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沒有蘋果電腦的介紹和圖片啊
蘋果電腦國際有限公司,或蘋果電腦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蘋果電腦,英文名Apple Computer, Inc.,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庫比提諾,核心業務是電腦科技產品。蘋果電腦的Apple II於1970年代助長了個人電腦革命,其後的Macintosh接力於1980年代持續發展。最知名的產品是其出品的Apple II、Macintosh電腦、iPod數碼音樂播放器和iTunes音樂商店,它在高科技企業中以創新而聞名。
簡史
蘋果電腦的最早的、在1976年之前使用的標志
早期的蘋果電腦,Apple IIc1976年,由斯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和斯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簡稱沃茲)創立。在當年開發並銷售Apple I電腦。
1977年發售最早的個人電腦Apple II。
1984年推出革命性的Macintosh電腦。
2003年推出最早的64位個人電腦Apple Macintosh G5。
2005年斯蒂夫·喬布斯宣布下一年度將採用英特爾處理器。
成立前
在他們一起創立蘋果電腦前,沃茲已經是一個電子學黑客,自1975年,他在HP上班和幫斯蒂夫·喬布斯設計Atari電子游戲。當時沃茲向由Alex Kamradt開設的分時電腦系統服務公司Call Computer租用小型電腦使用。當時的電腦只能夠以紙張印字輸出,而由德州儀器推出的Silent 700是當時最尖端的熱升華印字機型號。沃茲曾看到大眾電子學雜志 (Popular Electronics) 介紹如何自製電腦終端機,使用現成的零件,Woz設計了一部能夠和電腦溝通的電傳印字機。該部只能印出大階英文字元的印字機能印出每版24行,每行40個字,而且能夠接駁到Call Computer旗下的小型電腦使用。Call Computer 的老闆Alex Kamradt代理了這個設計,並售出少數目的機器。 從1975年起沃茲開始出席家釀計算機俱樂部(Homebrew Computer Club)的活動,當時新型的微型電腦如Altair 8800和IMSAI觸發Woz將微處理內建於其電傳印字機之內,成為一部完整的電腦。
當時在市面上能弄到的微機處理器只有9美元的英特爾(Intel)8080和0美元的摩托羅拉(Motorola)6800。沃茲軟喜歡6800,但兩者都超出他的預算范圍。所以他只能透過觀察和學習學習,在紙上設計電腦,並等待著能買得起處理器的那天。 1976年,當MOS Technology發表只需美元的著名處理器6502時,沃茲為這伙處理器編寫了一個BASIC程序語言版本,再設計一部可運行這種BASIC程序語言的電腦。由於6502的設計者和6800是相同的(因為MOS Technology是由Motorola的前雇員成立的),故此Woz早前在紙上設計,建基於6800的電腦,只需作出輕征修改就可以使用6502作為微處理器。
沃茲完成機器後,把它帶到「家釀電腦俱樂部」的聚會,並向電子同行們展示它的系統。在那裡,他遇到了老朋友斯蒂夫·喬布斯。喬布斯意識到這些細小的業余機器的商業潛力。
1990年的蘋果電腦,Macintosh Classic
蘋果的由來
喬布斯和沃茲兩人決定成立公司,他們想了好幾名字,喬布斯有次旅行回來後向沃茲建議把公司命名為蘋果電腦。
早期
1971年,16歲的斯蒂夫•喬布斯和21歲的斯蒂夫•沃茲尼亞克(「兩個斯蒂夫」)經朋友介紹而結識。1976年,喬布斯成功說服沃茲裝配機器之餘更拿去推銷,他們另一位朋友,羅•韋恩(Ron Wayne)也加入,三人在1976年4月1日組成了蘋果電腦公司。
同年5月份,喬布斯與一間本地電腦商店The Byte Shop洽商,負責人表示如果這部電腦完全裝配好才會感興趣。店主保羅•泰瑞爾(Paul Terrell)考慮得更長遠,他想訂購50部,並在交貨時支付每部0。取了這份訂單後,為了籌備資金,出售自己各種值錢的東西籌款(像計算機和一台大眾麵包車)。喬布斯到大型電子零件分銷商Cramer Electronics訂購零件,店鋪的信用部經理問喬布斯如何結帳,他說:「我有一份Byte Shop向我訂50部電腦的訂單,付款條件是貨到付款,如果你給我30天付款期,我可以在付款期限內把電腦裝配好,送貨給泰瑞爾後再付清帳款。」那名經理致電當時正在太平洋樹林市出席IEEE電腦討論會的泰瑞爾查詢,驚訝於喬布斯的堅韌,泰瑞爾向經理確實訂單說如果喬布斯送貨給他的話,喬布斯肯定有足夠的錢付款。他們三人與兩名朋友借用喬布斯家人的車房日夜不分地裝配和進行馬拉松式的測試,終於在期限前送貨給泰瑞爾,泰瑞爾也如當初承諾付錢給喬布斯,使他付清零件的帳單,而且賺了一筆可觀的羸利用來慶祝和留作本錢。
這部後來被命名Apple I的電腦有幾個顯著的特點。當時大多數的電腦沒有顯示器,Apple I卻以電視作為顯示器。對比起後來的顯示器,Apple I的顯示功能只能緩慢地每秒顯示60字。此外,主機的ROM包括了引導(Bootstrap) 代碼,這使它更容易啟動。最後,因為保羅•泰瑞爾的堅持下,沃茲也設計了一個用於裝載和儲存程序的卡式磁帶介面,以1200位/秒的高速運行。盡管 Apple I的設計相當簡單,但它仍然是一件傑作,而且比其他同級的主機需用的零件少,使沃茲贏得了設計大師的名譽。最終Apple I一共生產了200部。
此役後,沃茲已成功設計出比Apple I 更先進的Apple II。喬布斯想將公司擴充並向銀行貸款,但韋恩因為四年前冒險投資失敗導致的心理陰影而退出了。當時的蘋果電腦缺乏資金來源。喬布斯最後遇到麥克•馬庫拉 ("Mike" Markkula),麥克•馬庫拉注資九萬二千美元並和喬布斯聯合簽署了二十五萬美元的銀行貸款,1977年1月,蘋果電腦公司正式注冊成為蘋果電腦有限公司。擁有資金和新設計方案在手,同年4月,Apple II 在首屆的西岸電腦展覽會(West Coast Computer Fair)首次面世。
Apple II與Apple I最大分別包括重新設計的電視界面,把顯示整合到內存中,這不止有助於顯示簡單的文字,還包括圖像,甚至有彩色顯示。而且有一個改良的外殼和鍵盤。 Apple II在電腦界被廣泛譽為締造家庭電腦市場的產品,到了1980年代已售出數以百萬部計。Apple II家族產生了大量不同的型號,包括Apple IIe和IIgs,這兩款電腦直到1990年代末仍能在許多學校找到。
當蘋果在1980年上市的時候,他們吸引的資金比1956年福特上市以後任何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公司(IPO)都要多,而且比任何歷史上的公司創造了更多的百萬富翁。
Apple III與Lisa
在80年代,蘋果在個人電腦業務遇到新興的競爭對手。他們之中份量最重的是電腦業的「頭號人物」-IBM。IBM的PC型號,運行DOS(磁碟作業系統英文的簡寫,由微軟授權給IBM使用)的電腦獲得企業用電腦市場的大份額。
正當小型企業還在使用Apple II時,蘋果感到它需要一個更新、更先進的型號以參與企業用電腦市場。Apple III的設計師被迫遵循喬布斯的極高和有時不切實際的要求,據說喬布斯覺得散熱扇「不雅緻」因而省略了,結果導致電腦容易過熱,迫使最早期的型號被回收。另外,Apple III售價高昂,雖然1983年推出了升級型號,但基本上仍是無法挽回Apple III在市場中的劣勢。
與此同時,蘋果內部的各式工作組正在日以繼夜地設計一款完全不同的新款個人電腦。使用了許多先進的技術,例如:圖形用戶系統、電腦滑鼠、物件導向程序設計和網路功能。這些人,包括了傑夫•拉斯金和比爾•阿特金森,鼓動斯蒂夫•喬布斯把公司的焦點放在電腦功能上。1979年12月當他們帶喬布斯參觀Xerox PARC在Alto上做的工作後,喬布斯決定未來將在圖形集中、圖標友善的電腦上,而只會支持Apple Lisa和Apple Macintosh。許多PARC的研究員如拉里•泰斯勒在同事們的反對聲中加入蘋果電腦工作。蘋果以一百萬美元的預售初次發行股票(約值 ,000,000美元)作條件,換取Xerox答應讓蘋果的工程師進入PARC研究所工作3天。
Lisa在1983年1月以,995美元的身價初次露面。再一次,蘋果推出了一款超越它所處時代的產品,但實在太昂貴(蘋果公司將在接著的幾年跟隨這個模式前進),使蘋果再次失去獲得企業市場份額的機會。Lisa在1986年被終止,余貨被埋在猶他州的垃圾堆填區。
Macintosh 的推出
Lisa計劃從喬布斯控制的發展計劃中途被取消。喬布斯立刻把他的注意力集中在Macintosh計劃上,最初把它預想為一種「廉價Lisa」。Apple Macintosh在1984年以一個著名的超級杯廣告(基於喬治·奧韋爾的小說《1984》)開始投放市場,其中更宣布「在1月24日,蘋果電腦將推出Macintosh。你將會見到為什麼1984將不會像『1984』。」。這明顯暗示了新的Mac和其「容易使用」的GUI將電腦和信息從公司和技術統治論者那裡解放出來。蘋果也大量生產由蘋果雇員與之後的蘋果人蓋伊·川崎首創的蘋果福音傳道的思想。
Macintosh延續了蘋果的成功,但不能達到它最輝煌時的水平。在一次比爾·蓋茨(現任微軟總裁)參觀蘋果位於庫珀蒂諾的總部時,喬布斯展示了Mac GUI的原型。在之後的1985年,微軟發布了Microsoft Windows,它讓IBM PC擁有了GUI。因為這一點,許多公司也開始製造IBM PC兼容機,廉價的PC復製品。蘋果沒有允許其它公司克隆Mac。雖然首個版本的Windows在技術層面上不如Mac,但它加上一部PC克隆機的價格則比Mac便宜許多,而且不久以後在Windows上也同樣出現了很多的軟體。
近年
iBook G4在1989年推出銷量欠理想的手提電腦Macintosh Portable後,一台更受歡迎的手提電腦PowerBook在90年代初推出市面。這是首次與Sony聯合設計,並為現今流行的手提電腦設立了現代的外形標准。它通過後部的鉸鏈支撐屏幕,打開後平台的後半部分放置鍵盤,前方則是軌跡球(以後改為觸摸板)。這款來自蘋果的產品還包括了操作系統(如ProDOS、Mac OS和A/UX)、網路產品(如AppleTalk)和多媒體程序(QuickTime)。在1994年,蘋果更新了它的Macintosh產品線,推出了Power Mac系列。它基於IBM、摩托羅拉和蘋果三家共同開發的PowerPC系列處理器。這款處理器使用RISC(精簡指令集運算)結構,它超過了之前Mac所使用的Motorola 680x0系列,而且有本質的不同。蘋果的系統軟體經過調整,能讓大部分為舊處理器編寫的程序在PowerPC系列上以模擬模式運行。
在經過80年代與新的首席執行官約翰·斯卡利的權利斗爭之後,喬布斯辭去蘋果的職務,並創建NeXT Computer公司。此後,蘋果為了盡力挽救公司,買下整間NeXT和它基於UNIX的系統NeXTStep,此舉把喬布斯帶回了蘋果的管理層。作為新的首席執行官,他做的第一個動作就是促成iMac的發展,這同時挽救了公司免於破產,並使他們有時間開發新的操作系統。
在2001年,蘋果介紹了Mac OS X,一個基於喬布斯的NeXTStep的操作系統。它最終整合了UNIX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和Macintosh界面的易用性,並同時以專業人士和和消費者為目標市場。OS X的軟體包括了模擬舊系統軟體的方法,使它能執行在OS X以前編寫的軟體。通過蘋果的Carbon庫,在OS X前開發的軟體相對容易地配合和利用OS X的特色。
在2002年的剛開始,蘋果初次展示了新款的G4 iMac。它由一個半球形的底座和一個用可轉動的脖子支撐的數字化平板顯示器組成。此產品在2004年的夏天停止生產,在2004年8月31日展示基於G5處理器的型號,並在9月中旬推出市場。此型號省掉了底座,把CPU和整台電腦的硬體藏在平板顯示器的後面,只由流線型的鋁腳支撐。新款的iMac,稱為iMac G5,是世界上最薄的台式電腦,大約5.1厘米厚(約等於2英寸)。
較近期的產品包括使用無線區域網科技連接不同品牌的電腦的蘋果AirPort,也包括iBook和G4電腦。
蘋果電腦諸如PowerBook和更新的iBook和iMac,經常成為電影和電視劇集中的道具。通常英雄或好人使用蘋果電腦,而惡棍或壞人則使用PC兼容機。曾經,蘋果使用電影《職業特工隊》和《天煞:地球反擊戰》中展現PowerBook功能的片斷作為廣告競爭的手段。
除了電腦產品,蘋果也製造消費者設備。在1990年代,蘋果發表了Newton,創造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ce 一詞,為最早的PDA。它雖然銷量欠理想,但成為如Palm Pilot和PocketPC等產品的先驅者。整個1990年代,微軟開始比蘋果獲得更多新電腦用戶。蘋果的市場佔有率十年內從20%滑落到5%。公司在財政上努力掙扎,到1997年8月6日,微軟使用1.5億美元購買蘋果公司非投票股票以換取蘋果放棄控告微軟侵犯版權的官司和以後每一部Macintosh 上內置IE。(微軟在後來已全部售出了所持有的蘋果股票。)或許更意味深長的,微軟同時宣布了繼續支持它在Mac版本上的office系列,並很快成立了Macintosh軟體部門。這個扭轉了微軟之前Mac版軟體較PC 版落後的情況,這也讓它獲得數個大獎。
在2001年5月,經過深思熟慮,蘋果宣布開設蘋果零售店。商店兩個主要目的:1、抑止蘋果的市場佔有率下滑趨勢;2、改善代銷商欠佳的行銷策略。最初,蘋果零售店只在美國開店。2003年底位於東京銀座店開幕,這也是蘋果在美國以外開了首家蘋果零售店。銀座店之後,2004年8月開幕的大阪店,名古屋店和歐洲首家的英國倫敦的店亦相繼開幕。
2005年6月6日的WWDC大會上,CEO喬布斯宣布從2006年起Mac開始使用Intel CPU。
⑵ 玩轉你的蘋果電腦的內容簡介
《玩轉你的蘋果電腦》通過通俗的語言以及詳細的步驟講解了蘋果電腦的使用方法。讓讀者在工作和生活中充分利用功能強大的蘋果電腦,並在這一過程中獲得極大的樂趣和滿足感。內容從最基本的開啟電腦和滑鼠鍵盤的使用講起,一直到運行較復雜的程序,比如設置電子郵件賬戶、無線共享文件、網上沖浪等。《玩轉你的蘋果電腦》講解了蘋果電腦用戶所需的大部分知識。
《玩轉你的蘋果電腦》由暢銷書作家Wallace Wang編寫,書中不僅介紹了作者的大量使用經驗,而且包括了大量的示例圖片,適合所有使用蘋果電腦的人士閱讀參考。
⑶ MAC的硬體介紹
Mac專用的CPU包括Power PC G3、Power PC G4和Power PC G5,它們是由IBM、Motorola等幾家大公司聯合為蘋果電腦設計製造的,尤其是Power PC G4,還可以進行128位運算。它採用0.18微米工藝和銅連接工藝,483針腳的陶瓷CBGA封裝,內核集成了3300萬個晶體管,工作電壓1.8伏,而且不用風扇散熱就可以穩定工作。Power MAC G4中沒有安裝CPU散熱風扇,只有一個造型獨特的散熱片,這樣不僅可以減少機器運行的噪音,同時也說明Power PC具有奔騰和雷鳥不可比擬的優勢。由於它是128位運算,速度令那些32位CPU望塵莫及。在運行圖形軟體時,Mac的速度可以成倍提高。例如Photoshop 5.5為發揮Power Mac G4的速度潛能,專門設計了一個外掛程序,可以使整體速度提高2倍多,而某些特效渲染的性能更是提高了10倍。因而,蘋果電腦在人們心中一向是圖形圖像專業應用的代名詞,它所具備的浮點運算能力遠遠超過了普通PC。
從2006年1月開始,蘋果開始使用和PC一樣的Intel處理器(X86),因此,蘋果電腦也可以使用Windows。可見,蘋果公司希望他們的Mac產品能夠走入尋常百姓家。 蘋果公司自OS X 7操作系統開始,一直使用移動設備管理(MDM)模型,取代了傳統的目錄服務模型。這使得管理員可以使用Macs電腦、iOS和Android設備相同的管理工具。例如,OS X 10允許管理員查詢Mac電腦的iTunes賬戶以確定與計算機相關的Apple ID是否已經發生改變。iOS設備管理員也可以做到這一點。這有助於確保資源——如應用程序和通過蘋果的Volume Purchasing Program購買的書籍對應正確的用戶。蘋果的新MDM框架還允許管理員在管理設備上發起AirPlay會話,向Mac電腦推送企業應用軟體和電子書。此外,蘋果公司已經加強了OS X Server的平台能力,使其變得更加MDM友好。用戶可以注冊他們的Mac電腦,供應商可以利用逐漸增多的可用的應用程序編程介面來支持第三方安全管理解決方案。AirWatch等新特性允許管理員管理Mac電腦與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通過AirWatch Mac Manager,管理員可以執行各種管理任務,如更新密碼配置文件、創建電子郵件帳戶管理域、授權AirPlay、分發和跟蹤軟體資產。盡管許多管理產品可以與AD集成,組織也可以使用單獨的工具如MobileIron或未綁定到AD的蘋果伺服器。管理員還可以通過虛擬專用網路實現用戶訪問,而且Mac電腦無需加入域。當用戶使用個人Mac筆記本電腦時這種方法很有用。
⑷ 詳細介紹MacBook。
簡單說macbook air適合對便攜要求較高,或者比較喜歡輕薄的人,同時對性能不是很大需求。如:不玩游戲的女孩子,經常帶出帶進的商務人士or學生。
macbook pro 13寸這是對性能有點需要的人,由於是集顯所以對顯卡有要求的人就不要選擇了。適用人群如:玩小游戲或者對顯卡不怎麼講究的游戲的學生等等。
macbook pro 15-17 屬於高端機子,獨顯基本能勝任日常所有的辦公和游戲,專業需求或牛x游戲除外,筆記本畢竟不是游戲機或專業機子。適用人群:享受高品質運行效果的人。
總的來說,air是便攜的首選。pro13是入門首選,pro15是高端。只要不差錢對機子不要求便攜的建議pro15,性能還是不錯的。
ps:選什麼機子最主要看自己的需求,你平時做什麼事需要啥樣的基礎機子就可以看看配置就知道自己選擇什麼。
⑸ 請詳細介紹一下蘋果電腦的歷史和產品
蘋果公司發展歷史和大事記
1975年以前
1950年:史蒂芬·沃茲涅克出生;
1955年:史蒂芬·喬布斯出生;
1972年:史蒂芬·喬布斯從Reeds學院輟學,他僅在Reeds學院就讀了一個學期。喬布斯在完成中學學業後,經常參加HP公司的講座。這一年他成為了HP公司的夏季職員。隨後與同在HP公司就職的,也是剛從加州大學輟學的的史蒂芬·沃茲涅克相識。這時的沃茲涅克因為銷售用於免費遠程呼叫的自製設備而小有名氣。喬布斯幫助沃茲涅克賣出了不少這樣的設備。
1974年初:喬布斯成為Atari公司的一名視頻設計師。他用節省下來的錢作了一次印度之行,在那裡尋求精神上的啟迪。
1974年秋:喬布斯從印度歸來,開始參加沃茲涅克的「國產計算機俱樂部」的聚會。當時沃茲涅克熱衷於創造電子設備,而喬布斯已開始觀注個人計算機的市場前景。喬布斯勸說沃茲涅克與他共同開發一種個人計算機。
1975年-1979年
1975年:在喬布斯的卧室中,喬布斯和沃茲涅克開始開發Apple I;
1976年:Apple I開發工作完成,在喬布斯的車庫里他們製造出了Apple I的原型機。沃茲涅克向HP公司介紹他的Apple I,但在HP公司沒有人對他的計算機感興趣。在遭到拒絕之後,喬布斯想他們應該自已生產Apple I,為此,喬布斯賣掉了他的大眾(Volkswagen)汽車,沃茲涅克也賣掉了他的可編程HP計算機。他們一共籌集了1250美元,開始生產Apple I主板;
1976年4月1日:由沃茲涅克、喬布斯和RonWayne共同成立了蘋果電腦公司。Ron Wayne設計了蘋果公司的第一個徽標;
1976年5月:Apple I每台售價為666.66美元,一個電腦商店(Byte Shop)購買了50台Apple I;
1976年夏:Ron Wayne離開蘋果電腦;
1976年秋:沃茲涅克完成Apple II的開發工作。
1977年:Rob Janov設計了蘋果的第二個徽標,也就是一直沿用至今的蘋果徽標(只是在1998年去掉了彩虹顏色)。Mike Markkula向蘋果注資92000美元。Apple II發布,其售價為1295美元;
1978年6月17日:喬布斯的女兒Lisa Nicole出生。後來一款蘋果電腦就以她的名字命名(Apple Lisa);
1979年:Apple II+推出,其售價為1195美元;
1979年夏:開始開發Apple Lisa和Apple Macintosh。
1980-1989
1980年:Apple III發布,根據配置的不同,其售價從4340美元到7800美元不等。蘋果股票上市,並獲得巨大成功;
1981年:喬布斯加入到Macintosh項目組。Mike Markkula成為蘋果電腦公司的總裁。
1981年2月:沃茲涅克在一次飛機事故中受傷,隨後他暫時離開蘋果和Macintosh項目組(他再也沒回到Macintosh項目組)。沃茲涅克結婚,並回到加州大學繼續攻讀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學位;
1981年8月:IBM公司推出其第一款個人電腦IBM-PC。盡管IBM-PC次於Apple II和Apple III,但是它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1981年11月:蘋果計算機有限公司和甲克蟲唱片公司達成一項秘密協議:蘋果計算機公司可以在計算機產品上使用「蘋果」名稱。
1982年:Lisa資料庫完成並准備發布。蘋果的廣告代理商Chiat/Day製作完成了Macintosh TV spot(「1984」)。
1983年:Lisa資料庫和Apple Iie發布,售價分別為9998美元和1395美元。Apple成為歷史上發展最快的公司。
1983年春:為Macintosh重新製作了廣告片「1984」。
1983年4月:John Sculley,PepsiCo的前總裁成為蘋果的總裁兼CEO。
1983年6月:史蒂芬·沃茲涅克返回蘋果。
1983年12月:Apple III+發布,其售價為2995美元。同期,IBM-PC的銷量突破100萬台;
1984年:蘋果廣告片「1984」在全美的影院上映;
1984年1月22日:「1984」在Super Bowl XVIII上映;
1984年1月24日:Apple Macintosh發布。Maintosh配有全新的具有革命性的操作系統(使用Macintosh圖形用戶界面),其中有易於理解的「trashcan」和「便條」等。Macintosh成為計算機工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1984年中:五角大樓禁止Macintosh銷往共產主義國家。此時在前蘇聯,Maintosh中使用的技術仍然不為所知。
1985年初:Mac XL、Apple II增強版發布。喬布斯離開蘋果公司,問題出現在喬布斯和Sculley之間,喬布斯認為Sculley根本不懂計算機,而Sculley認為喬布斯不善管理對於公司來說這是危險的;
1985年5月23日:喬布斯試圖通過政變促使Sculley下台。他試圖在Sculley在中國出席會議期間獲得蘋果公司的控制權。在最後時刻他的計劃被人向Sculley告發;
1985年5月24日:Sculley和喬布斯發生了激烈的爭論。Sculley要求董事會在他和喬布斯之間作出選擇;
1985年5月31日:Sculley解除喬布斯的一切權力,僅保留了他的蘋果主席職務,但喬布斯已經不能對任何決策施加影響;
1985年夏:Sculley成為蘋果電腦的新領導人。同時裁員1200人;
1985年9月17日:史蒂芬·喬布斯正式從蘋果辭職。他對蘋果董事會表示他計劃創建一家新的公司。他還通知他們5名蘋果雇員將與他一起創建新的公司;
1985年9月23日:蘋果向史蒂芬·喬布斯提起訴訟。
1985年10月24日:John Sculley簽下蘋果有史以來最壞的合同。他同意微軟如果繼續為蘋果生產軟體(如Word,Excel)就允許微軟使用部份蘋果圖形界面技術。如果Sculley沒有與微軟做下這筆交易,Windows也許永遠不會介入,因為由於它與MacOS相似性,很明顯蘋果將會輕松的在任何反對微軟的訴訟獲勝。
1985年末:蘋果發布Macintosh Office,並首次使用LaserWriter和AppleTalk網路技術,以期讓Mac對小型企業更加具有吸引力;
1986年1月:蘋果停止對喬布斯的控告。喬布斯同意六個月內不僱用蘋果職員,並且不建立與蘋果電腦競爭的電腦公司。喬布斯創建NeXT公司。史蒂芬?喬布斯從George Lucas購買了Pixar電腦動畫工作室,耗資近1000萬美元;
1986年9月:Apple IIgs發布,其售價為999美元;
1987年:蘋果成立十周年。Mac SE和Mac II推出;
1988年1月:微軟發布Windows 2.0.3;
1988年3月17日:蘋果向微軟和HP公司提出訴訟,控告他們侵犯了蘋果的版權,因為在Windows2.0.3中使用了與Mac相似的圖標;
1988年10月12日:NeXT電腦發布,其售價為6500美元(配置為25MHz,8MB內存,250MB硬碟,FPU,Faxmodem,17英寸顯示器);
1989年2月:甲殼蟲唱片公司控告蘋果電腦違反1981年彼此簽訂的協議,訴訟聲稱蘋果違反了關於生產具有製造合成音樂能力的電腦的條款;
1989年9月:NeXTstep 1.0發布;
1990-1999
1990年:Windows 3.0發布;NeXTstation發布;蘋果推出Mac Iifx,Classic,LC和Mac Iisi四款機型;
1991年:IBM與蘋果結成聯盟:IBM為蘋果開發RISC處理器(即PowerPC)。Mac Classic II,PowerBook 100, PowerBook 140, PowerBook 170, Quadra 700和Quadra 900發布;Pixar電腦動畫工作室和迪斯尼結成製片合作夥伴,Pixar製作電影而迪斯尼進行推廣,Pixar和迪斯尼共同分攤成本,分享利潤;
1991年10月9日:蘋果付給甲克蟲唱片公司2650萬美元,法律訴訟結束;
1992年:NeXTstep3.0發布;微軟發布Windows 3.1;
1993年2月:史蒂芬·喬布斯解僱NeXT公司一半的職員。他撤掉了NeXT公司的硬體部,同時宣布NeXT將致力於操作系統;
1993年4月:第一系列PowerPC(601)處理器由Motorola發布,運行速度分別為50MHz,66MHz和80MHz;最後一位NeXT創始者離開NeXT,史蒂芬·喬布斯成為NeXT電腦公司唯一的領袖(NeXT公司更名為NeXT電腦公司);
1993年6月:Michael Spindler取代Sculley成為蘋果的CEO,Sculley仍然擔任蘋果的董事會主席;
1993年8月2日:蘋果發布第一款PDA(Newton MessagePad)。即使Newton MessagePad比競爭對手的同類產品(如Windows CE PDAs,Palm PDAs等等)更出眾,但它的銷量仍是相當可憐的,主要問題在於手寫文字往往被曲解。手寫識別是Newton MessagePad獲得成功的關鍵。蘋果的PDA部門僅僅在發布Newton MessagePad四年之後就被撤掉了;
1993年8月24日:法庭裁決1985年關於蘋果和微軟的訴訟,裁定Windows2.0.3不構成侵權;
1993年10月15日:Sculley辭去蘋果的職位成為Spectrum公司的董事會主席兼CEO;
1994年3月14日:Power Mac6100,7100,8100系列發布;
1994年6月:MacOS7.5發布,蘋果從7.1.2+SU3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1994年夏:蘋果開始特許MacOS;
1994年12月13日:蘋果發布Pippin,一款家用多媒體系統,用於網上游戲、學習和娛樂;
1994年冬:IBM和Motorola發布PowerPC 603和PowerPC 604;
1995年2月:PowerPC 603e發布;
1995年5月:最早的Mac兼容機涌進市場;迪斯尼上映Pixar的第一部電影「Toy Story」;
1996年4月1日:蘋果20周年;二十周年紀念版Macintosh發布;
1996年10月:操作系統System 7.5.5發布;
1996年12月:蘋果以4.3億美元收購NeXT電腦公司;
1997年1月24日:MacOS 7.6發布;
1997年1月26日:由於NeXT被收購,喬布斯重新回到蘋果公司。在MacWorld大會上,新MacOS策略推出(MacOS 8,Rhapsody);
1997年3月:Bandai在日本推出Pippin Atmark;
1997年4月:Motorola發布300MHz PowerPC 603e;
1997年6月:Gil Amelio宣布蘋果第二財季虧損7.4億美元;
1997年7月1日:二十周年紀念版Macintosh上市,這款機型與以往機型有些不同。該機主頻為250MHz,配有集成BOSE聲音系統。該款Macintosh被限量發售,它的獨特設計風格使其成為收藏家的珍愛;
1997年7月:Gil Amelio辭去蘋果的總裁和CEO職務;
1997年7月22日:MacOS 8發布。它是第一個真正不同於Mac OS 1.0桌面的系統。新一代的MacOS 8比它的前輩運行更加穩定;
1997年8月6日:史蒂芬·喬布斯成為蘋果事實上的領導人,他宣布蘋果與微軟結成聯盟。微軟購買1.5億美元蘋果股票。蘋果將微軟IE瀏覽器集成到蘋果操作系統中;
1997年9月:Motorola發布PowerPC750(G3)處理器。蘋果從Mac兼容機製造商手中購回許可證;
1997年9月16日:史蒂芬·喬布斯成為蘋果的iCEO(臨時CEO);
1997年11月:Bandai在美國推出Pippin@World,其售價為600美元;
1997年11月10日:在「Apple Event」中提出Power Macintosh G3和Apple Store。二者都立即獲得成功;
1998年1月7日:蘋果正式宣布重新贏利,喬布斯宣布1998年第一財季收益為4700萬美元;
1998年2月4日:IBM發布1.1GHz G3處理器;
1998年2月27日:Newton項目中止。主要是由於該項目的巨額虧損(蘋果從Newton項目開始共投入超過5億美元)和蘋果產品線的削減。所有不重要的和不贏利的產品系列(如列印機和附件)都被中止;
1998年5月:iMac和筆記本電腦PowerBook G3發布;
1998年7月:蘋果宣布1998年第三財季贏利1.01億美元;
1998年7月30日:Motorola發布333MHz、366MHz和400MHz PowerPC G3處理器;
1998年8月:iMac訂單超過15萬台;
1998年8月15日:iMac上市,並且成為歷史上銷售最快的個人電腦;
1998年10月15日:MacOS 8.5發布;
1999年1月5日:在三藩市MacWorld展覽會上,蘋果展出了Power Macintosh G3 Yosemite和五種不同色彩的266MHz iMac。在1999年的前兩季Power Macintosh G3 Yosemite的銷售很旺。Mac OS X Server發布,但實際直到3月它才最終發貨;
1999年4月14日:333MHz的第三版iMac(修訂版D)發布;
1999年4月:QuickTime 4 Beta版發布。在蘋果的網站上可以下載QuickTime 4格式的「Episode One / The Phantom Menace」電影預告片,它創造了互聯史上下載次數最多的紀錄,超過2500萬人下載了該片;
1999年6月:新筆記本電腦PowerBook G3 Lombard發布。它比以前的筆記本更輕更小。300MHz的Power Macintosh G3 Yosemite停止生產,新推出450MHz的Yosemite;專業視頻編輯軟體Final Cut Pro發布,它專門征對PowerMac的新火線介面進行了優化;
1999年7月21日:在紐約MacWorld展覽會上推出iBook;
1999年8月31日:iBook訂單超過14萬台。史蒂芬·喬布斯在三藩市舉行的Seybold大會展示超級計算機Power Macintosh G4。500MHz G4處理器每秒可運行超過10億次浮點運算,它也因此而被美國政府列為禁運武器類技術。
1999年9月30日:Pixar的第二部電影「Toy Story 2」上映。Pixar也因此鞏固了它在全球電腦動畫視頻電影領域中第一的位置。"Toy Story","Toy Story 2" 和 "A Bug』s Life"在全球總票房收入接近12億美元;
1999年10月5日:350MHz、400MHz iMac推出,其中有些配置了DVD光碟機。捆綁iMove(Final Cut Pro的簡本)的iMac DV和iMac DV特別版上市;
1999年11月5日:MacOS 9發布。它帶來許多諸如Sherlock 1的增強版Sherlock 2的新特性。
2000-2002
2000年1月6日:在San Francisco MacWorld展覽會上蘋果展示了其最新操作系統Mac OS X,Mac OS X是基於Rhapsody策略上的新操作系統。像NeXT操作系統一樣他也是一個UNIX系統。蘋果在MacOS X中推出了新的「Aqua」桌面。Mac OS X公共測試版將在2000年夏末發布,而其正式版計劃在2001年1月發布;斯蒂芬·喬布斯再一次成為蘋果的CEO(不再是臨時CEO,雖然他的頭銜仍然是「iCEO」)。辦公軟體AppleWorks 6發布。蘋果網站上新引入了如iTools的新特性,iTools是蘋果為Mac用戶和iReview推出的一項免費Web空間服務。
2000年2月16日:PowerBook G3 Pismo、iBook特別版和500 MHz Power Macintosh G4在東京MacWorld展覽會上發布。配置了AirPort無線網路的400MHz、500MHzPowerBook G3也在同期發布。iBook特別版沿用了iMac DV特別版的顏色,其主頻為366MHz;
2000年4月19日:蘋果公布2000年第三財季收益為2.33億美元;
2000年7月19日:在紐約MacWorld展覽會上,蘋果展示了全新色彩的iMac系列(iMac,iMac DV, iMac DV+, iMac DV SE)、全新的PowerMac G4 Cube和配置千兆乙太網卡的雙處理器PowerMac G4(雙500MHz PPC G4處理器);
2000年9月12日:在2000巴黎蘋果展覽會上,蘋果推出了新款iBook。新推出的iBook有兩款不同顏色的機型(灰色和青色),其主頻為366MHz或466MHz。另外,還發布了Mac OS X公共測試版,並在英國、德國和法國的Apple Store開始發售,售價為30美元;微軟發布蘋果版Office 2001,它被認為更好於Windows版的MS Office 2000。
2000年9月29日:蘋果宣布修正後的2000年第四季的收益估值。早先第四財季預計收益為1.65億美元,修正後的第四財季預計收益為1.1億美元。由於這一聲明,蘋果股票一夜之間狂跌45個百分點,由每股53.50美元躍至29.13美元。
2000年12月5日:蘋果預計2001年第一財季(截止到2000年12月30日)將虧損2.59億美元。這也是蘋果在三年內首次出現虧損。
2001年1月9日:在三藩市MacWorld展覽會上,史蒂芬·喬布斯展示了一系列蘋果新產品。在硬體方面,蘋果推出了全新的PowerMac G4電腦,新G4由純鈦製造,並配置了更快的G4處理器以及內置的CD-RW或DVD-RW光碟機。蘋果還獲得了DVD的許可,發布了DVD studio Pro和iDVD。另外,蘋果還在其官方網站上提供了用於播放、編碼和轉換MP3文件的工具軟體iTools的免費下載;蘋果還發布了MacOS 9.0.4的升級版MacOS 9.1。喬布斯同時宣布Mac OS X的發布日期為2001年3月24日;
2001年2月22日:蘋果在東京MacWorld展覽會上展示了配置內置 CD-RW光碟機的新iMac系列。新系列iMac共有四種顏色:「indigo」,「Blue Dalmatian」,「Flower Power」和石墨色;主頻為400MHz、500MHz或600MHz。另外,蘋果還推出了G4 Cube的升級版。自從2000年7月G4 Cube發布以來,它的銷售情況一直不好。蘋果試圖通過增加內置CD-RW和降價來提高G4 Cube系列產品的銷量。
2001年3月14日:蘋果以價值6200萬的蘋果股票收購了PowerSchool公司。PowerSchool公司是一家專為學校提供數據管理軟體的公司。PowerSchool Server是基於互聯網開發的,所以可以通過Web瀏覽器對它進行訪問。蘋果通過收購PowerSchool公司,就有能力為學校提供完整的系統集成:為學生提供iMac,為教師提供Power Macintosh電腦,而Power Macintosh G4 Server則可以作為PowerSchool軟體和AirPort無線網路的平台;
2001年3月24日:蘋果如期發布了Mac OS X 10.0。由於蘋果想在7月份MacWorld展覽會上舉行一個隆重的Mac OS X 10.1的發布會,所以這次發布顯得比較平靜。同期,大量的Mac OS X版的第三方軟體發布。
2001年4月18日:蘋果宣布本季度收益為4300萬美元,其中Mac OS X的銷售貢獻了900萬美元。蘋500萬台iMac下線,這一成績使iMac迄成為今為止最成功的個人電腦;
2001年5月1日:新iBook發布。新iBook採用白色塑料外體,500MHz G3處理器,顯示分辯率最高達1024x768像素,並且提供CD-RW可選件;
2001年5月19日:蘋果自已的第一批零售店開張。它們分別位於洛杉磯和華盛頓附近。蘋果在它的零售店裡提供了硬體及Macintosh軟體,還為蘋果愛好者們交流經驗、學習以及蘋果軟硬體的演示開辟了專門的區域;蘋果想通過開辦自已的零售店來使其目前5%的市場份額增加一倍,到2001年末在全美又開辦了另外25家零售店;
2001年5月21日:在WWDC 2001上蘋果宣布Mac OS X將隨機附帶。另外蘋果還發布了WebObject 5和新17英寸平板Studio顯示器,同時將PowerMac G4 Server升級到雙533MHz G4處理器。WebObject 5是一款用於創建Web應用程序的初級工具;
2001年7月3日:蘋果正式停止Power Macintosh G4 Cube系列產品線;
2001年7月17日:蘋果公布2001年第三財季收益為6100萬美元;
2001年7月18日:在紐約MacWorld展覽會上,蘋果推出新G4電腦。主頻高達867MHz,其中雙800MHz處理器具有每秒120億次浮點運算能力。蘋果宣布Mac OS X 10.1(Puma)將在9月發布;
2001年9月7日:蘋果發布733MHz Power Macintosh G4 Server。第七家蘋果零售店在俄亥俄開張;
2001年9月25日:長期的等待終於結束了,蘋果發布了Mac OS X的升級版Mac OS X 10.1,它比Mac OS X運行更快,支持CD刻錄,DVD播放和新界面(Aqua);另外還發布了Mac OS X Server v10.1;
2001年10月16日:更快的550MHz和667MHz PowerBook G4、600MHz iBook以及配置雙800MHz G4處理器的PowerMac G4 Server同時發布;
2001年10月17日:蘋果公布2001年第四財季贏利為6600萬美元;
2001年10月23日:史蒂芬·喬布斯向公眾推介攜帶型MP3播放器iPod,iPod配置了5GB的內置火線硬碟(可容納多達1000首MP3歌曲),2英寸背光LCD顯示器,內置數字放大器和耳機。另外蘋果還發布了用於將MP3文件從Mac上傳輸到iPod上的工具軟體iTunes 2;
2001年11月2日:「Monsters Inc.」在全美影院上映。「Monsters Inc.」是Pixar的第四部動畫片。該片在上映的第一周就獲得了6348萬的票房收入;
2001年11月10日:iPod發布;
2001年11月13日:AirPort 2發布,他新增加了對Windows PC的支持,多達50個連接和採用128位壓縮技術。此外,AirPort 2基站配置一塊WAN乙太網卡用作DSL路由;
2001年12月4日:Final Cut Pro 3和MacOS 9.2.2發布;
2002年1月7日:在MacWorld展覽會上蘋果展示了全新的LCD iMac,同時展示的還有14英寸的iBook和免費的照片編輯軟體iPhoto;
2002年1月16日:蘋果公布2002年第一財季收益為3800萬美元。在該季,蘋果共售出74.6萬台Mac;
2002年1月28日:新PowerMac G4發布,新G4主頻高達1GHz,並配有2MB DDR的L3緩存。雙1GHz G4比2GHz的Pentium 4要快72%;
2002年2月12日:蘋果、Sun和愛立信宣布將使用QuickTime線性技術共同開發應用於蜂窩電話的多媒體系統;
2002年3月14日:Mac OS X蘋果遠程桌面發布。蘋果遠程桌面是一款基於Mac OS網路的管理工具軟體;
2002年3月21日:iPod升級版和23英寸的Cinema顯示器在東京MacWorld展覽會上發布;蘋果宣布在4月份Mac OS X將支持藍牙。
⑹ 誰可以完整詳細的介紹一下蘋果電腦嗎,可以和PC作對比,重謝!
蘋果公司出產的PC機,之所以稱蘋果機,是不只是因為其由蘋果生產,也因為其核心區別於IBM標准PC(一般為使用windows環境)。
蘋果機具體的配置也不盡相同,但較IBM標准PC來看,蘋果機的往往配置較好,因為蘋果機多用於圖形領域。此外,蘋果機往往代表了潮流和時尚,代表了高端於精美的工業設計,但是由於其並不使用windows操作系統,而使用Mac OS X操作系統,不兼容windows軟體,習慣windows的用戶很難上手,所以出現了蘋果機目前叫好不叫座的情況。
蘋果公司是美國著名老牌計算機公司,成立於1977年,是個人電腦最早的倡導者和著名生產商。它所生產的蘋果系列電腦,包括iMac,PowerMac,ibook,Powerbook等產品線的眾多硬體產品,一直是個人電腦市場的主流產品之一,並曾提出過很多新概念,其產品也掀起過多次流行潮,風行一時。Mactonish操作系統也是蘋果公司出品的著名個人電腦操作系統,蘋果電腦與Mactonish OS的配合是圖形工作站的最佳選擇,其產品在圖形圖像處理領域,一直有較大的市場份額。除個人電腦以外,該公司在半導體研發方面也有一定實力,曾經參與開發了著名的Power PC晶元。目前,蘋果電腦電腦公司在全球幾十個國家建立了分公司或代表機構,其產品也行銷全世界。
⑺ 有沒有會全面的介紹一下蘋果電腦MacBook 516 (小白)。。
從配置圖可以看出用的是gt320M的低端顯卡,而且是集成顯卡,這個不用我說就知道這意味這什麼,如果用它玩大型3D游戲會很卡,而且因為是蘋果的操作系統,基本國內的游戲都不能玩。P8600的處理器是上一代中的中高端,性能也算不錯了,但功耗比i系列高一點。2G的DDR3內存大小是主流,不多也不少。13.3的屏幕小了點,250G的硬碟也小了點,沒辦法,畢竟是蘋果的低端本,其它的配置就無足輕重了。但是你必須想清楚你買mac的主要用途是做什麼。如果你想用它玩大型3D游戲那麼千萬別買,原因前面也提到了。用它看看電影聽聽歌還不錯,其實蘋果電腦最大價值在於做圖形處理與設計。個人感覺蘋果的產品不實用,沒性價比,最重要的是什麼pps,網銀,搜狗都用不了,就外形好看,只能放在家裡當擺設,不如買普通的pc機。
⑻ 蘋果電腦筆記本鍵盤功能鍵介紹
蘋果公司是第一家將圖形界面和商業化電腦合為一體的公司,同時蘋果公司也是第一家將快捷鍵合並在電腦使用的先驅者。簡單的來說蘋果使用的是MAC系統,而其按鍵的使用會較為復雜,這里就給大家帶來蘋果筆記本鍵盤介紹以及蘋果筆記本功能及快捷鍵大全的相關知識,一起來看看吧!
一、蘋果筆記本鍵盤介紹
1、功能及快捷鍵按法:
cmd+C:拷貝
cmd+V:粘貼
Command-D:復制所選項
cmd+Backspace:刪除
Command-X:剪切
2、截屏:
cmd+shift+3:捕獲整個屏幕
cmd+shift+4:捕獲選擇的區域
cmd+shift+4+space:捕獲某個應用程序的窗口
3、應用程序:
Command-Tab:切換應用程序 - 向前循環
Shift-Command-Tab:切換應用程序 - 向後循環
Option+Command+Esc:選擇你要關閉的程序,關閉應用程序
4、啟動電腦:
啟動時,同時按住「Optionion」鍵可以重建桌面,此操作最好每月做一次;
啟動時,按住「shift」鍵可以關閉所有系統功能擴展;
啟動時,按住「shift+Optionion+delete」鍵可以忽略啟動磁碟,並自動尋找另一個介質做啟動盤;
啟動時,按住「Optionion+P+R」鍵可以重設「選配器」和「控制板」,這種方法對於使用時間較長(半年以上)且系統有問題的電腦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時按住「shift+Optionion+電源鍵」可以重新啟動或關閉電腦;
在滑鼠不能動時,同時按住「control+電源鍵」可以強行啟動電腦。
二、蘋果筆記本功能及快捷鍵大全:
上文中小編為大家帶來了蘋果筆記本鍵盤介紹的相關內容,大家可以參考一下,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下蘋果筆記本功能及快捷鍵大全
Command-F:查找任何匹配
Spotlight:屬性的內容
Shift-Command-F:查找
Spotlight:文件名匹配項
Option-Command-F:導航到已打開的
Spotlight:窗口中的搜索欄
Shift-Command-H:打開當前所登錄用戶帳戶的個人文件夾
Command-I:顯示簡介
Option-Command-I:顯示檢查器
cmd+W:關閉窗口
com+M:最小化窗口
Option+Command+M:最小化所有窗口
Command-N:新建 Finder 窗口
Shift-Command-N:新建文件夾
Option-Command-N:新建智能文件夾
cmd+Q:退出程序
cmd+I:顯示文件/文件夾屬性
一些蘋果電腦的新用戶在是用電腦的過程中,會覺得蘋果筆記本的鍵盤功能與Windows 鍵盤功能有些差異,所以剛開始使用的時候會覺得不習慣,不過如果您能了解這些鍵盤的含義,就能知道其的功能及作用了。以上關於蘋果筆記本鍵盤介紹2017以及蘋果筆記本功能及快捷鍵大全的內容,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⑼ iMac蘋果筆記本的系統介紹一下
Mac
OS是一套運行於蘋果Macintosh系列電腦上的操作系統。Mac
OS是首個在商用領域成功的圖形用戶界面。現行的最新的系統版本是Mac
OS
X
10.5.x版。
主設計人:比爾·阿特金森、傑夫·拉斯金和安迪·赫茨菲爾德
出現年月:1984年
特點:
多平台兼容模式,為安全和服務做准備,佔用更少的內存,多種開發工具
蘋果機採用的Power
PC晶元是RISC(精簡指令集)晶元,而PC機採用的多為CISC(復雜指令集)晶元。Power
PC是通過多管線操控配合超標量指令集來運行的,而CISC晶元則是採用單線程方式來運行的。(蘋果於2006年1月開始使用INTEL晶元)
蘋果機的操作系統是Mac
OS
X,這個基於UNIX的核心系統增強了系統的穩定性、性能以及響應能力。它能通過對稱多處理技術充分發揮雙處理器的優勢,提供無與倫比的2D、3D和多媒體圖形性能以及廣泛的字體支持和集成的PDA功能。Mac
OS
X通過Classic環境幾乎可以支持所有的Mac
OS
9應用程序,直觀的Aqua用戶界面使Macintosh的易用性又達到了一個全新的水平。
蘋果機的外觀一向是採用透明裝的,這給人高貴典雅的感覺;其iMac
G3機的設計更是劃時代的,把主機和顯示器完全整合在一起,再加上那多彩的半透明顏色,很快便風靡全球。Apple在其產品的外殼上加上了高科技的元素,如Power
Book筆記本電腦的外殼採用純度為99.5%的鈦合金製成,把太空梭的材料用在筆記本電腦製造方面算得上首開先河了。
CPU
Mac專用的CPU包括Power
PC
G3、Power
PC
G4和Power
PC
G5,它們是由IBM、Motorola等幾家大公司聯合為蘋果電腦設計製造的,尤其是Power
PC
G4,還可以進行128位運算。它採用0.18微米工藝和銅連接工藝,483針腳的陶瓷CBGA封裝,內核集成了3300萬個晶體管,工作電壓1.8伏,而且不用風扇散熱就可以穩定工作。Power
MAC
G4中沒有安裝CPU散熱風扇,只有一個造型獨特的散熱片,這樣就可以減少機器運行的噪音,同時也說明Power
PC具有奔騰和雷鳥不可比擬的優勢。由於它是128位運算,速度令目前那些32位CPU望塵莫及。在運行圖形軟體時,Mac的速度可以成倍提高。例如Photoshop
5.5為發揮Power
Mac
G4的速度潛能,專門設計了一個外掛程序,可以使整體速度提高2倍多,而某些特效渲染的性能更是提高了10倍。因而,蘋果電腦在人們心中一向是圖形圖像專業應用的代名詞,它所具備的浮點運算能力遠遠超過了普通PC。
從2006年1月開始,蘋果開始使用和PC一樣Intel的處理器(X86),因此,蘋果電腦也可以使用Windows。可見,蘋果公司希望他們的Mac產品能夠走入尋常百姓家。
主板
蘋果電腦採用的主板分為低端和高端兩種,它們都帶有三條64位33MHz
PCI插槽,兩個外部IEEE
1394
400Mbps
FireWire埠,內建10/100
Base-T網卡,56K
Modem,4個DIMM內存插槽。但低端只支持最大1GB的內存容量而且理論帶寬也只有400Mbps,而高端則通過更高效率的內存控制器把這兩個數字分別提高到2GB和800Mbps,並有一條133MHz
AGP2×插槽和內建的一個IEEE
1391
400Mbps
FireWire埠,將來可升級使用高速的FireWire硬碟。在系統匯流排方面,低端蘋果機工作在100MHz的外頻上,而高端的Power
MAC
G4採用了133MHz的MPX匯流排架構。MPX匯流排架構的核心是PowerPC
G4處理器和兩塊相關的集成控制晶元(Uni-N內存匯流排控制晶元和KeyLargo輸入輸出設備控制晶元),這兩塊晶元在整個Power
Mac
G4電腦中所起的作用相當於我們熟知的PC電腦主板的北橋晶元和南橋晶元。在133MHz的MPX匯流排架構中,Uni-N晶元主管內存、10/100/1000Mbps網路通訊、FireWire介面傳輸功能和顯卡的工作;而KeyLargo晶元則是負責存儲功能、無線網路通訊功能、USB傳輸功能、調制解調通訊功能、音效輸出功能以及電源管理功能的正常工作。
內存、硬碟等其他部
⑽ 請詳細介紹蘋果電腦
像你這種做設計的一般都使用蘋果電腦,蘋果電腦主要就是處理平面設計,主攻設計這一塊的
蘋果電腦的型號有很多,但關鍵是看哪一種比較適合你,想要個配置比較高的,還是一般的?現在電腦更新很快,建議你也不用買最好的,覺得夠用就行~~~~
蘋果型號一般有:
蘋果 powerbook g4 m9676ch/a
蘋果 powerbook g4 m9690ch/a
蘋果 powerbook g4 m9691ch/a
蘋果 powerbook g4 m9689ch/a
蘋果 powerbook g4 m9421ch/a
蘋果 powerbook g4 m9628ch/a
蘋果 powerbook g4 m9184ch/a
蘋果 powerbook g4 m9183ch/a
蘋果 powerbook m9007ch/a
蘋果 powerbook m9008ch/a
蘋果 powerbook m9092ch/a
蘋果 powerbook m9110ch/a
蘋果 powerbook m8793ch/a
蘋果 powerbook m8981ch/a
蘋果 powerbook m8980ch/a
蘋果 powerbook m8859ch/a
蘋果 ibook m8600
蘋果 ibook m8597
蘋果 ibook m8598
蘋果 ibook m8862ch/a
蘋果 ibook m8602
蘋果 ibook m8591
蘋果 ibook m7701
蘋果 ibook m8599
蘋果 powerbook m8760
蘋果 powerbook m8760ch/a
蘋果 powerbook m8858ch/a
蘋果 powerbook m8859
蘋果 powerbook m8858
蘋果 powerbook m8622
蘋果 ibook g4/1g m9426ch/a
蘋果 ibook m9623ch/a
蘋果 ibook m8592
蘋果 ibook m9165ch/a
蘋果 ibook m9388ch/a
蘋果 ibook m9164
蘋果 ibook m9164ch/a
蘋果 ibook m9018
蘋果 ibook m9009
蘋果 ibook m8860ch/a
蘋果 ibook m8758
蘋果 ibook m8603
蘋果 ibook m8861ch/a
如果你想了解哪一種型號的具體參數可以上網查一下,可以參考蘋果網站:www.apple.com.cn/imac
有不對的地方還請包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