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異常信息 > 設備網路連接圖

設備網路連接圖

發布時間:2022-09-04 00:49:50

Ⅰ 家裡網路連不上怎麼回事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Ⅱ 在計算機網路中把設備連接起來的布局方法

網路拓撲結構是指用傳輸媒體互連各種設備的物理布局,就是用什麼方式把網路中的計算機等設備連接起來。常見的網路拓撲圖有8種。
星型
星型結構是最古老的一種連接方式,大家每天都使用的電話屬於這種結構。目前一般網路環境都被設計成星型拓樸結構。星型網是目前廣泛而又首選使用的網路拓樸設計之一。
星型結構是指各工作站以星型方式連接成網。網路有中央節點,其他節點(工作站、伺服器)都與中央節點直接相連,這種結構以中央節點為中心,因此又稱為集中式網路。
星型拓撲結構便於集中控制,因為端用戶之間的通信必須經過中心站。由於這一特點,也帶來了易於維護和安全等優點。端用戶設備因為故障而停機時也不會影響其它端用戶間的通信。同時星型拓撲結構的網路延遲時間較小,傳輸誤差較低。但這種結構非常不利的一點是,中心系統必須具有極高的可靠性,因為中心系統一旦損壞,整個系統便趨於癱瘓。對此中心系統通常採用雙機熱備份,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在星型拓撲結構中,網路中的各節點通過點到點的方式連接到一個中央節點(又稱中央轉接站,一般是集線器或交換機)上,由該中央節點向目的節點傳送信息。中央節點執行集中式通信控制策略,因此中央節點相當復雜,負擔比各節點重得多。在星型網中任何兩個節點要進行通信都必須經過中央節點控制。
現有的數據處理和聲音通信的信息網大多採用星型網,目前流行的專用小交換機PBX(Private Branch Exchange),即電話交換機就是星型網拓撲結構的典型實例。它在一個單位內為綜合語音和數據工作站交換信息提供信道,還可以提供語音信箱和電話會議等業務,是區域網的一個重要分支。
在星型網中任何兩個節點要進行通信都必須經過中央節點控制。因此,中央節點的主要功能有三項:當要求通信的站點發出通信請求後,控制器要檢查中央轉接站是否有空閑的通路,被叫設備是否空閑,從而決定是否能建立雙方的物理連接;在兩台設備通信過程中要維持這一通路;當通信完成或者不成功要求拆線時,中央轉接站應能拆除上述通道。
由於中央節點要與多機連接,線路較多,為便於集中連線,目前多採用交換設備(交換機)的硬體作為中央節點。

集中式
這種結構便於集中控制,因為端用戶之間的通信必須經過中心站。由於這一特點,也帶來了易於維護和安全等優點。端用戶設備因為故障而停機時也不會影響其它端用戶間的通信。同時它的網路延遲時間較小,傳輸誤差較低。但這種結構非常不利的一點是,中心系統必須具有極高的可靠性,因為中心系統一旦損壞,整個系統便趨於癱瘓。對此中心系統通常採用雙機熱備份,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環型
環型結構在LAN中使用較多。這種結構中的傳輸媒體從一個端用戶到另一個端用戶,直到將所有的端用戶連成環型。數據在環路中沿著一個方向在各個節點間傳輸,信息從一個節點傳到另一個節點。這種結構顯而易見消除了端用戶通信時對中心系統的依賴性。

環行結構的特點是:每個端用戶都與兩個相臨的端用戶相連,因而存在著點到點鏈路,但總是以單向方式操作,於是便有上游端用戶和下游端用戶之稱;信息流在網中是沿著固定方向流動的,兩個節點僅有一條道路,故簡化了路徑選擇的控制;環路上各節點都是自舉控制,故控制軟體簡單;由於信息源在環路中是串列地穿過各個節點,當環中節點過多時,勢必影響信息傳輸速率,使網路的響應時間延長;環路是封閉的,不便於擴充;可靠性低,一個節點故障,將會造成全網癱瘓;維護難,對分支節點故障定位較難。
匯流排型
匯流排上傳輸信息通常多以基帶形式串列傳遞,每個結點上的網路介面板硬體均具有收、發功能,接收器負責接收匯流排上的串列信息並轉換成並行信息送到PC工作站;發送器是將並行信息轉換成串列信息後廣播發送到匯流排上,匯流排上發送信息的目的地址與某結點的介面地址相符合時,該結點的接收器便接收信息。由於各個結點之間通過電纜直接連接,所以匯流排型拓撲結構中所需要的電纜長度是最小的,但匯流排只有一定的負載能力,因此匯流排長度又有一定限制,一條匯流排只能連接一定數量的結點。
因為所有的結點共享一條公用的傳輸鏈路,所以一次只能由一個設備傳輸。需要某種形式的訪問控制策略、來決定下一次哪一個站可以發送.通常採取分布式控制策略。發送時,發送站將報文分成分組.然後一次一個地依次發送這些分組。有時要與其它站來的分組交替地在介質上傳輸。當分組經過各站時,目的站將識別分組的地址。然後拷貝下這些分組的內容。這種拓撲結構減輕了網路通信處理的負擔,它僅僅是一個無源的傳輸介質,而通信處理分布在各站點進行。

在匯流排兩端連接有端結器(或終端匹配器),主要與匯流排進行阻抗匹配,最大限度吸收傳送端部的能量,避免信號反射回匯流排產生不必要的干擾。
匯流排結構是使用同一媒體或電纜連接所有端用戶的一種方式,也就是說,連接端用戶的物理媒體由所有設備共享,各工作站地位平等,無中央結點控制,公用匯流排上的信息多以基帶形式串列傳遞,其傳遞方向總是從發送信息的結點開始向兩端擴散,如同廣播電台發射的信息一樣,因此又稱廣播式計算機網路。各結點在接受信息時都進行地址檢查,看是否與自己的工作站地址相符,相符則接收網上的信息。
使用這種結構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是確保端用戶使用媒體發送數據時不能出現沖突。在點到點鏈路配置時,這是相當簡單的。如果這條鏈路是半雙工操作,只需使用很簡單的機制便可保證兩個端用戶輪流工作。在一點到多點方式中,對線路的訪問依靠控制端的探詢來確定。然而,在LAN環境下,由於所有數據站都是平等的,不能採取上述機制。對此,研究了一種在匯流排共享型網路使用的媒體訪問方法:帶有碰撞檢測的載波偵聽多路訪問,英文縮寫成CSMA/CD。
這種結構具有費用低、數據端用戶入網靈活、站點或某個端用戶失效不影響其它站點或端用戶通信的優點。缺點是一次僅能一個端用戶發送數據,其它端用戶必須等待到獲得發送權;媒體訪問獲取機制較復雜;維護難,分支結點故障查找難。盡管有上述一些缺點,但由於布線要求簡單,擴充容易,端用戶失效、增刪不影響全網工作,所以是LAN技術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種。
分布式
分布式結構的網路是將分布在不同地點的計算機通過線路互連起來的一種網路形式。
分布式結構的網路具有如下特點:由於採用分散控制,即使整個網路中的某個局部出現故障,也不會影響全網的操作,因而具有很高的可靠性;網中的路徑選擇最短路徑演算法,故網上延遲時間少,傳輸速率高,但控制復雜;各個結點間均可以直接建立數據鏈路,信息流程最短;便於全網范圍內的資源共享。缺點為連接線路用電纜長,造價高;網路管理軟體復雜;報文分組交換、路徑選擇、流向控制復雜;在一般區域網中不採用這種結構。
樹型

樹型結構是分級的集中控制式網路,與星型相比,它的通信線路總長度短,成本較低,節點易於擴充,尋找路徑比較方便,但除了葉節點及其相連的線路外,任一節點或其相連的線路故障都會使系統受到影響。
網狀
網狀拓撲結構主要指各節點通過傳輸線互聯連接起來,並且每一個節點至少與其他兩個節點相連.網狀拓撲結構具有較高的可靠性,但其結構復雜,實現起來費用較高,不易管理和維護,不常用於區域網!

將多個子網或多個網路連接起來構成網狀拓撲結構。在一個子網中,集線器、中繼器將多個設備連接起來,而橋接器、路由器及網關則將子網連接起來。根據組網硬體不同,主要有三種網狀拓撲:
網狀網:在一個大的區域內,用無線電通信鏈路連接一個大型網路時,網狀網是最好的拓撲結構。通過路由器與路由器相連,可讓網路選擇一條最快的路徑傳送數據,如圖5-4所示。
主幹網:通過橋接器與路由器把不同的子網或LAN連接起來形成單個匯流排或環型拓撲結構,這種網通常採用光纖做主幹線。
星狀相連網:利用一些叫做超級集線器的設備將網路連接起來,由於星型結構的特點,網路中任一處的故障都可容易查找並修復
蜂窩
蜂窩拓撲結構是無線區域網中常用的結構。它以無線傳輸介質(微波、衛星、紅外等)點到點和多點傳輸為特徵,是一種無線網,適用於城市網、校園網、企業網。
混合型
將兩種或幾種網路拓撲結構混合起來構成的一種網路拓撲結構稱為混合型拓撲結構(也有的稱之為雜合型結構)。

這種網路拓撲結構是由星型結構和匯流排型結構的網路結合在一起的網路結構,這樣的拓撲結構更能滿足較大網路的拓展,解決星型網路在傳輸距離上的局限,而同時又解決了匯流排型網路在連接用戶數量的限制。這種網路拓撲結構同時兼顧了星型網與匯流排型網路的優點,在缺點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彌補。

這種網路拓撲結構主要用於較大型的區域網中,如果一個單位有幾棟在地理位置上分布較遠(當然是同一小區中),如果單純用星型網來組整個公司的區域網,因受到星型網傳輸介質--雙絞線的單段傳輸距離(100m)的限制很難成功;如果單純採用匯流排型結構來布線則很難承受公司的計算機網路規模的需求。結合這兩種拓撲結構,在同一棟樓層我們採用雙絞線的星型結構,而不同樓層我們採用同軸電纜的匯流排型結構,而在樓與樓之間我們也必須採用匯流排型,傳輸介質當然要視樓與樓之間的距離,如果距離較近(500m以內)我們可以採用粗同軸電纜來作傳輸介質,如果在180m之內還可以採用細同軸電纜來作傳輸介質。但是如果超過500m我們只有採用光纜或者粗纜加中繼器來滿足了。這種布線方式就是我們常見的綜合布線方式。
無線電通信
傳輸線系統除同軸電纜、雙絞線、和光纖外,還有一種手段是根本不使用導線,這就是無線電通信,無線電通信利用電磁波或光波來傳輸信息,利用它不用敷設纜線就可以把網路連接起來。無線電通信包括兩個獨特的網路:移動網路和無線LAN網路。利用LAN網,機器可以通過發射機和接收機連接起來;利用移動網,機器可以通過蜂窩式通信系統連接起來,該通信系統由無線電通信部門提供。
網路可採用乙太網的結構,物理上由伺服器,路由器,工作站,操作終端通過集線器形成星型結構共同構成區域網。

Ⅲ 在作業本上畫出自己家所有網路設備連接圖,即如何連接到互聯網的,然後拍照上傳

首先要找到自己家裡有哪些是使用網路設備的,比如說電視機,WiFi電腦,然後的話是靠嗯移動進來的信號和連接的,所以說把家裡的電腦電視機連到WiFi盒,然後再連到外面的網路就可以了。

Ⅳ 求小區信息網路系統的設備連接圖

不知道你問的具體是什麼
簡單回答你
首先信號從電信機房在路由器傳出(通過光纖,長距離通信需要中間加中繼機,光纖的2頭的主要設備是光端機或光纖收發器),然後光纖的另一頭到你們家小區,通過光端機(主要是把光信號轉換成數據信號)跳線到交換機上。

Ⅳ 繪出你自己家裡或工作單位Internet寬頻接入的網路連接拓撲圖並簡要說明所用到每一個設備在網路系統中所起

此次的網路方案設計依然採用層次化的設計,按層次化設計,分為:核心層、業務接入層。

在互聯網出口,部署一台中興出口路由器,通過在路由器上做NAT來保障內網中的私有地址可以正常上網。將來一方面要接INTERNET,另一方面要接集團內網,建議公司INTENET使用聯通10M互聯網接入。

為了保障網路出口安全,在網路的出口還部署一台中興多核防火牆。通過在防火牆上做透明橋和安全策略實現內外網的邏輯隔離,保障內網的數據安全;同時還要把公司的對外網站和重要的數據伺服器放在防火牆的DMZ區域,通過在DMZ區域和外網以及DMZ區域和內網之間做安全策略,保障DMZ區域對外網和內網安全。

網路架構按照二層設計,具體為:核心層(高速數據交換主幹)、接入層(將工作站接入網路)。採用二層結構的好處是可以將各個區域內部數據交換分散到各個接入交換機,從而減輕核心設備的負載,提高網路的數據交換效率和交換性能。

核心層:核心交換機是網路的高速交換主幹,對整個網路的連通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選用中興5228核心路由交換機,5228具有如下幾個特性:可靠性、高效性、容錯性、可管理性、適應性、低延時性等。核心交換機應該採用高帶寬的千兆交換機。考慮到保護投資,核心交換機支持現在主流的分布式硬體ASIC的IPV6,並可以提供國籍權威機構的認證證書。

接入層:接入層向本地網段提供工作站接入,本次網路建設的接入層設備全部採用中興全百兆的交換機。中興3228交換機提供三層接入也具有二層接入交換機無可比擬的優點,可以完全的隔離廣播域,杜絕一些二層交換機上常見的病毒攻擊等,從而保障網路的安全穩定運行。

Ⅵ 網路機房到終端所有設備連接示意圖(含伺服器、路由器、交換機、防火牆等等)

基本就這個鳥樣

Ⅶ 設備連接圖和拓撲圖要一致嗎

不一致。
拓撲圖表明的是實際連接圖上表示的兩個設備之間的連接關系,但是沒有詳細的連接方式說明。拓撲圖能衍生出實際連接圖,也能直觀明了地表示實際連接圖中個設備的連接關系。說拓撲圖是實際連接圖的符號簡化版都可以。

Ⅷ 家庭寬頻怎麼連接有線路由器

工具:有線路由器;電腦;網線;

操作步驟如下:

1、將外網寬頻網線接入路由器WLAN口(WLAN口一般為單獨一個顏色);

Ⅸ 誰有核心網設備間的物理網路圖就最好了;只是知道MGW與MSC SERVER之間是MC口,但不知道他們實際的物理連接

摘要 介紹了3GPP 第7版本的主要組成部分及其主要功能,對GTP-C和GTP-U協議做了分析,著重闡述了IxLoad最新支持的GGSN測試方案與特點,對IxLoad所得到的測試結果與技術優勢進行了總結。

1 引言

隨著移動通信新技術的發展,移動通信網路的容量越來越大,系統越來越復雜。網路也越來越多地承載多媒體業務,包括高速上網、彩信、文件傳輸與下載、IP語音業務以及視頻業務等。不斷提高網路對這些業務的承載與處理能力主要考驗的是網路中的服務GPRS支持節點(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s,SGSN)和GPRS網關支持節點(GPRS Gateway Support Nodes,GGSN)設備的性能,這些都是3G網路中的分組交換域(Packet Switch Area)的核心設備。

IXIA測試平台所提供的最新測試方案可以通過業界領先的4~7層測試工具IxLoad進行軟體升級來實現高性能通用移動通信系統(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中GGSN設備,以及應用於無線網路中深度包檢測(Deep Packet Inspection,DPI)設備的性能測試。

2 相關技術點介紹

UMTS是國際標准化組織3GPP制定的全球3G標准之一。作為一個完整的3G移動通信技術標准,UMTS並不僅限於定義空中介面,它的主體包括CDMA接入網路和分組化的核心網路等一系列技術規范和介面協議。除WCDMA作為首選空中介面技術獲得不斷完善外,UMTS還相繼引入了TD-SCDMA和HSDPA技術。目前,主流採用的標準是3GPP第7版本(R7),用於4G無線通信標准第8版本(R8)的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技術目前也在標准化進程中。圖1是一個簡化的3GPP第7版本的示意圖,主要包括無線接入網路(Radio Access Network,RAN),核心網和IMS網路。本文主要關注3G分組核心網中GGSN設備的性能測試。

圖1 3GPP 第7版本網路結構示意圖

GGSN是GSM/GPRS/EDGE網路核心網(Core Network,CN)的網元,是為了在GSM網路中提供GPRS業務功能而引入的一個網元功能實體,提供數據包在GPRS網和外部數據網之間的網關介面功能。用戶選擇哪一個GGSN作為網關,是在PDP Contexts激活過程中根據用戶的簽約信息以及用戶請求的接入點確定的。GGSN的主要功能是通過Gi介面與外部IP分組網路連接,對GPRS會話進行管理,建立與外部網路的通信。通過Gn介面與SGSN連接,並能夠輸出與外部數據網路使用相關的計費信息。另外,目前的GGSN設備一般都具有深度包檢測(DPI)功能。

SGSN作為GPRS/WCDMA核心網分組域設備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完成分組數據包的路由轉發、移動性管理、會話管理、邏輯鏈路管理、鑒權和加密、話單產生和輸出等功能。

SGSN與GGSN配合,共同承擔WCDMA的數據包交換(Packet Switch,PS)功能。當作為GPRS網路的一個基本組成網元時,通過IP介面和BSS設備相連。其主要的作用就是為本SGSN服務區域的MS進行移動性管理,並轉發輸入/輸出的IP分組,其地位類似於GSM電路網中的VMSC。此外,SGSN中還集成了類似於GSM網路中VLR的功能,當用戶處於GPRS附著(GPRS Attach)狀態時,SGSN中存儲了同分組相關的用戶信息和位置信息。當SGSN作為WCDMA核心網的PS域功能節點,它通過Iu_PS介面與UTRAN相連,主要提供PS域的路由轉發、移動性管理、會話管理、鑒權和加密等功能。GGSN主要提供PS與外部分組數據網(Packet Data Network,PDN)的介面,承擔網關或路由器的功能。SGSN和GGSN形成數據包交換網的核心部分,一般合稱為GSN(GPRS Support Node)。

另外,在R7版本中增加了直接信道(Direct Tunnel)的功能,其提供了可以在GGSN和RNC之間直接建立GTP-U信道的能力(見圖2)。該信道由SGSN建立,並且保持GTP-C節點到GGSN之間的所有控制信令。當沒有使用直接信道功能時,為每個用戶所建立的GTP-U信道時在SGSN和GGSN之間的,使用直接信道功能。lu-PS信令代表用戶在SGSN和GGSN設備之間觸發SGSN創建PDP Context,這個流程通過GTP-C的創建PDP Context請求/回應步驟來完成。當直接信道生效時,SGSN會立即發起更新PDP Context消息步驟以標識信道改變為從SGSN到RNC。可以有效減少SGSN處於中間時所引入的額外延時,提高設備處理分組數據時的效率,IxLoad可以很好地支持該功能。

圖2 RNC和GGSN直接信道功能示意圖

在3G分組核心網測試中,最重要的協議之一是Gn介面上的GTP(GPRS Tunneling Protocol)協議。GTP協議有兩種,即GTP-C(Control Plane)和GTP-U (User Plane)。GTP-C是信令協議,主要功能是路徑管理、信道管理、位置管理、移動性管理和移動廣播與組播業務(Mobile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MBMS)。GTP-U主要功能是負責SGSN和GGSN之間IP PDUs信道的建立與數據傳送。這兩種GTP協議都是在UDP/IPv4協議之上進行傳送的。相應的協議棧和模擬的用戶之間交換過程參見圖3。

圖3 GTP協議棧與用戶之間協議分層模型

GTP-C的消息是在同一路徑上GSN/RNC之間進行交換的,這些消息用於轉發GSN的容量信息,可以創建、更新和刪除GTP信道,也可以用於路徑管理。所有GTP-C發往GGSN的請求消息使用目的埠號2123,所有從GGSN收到的請求消息使用同樣的目的埠,所以在一個特定的物理介面上,所有GTP-C控制消息通常從同一個IP和埠上發送和接收。

GTP-U消息是在GSN對之間或者在同一路徑上GSN/RNC對之間進行交換,這些消息同時承載用戶數據包和信息消息,用於路徑管理和錯誤指示。GTP-U請求消息在接收端會發送到2152埠,因此所有用戶終端的GTP-U信道都發送到目的GSN設備的同一埠上;為了提高效率,所有單獨的信道可以復用到同一個埠和IP地址。

無線網路的一個最重要特點就是移動性,IxLoad完全可以支持該特性的模擬,在3G核心網Gn介面上的定義中,是指移動終端從當前SGSN服務的服務區移動到另外一個新的SGSN服務區裡面;當移動終端移動到一個新的服務區時,新的SGSN要重新創建一個PDP Context,並且和移動終端相關的數據都要從以前的SGSN轉移到新的SGSN設備上。在這個數據轉移過程中,更新的PDP Context請求/回應消息會在相應SGSNs和GGSN之間傳送。

第1頁 第2頁

閱讀全文

與設備網路連接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27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376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594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380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076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30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053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15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716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952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17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1012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37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420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64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113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290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496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969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