計USB-C很快將在下一代PC筆記本上出現。
諾基亞的平板電腦 N1 是世界上第一款支持USB-C的平板電腦。
至於外設,SanDisk以及 LaCie各自推出了採用USB-C的外設產品,前者是32GB的U盤,後者是移動硬碟。
『陸』 macbook pro(Retina顯示屏)各種埠的作用是什麼啊
1、Thunter :雷電介面,可與使用雷靂線纜連接的顯示器和其他設備搭配使用。雷靂和雷靂 2 不同於 Mini DisplayPort(盡管它們的形狀相同,但線纜和埠上使用的符號卻不同)。盡管如此,這個埠支持將 Mini DisplayPort 用於視頻輸出,因此您可以使用 Mini DisplayPort 線纜來連接 Mini DisplayPort 顯示器。
2、HDMI 埠:使用 HDMI 線纜直接連接到 HDMI。將 HDMI 與使用 HDMI 線纜連接的顯示器和 TV 搭配使用。
3、耳機插口:可與使用具有 3.5 毫米(1/8 英寸)音頻插孔的音頻線連接的耳機、揚聲器和其他音頻輸出設備搭配使用。
4、USB 3:USB 是一種用於連接電腦和其他設備的行業標准。大多數 Mac 電腦都配有 USB-A 埠(有時稱為 USB 3 埠)
5、Magsafe:電源埠 ,可通過 MagSafe 線纜或轉換器將電腦連接到交流電源。
6、SDXC(安全數字擴展容量)卡插槽,可讓 Mac 對 SD 介質(例如數碼相機存儲卡)進行數據讀取和寫入。
(6)蘋果電腦上t形的介面擴展閱讀
電腦上的 MagSafe 電源埠包含一個磁塊,能夠抹去信用卡、iPod 或其他設備上的數據。若要保留數據,請勿將此類或其他磁性敏感材料或設備置於距離此埠 25 毫米(1 英寸)的范圍內。
新款 Mac 筆記本電腦上沒有這個電源埠,它們使用雷靂 3 (USB-C) 或 USB-C 供電和充電。
將 USB-C 與使用 USB-C 線纜連接的顯示器和其他設備搭配使用。也可以連接 USB-C 電源適配器和線纜,為筆記本電腦充電。如果您有設備無法連接到此埠,也許可以使用轉換器來連接。
2015 年或之後推出的 MacBook 機型配備一個 USB-C 埠。這個埠不支持雷靂設備。
『柒』 所有蘋果電腦都有type-c介面嗎
提到USB Type-C介面(以下簡稱為USB-C),大家第一個能想到的是USB-C介面能正反插,用起來很舒服。了解更多的可能還支持USB-C介面速度更快,達到5Gbps或者10Gbps,還有人可能知道USB-C具備100W的供電能力,看過我們新聞的讀者還會知道Intel的雷電3介面用的也是USB-C介面,不僅速度達到了40Gbps,還能傳輸視頻,支持雙路4K輸出。這么一來,USB-C介面簡直逆天了有木有,各種全能,真的是超越所有介面的存在。
USB-C的那些誤區:其實它只是個物理結構規范,跟速度、供電沒關系
其實上面說到的USB-C介面的各種優勢有很多誤區,某些方面說的沒錯,USB-C介面確實可以做到這些,但USB-C介面自身只是定義了一種全新的物理結構,不論USB 3.0還是USB 3.1或者目前的USB 2.0,它們都可以做USB-C介面。
至於100W供電,那是USB Power Delivery規范的功勞,而100W輸出需要的是20V/5A,USB-C的電壓依然是5V,現在還實現不了100W輸出。
還有視頻輸出,那些功能更屬於高級附加值,不光要看USB-C介面,還得看DP、HDMI等規范以及廠商的支持。
USB-C:一口御重口,萬口要歸一
為什麼要做USB-C介面?我們可以檢視下現在的USB介面到底怎麼了——USB是通用串列匯流排介面,通用這個詞確實做到了,目前我們使用的外設中就屬USB設備最多最方便,但是隨著USB介面更新換代,為了滿足不同市場應用,USB介面也衍生出了Type-A、Type-B介面,這兩種介面還有標准型、Mirco(硬碟底座很多是micro-B介面)及mini(智能手機、平板用的最多)這樣的子分類,更坑爹的是USB 2.0及USB 3.0的mini、Mirco介面根本不通用。現在已經是USB 3.1時代了,如果再繼續這樣的態勢,估計又要弄出新的介面了,這可愧對通用介面之名了。
USB介面雖然是通用介面,但衍生版本越來越多,已經不方便了
這種情況下,USB官方組織USB-IF覺得不行了,再這么折騰下去全都亂了,他們要不忘初心(大誤),於是就打造了USB-C這種介面,該介面被定義為新一代USB介面規范,而且要適應智能手機、平板、筆記本等移動設備。
USB-C介面是面向未來的,還要適應多種介面協議,所以它總計有24個針腳,而USB 3.0介面通常是9到11個,USB 2.0隻有4個針腳。不過別擔心,針腳的增多並沒有導致USB-C介面體積變大,實際上它還縮小了體積(相對標准口來說),滿足了移動設備的需求。
我們可以把USB-C介面當作一個「籃子」,USB-IF重新定義的這個籃子很巧妙,大媽們(USB 2.0)可以帶著它去市場買菜當菜籃子用,妹子們(USB 3.1)也能拿著它逛街當時尚品用,而且它還有各種優勢可供挖掘。
當然,USBC-C雖有萬般好,但也不是沒缺點——如果下面說的這些算是缺點的話。首先是USB-C不兼容其他A、B介面,第二它看起來體積小巧,但USB-C介面的長寬分別是8.6x2.4mm,USB 2.0 mini-B介面是6.8x3.0mm,mirco-B介面是6.85x1.80mm,因此它實際上更大了一點。
上述「缺點」相比USB-C介面的優勢來說實在微不足道了,我們更應該關注USB-C介面帶來的優勢。
USB-C介面優點之一:正反可插
用戶USB介面的玩家100%都遇到過「正面插不對、反面插也不對、正面再插就對了」的情況,我覺得僅此一點USB-C就足以取代其他USB介面了,因為USB-C是正反面都能插,說的專業點就是介面沒有方向性。
我敢說你用USB介面一定遇到過這個問題了
果粉比安卓用戶自豪的地方也有這個因素,因為蘋果iPhone手機很早就有這樣的設計了,iPhone 5開始的Lightning介面就可以隨便插,不需要像安卓手機那樣需要認清正反面(更糟糕的是不同廠商的mini USB介面設計也不同,值得吐槽小米的就是他們的手機還把USB介面做的上下看起來一樣寬,更不好辨別了),用起來舒服多了。
USB-C介面優點之二:供電更強
雖然前面說了100W的USB供電跟USB-C介面不是一回事,但USB-C介面的供電能力也確實強化了,我們知道USB 2.0的供電電流是0.5A,USB 3.0達到了0.9A,USB 3.1這方面沒變化,但USB-C介面的電流有不僅有1.5A還有3A可選(標准線纜),介面可承載的電流實際上是5A,這么算起來理論上其供電能力最高可達25W,這已經比很多QC 2.0快充都要高了。
當然了,實際上廠商能做到多大的供電能力並不一定是這樣,如果能100%實現PD 2.0規范,那麼USB-C+USB PD 2.0規范下也真的能做到100W供電輸出,這時候別說充電了,帶一般的筆記本都沒什麼問題,蘋果的NMB筆記本就只用了一個USB-C介面搞定。
此外,USB-C介面還支持雙向供電,它既可以接受充電器供電,也能當作充電器對外輸出電流,Google的親兒子Nexus 5X/6P手機就有了這樣的功能。不過雙向充電這個功能是USB-C可以做到的,但不是說只有USB-C能做到,此前華為的Mate 7等沒用USB-C介面的手機也能做到這樣的功能,可以對外充電。
USB-C介面優點之三:速度更快
我們還是不得不回到傳輸速度上來,雖然USB-C介面最低要求是USB 2.0速度即可,但這么好的介面只用USB 2.0顯然是浪費的,它完全可以做到USB 3.0甚至USB 3.1速度標准,這個就得看廠商的選擇了。
蘋果在NMB筆記本上用上了USB 3.01 Gen1標準的速度,其實就是5Gbps的USB 3.0速度。手機中,目前聯想神奇工場的Zuk Z1是第一個支持USB 3.0速度的USB-C介面手機,其他廠商包括Google的Nexus 5X/6P都還是USB 2.0速度的。
話說回來,智能手機所用的快閃記憶體雖然內部速度比較高,但連接電腦的速度並不怎麼樣,大部分手機連好點的U盤都跑不過,所以對USB 3.0的需求並不高,而且USB 3.0對手機信號有干擾,三星在Note 3上就用過USB 3.0,結果默認是不開啟的,後來的手機直接取消了USB 3.0支持。
USB-C介面優點之四:能傳視頻
USB-C介面一出生就是萬般寵愛於一身,不僅在自家兄弟中最受矚目,其他行業也看中了USB-C介面的發展潛力,紛紛給USB-C做媒擴展它的功能。視頻電子標准組織VESA就聯合USB-IF推出了「DisplayPort over USB-C」計劃,這就讓USB-C介面具備了DP視頻傳輸功能,以後發展好了,估計能把DP介面及DP線都給取代了。
USB-C介面還可以用作DP視頻輸出
在這方面走的比較快的是Intel的雷電3(Thunderbolt 3),今年6月份Intel發布雷電3標准時,除了速度提升到40Gbps之外,另一個明顯變化就是用USB-C介面取代了以往的mini DP介面,甚至可以支持雙4K輸出,性能強的不要不要的。
蘋果的NMB筆記本所用的USB-C介面現在也具備了DP輸出能力,支持原生DP 1.2輸出,通過轉接器還可以實現VGA、HDMI輸出。
隨著其他規范的擴展,USB-C介面具備的功能可能還會更多,能做到上述四點就已經夠強大了。2015年支持USB-C介面的主板越來越多,筆記本也在蘋果NMB上破冰,智能手機及平板中USB-C介面也開始嶄露頭角,我們來看下有哪些手機及平板用了這種介面。
目前已上市的USB-C介面手機、平板盤點
USB-C介面的平板:
如果沒記錯的話,諾基亞品牌、富士康操刀的N1平板是首款使用USB-C介面的平板,只不過這款平板在市場上存在感太弱了。今年下半年來戴爾的Venue 8、Venue 10 Pro平板以及惠普的Pavilion x2 10平板也先後用上了USB-C介面。
USB-C介面的手機:
手機上使用USB-C介面的動力比平板還足,特別是中國市場上。國內首款USB-C安卓手機實際上是由樂視這個智能手機新軍推出的,之後分別有一加手機2、神奇工場Zuk Z1、小米手機4c、谷歌Nexus 5X/6P、微軟Lumix 950/950 XL等用上了USB-C介面,其中只有Zuk Z1是宣稱支持USB 3.0速度的,其他都還是USB 2.0。此外Googge的Neuxs 5PX/6P還可以支持雙向充電,其他的暫時還沒有跟進。
▲一加2也支持了USB-C介面
總的來說,USB-C介面是大勢所趨,這不僅是針對智能手機來說的,包括PC、筆記本、平板以及物聯網設備都有可能全面升級到USB-C介面,但那是以後的事,就目前來看上USB-C介面的手機除了發揮正反插的方便之外,在充電、高速傳輸等方面並沒有什麼動作,不論他們吹的多麼好,現在升級USB-C介面只能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而且因為數據線不通用,有時候甚至麻煩多於方便,這個問題在USB-C介面大規模普及之前可能都是個麻煩。
『捌』 蘋果電腦電源適配器的T頭和L頭有什麼區別
一般來講,這些電源充電頭只是形狀上有區別,功能上並無大區別。購買蘋果(Apple)筆記本電源適配器充電頭時最好以你之前的充電頭為標准,也就是原來用L頭就購買L頭的充電器,原來是T頭的就購買T頭的充電器。此外,除了充電頭不一樣,還有一樣參數是要注意的,那就瓦數,一般蘋果電源適配器的瓦數有45W、60W和85W。要記得根據你的筆記本的參數來進行購買
『玖』 蘋果電腦的這個介面是什麼
跟usb3一樣是一種數據介面,不同的是速度更快(貌似比usb3快好幾倍),而且在傳輸數據的同時還可以傳輸視頻、音頻信號。
Thunderbolt2前身是Thunderbolt,再前身是mini display port,這三個介面長相都一樣,甚至可以「互插」,帶mini display port的顯示器插到Thunderbolt或Thunderbolt2上都可以直接輸出視頻。早期的macbook(2010年以前的)上的就是mini display port,只可以輸出視頻,無音頻,也不能傳輸數據。
2011年~2013年產的macbook上用的是Thunderbolt,可以輸出視頻、音頻,也可以傳輸數據,市面上有Thunderbolt移動硬碟,速度非常快,已經跟本機內置硬碟速度沒有區別了。
2014年以後的macbook開始配備Thunderbolt2,速度方面是Thunderbolt的一倍,其他沒變化。
另外,所有Thunderbolt都支持「串聯」,就是說,如果一個Thunderbolt介面的顯示器或者移動硬碟上有兩個Thunderbolt介面,那麼可以用兩根線將三個設備(一個Thunderbolt介面的移動硬碟,一個T口顯示器,一台macbook)串聯在一起,顯示器可以正常工作,移動硬碟也可以正常讀寫。
因為Thunderbolt介面的設備都很貴,所以遠遠不如USB3普及。Thunderbolt一根數據線就100多塊錢。如果想用這個口,網上可以買 Thunderbolt轉VGA、HDMI的線,這樣,就可以將macbook的屏幕輸出到使用VGA或者HDMI介面的顯示器、電視、投影儀上。也可以買一個Thunderbolt轉Lan口,這樣就可以將網線通過Thunderbolt接入macbook了。其實還有Thunderbolt外接顯卡、音效卡,但是都太冷門了,沒必要。
買了Thunderbolt線,並且有兩台macbook的話,還可以用這根線在兩台電腦之間進行文件互傳,具體做法是:如果想把a電腦中的文件復制到b電腦中,可以先關掉a,然後按住T開機,將ab用Thunderbolt線連接,這個時候,a就作為一個移動硬碟出現在b的桌面上了,此方法僅限mac osx系統,windows我沒有測試過。
『拾』 蘋果電腦A2289的充電器口是T頭還是L頭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