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腦導熱用的液態金屬跟硅脂有什麼區別
單論導熱效果,液態金屬好於硅脂好於硅脂墊,綜合考慮還是使用硅脂最好。
液態金屬你可以參考網上的一些介紹,使用太麻煩,太貴,無性價比,除非是高端台式機玩超頻,否則沒必要,我覺得,而且與其花大力氣在一個介質上,不如多關注風道,散熱器。
硅脂墊適合發熱較小的元件,比如顯存,優點是方便,但是效果一般。
硅脂是主流,價格從5塊到200不等,但是我覺得只要不是太山寨的就好,最好是含銀的,國產的由於比較稀,溶劑揮發後硅脂變硬,清理麻煩,進口的信越一流會好一些,塗抹不易太厚,這東西的主要目的是使晶元和散熱片緊密結合,消除表面不平導致的縫隙,厚了影響散熱效果。
不過說一下我的經驗,我的本本以前用的是一個國產雜牌,半年一次散熱模塊,順便換換硅脂,除了硬化清潔麻煩外,還不錯;後來國產用完了,買了信越的一款,也還不錯,沒有變硬的煩惱,但是效果也未見太大改觀;後來本本出了問題,維修處說我買的信越是假貨,專業水準塗抹給我換了專業的正牌信越,回家一看,散熱比以前差多了,回來又換回了自己的那個假貨,所以,我覺得,平台散熱花太多精力和銀子在散熱介質上不值得。
⑵ 我筆記本cpu7700HQ上液金能用得上么
強烈建議不要使用液金,不要使用液金,不要使用液金,液金效果雖說很好,但是不適用筆記本的環境,原因以下幾點
腐蝕散熱器,對,官方說不會腐蝕銅制散熱器,但是液金使用後會有殘留,一段時間後一片很厚的殘留物會牢牢焊在散熱器上,得刮才能刮下來,而且操作時很容易影響到散熱
導電,液金也是金屬,有良好的導電性,而且會流動,用電腦時一個不機靈就會掉一滴出來,滾到主板上電腦就廢了
壽命,因為筆記本的使用環境,液金很容易氧化,變成固態,一般使用一個月後效果了就會驟減,3個月後就要迫使更換了,此時散熱器上已經結痂了
一般來說液金是用在台式cpu開蓋後DIE和頂蓋接觸使用的,直接用在筆記本外露的DIE上是強烈不推薦的,不過也有其他的選擇,比如暴力熊,icd7,酷冷nano等都是很好的筆記本散熱解決方案
⑶ 筆記本液金散熱問題
你用的是液態金屬導熱膏(注射器裝的)還是液態金屬導熱墊(紙片狀固體)?
這兩種都不會揮發,因為實質上它們都是金屬物質,不可能揮發。最有可能的就是因為高溫下,它的流動性強,流走了。仔細堅持下,看看電腦里有沒有。
使用液態金屬,通常要在液態金屬邊緣塗抹一圈普通的硅脂,這樣就是為了限制液態金屬的流動性,防止液態金屬流失掉,不知道你有沒有這么做。而且使用液態金屬導熱墊,一般要使用2~3層,因為它的厚度並不大,墊一層在高溫下未必能填充滿晶元和散熱器之間的縫隙,所以要墊很多層的。
液態金屬只是提高了晶元和散熱器之間的那段距離的導熱性能,不可能讓整體散熱性能有質一樣的提高。所以我個人認為筆記本上使用液金有點浪費,它更適合那些超頻的台式機上,或者給高端游戲筆記本的顯卡上使用。一般的本,使用傳統的硅脂就好。
便宜的硅脂,如酷冷至尊,超頻三;貴點的,7783。
⑷ 液態金屬CPU散熱器都有什麼優勢
液態金屬導熱散熱片,是一種非常優秀的散熱傳導材料,具有超高的導熱率。其原理是利用低熔點金屬,在CPU高溫下,熱熔化後,填充散熱器與CPU之間的散熱空隙,從而讓CPU和散熱器金屬底座之間具有極密切的連接,從而高效快速將CPU溫度傳導到散熱器金屬鰭片上。
⑸ 液態金屬導熱墊好還是液金硅脂好一點
硅脂和液態金屬的應用范圍不同。
液態金屬溫度越高性能越好。普通家用電腦的CPU待機溫度20~30度,滿載很多也不超過60度,在這種情況下液態金屬根本無法變成液態。也就無法達到應有的作用。
要看你的配置和使用情況。
⑹ 直接用液金代替硅脂塗CPU散熱器有意義嗎
對一般人來說沒有意義。
⑺ 2021年還能用四千組裝一台能玩3a的台式電腦么
2021年還能用四千組裝一台能玩3a的台式電腦。
建議看看華碩ROG魔霸新銳 2021款,採用全新AMD銳龍9 5900HX超頻版處理器,搭載ROG性能優化設計,可提供80W持續性能釋放;NVIDIAGeForceRTX3060,130W高性能版。
華碩ROG魔霸新銳 2021款特點:
15.6英寸240Hz液金導熱游戲本筆記本電腦(超頻版8核R9 5900HX 16G 512G RTX3060 130W)體驗過一段時間後個人覺得蠻可以的,剛購買沒多久的,速度那叫一個快,開機三秒,風扇無聲,散熱非常好好,三根大銅管,完美運行各種游戲,rgb的鍵盤燈太漂亮了。
⑻ cpu建議用液態金屬好還是導熱膏好
常規導熱硅脂就行,液態金屬會導電,而且貴
⑼ 求教,英特爾cpu開蓋換液金之後多久要再更換一次
英特爾cpu開蓋換液金之後,1年左右換一次就行了。
大部分液金產品,主要成分是金屬鎵的合金,純鎵是一種低熔點的金屬、熔點為29.8度、高於室溫,而鎵的合金則能夠進一步降低熔點,使其在常溫下也呈現膠狀,之所以說膠狀,是因為它具有一定的黏著性,如果沒有粘著性、像水一樣到處流淌,那它也沒辦法附著在CPU核心上面、根本就沒法使用。
傳統的硅脂,主要成分是機硅酮,不同配方的硅脂導熱率雖然不同,但大多在10W/m.K左右,而液金的導熱率可以數倍於硅脂,達到70W/m.K是毫無問題的,所以有時候開蓋上液金之後再跑測試軟體烤機,發現穩定之後的CPU核心溫度比開蓋之前低上10度都不稀奇。
(9)台式電腦液金導熱擴展閱讀:
雖然液金具有優良的導熱特性,但使用時還是要注意:
一、液金在具有高滲透性的同時與鋁製品接觸會產生「互溶」的顯現,極易產生腐蝕。因此想要在CPU散熱系統中使用液金就只能在銅制底座的風扇上使用(所幸現在的熱管風冷風扇都已經具備了這個條件)。而且非常湊巧的是,CPU的頂蓋也是銅制,雖然表面還鍍了層鎳但並不會被液金腐蝕。
二、使用液金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用量,否則會漏到主板的電路中引起短路。
另外,在清除液金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要用力擦拭,否則液金極強的滲透性會侵入到肉眼無法查看到的裂縫中。輕則不宜清除,重則容易對需要散熱的部件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通常在購買液金硅脂的時候會附帶專用的清潔紙巾,單方向的擦拭為宜,切勿用力或反復旋轉擦洗。
三、對於一般用戶如果不大幅超頻根本沒有必要去開蓋,處理器原裝內置的相變硅脂用個4、5年不成問題,開蓋反而可能導致更多問題,也會失去處理器質保。
⑽ 請教筆記本散熱的所謂液態金屬有用嗎
目前筆記本台式機都在用,非常好,液金的導熱率不是一般的硅脂能比的,台式機x58 w3680,1.31v跑4.4g,滿載65度,散熱用的是u120e,沒換液金前是80幾度,筆記本滿載也下降了10度,但是液金本身導電確實是個麻煩的事情,周圍貼好膠帶防護,塗的時小心一點,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