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平板電腦能自己配手寫筆嗎
這是肯定可以的。除了一些特定的筆以外,大多都是使用的電容筆,淘寶上找一下,有很多的。
⑵ 如何自製一隻適用於ipad的手寫筆
工具/原料圓珠筆筆芯,煙盒裡的錫紙(順滑手感好),細密有一定的硬度的海綿,雙面膠。步驟/方法海綿剪成6x6x15mm長條,前端剪成合適的斜面,方便握筆的角度。用雙面膠把海綿包裹上,同時固定在圓珠筆芯上,特別注意寫字的一面一定要平整。煙盒錫紙剪成1.5x5mm長條,先把錫紙中間和寫字的一面粘上,再順著海綿把錫紙粘到筆芯上,最後粘好兩個側面。再來塊大點的能包住大部分筆芯的錫紙,和筆頭錫紙接觸的一端折個邊,使能夠導電,筆芯上貼雙面膠,裹上錫紙。美觀靈敏的電容筆就做好了。屏幕表現良好,不花不漂移。7.有一定彈性,不會劃傷屏幕。
⑶ 如何自製觸摸屏觸摸筆
1、事先准備好材料:膠帶、剪刀、鋁箔紙、棉簽、錫紙、圓珠筆。
⑷ 如何自製ipad繪圖書寫專用電容手寫筆
iPad專用觸控筆iFinger(兩種尺寸)
iFinger系列軟式觸控筆
此款產品提供了S、L兩種尺寸,是手寫觸控筆的最佳選擇。筆頭部分由柔軟而有彈性的軟橡膠而成,是一款能在任何情況均能完美保護iPad電容多點觸摸屏的理想工具。感覺還是找個專業的問問好的 或者到硬之城上面找找有沒有這個型號 把資料弄下來慢慢研究研究
⑸ 怎麼自製觸控筆
1
確認設備的觸摸屏類型。觸摸屏有不同的種類,自製觸控筆可能只適用於其中的幾種。
iPhone、iPad、Android、Kindle和其他許多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使用電容屏,需要依靠人體等導體來感應觸摸位置。
Nintendo DS、3Ds、Nook和某些手機及電子閱讀器使用電阻屏或紅外屏,需要依靠壓力來感應觸摸位置。你可以把任何東西當作觸控筆,但要小心不要劃傷屏幕。
⑹ 樣才能做一個可以用在平板電腦上的筆
找支沒油的筆把筆頭改一下,只要軟一點不劃傷屏幕的材料就可以做筆頭,比如細的硅膠棒之類。有的硅膠牙刷柄可以改造來用。
⑺ 如何自製ipad觸控筆
把圓珠筆的筆芯取出,把一個棉簽剪掉一端插入筆里,撕下一小塊錫箔紙,包裹住筆尖,用大點的錫箔紙包裹筆身,用膠帶固定即可。
⑻ 如何自製ipad電容筆
自製電容筆的優點是可以准確的輸入和選擇,但是由於市面上出售的電容筆多數靈敏度不佳,所以放棄了去買一支的念頭。 從了解原理開始,知道電容筆是從屏幕帶走電流,負責屏幕觸摸的硬體通過復雜的計算得出坐標。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電容筆既要導電還必須要有一定的接觸面積。 經過不斷摸索,現在終於做好了相對滿意的電容筆,精度靈敏度大小都合適。 工具/原料 圓珠筆筆芯,煙盒裡的錫紙(順滑手感好),細密有一定的硬度的海綿,雙面膠。 步驟/方法 1. 海綿剪成6x6x15mm長條,前端剪成合適的斜面,方便握筆的角度。 2. 用雙面膠把海綿包裹上,同時固定在圓珠筆芯上,特別注意寫字的一面一定要平整。 3. 煙盒錫紙剪成1.5x5mm長條,先把錫紙中間和寫字的一面粘上,再順著海綿把錫紙粘到筆芯上,最後粘好兩個側面。 4. 再來塊大點的能包住大部分筆芯的錫紙,和筆頭錫紙接觸的一端折個邊,使能夠導電,筆芯上貼雙面膠,裹上錫紙。 5. 美觀靈敏的電容筆就做好了。 6. 屏幕表現良好,不花不漂移。 7. 有一定彈性,不會劃傷屏幕。
⑼ 自製iPad手寫筆
1.先將黑色垃圾袋裁剪出一個方塊,折疊起來,4層8層都可以,不會影響導電性能。
2.紙巾浸水後擰干,揉成一個小團,包在銅絲上。
3.黑色垃圾袋將紙團包裹起來,壓實固定住,尾部用膠帶粘緊捆綁好。
4.把廢筆兩頭去掉,中間鏤空,拉著銅絲把包裹著的紙巾團固定在筆頭部。而銅絲在筆的另一條拉出來後,繞幾圈,捆在筆的尾部,做導電接觸點。此時,手寫筆已經製作完畢。
5.好不好用,試試才知道。感覺很不錯,流暢不拖沓,對書寫的力度顯示的區別也很敏感。
⑽ 如何自己做觸控筆
自製觸控筆方法一
需要准備的原材料有:較細的金屬絲、空筆桿、保鮮膜、衛生紙、水。這些材料都很容易准備,生活中隨處可見。細金屬絲可以從我們廢棄不用的耳機線、數據線裡面獲取。
步驟1:選取金屬絲的一端圍成一個小的圓環作為觸控筆的觸頭,圓環要盡量小,。
步驟2:用水將衛生紙打濕,然後把金屬細絲頭部包裹在打濕後的衛生紙里。
步驟3:用保鮮膜包裹住衛生紙包住的金屬頭部。
步驟4:將金屬絲的另一端穿進空筆桿,再把從筆桿上端露出的金屬絲纏均勻繞在筆桿上。
這樣,一個簡單的觸控筆就完成了,你是不是已經學會了?下面我們來看第二種方法。
自製觸控筆方法二
需要准備的原材料有:一支筆、透明膠帶、衛生紙、錫箔紙。
步驟1:把衛生紙揉成小球,大小與筆頭相仿。
步驟2:用通明膠帶把衛生紙小球固定在筆的筆頭上面。
步驟3:用錫箔紙將筆連上筆頭一起包起來。
這種方法看上去更簡單,製作出來的觸控筆外形也更好看一些。
其實,通過這兩種製作方法,大家可以發現,只要滿足觸控筆的工作原理,我們自己利用身邊的原材料就可以動手製作一款簡單的觸控筆。在微軟Surface平板電腦剛推出時,Wacom曾推出過支持Surface Pro和Surface Pro 2的觸控筆,但是後來微軟轉向了N-Trig(該公司已被微軟收入旗下)。
在今年4月初,Wacom和微軟兩家公司開啟了一個新合作,打算一起開發一款通用筆產品,支持任何Windows 10和Wacom觸控筆設備,包括Surafce Pro。相關產品將在2016年底推出。
一支筆要同時兼容各個平台並不是簡單支持就可以,Wacom為此提出了通用筆框架計劃(Universal Pen Framework)。5月12日在上海舉行的Connected Ink活動上,該公司闡述了通用筆的三個核心技術:
1、筆芯
給一支普通的筆換不同的筆芯可以畫出不同的墨跡,但電子筆實現這項功能並不需要不同筆芯,Wacom提的筆芯另有其它用途。
據介紹,觸控筆的筆芯指的是它的電子元件部分,而之所以要設計這個「筆芯」,為的是給它換殼,這樣就能有各種各樣筆的設計,但芯卻是一致的。
2、通用筆框架
通用筆框架就是讓觸控筆和電子墨跡運行在不同系統和硬體上,方法是讓不同的筆共享同樣的觸控筆協議。
3、觸控筆ID
Wacom讓每支觸控筆都有自己獨特的ID,從而讓它畫出的線條更加個性化。
實際上,觸控筆要實現跨平台,更重要的是軟體而不是硬體,因而Wacom花了專門一節來講述其軟體平台。
Wacom全球執行副總裁林強
WILL:跨平台的通用墨跡平台
這里的墨跡當然指的是電子墨跡,即觸控筆在屏幕上畫出的線條,輸入的內容。據Wacom副總裁Heidi Wang介紹,WILL主要包括三個部分:
通用觸控筆API,這是硬體與系統和app溝通的標准;
墨跡格式,統一的格式讓使用觸控筆產出的內容可以在各平台流轉,同時保持一致性;
墨跡引擎,獨立於系統和輸入設備之外,用於實現高性能的墨跡捕捉以及高質量墨跡顯示。
WILL實現跨平台的一個重點是雲計算,透過雲端不同地方和不同平台的用戶可以實現實時的跨平台協作和分享。
在具體的實現方式上,Wacom將為合作夥伴提供一個WILL軟體開發工具包(SDK),可以整合到他們的硬體、軟體、生態系統或企業基礎架構中。此外,WILL還會提供一套包含大量圖形工具和要素的電子墨跡引擎,該引擎能運行在大多數現有的平台上。
綜上所述,不管是通用觸控筆還是通用墨跡平台,Wacom很顯然希望跨出專業市場,謀求更大的應用場景。正如CEO山田正彥所憧憬的,在不久的將來,使用數位筆在移動設備上書寫和繪畫將成為自然而然的行為。當然,最終的結果還要看消費者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