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蘋果與英特爾的差別
樓上已大概的講述了最根本的不同之處
強調一點MAC不是一般意義上的PC機,用過的人都知道,MAC的文件系統與硬體系統都是有別於普通意義上的PC。
下面我講一點他們的一些聯系
MAC電腦即將改用英特爾(Intel)CPU,成為繼1997年Apple與微軟(Microsoft)大和解之後,另一個顛覆PC市場的震撼,以及令MAC擁護者嘩然的事件。
進入後PC時代,在走向娛樂、數位家庭的架構路上,已明顯見到Wintel聯盟的松動,而在Intel擁抱Apple的同時,可謂是Wintel聯盟正式解構。對Intel而言,與Apple合作稱得上名利雙收;但對Apple而言,來自於它既有市場內的震動,恐怕更甚於其他。
過去與IBM、摩托羅拉(Motorola)結盟,自行開發的CPU-Power PC(PPC),由於Apple本身參與晶片設計工作,因此其效能表現,一直為MAC使用者所肯定,盡管在運算時脈上推進的速度遠不及Intel、超微(AMD),但死忠的擁護者之間,不乏深信『PPC為MAC而生』、『效能及穩定度遠勝於同級PC CPU』者。
而Apple宣布將採用Intel的CPU,在宣判PPC死刑的同時,無疑也打破MAC迷過去的自我陶醉。未來將採用與PC同樣的心臟(CPU),對認同Apple創新、獨特風格的擁護者而言,恐怕也是一大心理障礙。
在2006年Apple正式推出采Intel CPU的MAC之前,由於消費者預期硬體設備將有極大的變革,目前仍採用PPC的機種已確定成為末代,Apple有可能將先賠上1年的電腦市場銷售慘淡數字。
不過Apple也有不得不更換CPU的理由,包括遲遲未能問市的高階筆記型電腦PowerBook G5,以及G5處理器的耗能、過熱等問題,相信都是Apple決定揮別PPC的原因;市場的猜測,也包括Jobs希望藉由CPU統一,進一步攻佔Windows市佔,但單以更換CPU的動作而言,並不代表作業系統的同化及資源互通,顯然此一效益還有待斟酌。
真正的效益,應該還是著重在MAC產品未來的發展,Intel畢竟是CPU領導廠商,若以過去Apple插手晶片設計的作風,Intel應可提供Apple所想要的效能,Apple則可能挹注產品開發創意給Intel,市場朝娛樂及數位家庭的方向前進,Intel與Apple的合作仍有相當可期的利益。
❷ 蘋果Mac電腦,為何要跟英特爾分手
要是說到點子行業裡面的發展,蘋果的電子產品絕對是老大的地位,可以說除了電腦以外基本都用的自己的硬體和系統,但是目前蘋果的mac也開始用自己的晶元了,於是很多人問蘋果Mac電腦,為何要跟英特爾分手?其實是因為蘋果被inter坑了一大把,成就了“單管壓i7”的笑話導致。
所以蘋果不會再用inter的cpu,畢竟花這么大價錢合作,結果自己還被騙了,成為了一個笑話,很多用戶更是信譽度就沒了,這就自然導致了問題的嚴重性,蘋果的選擇其實也對,畢竟硬體的成本很貴,一直從別人那裡拿也不好,始終科技核心手段都要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才對嘛。
❸ 蘋果A12處理器和英特爾i5-8400處理器哪個性能好。
理論上來說i5
8300h的性能是好於g4560的。
g4560是桌面級入門級處理器,而i5
8300h則是移動端(筆記本處理器)新一代中高端處理器,理論性能已經超越i3
8100,所以單純對比這兩個處理器的話,g4560性能略弱。
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❹ 蘋果m1晶元和英特爾對比
蘋果m1晶元相當i910900k。
蘋果M1晶元處理器是蘋果公司基於ARM架構推出的自研晶元,其性能被認為十分強勁,甚至可以對標英特爾的i9處理器。
M1中的集成顯卡提供8核(入門級MacBookAir為7核),峰值性能為2.6teraflops,此外SoC集成了具有16TOPS(用於AI硬體加速)的峰值性能的快速16核神經引擎,安全的區域(例如用於加密),統一的內存架構,Thunderbolt/USB4控制器,ISP和媒體解碼器和編碼器。
(4)蘋果電腦cpu和英特爾比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參數,M1晶元使用的最新技術5nm建築(應該是台積電鑄造),與160億個晶體管,集成的CPU、內存、CPU、GPU圖形處理器神經網路引擎,各種連接和許多其他組件,可以說相當於阿晶元完全增強版,也可以理解成A12Z立即繼任者。
蘋果手機有很多功能,上網很方便,蘋果手機游戲也很好,但是在使用蘋果手機的時候記得不要連續使用超過四個小時,尤其是玩游戲和看視頻,這樣會加速電子元件的老化。
❺ 蘋果電腦用的是什麼CPU
蘋果電腦不像蘋果手機那樣使用自己研發的晶元,蘋果IMAC曾經使用過IBM的power處理器,但是性價比太低最後一直使用英特爾的CPU,這裡面的原因很多,一是因為X86架構CPU各種專利都被英特爾壟斷,蘋果即使有錢自己研發起來也並不劃算;另一方面在於英特爾CPU佔有PC處理器的絕對市場地位,性能強,效能高,用戶和開發者眾多,蘋果如果自己研發CPU的話很難保證其它軟體開發者和消費者能夠跟進並適應。
至於為什麼不用AMD的CPU,那主要是因為AMD處理器前幾年的表現太差了,如今的銳龍雖說不錯但是也不會那麼快被蘋果採用,蘋果現在則是采購AMD的顯卡產品為主。
野心雄厚的蘋果也有自己的想法,因為有獨特的設計要求和封閉的OS系統,蘋果採用的英特爾CPU一般來說是特殊定製的,核心數和主頻往往與市面上的產品不同,為的就是能達到在IMAC上最好的使用效果。此外蘋果還研發了Apple
T2處理器來為蘋果電腦提供額外的輔助計算和功能。
❻ 蘋果電腦CPU,和普通電腦英特爾CPU,哪個好
無法比,普通電腦英特爾的CPU 是基於86架構的,而蘋果電腦的C P U是基於PowerPC架構的,命令集不同,不能簡單地說哪個好。
❼ 蘋果a12x比英特爾i78750hq如何+
蘋果的A12處理器搭載於iPhoneXS上發布時,其性能已強悍到驚人,如今隨著新iPadPro的發布,搭載於其中的A12X的性能更強,甚至超過與Intel的酷睿i5-8300H,這也意味著蘋果放棄Intel的處理器又近了一步。據geekbench4的測試,A12X的單核性能達到4987分,多核性能達到17928分,單核性能較A12隻4.1%,不過多核性能則大幅提升了66%,這主要是因為其進一步將核心提升到了八核所取得,A12為六核架構。相比之下,Intel的標准電壓版的酷睿i5-8300H單核性能只有4337,多核性能為13000多,可以說A12X已徹底將Intel的酷睿i5踩在腳下,體現出A12X的性能之強。A12X的性能能達到如此強悍的地步,除了蘋果在晶元設計方面所擁有的強大實力之外,也與台積電在製造工藝方面的支持分不開。A12X採用了台積電最先進的7nm工藝,而Intel的酷睿i5-8700H依然採用14nmFinFET工藝,我們都知道更先進的工藝可以提供更強的性能和降低功耗,這也成為蘋果的A12X得以在性能方面趕超Intel的酷睿i5處理器。在系統方面,蘋果已在將MacOS與iOS系統融合,這一工作已進行了多年,2016年它將MacOS部門並入iOS部門,這凸顯出它正在加速這項工作,這么多年時間過去,或許到它宣稱的放棄Intel的處理器的時間2020年的時候完成這項工作。這方面的問題應該不大,畢竟當年蘋果已有了將MacOS系統從Power架構遷移至Intel的X86架構的經驗,而iOS與Mac OS操作系統一樣都是類Unix的操作系統。蘋果放棄Intel的處理器最大問題是生態系統。當下PC應用大部分都是基於Windows系統開發,蘋果藉助其所擁有的強大競爭力吸引了不少開發者為MacOS開發應用,不過如果iOS系統與MacOS融合後,這些應用能否移植過去是個問題。蘋果似乎也認識到這個問題,當下其針對企業市場開發的iPadPro也是因為生態的問題,而通過與IBM合作開發企業應用,不過目前位置iPadPro的應用依然相當匱乏,這也是導致iPadPro一直難以獲得企業用戶歡迎的原因,未來如果Mac採用自己的融合操作系統和A系處理器遇到的這個問題將更為嚴重。A系處理器在運行Photoshop、AutoCAD等大型軟體方面依然存在效率低下的問題,這從iPadPro上可以看到,雖然iPadPro號稱可以運行這些大型軟體,不過普遍反映其運行流暢性依然落後於Intel的處理器,並沒有如geekbench4測試軟體顯示的性能差距那麼小的差異,這就是A系處理器所採用的精簡指令集和Intel的處理器所採用的X86復雜指令集的差距了。
當然這個問題,未來會逐漸得到解決。除了蘋果在推動自己的Mac轉用A系處理器外,微軟也在聯合高通推出採用驍龍處理器的筆記本,蘋果的A系處理器與高通的驍龍處理器同是ARM架構,這都會逐漸吸引應用開發者推出的PC應用針對ARM架構處理器進行優化,只是不知道到2020年的時候優化情況會達到何種程度。無論如何,蘋果的A12X處理器在性能方面趕上Intel的酷睿i5處理器已代表著ARM陣營的巨大進步,這意味著一直被質疑的ARM架構處理器在性能方面難以追上Intel處理器的問題已不再成為問題,ARM架構處理器的低成本將吸引產業鏈轉向有利於ARM的方向發展,這對Intel來說是非常不利的趨勢。
❽ 蘋果A11處理器與英特爾最強處理器比誰更好
沒有可對比性。而且intel的處理器在筆記本和電腦占絕對統治地位。伺服器級別的處理器絕對性能是A11的性能至少幾十萬倍。但是在手機上,由於功耗散熱等限制,A11或者即將到來的A12是當時最好的處理器。
❾ 蘋果為何放棄使用了15年的英特爾處理器,選擇自研晶元呢
3. 不僅能延長電池壽命,還有可能提升性能,甚至讓筆記本電腦像手機一樣工作
蘋果表示,M1 Mac優於舊款產品,主要是因為,蘋果聲稱其自主研發的晶元比英特爾晶元具備更好的性能和更長的電池續航時間。新Mac電腦顯然會延長續航能力。蘋果以前的晶元已用於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這些產品使用的電池比筆記本小得多。
在發布會上,蘋果強調了將根據每瓦性能而不是原始性能來評估晶元。蘋果表示,使用入門級MacBook Air時,單次充電即可實現15小時上網瀏覽,比以前採用英特爾晶元時的10到11個小時延長近30%。
蘋果表示,新Mac的工作方式也更像手機或平板電腦,具有從睡眠中立刻喚醒的功能。如果開發人員採取一些措施,使之兼容App Store,新款M1 Mac甚至可以運行iPhone應用。
蘋果沒有下架採用英特爾晶元的筆記本電腦,其高端產品仍使用英特爾處理器,表明某些英特爾晶元仍具有性能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