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推薦 > 台式電腦cpu是不是有頻針式

台式電腦cpu是不是有頻針式

發布時間:2022-05-01 14:19:22

❶ cpu的主頻、匯流排頻率、外頻、針腳數、倍頻都是什麼意思

主頻也叫時鍾頻率,單位是MHz,用來表示CPU的運算速度。CPU的主頻=外頻×倍頻系數。很多人以為認為CPU的主頻指的是CPU運行的速度,實際上這個認識是很片面的。CPU的主頻表示在CPU內數字脈沖信號震盪的速度,與CPU實際的運算能力是沒有直接關系的。當然,主頻和實際的運算速度是有關的,但是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定的公式能夠實現兩者之間的數值關系,而且CPU的運算速度還要看CPU的流水線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標。由於主頻並不直接代表運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況下,很可能會出現主頻較高的CPU實際運算速度較低的現象。因此主頻僅僅是CPU性能表現的一個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體性能。
外頻是CPU的基準頻率,單位也是MHz。外頻是CPU與主板之間同步運行的速度,而且目前的絕大部分電腦系統中外頻也是內存與主板之間的同步運行的速度,在這種方式下,可以理解為CPU的外頻直接與內存相連通,實現兩者間的同步運行狀態
前端匯流排(FSB)頻率(即匯流排頻率)是直接影響CPU與內存直接數據交換速度。由於數據傳輸最大帶寬取決於所有同時傳輸的數據的寬度和傳輸頻率,即數據帶寬=(匯流排頻率×數據帶寬)/8。外頻與前端匯流排(FSB)頻率的區別:前端匯流排的速度指的是數據傳輸的速度,外頻是CPU與主板之間同步運行的速度。也就是說,100MHz外頻特指數字脈沖信號在每秒鍾震盪一千萬次;而100MHz前端匯流排指的是每秒前端匯流排(FSB)頻率(即匯流排頻率)是直接影響CPU與內存直接數據交換速度。由於數據傳輸最大帶寬取決於所有同時傳輸的數據的寬度和傳輸頻率,即數據帶寬=(匯流排頻率×數據帶寬)/8。外頻與前端匯流排(FSB)頻率的區別:前端匯流排的速度指的是數據傳輸的速度,外頻是CPU與主板之間同步運行的速度。也就是說,100MHz外頻特指數字脈沖信號在每秒鍾震盪一千萬次;而100MHz前端匯流排指的是每秒鍾CPU可接受的數據傳輸量是 100MHz×64bit÷8Byte/bit=800MB/s。
鍾CPU可接受的數據傳輸量是 100MHz×64bit÷8Byte/bit=800MB/s。
只有這莫多

❷ 電腦CPU 有多少針

CPU針腳根據年代和型號有很多類型,比較老的奔騰、賽揚、酷睿2雙核和四核,都是775針腳,然後i系列CPU根據不同種類針腳也有不同,i後面是三位數字,比如i7 820,這類屬於初代i系列CPU,針腳是1156針的;後面是四位數,且第一位數字是2或者3的,比如I5 2300和I5 3470,分別是2代和3代i系列CPU,基本都是1155針的;後面是四位數,且第一位數字是4的,比如I5 4590、I3 4150,是4代i系列CPU,是1150針的;現在比較主流的四位數6字、7字、8字開頭的都是1151針的;另外不同針腳的CPU需要搭配同針腳插槽的主板

❸ 如何查電腦CPU針數

目前CPU都採用針腳式介面與主板相連,而不同的介面的CPU在針腳數上各不相同。CPU介面類型的命名,習慣用針腳數來表示,比如Pentium 4系列處理器所採用的Socket 478介面,其針CPU腳數就為478針;而Athlon XP系列處理器所採用的Socket 939介面,其CPU針腳數就為939針。 也說是說根據CPU的型號來確定其針腳數 還有就是你閑著沒事就慢慢數也行

❹ 電腦CPU分別有哪幾種類型

核心(Die)又稱為內核,是CPU最重要的組成部分。CPU中心那塊隆起的晶元就是核心,是由單晶硅以一定的生產工藝製造出來的,CPU所有的計算、接受/存儲命令、處理數據都由核心執行。各種CPU核心都具有固定的邏輯結構,一級緩存、二級緩存、執行單元、指令級單元和匯流排介面等邏輯單元都會有科學的布局。 為了便於CPU設計、生產、銷售的管理,CPU製造商會對各種CPU核心給出相應的代號,這也就是所謂的CPU核心類型。 不同的CPU(不同系列或同一系列)都會有不同的核心類型(例如Pentium 4的Northwood,Willamette以及K6-2的CXT和K6-2+的ST-50等等),甚至同一種核心都會有不同版本的類型(例如Northwood核心就分為B0和C1等版本),核心版本的變更是為了修正上一版存在的一些錯誤,並提升一定的性能,而這些變化普通消費者是很少去注意的。每一種核心類型都有其相應的製造工藝(例如0.25um、0.18um、0.13um以及0.09um等)、核心面積(這是決定CPU成本的關鍵因素,成本與核心面積基本上成正比)、核心電壓、電流大小、晶體管數量、各級緩存的大小、主頻范圍、流水線架構和支持的指令集(這兩點是決定CPU實際性能和工作效率的關鍵因素)、功耗和發熱量的大小、封裝方式(例如S.E.P、PGA、FC-PGA、FC-PGA2等等)、介面類型(例如Socket 370,Socket A,Socket 478,Socket T,Slot 1、Socket 940等等)、前端匯流排頻率(FSB)等等。因此,核心類型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CPU的工作性能。 一般說來,新的核心類型往往比老的核心類型具有更好的性能(例如同頻的Northwood核心Pentium 4 1.8A GHz就要比Willamette核心的Pentium 4 1.8GHz性能要高),但這也不是絕對的,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新核心類型剛推出時,由於技術不完善或新的架構和製造工藝不成熟等原因,可能會導致新的核心類型的性能反而還不如老的核心類型的性能。例如,早期Willamette核心Socket 423介面的Pentium 4的實際性能不如Socket 370介面的Tualatin核心的Pentium III和賽揚,現在的低頻Prescott核心Pentium 4的實際性能不如同頻的Northwood核心Pentium 4等等,但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CPU製造商對新核心的不斷改進和完善,新核心的中後期產品的性能必然會超越老核心產品。 CPU核心的發展方向是更低的電壓、更低的功耗、更先進的製造工藝、集成更多的晶體管、更小的核心面積(這會降低CPU的生產成本從而最終會降低CPU的銷售價格)、更先進的流水線架構和更多的指令集、更高的前端匯流排頻率、集成更多的功能(例如集成內存控制器等等)以及雙核心和多核心(也就是1個CPU內部有2個或更多個核心)等。CPU核心的進步對普通消費者而言,最有意義的就是能以更低的價格買到性能更強的CPU。 在CPU漫長的歷史中伴隨著紛繁復雜的CPU核心類型,以下分別就Intel CPU和AMD CPU的主流核心類型作一個簡介。主流核心類型介紹(僅限於台式機CPU,不包括筆記本CPU和伺服器/工作站CPU,而且不包括比較老的核心類型)。 Intel CPU的核心類型 : Tualatin 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圖拉丁」核心,是Intel在Socket 370架構上的最後一種CPU核心,採用0.13um製造工藝,封裝方式採用FC-PGA2和PPGA,核心電壓也降低到了1.5V左右,主頻范圍從1GHz到1.4GHz,外頻分別為100MHz(賽揚)和133MHz(Pentium III),二級緩存分別為512KB(Pentium III-S)和256KB(Pentium III和賽揚),這是最強的Socket 370核心,其性能甚至超過了早期低頻的Pentium 4系列CPU。 Willamette 這是早期的Pentium 4和P4賽揚採用的核心,最初採用Socket 423介面,後來改用Socket 478介面(賽揚只有1.7GHz和1.8GHz兩種,都是Socket 478介面),採用0.18um製造工藝,前端匯流排頻率為400MHz, 主頻范圍從1.3GHz到2.0GHz(Socket 423)和1.6GHz到2.0GHz(Socket 478),二級緩存分別為256KB(Pentium 4)和128KB(賽揚),注意,另外還有些型號的Socket 423介面的Pentium 4居然沒有二級緩存!核心電壓1.75V左右,封裝方式採用Socket 423的PPGA INT2,PPGA INT3,OOI 423-pin,PPGA FC-PGA2和Socket 478的PPGA FC-PGA2以及賽揚採用的PPGA等等。Willamette核心製造工藝落後,發熱量大,性能低下,已經被淘汰掉,而被Northwood核心所取代。 Northwood 這是目前主流的Pentium 4和賽揚所採用的核心,其與Willamette核心最大的改進是採用了0.13um製造工藝,並都採用Socket 478介面,核心電壓1.5V左右,二級緩存分別為128KB(賽揚)和512KB(Pentium 4),前端匯流排頻率分別為400/533/800MHz(賽揚都只有400MHz),主頻范圍分別為2.0GHz到2.8GHz(賽揚),1.6GHz到2.6GHz(400MHz FSB Pentium 4),2.26GHz到3.06GHz(533MHz FSB Pentium 4)和2.4GHz到3.4GHz(800MHz FSB Pentium 4),並且3.06GHz Pentium 4和所有的800MHz Pentium 4都支持超線程技術(Hyper-Threading Technology),封裝方式採用PPGA FC-PGA2和PPGA。按照Intel的規劃,Northwood核心會很快被Prescott核心所取代。 Prescott 這是Intel最新的CPU核心,目前還只有Pentium 4而沒有低端的賽揚採用,其與Northwood最大的區別是採用了0.09um製造工藝和更多的流水線結構,初期採用Socket 478介面,以後會全部轉到LGA 775介面,核心電壓1.25-1.525V,前端匯流排頻率為533MHz(不支持超線程技術)和800MHz(支持超線程技術),主頻分別為533MHz FSB的2.4GHz和2.8GHz以及800MHz FSB的2.8GHz、3.0GHz、3.2GHz和3.4GHz,其與Northwood相比,其L1 數據緩存從8KB增加到16KB,而L2緩存則從512KB增加到1MB,封裝方式採用PPGA。按照Intel的規劃,Prescott核心會很快取代Northwood核心並且很快就會推出Prescott核心533MHz FSB的賽揚。 AMD CPU的核心類型: Athlon XP的核心類型 Athlon XP有4種不同的核心類型,但都有共同之處:都採用Socket A介面而且都採用PR標稱值標注。 Palomino 這是最早的Athlon XP的核心,採用0.18um製造工藝,核心電壓為1.75V左右,二級緩存為256KB,封裝方式採用OPGA,前端匯流排頻率為266MHz。 Thoroughbred 這是第一種採用0.13um製造工藝的Athlon XP核心,又分為Thoroughbred-A和Thoroughbred-B兩種版本,核心電壓1.65V-1.75V左右,二級緩存為256KB,封裝方式採用OPGA,前端匯流排頻率為266MHz和333MHz。 Thorton 採用0.13um製造工藝,核心電壓1.65V左右,二級緩存為256KB,封裝方式採用OPGA,前端匯流排頻率為333MHz。可以看作是屏蔽了一半二級緩存的Barton。 Barton 採用0.13um製造工藝,核心電壓1.65V左右,二級緩存為512KB,封裝方式採用OPGA,前端匯流排頻率為333MHz和400MHz。 新Duron的核心類型 AppleBred 採用0.13um製造工藝,核心電壓1.5V左右,二級緩存為64KB,封裝方式採用OPGA,前端匯流排頻率為266MHz。沒有採用PR標稱值標注而以實際頻率標注,有1.4GHz、1.6GHz和1.8GHz三種。 Athlon 64系列CPU的核心類型 Clawhammer 採用0.13um製造工藝,核心電壓1.5V左右,二級緩存為1MB,封裝方式採用mPGA,採用Hyper Transport匯流排,內置1個128bit的內存控制器。採用Socket 754、Socket 940和Socket 939介面。 Newcastle 其與Clawhammer的最主要區別就是二級緩存降為512KB(這也是AMD為了市場需要和加快推廣64位CPU而採取的相對低價政策的結果),其它性能基本相同。

❺ 電腦cPu針式和橋式的區別

筆記本電腦使用的CPU有兩種:
移動版與非移動版。
非移動版 的CPU就是台式機使用的PCU。
有低端筆記本電腦使用這類CPU,但大部分筆記本電腦都在使用移動版CPU。
移動版 (Mobile CPU)則是專門針對筆記本電腦設計的。
移動版CPU 追求低發熱量和低功耗。

❻ 電腦CPU有多少針

太早的CPU大家已經很難接觸到了,我就從PIII開始說吧. PIII使用了Slot1和Socket370兩種介面,其中Slot1是板卡式的沒有針腳,而Socket370則有370根針腳. 同期的Athlon使用的是SlotA,和Slot1類似,但定義完全不同.高頻Athlon用的是大家熟悉的Socket462(SocketA),有462根針腳. 再往後就是P4的423,478介面,分別有423,478根針腳. 現在新上市的P4採用觸點介面,針腳全在CPU插槽里,共775根. Athlon64早期的是754介面,有754根針腳.現在以至未來939介面將統一AMD的產品線,共939根針腳. Athlon64 FX和皓龍用的分別是939和940介面,雖然只是差一根,但定義完全不同,不能混用.

❼ 電腦CPU 有多少針啊

Slots、Sockets 和 Slocket 都是用來把 CPU 安裝在主板上的。在 1981 年 IBM 的 PC 機剛出爐時,CPU 8086 是直接焊在主板上的,接著的 286、386 也都是焊在主板上,很不好拆卸,對普通用戶來說一旦買了一台計算機就基本上沒有什麼升級的餘地了。到了 486 以後,處理器廠商開始採用插座或插槽來安裝 CPU。目前市場上的各種 CPU 種類繁多,所用的插座和插槽也很多,本文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各種 CPU 的插座和插槽。

Socket 1:Intel 開發的最古老的 CPU 插座,用於 486 晶元。有 169 個腳,電壓為 5V。最多隻能支持 DX4 的倍頻。

Socket 2:Intel 在 Socket 1 的基礎上作了小小的改進得到 Socket 2。Socket 2有 238 個腳,電壓仍為 5V。雖然它還是 486 的插座,但只要稍作修改就可以支持 Pentium 了。

Socket 3:Socket 3 是在 Socket 2 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有 237 個腳,電壓為 5V,但可以通過主板上的跳線設為 3.3V。它支持 Socket 2 的所有 CPU,還支持 5x86。它是最後一種 486 插座。

Socket 4:Pentium 時代的 CPU 插座從 Socket 4 開始。它有 273 個腳,工作電壓為 5V。正是因為它的工作電壓太高,所以它並沒有怎麼流行就被 Socket 5 取代了。Socket 4 只能支持 60-66MHz 的 Pentium。

Socket 5:Socket 5 有 320 個腳,工作電壓為 3.3V。它支持從 75MHz 到 133MHz 的 Pentium。Socket 5 插座在早期的 Pentium 中非常流行。

Socket 6:看名字你也許會認為這是一個 Pentium 插座,但實際上 Socket 6 是一個 486 插座。它有 235 個腳,工作電壓為 3.3V,比 Socket 3 稍微先進一點。不過隨著 Pentium 的流行,486 很快就不再是市場的主流,Socket 6 也很快就被人遺忘了。

Socket 7:Socket 7是到目前為止最流行和應用最廣泛的CPU插座。它 有321個腳,工作電壓范圍為2.5-3.3V。它支持從75MHz開始的所有Pentium處理器,包括Pentium MMX,K5, K6, K6-2, K6-3, 6x86, M2和M3。Socket 7是由Intel發布的,事實上已成為當時的工業標准,可以支持IDT、 AMD和Cyrix的第六代CPU。但Intel在開發自己的第六代CPU-Pentium II是,卻決定舍棄Socket 7,另外開創一個局面。

Socket 8:Socket 8 是 Pentium Pro 專用的插座。它有 387 個腳,工作電壓為 3.1/3.3V。它還為雙處理器的主板做了特殊的設計。但隨著市場主流從 Pentium MMX 轉向 Pentium II,Socket 8 很快就被遺忘了。

Socket 370 :Socket 370是Intel為賽揚A CPU提供的介面。其後,Intel 也在不斷轉變著策略,新千年隨著Intel Coppermine系列CPU新P Ⅲ和新賽揚 Ⅱ(均為 Socket 370 結構設計)的推出, Socket 370介面的主板一改低端形象,逐漸成為CPU介面結構主板的主流。

Socket 423:早期的奔騰 4系列處理器都採用Socket423封裝。

Socket 478:基於Northwood核心的奔騰 4處理器必須使用Socket478封裝,採用0.13微米工藝加工。

Slot 1:Slot 1 的出現徹底改變了 Intel 的 CPU 插座一貫的形狀。Intel 原來的 CPU 都是四方的,管腳在晶元的底部,安裝時 CPU 插在主板的插座上。而 Pentium II 不再是四方的了,處理器晶元焊在一塊電路板上,然後這塊電路板再插到主板的插槽中,這個插槽就是 Slot 1。採用這種設計處理器內核和 L2 緩存之間的通信速度更快。Slot 1 有 242 個腳,工作電壓為 2.8-3.3V。Slot 1 主要用於 P2,P3 和 Celeron(賽揚),另外還有 Socket 8 的轉接卡用來安裝 Pentium Pro。

Slot 2:Slot 2 是 Slot 1 的改進,主要用於 Xeon 系列處理器。Slot 2 有 330 個腳,它和 Slot 1 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於 Slot 1 的 CPU 和 L2 緩存只能以 CPU 工作頻率的一半進行通信,而 Slot 2 允許 CPU 和 L2 緩存以 CPU 工作頻率進行通信。

Socket 370:從名字就可以看出 Socket 370 插座有 370 個管腳。在 Intel 找到了把處理器內核和 L2 緩存很便宜的做在一起的方法之後,它的 CPU 插座從 Slot 回到了 Socket。Socket 370 是基於 Socket 7 的,它不過只是在插座的四邊每一邊加了一排管腳。首先採用 Socket 370 的是 PPGA 封裝的 Celeron,接著是 FC-PGA 封裝的 Pentium III 和 Celeron II。同樣也有 Socket 370 到 Slot 1 的轉接卡。目前 Intel 的主流 CPU 都是 Socket 370 類型的。

Slot A:由於 Intel 給 Slot 1 申請了很全面的專利,AMD 不能象從前那樣照搬 Intel 的插座,所以 AMD 獨立開發了 Slot A,Slot A 是 AMD 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的 CPU 插座,主要用於 Athlon 系列處理器。它的設計和 Slot 1 類似,但採用的協議不一樣,它用的是 EV6 匯流排協議。採用 EV6 匯流排協議,CPU 和內存之間的工作頻率可以達到 200MHz。目前隨著 Athlon 處理器越來越流行,Slot A 的主板也越來越多。

Socket A:當 Intel 從 Slot 轉回 Socket 時,AMD 也亦步亦趨,從 Slot A 轉回了 Socket A。0.18 微米的 Athlon 和 Duron 都採用 Socket A 插座,它也支持 200MHz 以及 266MHz 的 EV6 匯流排。與 Socket 370 不同的是,Socket 370 CPU 可以直接用 Socket 7 的散熱器,而 Socket A 的散熱器要稍作修改。另外 AMD 沒有提供 Socket A 到 Slot A 的轉接卡。Socket A 有 462 個腳,它與 Socket 370 不兼容。目前 AMD 的主流 CPU 都是 Socket A 類型的。

Slockets:所謂的 Slocket 是 Slot 和 Socket 的結合體,從它的拼法上就可以看出。它實質上是一個Slot 1 到 Socket 370 的轉接卡,在不同的電平和介面之間進行轉換。有的 Slocket 可以插兩個 CPU,還有的 Slocket 可以去除 CPU 的鎖頻,使超頻更容易。

以上給大家介紹了一下已有的各種 CPU 插座和插槽,希望用戶在升級的時候,注意要買自己的主板能支持的 CPU。

❽ 電腦CPU有針腳的和沒針腳的有什麼不一樣

這個並沒有什麼不一樣,AMD所有CPU都帶針腳的,只是沒有設計在主板上,所以裝CPU和拿CPU時需要小心,不要弄斷CPU針腳,英特爾的CPU所有基本都是觸點式CPU,所有針腳都在主板上,這樣對CPU保護更好,但是主板就需要小心針腳了,

❾ 請問誰知道CPU到現在一共有多少種,比如多少針腳

目前CPU都採用針腳式介面與主板相連,而不同的介面的CPU在針腳數上各不相同。CPU介面類型的命名,習慣用針腳數來表示,比如目前Pentium 4系列處理器所採用的Socket 478介面,其針腳數就為478針;而Athlon XP系列處理器所採用的Socket 939介面,其針腳數就為939針。

原則上CPU性能的好壞和針腳數的多少是沒有關系的,而且CPU上的針腳也並不是每個針腳都是起作用的,也就是說其實CPU上還有些針腳是沒有任何作用的「擺設」,是閑置起的。這是因為CPU廠商在設計CPU時,必然會考慮到今後一段時間內的功能擴展和性能提高,而會預留一些暫時不起作用的針腳以便今後改進。不過隨著CPU技術的發展,需要越來越多的CPU針腳以實現更豐富的功能以及更高的性能,例如集成雙通道內存控制器所需要的針腳數量就要比只集成單通道內存控制器所需要的針腳數要多得多,因此總的來說CPU針腳數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基本上可以認為針腳多的CPU其架構也越先進。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例如AMD在移動平台上用來取代Socket 754的Socket S1其針腳數反而從754根減少到了638根。

分類:
英特爾會根據處理器的各種特性(架構、FPS、頻率、緩存、支援技術等)來劃分不同的數字型號。
認清後綴A/B/C/E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A」代表Northwood核心且具有400MHz FSB的Pentium 4處理器,以此區別早期同頻的Willamette核心的Pentium 4。具體到處理器表面編號,可通過「簡單編號」中的「512K/400」確認,而相應Willamette則是「256K/400」。
「B」則代表533MHz FSB的Northwood核心Pentium 4處理器,表現在編號上可通過「512K/533」與「A」的「512K/400」相區別。

「C」便是800MHz FSB的Northwood Pentium 4處理器,其編號為「512K/800」。

「E」則是最新的基於Socket 478芄溝腜rescott核心Pentium 4處理器,由於具備1MB二級緩存,其編號表示為「1M/800」。

請留意部分例外,Prescott核心處理器有兩款也採用「A」標識,分別是2.4A和2.8A,它們不支持超線程且都是533MHz FSB,標識為「1M/533」。

Prescott非常混亂,一定要小心!
● 後綴F和後綴P的Pentium 4
後綴F代表支持EM64T,即Intel的64位擴展。藉助S-Spec編號可發現從D0步進的Pentium 4開始便有支持EMT64的型號。在D0步進中,SL7LA、SL7L8和SL7L9可支持EM64T,即Pentium 4 F。而新的E0步進中,SL7PX、SL7PZ、SL7NZ和SL72P可支持EM64T。後綴P的產品代表支持硬體防病毒、EM64T和加強的溫度控制功能,並且具有2MB二級緩存。細心的讀者會發現這是Intel新的6XX系列處理器。筆者個人認為只要是E0內核的處理器,除了二級緩存大小外,都應具備這三個功能。只是Intel為了區分6xx和5xx系列人為控制了P4J不具備EM64T和加強的溫度控制功能。這里筆者再次強調選擇E0步進的Prescott,以後極可能通過升級BIOS打開這些功能。

Intel為新命名方式取名為「Processor Number」,
即處理器號,包括3XX、5XX和7XX三大系列,頗似
寶馬車命名方式。它將體現出處理器的五大關鍵指
標,包括處理器體系結構(Architecture)、主頻(Clock
Speed)、前端匯流排頻率(Frobt Side Bus)、處理器緩
存大小(Cache)和未來Intel技術(Future Intel
Techri010gles)。新命名方式不僅應用於台式機處理器,
筆記本電腦處理器也同樣如此,命名方法如表1。
台式機處理器
低端經濟型 Celeron處理器 3XX
主流高性能 Pentium 4處理器 5XX
高端發燒型 Pentium 4處理器至尊版 7XX
筆記本電腦處理器
經濟型 Celeron M處理器 3XX
全功能型 Pentium 4-M處理器 5XX
便攜型 Pentium M處理器 7XX
●Pentium M處理器
第一批採用新命名的Pentium M處理器是Intel於5
月10發布、代號為「Dothan」的第二代Pentium M處理
器,包括PentlLira M 755(主頻2GHZ)、Pentium M 745
(主頻1.8GHz)和Pentium M 735(主頻1.7GHz),均採用
400M11z FSB和2M二級緩存。而以前發布的Pentium M
1.50/1.60/1.70GHz處理器則仍然使用以前的命名規則。
表2;Pentium M處理器主頻與處理器號對應關系
Pentium M 2.0GHZ 755
Pentium M 1.SGHz 745
Pentium M 1.7GHz 735
●Celeron M處理器
由於面向低端筆記本市場,Celeron M處理器采
用3XX命名方式,分別為Celeron M 1.5GHz對應
Celeron M 340、Celeron M 1.4GHz對應Celeron M
330、Celcron M 1.3GHz對應Celeron M 320。
表3:Celeron M處理器主頻與處理器號對應關系
Celeron M 1.5GHz 340
Celeron M 1.4GHZ 330:
Celeron M 1.3GHz 320
●Pentium 4處理器
Pentium 4處理器的頻率種類較多,命名也相對更
為豐富,而且均採用5XX命名方式,不過需注意的是
新命名目前只針對基於90nm生產工藝和LGA775封裝
的Prescott核心Pentium 4處理器,這些產品均支持超
線程技術,擁有1MB二級緩存和800MHz FSB。
表4:Pentium 4處理器主頻與處理器號對應關系
Pentium 4 3.6GHz 560
Pentium 4 3. 4GHz 550
Pentium 4 3.20GHz 540
Pentium 4 3. 00GHz 530
Pentium 4 2.80GHz 520
●Celeron處理器
與Celeron M處理器類似,桌面版Celeron處理器
也以3XX命名,新命名將從採用90nm生產工藝和
Socket 478封裝的產品開始實施,部分對應關系如下,
這類處理器擁有256KB二級緩存、533/400MHz前端
匯流排頻率。
表5:Celeron處理器主頻與處理器號對應關系
Celeron 2.53/2.50GH2 325
Celeron 2.66/2.60GHz 330
Celeron 2.80/2.70GHz 335
Celeron 2.90GHz 340

閱讀全文

與台式電腦cpu是不是有頻針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27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377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598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381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082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30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059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15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722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957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18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1019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38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422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64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114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290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502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969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