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異常信息 > 網路連接設備可靠性問題

網路連接設備可靠性問題

發布時間:2022-09-30 23:40:26

⑴ 如何通過網卡Team增強伺服器網路連接可靠性

對於一台接入網路的伺服器,其網路鏈路是由伺服器網卡、網路連接線、交換機埠構成,如果構成鏈路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造成網路連接的中斷。雖然這種故障恢復起來比較容易,但是對於網路應用核心的伺服器來講,尤其是承載高實時性應用或可靠性要求很高的伺服器(如證券公司的數據伺服器),短時的網路中斷都可能引起嚴重的後果。因此,伺服器網路連接的可靠性不容忽視。

⑵ 組網時關於網路的可靠性方面需要關注哪些需求原因是什麼

無線網路迅速發展的今天,WIFI的地位及其應用被人們日益重視。本文系統的介紹WIFI的頻段,特性,應用前景。本文具體內容包涵WIFI知識,工作原理,應用范圍,相對於有線網的優勢,WIFI的前景和未來。 引言 在今天,wifi成為人們在家裡、辦公室或在旅途中上網的快速、便捷的途徑。這使人們更快更方便的使用網路,正因如此,WIFI在現代的社會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3G;無線網路;有線網路;熱點; WIFI全稱Wireless Fidelity,又稱802.11b標准,是IEEE定義的一個無線網路通信的工業標准(IEEE802.11)。802.11b定義了使用直接序列擴頻調制技術在2.4GHz頻帶實現11Mbit/s速率的無線傳輸,在信號較弱或有干擾的情況下,寬頻可調整為5.5Mbps、2Mbps和1Mbps。隨著網路和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用戶對無線通信的需求日漸突出,也出現了許多的無線通信協議。WIFI以其獨特的優勢越來越受到業界的關注,並顯示出極大的應用前景。 WIFI是由AP(Access Point,無線訪問節點)和無線網卡組成的無線網路,AP是當作傳統的有線區域網絡與無線區域網絡之間的橋梁,其工作原理相當於一個內置無線發射器的HUB或者是路由;無線網卡則是負責接收由AP所發射信號的CLIENT端設備。因此一個裝有無線網卡的PC均可透過AP分享有線區域網絡甚至廣域網路的資源。 WIFI是一種短程無線傳輸技術,能夠在數百米范圍內支持互聯網接入的無線電信號。隨著技術的發展,以及IEEE 802.11a 及IEEE 802.11g等標準的出現,現在IEEE 802.11 這個標准已被統稱作WIFI。從應用層面來說,要使用WIFI,用戶首先要有WIFI兼容的用戶端裝置。 WIFI是一種幫助用戶訪問電子郵件、Web和流式媒體的賦能技術。它為用戶提供了無線的寬頻互聯網訪問。同時,它也是在家裡、辦公室或在旅途中上網的快速、便捷的途徑。能夠訪問WIFI網路的地方被稱為熱點。WIFI或802.11b在2.4Ghz頻段工作,所支持的速度最高達11Mbps。另外還有兩種802.11空間的協議,包括(a)和(g)。它們也是公開使用的,但802.11b在世界上最為常用。 WIFI 熱點是通過在互聯網連接上安裝訪問點來創建的。這個訪問點將無線信號通過短程進行傳輸 - 一般覆蓋300英尺。當一台支持 WIFI 的設備(例如Pocket PC)遇到一個熱點時,這個設備可以用無線方式連接到那個網路。大部分熱點都位於供大眾訪問的地方,例如機場、咖啡店、旅館、書店以及校園等等。許多家庭和辦公室也擁有 WIFI 網路。雖然有些熱點是免費的,但是大部分穩定的公共 WIFI 網路是由私人互聯網服務提供商(ISP)提供的,因此會在用戶連接到互聯網時收取一定費用。 IEEE([美國]電子和電氣工程師協會)802.11b無線網路規范是IEEE 802.11網路規范的擴展,最高帶寬為11 Mbps,在信號較弱或有干擾的情況下,帶寬可調整為5.5Mbps、2Mbps和1Mbps,帶寬的自動調整,有效地保障了網路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其主要特性為:速度快,可靠性高,在開放性區域,通訊距離可達305米,在封閉性區域,通訊距離為76米到122米,方便與現有的有線乙太網絡整合,組網的成本更低。 WIFI(Wireless Fidelity,無線相容性認證)的正式名稱是「IEEE802.11b」,與藍牙技術一樣,同屬於在辦公室和家庭中使用的短距離無線技術。雖然在數據安全性方面,該技術比藍牙技術要差一些,但是在電波的覆蓋范圍方面則要略勝一籌。Wife的覆蓋范圍則可達300英尺左右(約合90米),辦公室自不用說,就是在小一點的整棟大樓中也可使用。因此,WIFI一直是企業實現自己無線區域網所青睞的技術。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與代價昂貴的3G企業網路相比,WIFI似乎更勝一籌。關於WIFI 的熱點都誕生在2002年,在美國,WIFI就像早期的網際網路一樣,呈現出星火燎原之勢。 WiFi主要特性為:速度快,可靠性高,在開放性區域,通訊距離可達305米,在封閉性區域,通訊距離為76米到122米,方便與現有的有線乙太網絡整合,組網的成本更低。 WiFi技術突出的優勢在於: 其一,無線電波的覆蓋范圍廣,基於藍牙技術的電波覆蓋范圍非常小,半徑大約只有50 15米,而WiFi的半徑則可達300 100米,辦公室自不用說,就是在整棟大樓中也可使用。最近,由Vivato公司推出的一款新型交換機。據悉,該款產品能夠把目前WiFi無線網路300英尺接近100 4 6.5公里。 其二,雖然由WiFi技術傳輸的無線通信質量不是很好,數據安全性能比藍牙差一些,傳輸質量也有待改進,但傳輸速度非常快,可以達到11mbps,符合個人和社會信息化的需求。 其三,廠商進入該領域的門檻比較低。廠商只要在機場、車站、咖啡店、圖書館等人員較密集的地方設置「熱點」,並通過高速線路將網際網路接入上述場所。這樣,由於「熱點」所發射出的電波可以達到距接入點半徑數十米至100米的地方,用戶只要將支持無線LAN的筆記本電腦或PDA拿到該區域內,即可高速接入網際網路。也就是說,廠商不用耗費資金來進行網路布線接入,從而節省了大量的成本。 WiFi的發展和未來 這兩年內,無線AP的數量呈迅猛的增長,無線網路的方便與高效使其能夠得到迅速的普及。除了在目前的一些公共地方有AP之外,國外已經有先例以無線標准來建設城域網,因此,WiFi的無線地位將會日益牢固。 WiFi是目前無線接入的主流標准,但是,WiFi會走多遠呢?在Intel的強力支持下,WiFi已經有了接班人。它就是全面兼容現有WiFi的WIMAX,對比於WiFi的802.11X標准,WiMAX就是802.16x。與前者相比,WiMAX具有更遠的傳輸距離、更寬的頻段選擇以及更高的接入速度等等,預計會在未來幾年間成為無線網路的一個主流標准,Intel計劃將來採用該標准來建設無線廣域網路。這相比於現時的無線區域網或城域網,是質的變革,而且現有設備仍能得到支持,保護人們的每一分錢投資。 總而言之,家庭和小型辦公網路用戶對移動連接的需求是無線區域網市場增長的動力,雖然到目前為止,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仍然是目前WiFi用戶最多的地區,但隨著電子商務和移動辦公的進一步普及,廉價的WiFi,必將成為那些隨時需要進行網路連接用戶的必然之選。 最近,業界紛紛傳出WiFi已出現生存危機的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日前很多企業仍然在WiFi這方面投入巨資,但從中贏利的企業幾乎沒有。據悉很多企業因WiFi而破產,前不久RWireless公司也放棄了該項業務。那麼WiFi的盈利情況是否真的出現危機了? 不可否認,WiFi技術的商用目前碰到了許多困難。一方面是受制於WiFi技術自身的限制,比如其漫遊性、安全性和如何計費等都還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另一方面,由於WiFi的贏利模式不明確,如果將WiFi作為單一網路來經營,商業用戶的不足會使網路建設的投資收益比較低,因此也影響了電信運營商的積極性。但從WiFi技術定位看,我認為,對於電信運營商而言,WiFi技術的定位主要是作為高速有線接入技術的補充,將來逐漸也會成為蜂窩移動通信的補充。 雖然WiFi技術的商用在目前碰到了一些困難,但這種先進的技術也不可能包辦所有功能的通信系統。可以說只有各種接入手段相互補充使用才能帶來經濟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因而,它可以在特定的區域和范圍內發揮對3G的重要補充作用,WiFi技術與3G技術相結合將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WiFi是高速有線接入技術的補充 目前,有線接入技術主要包括乙太網、xDSL等。WiFi技術作為高速有線接入技術的補充,具有為可移動性、價格低廉的優點,WiFi技術廣泛應用於有線接入需無線延伸的領域,如臨時會場等。由於數據速率、覆蓋范圍和可靠性的差異,WiFi技術在寬頻應用上將作為高速有線接入技術的補充。而關鍵技術無疑決定著WiFi的補充力度。現在OFDM、MIMO(多入多出)、智能天線和軟體無線電等,都開始應用到無線區域網中以提升WiFi性能,比如說802.11n計劃採用MIMO與OFDM相結合,使數據速率成倍提高。另外,天線及傳輸技術的改進使得無線區域網的傳輸距離大大增加,可以達到幾公里。

⑶ 如何提高網路連接的可靠性

先查看您家中是否有分機、傳真等其他通信外設,檢查他們連接的是否正確,可將其他設備拆除後,單機連電腦再上網嘗試是否掉線;
檢查連接線路是否受潮,話機、PC、分離器等是否牢固,重新連接後再上網嘗試是否掉線;
先查看寬頻掉線後是否可以重新連接上,如可以,可能是感染病毒,建議您殺毒後再嘗試;
如是玩網路游戲掉線,可檢查登陸其他網站情況,如其他網站部掉線,那可能是網路游戲伺服器的原因;

⑷ 網路連接異常怎麼辦

那要看你是什麼網路連接異常了,如果是電腦網路連接異常有可能是網路本身的原因,有可能是路由器不好了,重啟一下即可。如果是手機的話,就可能是網路數據沒有打開或者無限網沒有開啟。

⑸ 蜂窩網路的可靠性

無線蜂窩網在提高無線網路的覆蓋率方面起到關鍵性作用。在寬頻無線城域網中,可採用網狀結構來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大面積覆蓋。網狀結構的優點很多,如網路出故障時提供有效的迂迴路由,確保通信暢通無阻;與專線或菊花鏈相比更具彈性和可靠性,而且網路具有自配置、自組織和自愈的能力。
首先進入這個市場的有Tropos、Mesh-Network和BelAir網路公司,此外NortelNetworks也不甘落後。從目前來看,互聯網和FTTH(光纖到戶)都是蜂窩網的應用領域。
長期以來,無線網路信奉中央控制模式,這也帶來潛在的風險,比如傳輸瓶頸、遺留的老系統或單點故障等。但是,無線蜂窩網路作為無線交換另一項技術日漸興起。通過組織成的網格拓撲結構,從交換機到接入點,蜂窩網路都能分配智能。
這種拓撲結構的發展符合計算機行業體系結構的演變過程。首先,計算環境是獨立主機系統,隨後是客戶機/伺服器,然後是對等網路。網路的體系結構將毫無疑問進化成一個分布式、動態的無線體系結構。
蜂窩網路允許節點或接入點與其他節點通信,而不需要路由到中心交換點,從而消除了集中式的故障,提供自我恢復和自我組織的功能。雖然通信量的決策是在本地實施,但系統可以在全球管理。 今天的無線局域蜂窩網路採用基於802.11a/b/g標准,但是它們可以擴展到任何射頻技術,如UltraWideband或802.15.4Zigbee。因為網路智能保留在每一個接入點,所以不需要集中式交換機——只需要智能接入點和網路處理器、交換能力和系統軟體。
網路在蜂窩結構中相互連接時,首先,節點的自我發現功能必須確定它們是作為無線設備的接入點來服務,還是作為來自另一節點的信息量的骨幹網來服務,或者兩項功能都具備。
其次,單一的節點用發現查詢/響應協議來定位它們的鄰居。這些網路協議必須簡潔,所以不能增加信息流量的負擔,即它們不能超過可用帶寬的1%到2%。
一旦某節點識別出另一個節點,它們會計算路徑信息,如接收信號的強度、吞吐量、錯誤率和遺留的老系統等。這些信息必須在節點之間交換,但又不能佔用太多的帶寬。基於這些信息,每一個節點都能夠選擇通向其鄰居的最佳路徑,從而使每一時刻的服務質量達到最優。
網路發現和路徑選擇的過程在後台運行,這樣每一個節點保留現有鄰居的列表並不斷重新計算最佳路徑。因為在維護、重新安排或出故障時,假如一個節點從網路中斷開,臨近它的節點可以迅速地重新配置它們的信息列表並重新計算路徑,以便在網路發生變化時,保持信息流量。這種自我恢復的特性或糾錯能力,是蜂窩結構與集線器輻射網路的區別所在。 每一個節點都是自我管理的,作為一個有組織的網路的一部分,它可以作為單一實體從中心點得到管理和配置。採用SNMP協議,系統管理員可以設置和監控單個元素、節點、域或整個網路。發現協議簡化了尋找和定位節點,並在管理顯示屏上顯示的任務。
因為蜂窩網路依賴於管理、控制和發現信息,它們必須保障自身流量和用戶流量的安全。帶內信息通過加密隧道進行傳輸,可以防止竊聽或類似的攻擊。基於標準的安全技術,如802.1x和高級加密標准等加密技術,確保只有經授權的無線網路設備和節點能連接進來並得到正確的加密。
當布線困難或費用昂貴時,蜂窩網路是一項極佳的無線技術。商用市場上最普遍的蜂窩網路體系結構,是由從無線鏈接上的路由數據包到中心有線網路構成的。此體系結構對那些希望創建無線寬頻蜂窩網路,比如用802.11熱點來覆蓋廣泛的地理范圍的無線Internet供應商(WISP)來說,是最佳的選擇。利用802.11這個無需政府授權的頻段,蜂窩網路技術能夠以比現有蜂窩技術低得多的成本來提供高帶寬。此結果將導致未來的手機接入互聯網的費用保持在人們能夠普遍接受的價格水平,從而帶來一個全新的無線設備和服務市場,比如在手持媒體播放器上傳輸視頻。
在企業級市場,蜂窩架構讓IT部門將無線覆蓋延伸到沒有布線基礎設施的地區。在這種狀況下,蜂窩接入點與現有無線網路接入點整合,來延長Wi-Fi,覆蓋到那些無法通過有線接入的地區。需要指出的是,蜂窩網路接入點的增加會提高網路的潛力。在802.11環境中,當數據包在用戶設備和有線網路之間傳遞時,每一個無線跳將會增加1ms~2ms的延遲。
所以,在設計蜂窩網路時,需要仔細考慮蜂窩網路的大小及採用應用軟體的類型。另一個讓人關心的問題是蜂窩網路為私人所有。但是,我們開始看到關於標准化的努力在不斷付諸實施,因為一些公司在基於現有802.11的技術上開發系統。事實上,1月11~16日召開的IEEE802.11工作小組會議上,成立了一個研究小組,為蜂窩網路開發建立一個業界公認的標准。這向前邁出了重大一步,因為蜂窩網路的使用將會隨著標準的形成而得到發展。通過擴大無線網路的覆蓋區域,超越現有的物理界線,蜂窩技術將會為現有802.11無線網路系統提供很好的補充。

⑹ 針對無線信號傳輸的穩定性,可靠性等問題該採取什麼措施

相對於傳統的有線網路連接,無線網路橋接具備了諸多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架設無線橋接網路無需架線挖溝,線路開通速度快。可以隨時架設,隨時增加鏈路,安裝、擴容方便。而有線網路鋪設須挖溝,受地勢影響,不能任意鋪設,且建設工期長。

  2. 2.一般有線網路連接的質量會隨著線路的擴展而急劇下降。而對於點對點的無線橋接方式,50公里內幾乎沒有影響,一般可提供從1M到11M的通信速率。

  3. 3.有線網路連接除電信部門外,其他單位的通信系統沒有在城區挖溝鋪設電纜的權力;而無線橋接方式則可根據客戶需求靈活定製專網。

  4. 4.有線鏈路的維護需沿線路檢查,出現故障時,一般很難及時找出故障點,而無線橋接通信只需維護擴頻電台,出現故障時則能快速找出原因,恢復線路正常運行。

  5. 5.無線橋接網路可以迅速(數十分鍾內)組建起通信鏈路,實現臨時、應急、抗災通信的目的,而有線網路連接則需要較長的時間。

  6. 綜上所述,無線橋接通信在可靠性、可用性和抗毀性等很多方面超出了傳統的有線網路連接方式,尤其在一些特殊的地理環境下,更是體現出了其優越性。

⑺ 網路設備常見故障

7個網路故障處理實踐辦法

1、網路故障處理概述
網路故障排錯綜述:了解網路故障的一般分類,理解網路故障排錯步驟;
常用診斷工具:ping命令、tracert命令、display命令、debugging命令、reset命令等;
故障排除的重演方法:分層故障排除方法、分塊故障排除方法、分段故障排除方法、替換排除方法;
了解網路故障對維護人員的要求,網路排錯資源獲取的途徑。
2、物理層及廣域網故障排除
廣域網物理層故障排除:掌握廣域網物理層的排錯方法
PPP協議故障排除:PPP協議的協商流程、PPP協議配置、PPP協議常見的排除方法,PPP協議常用的故障診斷命令,PPP協議案例講解;
PPPOE協議故障排除:PPPOE兩個階段,PPPOE配置方法、PPPOE故障排除方法講解。

3、物理層及乙太網故障排除
交換機設備的啟用流程:bootrom介紹、升級、介面及電源故障排除方法;
MAC地址學習故障排查:MAC地址介紹、MAC地址學習常見故障、MAC地址漂移排錯;
VLAN協議故障排除:三種介面類型介紹(access、trunk、hybrid)、VLAN、super vlan、pvlan介紹介紹,VLAN協議的常見故障排除方法,典型案例分析;
鏈路聚合故障排查:靜態聚合、動態聚合簡介,鏈路聚合排除方法;
STP協議故障排除:MSTP協議介紹,MSTP常見故障和排除方法,MSTP協議故障排除命令介紹,典型案例分析;
Smart-link協議故障排除:Smart-link協議介紹,配置、常見故障排除方法;
報文轉發類故障排除、常用乙太網維護命令介紹。
4、路由協議故障排除
RIP故障排除:掌握RIP故障排除相關思想,能夠熟練使用與RIP故障相關的display、debugging 等 命令,能夠依據距離適量路由協議相關知識結合RIP協議的特點進行RIP典型案例分析;
OSPF故障排除:掌握OSPF故障排除相關思想,能夠熟練使用與OSPF故障相關的display、 debugging 等命令,掌握OSPF故障分析處理方法。熟練掌握OSPF相關協議內容,並應用於OSPF的 故障排除中;
BGP故障排除:掌握BGP故障排除相關思想,能夠熟練使用與BGP故障相關的display、debugging 等命令,掌握BGP典型故障分析處理方法。熟練掌握BGP相關協議內容,並應用於BGP的故障排除中。
5、網路應用故障排除
ACL故障排除:掌握ACL 的基本工作原理,結合故障排除思路,利用相關的故障排除命令對ACL常見故障進行排除;
NAT故障排除:掌握NAT的常見排障思想,利用相關的故障排除命令對NAT常見故障進行排除;
VRRP故障排除:掌握VRRP的基本工作原理,結合故障排除思路,利用相關的故障排除命令對VRRP 常見故障進行排除;
DHCP故障排除:掌握網路設備作為DHCP伺服器、DHCP中繼、DHCP Snooping的基本工作原理,結合故障排除思路,利用相關的故障排除命令對DHCP服器、DHCP中繼、DHCP Snooping 的常見故障進行排除。
6、VPN故障排除
GRE故障排除:掌握GRE的基本工作原理,GRE的常見故障。結合故障排除思路,利用相關的故障排除命令對GRE常見故障進行排除;
L2TP故障排除:掌握L2TP的工作原理和常見故障。結合故障排除思路,利用相關的故障排除命令對L2TP常見故障進行排除;
密碼學基礎:機密性、完整性、身份認證完整介紹;
IKE和IPSec 故障排除:掌握IKE和IPSec 的基本工作原理,結合故障排除思路,利用相關的故障排除命令對IKE和IPSec常見故障進行排除;
VPN綜合技術故障排除:掌握VPN 綜合技術如GRE over IPSec、IPSec NAT等的應用。結合故障排除思路,利用相關的故障排除命令對IPSec NAT穿越、IPSec 高可靠性組網中的常見故障進行排除。
7、模擬大綜合實驗實戰講解
用如上所學技術,進行實戰演練,並輸出實戰報告(內容包含:故障現象、故障分析方式、故障處理方法等)
延伸內容:《網路故障處理實踐》

⑻ 計算機網路系統的可靠性有哪些

可靠性是網路信息系統能夠在規定條件下和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功能的特性。可靠性是系統安全的最基於要求之一,是所有網路信息系統的建設和運行目標。網路信息系統的可靠性測度主要有三種:抗毀性、生存性和有效性。

抗毀性是指系統在人為破壞下的可靠性。比如,部分線路或節點失效後,系統是否仍然能夠提供一定程度的服務。增強抗毀性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各種災害(戰爭、地震等)造成的大面積癱瘓事件。

生存性是在隨機破壞下系統的可靠性。生存性主要反映隨機性破壞和網路拓撲結構對系統可靠性的影響。這里,隨機性破壞是指系統部件因為自然老化等造成的自然失效。

有效性是一種基於業務性能的可靠性。有效性主要反映在網路信息系統的部件失效情況下,滿足業務性能要求的程度。比如,網路部件失效雖然沒有引起連接性故障,但是卻造成質量指標下降、平均延時增加、線路阻塞等現象。

可靠性主要表現在硬體可靠性、軟體可靠性、人員可靠性、環境可靠性等方面。硬體可靠性最為直觀和常見。軟體可靠性是指在規定的時間內,程序成功運行的概率。人員可靠性是指人員成功地完成工作或任務的概率。人員可靠性在整個系統可靠性中扮演重要角色,因為系統失效的大部分原因是人為差錯造成的。人的行為要受到生理和心理的影響,受到其技術熟練程度、責任心和品德等素質方面的影響。因此,人員的教育、培養、訓練和管理以及合理的人機界面是提高可靠性的重要方面。環境可靠性是指在規定的環境內,保證網路成功運行的概率。這里的環境主要是指自然環境和電磁環境。

閱讀全文

與網路連接設備可靠性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82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462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775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426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186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90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180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63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822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1062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64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1122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86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502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507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179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422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627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1020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