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無線接入網路特點
優點:不要網線,方便,不受地點的限制,速度能和有線相比不分高低.缺點:容易被盜用無線網路,多人共用時如果有人電腦有病毒,容易感染你的電腦,沒有加密的網路,你的電腦發送的信息可能被人攔截!
2. 現在流行的寬頻接入方式有哪幾種,各自有什麼特點
現在主要有四種:ADSL\LAN\VDSL\光纖
1、 ADSL
ADSL全稱是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中文意思是"非對稱數字用戶線路"。它以普通電話線路做為傳輸介質,既在普通雙絞銅線上實現下行高達8Mbit/b傳輸速度;上行高達640Kbit/s的傳輸速度,我們只要在普通線路兩端加裝ADSL設備,既可使用ADSL提供的高帶寬服務,通過一條電話線,便可以比普通MODEM快一百倍速度瀏覽網際網路,通過網路進行學習、娛樂、購物,以及享受其他上網樂趣。
2、 ADSL原理及技術特點
當我們用 ADSL上網的時侯,ADSL MODEM便產生了三個信息通道:一個為標准電話通道、一個為640Kbps~1Mbps上行通道、還有一個為1Mbps~8Mbps高速下行通道,我們知道傳統MODEM也是使用電話線傳輸的,但它只使用了0~4KHZ的低頻段,而實際上電話銅線理論上可以有2M的帶寬,ADSL正是利用了26KHZ以後的高頻段才提供如此高的速度。 ADSL在調制方式上採用離散多音復用技術(DMT),在DMT技術中,一對銅線上0~4Khz用來傳輸電話音頻,用26Khz~1.1Mhz頻段傳數據,並把它以4Khz的寬度劃分為25個上行子通道和249個下行子通道,輸入的數據經過TCM編碼及QAM調制後,送往子信道,所以理論上上行速率可達1.5Mbps, 下行速率可達14.9Mbps,考慮到干擾等情況,實際上傳輸速率一般為上行640Kbps,下行8Mbps. 實現方法是:經ADSL MODEM編碼後的信號通過電話線傳到數據機房後經過一個分離器如果是語音信號就傳到程式控制機房,是數據信號就留在數據設備上,最後接入INTERNET 。
3、 ADSL傳輸特點
與普通數據機相比,ADSL是專線接入,無需撥號,直接上網,上網更方便。 傳輸速度非常快,是普通數據機的幾十倍。 既能上網又能打電話,實現上網打電話兩不耽誤。
一、VDSL
簡單地說,VDSL就是ADSL的快速版本。使用VDSL,短距離內的最大下傳速率可達55Mbps,上傳速率可達2.3Mbps(將來可達19.2Mbps,甚至更高)。上傳和下傳數據信道都可在現有的POTS或ISDN服務上被頻分,使VDSL成為高速、低價網路的佳選。將來的升級可能需要轉向回饋抑制(Echo Cancellation)或其它技術以管理線路。象ADSL一樣,VDSL將主要用於實時視頻傳輸和高速數據訪問。
距離(英尺) 速率(Mbps)
>1000 51.84
>1000 to <= 3000 25.82
>3000 to <= 4500 12.96
二、原理
VDSL的體系結構就象高速的ADSL。VDSL復用上傳和下傳管道以獲取更高的傳輸速率,它也使用了內置糾錯功能以彌補雜訊等干擾。VDSL適於短距傳輸。
目前,建議使用的VDSL編碼有四種:CAP、DMT、DWMT和SLC。DWMT(Discrete Wavelet Multitone)是使用單一載體的子波變換的多重載體調制系統。SLC(Simple Line Code)是一種基帶信令版本,它過濾基帶並在收發器處還原。
VDSL用頻分復用(FDM)分隔信道。以後VDSL將支持對稱數據速率,這可能需要轉向回饋抑制。通常下傳信道配置在上傳信道之上,但DAVIC的規范則反之以使VDSL可用於同軸電纜。
轉發錯誤控制是VDSL的另一特性,象ADSL(T1.413)一樣,它用一種Reed Solomon編碼和interleaving對線噪糾錯。
三、目前情況
VDSL技術仍處於初期,長距應用仍需測試。其許多線路特性的數據僅是推測,這可能會損害其整體性能。其端點設備的普及也需要時間。
ADSL具有較好的產品基礎,將VDSL與ADSL合用是個好的策略,將ADSL用於遠距而VDSL用於近距,它們可以為未來的數據需要提供更好的服務。
LAN
就LAN的技術性定義而言,它定義為由特定類型的傳輸媒體(如電纜、光纜和無線媒體)和網路適配器(亦稱為網卡)互連在一起的計算機,並受網路操作系統監控的網路系統。
為了完整地給出LAN的定義,必須使用兩種方式:一種是功能性定義,另一種是技術性定義。前一種將LAN定義為一組台式計算機和其它設備,在物理地址上彼此相隔不遠,以允許用戶相互通信和共享諸如列印機和存儲設備之類的計算資源的方式互連在一起的系統。這種定義適用於辦公環境下的LAN、工廠和研究機構中使用的LAN。
就LAN的技術性定義而言,它定義為由特定類型的傳輸媒體(如電纜、光纜和無線媒體)和網路適配器(亦稱為網卡)互連在一起的計算機,並受網路操作系統監控的網路系統。
功能性和技術性定義之間的差別是很明顯的,功能性定義強調的是外界行為和服務;技術性定義強調的則是構成LAN所需的物質基礎和構成的方法。
區域網(LAN)的名字本身就隱含了這種網路地理范圍的局域性。由於較小的地理范圍的局限性。由於較小的地理范圍,LAN通常要比廣域網(WAN)具有高的多的傳輸速率,例如,目前LAN的傳輸速率為10Mb/s,FDDI的傳輸速率為100Mb/s,而WAN的主幹線速率國內目前僅為64kbps或2.048Mbps,最終用戶的上線速率通常為14.4kbps。
LAN的拓撲結構目前常用的是匯流排型和環行。這是由於有限地理范圍決定的。這兩種結構很少在廣域網環境下使用。
LAN還有諸如高可靠性、易擴縮和易於管理及安全等多種特性。
光纖
光纖通信(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是以激光為光源,以光導纖維為傳輸介質進行的通信。具有傳輸容量大、抗電磁干擾能力強等突出優點,是構成未來信息高速公路骨幹網的主要通信方式。
1966年,英籍華人高錕最先提出用玻璃纖維進行遠距離激光通信的設想。1973年,美國康寧公司製成每千米傳輸損耗只有20分貝的光纖。同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研製出能在常溫下連續工作的半導體激光器。這兩項技術突破為光纖通信的實現鋪平了道路。1976年,美國在芝加哥兩個相距7千米的電話局間首次進行了光纖通信試驗,實現了一根光纖能夠同時容納8000對人通話。
3. 網路的特點有哪些
(1)開放式的網路體系結構,使不同軟硬體環境、不同網路協議的網可以互連,真正達到資源共享,數據通信和分布處理的目標。
(2)向高性能發展。追求高速、高可靠和高安全性,採用多媒體技術,提供文本、聲音圖像等綜合性服務。
(3)計算機網路的智能化,多方面提高網路的性能和綜合的多功能服務,並更加合理地進行網路各種業務的管理,真正以分布和開放的形式向用戶提供服務。
隨著社會及科學技術的發展,對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提出了更加有利的條件。計算機網路與通信網的結合,可以使眾多的個人計算機不僅能夠同時處理文字、數據、圖像、聲音等信息,
而且還可以使這些信息四通八達,及時地與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信息進行交換
4. 互聯網技術包括哪些技術,詳細介紹每項技術的特點
互聯網技術是指在計算機技術的基礎上開發建立的一種信息技術[1]。互聯網技術通過計算機網路的廣域網使不同的設備相互連接,加快信息的傳輸速度和拓寬信息的獲取渠道,促進各種不同的軟體應用的開發,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學習方式。互聯網技術的普遍應用,是進入信息社會的標志。
中文名
互聯網技術
外文名
Internet Technology
定義
在計算機技術上建立的信息技術
簡稱
IT
組成
硬體、軟體、應用
互聯網技術有3種含義,分別指硬體、軟體和應用。
第一層是硬體,主要指數據存儲、處理和傳輸的主機和網路通信設備;
第二層是指軟體,包括可用來搜集、存儲、檢索、分析、應用、評估信息的各種軟體,它包括我們通常所指的ERP(企業資源計劃)、CRM(客戶關系管理)、SCM(供應鏈管理)等商用管理軟體,也包括用來加強流程管理的WF(工作流)管理軟體、輔助分析的DW/DM(數據倉庫和數據挖掘)軟體等;
第三層是指應用,指搜集、存儲、檢索、分析、應用、評估使用各種信息,包括應用ERP、CRM、SCM等軟體直接輔助決策,也包括利用其它決策分析模型或藉助DW/DM等技術手段來進一步提高分析的質量,輔助決策者作決策(強調一點,只是輔助而不是替代人決策)。
有些人理解的互聯網技術把前二層合二為一,統指信息的存儲、處理和傳輸,後者則為信息的應用;也有人把後二層合二為一,則劃分為前硬後軟。通常第三層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但事實上卻是唯有當信息得到有效應用時IT的價值才能得到充分發揮,也才真正實現了信息化的目標。信息化本身不是目標,它只是在當前時代背景下一種實現目標比較好的一種手段。
卡爾的互聯網技術是指什麼呢?在那篇文章裡面他並沒有明確提出,不過他提到信息技術的核心功能--數據存儲、處理和傳輸。從他推理的邏輯來看,即從蒸汽機、鐵路、電報電話、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過來的,還用摩爾定律來佐證主機和光纖的發展。
5. 簡述無線網的5大特點
1.傳輸距離遠,覆蓋范圍大。單個AP覆蓋范圍可達到10000平方米
2、傳輸速率高。速率可達到11M。
3、系統傳輸容量滿足要求。Wi-Fi技術特別適合於POS系統這種需要傳輸大量突發性數據的場合。
4、安全性高。提供「安全多模」能力,支持WAPI/WEP/WPA/WPA2 安全標准,安全標准可以通過軟體進行配置。
5 良好的擴展性。
考慮到未來業務的增長和變化,應具備充分的可擴展性,包括多種接入方式的提供和接入的可擴展性,帶寬的擴展與速率的平滑升級以及處理能力的可擴展性,依託正在被大規模部署的Wi-Fi網路所帶來的成熟的技術、各種層出不窮的Wi-Fi設備、既有的網路設施、架構支持、豐富的網路知識,使用Wi-Fi可最大程度地減少對網路架構和現有設備的調整。
6. 寬頻接入技術及其特點
一、寬頻接入技術
(一)寬頻接入的含義
所謂寬頻接入是相對於窄帶接入而言的,一般把速率超過1Mbps的接入成為寬頻接入,目前國際上主流並且比較成熟的接入技術主要有Cable接入、乙太網接入、DSL接入,另外光纖接入和無線寬頻接入等技術也因為其獨特的有點兒引人注目。
(二)成熟的光接入技術
1、同軸電纜(cable)接入
cable接入是基於有線電視光纖同軸混合網(HFC)中同軸射頻電纜的新型寬頻接入技術。它通過頻率分割的辦法將高達1GHz的有線電視傳輸頻譜分為上行和下行通道,從而實現高速接入。要實現這一技術,單向的有線電視網路需要進行雙向改造。
2、乙太網(LAN)接入
LAN接入是介於五類線的告訴乙太網接入技術。一般是以太光纖到樓棟,五類雙絞線入戶的方式實現高速接入。這本是區域網技術,但是由於其技術成熟,在人口比較密集的小區應用成本也不算太高,因為這些年來發展較快,但是這種接入方法不能利用原有的資源,需要重新布線。
3、數字用戶環路(DSL)接入
DSL(Digtal subscribe line)接入是基於普通電話雙絞線的寬頻接入技術,它在同一銅線上分別傳輸數據信號和語音信號。由於傳統的電話用戶銅纜投資占電信網傳輸線總投資的70%-80%,DSL接入技術是為了充分利用這些資源而開發的。可以細分為ADSL、VDSL、RDSL、HDSL等,目前比較成熟的是非對稱數字用戶環路ADSL接入,這是一種不對稱的寬頻接入技術。
4、光纖接入
光纖接入具有傳輸距離遠,帶寬高、抗干擾能力強等優秀特點,是一種非常理想的寬頻接入方式。但是由於成本原因,光纖直接到用戶目前尚不現實,一般是和其他接入方式結合使用。
5、無線寬頻接入技術
有別於前面幾種接入方式,無線寬頻技術是利用無線通訊作為傳輸媒介的寬頻接入技術。包括本地多點分配業務LMDS(Local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ervice)\多頻道多點分配系統MMDS(Multichannel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ystem )、無線區域網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移動通訊寬頻接入技術、藍牙以及其他(如紅外等),另外,進來衛星寬頻技術迅速發展,和前面的幾種技術相比,無線寬頻接入技術具有覆蓋面廣闊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