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很多模具公司都需要做模流分析,那麼做模流分析有哪些好處
首先做模流分析可以很清楚地預測到塑件的注射過程.
通過模流分析可以看到塑件哪個位置能否打飽滿.
通過模流分析可以檢測澆口位置是否設計合適.
模梳分析過製造出來的模具後期問題 存在率非常低.
西諾所有的模具都經過模流分析後製造的.
Ⅱ 模流分析中流道不連通怎麼解決
流道不連通?先檢查連接性,如果不是1的話你的模型就有問題
如果是1,則檢查此處的壓力 溫度等,是不是成型參數設置有誤
Ⅲ 模流分析難嗎
不難,只是需要的綜合知識比較多。畢竟模流分析是和實踐聯系相當的緊密。
Ⅳ MOLDFLOW網路統計中各個參數的意義和最佳值
Moldflow 支持四種網格形式,即Midplane、Fusion、Solid(3D)和Beam,分別
是中性面網格、雙面流網格、實體網格和一維單元
Fusion 格式的網格統計各項參數簡單解釋如下:
⒈ Entity counts:實體統計。
① Surface triangles:三角形單元的數量(Fusion 和Midplane)。
② Nodes:節點數。
③ Beams:一維單元數量,如沒有構建流道等,則該值應為零。
④ Connectivity regions:連通域的數量,Moldflow 能夠分析的連通域的數量必須為1
個,否則域與域之間無熔體流動,分析報錯,此時必須仔細分析網格的連通情況,查找網格
斷點,使用Merge 節點等方法修改網格,將多個連通域連為一體。
⑤ Mesh volume:網格體積。
⑥ Mesh area:網格面積。
⒉ Edge details:單元邊的詳細信息。
① Free edges:自由邊的數量,自由邊是指僅參與構建一個單元而不為其它單元所共享
的邊。自由邊只可存在於Midplane 網格中,在Fusion 和3D
網格中存在的自由邊必須修正。
② Manifold edges:交疊邊,交疊邊是指參與構建了兩個單元的邊。交疊邊可存在於Midplane、Fusion 和3D 網格中,在Fusion 網格中只存在交疊邊。
③ Non-manifold edges:非交疊邊。非交疊邊是指構建了三個或三個以上單元的邊。非交疊邊只存在於3D 網格中。
下表顯示了Moldflow 各種網格所適用的單元邊。
Moldflow 網格類型與單元邊
Free edge(自由邊) Manifold edge(交疊邊) Non-manifold edge(非交疊邊)
Midplane √ √ ×
Fusion × √ ×
Solid(3D) × √ √
⒌ Surface triangle aspect ratio:三角形單元的縱橫比信息,縱橫比是指三角形單元的長
和高的最大比值,a 與b 的比值即該三角形單元的縱橫比。
① Minimum aspect ratio:最小縱橫比,網格中縱橫比的最小值(不小於1.1547)。
② Maximum aspect ratio:最大縱橫比,網格中縱橫比的最大值。對於Fusion 和Midplane
網格來說,推薦的最大縱橫比是6。對於3D 網格來說,推薦的最大縱橫比是50,最小縱橫
比是5,平均15 左右。
③ Average aspect ratio:平均縱橫比,全部縱橫比的數量平均值。
⒍ Match ratio:匹配率,這是Fusion 網格特有的參數。匹配率的高低直接影響模流分
析的精度。推薦Flow 分析的匹配率要在85%以上,Wrap 分析的匹配率要更高一些,而3D
網格要在Fusion 網格的基礎上生成,推薦預生成的Fusion 網格的匹配率在90%以上。
① Match ratio:匹配率。
② Reciprocal ratio:相互匹配率。
以上是Fusion 網格統計的全部項目,Midplane 和3D 網格統計與之相比,少了Match ratio
一項,另外,3D 網格統計的縱橫比是指四面體的縱橫比。
⒋ Intersection details:單元交叉信息。
① Element intersections:相互交叉的單元數量發生了單元與單元的相互交叉穿越,這是不允許的。
② Fully overlapping elements:完全重疊的單元數量③ Duplicate beams:一維單元的重疊數量。
Ⅳ 通過模流分析書見最後下結論的,模板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4-29
Ⅵ 安裝模流分析軟體對電腦有什麼要
Moldflow 2014安裝教程
Moldflow安裝包有兩種,一種是RAR格式的,一種是.ISO格式的(這個要虛擬光碟機讀取),
重要注意,安裝程序不能解壓在有中文路徑名的文件夾里,
安裝程序有兩個
Simulation Moldflow Synergy 2014 (文件有4點多G的)
Simulation Moldflow Insight Ultimate 2014 (文件有800多M)
安裝序列號:
066-66666666
產品密鑰:
579F1 - Autodesk Simulation Moldflow Synergy 2014
575F1 - Autodesk Simulation Moldflow Insight Ultimate 2014
我們先安裝 Moldflow Synergy 2014
填寫好,序列號,產品密鑰,伺服器名稱填127.0.0.1 如圖
出現兩個打勾的選項,
如果你安裝Moldflow是用來分析的,就只對第一項打勾,另一項取消它。(常說的Moldflow就是它)
如果安裝Moldflow只是用來查看結果的,就要安裝第2項。(一般是給客戶查看分析結果用的)
安裝路徑是好不要改,如果要改就只把c 改成D或者其他盤符,後面的「:\Program Files\Autodesk」不要改
弄好後點「安裝」
安裝「Moldflow Synergy 2014」完成,
**************************************************************************
安裝 「Moldflow Insight Ultimate 2014」
按圖片所示填寫好序列號,產品密鑰,伺服器名稱填127.0.0.1 如圖
點「下一步」進行安裝
安裝「Moldflow Insight Ultimate 2014」完成,
安裝授權伺服器
重新打開"Moldflow Insight Ultimate 2014" 安裝程序,如下圖
點左手邊上的「安裝工具和實用程序」,(如果你電腦上有舊版本的,一定要先刪除 在卸載面板中找到名字是「Autodesk Network License Manager」。)
不要改路徑,直接點「安裝」
授權伺服器安裝完成
至此Moldflow安裝完成
設置好授權伺服器和打上補丁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Ⅶ 流體分析步驟
確定模型目標
1.1 尋找什麼樣的結果,並且怎樣使用?
a. 模型選擇是怎樣的?
b. 在分析中包含怎樣的物理模型?
c. 必須做怎樣的假設?
d. 可以做怎樣的假設?
e. 是否要求獨特的模擬能力?
是否使用用戶自定義方程(user-defined functions,UDF,基於C語言)
1.2 要求怎樣的精度?
1.3 需要多快的速度?
1.4 如果將完整物理系統中的一段分離出來?
1.5 計算區域的開始與結束?
a. 是否有邊界的邊界條件的信息?
b. 邊界條件類型是否與信息適應?
c. 能否將區域拓展至合理數據的存在點?
1.6 是否能近似為2D或對稱問題?
2、建立模型的幾何形式並劃分網格
ANSYS FLUENT使用非結構網格劃分來減少建立網格時所用的時間,來簡化物理模型和劃分生成的過程,來允許必能處理的常規的,復合塊結構化劃分更復雜的物理模型,並且使你適應劃分來解決流域特性。ANSYS FLUENT也可以使用body-fitted,block-structured劃分(如,這些在ANSYS FLUENT 4和許多其他的CFD求解器中使用)。ANSYS FLUENT很適合處理2D中 triangular和quadrilateral元素,以及3D中的tetrahedral, hexahedral, pyramid, wedge, 和polyhedral 元素(或這些的復合)。這個靈活性允許用戶選擇最適合特別應用的劃分拓撲,如在User's Guide中描述的。
在ANSYS FLUENT中你可以改裝所有形狀的網格(除了多面體)來在流域中處理大梯度,但你必須在求解器外,總生成原始劃分(不管使用的元素形式),或者存在劃分導入過濾器的CAD系統。
當生成一個劃分時,應該考慮接下來問題:
2.1 是否可以使用ANSYS產品獲得,如CFX,ANSYS Icepak,或者Airpak?
2.2 需要使用quad/hex劃分,還是tri/tet劃分或混合劃分
a. 幾何外形和流動的復雜性?
b. 是否需要非保角介面?
2.3 在每個區域中網格劃分度如何?
a. 解析度是否對幾何形式是有效的?
b. 是否可用高梯度預測區域?
c. 是否使用自適應來增加解析度?
2.4 是否有有效的計算內存?
a. 需要多少單元?
b. 需要多少模型?
Ⅷ moldflow2015安裝了之後界面可以正常打開,但是打開分析結果或者導入模型的時候就會報錯
當使用Moldflow軟體要進行工作的時候,需要導入模型,正常情況下導入後,不管網格劃分的如何是可以進行劃分的,但是有種提示是網格劃分失敗。
工具/原料
more
模流分析Moldflow軟體 要導入igs等格式的模型
方法/步驟
1/3 分步閱讀
第一步,打開Moldflow軟體,按下「ctrl+J」看看是否有作業伺服器彈出來。
如果沒有,那就手工到菜單欄上面尋找作業伺服器的圖標按鈕,點一下啟動作業伺服器。
2/3
有問題的電腦,這里的localhost後面會提示【連接失敗】。到此問題就找到了。
3/3
右鍵點擊「我的電腦」選擇「管理」進入後選擇「服務」,裡面有個「Autodesk Moldflow Insight 20XX Job Manager」,把這個服務項改成自動,並且設置成啟動狀態。 再回到軟體中,會發現,已經沒有「【連接失敗】4個字了」,開始劃分網格,發現工作也一切正常了.
注意事項
不同的Moldflow版本可能按鈕不一樣,但是功能和思想是一樣的,適用於各個版本
Ⅸ 模流分析2017安裝了打不開怎麼辦
1.第一步,打開Moldflow軟體,按下「ctrl+J」看看是否有作業伺服器彈出來。如果沒有,那就手工到菜單欄上面尋找作業伺服器的圖標按鈕,點一下啟動作業伺服器。
2.有問題的電腦,這里的localhost後面會提示【連接失敗】。到此問題就找到了。
3.右鍵點擊「我的電腦」選擇「管理」進入後選擇「服務」,裡面有個「AutodeskMoldflowInsight20XX。
Ⅹ 模流分析怎樣自學要掌握哪些東西
模流分析人員的層次及其所達到的境界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這個級別屬於「技術」級別,即重點還停留在分析軟體的操作技術掌握上面,動手的部分要比動腦的部分多很多。能熟悉模流分析軟體的基本操作和使用環境,能輸入產品劃分網格建立流道水管進行分析輸出結果,但對很多東西還停留在表面,對結果的內涵沒有深刻清晰的理解,結果是是什麼就是什麼,他不大可能去考慮成型條件的變化,網格、演算法之類問題引起的分析誤差等等因素。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這個級別的人已經上升到「戰術」級,有一定的模流分析持續應用經驗,對實際設計、塑膠材料和注射成型工藝方面有越來越深刻的理解,隨著分析案例的增多,他就會慢慢地發現,產品成型出現的缺陷與問題不只是模流分析結果表面顯示的那麼簡單,而是變得越來越復雜。比如,到了這個級別,再看熔合線,就不再是Weld lines分析結果上顯示的那幾條線,而是與產品的材料類別,壁厚,是否有玻纖等添加劑,流道澆口位置,成型時的溫度、速度、壓力,熔合角度,網格疏密、厚度定義是否正確,是否有滯流,困氣,噴射等等都有千絲萬縷聯系的一種現象。
「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這個級別應該屬於「戰略」級,這一級別的人做模流分析時早已超越了一般的模流分析的范疇,而是把材料、產品、模具、注塑成型、產品二次加工、產品質量、加工效率、生產成本、經濟效益等等綜合起來全盤考慮。他有豐富的模流分析及相關領域的知識、經驗、理論與實踐的積累,最終完成了由量變到質變的轉化。他能夠輕易地看到問題的實質與核心,直指要害與根本,而不會為其它看似有關的因素迷惑。這是一種洞察問題後的返璞歸真,對問題的本質常常能有一個非常清晰的認識。如果說前一級別的人對問題的認識還依稀有點霧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感覺,這個級別的人就已經象具有「彗眼」的菩薩一樣,能夠把問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這時候他也使用模流分析軟體,但意義和前一級別的人卻已經大不一樣。前一級別的人還在使用模流分析軟體來尋找問題可能發生的原因,而這一級別的人大多是用模流分析軟體來驗證他早已經在頭腦中分析出的原因。在這個階段,模流分析軟體本身從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已經可有可無(當然,獲得精確的數據必須由分析軟體來完成,再怎麼厲害的人也畫不出moldflow那樣的輸出結果圖,給出精確到0.001的變形數據)。可以說,這個級別已經相當於「獨孤求敗」劍學境界的最高級別——「無劍」,外功,內力等等對他都已經是小兒科,武學理論與修養的日臻圓滿才是他所在意的。到了這個級別,那才算是真正的高手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