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台試電腦80g的硬碟算小嗎
只能說,絕對不大,我的電腦是500G的,80G現在不行了
⑵ 家庭台式電腦換硬碟,要80G還是160G的 G數d越大越好嗎
現在全新的硬碟最低規格是500G了,而且家用的是SATA介面。
如果需要80G或160G的只能去淘二手,還必需確認你的主板硬碟介面是IDE還是SATA的。
硬碟容量越大存的東西就越多,500G可以存10+片藍光電影、400片普通電影、10萬張清淅的照片,如今的系統和軟體越來越大裝個系統就要去掉10G,加上其它的軟體80G和160G是不夠用的。
⑶ 80G硬碟夠用嗎
一般來說,80G絕對夠用,比如我的電腦,辦公、游戲、學習什麼都在上面,電腦是我很大的助手,離開它就沒法生活,但是80G,我還有一半都空著。
但是如果你有數碼攝像機,那有可能160G都不夠用,因為如果一盤帶子,要採集成AVI文件,那麼大概是10~20G,如果採集成mpeg,那大概1G左右。
如果你是肥皂劇發燒友,那麼你需要很大的硬碟,一集電視劇140M左右,如果一個電視劇80集,你就需要11G多。
還有,不知道這位是GG還是MM,有沒有經典的XX片放在電腦里?如果比較齊全,那恐怕80G硬碟也只夠存四個系列而已……
呵呵,因你自己的具體情況而異吧,樓上的大哥說得也不錯,160G硬碟也很便宜,還是直接買成160G吧,現在80G、IDE口的現在已經開始斷貨了,價格正在上漲。
⑷ 一般家裡台式電腦硬碟多少GB 就可以
DIY裝機指的是自行選擇電腦的各個硬體,這些硬體包括處理器、主板、內存、顯卡、硬碟、機箱、電源等,在保證兼容、合理搭配的同時將所有的DIY硬體搭配組裝為一台完整的電腦,也是所謂的「組裝機」、「兼容機」,今天小編再來幫大家科普一下硬碟選購知識和硬碟知識,教你如何挑選合適的硬碟。
硬碟分為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以及混合硬碟三個類型,而絕大數的用戶都是採用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雙硬碟方案,現在混合硬碟市場需要很小,市場上裝機常見主要是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我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這三個類型的硬碟知識吧。
一、硬碟 選購 的類型:
1、機械硬碟(HDD)
是一款傳統式硬碟,在沒有固態硬碟之前都是搭配的機械硬碟,現在裝機搭配機械硬碟多數作為儲存副盤。機械硬碟的結構主要是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製成的磁性碟片、磁頭、轉軸、磁頭控制器、控制電機、數據轉換器、介面以及緩存等幾個部分組成。在機械硬碟在工作的時候,磁頭懸浮在高速旋轉的磁性碟片上進行讀寫數據。
優點主要是容量大,價格便宜,技術成熟,硬碟破壞可做數據恢復,而缺點主要是速度相比固態硬碟要慢,發熱大,噪音大,防震抗摔性差。
2、固態硬碟(SSD)
固態硬碟是在機械硬碟之後推出的一款新型硬碟,也是現在裝機首選硬碟之一,都是設為主盤運用,大大提升系統速度。固態硬碟主要是由多個快閃記憶體晶元加主控以及緩存組成的陣列式儲存,屬於以固態電子儲存晶元陣列製成的一種硬碟。
優點主要是相比機械硬碟,讀取速度更快,尋道時間更小,能夠提升系統、軟體、游戲等讀寫速度,靜音、防震抗摔性佳,低功耗、輕便、發熱小。而缺點主要是價格偏貴、容量較小,大儲存需要的時候,往往需要搭配機械硬碟來運用。
3、混合硬碟(SSHD)
混合硬碟相當於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的結合產品,採用容量較小的快閃記憶體顆粒作為儲存常用文件,而磁碟才是最為重要的儲存介質,而快閃記憶體僅僅是起了緩沖的作用,將更多的常用文件保存到快閃記憶體內減小尋道時間,從而提升效率。
混合硬碟優缺點主要是讀寫速度相比機械硬碟要快,但是速度不如固態硬碟,與機械硬碟同樣,發熱顯著,有顯著噪音,有震動。
二、硬碟 選購 的品牌
1、機械硬碟:西部數據(WD)、希捷(ST)
2、固態硬碟:三星、Intel、浦科特、Toshiba、建興、閃迪、金士頓、威剛、WD、影馳、七彩虹、台電等。
一般來說,首選三星、intel、浦科特,不過價格偏貴,其次金士頓、閃迪、Toshiba等,性價比品牌可以影馳、威剛、台電、七彩虹等。
三、硬碟 選購 的容量
同價位情況下,機械硬碟的容量要比固態硬碟要大很多,因此大儲存的情況下,必須搭配機械硬碟作為儲存運用,除非你是土豪,直接購買大容量的固態硬碟。
固態硬碟容量通常:120G、240G、320G、500G、1T、2T或者以上等。不過現在基本都是選用120G、240G容量為主,因為大容量的固態硬碟價格絕對讓你懷疑人生,不過相信經過固態硬碟多年的發展,大容量會越來越主流,越來越便宜。
機械硬碟容量通常:1T、2T、3T、4T或者以上等。一般基本都是選用1T、2T機械硬碟,再大的基本用不到,除非真有這樣的儲存需要。
四、硬碟 選購 的介面
機械硬碟現在都是SATA3介面,而固態硬碟常見的有:SATA 3介面,PCI-E介面,M.2介面,其中M.2之間也有不一樣的規格,主要由2242、2260、2280三種規格。
SATA3介面的固態硬碟是現在運用廣泛的,而M.2介面固態硬碟慢慢主流起來,而PCI-E介面一般運用在高端機上,擁有更高的速度體驗。
五、硬碟 選購 的尺寸
台式電腦機械硬碟都是3.5英寸,而SATA3介面的固態硬碟是2.5寸的,與筆記本的機械硬碟尺寸相似,因此也可以運用在筆記本上。PCI-E介面的固態硬碟只適於台式電腦,並不合適筆記本,而M.2和SATA的固態硬碟,台式電腦和筆記本都是通用的。
不過對於現在的筆記本和台式電腦來說,M.2介面的固態硬碟外形小巧,打破了SATA介面帶來的性能瓶頸,因此裝機之家小編堅信,M.2介面的固態硬碟才是未來趨勢。
是什麼決定了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速度?
固態硬碟主要是顆粒與主控, 固態的顆粒與主控好壞決定了一款固態硬碟的性能,顆粒與主控越好,無疑固態硬碟的速度越強。
SSD的顆粒的傳統分類:SLC、MLC、TLC,SLC顆粒要強於MLC,而MLC顆粒又強於TLC,不過SLC顆粒在現在市場基本很少,(裝機之家原創)主要是價格偏貴,現在中高端的固態還是MLC顆粒的天下,而TLC顆粒成本較低,性能與壽命不如MLC,定位市場入門級固態硬碟。
SLC = Single-Level Cell ,即1bit/cell,速度快壽命長,價格超貴(約MLC 3倍以上的價格),約10萬次擦寫壽命。
MLC = Multi-Level Cell,即2bit/cell,速度一般壽命一般,價格一般,約1000--3000次擦寫壽命。
TLC = Trinary-Le
⑸ 電腦80G硬碟好嗎
你好!絕對反對樓上的說法,他可能搞錯了IDE借口的硬碟160GB就走到盡頭了,現在的80GB實在有點小了點哈,現在的主流容量是250GB,320GB,500GB但是500GB實在用不了那麼多了,你看一下你的主板嘛,那時候的主板一般都有SATA介面的了,有了那個SATA(串口)介面就一切OK啦,要是就是一班的應用500GB買的太大了,推薦你買320GB價格330左右氮也可以購買希捷7200轉 250GB的哈!價格280左右,8MB的二級緩存已經足夠了,我現在就用的這個,以後給電腦升級也可以少買一塊硬碟啦,硬碟的好點小了就是1000GB的都支持了,我是成都這邊做電腦裝機的了,有什麼疑問可以問我哈!游戲可以插兩個硬碟然後轉過去了
⑹ 家用電腦硬碟80G夠了么
沒問題,肯定夠了,家用一般都不要太大的,關鍵看速度,別讓人蒙了,要7200轉的,不要4500轉的。
⑺ 電腦80G的硬碟是不是很小
不是很小,一般家用,也足夠了,運行XP也足夠了,一般小游戲也足夠了,但你要運行大游戲,或是存好多電影等等,就不夠用了.想想吧,VISTA才要求20G的系統盤空間.
⑻ 台式電腦硬碟只有80g影不影響瀏覽網頁和播放視頻
80G的硬碟可能比較老了,硬碟時間長容易有壞道。硬碟如果沒有問題,對瀏覽網頁沒有影響,硬碟速度再慢也比網速快
⑼ 一般台式機硬碟多少G
一般普通用戶80G就夠了,
現在電腦標准配置是160G,
如果你有特殊用途,要存儲大量數據的話,建議用300G的。
⑽ 電腦硬碟內存80G夠不夠用
這樣看數據量了。硬碟的容量從幾十G到幾千G不等,用戶可以根據自身實際需要選擇硬碟容量。如果自己只有十多G的數據,那80G的盤足夠用了。
不過現在80G的盤不多見了,比較雞肋。用來存文件,空間不太夠,還不如容量大一些的U盤存的數據多。用來裝系統差不多,不過如果是機械盤,速度跟不上,如果是80G的固態,用來裝系統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