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學生必背古詩和古詩文篇目
1、江南 2、敕勒歌 3、詠鵝
漢樂府 北朝民歌 (唐)駱賓王
江南可采蓮,蓮葉荷田田。 敕勒川,陰山下。 鵝,鵝,鵝,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曲項向天歌。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 天蒼蒼,野茫茫, 白毛浮綠水,
魚戲蓮葉北。 風吹草低見牛羊。 紅掌撥清波。
4、風 5、詠柳 6、涼州詞 7、登鸛雀樓
(唐)李嶠 (唐)賀知章 (唐)王之渙 (唐)王之渙
解落三秋葉, 碧玉妝成一樹高, 黃河遠上白雲間, 白日依山盡,
能開二月花。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一片孤城萬仞山。 黃河入海流。
過江千尺浪, 不知細葉誰裁出, 羌笛何須怨楊柳, 欲窮千里目,
入竹萬竿斜。 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風不度玉門關。 更上一層樓。
註:文章四友:杜審言、蘇味道、崔融、李嶠
8、春曉 9、涼州詞 10、出塞 11、芙蓉樓送辛漸
(唐)孟浩然 (唐)王翰 (唐)王昌齡 (唐)王昌齡
春眠不覺曉, 葡萄美酒夜光杯, 秦時明月漢時關, 寒雨連江夜入吳,
處處聞啼鳥。 欲飲琵琶馬上催。 萬里長徵人未還。 平明送客楚山孤。
夜來風雨聲, 醉卧沙場君莫笑, 但使龍城飛將在, 洛陽親友如相問,
花落知多少。 古來征戰幾人回? 不教胡馬度陰山。 一片冰心在玉壺。
12、鹿柴 13、送元二使安西 14、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5、靜夜思
(唐)王維 (唐)王維 (唐)王維 (唐)李白
空山不見人, 渭城朝雨浥輕塵, 獨在異鄉為異客, 床前明月光,
但聞人語響。 客舍青青柳色新。 每逢佳節倍思親。 疑似地上霜。
返景入深林, 勸君更盡一杯酒, 遙知兄弟登高處, 舉頭望明月,
復照青苔上。 西出陽關無故人。 遍插朱萸少一人。 低頭思故鄉。
16、古朗月行 17、望廬山瀑布 18、贈汪倫 19、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唐)李白 (唐)李白 (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 日照香爐生紫煙, 李白乘舟將欲行, 故人西辭黃鶴樓,
呼作白玉盤。 遙看瀑布掛前川。 忽聞岸上踏歌聲。 煙花三月下揚州。
又疑瑤台鏡, 飛流直下三千尺, 桃花潭水深千尺, 孤帆遠影碧空盡,
飛在青雲端。 疑是銀河落九天。 不及汪倫送我情。 惟見長江天際流。
20、早發白帝城 21、望天門山 22、別董大 23、絕句
(唐)李白 (唐)李白 (唐)高適 (唐)杜甫
朝辭白帝彩雲間, 天門中斷楚江開, 千里黃雲白日曛, 遲日江山麗,
千里江陵一日還。 碧水東流至此回。 北風吹雁雪紛紛。 春風花草香。
兩岸猿聲啼不住, 兩岸青山相對出, 莫愁前路無知己, 泥融飛燕子,
輕舟已過萬重山。 孤帆一片日邊來。 天下誰人不識君。 沙暖睡鴛鴦。
24、春夜喜雨 25、絕句
(唐)杜甫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兩個黃鸝鳴翠柳,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一行白鷺上青天。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窗含西嶺千秋雪,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門泊東吳萬里船。
26、江畔獨步尋花 27、遊子吟 28、江雪 29、尋隱者不遇
(唐)杜甫 (唐)孟郊 (唐)柳宗元 (唐)賈島
黃四娘家花滿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千山鳥飛絕, 松下問童子,
千朵萬朵壓枝低。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萬徑人蹤滅。 言師采葯去。
留連戲喋時時舞,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孤舟蓑笠翁, 只在此山中,
自在嬌鶯恰恰啼。 獨釣寒江雪。 雲深不知處。
30、楓橋夜泊 31、漁歌子 32、塞下曲 33、望洞庭
(唐)張繼 (唐)張志和 (唐)盧綸 (唐)劉禹錫
月落烏啼霜滿天, 西塞山前白鷺飛, 林暗草驚風, 湖光秋月兩相和,
江楓漁火對愁眠。 桃花流水鱖魚肥。 將軍夜引弓。 潭面無風鏡未磨。
姑蘇城外寒山寺, 青箬笠,綠蓑衣, 平明尋白羽, 遙望洞庭山水翠,
夜半鍾聲到客船。 斜風細雨不須歸。 沒在石棱中。 白銀盤里一青螺。
34、浪淘沙 35、賦得古原草送別 36、池上 37、憶江南
(唐)劉禹錫 (唐)白居易 (唐)白居易 (唐)白居易
九曲黃河萬里沙,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小娃撐小艇, 江南好,
浪淘風簸自天涯。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偷采白蓮回。 風景舊曾諳。
如今直上銀河去,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不解藏蹤跡,日出江花紅勝火,
同到牽牛織女家。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浮萍一道開。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38、憫農(其一) 39、憫農 (其二) 40、山行 41、清明
(唐)李紳 (唐)李紳 (唐)杜牧 (唐)杜牧
鋤禾日當午, 春種一粒粟, 遠上寒山石徑斜, 清明時節雨紛紛,
汗滴禾下土。 秋收萬顆子。 白雲生處有人家。 路上行人慾斷魂。
誰知盤中餐, 四海無閑田, 停車坐愛楓林晚, 借問灑家何處有,
粒粒皆辛苦。 農夫猶餓死! 霜葉紅於二月花。 牧童遙指杏花村。
42、江南春 43、樂游原 44、蜂 45、小兒垂釣
(唐)杜牧 (唐)李商隱 (唐)羅隱 (唐)胡令能
千里鶯啼綠映紅, 向晚意不適, 不論平地與山尖, 蓬頭稚子學垂綸,
水村山郭灑旗風。 驅車登古原。 無限風光盡被占。 側坐莓苔草映身。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夕陽無限好, 採得百花成蜜後, 路人借問遙招手,
多少樓台煙雨中。 只是近黃昏。 為誰辛苦為誰甜? 怕得魚驚不應人。
46、江上漁者 47、元日 48、泊船瓜洲 49、書湖陰先生壁
(宋)范仲淹 (宋)王安石 (宋)王安石 (宋)王安石
江上往來人, 爆竹聲中一風除, 京口瓜洲一水間, 茅檐長掃凈無苔,
但愛鱸魚美。 春風送暖入屠蘇。 鍾山只隔數重山。 花木成畦手自栽。
君看一葉舟, 千門萬戶潼潼日, 春風又綠江南岸, 一水護田將綠繞,
出沒風波里。 總把新桃換舊符。 明月何時照我還? 兩山排闥送青來。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蘇軾
黑雲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51、飲湖上初晴後雨 52、惠崇《春江曉景》 53、題西林壁 54、夏日絕句
(宋)蘇軾 (宋)蘇軾 (宋)蘇軾 (宋)李清照 水光瀲灧晴方好, 竹外桃花三兩枝, 橫看成嶺側成峰, 生當作人傑,
山色空濛雨亦奇。 春江水暖鴨先知。 遠近高低各不同。 死亦為鬼雄。
欲把西湖比西子, 蔞蒿滿地蘆芽短, 不識廬山真面目, 至今思項羽,
淡妝濃抹總相宜。 正是河豚欲上時。 只緣身在此山中。 不肯過江東。
55、示兒 56、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57、四時田園雜興(選一)
(宋)陸游 (宋)陸游 (宋)范成大
死去元知萬事空, 三萬里河東入海, 晝出耘田夜績麻,
但悲不見九州同。 五千仞岳上摩天。 村莊兒女各當家。
王師北定中原日, 遺民淚盡胡塵里, 童孫未解供耕織,
家祭無忘告乃翁。 南望王師又一年。 也傍桑陰學種瓜。
58、四時田園雜興(選二) 59、小池 60、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范成大 (宋)楊萬里 (宋)楊萬里
梅子金黃杏子肥, 泉眼無聲惜細流, 畢竟西湖六月中,
麥花雪白菜花稀。 樹陰照水愛晴柔。 風光不與四時同。
日長籬落無人過, 小荷才露尖尖角, 接天蓮葉無窮碧,
惟有蜻蜓蛺蝶飛。蛺 早有蜻蜓立上頭。 映日荷花別樣紅。
61、春日 62、題臨安邸 63、游園不值 64、鄉村四月
(宋)朱熹 (宋)林升 (宋)葉紹翁 (宋)翁卷
勝日尋芳泗水濱, 山外青山樓外樓, 應憐屐齒印蒼苔, 綠滿山原白滿川,
無邊光景一時新。 西湖歌舞幾時休? 小扣柴扉久不開。 子規聲里雨如煙。
等閑識得東風面, 暖風熏得遊人醉, 春色滿園關不住, 鄉村四月閑人少,
萬紫千紅總是春。 直把杭州作汴州! 一枝紅杏出牆來。 才了蠶桑又插田。
註:永嘉四靈:趙師秀、徐照、徐璣、翁卷
65、村居 66、墨梅 67、石灰吟 68、竹石
(清)高鼎 (元)王冕 (明)於謙 (清)鄭燮
草長鶯飛二月天, 我家洗硯池頭樹, 千錘萬鑿出深山, 咬定青山不放鬆,
拂堤楊柳醉春煙。 朵朵花開淡墨痕。 烈火焚燒若等閑。 立根原在破岩中。
兒童散學歸來早, 不要人誇顏色好, 粉身碎骨渾不怕, 千磨萬擊還堅韌,
忙趁東風放紙鳶。 只留清氣滿乾坤。 要留清白在人間。 任爾東南西北風。
69、所見 70、己亥雜詩
(清)袁枚 (清)龔自珍
牧童騎黃牛, 九州生氣恃風雷,
歌聲振林樾。 萬馬齊喑究可哀。
意欲捕鳴蟬, 我勸天公重抖擻,
忽然閉口立。 不拘一格降人才。
B. 中學歷史問題,不難求解
1「聰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這句話頌揚的是黃帝。他對中華民族有黃帝建造宮室,製造衣裳,還教人們挖井,發明舟車,為後世的衣行住食奠定了基礎。
B.墨子
《墨子》是戰國顯學墨家學派的論文集,未必盡是墨子自著。
墨子,名翟,戰國時魯國人(或說宋國人),墨家學派創始人。
據孫詒讓考證,墨子生卒年在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他出身低微,「上無君子之子,下無耕農之難」,可能是一個接近手工業勞動者的讀書人。因而養成了注重節儉、勞身苦志的作風,「量腹而食,度身而衣」,吃的是「藜藿之羹」,穿的是「短褐之衣」,足登「跋蹺」。他注重實踐,善於製作,相傳他的木工技術,與魯班齊名。在學術上,初受孔子影響,「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後逐漸成了孔子和儒家叛逆,創建了與儒家相對立的墨家學派。儒和墨兩派互相駁辯,在先秦首先揭開了百家爭鳴的序幕。人們常把孔墨、儒墨並提。墨子在戰國時代乃是流譽四方、最具影響力的大思想家之一。墨家以「為萬民興利除害」為自己使命,並為之孜孜奮斗,游說諸侯,謀求制止戰爭,安定社會,安定民生。墨子「平生足跡所及,則嘗北之齊,西使衛,又屢游楚,前至郢,後客魯陽,復欲適越而未果。」(孫詒讓《墨子傳略》)「席不暖」,「衣不黔」,真有孟子所說的「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主」的精神。兩千多年來一直流傳著他止楚攻宋的傳說。正因如此,他的智慧、堅定和見義勇為博得了歷代人民尊敬。魯迅根據《公輸篇》寫成了著名小說《非攻》,再現了墨子的傳奇形象。
到了漢代,隨著儒學統治地位的確立,墨家學派漸趨式微。但體現墨家思想精華的《墨子》一書得以保存下來,並一直流傳至今。《墨子》的主要版本有:①漢秘府藏簡原本七十一篇(今不存);②漢魏間改寫古卷本(今不存);③隋唐卷子本(今藏於日本宮內省);④宋刊本;⑤明正統十年刊道藏本(五十三篇,今藏於北京白雲觀);⑥明唐堯臣刊本;⑦清畢沅乾隆四十八年校刊本。《墨子》一書由歷代墨者薪盡火傳,一再加工整理或集體創作而成,時間跨度從戰國初至戰國末,即公元前五世紀至公元前三世紀,決不可能成於一人之手,也非成於一時。因而內容比較復雜。據專家考訂,其中《尚賢》、《尚同》、《非攻》、《兼愛》等二十四篇是墨家專論城守防禦的著述,《耕柱》等篇記錄了墨子及其弟子言行,《經上》、《經下》等六篇是墨家後學著作,《親士》等篇內容混糅,有街於進一步考證。
在墨家整個思想體系中,軍事思想佔有重要位置。《墨子》軍事思想是處於弱者地位的自衛學說,其主要內容有二:一是非攻,反對攻伐掠奪的不義之戰;二是救守,支持防守誅討的正義之戰。
(一)非攻:反對攻伐掠奪的不義之戰
墨子認為,當時進行的戰爭均屬掠奪性非正義戰爭,在《非攻》諸篇中,反復申訴非攻之大義,認為戰爭是凶事。他說,古者萬國,絕大多數在攻戰中消亡殆盡,只有極少數國家倖存。這就好比醫生醫了上萬人,僅僅有幾人痊癒,這個醫生不配稱之為良醫一親友,戰爭同樣不是治病良方。歷史上好戰而亡的統治者不可勝數。這無異於給那些企圖通過攻戰來開疆拓土吞並天下的人以當頭棒喝。所以墨子主張,以德義服天下,以兼愛來消弭禍亂。在墨子眼裡,兼愛可以止攻,可以去亂。兼愛是非攻的倫理道德基礎,非攻是兼愛的必然結果。
墨子主張非攻,是特指反對當時的「大則攻小也,強則侮弱也,眾則賊寡也,詐則欺愚也,貴則傲賤也,富則驕貧也」的掠奪性戰爭。墨子以是否兼愛為准繩,把戰爭嚴格區分為「誅」(誅無道)和「攻」(攻無罪),即正義與非正義兩類。「兼愛天下之百姓」的戰爭,如禹攻三苗、商湯伐桀、武王伐紂,是上中(符合)天之利、中中鬼之利、下中人之利的,因而有天命指示,有鬼神的幫助,是正義戰爭。反之,大攻下,強凌弱,眾暴寡,「兼惡天下之百姓」的戰爭。是非正義的。
墨子還堅決無情地揭發當時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沉重無盡的災難。①貽誤農時,破壞生產。農業是斬斷了老百姓的衣食之源。②搶劫財富,不勞而獲。竊入桃李,搶人犬豕雞豚、牛馬,殺人越貨者,「謂之不義」,攻小國,「入其溝境,刈其莊稼,斬其樹木」,同樣是「不與其勞就其實,以非其所有而取」的不義行為。③殘害無辜,掠民為奴。墨子指出,大國君主命令軍隊攻小國,「民之格者,則逕殺之。不格者,則系操而歸。丈夫以為仆圉胥靡,婦人以為舂酋。」
(二)救守:支持防守誅討的正義之戰
墨子「惟非攻,是以講求備御之法」,從「非攻」出發,《墨子》論述了作為弱小國家如何積極防禦的問題。墨子深知,光講道理,大國君主是不會放棄戰爭的,因而主張「深謀備御」,以積極防禦制止以大攻小的侵略戰爭。這些研究防禦作戰的論述,集中在《備城門》以下十一篇,形成了一個以城池防守為核心的防禦理論體系,概言之,包括三個方面內容。
一是倡導積極准備,力爭做到有備無患。「備者,國之重也。食者,國之寶也;兵者,國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故倉無備粟,不可以待凶飢;庫無備兵,雖有義不能征無義;城廓不備全,不可以自守;必無備慮,不可以應卒。」只有在戰前進行後勤、城防、軍備、外交、內政等物質和精神上諸方面的充分准備,才能造成守城防禦戰斗中的有利條件和主動地位,贏得防禦作戰勝利。
二是「守城者以亟敵為上」的積極防禦指導思想。墨子認為在守城防禦中,應守中有攻,積極殲敵。「延日持久以待救之至」,是下策。「亟傷敵」的具體措施是:利用地形、依託城池,正確布置兵力;以國都為中心,形成邊城、縣邑、國都的多層次縱深防禦,層層阻擊,消耗敵人;頑強堅守與適時出擊結合。
三是在防禦作戰具體戰法方面,提出了一整套防禦作戰戰術原則。《備城門》等篇,墨子通過禽滑厘的詢問,對十二種攻城方法一一對以有效防禦。如高臨法、水攻法、穴攻法等,是當時頗為先進的攻城術,墨子對以別具匠心的應對措施,並詳細解說守城器械的製作方法、使用技巧等。
墨子防禦理論在中國兵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後世有關防禦原則和戰術的記述,多祖述《墨子》,以至於一切牢固的防禦也被籠統稱為「墨守」。如果說范蠡是從戰略高度提出了樸素的積極防禦理論,墨子則更多從作戰角度探討防禦,形成了較完備的防禦作戰理論體系,而這一體系恰好與孫子以進攻為主的作戰理論形成互補關系,對傳統兵學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C. 中學生必背古詩詞100首
初中必背古詩詞【69篇】
鏈接: https://pan..com/s/1i4VkjZhB62oD0qXJSBpraA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D. 翁源中學2019年分數線多少
2019年翁源中學普通類招生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為537分;招收指標到校生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為507分。同時該學校在錄取2019年度新生時,要求考生的生物、地理科考試成績均需達到D級及其以上等級。
另外依據韶關市教育局官方網站2019年7月18日發布的《韶關市田家炳中學補錄及第三批次第一志願高中招生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的通知》,考生在接到錄取學校電話通知後必須在規定時間內持准考證到錄取學校繳費注冊,逾期作放棄錄取處理。
(4)怎麼連接尚同中學的網路擴展閱讀:
2019年翁源中學到校指標生分配計劃:
1、龍仙中學,指標數字168人。
2、龍仙二中,指標數字165人。
3、萬豪中學,指標數字43人。
4、南浦中學,指標數字9人。
5、三華學校,指標數字5人。
6、岩庄學校,指標數字15人。
7、壩仔中學,指標數字27人。
8、仙鶴學校,指標數字18人。
9、江尾中學,指標數字18人。
10、周陂中學,指標數字25人。
11、礤下學校,指標數字10人。
12、六里學校,指標數字21人。
13、官渡中學,指標數字16人。
14、尚同中學,指標數字31人。
15、新江中學,指標數字25人。
16、連新學校、鐵龍學校,指標數字各2人。
E. 尚同中學在奉賢區排名
排名前十。
尚同中學是大居公建配套初級中學,位於浦星公路西側,金大路北側,建設用地面積27832.3平米,總建築面積13888.9平米,學校建築富有歐式古典風格,又融入現代的元素,莊重典雅。學校環境優美,大樓、長廊、景觀綠地渾然一體。學校專用設施設備齊全,圖書閱覽室、科學實驗室、技術專用室、音體美專用室、體育館等都按高標准配備。這些將為學生接受優質教育提供充分的保障。
奉賢得名於「敬奉賢人」,這也彰顯出這塊土地自古就有尊師重教的傳統。早在兩百年前,奉賢就有文游、肇文兩大書院,至解放前有若干舊式學堂,凡上學者,非富即貴。
F. 上海禹洲雍錦府怎麼樣
真心不咋地,那邊荒涼無比。隔壁就是菜地,樓盤和一座孤島差不多四鄰啥都沒有。邊上的大葉公路天天走大貨車,那雜訊無比酸爽!要商業沒商業,要交通全靠自駕,要醫療村衛生所,要教育還不如在家自學!別說我說的誇張,事實基本如此。貴樓盤哪個銷售不服咱一個個對!
龍湖天街是人家龍湖自己樓盤的亮點,在貴售樓處盡然成了你們禹州雍錦府的名片要臉不?自家所謂十幾萬方的商業沒個五年能有實體出來么? BRT遠在貴小區一千多米的地方,還出行方便?沒車靠公共交通,除非你腳力好不然自求多福! 其他的商業等等都在依託南橋,就是依託也要近點吧!結果開車去都要20分鍾,金匯那個地方有去過的可以說說。那裡要是真行,房價也不會你禹州標的這個價,畫餅誰不會,問題是誰有那麼多時間去等你這未必能圓夢的餅成真!!!!!
G. 禹洲雍賢府附近的教育資源怎麼樣
禹洲雍賢府附近教育資源比較豐富。小區1公里范圍內有5所幼兒園;2公里范圍內有5所小學,6所中學。
1.幼兒園:奉賢區金鈴子幼兒園(823m),小森林幼兒園(1km)金碧幼兒園(700米)、思賢幼兒園(1200米) 、小區自帶規劃的幼兒園再小區內。
2.小學/中學:金匯學校設小學和中學(約2.2km);上海奉賢區民辦福祉小學(1862m)齊賢小學(約1500米) 、;思言小學(約2.1km);尚同中學(約2.1km);齊賢中學(約1500米) ;規劃中的同濟大學附屬12年小學中學高中(約3km)
禹洲雍賢府附近教育資源比較豐富。可以滿足業主日後基本就學需求。
H. 初中自強不息的演講稿
自強不息這四個字,同學們是再熟悉不過了。父母說:孩子,自強不息。以下是「初中自強不息的演講稿」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各位尊敬的領導、親愛的同事們: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厚德載物 自強不息》。
說出這個題目,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似曾相識。這八個字語出《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同時,也是我國著名學府清華大學的校訓。
「厚德載物」和「自強不息」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之一。意思是一個優秀的人,應當像大地那樣厚實寬廣、載育萬物,並且能夠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天籟神韻的中國傳統文化一直浸潤著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無論是孔子竭力推行的「仁義禮智信」,還是孟子強調的 「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或者是墨子提倡的「兼愛」「非攻」、「節用」、「尚同」,等等等等?都是我們每個人自幼耳熟能詳、出口成誦的。
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賦予了我們黨得優良傳統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到1949年新中國的誕生,從嘉興南湖的一條小船到天安門廣場的旌旗招展,我們黨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在豐富的革命斗爭和實踐中形成了永載史冊的優良傳統。這就是堅定信念、萬難不屈的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戰勝困難、開拓進取的精神,實事求是、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這些精神既是我們黨和我們整個民族的寶貴財富,也是保證我們繼續勝利前行的傳家法寶。
記得魯迅先生在《紀念劉和珍君》中曾經寫過這樣的句子:「真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與幸福者?」現在,我們所面對的時代不再是過去的戰火紛飛,而是繁榮、安定,幾乎不需要我們隨時准備著拋頭顱、灑熱血,那麼,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可以躺在先烈的功勞簿上歌舞昇平、止步不前了呢?答案必然是否定的。作為新世紀的青年,是我們最先觸碰時代的前沿,也是我們,心跳和著民族的脈搏,「自強不息,立志成才,為中華民族的強大復興而奮斗」是新的歷史時期賦予我們的責任。
今天我站在這里,不是來面對大家空喊口號的,羅馬並非一日建成,成功也非一蹴而就。厚德載物、自強不息,更不是喊幾句口號就可以做到的事情。我們擁有才華四溢的青春,這是我們的資本,我們擁有展示自我的舞台,這是我們的驕傲;面對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無權沉默,需要承擔屬於自己那份沉甸甸的責任與使命,因為我們知道未來就在自己手中,讓我們同心協力,去擁抱明天,挑戰未來!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06級大專中西醫一班的馮麗,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自強不息伴我成長》。
馬克思曾說過:「在科學的道路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 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人要想在學業上取得成功,必須自強不息、頑強拼搏。
是的,成功永遠屬於自強者。因為每一個自強者都有著遠大的理想,有著堅定的必勝信念。在我很小的時候,我也有過無數美好的理想:當一名歌唱家,站在舞台上傾聽無數人送給我的掌聲;當一名科學家,去享受自己發明出的科研成果;當一名鄉村女教師,在山村小學里培養出更多的.人才。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初中畢業的時候,我又有了一個新的理想—到我嚮往已久的萊陽衛校,當一名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為人們解除痛苦。然而在這條路上我也嘗到了實現它的艱辛。醫學知識有時侯很難理解,學習壓力很大。但在老師的引導下,我通過自強不息的努力,在各方面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成長的道路上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自古以來,自強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周易》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思想。一個人只有自強不息,才能克服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成為生活的強者。2008年5月12號下午2點28分,在四川汶川縣發生了震驚全國的八級大地震,這給災區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重大損失。我的內心每天充滿著不安:現在有多少同胞獲救了?災區的人民過得怎麼樣了?學生們上課了嗎?在一天的新聞聯播中,我聽到了這么一個感人的故事:汶川鎣華鎮中學有一個名叫鄧清清的女孩,她的家庭很貧窮,然而她人窮志不窮,白天她在學校里,刻苦學習,晚上在回家的路上還打著手電筒看書。在這次地震中,她被埋在了教學樓的廢墟里,在消防戰士的不懈努力下,她終於被救了出來,令人驚訝的是在這個女孩被救出時,她還在廢墟里打著手電筒看書。在那麼惡劣的條件下她都沒有忘記學習,她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難道不令我們感動嗎?
同學們,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非常優美的學習環境中,但有些人卻常常抱怨學習太累、壓力太大、家長給的錢不夠?,想想那些在大地震中失去家園和學習條件的同齡人,當我們面對學習上的困難時,當我們面對生活中的挫折時,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刻苦學習?我們還有勇氣選擇退縮和逃避嗎?
同學們,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不可能永遠是鮮花鋪地,經常布滿了荊棘和泥濘,那麼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吧,珍惜在校學習的每一天,面對各種困難自強不息,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告訴全世界:我們不是溫室里的花朵,我們是正在茁壯成長的大樹,總有一天我們會成為祖國的棟梁!
謝謝大家!
尊敬的評委,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 !
我是來自1208級冶金專業的劉士濤 ,我演講的題目是《挑戰逆境,自強不息》。
只有啟程,才能遠航;只有拼搏,才會成功;只有播種,才能收獲;唯有挑戰逆境,自強不息,我們才能成功走向未來。
我出生於農村。那裡山清水秀,民風淳樸。在此環境下我養成了開朗的性格。我既沒有出眾的容貌,又沒有顯赫的出身,是一個平凡而又普通的學生,但我相信只要我內心充滿陽光,就定能翻越重重高山,去領略那山頂的無限的風光。
家裡不富裕的我,如果你想要得到就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爭取,天上不會掉下餡餅。因此,我從小就立志做一個勇於挑戰逆境,自強不息的人。時時刻刻的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理念嚴格要求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我更加明白人要保持一顆自強不息的心,要與困難做斗爭,正所謂「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困難就像彈簧,遇強則弱,遇弱則強。在這個社會里唯有自強不息,才能迎難而上,綻放耀眼的光芒。
大二的我心裡不免為自己的前程擔憂,有時也會迷茫,自己該何去何從?也許不用 「頭懸梁,錐刺股」;也不用 「聞雞起舞」;更不需要 「卧薪嘗膽」。但我是否就放棄屈原「路漫漫其休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項羽「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勾踐「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
吞吳」所包含精神和毅力呢?答案肯定是「不」。我應該在平凡的事情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績,以欣然姿態做全部之事,以健康心靈待世間百態,只有自立自強,立志成才,才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奮斗。
作為大學生的我奮斗的決心不會減弱,依然會克服困難,我站在這里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希望能得到大家支持與鼓勵。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
I. 中學生必背古詩詞50首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石壕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孫有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夢江南》溫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漁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欲報傾城隨太守,
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
西北望,射天狼。
J. 初中范圍內古文中「其」「之」「為」「而」的翻譯及用法
之
之
《說文解字》:「之,出也。象草過徹,枝莖漸益大,有所之也,一者地也。」段《注》:「引申之義為往,《釋詁》曰:『之往是也。』按:之有訓為『此』者。」
▆⑴他,她,它(們)。例:
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術者)
②以刀劈狼首,數刀斃之。(之:它,指狼。)
③ 然之。(之:它,指上文李 的話。)
④媼之送燕後也,持其踵為之泣。(本義項指後一個「之」:她,指燕後。)
⑤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們,指齊軍。)
⑥我見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
⑦以杜君言泛訊之。(之:他們,旨獄中囚犯。)
⑧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話。)
⑨遽撲之,入石穴中。(之:它,指蟋蟀。)
⑩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本義項指後一個「之」它指兵器。)
▆⑵的。例: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馬》)
②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④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⑶往,到......去。例:
①如欲之南海,何如?(《為學》)
②去逾四十里,之虛所賣之。(本義項指前一個「之」。)
③諸將請所之。
④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本義項指前一個「之」?)
⑤又有剪發杜門,佯狂不知所之者。
⑥於是棄其家走之關中。
⑦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本義項指後一個之「之」。)
▆⑷這,此。例: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損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義項指後一個「之」。)
②其上以構脂、臘和氏灰之類昌之。(本義項指前一個之。)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④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
⑤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⑥郯子之,其賢不及孔子。
⑦於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為之謀。(本義項指中間一個。)
▆⑸作賓語前置的標志。例:
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
③句讀之不知。
④何功之有哉?
⑤詩雲:「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本義項指後一個之。)
▆⑹我。例:
①君將哀而生之乎?
②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復返也。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親數存之。
⑤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
⑥寡君之以為戮,死且不朽。(之以為戮:以之為戮。之:指我們。)
▆⑺調整音節,無實義。例:
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本義項指後一個之。)
▆⑻用在主謂結構中,表示了消句子獨立性。例:
①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②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③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⑼作定語後置的標志。例:
①雲之崔嵬。
②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⑽向。例:
然後驅而這善
其
⑴用作第三人稱,表示領屬關系,相當於「他、她、它(們)的。」例:①其子曰:「不築,必將有益。」(其:他的。)②恐前後受其敵。(其:它們的。)③其夫囈語。(其:她的。)④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其:它的)⑤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其:他們的。)⑥其釵環裙襖,三人皆是一樣的妝飾。(他:她們的。)
⑵其中,其中的。例:①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②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③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
⑶活用作第一人稱。相當於「我(的)」、「自己(的)。」例:①並自為其名。②舍其文軒。③既其出。(其:我們)④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⑤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其:我的)⑥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⑦不敢以其富貴驕士。⑧遂前其足。⑨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名曰《指南錄》。⑩亦各言其志也!
⑷用作第三人稱,相當於「他、她、它(們)。」例:①妻跪問其故。?②念悲其遠也。(其:她)③向其先表之時可導也。(其:他們)④望請其指教。(其:她們)⑤成以其小,劣之。(其:它)⑥矗不知其幾千萬落。(其:它們)
⑸在句中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難道」、"怎麼"。例: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其如土石何:又能拿這些泥士石頭怎麼樣。)②其孰能譏之乎?③且行千里,其誰不知?④其為死君乎?
⑹指示人、事、物,多表示遠指,相當於「那」之類的詞。例:①其不設色者:曰水墨。(其:那。)②懷其璧。(其:那塊)③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本義項指後一個「其」:那個。)④其極刑,曰:「順我,即先刺心;事則四肢解盡,心猶不死。」(其:一說如果。)⑤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雲?(其往:其後,將來)⑥未必有其實。(其:那樣。)
⑺表示選擇關系,相當於"是......還是......".例: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⑻指示人、事、物,有時表示近指,相當於「這」之類的詞。例:①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其:這種)②今存其本不忍廢。(其:這)③此其患不見於今,而將見於他日。(此其:這種。此、其同義連用。)
⑼在句中表示祈使語氣,相當於「可」、「還是」。例:①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其:可要)②依新已五歲,轉眼成人。汝其善撫之。(其:可要。一說表示期望。)③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其:還是)④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其:可,一定。這里有命令的意味。)
⑽在句中表示揣測語氣,相當於「恐怕」、「或許」、「不概」、「可能」。例:①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賜。②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③則齊國其庶幾乎?
(11)表示假設關系,相當於「如果」。例:①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②其若是,孰能御之?
(12)用於姓,如其木德,其方然
為
為
部首:丶,部外筆畫:3,總筆畫:4
五筆86:YLYI 五筆98:YEYI 倉頡:IKSI
筆順編號:4354 四角號碼:3402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4E3A
⑴成為,變成。例:①此何遽不為福乎?②處遂改勵,終為忠臣。③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④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⑤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⑥冰,水為之,而寒於水。⑦漢之為漢,幾四十年矣。⑧因而化怒為悲。⑨有鬼,非人死精神為之也。⑩寧知此為歸骨所耶?
⑵做。例:①為之,則難者亦易矣。②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③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④寄偽兒啼,恐栗,為兒恆狀。⑤李 李忠義 其城為坎以先登。⑥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⑦有布衣畢升,又為活板。⑧公輸盤為我為雲梯。⑨故為之說。⑩然得而臘之以為餌。(11)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12)為壇而盟。(13)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14)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15)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16)誰為大王為此計者。(17)唐僧貫休為《諾矩羅贊》。(18)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19)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20)今日嬴之為公子亦足矣!(21)今為宮室之美為之。(22)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23)為民誣太守者視此!(24)願為小相焉。(25)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
⑶作為,當作。例:①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②何以為計?③子墨子解帶為城。④此可以人為援而不可圖也。⑤相傳以為雁盪。⑥量其家之所有以為劑。⑦霓為衣兮風為馬。⑧斬木為兵,揭竿為旗。⑨然後以六合為家, 函為宮。
⑷是。例:①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②迨以手捫之,始知其為壁也。③賴膚覺之助,而後見為體。④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城。⑤五代時始印五經,已後典籍皆為板本。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⑦此為何若人?⑧必為有竊疾矣。⑨項燕為楚將。⑩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11)在葯則未為良時也。(12)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13)非為織作遲,群家婦難為。(14)乃知太白「開風言風語入天鏡」之句為妙。
⑸以為,認為。例:①孰為汝多知乎!②驟視之,無不驚為生人者。③竊為大王不取也!
⑹被。例:①周年處少時,凶強俠氣,為鄉里所患。②升死,其印為予群從所得。③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④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⑤恐為操所先。⑥行將為人所並,豈足托乎!⑦羸兵為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眾。⑧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⑨吾屬今為之虜矣。⑩則為深谷林莽所蔽。(11)當是為谷中大水沖激。(12)為仲卿母所遣。(13)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14)為國者無使為積之所劫域!(15)遂為猾胥報充里正役。(16)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17)身死國滅,為天下笑,(18)竟為秦所滅。(19)若是物特為天之所厚而擇焉以存也者。
⑺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反詰。例:①夫子何命焉為?②何辭為?③秦則無禮,何施之為?④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
⑻指心理活動。例: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⑼有。例:①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②敢用是為怨望。③未報秦施而伐其師,其為死君乎?④頑童之為是心也。
⑽將來,將。例:①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②眾謂予一行為可以紓禍。
(11)治理。例:①安有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下驚者?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動哉!③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④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曬之。
(12)裝作。例:為除不潔者,引入。
(13)為了。例:①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②凡君之所畢世而經營者,為天下也。③慎勿為婦死。④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⑤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14)給,替。例:①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②公輸盤為我為雲梯。③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④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⑤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⑥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⑦今為君計,菲若遣腹心自結於東,以共濟世業。⑧為漢家除殘去穢。⑨請為籌之。⑩保為將軍破之!(11)我固為子孫創業也。(12)誰為大王為此計者?(13)君為我呼入。(14)公為我獻之。(15)為君翻作《琵琶行》。(16)而為之記,亦以明生死之大。匹夫之有重於社稷也。(17)阿母為汝求。(18)臣請為王言樂。(19)即解貂覆生,為掩戶。(20)為復守黜藏使者。(21)汝來床前,為說稗官野史可喜可之事,聊資一歡。
(15)對,向。例:①不足為外人道也。②為天下唱,宜多應者。③為之奈何?④如姬為公子泣,⑤怵然為戒。⑥為長者折技。
(16)因為。例:①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②非不賢也,為其不可得而法。③凡天下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
(17)則「於」,在,當。例: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而行。
「為市」談交易。 例:一人去為市,(為市:這里指人口買賣)
「為人」做人處世的態度。例:⑴原來楊修為人恃才放曠。⑵公子為人,仁而下士。⑶原是個宦家子弟,為人奸狡詭譎。
為
(為)
wéiㄨㄟˊ
◎ 做,行,做事:~人。~時。~難。不~己甚(不做得太過分)。
◎ 當做,認做:以~。認~。習以~常。
◎ 變成:成~。
◎ 是:十兩~一斤。
◎ 治理,處理:~政。
◎ 被:~天下笑。
◎ 表示強調:大~惱火。
◎ 助詞,表示反詰或感嘆:敵未滅,何以家~?
◎ 姓。
其它字義
--------------------------------------------------------------------------------
● 為
(為)
wèiㄨㄟˋ
◎ 替,給:~民請命。~虎作倀。~國捐軀。
◎ 表目的:~了。~何。
◎ 對,向:不足~外人道。
◎ 幫助,衛護。
而
⑴表示轉折關系,相當於「然而」、「可是」、「卻」。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興之。
④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⑵表示偏正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詞,相當於「著」、「地」等,或不譯。例:
①一絲而累,以至於寸。
②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
③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餘則熙熙而樂。
④朝而往,暮而歸。
⑤掩口胡盧而笑。
⑶表示假設關系,連接主語和謂語,相當於「如果」、「假使」。例:
①人而無信,不知其也。
②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
⑷表示並列,相當於「而且」、「又」、「和」或不譯。例:
①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②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
④秦師輕而無禮。
⑸表示承遞關系,相當於「而且」、「並且」、「就」或不譯。例:
①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聞而愈悲。
③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
④滅滑而還。
⑹通「如」:好像,如同。例:
軍驚而壞都舍。
⑺通「爾」,你,你的。例:
①而翁歸。
②若欲死而父。
③而母立於茲。
(而已)罷了。例:
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俟封奏時潛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為天下之知戰得惟我而已。
⑤比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而後」才,方才。例:
①賴膚覺之助,而後見為體。
②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③三月而後成。
④說書雖小技,然必句性情,習方俗。如優孟搖頭而歌,而後可以得志。
⑤假諸人而後見也。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例:
①今以鍾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②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③通「也」,《莊子·天道》:「動而持,發也機;察而省……」也與而為互文,互文通用,也作「而」義解。(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第414頁)
【er】
而
and that; moreover;
而1
ér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須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內外兩層,外層象兩腮的鬍子,內層象生在嘴下的鬍子。「而」是漢字部首之一。本義:頰毛) 同本義 [bristles on the jaws]
而,頰毛也。――《說文》
而
ér
(1)
從古沿用下來的連詞,可連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系 [and;furthermore;moreover;but also;into the bargain;if;in case;however]
(2)
表示並列關系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3)
表示遞進關系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荀子·勸學》
(4)
表示承接關系
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宋·蘇軾《石鍾山記》
(5)
表示轉折關系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6)
表示假設關系
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馬首可也。――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7)
表示修飾關系,連接狀語
吾恂恂而起。――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而
ér
(1)
你;你的 [you;your]
予豈不知而作。――《詩·大雅·桑柔》
余知而無罪也。――《左傳·昭公二十年》
子歸,歿而父母之世。――《國語·吳語》
盡於酒肉,入於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來?――《莊子·徐無鬼》
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聊齋志異·促織》
(2)
又如:而翁(你的父親)
(3)
這樣,此 [this]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而夫(此人;這人)
而
ér
(1)
表示偏正關系,相當於「之」,「的」 [of]
虞之與虢,相恃而勢。――《淮南子·人間》
(2)
與「上」、「下」、「前」、「後」、「來」、「往」連用,相當於「以」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易·系辭上》
而
ér
(1)
用於句中,表示反問,相當於「難道」,「豈」 [how could;how is it possible]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
(2)
用於句末,相當於「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論語·微子》
而
ér
如,好像 [seem;like]
溺死者千有餘人,軍驚而壞都舍。――《呂氏春秋》
另見 néng
而後
érhòu
[then;after that] 以後;後來;然後
鳴呼!今而後(以後)吾將再病,教從何處呼汝耶。――清·袁枚《祭妹文》
如優孟搖頭而歌,而後可以得志。――清·黃宗羲《柳敬亭傳》
大家先議一議,而後正式表決
而或
érhuò
[sometimes;every now and then;at times;every so often] 有時候
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而今
érjīn
[now] 現在,目前
而今邁步從頭越。――毛澤東《憶秦娥·婁山關》
而況
érkuàng
[let alone;to say nothing of] 連詞。何況
今以鍾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宋·蘇軾《石鍾山記》
而立
érlì
[thirty years of age] 指年至三十,學有成就。後來用「而立」指人三十歲
三十而立。――《論語·為政》
而立之年
而且
érqiě
[and;(not only…) but] 表示並列互相補充或遞進
他學習積極而且虛心
而外
érwài
[other than] ……之外
除此而外,別無他求
而已
éryǐ
[that is all] ――用在陳述句末,表示限止語氣,相當於「罷了」,常跟「只」、「不過」、「僅僅」等連用,對句意起沖淡作用
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而2
néng
(1)
通「能」。
(2)
才能 [ability]
然計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義為政故也。――《墨子·尚同下》
戒之戒之,微而異之。――《管子·樞言》。微而,猶無能。而、能古字通用
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管子·小匡》
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商君書·慎法》
(3)
能夠 [can]
桀紂幽厲……不而矯其耳目之欲。――《墨子·非命下》
不逢湯武與恆繆兮,也孰去而知之?《楚辭·九章·惜往日》
另見ér
而
ér ㄦˊ
(1)
古同「爾」,代詞,你或你的:「~翁歸,自與汝復算耳」。
(2)
連詞(a.表平列,如「多~雜」。b.表相承,如「取~代之」。c.表遞進,如「~且」。d.表轉折,如「似是~非」。e.連接肯定和否定表互為補充,如「濃~不烈」。f.連接狀語和中心詞表修飾,如「侃侃~談」。g.插在主語謂語中間表假設,如「人~無信,不知其可」)。
(3)
表(從……到……):從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