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終端指的是什麼
終端是網路中的專有名詞。它是相對於網路節點來說的。所謂網路節點就是指路由器或交換機。也就是說終端是接到網路節點上面的,它後面不再接其他設備,而網路節點則可以連接很多設備。任何可以接入網路的設備都可以叫終端。比如pc,列印機,掃描儀,智能數碼相機,可以入網的手機等等。
在掌閱看小說有時會看到有關內容,以上回答可作參考,謝謝
⑵ 終端是什麼意思
終端:[ zhōng ān ]
基本解釋
1. 電路或部件的電氣輸入或輸出的點之一
2. 可以向系統輸入或從系統輸出數據的地點或位置
3. 用戶藉以和計算機通信的器件(如電傳打字機)
詳細解釋
電子計算機等系統中用來發指令或接收信息的裝置。
近義詞 :末端 ,結尾
反義詞 :開端
造句:
1,直至批發和終端銷售等全過程的參與。
2,可以計算出終端速度,更好的名字是終極速度。
3,提價時點不確定、終端銷售回暖速度低於預期.,
4,本發明涉及電纜附件,提供了一種交聯電纜的gis終端。
5,用於修飾或說明其中具有多個數據終端的一種通信網路.
⑶ 什麼事電腦上的超級終端(網路連接)」
「超級終端」是一個程序,您可以通過數據機、零數據機電纜或乙太網連接,使用該程序連接到其他計算機、Telnet 站點、公告板系統 (BBS)、聯機服務和主機。
所謂的超級終端通俗得講,其實就是指的掛在網路中的一台電腦或一組電腦,這台或這些電腦可以通過互聯網來處理不僅是文本還可以處理包括圖片、動畫、聲音、電影等的多媒體信息,HTML本身就是超級文本。
這樣說吧,你家裡的一台電腦就是一個超級終端,只是很簡單;網吧里的一組局域肉相聯後再接到Internet上也是超級終端,這兩種情況是索取性質的。
而一個網站、一個游戲伺服則是給別人提供方便提供服務的超級終端。另外還有網通公司、鐵通公司、電信公司等提供的中繼站,他們也是,正是他的中繼功能才把我們家家戶戶的電腦共同引入到了一個更大的網路空間,大到中國和美國、日本的中繼伺服器,這是更大的超級終端。
明白了吧,說白了,就是連在光纖、電話線一頭的電腦。不是軟體,而是在不同等級的軟體和TCP/IP和HTTP/FTP等若干協議下共同工作的電腦。
⑷ 「終端」具體指的是什麼
終端是網路中的專有名詞。它是相對於網路節點來說的。所謂網路節點就是指路由器或交換機。也就是說終端是接到網路節點上面的,它後面不再接其他設備,而網路節點則可以連接很多設備。任何可以接入網路的設備都可以叫終端。比如pc,列印機,掃描儀,智能數碼相機,可以入網的手機等等。
⑸ 什麼是終端,為什麼網路配置中要使用終端
終端啊,就是最低層最基本的設備
了
比如你到移動營業廳繳費吧
,
有個你能自助繳費的機器,那個就叫移動繳費終端
比如銀行自動取款機吧
,
你進去取款那個,也叫終端
終端
,就是最後一個環節的設備
或者一些個重要的東西,具有很重要的功能,是構成體系的最低層設備
完善了整個體系
我自己理解的,也是我自己打字的
,希望採納
⑹ 用原有終端網路連接什麼意思
你好,
原有終端網路連接的意思是
該程序(或網頁、設備)在第一次連接的時候,
已經鎖定了設備或網線(固定IP)
需要使用第一次連接時鎖定的設備來連接,
才會被接受
一般鎖定的方法是MAC,如果是電腦的話,可以考慮更改MAC地址
如果是鎖定網線(固定IP)那就需要向原網路營運商請求提供
以上為「用原有終端網路連接」的意思和解決方法。望採納。
⑺ 什麼是網路終端
網路終端是指以網路為通訊平台與伺服器(主機)進行通訊的終端,又因現在的網路環境多為IP網,所以又有人稱之為IP終端,網路終端根據終端協議和連接伺服器的不同又可分為 Windows終端、Unix終端、瀏覽器終端等多種類型,它Thin-Client/Server體系中的瘦客戶端(Thin-Client)。
在這種新的網路計算模式下,所有的應用軟體和數據都在伺服器上運行和存儲,網路終端幾乎不做任何計算,因此可以沒有硬碟、光碟機、軟碟機等設備,也不必有強大的CPU,它可以簡化到只有顯示器、鍵盤、滑鼠,多的可有密碼鍵盤、IC卡讀卡機和其他的身份驗證設備,在某些應用中甚至可接軟盤驅動器作為輔助輸入手段。
⑻ 什麼是無線網路終端
通俗點的說法就是:無線發射基站,簡稱:AP
AP很少生產了,可以買個無線的路由器來使用。功能比AP強多了。您可以使用TP-LINK的340G或者541G+都是100元左右,穩定性不錯而且不貴
⑼ 什麼是終端
終端(英語:Computer terminal),是一台電腦或者計算機系統,用來讓用戶輸入數據,及顯示其計算結果的機器。終端有些是全電子的,也有些是機電的。其又名終端機,它與一部獨立的電腦不同。
終端其實就是一種輸入輸出設備,相對於計算機主機而言屬於外設,本身並不提供運算處理功能。早期的計算機終端一般是機電的電傳打字機,比如ASR33。但是對於大多數應用來說它們太慢了。1970年代初許多電腦公司認識到電視輸入終端比穿孔卡片要好得多,而且可以使得計算機更加容易與用戶互動,產生新的應用。當時的毛病在於相對於當時的小型計算機來說要顯示一頁文字所需要的內存太大了。在集成電路普及以前要顯示電視信號所需要的速度對當時的邏輯門所提出的技術挑戰也太高了。當時有一家公司宣布要生產一台價值15,000美元的視頻終端,吸引了許多購戶,但是最後它的工程師們決定這個計劃無法完成。另一個解決方法是泰克公司發明的存儲管,這台機器可以顯示輸出給它的信息,但是無法刷新。
早期的視頻終端使用特別的邏輯門,沒有自己的中央處理器。發展微處理器的動機之一就是要簡化終端里的電子組件的復雜性。大多數終端的屏幕是綠色或者橙色的,它們與大型計算機相連。典型的終端使用RS-232之類的串列數據通信與主機相連,IBM使用它自己的系統網路體系結構協議通過同軸電纜來連接其主機與終端。
後來所謂的智能終端(如VT52和VT100)被引入。今天依然有許多這兩個終端的模擬軟體。這些終端之所以被稱為「智能」是因為它們理解轉義序列,可以定位游標和控制顯示位置。重要的非VT100終端有IBM 3270、不同的慧智模型和Tektronix 4014。1970年代裡世界上有十數個終端生產商,大多數終端的指令不兼容。1970年代和1980年代初最重要的終端生產商有迪吉多、慧智、Televideo、利爾·西格勒公司和Heathkit。
早期的IBM個人計算機雖然也使用綠色的顯示屏,但是它不算終端。個人計算機的顯示屏不包括任何產生字母的硬體,所有的視頻信號是在個人計算機的顯卡里產生的。但是使用相應的模擬程序一台個人計算機可以與大型計算機相連模擬終端。最後使用微處理器的個人計算機大大地取消了對終端的需要。今天大多數個人計算機的Telnet用戶端提供最普遍的終端(一般VT100)的模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