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國是通過什麼和遠在美洲的國家網路連接的
就是海底光纜
1.中美光纜(CHINA-US CN):連接亞洲和北美洲,全長約3萬公里,共有9個登陸站,中國登陸站在上海祟明和廣東汕頭,其他登陸方還有日本、韓國、美國和中國台灣,系統傳輸速率2.5Gbps×8個波長,四對光纖,採用具有自愈功能的環型網路結構。北線於1999年開通,南線於2001年開通。
2.C2C國際海纜:這是由新加坡電信為主要控股公司的C2C公司發起的一條連接亞太主要國家的大容量海纜系統。設計容量為10Gbps×96×8FP共計7.68T,連接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台灣以及東南亞。中國網通作為C2C公司的中國大陸登陸提供方,建設了上海蘆潮港登陸站,從而成為繼中國電信後內地第二家擁有國際海纜登陸站的電信運營商
3.環球光纜(FLAG):連接亞洲、中東和歐洲,全長3.9萬公里,共有12個登陸站,為分支形網路結構,中國登陸站在上海南匯,傳輸速率5Gbps,共有兩對光纖,於1997年9月開通。
B. 中國和美國的網路有物理連接嗎有網線連接嗎
中國和美國有網路物理連接,是通過穿過太平洋的海底光纜來連接的。
C. Internet中,國家與國家之間是怎麼通訊的比如中國與美國,中國與法國中國與冰島
某些國家之間直接有網路連接,比如中國與美國之間是有直接的海底光纜連接的;有的國家之間則是通過路由選擇間接連結,中國和法國、冰島等都是間接連結,也就是中國先連入其他國家,其他國家繼續向法國路由鏈接。但都需要符合Internet協議。
假設路由表如下:中國—俄羅斯—波蘭—德國—法國,其中中國與俄羅斯直接相連,俄羅斯與波蘭相連,波蘭與德國相連,德國連入法國,形成一條法國到中國的網路連接。當中國要和法國通訊時,通訊的內容則依次經過上述幾個國家。當然,機密通訊時通過衛星或其他安全的直接方式。
(3)中國與美國之間的網路怎麼連接擴展閱讀:
只有通過Internet協議規定數據才能被傳輸和接收。所以Internet的一切是建立在Internet協議基礎上的,國家間通過硬體如伺服器、光纜、衛星以Internet協議中規定的傳輸方法進行傳輸,以達到 將多個包交換網路連接起來,它在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前傳送一種稱之為數據報的東西,它還提供對數據大小的重新組裝功能以適應不同網路對包大小的要求。
盡量選用一種協議,如果可能的話最好只選用一種通信協議,因為每一仲協議都要佔用系統的內存資源的,會影響系統的工作效率的,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一種協議是完全可以滿足連網需求的。保持協議的一致性,當網路要與其它網路進行通信時,要注意的是兩個網路在協議的選擇方面盡量一致,因為如果不一致,會導致在通信時互不相認。
D. 國家和國家的互聯網是怎麼連接的,這么遠,比如中國和美國之間的互聯網是怎麼連接的,有光欖還是無線
主網路是海底光纜,對應國家的幾個接入點進行接入,特殊用途的有衛星之類的搞定。東橋光電DQOPT
E. 中國和美國的網路是怎麼聯通的
你問的是政治方面的問題還是技術方面的問題?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出口路由,維護著去往不同地址的路由表,知道地址的就轉發到指定埠,不知道的轉發到下一條,直道找到去往目的地的路由。
簡單的來說中國---互聯網---美國,從中國訪問美國,出口路由將數據轉發到互聯網中知道去往美國出口路由的路由器上,然後被傳輸到美國的出口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