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評價蘇聯的OGAS(為了統計、計劃、管理蘇聯的經濟而建立的收集和處理信息的全國自動化系統)計劃
OGAS是1962年蘇聯控制論科學家格盧什科夫提出的全國自動化系統,用於為計劃經濟的統計、計劃、管理,提供自動化的信息收集和處理。由於技術水平與政治原因,這一方案未能實現。
OGAS(俄語:Обще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ая система учёта и обработки информации,英語:All-State Automated System,全國自動化系統)。
是一項蘇聯的全國性網路工程。
項目開始於1962年,在1970年被認定沒有繼續資助的必要。蘇聯為了建立類似互聯網的全國性網路,做出了一系列嘗試,OGAS是其中之一,但這些項目最終均遭失敗。
OGAS的主要設計師是格盧什科夫。早在1959年,基托夫(Anatolii Kitov)就已經提出了用於改善經濟計劃制定的全國計算機網路。
經濟自動化管理系統(Economic Automated Management System),但這一提案被軍方駁回,因軍隊不願與民用經濟計劃者分享信息。
格盧什科夫提出的OGAS為三級網路結構:位於莫斯科的網路中心、約200個位於其他主要城市的中級中心以及約20000個位於經濟重要部門的終端,這些計算機利用已有的電話設施進行實時通信。
同時各終端間也可互相通信。格盧什科夫進一步提出利用該系統廢除紙幣,改用電子支付的設想。
因在1970年10月1日提出的經費申請遭到拒絕,格盧什科夫的計劃未能付諸實踐。
隨後,在蘇共第二十四次代表大會上,OGAS本有希望得到批准,但最後大會僅是決定繼續拓展地方性的信息管理系統。
格盧什科夫隨後開始熱衷於另一項網路計劃,EGSVT,但最後該計劃也未能得到批准。蘇聯的網路計劃失敗了,而美國人的ARPANET卻取得了成功。
⑵ 如何評價蘇聯的OGAS(為了統計、計劃、管理蘇聯的經濟而建立的收集和處理信息的全國自動化系統)計劃
這種超級項目計劃如果提早實行,那麼蘇聯60年代就得完蛋,都把預算經費用瘋狂的用在這上邊,其它研發、生產、工程項目等還搞不搞,因為預算經費是有限的,國民經濟還有很多更重要的方面需要投入。當然對於計算機網路及自動控制的研究蘇聯從未停止過,但並不像某些控制論學者那麼瘋狂,把所有的資金都投入到上面。
事實上無論是赫魯曉夫還是勃列日涅夫都不反對追加蘇聯在民用集電路上的投入,但部長會議里的大多數部長都反對,這無疑將佔用絕大多數項目的預算。
但對於計算機網路研究與投入蘇聯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事實上世界上最早的軍用計算機網路就是蘇聯最早建成的,早於互聯網的前身美國軍方的ARPANET網,到80年代蘇聯更是在60年代軍用計算機網路發展出核彈自動反擊的「死亡之手系統」。
當計算機網路會監測蘇聯全國范圍國民經濟基礎設施等的重要數據,自動監測到蘇聯全國發生巨大破壞,這時死手系統將進入預備模式,核反擊程序也將隨即進入半激活狀態,但此時它仍無權發射核彈,而是嘗試與國家主要領導人以及中央指揮部取得聯系。
如果在一定期限內無法取得與領導人的有效聯絡,這意味著國家可能已經失去最高決策能力,這時核反擊的有關許可權將轉入核樞紐中執行核反擊的指揮和操作人員手中,由他們進行下一部的判斷。
這個政策的其他弊端:
若死手系統仍然無法與足夠多的操作人員取得聯系,則意味著國家已經失去常規的核反擊能力,所有人工決策均以失效,這也意味著本國國土已經盡數淪陷,這時核彈將在15到30分鍾之內對美國進行自動反擊。
⑶ 評述蘇聯新聞傳播模式的優缺點
從1991年(蘇聯解體)到2001年的十年,被俄知識界稱為「社會轉型期」、「民主制時期」或「後社會主義時期」。由此稱謂可知,這不是一個單向度發展的自然的過程,而是充滿著矛盾與坎坷的「艱難時世」。在這個「艱難時世」中,俄羅斯新聞業經歷了一場裂變,死而復生,卻又命運多舛:自由了,無權威、無約束了,卻也分散了,疏離了,各行其事了……。通過對這一時期俄新聞業種種表象的分析,我們或可探知俄羅斯政治變革乃至整個俄羅斯社會運行的軌跡。
轉型十年間,俄羅斯新聞業發生了以下諸方面的變化:
從垂直管理到平行管理
解體前的蘇聯對新聞業實行的是垂直管理。在這種垂直管理模式下,報刊一般被分為若乾等級——中央的;加盟共和國的;邊疆區、州、自治共和國的;一般城市和地區的;工礦、學校、農庄等企事業單位的。各級報刊均處於蘇共中央的統一領導之下,並接受各級黨委(或黨領導的企事業組織)的管理和監督。全蘇新聞社——塔斯社為這些報刊提供消息,主要的中央報紙通過傳真傳遞到全國各個城市。
蘇聯解體後,這種金字塔式的、垂直的管理模式迅速退位,代之而起的是區域性的、橫向的管理模式。到90年代中期,這種模式逐漸占據了主導地位。這一時期,由於從中央到地方的縱向的行政管理體系逐漸弱化,加上郵政系統工作效率低下,首都莫斯科出版的全國性報紙在地方上已經很少能夠見到了。而此時地方報紙在地方政權的管理和影響下逐漸發展起來,數量急劇增加(據說地方報紙遠遠多於聯邦區、市的數目)。對地方報刊的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對報刊的影響「十分積極」,報刊只要與政府有關系,要錢不成問題,甚至可以通過政府預算獲得財政支持。地方報紙又細分為「州報」和「市報」(有如城市報紙和農村報紙)。這兩類報紙還時常展開競爭,有時甚至相互敵視。不過總的來說,無論州報還是市報,地方報紙總是比中央報紙更受歡迎。道理很簡單,地方報紙與當地讀者更為接近,因而能夠更好地滿足他們的信息(與廣告)需求。
電子傳媒的情況也大抵如此。蘇聯時期,全國形成了統一的廣播網路,有線廣播喇叭插座被普遍安裝在居民家中,接通後可以收聽三套廣播節目(兩個全國頻道和《燈塔》)。這就使得中央政府的信息和命令可以直達每家每戶。1990年7月戈爾巴喬夫「關於電視和廣播民主化的命令」的頒布,打破了中央政府對廣播媒體的壟斷,地方政府以及不同的政黨、政治團體和組織開始在體制外獨立創辦廣播電台。1990年8月蘇聯第一部新聞法正式生效後,各類地方性非國有電台以及商業電台數量激增。目前,俄地區性的廣播市場還在不斷拓展,首都莫斯科已有各類廣播電台62座,聖-彼得堡31座,羅斯托夫29座,斯維爾德洛夫斯克29座①。顯而易見的是,經濟狀況越好的地區,廣播電台的數量就越多,非國有電台的數量也越多。
國家在電視領域里的壟斷地位幾乎是同時被打破的。聯盟解體後,地方上很快就出現了非國有的電視公司和電視節目製作基地。到目前為止,除了少數幾個經濟落後的地區外,絕大多數聯邦主體都擁有了非國營的地方電視台。它們與中央電視台是合作與交流的關系,而不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地方與中央最常見的合作方式是,地方台在保證自己節目(和廣告)正常播出的前提下,適當安排時間播出莫斯科方面合作者的節目(首都非國有台的情形也是如此)。可以說,在今天俄羅斯電視領域,「前鋒」與「邊鋒」的區別已經不太明顯了,「邊鋒」有時「前鋒」的地位更加突出。
總之,經過十年的發展,俄羅斯新聞媒體已由單一的國家成分變為國家的、地方政府的、編輯部集體的、私人的多種成分並存,在媒體管理上也分而治之了,由此形成了多樣化的網狀結構。然而由於各聯邦主體地理環境和經濟條件的不同,自然資源、人力資源佔有的不同以及傳播技術水平方面的差異,其媒體市場往往呈現出不同的特點:莫斯科的媒體市場不同於聖-彼得堡的;這兩個地方的媒體市場又不同於烏拉爾、西伯利亞、塔塔林的。媒體市場的多樣性固然可喜,但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是,由於地方媒體與中央政府漸趨疏離,後者又缺乏主導性或引導性的新聞媒體,因而在一些關乎國家利益的重大問題上,很難形成一致的輿論。即便在是在國家以法律形式做出決策的情況下,不同意見甚至是反對性、攻擊性的言論仍不絕於耳(如《土地法》頒布後的一片責罵聲)。這給中央決策的貫徹實施造成了巨大的阻力。俄羅斯之所以出現立法多且快,總統令滿天飛卻執行不力的現象,與輿論的分散化不無關系。輿論的分散化不但引起上述不良後果,還導致了人心的渙散和地方上的分裂傾向,使得民族、地區間的各種問題益發突出。俄羅斯一位哲學學者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我們現在擔心的不再是烏克蘭、喬治亞從獨聯體中分離出去,而是聖-彼得堡、加里寧格勒從俄羅斯分離出去。此言雖然有些誇張,但道出了一個隱憂,即俄羅斯本身存在著分離化的傾向。正因為如此,俄現任總統普京上台後著力做的一件事,就是整合輿論,重新樹立中央政府的權威。然而轉型期已持續十年,恐怕是積重難返。
第二、從事業單位到商業機構
蘇聯解體前,蘇共中央不但為其所屬報紙(實際上是所有報紙)制定宣傳方針、確定組織機構及人事安排、通過行政手段保證其信息來源,而且通過國家預算直接給予財政補貼。可以說,那時的新聞媒體在經濟上全無後顧之憂,只需作為黨的宣傳工具發揮作用即可。
聯盟解體後,尤其是1992年俄政府實行自由價格政策以後,新聞媒體幾乎全部被拋入市場經濟的汪洋之中。國家起初試圖為媒體提供部分補貼(後補貼取消),但杯水車薪,無濟於事。於是媒體四處求援,尋找經濟靠山,成為自謀生路、自負盈虧的實體。由此開始了媒體的商業化的過程。
在商業化的過程中,媒體開始分化,形成了三種所有制形式。
一種是國家所有。國家(俄聯邦政府和議會)直接控制的媒體有俄通社—塔斯社、俄羅斯新聞社、俄羅斯公共電視台(OPT)、俄羅斯廣播電視台(PTP)、《俄羅斯新聞》、《俄羅斯報》等。對這類媒體,俄政府通過聯邦預算給予撥款,或在其中佔有股份。這類媒體雖然仍具有相當的政治色彩,但其職能僅限於傳達政府政令、發布政府公告和提供新聞信息,已不再作為新聞宣傳工具發揮職能。在市場化的過程中,國家直接控制的媒體是特殊的一類,故此不作更多的探討。
二是寡頭、政黨所有。寡頭是俄社會轉型的產物。在私有化的過程中,俄國內形成了數額巨大的私有資本。為了創造有利於自身發展的輿論環境,這些私有資本的持有者通過投資、融資等形式在短期內掌握、控制了大量的媒體。由於有雄厚的集資金作後盾,這些媒體的規模急劇擴大,成為如俄羅斯人所說的「媒體帝國」。而這個「媒體帝國」的國王就是以鮑里斯-別列佐夫斯基和弗拉基米爾-古辛斯基為代表的媒體寡頭。別列佐夫斯基掌握的媒體有《獨立報》、《新消息報》、《生意人報》、《新報》以及電視6頻道(TB—6)等;古辛斯基掌握的媒體有《今日報》、《綜述》月刊和獨立電視台(HTB)。據俄羅斯業內人士介紹,普京上台之前,就影響而言,別列佐夫斯基和古辛斯基控制著俄70%的媒體市場。這些被「收編」的媒體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寡頭們的喉舌。1996年總統選舉中,別列佐夫斯基和古辛斯基聯合起來,調動其控制下的全部媒體的力量,最終把自己擁護的候選人葉利欽推上了總統寶座。普京執政期間,發生俄「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沉沒事件(2000年8月12日)。當時普京正在度假,沒有前往援救現場。反對派利用此事大做文章,輿論推波助瀾,惡意炒作,對普京展開了猛烈攻擊。這堅定了普京打擊媒體寡頭的決心。他一方面利用總統權力對媒體進行整頓,在政策上向國家媒體傾斜;一方面利用經濟手段,迫使寡頭在某種程度上從新聞領域退位。比如迫使古辛斯基的「橋—媒體」集團讓出獨立電視台的部分股份,進而讓出領導權,摧毀了古辛斯基的媒體帝國;2001年底又把別列佐夫斯基的TB—6作為整肅對象。但時至今日,寡頭的影響力仍然存在,他們仍舊利用手中的媒體與政府唱對台戲。
蘇聯實行多黨制後,社會上出現了一些政治利益集團,在這些政治利益集團的基礎上形成了不同的政黨。1993年年底俄議會選舉前,俄羅斯已有十幾個較大的政黨,其中的一些在國家杜馬中取得了合法席位。普京上台後,為了獲得廣泛支持,穩固自己的權力,又建立了多黨執政聯盟。這些政黨和聯盟均擁有或掌握一定的新聞媒體,用以宣傳自己的執政方針和綱領。各政黨的資助是這類媒體的經費來源,它們經營的好壞,取決於其所屬政黨實力的消長。
三是自主經營者所有。1990年10月蘇聯新聞法正式生效兩個月後,就有700多家報刊登記注冊。其中除了政府、政黨創辦的報刊外,大部分為社會團體、各類組織和公民個人所有(蘇共解體、蘇聯解體後,原中央一級的大報,如《真理報》、《消息報》、《工人論壇報》、《莫斯科共青團報》、《共青團真理報》、《文化報》等轉而變為「獨立報紙」,重新注冊後的所有者由蘇共中共改為各報新聞集體)。俄羅斯由計劃經濟轉入市場經濟後,尤其是實行自由價格政策以後,國家取消了對紙張及印刷費的補貼,發行方面的保障也沒有了。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生存,這些「自主經營者」擁有的報紙「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接受外資援助,如《真理報》(後又撤資),有的成立報業聯合體,如《消息報》、《莫斯科共青團員報》等。為了吸引讀者,擴大發行,許多報紙採用早年西方小報的做法,大量刊登聳人聽聞的消息、低級庸俗的娛樂材料,大肆揭醜,大力炒作,以強勁的視覺沖擊力招徠讀者。創辦於1919年、曾經有著輝煌歷史的《莫斯科共青團員報》就被認為具有「小報品質」(從它的版面上已絲毫找不到當年那份《莫斯科共青團員員報》的影子)。目前該報在競爭激烈的莫斯科報紙市場上穩占第一位。據說它的成功就在於「廣泛運用了聳人聽聞和揭醜新聞的手法」②。聖-彼得堡的《戈比報》在讀者中廣受歡迎,也是因為它以輕松的的筆調、通俗的語言大量刊登離奇的傳言和庸俗的笑料。
這些報紙主要的經濟來源是發行費和廣告費,因而在其機構設置中,廣告、發行等經營部門佔有顯著位置。為了和讀者搞好關系,樹立形象,擴大影響,許多報社還成立了公共關系部門。俄媒體內部職能部門的重新設定說明,俄羅斯的新聞媒體已經完全商業化了,它與蘇聯時期的新聞宣傳系統已經沒有了任何共同之處。
在以上三種媒體所有制形式中,前兩種由於有著強大的財力支持,穩定性比較強(政治因素另作考慮)。但寡頭媒體和政黨媒體代表著一定的政治和經濟集團的利益,因而不可能做到報社同仁竭力追求的「客觀」、「公正」。第三種媒體歸屬形式決定了其發展的不穩定性。事實上,在俄私有化的過程中,由於報刊發行費大幅度提高,已有許多報紙不得不減少出版次數、壓縮版面、裁員以至停刊。這類報紙將廣告作為生命之源,因而必然千方百計迎合大眾,難以擺脫庸俗化的傾向。
從印刷媒體唱主角到電子傳媒唱主角
俄羅斯是一個喜愛閱讀的國家,其報刊發行量一度排列世界前幾位。曾有一段時間(80年代末期),《真理報》發行量達到1100萬份,《消息報》800萬份,《共青團真理報》高達1700萬份。當時莫斯科的報刊零售點時有長隊出現,過了早8點,大部分當日報紙就已告罄。那是怎樣的繁榮景象。今天俄羅斯報刊出版業已風光不再。媒體走上商業化道路以後,報紙、雜志等印刷媒體的數量雖然在增加,市場卻日漸萎縮,發行量逐年減少。下表足以說明這個問題。
俄羅斯報刊發行情況(1950—1998)③年代 出版物 期數 零售分數(千) 一份報紙的平均零售數
1950 23 4663 9423 408、6
1970 28 4874 62364 941、0
1990 43 5383 110810 2577、0
1998 245 12507 32914 134、3
(說明:直至2001年年底,報刊發行下滑的趨勢仍未得到控制)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有二:一是俄民眾經濟承受力下降。80年代末、90年代初,俄(蘇)居民收入水平雖然不高,但報價也相對低廉,首都莫斯科主要報紙的價格只有幾個戈比,一個家庭訂閱十幾份報紙是很正常的事。俄實行自由價格政策(私有化)以後,由於紙張、印刷和發行費用猛增,成本提高,報紙價格也長上來了。目前莫斯科主要報紙的價格一般在3、5—5盧布之間,隨手買上兩份報紙,就要花費10個盧布左右。而俄羅斯人的平均收入水平為1500盧布上下(約為50美金。另據報紙報道,目前俄尚有近百萬人生活在最低工資—300盧布的水平線上)。如果按每人月收入1500盧布計算,倘若訂閱十份報紙的話,其花費正好與工資數額相抵。因此,對俄國普通民眾來說,像從前那樣訂閱報紙已經是不可能的了。事實上,目前俄羅斯家庭的報刊訂閱量已從十幾份下降到一、二份。
二是俄民眾政治興趣減弱。90年代初期俄民眾對報刊的興趣,實際上反映了他們對改革的興趣。他們盼望通過眼前的政治、經濟改革消除腐朽、落後的東西,建立「自由、民主」的國家,全面提高生活水平。而報刊恰恰被作為了改革的輿論先導。因此他們對報刊給予了極大的觀注。但是改革十年,他們並沒有看到預期的結果,也沒有得到應有的實惠,久而久之就對政府失去了信心,對改革的急先鋒——報刊失去了信任與好感。一項社會調查結果表明,1995年尚有70%俄羅斯人對新聞媒體(和教會)抱有信任和好感,而到2000年,這個比例數下降到30—40%。具體到報刊,今天只有13%的俄羅斯人認為報刊可信(對電視的信任度要高一些,約為36%)④。
在這種情況下,更多的人將注意力轉向了電視。從經濟的角度講,電視是一種廉價的媒體,除了一台電視接收器外,幾乎不需要任何支出(電費的支出不記入內),人們從中既可獲取新聞信息,也可獲得娛樂。這使電視迅速取代了報紙的地位,成為擁有受眾最多的媒體。目前電視已經成為俄羅斯人了解新聞信息的主要渠道,據稱有40%的人每天通過中央頻道獲取新聞(而通過全國性報紙的獲取新聞的人不超過20%)⑤。廣播的普及率也高於報紙。1999年的一項調查表明,82%的俄國人相對定時收聽廣播,完全不聽廣播的只佔18%⑥。國際互聯網的發展,同樣分走了報刊市場(甚至電視市場)的「一杯羹」。盡管目前俄網路基礎設施尚不完備,與西方發達國家比還有一定的距離,但上網人數也達到了1000萬。更由於許多報紙、雜志、廣播電台、電視台都有了自己的電子版,上網獲取新聞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年輕人中尤其普遍)。
這樣一來,過去大而統一的報刊市場和相對穩定的讀者群體就不復存在了。受眾由印刷媒體分流至電子傳播媒體,又由電子傳媒分流至新媒體,由此形成了不同媒體種類、不同層次、分布廣泛的受眾市場。
第四、從馬列主義到西方理論
蘇聯解體前(尤其是80年代中期以前),盡管國內新聞學界時有不同學術觀點的論爭,但佔主導地位的新聞理論始終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新聞理論。當時的新聞媒介被稱作「大眾新聞和宣傳工具」(средство массовой инфрмации и пропаганди簡稱 СМИП),其職能是列寧所歸納的「集體的宣傳員、集體的鼓動員和集體的組織者」。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新聞理論觀不但對新聞實踐起著的直接的指導作用,還被規定為大學新聞院系的主體課程。80年代中期,在莫斯科大學新聞系的專業課程設置中,這類課程就佔有較大的比重,如「蘇聯新聞學概論」(以列寧報刊理論為主)、「黨和蘇維埃報刊的理論和實踐」、「外國共產主義及工人報刊史」、「資產階級新聞理論與實踐批判」等。
蘇聯解體後,新聞理論及理念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盡管早在1986年蘇共27大報告中,就改稱「大眾新聞和宣傳工具」(СМИП)為「大眾新聞工具」(СМИ),這個概念被廣泛使用和普遍接受還是在解體以後。這一時期,列寧的新聞思想不再被人們提起,原蘇聯的新聞模式也被作為反面教材而遭批判。在莫斯科大學新聞系的專業課中,「蘇聯新聞學概論」、「資產階級新聞理論與實踐批判」之類的課程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新聞理論導論」(以西方新聞傳播理論為主)「信息基礎理論」、「外國新聞史」、「外國大眾新聞媒體經驗對我國媒體發展的意義」等課程。在各類新出版的新聞學教材或著作中,「公民社會」、「新聞自由」、「第四等級」之類的概念已屢見不鮮,李普曼、拉斯韋爾、施拉姆、哈貝馬斯等西方學者的名字以及他們的理論也為人們耳熟能詳。
俄新聞理論界的情形反映了整個俄羅斯理論界的現狀:舊有的理論體系被打破了,新的理論框架又沒有建立起來,於是便搬用或套用西方理論,以填補空白。俄新聞理論界熱衷引述的理論主要有:
1.自由報刊理論
俄新聞理論界對西方早期自由主義報刊理論十分推崇,認為它所主張的報刊不受政府幹預,新聞媒介有充分的出版權、采訪權、發布權,可以自由發布任何新聞和發表任何意見的主張,是俄民主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為此他們對蘇聯第一任總統戈爾巴喬夫有著很高的評價,認為他開輿論自由之先河,是一代民主的總統。莫斯科大學新聞系主任扎蘇爾斯基在一篇文章中寫道:「今天,自由報刊(報刊自由)作為一個政治概念,已經在俄羅斯人的意識中生了根」,「十年民主改革的結果是,極大地加深了人們對報刊自由的理解」。他認為目前對新聞自由最大的威脅是中央以及地方政府新的集權的產生。他同時援引「報刊的社會責任理論」,認為「自由和責任是不可分的。在我們的新聞中,那些不可靠的、不準確的信息和浮躁的舉動,直接導致大部分讀者對報刊失去信任」。因此他認為:「『自由有了就不需要理智了』的認識是不合理的,也是危險的」。⑦
2.「第四種權力」理論
俄新聞理論界對由美國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佛遜的思想引申而來的報刊的「第四種權力」的觀點十分贊賞,認為自由報刊應當成為對行政、立法、司法三權起到某種制衡作用的力量。在俄新聞學者看來,1990—1993年的三年間,就是俄「第四種權力」發揮作用的「黃金時期」。1990年通過了蘇聯第一部新聞法,緊接著又宣布蘇共停止活動,黨的報刊就像其他社會組織的報刊一樣被轉到了新聞工作者手中。這一年又先後創辦了獨立的「莫斯科回聲」廣播電台和《獨立報》,它們「開始把自己看作是『第四種權力』,把自己和國家對立起來,力求度獨立於所有的國家機構」。但是由於經濟原因,這一時期很快結束了。這之後出現的一些新問題,諸如政府施加影響、媒介寡頭的壓力等,都使人們更加懷念那一時期,並大造輿論希望有朝一日媒體重返「第四種權力」。
3.「公共領域」理論
「公共領域」的概念是德國學者哈貝馬斯在其經典著作《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中提出來的。近年來,隨著國家與市民社會研究在俄羅斯的興起,這個概念也被人們廣泛運用。按照哈貝馬斯的解釋,在私人領域和政治權力之間,有一個公共領域,在這個既區別於政治、又區別於市場的空間里,人們可以對權力機構的政策以及其他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評判,以消除社會對抗,維護公眾利益。俄學者認為,為了使公共領域在現代條件下發揮職能,必須有公共媒體。而在諸種公共媒體中,公共廣播電視起著特殊的作用。這種公共廣播電視「依靠用戶的支持,有時是國家的支持,在財政上獨立於廣告主」,是一種社會 — 權力機構。莫斯科大學新聞系主任扎蘇爾斯基指出:「目前俄羅斯國家頻道向社會 — 權力機構的演進,原則上是可行的」,「如果PTP(國家電視頻道)公開表示有時候不直接支持政府行為的意圖的話,它就可以被稱為是公共電視台」⑧。但是新聞學界也有人指出,談公共媒體為時尚早,因為公共領域在俄羅斯遠未形成。
經常被俄新聞學界引用的西方理論還有其他一些,也有學者在西方傳播理論的基礎上有所創新、發展。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總而言之,十年轉型期,俄羅斯媒體從體制、結構到運行方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政治角度看,它由中央操控的垂直管理變成地方自治的平行管理;從經濟角度看,它由計劃統籌變為市場運作;從技術角度看,它擺脫了「孤島」狀態,融入了信息全球化的潮流中。在尋求新的發展模式的過程中,俄新聞理論工作者試圖從建立(援引)一套關於傳媒自由與責任的理論出發,進而建立起完善的媒介工業體系,以實現自身良性循環,促進公民社會的發展。但是,事情並不像預期的那麼順利。「經濟的無效性,媒介巨頭的無責任心以及新聞記者對低級趣味的迎合」,都使媒體發展呈現出曲折多變的特點。對此扎蘇爾斯基有一個生動的比喻,說目前俄新聞媒體如同沿著向下運行的電梯奮力地向上攀登。對俄媒體發展的前景,他認為有三種可能性:「第一種是樂觀的。經濟改革的成功將創造文明的、成熟的市場,大眾傳媒將獲得更多的有支付能力和知識水準的受眾以及多元化、多樣性的廣告市場的支持。結果是高質量報紙的銷量大增,最終將消滅政治化新聞和犯罪新聞,報道範圍將得到最大程度的拓展。第二種是悲觀的。國家的作用增強,以至於媒體成為宣傳和公關的一種結合物。同時還會出現庸俗出版物 — 從占星術到媚俗新聞,甚至還會出現淫穢書刊出售商,報道的范圍縮小。第三種是經濟領域中的不景氣現象將直接導致傳媒業的不景氣。一些刊物尤其是一些高質量刊物的發行量下降,而庸俗報刊的銷量增長,影響擴大。報道範圍將會縮小」⑨。上述哪一種可能性將會變成現實,最終取決於俄羅斯政治、經濟的改革方向和社會整體的發展水平。
PS:樓主要寫論文的,我這里給你一篇張允諾先生寫的<<對蘇聯新聞業歷史命運的思考>>
今年 11月 7日是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80周年紀念 日。筆者寫作本文時,還無法預測人們將會怎樣紀念這個不尋常的日子。不過這些年來,國際進步輿論界對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之所以傾覆,已有不少反思和評論。許多人認為這里既有外因也有內因,既有近因也有遠因。從根本上說,蘇聯建國幾十年,一是經濟建設沒有搞好,人民生活水平沒有切實提高;二是沒有建立民主和法制秩序,政治專擅,群眾受壓。這兩個方面都引起人民的不滿,可又未能正確解決,終於導致覆舟之禍。當然,這種反思尚未終結,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一定會從社會主義運動這一重大挫折中領悟到更多、更加深刻的教訓。
十月革命勝利以後,隨著蘇維埃政權的鞏固,隨著經濟建設的開展,蘇聯人民曾經創建了宏大的社會主義新聞體系。在這一體系中活躍著幾十萬熱愛祖國、忠於職守、富於獻身精神的新聞工作者,他們辛勤努力,一心想把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尤其在衛國戰爭年代,他們冒著敵人的炮火,用自己的新聞作品團結和鼓舞人民,為戰勝法西斯入侵譜寫了光輝的篇章。衛國戰爭結束以後,他們又以自己的勞動,恢復並建立起了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新聞網路。這種網路以黨的機關報(台)為核心,包括眾多的專業報(台),從中央到地方共分六級層層辦報(台),形成上尖下寬的金字塔形結構。截止1986年,全蘇已有各類報紙8000多家;其中日報713種,期發一億多份,每千人平均380份左右,位居世界前列。
可是這樣宏大的蘇聯新聞業體系,在1991年的最後幾個月內,隨著蘇聯的解體也嘩啦啦似大廈傾覆般地迅速瓦解。從此以後,這片土地上再沒有以黨的機關報為核心的新聞體系了。原先的黨報紛紛改成民營的獨立報紙,艱難地自籌資金,慘淡經營;其它他專業報更是在市場經濟中顛簸掙扎,各奔前程。幾份全國性的機關報,如《真理報》、《消息報》、《勞動報》,在改為同仁報紙以後,影響和地位固然遠非昔比,發行量也只有當年的一個零頭,由一、二千萬份降為幾十萬、一百多萬份。這一切當然都不足怪,舊的新聞業體系賴以生存的政治經濟基礎不復存在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⑷ INTERNET的發展簡史!!!!
Internet的歷史和發展
Internet最早來源於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建立的ARPAnet,該網於1969年投入使用。從60年代開始,ARPA就開始向美國國內大學的計算機系和一些私人有限公司提供經費,以促進基於分組交換技術的計算機網路的研究。1968年,ARPA為ARPAnet網路項目立項,這個項目基於這樣一種主導思想:網路必須能夠經受住故障的考驗而維持正常工作,一旦發生戰爭,當網路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擊而失去工作能力時,網路的其它部分應當能夠維持正常通信。最初,ARPAnet主要用於軍事研究目的,它有五大特點:
⑴支持資源共享;
⑵採用分布式控制技術;
⑶採用分組交換技術;
⑷使用通信控制處理機;
⑸採用分層的網路通信協議。
1972年,ARPAnet在首屆計算機後台通信國際會議上首次與公眾見面,並驗證了分組交換技術的可行性,由此,ARPAnet成為現代計算機網路誕生的標志。
ARPAnet在技術上的另一個重大貢獻是TCP/IP協議簇的開發和使用。1980年,ARPA投資把TCP/IP加進UNIX(BSD4.1版本)的內核中,在BSD4.2版本以後,TCP/IP協議即成為UNIX操作系統的標准通信模塊。1982年,Internet由ARPAnet,MILNET等幾個計算機網路合並而成,作為Internet的早期骨幹網,ARPAnet試驗並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較好地解決了異種機網路互聯的一系列理論和技術問題。
1983年,ARPAnet分裂為兩部分:ARPAnet和純軍事用的MILNET。該年1月,ARPA把TCP/IP協議作為ARPAnet的標准協議,其後,人們稱呼這個以ARPAnet為主幹網的網際互聯網為Internet,TCP/IP協議簇便在Internet中進行研究,試驗,並改進成為使用方便,效率極好的協議簇。
與此同時,區域網和其它廣域網的產生和蓬勃發展對Internet的進一步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網NSFnet,1986年,NSF建立起了六大超級計算機中心,為了使全國的科學家、工程師能夠共享這些超級計算機設施,NSF建立了自己的基於TCP/IP協議簇的計算機網路NSFnet。NSF在全國建立了按地區劃分的計算機廣域網,並將這些地區網路和超級計算中心相聯,最後將各超級計算中心互聯起來。地區網的構成一般是由一批在地理上局限於某一地域,在管理上隸屬於某一機構或在經濟上有共同利益的用戶的計算機互聯而成,連接各地區網上主通信結點計算機的高速數據專線構成了NSFnet的主幹網,這樣,當一個用戶的計算機與某一地區相聯以後,它除了可以使用任一超級計算中心的設施,可以同網上任一用戶通信,還可以獲得網路提供的大量信息和數據。這一成功使得NSFnet於1990年6月徹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為Internet的主幹網。
NSFnet對Internet的最大貢獻是使Internet向全社會開放,而不象以前那樣僅僅借計算機研究人員、政府職員和政府承包商使用。然而,隨著網上通信量的迅猛增長,NSF不得不採用更新的網路技術來適應發展的需要。1990年9月,由Merit、IBM和MCI公司聯合建立了一個非贏利性的組織——先進網路和科學公司ANS(Advanced Network&Science,Inc)。ANS的目的是建立一個全美范圍的T3級主幹網,它能以45Mb/s的速率傳送數據,相當於每秒傳送1400頁文本信息。到1991年底,NSFnet的全部主幹網都已同ANS提供的T3級主幹網相通。
1969年12月,當ARPAnet最初建成時只有四個結點,到1972年3月也僅僅只有23個結點,直到1977年3月總共只有111個結點。但是近十年來,隨著社會科技,文化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計算機網路技術和通信技術的大發展,隨著人類社會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過渡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人們對信息的意識,對開發和使用信息資源的重視越來越加強,這些都強烈刺激了ARPAnet和以後發展成的NSFnet的發展,使聯入這兩個網路的主機和用戶數目急劇增加,1988年,由NSFnet連接的計算機數就猛增到56000台,此後每年更以2到3倍的驚人速度向前發展,1994年,Internet上的主機數目達到了320萬台,連接了世界上的35000個計算機網路。現在,Internet上已經擁有5000多萬個用戶,每月仍以10-15%的數目向前增長,專家預測,到1998年,Internet 上的用戶將突破1億,到2000年,全世界將有100多萬個網路,1億台主機和超過10億的用戶。今天的Internet已不再是計算機人員和軍事部門進行科研的領域,而是變成了一個開發和使用信息資源的覆蓋全球的信息海洋。在Internet 上,按從事的業務分類包括了廣告公司,航空公司,農業生產公司,藝術,導航設備,書店,化工,通信,計算機,咨詢,娛樂,財貿,各類商店,旅館等等100多類,覆蓋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構成了一個信息社會的縮影。
1995年,Internet開始大規模應用在商業領域。當年,美國Internet業務的總營收額為10億美元,預計1996年將會達到18億美元。提供聯機服務的供應商也從原先象America Online和ProdigyService這樣的計算機公司發展到象AT&T、MCI、Pacific Bell等通信運營公司也參加進來。
由於商業應用產生的巨大需求,從數據機到諸如 Web伺服器和瀏覽器的Internet 應用市場都分外紅火。
在Internet蓬勃發展的同時,其本身隨著用戶的需求的轉移也發生著產品結構上的變化。1994年,所有的Internet軟體幾乎全是TCP/IP協議保,那時人們需要的是能兼容TCP/IP協議的網路體系結構;如今Internet重心已轉向具體的應用,象利用WWW來做廣告或進行聯機貿易。Web是Internet上增長最快的應用,其用戶已從1994年的不到400萬激增至1995年的1000萬。Web站的數目1995年到三萬個。
● Internet的規模
Internet已成為目前規模最大的國際性計算機網路。今天,Internet已連接60,000多個網路,正式連接86個國家,電子信箱能通達150多個國家,有480多萬台主機通過它連接在一起,用戶有2500多萬,每天的信息流量達到萬億比特(terrabyte)以上,每月的電子信件突破10億封。
同時,Internet的應用業滲透到了各個領域,從學術研究到股票交易、從學校教育到娛樂游戲、從聯機信息檢索到在線居家購物等,都有長足的進步。據統計,目前在Internet的域名分布中,.com--即商業所佔比例最大,為41%;.e--(科教)已退居二線,佔有30%分額。去年在Internet的成長中,商企界的成長佔了其中的75%。
● Internet的未來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Internet市場仍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未來其應用將涵蓋從辦公室共享信息到市場營銷、服務等廣泛領域。另外,Internet帶來的電子貿易正改變著現今商業活動的傳統模式,其提供的方便而廣泛的互連必將對未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帶來影響。
然而Internet也有其固有的缺點,入網路無整體規劃和設計,網路拓補結構不清晰以及容錯及可靠性能的缺乏,而這些對於商業領域的不少應用是至關重要的。安全性問題是困擾Internet用戶發展的另一主要因素。雖然現在已有不少的方案和協議來確保Internet網上的聯機商業交易的可靠進行,但真正適用並將主宰市場的技術和產品目前尚不明確。另外,Internet是一個無中心的網路。所有這些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Internet的發展,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Internet才能更好的發展。
⑸ 蘇聯是個怎樣的國家
蘇聯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俄語:CCCP,英語:USSR)是一個已不再存在的國家(1922年12月30日-1991年12月26日)。1922年12月30日~1991年12月26日存在 的聯邦制多民族國家。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全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面積2240萬平方千米,為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人口2.901億(1990)。有100多個民族,其中俄羅斯人佔51%,烏克蘭人佔15% ,烏茲別克人佔6% ,白俄羅斯人佔4% ,其他哈薩克人、韃靼人 、亞塞拜然人、亞美尼亞人、喬治亞人、摩爾多瓦人、塔吉克人、立陶宛人、土庫曼人、德意志人、吉爾吉斯人、猶太人、拉脫維亞人、愛沙尼亞人等約佔24% 。官方語言為俄語 。有200多種民族語言和方言,其中斯拉夫語族佔75% ,印歐語佔8% ,阿爾泰語佔12%,烏拉爾語佔3%,高加索語佔2%。主要宗教為俄羅斯東正教,其他為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等。首都莫斯科。蘇聯包括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烏茲別克、哈薩克、喬治亞、亞塞拜然、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亞美尼亞、摩爾多瓦、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等15個社會主義加盟共和國,巴什基爾、布里亞特、達格斯坦、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卡爾梅茨達、卡累利阿、科米 、馬里 、莫爾多瓦、北奧塞梯、韃靼、圖瓦 、烏德穆爾特 、切切諾-印古什、楚瓦什、雅庫特、阿布哈茲、阿扎爾、卡拉卡爾帕克、納希切凡20個自治共和國 ,8個自治州 ,10個自治區和129個邊疆區或州。
根據蘇聯《憲法》,蘇聯是聯邦制國家,由15個平等權利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蘇聯加盟共和國)按照自願聯合的原則組成。首都為莫斯科。國家元首為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後期稱為蘇聯總統。政府首腦為部長會議主席。 武裝力量名稱為蘇聯紅軍 。
格言 :全世界無產者,團結起來!(пролетарии всех стран , соедныятесь!)
官方語言 俄語
首都 莫斯科
面積:解體前列第一位,為22 402 200 平方千米
人口:總人口293 047 571 (1991年7月),人口密度 13 08/k㎡(1991年7月)
國慶日:1917.11.7(十月革命)
正式解體 1991年12月26日
貨幣 盧布
時區 UTC +3至+11
國歌 (1917-1944)國際歌
(1944-1991) 牢不可破的聯盟
國際域名縮寫 .SU (還在被使用)
歷史: 1917年11月7日,晚9點40分,伴隨著這門大炮發出的一聲怒吼,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掌握的政權——蘇維埃政府誕生了!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後,布爾什維克黨人在俄羅斯取得了政權,隨即與德國簽訂《布列斯特和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在隨後的幾年裡,由托洛茨基指揮的紅軍通過殘酷的內戰擊敗了白軍和協約國的干涉。1921年3月,蘇維埃政權開始實施新經濟政策,並且首先從解決農民問題入手,變余糧無償徵集為市場買賣。 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聯邦共同組成了蘇聯。1924年1月21日,蘇聯的締造者列寧逝世。約瑟夫• 斯大林獲得政權。他通過殘酷的手段清洗了所有的政治對手,推行農業集體化政策,同時以肅反的方式對黨、國家和軍隊的領導人展開了大清洗。 1927年,英國宣布斷絕英蘇關系,並廢止1921年簽訂的英蘇貿易協定。英國外交大臣張伯倫發起六國外長會議,提出要「和共產國際做斗爭」。
雖然斯大林被西方國家和一部分蘇聯人視為一個屠殺各民族人民的暴君,但是他成功地把蘇聯改成了一個工業和軍事強國。在斯大林的領導下,蘇聯共產黨對蘇聯的的經濟生產方式進行了大改造,蘇聯軍事也比以前強出好幾倍。 1929年10月24日紐約股市的瘋狂下跌開始,危機很快從美國蔓延到全球,襲擊了幾乎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 就在1929年,全球經濟危機最嚴重的時刻,一個規模宏大的拖拉機廠在斯大林格勒破土動工了。十個月後,工廠建成投產。 1932年,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蘇聯從農業國變成工業國。
1937年,第二個五年計劃完成,蘇聯的工業生產總值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
1939年 蘇聯與納粹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雙方結成貌合神離的同盟,同時秘密劃分了雙方在波蘭、波羅的海國家、芬蘭和羅馬尼亞的勢力范圍。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時,德國軍隊突襲蘇聯。一星期內,蘇軍損失兵力100萬人以上,西部工業區全部淪陷。
阿道夫·希特勒對蘇聯發動了突然進攻。蘇聯紅軍和盟軍在1945年攻佔了納粹德國全境,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5月1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終於迎來了最後的勝利。
蘇聯紅軍攻克柏林,紅旗插上了德國國會大廈的頂端。德軍在蘇德戰場上共損失兵力1000萬,占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總傷亡人數的73%,蘇聯以2000萬人的犧牲為代價,捍衛了正義,捍衛了和平。 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悲壯的一頁,僅此一點,蘇聯就無愧於一個大國的稱謂!
二戰後,斯大林與其他社會主義盟國建立了華沙條約組織,同美國和北約相抗衡。在20世紀中葉的萬里晴空之下,美國和蘇聯兩個大國隔洋相望,共同主導了世界未來幾十年的走向。
1957年,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闖入了太空,它的身上鐫刻著「蘇聯」的字樣。
1961年4月12日,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東方」號飛船,第一次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的夢想。
1953年斯大林逝世。蘇聯共產黨高層領導人之間進行了幾年的政治斗爭。隨後赫魯曉夫掌握了政權。他在1956年蘇共二十大上的秘密報告批判了斯大林及其個人崇拜的嚴重後果,蘇聯的政治斗爭從此向更加人道的方式轉變。由於意識形態上的分歧,從1959年開始,蘇共與中國共產黨進行了一系列的辯論和爭吵。1964年,赫魯曉夫下台,勃列日涅夫獲得政權。文化大革命期間,中蘇關系處於低谷,只存在名義上的外交關系,並發生過諸如珍寶島事件和鐵列克提事件的邊境沖突。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69年,與中國就珍寶島問題發生武裝沖突,遭到中國人民的強烈反抗。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 。這兩次行動都遭到了國際社會的一致譴責。
在勃列日涅夫時代,蘇聯對外推行擴張政策,除了東歐集團和蒙古之外,又把越南、南葉門、古巴、安哥拉、衣索比亞等國納入蘇聯陣營,或在這些國家建立軍事基地。勃列日涅夫提出了「有限主權論」,認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主權是有限的,他提出這個理論實際上是為了剝奪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主權,將別國變成蘇聯的附庸國。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被視為蘇聯向世界展示社會主義的櫥窗,但是由於入侵阿富汗,卻變成了有史以來抵制國家最多的一次奧運會。
1985年,共產黨改革派人物戈爾巴喬夫接掌政權。他改變了許多陳腐的舊觀念。戈爾巴喬夫試圖改進政治和經濟方面的治國方法,在國內實行改革和公開化政策,對歷史錯誤進行清算。他試圖在蘇聯建設「民主的、人道的社會主義」。但另一方面,他的改革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後果。隨著中央權力的下放,各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開始尋求更大的自主權力。隨著「公開化」的日益深入,蘇共的歷史問題和歷史罪行得到揭露的同時,導致其失去民心。尤其是在1989年,共產主義在政治和經濟方面積累的錯誤發生了總爆發,共產黨及其政治目標在東歐國家日益不得人心,東歐國家的共產黨政權紛紛倒台。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政府也紛紛效法東歐諸國,意圖脫離蘇聯而獨立。
1991年8月19日,蘇共中的保守派發動了一場不成功的政變,試圖收回下放給加盟共和國的權力,同時終止不成功的經濟改革。但是在人民、軍隊和大多數蘇共黨員的聯合反對下,政變僅僅維持3天便宣告失敗。俄羅斯總統葉利欽下令宣布蘇共為非法組織,並限制其在蘇聯境內的活動。在1991年年底,他同白俄羅斯及烏克蘭的總統 在白俄羅斯的首府明斯克簽約,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從建立一個類似英聯邦的架構來取代蘇聯。蘇聯其他加盟國紛紛響應,離開蘇聯,蘇聯在此時已經名存實亡。1991年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宣布辭職,將國家權力移交給俄羅斯總統。1991年,克里姆林宮的紅旗悄然落下,紅色的年輪在大國興起的舞台上刻寫了74圈。 蘇聯作為一個主權國家正式停止存在。
在原蘇聯境內,現在分布有十五個獨立的國家,這些國家是: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塔吉克、亞塞拜然、喬治亞、亞美尼亞、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摩爾多瓦。其中除波羅地海三國外的其他國家組成了「獨立國家聯合體」,即獨聯體 。
蘇聯領導人(按時序排列)
蘇聯共產黨領導人
1.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 列寧 1917年10月6日 - 1922年4月3日 俄共(布)中央委員會政治局委員、共產國際執行委員
里昂·托洛茨基 1917年10月 - 1927年8月 聯共(布)中央委員會政治局委員、共產國際執行委員
2. 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 斯大林 1922年4月3日 - 1953年3月5日 聯共(布)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蘇共19大結束前),蘇共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蘇共19大結束後)
格里高利•馬克西米連諾維奇•馬林科夫 1946年 - 1953年3月14日 (蘇共中央書記)
3.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 赫魯曉夫 1953年9月7日 - 1964年10月14日 蘇共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
4. 列昂尼德•伊里奇• 勃列日涅夫 1964年10月14日 - 1982年11月10日 蘇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1964年10月14日至1966年4月8日為蘇共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
5. 尤里•弗拉基米羅維奇• 安德羅波夫 1982年11月12日 - 1984年2月9日 蘇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6. 康斯坦丁•烏斯蒂諾維奇•契爾年科 1984年2月13日 - 1985年3月10日 蘇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7. 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 戈爾巴喬夫 1985年3月11日 - 1991年12月25日 蘇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國家元首
1. 列甫•波里索維奇•加米涅夫 1917年11月9日 - 1917年11月21日(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執行委員會主席)
2. 雅科夫•米哈伊洛維奇•斯維爾德洛夫 1917年11月21日 - 1919年3月16日 (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執行委員會主席)
3. 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弗拉基米爾斯基 1919年3月16日 - 1919年3月30日 (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執行委員會主席)
4. 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加里寧 1919年12月30日 - 1938年7月19日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執行委員會主席,1922年12月30日至1938年1月12日為蘇聯蘇維埃代表大會執行委員會主席,1938年1月17日至1946年5月9日為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5. 尼古拉•米哈伊洛維奇•什維爾尼克 1946年5月9日 - 1953年3月15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6. 克萊門特•葉夫羅莫維奇• 伏羅希洛夫 1953年3月15日 - 1960年5月7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7.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1960年5月7日 - 1964年7月5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8. 阿納斯塔斯•伊萬諾維奇•米高揚 1964年7月5日 - 1965年12月9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9. 尼古拉•維克托羅維奇•波德戈爾內 1965年12月9日 - 1977年6月16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0.列昂尼德•伊里奇• 勃列日涅夫 1977年6月16日 - 1982年11月10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1.瓦西里•瓦西里耶維奇•庫茲涅佐夫 1982年11月10日 - 1983年6月16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2.尤里•弗拉基米羅維奇• 安德羅波夫 1983年6月16日 - 1984年2月9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3.瓦西里•瓦西里耶維奇•庫茲涅佐夫 1984年2月9日 - 1984年4月11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4.康斯坦丁•烏斯蒂諾維奇•契爾年科 1984年4月11日 - 1985年3月5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5.瓦西里•瓦西里耶維奇•庫茲涅佐夫 1985年3月5日 - 1985年7月27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6.安德列•安德列耶維奇•葛羅米柯 1985年7月27日 - 1988年8月1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7.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爾巴喬夫 1988年8月1日 - 1989年5月25日 (1989年5月25日至1990年3月15日為最高蘇維埃主席,1990年3月15日至1991年12月25日為蘇聯總統)
政府首腦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 1917年11月8日 - 1924年1月23日 (人民委員會會議主席)
阿列克謝•伊萬諾維奇•李可夫 1924年1月23日 - 1930年12月19日 (人民委員會會議主席)
維亞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維奇•莫洛托夫 1930年12月19日 - 1941年5月6日 (人民委員會會議主席)
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斯大林 1941年5月6日 - 1946年3月19日 (人民委員會會議主席,1946年3月19日至1953年3月5日為部長會議主席)
格里高利•馬克西米連諾維奇•馬林科夫 1953年3月5日 - 1955年2月8日 (部長會議主席)
尼古拉•亞歷山德羅維奇•布爾加寧 1955年2月8日 - 1958年3月27日 (部長會議主席)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 赫魯曉夫 1958年3月27日 - 1964年10月15日 (部長會議主席)
阿列克謝•尼古拉耶維奇•柯西金 1964年10月15日 - 1980年10月23日 (部長會議主席)
尼古拉•亞歷山德羅維奇•吉洪諾夫 1980年10月23日 - 1985年9月27日 (部長會議主席)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雷日科夫 1985年9月27日 - 1991年1月14日 (部長會議主席)
瓦連京•謝爾蓋耶維奇•帕夫洛夫 1991年1月14日 - 1991年8月24日 (蘇聯總理)
工業
蘇聯是世界上主要能源生產國之一。1983年能源產量和消費量分別佔世界的23%和19%。能源工業是蘇聯重點發展的基礎工業部門,1971~1984年佔全國工業總投資的31.3%。能源生產由50年代以煤炭為主逐步過渡到60年代煤炭與石油並重、70年代以石油和天然氣為主。1983年一次能源生產結構為:石油佔43.4%,天然氣佔30.8%,煤炭佔24.2%,其他佔1.6%。
煤炭工業是傳統的能源部門。1984年全國煤炭產量7.12億噸,其中硬煤佔78%。煤炭開采主要集中在七大基地: 頓巴斯、庫茲巴斯、 埃基巴斯圖茲、卡拉干達、坎斯克-阿欽斯克、伯朝拉和莫斯科附近煤田(1983年合計佔全國煤炭產量的77.5%),其中頓巴斯和庫茲巴斯均為世界大型煤田,產量分別佔全國的27.7%和20.5%。
石油、天然氣占蘇聯一次能源產量的74.2%和消費量的64.5%(1983)。含油氣盆地主要分布在西西伯利亞、俄羅斯、前高加索、圖蘭和東西伯利亞 5個地區。1984年全國原油產量6.13億噸,天然氣產量5874億立方米,分別居世界第一、二位。其中西西伯利亞是蘇聯最大的油氣儲集區和產區,含油、氣面積達 170萬平方公里,原油探明儲量48億噸(1980),天然氣17.1萬億立方米(1976),分別佔全國原油及天然氣探明儲量的46%和68%;自60年代中期大規模開發以來,油、氣產量增長迅速,1984年原油產量佔全國的61.7%,天然氣佔55.2%。伏爾加-烏拉爾油區(第二巴庫)在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一直是蘇聯最大石油產區,由於長期開采,資源逐漸枯竭,1984年原油產量下降為佔全國的24.3%。其他主要油氣產區尚有裏海東岸的曼格什拉克半島和西岸的巴庫及其周圍海域、科米自治共和國、北高加索和土庫曼。
50年代以來,通過興建大電廠、安裝大機組,大力開發東部地區的水力資源和加速電力網建設等措施,電力工業有了較大的發展。1984年,全國電廠總裝機容量達30369萬千瓦,發電量14921億度,均居世界第二位。在總發電量中,火電佔79.5%,水電佔14.1%,核電佔6.4%(1981)。其中西部地區發電量約佔71.5%(1983),較集中於烏克蘭、以莫斯科為中心的中部區、烏拉爾、伏爾加河流域、列寧格勒周圍及波羅的海沿岸區,以火電為主,百萬千瓦以上的大型電廠所佔比重較大。東部地區煤炭、石油、天然氣及水力等能源資源豐富,且分布集中,開發的經濟效益也較高。50年代以來,東部地區電力工業發展速度較西部地區為快,在全國總發電量中所佔比重由1940年的9%上升到1983年的28.5%,水電發展尤快,佔全國水電總裝機容量的2/3(1980),擁有7座100萬千瓦以上的大型水電廠,其中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和布拉茨克水電站裝機容量分別為609.6和450萬千瓦。東西部地區間通過70年代末建成的全蘇統一電網連接起來。
冶金工業為蘇聯主要的基礎工業部門之一。門類齊全,包括鋼鐵及有色金屬工業兩大部門。後者又可分為輕、重、稀、貴四大類,生產約70種金屬。冶金工業原材料及燃料資源豐富,絕大多數立足於國內。許多金屬產量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多數產品自給有餘。
蘇聯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生產國。1984年產鋼總量15423.8萬噸,約佔世界鋼產量的1/5。鋼鐵工業所需的鐵、錳、鉻礦石及煉焦煤等資源儲量大,分布較集中,開采條件亦較好。1984年,68%的鐵礦石來自南烏克蘭的克里沃羅格、中部區的庫爾斯克以及哈薩克西北部的庫斯塔奈,3/4以上的煉焦煤產自頓巴斯和庫茲巴斯。鐵礦石品位不高(平均38%),富礦僅占探明儲量的1/6。同時,除南烏克蘭外,大部地區煤、鐵資源在地域上結合不好,西部鐵礦多,但缺乏焦煤,東部焦煤多而鐵礦不足,介於其間的烏拉爾則煤、鐵皆缺,導致鋼鐵工業原料、燃料的長途運輸。鋼鐵工業分布較集中,擁有烏克蘭、烏拉爾、西西伯利亞、中央區及哈薩克五大鋼鐵工業基地,其中烏克蘭和烏拉爾是歷史較久、點多、規模較大的老基地,鋼產量分別佔全國的36.3%和28.4%(1980)。其他 3個新基地尚處於形成階段。主要鋼鐵工業中心有:烏拉爾的馬格尼托哥爾斯克、下塔吉爾、車里雅賓斯克,烏克蘭的日丹諾夫、克里沃羅格、扎波羅熱、第聶伯羅捷爾任斯克、西西伯利亞的新庫茲涅茨克,西北區的切列波韋茨、中央區的利佩茨克和哈薩克的卡拉干達等。
鋁礦資源不足,高品位鋁土礦更缺,自給率不到一半,每年需進口大量優質鋁土礦及氧化鋁。煉鋁工業是隨著東部地區水力資源的大規模開發而迅速發展起來的。1982年產原鋁192萬噸,僅次於美國。 主要分布在大型水電站集中的東西伯利亞。大型煉鋁中心有東西伯利亞的布拉茨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舍列霍夫和西西伯利亞的新庫茲涅茨克,以及烏拉爾地區卡緬斯克和克拉斯諾圖林斯克。
銅礦主要分布在東西伯利亞、哈薩克、烏拉爾、烏茲別克、亞美尼亞及科拉半島等地,其中東西伯利亞的烏多坎山銅礦佔全國探明儲量的 1/5。1982年全國精銅產量152萬噸。居世界第二位。 銅礦的開采與冶煉緊密結合,主要中心有中哈薩克的傑茲卡茲甘,巴爾喀什湖北岸的巴爾喀什,烏拉爾山東坡的上佩什馬、列夫達、克什特姆,烏茲別克東北部的阿爾馬雷克,東西伯利亞北部的諾里爾斯克等。
鉛、鋅資源以多金屬共生礦為主。主要分布在東哈薩克的阿爾泰山區和南哈薩克,其次為烏茲別克東部、烏拉爾、大高加索山北坡和遠東區南部。1983年產精鉛65萬噸,粗鋅87.5萬噸,主要冶煉中心有哈薩克的烏斯季-卡緬諾戈爾斯克(鉛、鋅)、奇姆肯特(鉛)、列寧諾戈爾斯克(鉛、鋅),烏拉爾的車里雅賓斯克(鋅),中亞的阿爾馬雷克(鋅),北高加索的奧爾忠尼啟則(鉛、鋅)等。
此外,鎳、鎂、鈦、釩、鎢、鉬、稀土以及金、銀、鉑族金屬的產量,均居世界前列。
機械工業在各工業部門中發展速度最快,從業人數最多,產值最大。每年生產 3萬多種產品,其中以重型機械、動力機械、拖拉機與農機、運輸機械製造等部門較重要。機械工業集中在西部地區,其產值佔全國機械工業產值的4/5以上。
重型機械製造由於產品的金屬單耗較大,又不便運輸,主要分布在金屬產地附近,如烏克蘭、烏拉爾、西西伯利亞、中央區的大型鋼鐵工業基地及周圍地區。烏拉爾的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和烏克蘭的克拉馬托爾斯克是全國最大的綜合性重型機械製造中心。
動力機械製造由於對勞動力、技術及協作條作要求較高,分布較集中。列寧格勒為全蘇最大的動力機械製造中心,70年代末期,渦輪機產量佔全國的60%,渦輪發電機產量佔一半以上。其他主要中心尚有哈爾科夫、斯維爾德洛夫斯克、新西伯利亞及高爾基等。
拖拉機與農機製造業大多接近各主要農業區。主要中心有明斯克、哈爾科夫、伏爾加格勒、車里雅賓斯克、巴甫洛達爾等(拖拉機製造)和羅斯托夫、塔甘羅格、圖拉等大型農機製造。
運輸機械製造業包括汽車、機車車輛及艦船製造等部門。由於歷史、技術等原因,分布也較集中。莫斯科與高爾基是30年代發展起來的老汽車工業中心,而伏爾加河流域的陶里亞蒂和卡馬河畔的切爾內則是70年代初、中期依靠外資興起的新中心。艦船製造業主要分布在波羅的海、黑海及北冰洋沿岸的列寧格勒、尼古拉耶夫和北德文斯克。機車車輛製造業主要分布在烏克蘭、烏拉爾等鋼鐵工業基地及其外圍,如烏克蘭的伏羅希洛夫格勒、哈爾科夫(內燃機車),北高加索的新切爾卡斯克(電力機車)。70年代末,烏克蘭和烏拉爾共佔全國鐵路貨運車輛產量的85%。
蘇聯自20世紀50年代末提出加速發展化學工業和實行國民經濟全面化學化的方針以來,化學工業有了較大的發展,年平均增長速度僅次於機械工業。1984年化肥產量為3080.8萬噸(按有效成分計算),居世界首位;硫酸、純鹼、合成橡膠產量僅次於美國。但有機合成工業起步較晚,主要產品產量及生產水平均落後於美國、日本及西歐工業發達國家。在布局上,老化工基地大多接近化工礦物原料產地或與煤炭、冶金基地相結合。前者如同鉀鹽開采相結合的鉀肥工業(烏拉爾、白俄羅斯)和與礦鹽開采相結合的純鹼、氯鹼工業(伏爾加河流域、頓巴斯、烏拉爾);後者則同焦化工業以及回收有色冶金工業的副產品密切結合,形成了綜合性的煤炭-冶金-化工基地。6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石油、天然氣工業的發展,化工原料已由過去的煤炭、化工礦物、糧食、木材等為主逐步過渡到以石油、天然氣為主,形成了新興的有機合成工業和大批新化工基地,而且大多與大型石油加工企業相結合,組成石油化工中心(如烏法、古比雪夫、高爾基、鄂木斯克、安加爾斯克等),或布局在接近大型石油加工中心和干線輸油、輸氣管附近(如下卡姆斯克、陶里亞蒂、喀山、薩拉瓦特、斯捷爾利塔馬克等)。
紡織工業為蘇聯最主要的輕工業部門,產值占輕工業的60%以上,1984年蘇聯棉、毛、麻織物產量居世界首位,絲織品產量次於美國和日本。紡織工業主要分布在遠離中亞產棉區的西部消費區。中央區為全國最大的紡織工業基地,生產的棉、毛、絲、麻織品分別佔全蘇產量的70%、50%、45%和65%。其次為伏爾加河流域、西南區、西北區和中亞。主要紡織工業中心有:莫斯科(棉、毛、絲、麻紡織)、伊萬諾沃(棉、絲、麻紡織)、加里寧(棉、絲紡織)、弗拉基米爾(棉、麻紡織)、科斯特羅馬(麻紡織)等。
交通運輸
由於幅員遼闊,人口、資源及工農業的分布很不平衡,因此運輸對蘇聯經濟的發展尤顯重要。1984年全國貨物總周轉量為 76821億噸公里,其中鐵路佔47.4%,管道(僅包括原油、油品和天然氣管道)佔30.8%,海運佔12.1%,公路佔6.2%,河運佔3.5%,航空運輸所佔比重很小。1984年全國鐵路營運里程為 14.41萬公里,僅次於美國,其中電氣化鐵路營運里程為4.79萬公里。鐵路分布很不平衡,西部地區約佔全國鐵路總長度的70%,其中以歐洲部分的中部、南部和西部鐵路網較稠密。以莫斯科為中心,干線鐵路東通烏拉爾、哈薩克、中亞、西伯利亞和遠東,北至北冰洋和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南達克里木半島和外高加索,西經布列斯特和利沃夫通往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及羅馬尼亞等國。東部地區鐵路僅佔全國鐵路長度的30%,路網密度只及全國平均密度的 40%。 主要干線除橫貫西伯利亞、遠東地區南部的西伯利亞大鐵道外,還有在其南側大體與之平行的中西伯利亞鐵路和南西伯利亞鐵路,以及溝通西伯利亞與中亞聯系的土西鐵路等。70年代中期,蘇聯在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修建的第二條西伯利亞鐵路(即貝加爾—阿穆爾鐵路,全長4275公里),已於1985年建成。這對於促進東部地區的開發,加強其經濟實力和遠東區的戰略地位有重要作用。
1984年全國公路總長 151.7萬公里,其中硬面公路79.3萬公里,公路運輸主要承擔客運和短途運輸。其客運周轉量佔全蘇的 42.8%。 公路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區,其中波羅的海沿岸區、烏克蘭、中央區及外高加索,硬面公路平均密度每1000平方公里達100公里。 中亞及哈薩克的大部、西北區和西西伯利亞區北部,以及東西伯利亞與遠東區,公路較少,硬面公路平均密度每1000平方公里僅10公里。西伯利亞及遠東區的中北部,冬季廣泛利用江河、湖泊、沼澤封凍後形成的季節性的「冰上公路」運輸。
海運主要是20世紀50年代後期以來迅速發展起來的。1982年蘇聯 100總噸以上商船總噸位為2379萬噸,佔世界商船總噸位的5.6%,居世界第五位。蘇聯海運中,遠洋運輸約占其貨物周轉量的2/3以上。 在黑海、波羅的海、北方、遠東和裏海5支商船隊中,前4支主要承擔遠洋運輸。80年代初,全國年吞吐量1000萬噸以上的大港僅12個,且絕大部分屬綜合性港口。黑海-亞速海是全國貨、客運量最大的海域(70年代末佔全國海
⑹ 1921年俄國實施了什麼政策
1、1921年蘇維埃俄國實施了新經濟政策。
注意這里不是俄國,1917年11月7日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維埃俄國或蘇俄。
2、新經濟政策的一項重要內容是以徵收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農民按國家規定交納一定的糧食稅,超過稅額的余糧完全歸個人所有,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並且允許外資企業管理國家暫時無力經營的企業,恢復商品貨幣關系進行調節生產的作用。
3、新經濟政策使蘇維埃國家的經濟順利恢復起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開始了。1922年12月,在全國上下團結的基礎上,召開了第一次蘇維埃代表大會,宣布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制定了第一部憲法。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終於在世界上站穩了腳跟。
(6)蘇聯全國經濟連接網路擴展閱讀:
列寧提出了「新經濟政策」,它是社會主義國家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第一次大膽探索,是列寧對馬克思主義的一次積極完善,有著極為重要的理論價值以及現實啟示意義。
蘇俄「新經濟政策」的實施是社會主義理論的重大發展,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的靈活運用,為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奠定了經驗基礎,歷史價值十分突出。
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以實事求是和科學的態度對待「新經濟政策」失敗的經驗和教訓,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回顧這一段歷史片段、審視蘇俄「新經濟政策」的歷史根源、剖析其失敗的原因以及對整個國家的影響,總結蘇俄「新經濟政策」的教訓,對我國社會主義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 。
⑺ 今日俄羅斯現狀.
從1991年(蘇聯解體)到2001年的十年,被俄知識界稱為「社會轉型期」、「民主制時期」或「後社會主義時期」。由此稱謂可知,這不是一個單向度發展的自然的過程,而是充滿著矛盾與坎坷的「艱難時世」。在這個「艱難時世」中,俄羅斯新聞業經歷了一場裂變,死而復生,卻又命運多舛:自由了,無權威、無約束了,卻也分散了,疏離了,各行其事了……。通過對這一時期俄新聞業種種表象的分析,我們或可探知俄羅斯政治變革乃至整個俄羅斯社會運行的軌跡。
轉型十年間,俄羅斯新聞業發生了以下諸方面的變化:
從垂直管理到平行管理
解體前的蘇聯對新聞業實行的是垂直管理。在這種垂直管理模式下,報刊一般被分為若乾等級——中央的;加盟共和國的;邊疆區、州、自治共和國的;一般城市和地區的;工礦、學校、農庄等企事業單位的。各級報刊均處於蘇共中央的統一領導之下,並接受各級黨委(或黨領導的企事業組織)的管理和監督。全蘇新聞社——塔斯社為這些報刊提供消息,主要的中央報紙通過傳真傳遞到全國各個城市。
蘇聯解體後,這種金字塔式的、垂直的管理模式迅速退位,代之而起的是區域性的、橫向的管理模式。到90年代中期,這種模式逐漸占據了主導地位。這一時期,由於從中央到地方的縱向的行政管理體系逐漸弱化,加上郵政系統工作效率低下,首都莫斯科出版的全國性報紙在地方上已經很少能夠見到了。而此時地方報紙在地方政權的管理和影響下逐漸發展起來,數量急劇增加(據說地方報紙遠遠多於聯邦區、市的數目)。對地方報刊的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對報刊的影響「十分積極」,報刊只要與政府有關系,要錢不成問題,甚至可以通過政府預算獲得財政支持。地方報紙又細分為「州報」和「市報」(有如城市報紙和農村報紙)。這兩類報紙還時常展開競爭,有時甚至相互敵視。不過總的來說,無論州報還是市報,地方報紙總是比中央報紙更受歡迎。道理很簡單,地方報紙與當地讀者更為接近,因而能夠更好地滿足他們的信息(與廣告)需求。
電子傳媒的情況也大抵如此。蘇聯時期,全國形成了統一的廣播網路,有線廣播喇叭插座被普遍安裝在居民家中,接通後可以收聽三套廣播節目(兩個全國頻道和《燈塔》)。這就使得中央政府的信息和命令可以直達每家每戶。1990年7月戈爾巴喬夫「關於電視和廣播民主化的命令」的頒布,打破了中央政府對廣播媒體的壟斷,地方政府以及不同的政黨、政治團體和組織開始在體制外獨立創辦廣播電台。1990年8月蘇聯第一部新聞法正式生效後,各類地方性非國有電台以及商業電台數量激增。目前,俄地區性的廣播市場還在不斷拓展,首都莫斯科已有各類廣播電台62座,聖-彼得堡31座,羅斯托夫29座,斯維爾德洛夫斯克29座①。顯而易見的是,經濟狀況越好的地區,廣播電台的數量就越多,非國有電台的數量也越多。
國家在電視領域里的壟斷地位幾乎是同時被打破的。聯盟解體後,地方上很快就出現了非國有的電視公司和電視節目製作基地。到目前為止,除了少數幾個經濟落後的地區外,絕大多數聯邦主體都擁有了非國營的地方電視台。它們與中央電視台是合作與交流的關系,而不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地方與中央最常見的合作方式是,地方台在保證自己節目(和廣告)正常播出的前提下,適當安排時間播出莫斯科方面合作者的節目(首都非國有台的情形也是如此)。可以說,在今天俄羅斯電視領域,「前鋒」與「邊鋒」的區別已經不太明顯了,「邊鋒」有時「前鋒」的地位更加突出。
總之,經過十年的發展,俄羅斯新聞媒體已由單一的國家成分變為國家的、地方政府的、編輯部集體的、私人的多種成分並存,在媒體管理上也分而治之了,由此形成了多樣化的網狀結構。然而由於各聯邦主體地理環境和經濟條件的不同,自然資源、人力資源佔有的不同以及傳播技術水平方面的差異,其媒體市場往往呈現出不同的特點:莫斯科的媒體市場不同於聖-彼得堡的;這兩個地方的媒體市場又不同於烏拉爾、西伯利亞、塔塔林的。媒體市場的多樣性固然可喜,但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是,由於地方媒體與中央政府漸趨疏離,後者又缺乏主導性或引導性的新聞媒體,因而在一些關乎國家利益的重大問題上,很難形成一致的輿論。即便在是在國家以法律形式做出決策的情況下,不同意見甚至是反對性、攻擊性的言論仍不絕於耳(如《土地法》頒布後的一片責罵聲)。這給中央決策的貫徹實施造成了巨大的阻力。俄羅斯之所以出現立法多且快,總統令滿天飛卻執行不力的現象,與輿論的分散化不無關系。輿論的分散化不但引起上述不良後果,還導致了人心的渙散和地方上的分裂傾向,使得民族、地區間的各種問題益發突出。俄羅斯一位哲學學者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我們現在擔心的不再是烏克蘭、喬治亞從獨聯體中分離出去,而是聖-彼得堡、加里寧格勒從俄羅斯分離出去。此言雖然有些誇張,但道出了一個隱憂,即俄羅斯本身存在著分離化的傾向。正因為如此,俄現任總統普京上台後著力做的一件事,就是整合輿論,重新樹立中央政府的權威。然而轉型期已持續十年,恐怕是積重難返。
第二、從事業單位到商業機構
蘇聯解體前,蘇共中央不但為其所屬報紙(實際上是所有報紙)制定宣傳方針、確定組織機構及人事安排、通過行政手段保證其信息來源,而且通過國家預算直接給予財政補貼。可以說,那時的新聞媒體在經濟上全無後顧之憂,只需作為黨的宣傳工具發揮作用即可。
聯盟解體後,尤其是1992年俄政府實行自由價格政策以後,新聞媒體幾乎全部被拋入市場經濟的汪洋之中。國家起初試圖為媒體提供部分補貼(後補貼取消),但杯水車薪,無濟於事。於是媒體四處求援,尋找經濟靠山,成為自謀生路、自負盈虧的實體。由此開始了媒體的商業化的過程。
在商業化的過程中,媒體開始分化,形成了三種所有制形式。
一種是國家所有。國家(俄聯邦政府和議會)直接控制的媒體有俄通社—塔斯社、俄羅斯新聞社、俄羅斯公共電視台(OPT)、俄羅斯廣播電視台(PTP)、《俄羅斯新聞》、《俄羅斯報》等。對這類媒體,俄政府通過聯邦預算給予撥款,或在其中佔有股份。這類媒體雖然仍具有相當的政治色彩,但其職能僅限於傳達政府政令、發布政府公告和提供新聞信息,已不再作為新聞宣傳工具發揮職能。在市場化的過程中,國家直接控制的媒體是特殊的一類,故此不作更多的探討。
二是寡頭、政黨所有。寡頭是俄社會轉型的產物。在私有化的過程中,俄國內形成了數額巨大的私有資本。為了創造有利於自身發展的輿論環境,這些私有資本的持有者通過投資、融資等形式在短期內掌握、控制了大量的媒體。由於有雄厚的集資金作後盾,這些媒體的規模急劇擴大,成為如俄羅斯人所說的「媒體帝國」。而這個「媒體帝國」的國王就是以鮑里斯-別列佐夫斯基和弗拉基米爾-古辛斯基為代表的媒體寡頭。別列佐夫斯基掌握的媒體有《獨立報》、《新消息報》、《生意人報》、《新報》以及電視6頻道(TB—6)等;古辛斯基掌握的媒體有《今日報》、《綜述》月刊和獨立電視台(HTB)。據俄羅斯業內人士介紹,普京上台之前,就影響而言,別列佐夫斯基和古辛斯基控制著俄70%的媒體市場。這些被「收編」的媒體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寡頭們的喉舌。1996年總統選舉中,別列佐夫斯基和古辛斯基聯合起來,調動其控制下的全部媒體的力量,最終把自己擁護的候選人葉利欽推上了總統寶座。普京執政期間,發生俄「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沉沒事件(2000年8月12日)。當時普京正在度假,沒有前往援救現場。反對派利用此事大做文章,輿論推波助瀾,惡意炒作,對普京展開了猛烈攻擊。這堅定了普京打擊媒體寡頭的決心。他一方面利用總統權力對媒體進行整頓,在政策上向國家媒體傾斜;一方面利用經濟手段,迫使寡頭在某種程度上從新聞領域退位。比如迫使古辛斯基的「橋—媒體」集團讓出獨立電視台的部分股份,進而讓出領導權,摧毀了古辛斯基的媒體帝國;2001年底又把別列佐夫斯基的TB—6作為整肅對象。但時至今日,寡頭的影響力仍然存在,他們仍舊利用手中的媒體與政府唱對台戲。
蘇聯實行多黨制後,社會上出現了一些政治利益集團,在這些政治利益集團的基礎上形成了不同的政黨。1993年年底俄議會選舉前,俄羅斯已有十幾個較大的政黨,其中的一些在國家杜馬中取得了合法席位。普京上台後,為了獲得廣泛支持,穩固自己的權力,又建立了多黨執政聯盟。這些政黨和聯盟均擁有或掌握一定的新聞媒體,用以宣傳自己的執政方針和綱領。各政黨的資助是這類媒體的經費來源,它們經營的好壞,取決於其所屬政黨實力的消長。
三是自主經營者所有。1990年10月蘇聯新聞法正式生效兩個月後,就有700多家報刊登記注冊。其中除了政府、政黨創辦的報刊外,大部分為社會團體、各類組織和公民個人所有(蘇共解體、蘇聯解體後,原中央一級的大報,如《真理報》、《消息報》、《工人論壇報》、《莫斯科共青團報》、《共青團真理報》、《文化報》等轉而變為「獨立報紙」,重新注冊後的所有者由蘇共中共改為各報新聞集體)。俄羅斯由計劃經濟轉入市場經濟後,尤其是實行自由價格政策以後,國家取消了對紙張及印刷費的補貼,發行方面的保障也沒有了。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生存,這些「自主經營者」擁有的報紙「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接受外資援助,如《真理報》(後又撤資),有的成立報業聯合體,如《消息報》、《莫斯科共青團員報》等。為了吸引讀者,擴大發行,許多報紙採用早年西方小報的做法,大量刊登聳人聽聞的消息、低級庸俗的娛樂材料,大肆揭醜,大力炒作,以強勁的視覺沖擊力招徠讀者。創辦於1919年、曾經有著輝煌歷史的《莫斯科共青團員報》就被認為具有「小報品質」(從它的版面上已絲毫找不到當年那份《莫斯科共青團員員報》的影子)。目前該報在競爭激烈的莫斯科報紙市場上穩占第一位。據說它的成功就在於「廣泛運用了聳人聽聞和揭醜新聞的手法」②。聖-彼得堡的《戈比報》在讀者中廣受歡迎,也是因為它以輕松的的筆調、通俗的語言大量刊登離奇的傳言和庸俗的笑料。
這些報紙主要的經濟來源是發行費和廣告費,因而在其機構設置中,廣告、發行等經營部門佔有顯著位置。為了和讀者搞好關系,樹立形象,擴大影響,許多報社還成立了公共關系部門。俄媒體內部職能部門的重新設定說明,俄羅斯的新聞媒體已經完全商業化了,它與蘇聯時期的新聞宣傳系統已經沒有了任何共同之處。
在以上三種媒體所有制形式中,前兩種由於有著強大的財力支持,穩定性比較強(政治因素另作考慮)。但寡頭媒體和政黨媒體代表著一定的政治和經濟集團的利益,因而不可能做到報社同仁竭力追求的「客觀」、「公正」。第三種媒體歸屬形式決定了其發展的不穩定性。事實上,在俄私有化的過程中,由於報刊發行費大幅度提高,已有許多報紙不得不減少出版次數、壓縮版面、裁員以至停刊。這類報紙將廣告作為生命之源,因而必然千方百計迎合大眾,難以擺脫庸俗化的傾向。
從印刷媒體唱主角到電子傳媒唱主角
俄羅斯是一個喜愛閱讀的國家,其報刊發行量一度排列世界前幾位。曾有一段時間(80年代末期),《真理報》發行量達到1100萬份,《消息報》800萬份,《共青團真理報》高達1700萬份。當時莫斯科的報刊零售點時有長隊出現,過了早8點,大部分當日報紙就已告罄。那是怎樣的繁榮景象。今天俄羅斯報刊出版業已風光不再。媒體走上商業化道路以後,報紙、雜志等印刷媒體的數量雖然在增加,市場卻日漸萎縮,發行量逐年減少。下表足以說明這個問題。
俄羅斯報刊發行情況(1950—1998)③年代 出版物 期數 零售分數(千) 一份報紙的平均零售數
1950 23 4663 9423 408、6
1970 28 4874 62364 941、0
1990 43 5383 110810 2577、0
1998 245 12507 32914 134、3
(說明:直至2001年年底,報刊發行下滑的趨勢仍未得到控制)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有二:一是俄民眾經濟承受力下降。80年代末、90年代初,俄(蘇)居民收入水平雖然不高,但報價也相對低廉,首都莫斯科主要報紙的價格只有幾個戈比,一個家庭訂閱十幾份報紙是很正常的事。俄實行自由價格政策(私有化)以後,由於紙張、印刷和發行費用猛增,成本提高,報紙價格也長上來了。目前莫斯科主要報紙的價格一般在3、5—5盧布之間,隨手買上兩份報紙,就要花費10個盧布左右。而俄羅斯人的平均收入水平為1500盧布上下(約為50美金。另據報紙報道,目前俄尚有近百萬人生活在最低工資—300盧布的水平線上)。如果按每人月收入1500盧布計算,倘若訂閱十份報紙的話,其花費正好與工資數額相抵。因此,對俄國普通民眾來說,像從前那樣訂閱報紙已經是不可能的了。事實上,目前俄羅斯家庭的報刊訂閱量已從十幾份下降到一、二份。
二是俄民眾政治興趣減弱。90年代初期俄民眾對報刊的興趣,實際上反映了他們對改革的興趣。他們盼望通過眼前的政治、經濟改革消除腐朽、落後的東西,建立「自由、民主」的國家,全面提高生活水平。而報刊恰恰被作為了改革的輿論先導。因此他們對報刊給予了極大的觀注。但是改革十年,他們並沒有看到預期的結果,也沒有得到應有的實惠,久而久之就對政府失去了信心,對改革的急先鋒——報刊失去了信任與好感。一項社會調查結果表明,1995年尚有70%俄羅斯人對新聞媒體(和教會)抱有信任和好感,而到2000年,這個比例數下降到30—40%。具體到報刊,今天只有13%的俄羅斯人認為報刊可信(對電視的信任度要高一些,約為36%)④。
在這種情況下,更多的人將注意力轉向了電視。從經濟的角度講,電視是一種廉價的媒體,除了一台電視接收器外,幾乎不需要任何支出(電費的支出不記入內),人們從中既可獲取新聞信息,也可獲得娛樂。這使電視迅速取代了報紙的地位,成為擁有受眾最多的媒體。目前電視已經成為俄羅斯人了解新聞信息的主要渠道,據稱有40%的人每天通過中央頻道獲取新聞(而通過全國性報紙的獲取新聞的人不超過20%)⑤。廣播的普及率也高於報紙。1999年的一項調查表明,82%的俄國人相對定時收聽廣播,完全不聽廣播的只佔18%⑥。國際互聯網的發展,同樣分走了報刊市場(甚至電視市場)的「一杯羹」。盡管目前俄網路基礎設施尚不完備,與西方發達國家比還有一定的距離,但上網人數也達到了1000萬。更由於許多報紙、雜志、廣播電台、電視台都有了自己的電子版,上網獲取新聞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年輕人中尤其普遍)。
這樣一來,過去大而統一的報刊市場和相對穩定的讀者群體就不復存在了。受眾由印刷媒體分流至電子傳播媒體,又由電子傳媒分流至新媒體,由此形成了不同媒體種類、不同層次、分布廣泛的受眾市場。
第四、從馬列主義到西方理論
蘇聯解體前(尤其是80年代中期以前),盡管國內新聞學界時有不同學術觀點的論爭,但佔主導地位的新聞理論始終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新聞理論。當時的新聞媒介被稱作「大眾新聞和宣傳工具」(средство массовой инфрмации и пропаганди簡稱 СМИП),其職能是列寧所歸納的「集體的宣傳員、集體的鼓動員和集體的組織者」。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新聞理論觀不但對新聞實踐起著的直接的指導作用,還被規定為大學新聞院系的主體課程。80年代中期,在莫斯科大學新聞系的專業課程設置中,這類課程就佔有較大的比重,如「蘇聯新聞學概論」(以列寧報刊理論為主)、「黨和蘇維埃報刊的理論和實踐」、「外國共產主義及工人報刊史」、「資產階級新聞理論與實踐批判」等。
蘇聯解體後,新聞理論及理念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盡管早在1986年蘇共27大報告中,就改稱「大眾新聞和宣傳工具」(СМИП)為「大眾新聞工具」(СМИ),這個概念被廣泛使用和普遍接受還是在解體以後。這一時期,列寧的新聞思想不再被人們提起,原蘇聯的新聞模式也被作為反面教材而遭批判。在莫斯科大學新聞系的專業課中,「蘇聯新聞學概論」、「資產階級新聞理論與實踐批判」之類的課程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新聞理論導論」(以西方新聞傳播理論為主)「信息基礎理論」、「外國新聞史」、「外國大眾新聞媒體經驗對我國媒體發展的意義」等課程。在各類新出版的新聞學教材或著作中,「公民社會」、「新聞自由」、「第四等級」之類的概念已屢見不鮮,李普曼、拉斯韋爾、施拉姆、哈貝馬斯等西方學者的名字以及他們的理論也為人們耳熟能詳。
俄新聞理論界的情形反映了整個俄羅斯理論界的現狀:舊有的理論體系被打破了,新的理論框架又沒有建立起來,於是便搬用或套用西方理論,以填補空白。俄新聞理論界熱衷引述的理論主要有:
1.自由報刊理論
俄新聞理論界對西方早期自由主義報刊理論十分推崇,認為它所主張的報刊不受政府幹預,新聞媒介有充分的出版權、采訪權、發布權,可以自由發布任何新聞和發表任何意見的主張,是俄民主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為此他們對蘇聯第一任總統戈爾巴喬夫有著很高的評價,認為他開輿論自由之先河,是一代民主的總統。莫斯科大學新聞系主任扎蘇爾斯基在一篇文章中寫道:「今天,自由報刊(報刊自由)作為一個政治概念,已經在俄羅斯人的意識中生了根」,「十年民主改革的結果是,極大地加深了人們對報刊自由的理解」。他認為目前對新聞自由最大的威脅是中央以及地方政府新的集權的產生。他同時援引「報刊的社會責任理論」,認為「自由和責任是不可分的。在我們的新聞中,那些不可靠的、不準確的信息和浮躁的舉動,直接導致大部分讀者對報刊失去信任」。因此他認為:「『自由有了就不需要理智了』的認識是不合理的,也是危險的」。⑦
2.「第四種權力」理論
俄新聞理論界對由美國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佛遜的思想引申而來的報刊的「第四種權力」的觀點十分贊賞,認為自由報刊應當成為對行政、立法、司法三權起到某種制衡作用的力量。在俄新聞學者看來,1990—1993年的三年間,就是俄「第四種權力」發揮作用的「黃金時期」。1990年通過了蘇聯第一部新聞法,緊接著又宣布蘇共停止活動,黨的報刊就像其他社會組織的報刊一樣被轉到了新聞工作者手中。這一年又先後創辦了獨立的「莫斯科回聲」廣播電台和《獨立報》,它們「開始把自己看作是『第四種權力』,把自己和國家對立起來,力求度獨立於所有的國家機構」。但是由於經濟原因,這一時期很快結束了。這之後出現的一些新問題,諸如政府施加影響、媒介寡頭的壓力等,都使人們更加懷念那一時期,並大造輿論希望有朝一日媒體重返「第四種權力」。
3.「公共領域」理論
「公共領域」的概念是德國學者哈貝馬斯在其經典著作《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中提出來的。近年來,隨著國家與市民社會研究在俄羅斯的興起,這個概念也被人們廣泛運用。按照哈貝馬斯的解釋,在私人領域和政治權力之間,有一個公共領域,在這個既區別於政治、又區別於市場的空間里,人們可以對權力機構的政策以及其他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評判,以消除社會對抗,維護公眾利益。俄學者認為,為了使公共領域在現代條件下發揮職能,必須有公共媒體。而在諸種公共媒體中,公共廣播電視起著特殊的作用。這種公共廣播電視「依靠用戶的支持,有時是國家的支持,在財政上獨立於廣告主」,是一種社會 — 權力機構。莫斯科大學新聞系主任扎蘇爾斯基指出:「目前俄羅斯國家頻道向社會 — 權力機構的演進,原則上是可行的」,「如果PTP(國家電視頻道)公開表示有時候不直接支持政府行為的意圖的話,它就可以被稱為是公共電視台」⑧。但是新聞學界也有人指出,談公共媒體為時尚早,因為公共領域在俄羅斯遠未形成。
經常被俄新聞學界引用的西方理論還有其他一些,也有學者在西方傳播理論的基礎上有所創新、發展。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總而言之,十年轉型期,俄羅斯媒體從體制、結構到運行方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政治角度看,它由中央操控的垂直管理變成地方自治的平行管理;從經濟角度看,它由計劃統籌變為市場運作;從技術角度看,它擺脫了「孤島」狀態,融入了信息全球化的潮流中。在尋求新的發展模式的過程中,俄新聞理論工作者試圖從建立(援引)一套關於傳媒自由與責任的理論出發,進而建立起完善的媒介工業體系,以實現自身良性循環,促進公民社會的發展。但是,事情並不像預期的那麼順利。「經濟的無效性,媒介巨頭的無責任心以及新聞記者對低級趣味的迎合」,都使媒體發展呈現出曲折多變的特點。對此扎蘇爾斯基有一個生動的比喻,說目前俄新聞媒體如同沿著向下運行的電梯奮力地向上攀登。對俄媒體發展的前景,他認為有三種可能性:「第一種是樂觀的。經濟改革的成功將創造文明的、成熟的市場,大眾傳媒將獲得更多的有支付能力和知識水準的受眾以及多元化、多樣性的廣告市場的支持。結果是高質量報紙的銷量大增,最終將消滅政治化新聞和犯罪新聞,報道範圍將得到最大程度的拓展。第二種是悲觀的。國家的作用增強,以至於媒體成為宣傳和公關的一種結合物。同時還會出現庸俗出版物 — 從占星術到媚俗新聞,甚至還會出現淫穢書刊出售商,報道的范圍縮小。第三種是經濟領域中的不景氣現象將直接導致傳媒業的不景氣。一些刊物尤其是一些高質量刊物的發行量下降,而庸俗報刊的銷量增長,影響擴大。報道範圍將會縮小」⑨。上述哪一種可能性將會變成現實,最終取決於俄羅斯政治、經濟的改革方向和社會整體的發展水平。
PS:樓主要寫論文的,我這里給你一篇張允諾先生寫的<<對蘇聯新聞業歷史命運的思考>>
今年 11月 7日是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80周年紀念 日。筆者寫作本文時,還無法預測人們將會怎樣紀念這個不尋常的日子。不過這些年來,國際進步輿論界對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之所以傾覆,已有不少反思和評論。許多人認為這里既有外因也有內因,既有近因也有遠因。從根本上說,蘇聯建國幾十年,一是經濟建設沒有搞好,人民生活水平沒有切實提高;二是沒有建立民主和法制秩序,政治專擅,群眾受壓。這兩個方面都引起人民的不滿,可又未能正確解決,終於導致覆舟之禍。當然,這種反思尚未終結,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一定會從社會主義運動這一重大挫折中領悟到更多、更加深刻的教訓。
十月革命勝利以後,隨著蘇維埃政權的鞏固,隨著經濟建設的開展,蘇聯人民曾經創建了宏大的社會主義新聞體系。在這一體系中活躍著幾十萬熱愛祖國、忠於職守、富於獻身精神的新聞工作者,他們辛勤努力,一心想把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尤其在衛國戰爭年代,他們冒著敵人的炮火,用自己的新聞作品團結和鼓舞人民,為戰勝法西斯入侵譜寫了光輝的篇章。衛國戰爭結束以後,他們又以自己的勞動,恢復並建立起了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新聞網路。這種網路以黨的機關報(台)為核心,包括眾多的專業報(台),從中央到地方共分六級層層辦報(台),形成上尖下寬的金字塔形結構。截止1986年,全蘇已有各類報紙8000多家;其中日報713種,期發一億多份,每千人平均380份左右,位居世界前列。
可是這樣宏大的蘇聯新聞業體系,在1991年的最後幾個月內,隨著蘇聯的解體也嘩啦啦似大廈傾覆般地迅速瓦解。從此以後,這片土地上再沒有以黨的機關報為核心的新聞體系了。原先的黨報紛紛改成民營的獨立報紙,艱難地自籌資金,慘淡經營;其它他專業報更是在市場經濟中顛簸掙扎,各奔前程。幾份全國性的機關報,如《真理報》、《消息報》、《勞動報》,在改為同仁報紙以後,影響和地位固然遠非昔比,發行量也只有當年的一個零頭,由一、二千萬份降為幾十萬、一百多萬份。這一切當然都不足怪,舊的新聞業體系賴以生存的政治經濟基礎不復存在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世界新聞業的歷史告訴我們,經濟是報業生存的基礎,政治是報業生存的條件,特定的經濟和政治制度支持並制約著特定的報業的生存和發展。蘇聯新聞業的瓦解只是再次證明了這一歷史規律而已。但是,世界新聞業的歷史還告訴我們,報業並不總是被動地受制於社會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它往往反作用於社會經濟和政治,這種反作用力有時還是十分強大的。且不說急風暴雨般的革命時期報業在摧毀舊的政治經濟制度方面的作用,就說在既定的歷史階段或社會形態之中,報業也常常會以自己的反作用力,促使社會經濟和政治發生種種變化或調整,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和歷史的潮流。本世紀以來,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由新聞界帶動社會輿論,掃除政治運作過程中的弊端、障礙或危機,使之不至於發展為危及根本政治制度的爆炸性局面,這樣的例子是很多的。有的是阻止執政當局某些不得人心的政策的實施,有的是制止違背民意的某項條約的簽訂,有的是把營私舞弊的官員趕下台,凡此種種都體現了新聞業對政治的反作用力,這種反作用力對於及時調整政治運作,維護現存社會制度的長治久安,實在是大為有益的。可是蘇聯新聞業在幾十年的歷程中從來沒有可能做到這點,結果只好與生長它的母體——蘇聯的政治經濟制度共存亡。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歷史的悲劇。
蘇聯新聞業的這種悲劇命運當然並非偶然,這是由它的基本體制所決定的。自從列寧去世以後,蘇聯新聞業和國家的政治生活一樣,逐步形成了一種高度集中、高度封閉的體制。在這里媒介完全工具化、報道完全宣傳化、言論完全統一化、領導完全集權化。新聞媒介是執政當局
⑻ 蘇聯經濟實力最強的時候國內生產總值(GDP)是美國的百分之多少
01.總述蘇聯經濟實力最強的時候國內生產總值(GDP)是美國的百分之多少?說實話,小編並沒有看到蘇聯方面當年公布的數據。倒是在高中歷史教科書中提到了這個數據。書中說,從1922年蘇聯成立(在這之前叫蘇俄),到1991年蘇聯解體,蘇聯共存在了69年(蘇俄不算在內)。
到了80年代中期,戈爾巴喬夫上台後,雖然承認了市場的作用,但又由於他的一系列失誤,最終導致蘇聯解體。再看美國,從二戰以後開始,加大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力度,迎來了黃金十年。90年代,又出現了一種一知識經濟為基礎,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新的經濟增長模式——新經濟。兩國的差距就此拉開。
⑼ 1929---1933經濟大危機對世界有什麼影響蘇聯的經濟發展狀況如何
1929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影響:
A史無前例的經濟危機導致了嚴重的政治危機,即資本主義各國的社會危機和世界1.各國為擺脫困境,在經濟上打起貿易戰關稅戰,原有的世界市場四分五裂,各國之間矛盾尖銳
2.資本主義國家為擺脫困境,加緊殖民掠奪,加劇各列強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矛盾局勢的緊張;
B史無前例的經濟危機導致了資本主義傳統經濟政策的變化,即由自由資本主義的經濟政策轉變為國家全面干預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經濟政策;進而開創了資本主義國家對企業干涉的先河;
C史無前例的經濟危機導致了德國法西斯專政的建立和世界性大戰歐洲策源地形成
當時蘇聯在斯大林的領導下實行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和第二個五年計劃,得以集中充足資金進行工業化建設,在經歷危機的陰影下,蘇聯得以得到較大發展,由落後的農業國變為了先進的工業國,工業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這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此後,西方各國紛紛效仿蘇聯實行國家干預經歷。但是蘇聯在此段時期發展是片面的經歷,農業和第三產業長期以來較為落後,導致其發展不平衡,最後斯大林模式的僵硬體制導致了蘇聯解體,是根本原因。
希望對你有幫助,祝你學業進步0(∩_∩)0
⑽ 中國經濟日益發展,能和當年蘇聯相比了嗎
全世界gdp能上10萬億美元規模的就絕對不是弱國,要支撐起這么大的盤子,沒有科技實力,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你覺得可能么?蘇聯時期將全國接近一半以上的錢投入到軍事工業中,蘇聯建立了大大小小不計其數的軍事科研院所,武器生產廠,這些燒錢的玩意最後拖死了蘇聯,另外蘇聯重要的收入來源就是石油天然氣,還有武器出口,蘇聯的輕工業極其匱乏。最早進口的蘇聯拖拉機,耗油大,聲音非常大,說明其民用工業很差,聲音大說明發動機技術非常差,當時中國更落後。今天隨便一個民用的機械設備,蘇聯就更不用說了。蘇聯集中全國一大半財力去搞軍事高尖端武器,其海軍實力非常差,古巴導彈危機,美國派軍艦直接攔截,蘇聯最後放棄了運送導彈到古巴的計劃。蘇聯時期,美國軍艦經常以航行自由到黑海航行,蘇聯也是被迫派艦艇去撞擊。
現在的中國軍隊是強調復雜電磁環境下以海陸空天立體的信息化作戰體系,各種精確制導武器,隱身戰機,電磁脈沖武器,超視距雷達,衛星定位系統,請問蘇聯該如何對抗,恐怕米17米21都不一定能飛起來,除戰略轟炸機中國仍然落後,其他很多裝備都存在相當大的代差,幾乎等同於冷兵器和熱兵器的對抗,就像海灣戰爭美國以信息戰打老薩的機械化部隊一樣催枯拉朽,另外樓主還忘了一個根本性的問題,蘇聯是十幾個國家的聯合體,利益面前各自為政所以被肢解,而中國是一個全民一心抵抗外敵的國家,鐵板一塊,只要不犯策略性錯誤,很難被美分化,而且美蘇對抗主要以意識形態站隊,軍事威懾為主,而中國現在更強調國際合作與包容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淡化意識形態,施行王道,所以美國可以肢解蘇聯,卻拿中國沒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