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適合上網,玩游戲,辦公的台式電腦什麼配置好
2019年買游戲電腦,可參考以下配置,1-5為AMD銳龍主機,6-10為intel主機。
一:銳龍R3-2200G(或銳龍R5-2400G)+A320M/B450M+8G/16G(8GX2雙通道)
簡評:R3-2200G打破了AMD APU(相當於CPU+GPU)總是比同級CPU貴的規律(因為GPU要算錢啊),相當於白送一個Vega8顯卡,此顯卡在雙通道內存配合下,其性能大約相當於以前的GTX650獨顯,這是R3-2200G最吸引人的地方。此配置玩LOL大約100-130幀。
R5-2400G比2200G多了四個線程,一個超線程近似相當於0.25個物理核心的性能(但並不一定都是這個情況),CPU性能比2200G高大約25%,顯卡性能大約高15%。
提示:A320M只有兩根內存插槽,如果用4X2,則以後擴展內存比較麻煩,因此如果預算不是特別少,最好用B450M(多數有四根內存插槽,以後加內存或者升級到銳龍三代升級也方便)
二:R5-2600+A320M/B450M+8G/16G(8GX2)+RX580(2048SP)
RX580 2048SP性能大約和GTX1063相當,剛出來的時候價格也差不多,由於其游戲功耗要高不少,電費開支會大一些。粗略估算如每天用3小時,大概4天會多用一度電,一年多40多元電費,因此相同價格下,用戶實際要吃虧(可到極速空間網365pcbuy查看實測)。目前價格已經比GTX1063便宜200-300元,部分二線品牌已經跌破900元,這樣一來性價就高了。
沒有永遠低性價比的商品,只要降價都好說。
三:R5-2600+A320M/B450M+8G/16G(8GX2)+GTX1660(或GTX1660ti)
簡評:A320主板和B450的最大區別在於無法超頻,在其餘硬體相同情況下,R5-2600無論是用A320,還是B350,或者是B450、X470,性能是一樣的,主板不會限制CPU的性能發揮,這點和intel平台一致。很多時候,游戲運行卡頓,超頻CPU後一樣會卡,要有比較明顯提升需要「四超」(超CPU、GPU、內存和顯存頻率),僅僅超處理器頻率性能提升非常有限。但B450具備更大的升級潛力。
GTX1660Ti採用圖靈架構,屬於第十一代N卡,是GTX1060的接班者。性能介於GTX1060 6G和RTX2060之間,大約等於GTX1070,高於RX590。可能有部分用戶會覺得A320主板會不會低了?使用R5-2600或R7-2700處理器,A320和B450沒有任何區別。但是,如果要使用帶X處理器,那麼B450就會比A320快大約3%,因為B450主板比A320多了兩項功能:PBO和AMDStoreMI,PBO相當於更高一級的睿頻(雖然幅度很小),PBO需要銳龍二代以上的帶X處理器和400系以上的主板,二者需同時具備,少一個均不行。而AMD StoreMI意義不大。
樸素的游戲主機機箱
一款游戲主機的配置高低,質量好壞,和機箱是否豪華沒有任何關系,機箱不需要太花里胡哨。
四:R5-2600+B450M+16G(8GX2)+RTX2060(或RTX2070)
簡評:和配置三相比,顯卡更高。適合預算有限但對3D性能要求高的用戶。
五:R7-2700+B450M+16G(8GX2)+GTX1660(或GTX1660ti)
簡評:中高處理器+中高顯卡的組合。
intel 主機
英雄聯盟中,i3-8100勝過全部銳龍
六:i3-8100+H310M+16G(8GX2)+GTX1063(或GTX1066)
簡評:此機型看起來比較奇怪,但實際非常巧妙。
要玩大型3D游戲預算不足,較好的辦法是降低處理器而提升顯卡。目前很多游戲用四核剛剛好,GTX1060我們早已熟悉,性價比遠高於GTX1050Ti,比著名的GTX1066平均只低大約7個百分點。GTX1063的3G顯存不足會不會卡頓?答案是:不會。顯存不足會增加內存佔用,內存占滿後才會卡,還好,此機型搭配了雙通道16GB內存,一般不用擔心內存不足了。另外,H310M只有兩根內存插槽,一次性配置8X2,避免以後加內存的麻煩。
英雄聯盟游戲中,一個i3-8100就秒掉全部銳龍(包括R7-2700X),詳細實測參考:「英雄」遇英雄就變成了狗熊,銳龍全軍覆滅,抽絲剝繭找原因
七:i5-9400F+B360M+8G/16G(8GX2)+GTX1066(或GTX1660或GTX1660ti)
簡評:GTX1660屬於第十一代N卡,是經典型號GTX1066的接班人。GTX1660實際上是中高端獨顯的標桿產品,即:只有達到這個級別,可以稱為中高檔獨顯。GTX1060、GTX1660、GTX1660Ti三者的性能只比大約是【85:100:118】,實際選購的時候對比價格差距後,再按照這個性能差距去權衡。
八:i5-9400F+B360M+16G(8GX2)+RTX2060(或RTX2070)
簡評:intel第九代帶F處理器取消了核心顯卡,性能比第八代同級別略高。GTX1660Ti性能比GTX1060 6G大約高20%,比RTX2060低大約15%,和GTX1070公版相當。記得GTX1060 6G(非公版)首發價格是1999元,接班人GTX1660Ti非公首發是2199元,多200元但性能高了20%。此機型搭配了美光BX500固態盤,這是SATA3 SSD中的佼佼者,多數應用4K性能更重要,其實際表現要比低端的NVME固態盤更好。用SATA3固態有個隱藏的好處:空出了主板的M.2介面,能方便地擴展傲騰給機械盤加速,現在16GB傲騰網上50元即可買到,可以組建 【固態+傲騰+大容量機械】的強大組合。
九:i7-8700+B360M+16G(8GX2)+GTX1660(或GTX1660ti或RTX2060或RTX2070)
簡評:i7-8700目前價格有點松動,顯卡搭配區間大。
十:i7-9700K+Z370+16G(8GX2)+GTX1660(或GTX1660ti或RTX2060或RTX2070)
簡評:當Z390主板價格還高高在上的時候,選擇Z370也許不錯。
和Z390相比,主要有三點不同:
1、Z390主板支持到更高的頻率,微星Z390基本能OC到4400MHZ,Z370最高到4000MHZ,但這個用處不大,雙通道DDR4-3200足矣
2、Z390有USB 3.1(Gen2)介面,Z370隻有USB3.1(Gen1)介面,如無大量移動數據拷貝,這沒什麼用處。
3、Z390可支持 Intel CNVi 無線模塊,這個用處也不大。只有高端Z390主板才配了模塊,一般板子只有一個介面,模塊要單獨買,Z390的入門型號甚至取消了這個介面。
從以上三點看出,Z370和Z390並無多大區別,選Z370性價比更高。
『貳』 有懂台式電腦配置的嗎,請教下我這個電腦配置算是比較低的還是中等的
2010年左右的中等配置,那時我裝過這樣的配置
當時X4 640賣 500元左右,現在賣50元左右
現在是比較老的低配電腦級別,和全新的一些低配上網本的性能差不多
內存加到8G,換個固態硬碟,一般的上網和看視頻還是可以滿足
『叄』 這個台式電腦配置怎麼樣
不值600元的
加顯示器也就是400-450元
主機也就值300多元
上面的配件你可以單獨搜下價格就知道了
『肆』 台式電腦組裝配置清單
台式電腦組裝配置:CPU、顯卡、主板、內存、硬碟、顯示器、機箱、光碟機、鍵盤、滑鼠和散熱系統。
取決情況:
1.CPU,這個主要取決於頻率和二級緩存,三級緩存,核心數量。頻率越高、二級緩存越大,三級緩存越大,核心越多,運行速度越快。速度越快的CPU只有三級緩存影響響應速度。
2.內存,內存的存取速度取決於介面、顆粒數量多少與儲存大小,一般來說,內存越大,處理數據能力越強。
3.主板,主要還是處理晶元,並且更好的主板還可以適配更強大的CPU。
4.硬碟,硬碟分為固態硬碟(SSD)、機械硬碟(HDD)、混合硬碟(SSHD),固態硬碟速度最快,混合硬碟次之,機械硬碟最差。
5.顯卡:要注意顯卡的流處理能力以及顯存大小和顯存位寬,越大越好。這項與運行超大程序軟體的響應速度有著直接聯系。
6.電源,這個只要功率足夠和穩定性好,穩定的電源是很重要的,對於電腦各個電子元件穩定的電壓以及電流都是電腦壽命的關鍵。
7.顯示器:顯示器與主板的介面也一樣有影響(如DVI,HDMI和VGA介面),只是人們一般沒有太在乎(請查閱顯示設備相關技術資料)。更好的顯示器有更高的刷新率與更大的屏幕、清晰度,這對電競來說非常重要,可以讓游戲更加流暢,對於剪輯人員也更有利。
區別
1、台式機佔地龐大,筆記本便於攜帶。
2、從內部結構上來講,台式機和筆記本的架構是一樣的。只不過由於筆記本受空間限制,很多設備是和主板整合的。
3、包括CPU和顯卡,都是焊在主板上的。因此筆記本電腦無法單獨更換CPU和顯卡。
4、由於電池續航能力限制、空間狹小造成的散熱困難等很多原因,筆記本裡面的硬體大多以低功耗版的形態出現。
5、同時,筆記本內部一定有符合機型設計的完備的散熱措施。這些措施一般都是單獨設計的,這和台式機不同。
6、另外筆記本電腦由於整合的原因,一般附帶更多的設備,比如藍牙、紅外基本是標准配置了,迅馳機型還有802.11a/b/g無線網卡,蘋果電腦還有802.11n設備。這些設備使得筆記本能應付更多的情況。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電腦配置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台式電腦
『伍』 本人慾購置一台台式組裝電腦,請達人們給介紹幾個配置單。謝謝…
CPU 英特爾 酷睿I5 2300¥1180
Intel I5原生4核心主頻2.8GHz集顯6MB三級緩存和英特爾核芯顯卡2000,集成內存控制器更快的內存訪問速度支持雙通道DDR3內存更大的內存帶寬。性能在某些方面比AMD的低級6核心CPU都要出色。
*主板 微星 PH67S-C43(B3修正版)¥700
一線主板廠商微星出品,以軍規做工聞名。全固態電容設計,保證你的穩定和兼容性。支持SATA3.0介面給你更好的擴展性能。 APS動態控制電源需求的功能,在不同的負載情形下節省電力更有效率地使用電力。
*內存 芝奇 DDR3 1333 2G¥150×2=300
三大高端內存品牌之一,兩條2G DDR3 1333組4G雙通道。芝奇 一貫品質出色做工精良,耐用性更好。備選:金士頓、宇瞻。
*硬碟 西部數據WD 500GB SATA3 16M 藍盤¥255
西部數據 WD5000AAKX 500GB藍盤採用單碟500G設計,磁碟緩存為16MB,硬碟採用SATA 6Gb/s介面,轉速為7200rpm,擁有IntelliSeek、IntelliPower、NoTouch(斜坡載入)等技術,可以有效降低功耗與 碟片轉動的噪音。
顯卡 索泰 GTX460-1GD5 毀滅者¥1350
N卡的龍頭品牌,質量和做工都非常出色,顯卡規格,顯示頻率700/3600MHZ高於公版顯存1G 256位GDDR5完整版,索泰獨家研發的「V8直排式散熱引擎」技術,通過增大散熱鰭片面積和增加銅導熱板來提升散熱表現。游戲必須極其出色,全面壓倒5830,輕松秒殺時下所有網路游戲,4開不卡。 單機游戲的話解析度適中的話全特效下,除了幾個BT游戲其他全部保證流暢運行。
LCD AOC e2236Vw¥900
AOC冠捷 21.5英寸LED背光液晶顯示器,支持1080P,性價比非常高,無壞點保證。 對比度高達200萬:1,黑白更分明,畫面細節更清晰。
*機箱 酷冷大師 南海戰神TC-220-KKN1¥150
一線電腦外設廠商,南海戰神機箱採用了全免工具設計,讓你安裝起來更加方便,為避免用戶在安裝時把手劃傷,邊緣位置都做了卷邊處理。
電源 銀欣(SilverStone)SST-ST40F-ES ¥300
國際一線電源品牌,額定功率400w,通過80Plus檢測,高效節能,規格領先的單組+12V 25A電力輸出可24小時連續輸出400W足瓦電力,多重線路保護設計,確保使用的安全性,120mm靜音風扇(噪音最小值18dBA)。
合計金額約5100元
全一線配置的 I5 4核心 游戲平台,最大限度的保證了你整體的 穩定 和兼容,質量絕對有保證。
『陸』 台式電腦組裝配置適合設計和玩游戲
最好的就是上酷睿i5-750平台
1340元
主板必要是P55
999元
內存必要上4G
最少要650元
樓上的內存有點差
因為三星不是專業生產內存的
光碟機看你要好的還是差點的
差點的120元就夠了
好的可以自己選
顯卡
你玩的游戲要求顯卡並不高
可以配個GTS250
大概中等的899元
顯卡低了浪費了CPU
高了也用不著
畢竟太貴
硬碟
1TB
價格我不是很清楚
我知道500G的350元左右
LED
飛利浦
19寸
年前是860
年後我買的
960
漲了100元
機箱用個
180元以內的就很好了
主意砍價
滑鼠不值錢的東西
自己愛好
低的50元左右
用著感覺還好
音響自配一下拉
我自己用的是120元的音響
感覺很好了
一共6000元以內
自己看有什麼要改的或不用的
可以不要嗎
你要做設計
就必須要四核
真的
四核酷睿i5-750很強
AMD的全部秒殺
配了不會後悔的
『柒』 台式電腦配置
『捌』 想配一台台式電腦,什麼配置的適合我呢,只上網,不玩游戲
說實在話,就你這樣的要求很好解決,可以有幾十種方案,但我不主張配置一些低劣淘汰的產品,選擇一些比較穩定的品牌硬體才是道理,為了以後升級,也必須考慮擴展性。
建議:
CPU:AMD240 400元以下
主板:選擇磐正、華擎、映泰、捷波等等二線比較穩定的品牌,AMD780G或AMD785G就可以了,大概500元以下
硬碟:320G 320元左右
內存:DDR2 800 2G,195元(每天價格不同)
光碟機:DVD 120元
機箱:80元
電源:200元額定300W(長城、航嘉、大水牛等)
鍵盤滑鼠:50元的套裝
顯示器:19-22寸 700-1200元(自己選,自己喜歡)
這樣的配置可以勝任大多數網路游戲,支持高清硬解,支持DVI介面,看電影流暢,上網聊天瀏覽程序應用什麼的就隨便了。以後需要更強的性能,可以換CPU和加獨立顯卡,加內存。
3000元不到,性能比你想像的還要強許多。
不過這些都是行價,具體價格各地有所不同,重要的是不要給JS坑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
『玖』 求電腦大神給配置個我需求的一個台式電腦清單。
好的!你這個問題我承包了!我先佔坑,等下給你詳細配置!
CPU主板套餐:華擎科技 A320M Pro4搭AMD R5 1400(1100元)
顯卡:影馳 1060 3G (1100元)
電源:先馬500W (150元左右)
內存條:威剛8G(300元)
硬碟:三星固態128G+機械500G(300元)
機箱:自己看喜歡的就行(200元內)
3150元+50元風扇!
對了U的散熱跟老闆磨讓他送 一般都有送的!
大部分大型游戲中低特效!LOL高特效,視頻編輯沒毛病!(太高級的可能有點吃力)
『拾』 台式電腦配置清單
建議I5CPU的主機箱。配置如下:(價格僅供參考)
1,CPU Intel 酷睿i5 3470 CPU (散片) ¥1050。
2,CPU散熱器:酷冷至尊 暴雪T2mini¥50。
3,主板:技嘉 GA-B75M-D3V¥440。
4,內存:威剛 4GB DDR3 1600(萬紫千紅)¥180。
5,硬碟:WD 500GB 7200轉 16MB SATA3 藍盤(WD5000AAKX)¥320。
6,顯卡:微星 R78500 HAWK 1G¥1199。
7,電源: ANTEC VP450P¥255。
8,機箱:先馬 奇跡3 中塔 usb3.0¥100。
合計:¥3595。
顯示器推薦:(僅供參考)
1:Acer 暗影騎士KG251Q。
作為一款入門級的24寸144Hz顯示器,KG251Q還是比較合格的,雖然低價位也不能指望它支持HDR,但是不閃屏給它加分不少, 因為閃屏是視力殺傷的元兇之一,比藍光更甚。
而低端LED最大的問題就是閃屏,閃屏顯示器看多了眼睛會很酸,但是不閃屏不會 ,不過代價是這款顯示器面板是TN,不是IPS,所以就不要指望色彩表現了,不過相對也帶來1ms的極速刷新率,支持AMD的FreeSync,內置的音箱也可以滿足一些要求不高的用戶。
2:聯想拯救者 Y25f。
同樣也是入門級的24寸144Hz顯示器,但是相比Acer多了HDR畫面解碼,雖然400nit亮度毫無疑問是假HDR,但是表現依舊還是可圈可點,通過德國萊茵眼部舒適認證代表著它是一款不閃屏+濾藍光顯示器,對眼睛的保護不用擔心。
同樣支持FreeSync,相比Acer的24寸,介面上多了3個USB3.0,一個3.5mm耳機孔,可以給用戶帶來不少方便,是一款值得購買的入門級顯示器。
3:Dell U2518DR。
如果對高刷新率不感興趣,想要好的顯示器效果和高解析度的話,2518DR應該可以滿足自己的要求,四面窄邊框讓它顏值超高,而且平均色差<2,99%的sRGB讓它成為2000價位上最值得購買的顯示器之一。
雖然HDR肯定是假的HDR,但是可以搭配PS4帶來不錯的游戲效果,對觀看HDR電影也有一定幫助,Dell的支架也是一大加分項,而這個價位的戴爾基本不用擔心閃屏問題,因為肯定是不閃屏+濾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