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國際空間站上,會有地球上常用的網路嗎
國際空間站是人類技術上的奇跡,它擴大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盡管空間站是人類各項高新技術的集合體,但是空間站的互聯網服務絕對是低技術水平。2010年國際空間站開通了互聯網,美國宇航局認為連接互聯網可以讓宇航員們減少在太空的孤獨感,提高生活質量。
最近美國宇航局正在測試深空激光通信技術,激光通信的優勢在於能夠將大量信息以更快的速度傳遞。2014年6月,美國宇航局成功進行了太空激光通信,高清視頻的傳輸速度達到每秒50Mbps。這次測試的成功是未來人類走出近地軌道的重要一步,能夠讓宇航員獲得高清晰的視頻信號,不再感到孤獨,提升工作效率。
② 太空飛船是如何向地球傳輸數據的
無線電和光傳輸在高級文明中是淘汰的技術。現在人類都認為不夠用了。控制火星的衛星和登陸車都要幾分鍾的延遲。
高級文明他們會用引力波的大小和頻率來作為恆星系中的通信技術。理論上再遠也不會延遲的。雖然這是高能耗的技術。
星系和星系的通信,距離實在太遠加上天體和暗物質影響,引力波通信也會淘汰。
這世界沒有完美的東西,自然空間也不會100%完美。有空間裂縫存在一點也不奇怪的,它們無處不在。可能它們很小也很大,會突然出現馬上又消失,也會長久的存在。
頂級文明會使用這種技術來做塔橋通信是可能的。在每個飛船上維持個無限小的空間裂縫,就可以使用引力波或無線電通信,雖然它們安全通過空間裂縫幾率接近0。
越小的裂縫就代表需要維持它的能量就越小。需要的能量可能我們現在的手機電池都可以維持穩定。只是我們沒這技術罷了,不能代表不可能。
③ 神10准備飛了,我想問下飛船在太空是怎麼接收地球的信號,怎麼把信息發回去
電磁波,另外長波會受到電離層的反射尤其是夜間,所以長波信號是不能發射到宇宙的,只能用微波信號,而且要定向天線才行,發射功率一般不小於10瓦
④ 宇宙探索設備和地球距離幾十億公里,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進行通訊的
正解在此。
宇宙中探索設備不論距離地球多遠都是利用電磁波來進行通訊的,說白了就是光,不同波長頻段的光。道理也很簡單,因為光的速度是宇宙中的極限速度,是最快的速度了。
也有人說量子糾纏不是瞬間就可以傳遞信息嗎?那豈不是比光速更快?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看的,雖然我們已經可以利用量子糾纏現象進行各種科學和通訊實踐,但是量子糾纏的原理還未知。另外還有一個硬傷就是,雖然我們可以利用量子糾纏進行超遠距離瞬時信息傳輸,但是對於量子糾纏信息的發送和接受裝備,我們依然要在現有科技條件下以低於光速運過去。比如A和B相距100光年,那麼我們要先把接收裝置以低於光速運抵100光年處。然後才能進行AB間的瞬時信息傳遞。而我們的科技水平最快也只能達到光速的百分之十幾,這顯然還是不太可行的方案。
⑤ 地球的網路信號是怎麼來的(我指的比如我們手機電視用的時候需要網路信號,這些信號怎麼來的為什麼要
手機信號主要是靠基站傳播,以前的cdma號稱衛星直連,結果黃了,所以聯通移動都建了好多基站。電視信號有的通過衛星傳播,光纖備份,傳輸到各有線公司。
⑥ 飛船在太空是怎麼接收地球的信號,怎麼把
無線電傳播不需要介質 有無線電給飛船一個信號 飛船受到信號後進行處理 分析 作出下一個動作 無線電的速度為光速 很快的 在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出現很大的滯後
⑦ 在太空,網速比撥號還慢
在太空漫遊有很多「福利」,比如可以看到壯美的景色,但超快的網速目前還不屬於其中的一項福利。
宇航員斯科特·凱利(Scott Kelly)在Twitter上說,國際空間站的網速「比撥號上網還慢。」他的同事里德·懷斯曼(Reid Wiseman)也曾在2月份說過:「我們的網路連接速度非常慢,還好我們有可靠的郵件系統。」
太空網路連接依靠的是一系列跟蹤和數據中繼衛星——地面上的NASA工程師跟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聯絡也是依靠這些衛星。國際空間站上並不缺乏各種先進設備。NASA發言人戴維·施泰茨(David Steitz)告訴我說:「他們有筆記本電腦,甚至他們的睡倉都配備了筆記本電腦,他們可以使用這些電腦進行有限的網路訪問——電子郵件、發推文和看新聞。他們還使用平板電腦來完成各種操作,以及跟地面上的家人和朋友進行視頻聊天。」
國際空間站在五年前開通互聯網。NASA稱讓宇航員上網可以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減少在太空上的孤獨感。
是什麼讓太空上的網路連接比地面上的網路慢呢?理解這個問題的最簡單的方法是考慮一下數據傳輸的距離。當宇航員在太空上點擊一個網站上的鏈接時,這個請求首先需要在空中傳輸3萬5千公里到達一個地球同步衛星網路,這些衛星接著把信號發送到地面的接收器,接收器處理這個請求之後按原路發回響應。
太空網路慢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太空網路是「通過地面計算機遠程訪問互聯網」。有網友在Reddit上討論太空網路連接時說:「由於是通過衛星傳輸到地球的,PING值很高,但是帶寬一點都不差。」所以說,太空數據傳輸的容量不低,但是,傳輸數據所耗費的時間比較長。
宇航員上網跟地面人員向國際空間站發送命令使用的是同一個通道。NASA發言人丹·霍特(Dan Huot)說:「這是我們操作航天器所使用的衛星群。這些衛星的用途有很多,不僅僅是為國際空間站提供網路連接,它們還要傳送遙感數據,為航天器中轉數據等等。」
如果國際空間站上的工作人員想要調整恆溫器溫度或者空間站飛行高度,需要由地面的工程師來完成操作。霍特說:「我們使用衛星上行傳輸通道發送這些命令,我們也使用同樣的通道為他們提供網路接入。」
調節溫度是十分簡單直接的命令,幾乎是即時生效。空間站的網速可能會比這個慢一些,但其實也不會很糟糕。霍特說:「上面的網速也算過得去,空間站每天都要向地面傳送好幾個GB的視頻。我們有足夠的帶寬,不會讓系統過載。」
NASA准備啟用激光系統為宇航員提供網路連接。工程師已經在測試中使用激光向國際空間站發送了高清視頻。NASA稱激光是一種更快的數據傳輸方式。
⑧ 宇宙飛船或者航天器在離地球很遠或者離衛星很遠的情況下,是怎樣傳遞無線電信號的
主要不是發射功率大的問題,比如一些飛出太陽系的探測器,他們發射的信號到地球時已經很微弱了。
而想接收到這些信號,就要建造巨型的天線,事實上之前的先驅者號這些探測器發回來的信號,是依靠美國的一台射電望遠鏡接收的,射電望遠鏡事實上就是一個天線。而他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天線了。
不過每天只有那麼短短幾分鍾可以接收到信號,主要就是地球在旋轉。
如果是現在的國際空間站這些,那麼事實上已經在全球布站接收信號,然後通過光纖等集中輸送到控制室監控,通訊是無中斷的,而且發射功率要比探測器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