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1代i7,配什麼主板好
如果你是i7-11700的話,就直接上B560主板;如果你是i7-11700K的話,應該搭配Z590主板。
第十一代處理器的上市,與其對應的主板有很多,H510、B560、H570、Z590等等,即使是上一代的400系列,H470和Z490兩個版本也依然是兼容十一代處理器的。
十一代處理器有很多的款式,各個版本所推薦的主板都不一樣。
詳細參數
酷睿i7-10700K基於祖傳的14nm++製程工藝,擁有8核16線程,默認主頻3.8Ghz,最大睿頻5.1Ghz,三級緩存為16MB,不鎖頻設計,支持超頻,內置UHD630核顯,設計功耗125W。
酷睿i7 11700K盒裝售價目前已經降至2899元。
處理器:intel Core i7 11700K。
主板:ASUS ROG MAXIMUS XIII HERO。
內存:G.SKILL DDR4 3600MHz。
顯卡:SAPPHIRE PULSE RX 6700 XT 白金版。
硬碟:OCZ-TRION150 480G/ UNIC P400 2TB。
『貳』 第11代酷睿i7
摘要 全稱是,第十一代智能英特爾® 酷睿™ i7-11800H
『叄』 11代酷睿i7怎麼樣
以移動平台為例,十代酷睿和十一代區別有以下幾點:
1、工藝
雖然第十一代酷睿採用的依舊是10nm工藝,但它卻引入了全新的「SuperFin」晶體管技術,江湖人稱「10nm+」,較之10代10nm工藝提升了15%的性能,綜合表現已經不遜於台積電成熟的7nm。
2、全新的CPU微架構
第十一代酷睿將CPU微架構從10代Ice Lake平台的Sunny Cove升級為Willow Cove,在SuperFin晶體管技術的幫助下,最高主頻可以達到4.8GHz。作為對比,上代Ice Lake的最高主頻只有3.9GHz。
3、全新的GPU核心
第十一代酷睿首發Xe架構的核芯顯卡,隸屬於低功耗版Xe LP,相比十代核顯不僅執行單元數量最多增加了50%,底層架構也進行了優化升級,FP16、FP32浮點性能可提升84%,還首次加入了INT8整數處理能力,性能高達8.29TOPS。
4、支持內存的規格
第十一代酷睿現在可以搭配DDR4-3200或LPDDR4/4X-4266內存,未來還將支持全新的LPDDR5-5400內存標准,而十代酷睿支持頻率最高為DDR4-3200。
5、PCIe和usb介面
十一代酷睿新平台原生支持PCIe 4.0、USB4和雷電4,其中PCIe 4.0可以用於獨顯或SSD,而十代酷睿僅支持pci3.0和usb3.1。
『肆』 十一代i7和十代i7哪個好
肯定是新一代的要好很多。11代的架構更優,功耗相對更低,但是性能會更加強勁。相對10代,有百分之十五左右的提升。
『伍』 11代i7相當於幾代i9
11代i7相當於十代i9,11代i7性能略領先10%左右。
Core i7處理器是英特爾於2008年推出的64位四核心CPU,沿用x86-64指令集,並以Intel Nehalem微架構為基礎,取代Intel Core 2系列處理器。
Intel官方正式確認,基於全新Nehalem架構的新一代桌面處理器將沿用「Core」(酷睿)名稱,命名為「Intel Core i7」系列,至尊版的名稱是「IntelCore i7Extreme」系列。Nehalem曾經是Pentium 4 3.06GHz版本的代號。
Core i7處理器的緩存設計:
我們知道,Core 2 Quad系列四核處理器其實是把兩個Core 2 Duo處理器封裝在一起,並非原生的四核設計,通過狹窄的前端匯流排FSB來通信,這樣的缺點是數據延遲問題比較嚴重,性能並不盡如人意。
Core i7則採用了原生多核心設計,採用先進的QPI(QuickPathInterconnect,下面將進行介紹)匯流排進行通訊,傳輸速度是FSB的5倍。
緩存方面也採用了三級內含式Cache設計,L1的設計和Core微架構一樣,L2採用超低延遲的設計,每個內核256KB;L3採用共享式設計,被片上所有內核共享,容量為4-20MB。
『陸』 11代i7什麼時候出的
Core i7處理器是英特爾於2008年推出的64位四核心CPU,官方的正式推出日期是2008年11月17日。
Intel表示取i7此名的原因只是聽起來悅耳,「i」的意思是智能(intelligence的首字母),而7則沒有特別的意思,更不是指第7代產品。
技術評測:
Intel並沒有把新的32nm HKMG製造工藝首先用到高端的酷睿i7系列上,畢竟AMD對它完全夠不成威脅,不過Intel還是在32nm Clarkdale晶元發布後的兩個月把新的製造工藝帶到了酷睿i7系列上,它的影響力並不亞於CPU+GPU的Clarkdale晶元。
這就是業界首枚台式機六核心處理器晶元——Gulftown,產品型號是酷睿i7-980X至尊版(酷睿i9的命名方式不攻自破),台式電腦也由此開啟了六核心計算時代的大門。
『柒』 十代i7和十一代i7有什麼區別
以酷睿為例,十代i5和十代i7的區別有:
1、首先是i7處理器的二級緩存相對i5來說通常要大上2MB,這是主要的差別,更大的緩存可以調用更多的RAM來增強性能、降低功耗。
2、至於成本,顯然酷睿i5處理器的價格更低,桌面版本大約千元起,而i7則要貴出800元甚至更高。至於筆記本,搭載i5-4200的型號大約為3200元起,而同樣為Haswell架構的i7本則約為4200元起,差價至少在千元左右。
3、酷睿處理器採用800MHz-1333Mhz的前端匯流排速率,45nm/65nm製程工藝,2M/4M/8M/12M/16M L2緩存,雙核酷睿處理器通過SmartCache技術兩個核心共享12M L2資源。
英特爾公司繼使用長達12年之久的「奔騰」的處理器之後推出「Core 2 Duo」和「Core 2 Quad」品牌,以及最新出的Core i7 , core i5, core i3三個品牌的CPU。「奔騰」並沒有被放棄,作為消費者所熟悉的一個品牌將逐漸轉向經濟型產品。
『捌』 十一代i5和十一代i7的區別,與性價比
同代的i5和i7,主要就是核心和線程數,還有三緩的區別,另外i7的功耗比i5高一些。論性價比,自然是i5更勝一籌,i5的性能已經足以應對日常游戲和中等強度的辦公了。除非要跑專業軟體或者3A大作,又或者對多線程能力有很高需求,否則沒必要上i7,性能冗餘不說,功耗和發熱也是大問題。
『玖』 配台新電腦,選的11代I7,B560重炮手能帶的起來嗎
B560重炮手支持第11代CPU
華碩TUF GAMING B560M-PLUS WIFI重炮手
英特爾® LGA 1200 插槽:支持第十一代英特爾® 酷睿™ 處理器
怪獸級供電解決方案: 8+1供電模組, 6層PCB, ProCool 高強度實心電源介面, 以及高品質電容提供更高供電效率
全方位散熱解決方案: VRM 散熱鰭片, 靈活的 M.2散熱片, PCH散熱片, 混合風扇接針及Fan Xpert 2+智能風扇控制
電競特工連接: PCIe 4.0, Realtek 2.5Gb 有線網卡, 英特爾® Wi-Fi 6, 背部USB 3.2 Gen 2, USB 3.2 Gen 1 Type-C® 前置介面和支持雷電™ 4
電競特工網路: 英特爾 Wi-Fi 6, Realtek 2.5 Gb 有線網卡, TUF LANGuard網路安全防護和TurboLAN網路加速
雙向AI降噪: 基於大型深度學習資料庫設計而來,當識別到聲源時,該實用程序將使人聲與干擾雜訊隔離,通過單擊單個按鈕,來自雙方的背景噪音將被自動消除
MyASUS: 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功能,如聯系華碩獲得售後服務, 優化網路性能,通過Link to MyASUS與手機協作
*產品規格可能會依國家地區而有所變動,我們誠摯的建議您與當地的經銷商或零售商確認目前銷售產品的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