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jian島的jian怎麼寫
jian島的jian怎麼寫?
jian島-------艦島
現代航母基本上是把艦橋、煙囪等集中在飛行甲板的一側,好像一個小島,它就是艦島,艦島越小越好。
早期航母,像英國的「百眼巨人」號和美國的「蘭利」號等整個艦面是平坦的飛行甲板,沒有突出部分。
側的原因,因為飛行員在遇到危險時的本能動作是向左急轉,艦島設在右側可以避免飛行員在降落過程中遇險時撞上去。左行的最大優點來自人類的一個避害本能:人類在快速運動的情況下,在發現前方有危險時,會本能地向左傾斜或轉向,以保護心臟的位置。
從飛機起降的要求上講,航母的飛行甲板上空空無物是最理想的。但是,航母的指揮塔、飛行控制室、航海室、雷達和通信天線等又是需要高聳在甲板上的。所以,現代航母都是把這些上層建築設計得很緊湊,集中在飛行甲板右舷的「艦島」上,空出甲板的絕大部分來方便飛機起降。
B. 航空母艦的構造
據《中國大網路全書》「航空母艦」辭條介紹:航母是以艦載機為主要武器並作為其海上活動基地的大型水面戰斗艦艇、海軍水面戰斗艦艇的最大艦種。按排水量分為大型航空母艦、中型航空母艦和小型航空母艦;按戰斗使命分為攻擊航空母艦、反潛航空母艦、護航航空母艦和多用途航空母艦;按動力分為核動力航空母艦和常規動力航空母艦。主要用於攻擊水面艦艇、潛艇和運輸艦船,襲擊海岸設施和陸上戰略目標,奪取作戰海區的制空權和制海權,支援登陸和抗登陸作戰。 下面介紹一些航母構造的相關知識: 1.艦島 現代航母基本上是把艦橋、煙囪等集中在飛行甲板的一側,好像一個小島,它就是「艦島」。從飛機起降的要求上講,航母的飛行甲板上空空無物最理想。但是,航母的指揮塔、飛機控制室、雷達和通信天線等,都需要高聳在甲板上。所以現代航母都是把這些上層建築設計得很緊湊,集中在飛行甲板右舷的「艦島」上,空出甲板的絕大部分來方便飛機起降。 2.航母的升降機 在航母上,機庫位於甲板下面,因此,飛機在機庫和飛行甲板之間的移動需要藉助於升降機。早期航母的升降機一般布置在飛行甲板的中線上,稱之為「舷內升降機」。這種升降機不受風浪影響;但它既影響了飛行甲板的強度,又影響了飛機的起降。權衡利弊,舷側式升降機被普遍應用於現代航母上。 3.艦載機的降落引導 上世紀50年代以前,航母由站在飛行甲板左端的著艦引導官雙手持旗板打信號指揮飛機著艦。上世紀70年代,美國海軍研製出了全自動助降系統,它通過雷達測出飛機的實際位置,再根據航母自身的運動,由航母計算機得出飛機降落的正確位置,再在指令計算機中比較之後發出誤差信號,艦載機的自動駕駛儀依據信號修正誤差,引導艦載機正確降落。 4.艦載機的停放 航母艦載機不使用時一般存放在機庫里,機庫位於飛行甲板的下面,是停放和檢修艦載機的場所。數十架艦載機需要較大的地方停放,所以現代航母的機庫有越來越大的趨勢。艦載機在機庫中處於折疊狀態,排列緊湊有序,而且空出必要通道,以便每架飛機迅速通過升降機升到飛行甲板上去。氣候較好時,艦載飛機也可停放在飛行甲板上,用索具系好均勻布置在飛行甲板和機庫甲板的眼塊上,這樣就不會遇風浪時滑動碰撞。 5.航母上的運輸機 航母上的運輸機主要用於岸艦之間及航母之間的貨物運輸。盡管大型核航母海上自持能力很強,但一艘航母出海少則數月,多則半年,它上面的90架飛機和數千名人員難免會出現臨時性的緊急的問題,如人員的調換、傷員的撤離、某些零部件和物品的急需等,這時,艦載運輸機就是最方便的運輸工具了。 許多國家的航母一般是用直升機執行運輸任務,但美國的重型航母,需要航程遠、速度快的固定翼運輸機。現役的美國航母運輸機由E-2「鷹眼」預警機改裝而成。該機在艦上彈射起飛時最大載重量是4530公斤,陸上滑跑起飛時為6800公斤,最快飛行速度574公里/小時,航程1930公里。 6.美國的艦載機聯隊 航母的巨大打擊威力要靠它所攜帶的艦載機來體現,各國航母的艦載機和它們的編成方式不盡一致,但最能體現航母實力的莫過於美國大型攻擊航母所攜帶的艦載機聯隊。美國海軍的艦載機聯機一般由8至10個中隊組成,整個聯隊約有80架飛機和2000餘名官兵。航空母艦的構造特點是:1.具有巨大攻擊力。現代大型航空母艦滿載排水量6萬噸~9萬噸,載飛機70架~120架;中型航空母艦載排水量3萬噸~6萬噸,載飛機數十架。能以30分鍾內彈射起飛20多架飛機的出動速度,出動飛機攻擊空中、水面、水下和陸上目標。小型航空母艦(有的稱為反潛巡洋艦),滿載排水量在3萬噸以下,載直升機和垂直/短距起落戰斗機50架以內。航空母艦還裝備有艦艦、艦潛和艦空導彈、水中武器和艦炮等。2.具有良好的航海性能。現代航空母艦最大航速30~35節。常規航空母艦的續航力達8000~16000海里。核動力航母的續航能力達40萬~70萬海里。其弱點是目標大,易受攻擊;艦載飛機起飛受環境條件影響大,需在多艘巡洋艦等護衛下組成航母編隊行動。 對於如何看待航空母艦戰斗群的戰鬥力問題,我國軍事科學院專家羅援介紹說,航空母艦戰斗群是機械化時代的產物。航空母艦戰斗群有很強的投送能力,可達到世界上任何出現危機的水域進行前沿部署和前沿投送。航母戰斗群的掩護艦艇具有較強的防空、反導、反潛能力。航空母艦這個龐然大物,有2500個水密艙,即便幾發導彈擊中,它也可以迅速關閉水密閥,不會造成整個航母的傾覆。因此,航母有很難對付的一面。但是,航空母艦戰斗群就是一個飛機的作戰平台,不可能由它決定戰爭的勝負。航母也不是無懈可擊的。從歷史來看,二次大戰中就曾有多艘航母被擊沉。因為航母有它的要害部位和薄弱部位。如果揀它的要害部位和薄弱部位打,還是可以擊沉的。
C. 為什麼海島奇兵上不去
《海島奇兵》攻略
最近發現不少哥們,說周圍刷新的玩家等級過高打不過,或者等級的防禦高打不動,還有就是資源島的火箭炮或是大加農炮怎麼破。
其實沒有破不了的陣,主要是看對這游戲掌握的夠不夠,還有這個陣的資源,值不值得你去損兵硬推而已。
如果活躍度過高,周圍玩家等級太高,那一定要走強兵路線了吧,首先盡快升到8級登陸艦,10級炮艦,兵種和炮彈盡可能的優先升級,雷達是也不能落下的。
本人目前10本防禦塔都沒立全,狙擊塔4個4級,重機槍和迫擊炮都是1級,加農炮和噴火器都沒建,因為浪費時間,主要時間都升級兵種船隻和各種倉庫了。
不升倉庫,搶回來的資源爆棚浪費,這游戲資源是靠搶的,不是靠採集的,目前我的民房都是停留在3級,不是沒資源升,是沒時間升。搶回來的資源揮霍不完,甚至有時候都不敢出去搶了,花不完啊,資源就沒有不夠花的時候。
一、陣型的防禦漏洞
「偷本」這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了,也屢試不爽吧,防禦建造的太靠前,基地在後方周圍防禦少,所以用引導繞過防禦直接打本。
這里要說明的是,偷本引導彈至少2級,野人流居多,移動速度快,算好需要繞路的引導彈次數,和防禦的攻擊范圍,正確走位不浪費能量點才行。後方的森林是可以走的,貌似很多人都不知道啊。
二、極限攻擊距離
有的陣型防禦總是把迫擊炮和加農炮放到基地後方,這樣就容易造成基地前方的防守區域有限,容易讓MM遠程攻擊,在迫擊炮的射程外對司令部進行打擊。
有朋友說了,前邊還有狙擊塔和重機槍,噴火器呢?這時候就是需要胖子和步兵再前邊抗住,先掃清前邊的防禦,為MM創造出一個極限距離的安全輸出位置。
畢竟現在大多都是用防禦和建築把司令部圍起來,總會有一個防禦塔薄弱的方向,那麼這里就是你的突破點。
本人最常用這種戰術,比我高出10級的一樣推,當然戰損也是避免不了的,經常是全軍最後只剩下2、3個MM站在安全位置。打司令部,前邊的胖子和步兵全部陣亡,但是結果是值得的,試想一下比你高10級的玩家的資源,打下來的資源夠你爆棚。
三、時間差和分批登陸
這個要說的不完全算是戰術,屬於時機把握,利用不同防禦塔的攻擊范圍和射速,來計算什麼時候,什麼兵種先登陸以達到最少的兵力戰損,取得最大的效果。
1、比如說如果前沿是噴火器,可以先讓MM登錄,可以無損推掉,其他兵種跟緊其後過早過晚都會出現戰損;
2、如果最先攻擊到的是火箭炮、迫擊炮、重機槍一類就是正常胖子先登錄;
3、如是大小加農炮和高級狙擊塔,可以選擇步兵先登錄,畢竟胖子抗這些比較傷,反正存活率不高,不如以步兵數量的優勢先去當炮灰,而且也便宜,胖子存活率高了,抗後邊的也容易。再配合炮火和醫療包,震撼彈的配合,相信沖擊敵人的防禦陣地也容易很多。
先手的合理登陸能最大地避免戰損,精確計算防禦的攻速間隔,來進行分配登錄也能避免戰損,為推後方的司令部大大提高勝算。
還有就是在不同的方向分批登錄,吸引火力,進行MM的安全沖鋒,簡單說聲東擊西吧。配合震撼,總能成功(猶豫我才10本,坦克沒出,還沒研究這個,就不說坦克了)。
四、戰術打法
1、純野人流:這個戰術N多大神用了,相信不用給新手們說太多了吧,前期用的不多,要等震動炸彈(冰凍彈)高了,出了煙霧,適用性才強,跟步兵比起來就是移動速度快,攻擊高,血量高,能回血。感覺像是步兵的變異版本,同樣都是蟻多咬死象。本人用的少,不好多做評價,等大神們來補充吧。
2、純胖子流:打玩家的時候用的不多,打資源島的時候用的多,畢竟前期防禦塔不是那麼多,主要是硬抗火箭炮,配合醫療包沖鋒。
3、純步兵流:大小加農炮,狙擊塔威脅高的時候使用,以數量換取攻擊時間,如果硬抗大加農炮打胖子和步兵都是一下,你會選擇用哪個去沖鋒?
4、純MM流:我擦,這個真要洗洗直接睡了。
五、其他
現在的陣型不好推的就是海灘壓制,大量的防禦堆在前邊,登陸沒有迴旋的餘地,這樣的陣型,一般都是利用兵種配合,損兵硬推,或者是冰凍以後沖進基地後方,這就要看兵種搭配和走位的存活率了。還有就是,司令部縮在角,前方建築和防禦混搭,不能再有限的時間內攻擊防禦塔,只能損兵硬推。
再說下資源到的爭奪戰,這個是唯一可以和同一個玩互相切磋的方法,就當是一種報仇吧,哈哈,其實很多時候我就喜歡,看對方如何推平我的資源島,再來進行調整和反擊,他如何推我,我就如何推他,相互提高吧。
其實我感覺這個游戲就是嘗試推平別人陣地的滿足感,只想著推低級別的和新手,一點意思都沒有,更何況資源也不夠豐富,沒什麼營養價值,就算有暫時打不過的也不代表以後也打不過,養著唄,反正他的資源不會減少。只要他的資源值得你養。如果說防禦比較棘手,而又沒什麼資源,那就果斷換了對手吧。畢竟這游戲是搶資源的。
我一直都是打比我級別高的,差距一般都在10級左右,前天竟然刷出個40級的,太蛋疼了,打不過,還捨不得換,資源啊。目前想到的先這么多,後續有心得在補充,畢竟才玩到10本,後期的經驗沒有,還需要高本的大神來補充。
D. 為什麼中國還不能造航空母艦
首艦2015年將面世 根據近年來民用工業部門、國防工業部門、公開軍事報刊的消息綜合整理,中國海軍史上最大型的全國性系統工程已知情況如下:航母技術狀態已在「十五」期間凍結,設計工作現已完成,未來幾年將在各工業部門進行工程准備,2009年在大連426廠鋪放龍骨,2015年交船。據稱新航母型號082,採用較先進的殼舾塗一體化集成製造工藝,全壽命期50年,將緊接著兩艘077船塢登陸艦之後動工。 中型偏大多用途航母 082的標准排水量約4.5萬噸,接近原方案滿載排水量,而滿載排水量近6.5萬噸,與法國CVF航母接近,比將退役的美國小鷹號航母標准排水量稍多些,屬中型偏大多用途航母。經論證確認這種噸級效費比最佳,與國力軍力相稱,也跟英法殊途同歸。該艦仍採用國內最成熟但傳統的特大功率蒸汽輪機,是最新051C石家莊號驅逐艦的動力放大型,在世界同類機種處於領先水平,因以數字化控制系統管理,輪機艙只需數人。由齊重(齊齊哈爾重型機床廠)為宜昌403廠生產的CK93200數控汽缸鏜車床,是國產航母汽輪機汽缸套的專用生產設備,填補了國內空白。艦上兩副巨型螺旋槳葉片,由國內以至世界唯一的多軸控制五軸聯動重型卧式數控車床進行精加工,能有效減少阻力和噪音,提高推進效率和節能,使最高航速超過30節。 先進電磁飛機彈射器 首艦重點發展以適航性為重點的流體力學線型技術;提高包括局部隱形技術在內的綜合抗損性技術;有中國特色的新型高功率密度電力變換和調節系統;以高速多媒體網路平台和海陸空天協同作戰系統,構建航母戰斗群的C4ISR大系統等。雖然艦上推進系統相對歐美較為落後,但卻與美國同步採用最先進的電磁飛機彈射器,可克服可靠性不足和無法彈射小型無人機的蒸汽彈射器弊端。從中國自己的磁浮列車技術實用化並將建造真正商業營運的長途磁浮鐵路也可發現,電磁彈射器和磁浮列車關鍵的直線感應電動機和先進儲能系統中國已能生產;另外中國的電磁軌道炮技術一向在國際上有很高水平,客觀上也能對此提供幫助及有力證據。該型彈射器由獨立的國產燃氣輪機供電。 艦載飛機用現役飛機改裝 航母上最重要且最受矚目的各型艦載機,主要由現役機種改型而成,包括戰斗攻擊機、反潛巡邏機、預警指揮機、多用途直升機、無人偵察機五大類共52架。為與之配套進行艦上起降等訓練,並首先用於瓦良格號訓練航母上,洪都飛機公司改進了教8艦載噴氣教練機(K-8J),昌河飛機公司的直8艦載直升機(Z-8J)試飛也十分順利。後者先開發出通用運輸型,先裝備077兩棲船塢登陸艦,日後再為航母改進發展成帶有中繼制導、中繼通信、搜救和反潛設備的直8JJ多用途反潛型。 另外,為銜接K-8J進行艦載戰斗機起降訓練,洪都飛機公司的權威消息指出,即將進行首飛的教15飛獅高級戰斗教練機已有L-15J海獅艦載型計劃。不過,海軍航空兵目前仍未拍板,除了價格需要降低外,要觀望試飛結果的性能報告出台才能定奪。 無人駕駛偵察機4架 無人偵察機並非固定編制內裝備,數量和型號也未最後定案,但相信數量不會超過4架,目前以ASN-206一級的螺旋槳推進,配備光電偵察儀器的飛機可能性最高。 有人駕駛飛機有52架 編制內的有人駕駛飛機共52架,包括3個中國編制的大隊共36架戰斗攻擊機,6架反潛直升機,其中反潛巡邏機由西安飛機製造公司改造,以運7H中小型螺旋槳支線運輸機作平台,型號為運7X,綽號信天翁。除換裝發動機和加裝搜潛設備外,武器包括水雷、魚7型反潛魚雷、深彈,當執行海面封鎖任務時,能攜帶霹靂系列自衛空空導彈、鷹擊7、天龍6、天龍10小型近程空艦導彈、鷹擊8系列中程空艦導彈,也能吊掛電子戰吊艙和光電吊艙執行偵察任務。 預警指揮機運7改裝 備受關注的艦載預警指揮機內部稱為海空警,同樣由西安飛機公司以運7H飛機大幅改良而成,公司編號運7H-500-14,軍用編號運警7(YJ-7)或海警7(HJ-7)。與坊間傳聞不同,該機採用傳統圓盤頂置雷達而不是傳說的平衡木型頂置雷達,雖然阻力較大但能全周探測,沒有了平衡木雷達的前後盲區。雖然天線罩外形老舊,但與美國鷹眼預警機的老式脈沖多普勒雷達形似卻神不似,因為中國採用的是與已服役的空警2000預警機相同的有源相控陣雷達,也同樣比美式預警機在技術上領先一代。另外,由於兩種主要艦載機皆採用運7H作平台,因此西飛公司為著訓練需要,正研製配套的海運教7雙發艦載教練機,與K-8J和L-15J一樣,HYJ-7飛機也只會用於瓦良格號訓練航母上,不會納入正規航母編制之內。 戰斗攻擊機備受注目 最受世界注目的除了航母本身,相信莫過於其戰斗攻擊機了,正如外界普遍預測一樣,它是由成都飛機公司以殲10A/B多用途戰機改進而成。殲10J艦載型俗稱海殲10,由於殲10綽號猛龍,因此改稱為海龍,由611所負責的設計已接近完成,將趕及航母鋪放龍骨時進行首飛。但與外界傳聞相反的是殲10J並非雙發型戰機,它只是在殲10A/B的基礎上強化起落架和發動機進氣道,改裝折疊式主翼和防腐蝕結構,加裝著艦鉤,為抵消結構重量並提高熱帶海區起飛能力,將增強太行發動機的推力和提高其可靠性。此舉從成本和建艦進度來說都非常合理,與法國陣風M同級的海殲10已足夠應付未來較長時間需要。在此基礎上將把預研中的殲10C有源相控陣雷達和殲10D的雙重任務能力嫁接到殲10J上。至於電子戰、空中加油和偵察任務,將由殲10J加掛相關吊艙完成。 航母設計與艦上裝備 082型航母外形和設計都不像俄式航母,反而更傾向歐美設計,但不像英法CVF航母有兩個艦島,單艦島設計較接近美國CVN21航母。艦島因為與煙囪整合所以比歐美新航母要大得多,與小鷹號差不多大,比瓦良格號要小。艦島上有單主桅,島的四面裝有改進自052C蘭州號驅逐艦的H/LJG雙波段(S及X波段)國產有源相控陣雷達。艦內還有由十多種感測器組成的綜合導航系統,H/ZBJ-2艦隊自動化指揮系統,是052C的H/ZBJ-1發展型,兩舷有3台提升能力40噸的舷側飛機升降機;兩組各36枚海紅16中短程點防空導彈垂直發射器,4座7307管30毫米近防炮;8座18管多用途干擾火箭發射器,甲板上有飛機進場著艦助降系統、3台電磁飛機彈射器、4條著艦攔阻索等。全艦由1千多個水密隔艙和幾道防火牆構成,重要部分有裝甲防護,舷側空間和底部採用雙重結構,艦底有兩對主動減搖鰭,艦內空間預留一定的擴展潛力。 目前艦上設備早已在密鑼緊鼓研製之中,關鍵技術已經突破或接近突破
E. 解放戰爭時期,沒有移動網路,出海作戰船隻上的電話是怎樣與陸上聯通的
無線電台呀。
解放戰爭時期無線電台已經很普及了,電影中就有很多體現的,比如永不消失的電波。
距離短就用短波的,距離遠就得加大功率用長波的,船上功率什麼的沒有問題,更多是要考慮到暴露己方位置,被敵人察覺什麼的,所以軍艦編隊間一般是用旗語,再再出發前制定好計劃,在必要的時候才會和總部或者距離過遠的友軍聯絡。
當然,打起來就無所謂了……
F. 海島是怎樣供電的
海島供電主要有兩種模式,一個是聯網,一個是離網。對於中大型群島而言,由於對電力需求總量和可靠性均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往往通過海纜與大陸聯網。展開的說些:首先聯網型。一般是海底電纜,但有時距離不太遠時也需要考慮架空大跨越,需要做技術經濟比較。舉個不怎麼典型的例子,海南電網與南網聯網工程。2009年6月30日投運的海南跨海聯網一回500千伏交流工程,是我國第一個超高壓、長距離、大容量海底電纜工程。兩點作用,一是聯網工程相當程度上解決了長期困擾海南電網的「大機小網」難題,海南電網「N-1」故障穩態頻率波動幅度從±0.5Hz降低到±0.2Hz。二是聯網工程釋放了海南300MW瓦級機組的發電能力,減少了海南電網對網內發電備用容量的需求,有助於海南水電、風電等清潔能源的充分利用。建設費用驚人。聯網一期工程設計輸電容量為600MW,由於海底電纜采購價的增加,工程總投資大幅增加,由可研階段批復的約12億元增加到實際投資約25億元。運行維護困難。海纜故障判別與定位、封堵與打撈、電纜頭接續等搶修關鍵技術被國外幾家公司壟斷,工程採用的充油式海纜只能由耐克森公司修復,國內尚無具備海纜搶修技術和能力的單位。一旦出現海纜損壞事故,兩端的油罐通過海纜中心的油道不斷向外冒油,以防止海水滲入導致整根電纜報廢,需要盡快找到故障點實施封堵與打撈。然後離網型。海島離網供電的趨勢肯定還是以可再生能源為核心的微電網。作為世界上擁有海島獨立電網最多的國家,日本資源能源廳於2009 年啟動了島嶼新能源獨立電網的實證項目,在鹿兒島縣和沖繩縣地區的十個海島上完成了海島獨立電網示範工程的建設。按照這些海島獨立電網規模,可劃分小型(數百千瓦)、中型(兆瓦級)與大型海島電網。對於小型獨立電網,由於使用的內燃發電機慣性與備用容量均較小,因此限制了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對儲能設備的特性與容量也有較高要求;而對於中型獨立微網,由於一般採用了多台內燃發電機,可藉助旋轉發電設備自身的慣性吸收部瞬時變動,有利於減少儲能設備容量,增強對風電和光電的接納能力,提高整個海島電網的經濟性;對於大型海島電網,其主要目標是檢驗兆瓦級風/光電接入後對原有海島電網的影響,以及利用多種儲能裝置抑制光伏發電波動性的可能性。
G. 西沙群島上有信息網路嗎
有。為此曾遭到越南的抗議。
H. 現代傳遞信息的種類和特點是什麼(種類是1.郵件2.電話3.網路。麻煩想一下特點)急!
烽火」是我國古代用以傳遞邊疆軍事情報的一種通信方法,始於商周,延至明清,相習幾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漢代的烽火組織規模為大。在邊防軍事要塞或交通要沖的高處,每隔一定距離建築一高台,俗稱烽火台,亦稱烽燧、墩堠、煙墩等。高台上有駐軍守候,發現敵人入侵,白天燃燒柴草以「燔煙」報警,夜間燃燒薪柴以「舉烽」(火光)報警。一台燃起烽煙,鄰台見之也相繼舉火,逐台傳遞,須臾千里,以達到報告敵情、調兵遣將、求得援兵、克敵制勝的目的。
在我國的歷史上,還有一個為了討得美人歡心而隨意點燃烽火,最終導致亡國的「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周滅商後建都鎬京,歷史上稱作西周。初期,周王為鞏固國家政權,先後把自己的兄弟、親戚、功臣分封到各地作諸侯,建立諸侯國,還建立了一整套制度,農業、手工業、商業都有了一定的發展。
【鴻雁傳書】
「鴻雁傳書」的典故,出自《漢書•蘇武傳》中「蘇武牧羊」的故事。據載,漢武帝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漢朝使臣中郎將蘇武出使匈奴被鞮侯單於扣留,他英勇不屈,單於便將他流放到北海(今貝加爾湖)無人區牧羊。19年後,漢昭帝繼位,漢凶和好,結為姻親。漢朝使節來凶,要求放蘇武回去,但單於不肯,卻又說不出口,便謊稱蘇武已經死去。後來,漢昭帝又派使節到匈奴,和蘇武一起出使匈奴並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過禁卒的幫助,在一天晚上秘密會見了漢使,把蘇武的情況告訴了漢使,並想出一計,讓漢使對單於講:「漢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獵時,射到一隻大雁,足上系著一封寫在帛上的信,上面寫著蘇武沒死,而是在一個大澤中。」漢使聽後非常高興,就按照常惠的話來責備單於。單於聽後大為驚奇,卻又無法抵賴,只好把蘇武放回。
【青鳥傳書】
據我國上古奇書《山海經》記載,青鳥共有三隻,名曰詔蘭、紫燕(還有一隻青鳥的名字筆者沒有查閱到),是西王母的隨從與使者,它們能夠飛越千山萬水傳遞信息,將吉祥、幸福、快樂的佳音傳遞給人間。據說,西王母曾經給漢武帝寫過書信,西王母派青鳥前去傳書,而青鳥則一直把西王母的信送到了漢宮承華殿前。在以後的神話中,青鳥又逐漸演變成為百鳥之王——鳳凰。
南唐中主李璟有詩「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唐代李白有詩「願因三青鳥,更報長相思」,李商隱有詩「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崔國輔有詩「遙思漢武帝,青鳥幾時過」,借用的均是「青鳥傳書」的典故。
【黃耳傳書】
信鴿傳書,大家都比較熟悉,因為現在還有信鴿協會,並常常舉辦長距離的信鴿飛行比賽。信鴿在長途飛行中不會迷路,源於它所特有的一種功能,即可以通過感受磁力與緯度來辨別方向。
信鴿傳書確切的開始時間,現在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但早在唐代,信鴿傳書就已經很普遍了。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一書中有「傳書鴿」的記載:「張九齡少年時,家養群鴿。每與親知書信往來,只以書系鴿足上,依所教之處,飛往投之。九齡目為飛奴,時人無不愛訝。」張九齡是唐朝政治家和詩人,他不但用信鴿來傳遞書信,還給信鴿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飛奴」。此後的宋、元、明、清諸朝,信鴿傳書一直在人們的通信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風箏通信】
我們今天娛樂用的風箏,在古時候曾作為一種應急的通信工具,發揮過重要的作用。
傳說早在春秋末期,魯國巧匠公輸盤(即魯班)就曾仿照鳥的造型「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這種以竹木為材製成的會飛的「木鵲」,就是風箏的前身。到了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人們又用竹篾做架,再用紙糊之,便成了「紙鳶」。五代時人們在做紙鳶時,在上面拴上了一個竹哨,風吹竹哨,聲如箏鳴,「風箏」這個詞便由此而來。
最初的風箏是為了軍事上的需要而製作的,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作軍事偵察,或是用來傳遞信息和軍事情報。到了唐代以後,風箏才逐漸成為一種娛樂的玩具,並在民間流傳開來。
【燈塔】
燈塔起源於古埃及的信號烽火。世界上最早的燈塔建於公元前7世紀,位於達尼爾海峽的巴巴角上,像一座巨大的鍾樓矗立著。那時人們在燈塔里燃燒木柴,利用它的火光指引航向。
公元前280年,古埃及人奉國王托來美二世菲萊戴爾夫之命在埃及亞歷山大城對面的法羅斯島上修築燈塔,高達85米,日夜燃燒木材,以火焰和煙柱作為助航的標志。法羅斯燈塔被譽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觀之一,1302年毀於地震。9世紀初,法國在吉倫特河口外科杜昂礁上建立燈塔,至今已兩次重建,現存的建於1611年。
在古老的燈塔中,義大利的萊戈恩燈塔至今仍在使用。這座燈塔是建於1304年,用石頭砌成,高50米。美國第一座燈塔是建於1716年的波士頓燈塔。此後,1823年建成透鏡燈塔,1858年建成電力燈塔,1885年首次用沉箱法在軟地基上建造燈塔,1906年落成第一座氣體閃光燈塔。1850年,全世界僅有燈塔1570座,1900年增到9400座。到1984年初,包括其他發光航標在內,燈塔總數已超過55000座。
【通信塔】
18世紀,法國工程師克勞德.查佩成功地研製出一個加快信息傳遞速度的實用通信系統。該系統由建立在巴黎和里爾230千米間的若干個通信塔組成。在這些塔頂上豎起一根木柱,木柱上安裝一根水平橫桿,人們可以使木桿轉動,並能在繩索的操作下擺動形成各種角度。在水平橫桿的兩端安有兩個垂直臂,也可以轉動。這樣,每個塔通過木桿可以構成192種不同的構形,附近的塔用望遠鏡就可以看到表示192種含義的信息。這樣依次傳下去,在230千米的距離內僅用2分鍾便可完成一次信息傳遞。該系統在18世紀法國革命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信號旗】
船上使用信號旗通信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旗號通信的優點是十分簡便,因此,即使當今現代通信技術相當發達,這種簡易的通信方式仍被保留下來,成為近程通信的一種重要方式。在進行旗號通信時,可以把信號旗單獨或組合起來使用,表示不同的意義。通常懸掛單面旗表示最緊急、最重要或最常用的內容。例如,懸掛A字母旗,表示"我船下面有潛水員,請慢速遠離我船";懸掛O字母旗,表示"有人落水";懸掛W字母旗,表示"我船需要醫療援助"等等。
【旗語】
在15-16世紀的200年間,艦隊司令靠發炮或揚帆作訓令,指揮屬下的艦只。1777年,英國的美洲艦隊司令豪上將印了一本信號手冊,成為第一個編寫信號書的人。後來海軍上將波帕姆爵士用一些旗子作"速記"字母,創立了一套完整的旗語字母。1805年,納爾遜勛爵指揮特拉法加之役時,在陣亡前發出的最後信號是波帕姆旗語第16號:"駛近敵人,近距離作戰。"
1817年,英國海軍馬利埃特上校編出第一本國際承認的信號碼。舫海信號旗共有40面,包括26面字母旗,10面數字旗,3面代用旗和1面回答旗。旗的形狀各異:有燕尾形、長方形、梯形、三角形等。旗的顏色和圖案也各不相同 回答者: 秒殺全中國 | 二級 | 2011-5-8 19:25
1:郵件:特點發送速度快。電子郵件通常在數秒鍾內即可送達至全球任意位置的收件
人信箱中,其速度比電話通信更為高效快捷。如果接收者在收到電子郵件後的短
時間內作出回復,往往發送者仍在計算機旁工作的時候就可以收到回復的電子郵
件,接收雙方交換一系列簡短的電子郵件就像一次次簡短的會話。
2:電話:特點IP電話的特點
IP電話指在互聯網上通過TCP/IP協議實時傳送語音信息的應用,即網路電話。
…IP電話始於1995年,最初它只用於計算機之間的話音傳輸。通話雙方須聯入互聯網,還須配備相應軟體和多媒體設備才能通話。真正意義的仟電話出現於1996年3月,它通過網關將互聯網與電話網結合起來,使用戶能實現普通電話機間的通話。
…IP電話是通過互聯網進行傳輸,所以佔用資源小,成本較普通的長途電話更低,尤其在打國際長途電話時更為顯著。其費用標准為:國內長途0.30無/分鍾;國際長途4.8元/分鍾;港奧台2.5元/分鍾。另外,還要加收由於使用IP電話所產生的本地接入費用。
…目前IP電話的通話質量還不盡人意,會出現語音不清晰、掉話、時延、迴音等情況。但隨著互聯網連接速率的提高和技術上的改進,其語音質量會得到進一步的改善。
…目前信息產業部己本著積極試驗,適時開放、規范管理的原則,批准了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吉通等幾家公司進行IP電話的試驗,各個公司將陸續推出主叫IP電話和IP電話卡業務。
…IP電話卡分為記帳卡(A類)、預付卡(B類)、儲金卡(C類)三種。目前試驗開放的是儲金卡。每張卡上有不同的面值,並規定了使用期限,每打完一次電話,話費將自動扣減,扣完即止。
…IP電話的使用方法與目前的200、300電話卡相似,即用戶購買了IP電話卡後,就可得到一個私人賬號和密碼,使用時,在任何一部雙音頻電話上撥打該公司的IP接入號碼,然後根據語音提示,輸入私人賬號及密碼,再撥人被叫號碼即可。
…總之,IP電話是技術進步的產物,它在目前通信領域中極具發展潛力。相信隨著技術的更新的市場的規范,它的前景會越來越好! 回答者: 熱心網友 | 2011-5-8 21:32
1.什麼是路由器
路由器是互聯網路中必不可少的網路設備之一,路由器是一種連接多個網路或網段的網路設備,它能將不同網路或網段之間的數據信息進行「翻譯」,以使它們能夠相互「讀」懂對方的數據,從而構成一個更大的網路。 路由器有兩大典型功能,即數據通道功能和控制功能。數據通道功能包括轉發決定、背板轉發以及輸出鏈路調度等,一般由特定的硬體來完成;控制功能一般用軟體來實現,包括與相鄰路由器之間的信息交換、系統配置、系統管理等。
烽火」是我國古代用以傳遞邊疆軍事情報的一種通信方法,始於商周,延至明清,相習幾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漢代的烽火組織規模為大。在邊防軍事要塞或交通要沖的高處,每隔一定距離建築一高台,俗稱烽火台,亦稱烽燧、墩堠、煙墩等。高台上有駐軍守候,發現敵人入侵,白天燃燒柴草以「燔煙」報警,夜間燃燒薪柴以「舉烽」(火光)報警。一台燃起烽煙,鄰台見之也相繼舉火,逐台傳遞,須臾千里,以達到報告敵情、調兵遣將、求得援兵、克敵制勝的目的。
在我國的歷史上,還有一個為了討得美人歡心而隨意點燃烽火,最終導致亡國的「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周滅商後建都鎬京,歷史上稱作西周。初期,周王為鞏固國家政權,先後把自己的兄弟、親戚、功臣分封到各地作諸侯,建立諸侯國,還建立了一整套制度,農業、手工業、商業都有了一定的發展。
【鴻雁傳書】
「鴻雁傳書」的典故,出自《漢書•蘇武傳》中「蘇武牧羊」的故事。據載,漢武帝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漢朝使臣中郎將蘇武出使匈奴被鞮侯單於扣留,他英勇不屈,單於便將他流放到北海(今貝加爾湖)無人區牧羊。19年後,漢昭帝繼位,漢凶和好,結為姻親。漢朝使節來凶,要求放蘇武回去,但單於不肯,卻又說不出口,便謊稱蘇武已經死去。後來,漢昭帝又派使節到匈奴,和蘇武一起出使匈奴並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過禁卒的幫助,在一天晚上秘密會見了漢使,把蘇武的情況告訴了漢使,並想出一計,讓漢使對單於講:「漢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獵時,射到一隻大雁,足上系著一封寫在帛上的信,上面寫著蘇武沒死,而是在一個大澤中。」漢使聽後非常高興,就按照常惠的話來責備單於。單於聽後大為驚奇,卻又無法抵賴,只好把蘇武放回。
【青鳥傳書】
據我國上古奇書《山海經》記載,青鳥共有三隻,名曰詔蘭、紫燕(還有一隻青鳥的名字筆者沒有查閱到),是西王母的隨從與使者,它們能夠飛越千山萬水傳遞信息,將吉祥、幸福、快樂的佳音傳遞給人間。據說,西王母曾經給漢武帝寫過書信,西王母派青鳥前去傳書,而青鳥則一直把西王母的信送到了漢宮承華殿前。在以後的神話中,青鳥又逐漸演變成為百鳥之王——鳳凰。
南唐中主李璟有詩「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唐代李白有詩「願因三青鳥,更報長相思」,李商隱有詩「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崔國輔有詩「遙思漢武帝,青鳥幾時過」,借用的均是「青鳥傳書」的典故。
【黃耳傳書】
信鴿傳書,大家都比較熟悉,因為現在還有信鴿協會,並常常舉辦長距離的信鴿飛行比賽。信鴿在長途飛行中不會迷路,源於它所特有的一種功能,即可以通過感受磁力與緯度來辨別方向。
信鴿傳書確切的開始時間,現在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但早在唐代,信鴿傳書就已經很普遍了。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一書中有「傳書鴿」的記載:「張九齡少年時,家養群鴿。每與親知書信往來,只以書系鴿足上,依所教之處,飛往投之。九齡目為飛奴,時人無不愛訝。」張九齡是唐朝政治家和詩人,他不但用信鴿來傳遞書信,還給信鴿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飛奴」。此後的宋、元、明、清諸朝,信鴿傳書一直在人們的通信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風箏通信】
我們今天娛樂用的風箏,在古時候曾作為一種應急的通信工具,發揮過重要的作用。
傳說早在春秋末期,魯國巧匠公輸盤(即魯班)就曾仿照鳥的造型「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這種以竹木為材製成的會飛的「木鵲」,就是風箏的前身。到了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人們又用竹篾做架,再用紙糊之,便成了「紙鳶」。五代時人們在做紙鳶時,在上面拴上了一個竹哨,風吹竹哨,聲如箏鳴,「風箏」這個詞便由此而來。
最初的風箏是為了軍事上的需要而製作的,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作軍事偵察,或是用來傳遞信息和軍事情報。到了唐代以後,風箏才逐漸成為一種娛樂的玩具,並在民間流傳開來。
【燈塔】
燈塔起源於古埃及的信號烽火。世界上最早的燈塔建於公元前7世紀,位於達尼爾海峽的巴巴角上,像一座巨大的鍾樓矗立著。那時人們在燈塔里燃燒木柴,利用它的火光指引航向。
公元前280年,古埃及人奉國王托來美二世菲萊戴爾夫之命在埃及亞歷山大城對面的法羅斯島上修築燈塔,高達85米,日夜燃燒木材,以火焰和煙柱作為助航的標志。法羅斯燈塔被譽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觀之一,1302年毀於地震。9世紀初,法國在吉倫特河口外科杜昂礁上建立燈塔,至今已兩次重建,現存的建於1611年。
在古老的燈塔中,義大利的萊戈恩燈塔至今仍在使用。這座燈塔是建於1304年,用石頭砌成,高50米。美國第一座燈塔是建於1716年的波士頓燈塔。此後,1823年建成透鏡燈塔,1858年建成電力燈塔,1885年首次用沉箱法在軟地基上建造燈塔,1906年落成第一座氣體閃光燈塔。1850年,全世界僅有燈塔1570座,1900年增到9400座。到1984年初,包括其他發光航標在內,燈塔總數已超過55000座。
【通信塔】
18世紀,法國工程師克勞德.查佩成功地研製出一個加快信息傳遞速度的實用通信系統。該系統由建立在巴黎和里爾230千米間的若干個通信塔組成。在這些塔頂上豎起一根木柱,木柱上安裝一根水平橫桿,人們可以使木桿轉動,並能在繩索的操作下擺動形成各種角度。在水平橫桿的兩端安有兩個垂直臂,也可以轉動。這樣,每個塔通過木桿可以構成192種不同的構形,附近的塔用望遠鏡就可以看到表示192種含義的信息。這樣依次傳下去,在230千米的距離內僅用2分鍾便可完成一次信息傳遞。該系統在18世紀法國革命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信號旗】
船上使用信號旗通信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旗號通信的優點是十分簡便,因此,即使當今現代通信技術相當發達,這種簡易的通信方式仍被保留下來,成為近程通信的一種重要方式。在進行旗號通信時,可以把信號旗單獨或組合起來使用,表示不同的意義。通常懸掛單面旗表示最緊急、最重要或最常用的內容。例如,懸掛A字母旗,表示"我船下面有潛水員,請慢速遠離我船";懸掛O字母旗,表示"有人落水";懸掛W字母旗,表示"我船需要醫療援助"等等。
【旗語】
在15-16世紀的200年間,艦隊司令靠發炮或揚帆作訓令,指揮屬下的艦只。1777年,英國的美洲艦隊司令豪上將印了一本信號手冊,成為第一個編寫信號書的人。後來海軍上將波帕姆爵士用一些旗子作"速記"字母,創立了一套完整的旗語字母。1805年,納爾遜勛爵指揮特拉法加之役時,在陣亡前發出的最後信號是波帕姆旗語第16號:"駛近敵人,近距離作戰。"
1817年,英國海軍馬利埃特上校編出第一本國際承認的信號碼。舫海信號旗共有40面,包括26面字母旗,10面數字旗,3面代用旗和1面回答旗。旗的形狀各異:有燕尾形、長方形、梯形、三角形等。旗的顏色和圖案也各不相同 回答者: 秒殺全中國 | 二級 | 2011-5-8 19:25
1:郵件:特點發送速度快。電子郵件通常在數秒鍾內即可送達至全球任意位置的收件
人信箱中,其速度比電話通信更為高效快捷。如果接收者在收到電子郵件後的短
時間內作出回復,往往發送者仍在計算機旁工作的時候就可以收到回復的電子郵
件,接收雙方交換一系列簡短的電子郵件就像一次次簡短的會話。
2:電話:特點IP電話的特點
IP電話指在互聯網上通過TCP/IP協議實時傳送語音信息的應用,即網路電話。
…IP電話始於1995年,最初它只用於計算機之間的話音傳輸。通話雙方須聯入互聯網,還須配備相應軟體和多媒體設備才能通話。真正意義的仟電話出現於1996年3月,它通過網關將互聯網與電話網結合起來,使用戶能實現普通電話機間的通話。
…IP電話是通過互聯網進行傳輸,所以佔用資源小,成本較普通的長途電話更低,尤其在打國際長途電話時更為顯著。其費用標准為:國內長途0.30無/分鍾;國際長途4.8元/分鍾;港奧台2.5元/分鍾。另外,還要加收由於使用IP電話所產生的本地接入費用。
…目前IP電話的通話質量還不盡人意,會出現語音不清晰、掉話、時延、迴音等情況。但隨著互聯網連接速率的提高和技術上的改進,其語音質量會得到進一步的改善。
…目前信息產業部己本著積極試驗,適時開放、規范管理的原則,批准了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吉通等幾家公司進行IP電話的試驗,各個公司將陸續推出主叫IP電話和IP電話卡業務。
…IP電話卡分為記帳卡(A類)、預付卡(B類)、儲金卡(C類)三種。目前試驗開放的是儲金卡。每張卡上有不同的面值,並規定了使用期限,每打完一次電話,話費將自動扣減,扣完即止。
…IP電話的使用方法與目前的200、300電話卡相似,即用戶購買了IP電話卡後,就可得到一個私人賬號和密碼,使用時,在任何一部雙音頻電話上撥打該公司的IP接入號碼,然後根據語音提示,輸入私人賬號及密碼,再撥人被叫號碼即可。
…總之,IP電話是技術進步的產物,它在目前通信領域中極具發展潛力。相信隨著技術的更新的市場的規范,它的前景會越來越好! 回答者: 熱心網友 | 2011-5-8 21:32
1.什麼是路由器
路由器是互聯網路中必不可少的網路設備之一,路由器是一種連接多個網路或網段的網路設備,它能將不同網路或網段之間的數據信息進行「翻譯」,以使它們能夠相互「讀」懂對方的數據,從而構成一個更大的網路。 路由器有兩大典型功能,即數據通道功能和控制功能。數據通道功能包括轉發決定、背板轉發以及輸出鏈路調度等,一般由特定的硬體來完成;控制功能一般用軟體來實現,包括與相鄰路由器之間的信息交換、系統配置、系統管理等。
「烽火」是我國古代用以傳遞邊疆軍事情報的一種通信方法,始於商周,延至明清,相習幾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漢代的烽火組織規模為大。在邊防軍事要塞或交通要沖的高處,每隔一定距離建築一高台,俗稱烽火台,亦稱烽燧、墩堠、煙墩等。高台上有駐軍守候,發現敵人入侵,白天燃燒柴草以「燔煙」報警,夜間燃燒薪柴以「舉烽」(火光)報警。一台燃起烽煙,鄰台見之也相繼舉火,逐台傳遞,須臾千里,以達到報告敵情、調兵遣將、求得援兵、克敵制勝的目的。
在我國的歷史上,還有一個為了討得美人歡心而隨意點燃烽火,最終導致亡國的「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周滅商後建都鎬京,歷史上稱作西周。初期,周王為鞏固國家政權,先後把自己的兄弟、親戚、功臣分封到各地作諸侯,建立諸侯國,還建立了一整套制度,農業、手工業、商業都有了一定的發展。
【鴻雁傳書】
「鴻雁傳書」的典故,出自《漢書•蘇武傳》中「蘇武牧羊」的故事。據載,漢武帝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漢朝使臣中郎將蘇武出使匈奴被鞮侯單於扣留,他英勇不屈,單於便將他流放到北海(今貝加爾湖)無人區牧羊。19年後,漢昭帝繼位,漢凶和好,結為姻親。漢朝使節來凶,要求放蘇武回去,但單於不肯,卻又說不出口,便謊稱蘇武已經死去。後來,漢昭帝又派使節到匈奴,和蘇武一起出使匈奴並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過禁卒的幫助,在一天晚上秘密會見了漢使,把蘇武的情況告訴了漢使,並想出一計,讓漢使對單於講:「漢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獵時,射到一隻大雁,足上系著一封寫在帛上的信,上面寫著蘇武沒死,而是在一個大澤中。」漢使聽後非常高興,就按照常惠的話來責備單於。單於聽後大為驚奇,卻又無法抵賴,只好把蘇武放回。
烽火」是我國古代用以傳遞邊疆軍事情報的一種通信方法,始於商周,延至明清,相習幾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漢代的烽火組織規模為大。在邊防軍事要塞或交通要沖的高處,每隔一定距離建築一高台,俗稱烽火台,亦稱烽燧、墩堠、煙墩等。高台上有駐軍守候,發現敵人入侵,白天燃燒柴草以「燔煙」報警,夜間燃燒薪柴以「舉烽」(火光)報警。一台燃起烽煙,鄰台見之也相繼舉火,逐台傳遞,須臾千里,以達到報告敵情、調兵遣將、求得援兵、克敵制勝的目的。
在我國的歷史上,還有一個為了討得美人歡心而隨意點燃烽火,最終導致亡國的「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周滅商後建都鎬京,歷史上稱作西周。初期,周王為鞏固國家政權,先後把自己的兄弟、親戚、功臣分封到各地作諸侯,建立諸侯國,還建立了一整套制度,農業、手工業、商業都有了一定的發展。
【鴻雁傳書】
「鴻雁傳書」的典故,出自《漢書•蘇武傳》中「蘇武牧羊」的故事。據載,漢武帝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漢朝使臣中郎將蘇武出使匈奴被鞮侯單於扣留,他英勇不屈,單於便將他流放到北海(今貝加爾湖)無人區牧羊。19年後,漢昭帝繼位,漢凶和好,結為姻親。漢朝使節來凶,要求放蘇武回去,但單於不肯,卻又說不出口,便謊稱蘇武已經死去。後來,漢昭帝又派使節到匈奴,和蘇武一起出使匈奴並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過禁卒的幫助,在一天晚上秘密會見了漢使,把蘇武的情況告訴了漢使,並想出一計,讓漢使對單於講:「漢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獵時,射到一隻大雁,足上系著一封寫在帛上的信,上面寫著蘇武沒死,而是在一個大澤中。」漢使聽後非常高興,就按照常惠的話來責備單於。單於聽後大為驚奇,卻又無法抵賴,只好把蘇武放回。
【青鳥傳書】
據我國上古奇書《山海經》記載,青鳥共有三隻,名曰詔蘭、紫燕(還有一隻青鳥的名字筆者沒有查閱到),是西王母的隨從與使者,它們能夠飛越千山萬水傳遞信息,將吉祥、幸福、快樂的佳音傳遞給人間。據說,西王母曾經給漢武帝寫過書信,西王母派青鳥前去傳書,而青鳥則一直把西王母的信送到了漢宮承華殿前。在以後的神話中,青鳥又逐漸演變成為百鳥之王——鳳凰。
南唐中主李璟有詩「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唐代李白有詩「願因三青鳥,更報長相思」,李商隱有詩「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崔國輔有詩「遙思漢武帝,青鳥幾時過」,借用的均是「青鳥傳書」的典故。
【黃耳傳書】
信鴿傳書,大家都比較熟悉,因為現在還有信鴿協會,並常常舉辦長距離的信鴿飛行比賽。信鴿在長途飛行中不會迷路,源於它所特有的一種功能,即可以通過感受磁力與緯度來辨別方向。
烽火」是我國古代用以傳遞邊疆軍事情報的一種通信方法,始於商周,延至明清,相習幾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漢代的烽火組織規模為大。在邊防軍事要塞或交通要沖的高處,每隔一定距離建築一高台,俗稱烽火台,亦稱烽燧、墩堠、煙墩等。高台上有駐軍守候,發現敵人入侵,白天燃燒柴草以「燔煙」報警,夜間燃燒薪柴以「舉烽」(火光)報警。一台燃起烽煙,鄰台見之也相繼舉火,逐台傳遞,須臾千里,以達到報告敵情、調兵遣將、求得援兵、克敵制勝的目的。
烽火」是我國古代用以傳遞邊疆軍事情報的一種通信方法,始於商周,延至明清,相習幾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漢代的烽火組織規模為大。在邊防軍事要塞或交通要沖的高處,每隔一定距離建築一高台,俗稱烽火台,亦稱烽燧、墩堠、煙墩等。高台上有駐軍守候,發現敵人入侵,白天燃燒柴草以「燔煙」報警,夜間燃燒薪柴以「舉烽」(火光)報警。一台燃起烽煙,鄰台見之也相繼舉火,逐台傳遞,須臾千里,以達到報告敵情、調兵遣將、求得援兵、克敵制勝的目的。
在我國的歷史上,還有一個為了討得美人歡心而隨意點燃烽火,最終導致亡國的「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周滅商後建都鎬京,歷史上稱作西周。初期,周王為鞏固國家政權,先後把自己的兄弟、親戚、功臣分封到各地作諸侯,建立諸侯國,還建立了一整套制度,農業、手工業、商業都有了一定的發鴻雁傳書」的典故,出自《漢書•蘇武傳》中「蘇武牧羊」的故事。據載,漢武帝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漢朝使臣中郎將蘇武出使匈奴被鞮侯單於扣留,他英勇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