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異常信息 > 監控學生電腦的網路連接信息

監控學生電腦的網路連接信息

發布時間:2022-05-01 08:45:23

什麼軟體可以監控兒童玩電腦

網路爸爸 該軟體採用了不良網址資料庫和網頁內容實時過濾技術來隨時防堵住最新出現的不良網站,而且防堵的准確率在國際上處於領先水平,同時家長可以自行定製過濾的靈敏度;該軟體能根據需要,來控制孩子使用聊天工具或進入WEB聊天室進行聊天;它還具有強大的時間管理功能,只要計算機連接到網際網路上,它就會自動和國際上世界標准時間伺服器進行聯系,同時會自動校準本地的系統時間,以確保用戶與世界同步;此外家長們也可以通過它,方便地察看孩子的正常上網記錄和違禁上網記錄,從而及時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態。 「網路爸爸」是由國人自行開發的一款用於保護孩子健康上網的專用反黃軟體,它目前最新的版本為V2.73,功能與舊版本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該軟體可以運行在Windows98以上操作平台中,大家可以到該軟體公司的主頁http://www.tueagles.com/去下載,而且是完全免費的。下載完成後,大家對它進行常規的安裝操作,之後程序能自動運行,並縮小到系統的任務欄中形成一個眼睛的圖標,用滑鼠右鍵單擊這個圖標時,就能對網路爸爸進行各種相關的設置和操作了。該軟體提供的卸載功能比較特別,其卸載程序並不在控制面板的「添加刪除」當中,這主要是防止孩子們將限制他們「自由」的「網路爸爸」卸載掉;該程序真正的卸載程序被設置在程序設置的「軟體卸載」標簽中,只有家長才能有權利對該程序進行卸載清除。好了,還是讓我們一起親身來體驗一下該軟體的神奇功能吧。

❷ 校園網上網會不會被監視

校園網上網不會被監視。

第一,要進行對象研究和需求調查,明確學校的性質、任務和改革發展的主系統建設的需求和條件,對學校的信息化環境進行准確的描述。

第二,在應用需求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學校12000/XPranet服務類型,進而確定系統建設的目標,包括網路設施、站點設置、開發應用和管理等的目標。

(2)監控學生電腦的網路連接信息擴展閱讀:

特點:

1、高速的區域網連接――校園網的核心為面向校園內部師生的網路,因此園區區域網是該系統的建設重點,並且網路信息中包含大量多媒體信息,故大容量、高速率的數據傳輸是網路的一項基本要求;

2、信息結構多樣化――校園網應用分為電子教學(多媒體教室、電子圖書館等)、辦公管理和遠程通訊(遠程教學、互聯網接入、FTP服務、聯網游戲等)三大部分內容。數據類型復雜,不同類型數據對網路傳輸有不同的質量需求。

❸ 校園網如何監控學生

校園網用LSC區域網屏幕監控軟體監控學生。

校園網是為學校師生提供教學、科研和綜合信息服務的寬頻多媒體網路。首先,校園網應為學校教學、科研提供先進的信息化教學環境。這就要求:校園網是一個寬頻、具有交互功能和專業性很強的區域網絡。

多媒體教學軟體開發平台、多媒體演示教室、教師備課系統、電子閱覽室以及教學、考試資料庫等,都可以在該網路上運行。如果一所學校包括多個專業學科(或多個系),也可以形成多個區域網絡,並通過有線或無線方式連接起來。其次,校園網應具有教務、行政和總務管理功能。

校園網由武漢校園網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武漢新視野教育咨詢有限公司)投資自主開發運營,校園網的口號是「校園網,網聚校園力量」。校園網的發展主要依託於穩定但又逐年遞增的全國上億的在校大中小學生以及剛走入社會的年輕一代,更能體現網站特色與服務范圍。

校園網不是一個應用產品,而是一個網路操作系統,是一個像WINDOWS那樣的技術平台。在校園網平台上可以開發延伸很多web應用級產品。是為那些沒有伺服器資源,但有強大的信息創造能力,需要大量免費的網路應用程序的個人及小型公司提供的新型網路操作系統。

校園網是一個以人、人與人的關系網路和應用產品為核心,基於校園學習、生活、娛樂、游戲、創業為主題的SNS網路平台,是整合基於博客、空間、社區論壇、校友錄、群組、話題、相冊、音樂、WEB 游戲、網路教學、P2P、流媒體、威客等眾多web2.0應用於一體的開放WEB操作系統,並採用最先進的WEB桌面操作系統技術實現。

校園網致力於打造中國最大的校園互動網路平台。為校園提供全方位的網路信息化服務,同時整合社會上其他優勢資源,讓校園網路服務包羅萬象,應有盡有,也帶動其他產業快速發展,形成一條完整而巨大的校園產業服務鏈。

❹ 如何監控區域網內的電腦

要監控區域網內的其它電腦,可以按照以下步驟操作:

1,首先在網上下載LSC區域網屏幕監控系統的安裝包,然後在管理人員的電腦上安裝上」LSC控制端(老闆端)」。

❺ 如何實現校園用戶網路行為的監控與管理

隨著網路技術的普及和校園網用戶應用水平的不斷提高,校園網運營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難以監控與管理的用戶行為: 盜用上網賬號。盡管很多學校使用AAA伺服器來對上網用戶進行認證管理,但盜用他人賬號密碼和IP地址的行為仍然時有發生。 安裝非法軟體、入侵校內伺服器。在校園網中,安裝黑客軟體,入侵校內伺服器,私設DHCP伺服器等行為屢禁不止,給校園網帶來了嚴重的安全威脅。 訪問非法站點,散布不當言論。由於學校沒有有效的技術手段追查非法網站的訪問者和不當言論的傳播人,此類行為往往難以治理。 濫用網路資源。學生之間常常共享和傳播視頻、音頻文件和工具軟體等信息資源,佔用大量校園網的帶寬。嚴重時,甚至影響到了學校教學、科研工作的正常運行。 為了確保校園網路安全、穩定、高效的運營,每一個管理者都希望能夠掌握盜用賬號、從事非法入侵、傳播不當言論等行為的證據或線索,從而對用戶的上網行為進行必要的規范。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通過有效的技術手段對用戶的上網行為進行審計——收集用戶上網數據,分析用戶上網行為,掌握網路運行的狀態,追查相關行為的責任人,這種技術手段就是通常所說的用戶行為審計技術。 這個看似簡單的數據記錄與分析過程在實際應用中卻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其主要原因是用戶行為的審計必須解決以下三個相互關聯的技術難點:難點一、數據採集技術 網路中的信息流是紛繁復雜且稍縱即逝的,用戶上網行為數據就蘊含在包括各種應用協議報文(如WEB頁面、電子郵件、文件傳輸等)的巨大網路流量中。為了及時從中獲取能有效監控和審計用戶行為的數據,我們必須綜合利用網路中的各種數據來源。流經網路設備的報文數據記錄了每一個網路連接的詳細信息,是用戶上網行為的直接反映;路由器中的NAT信息包含了校園網中內外網路的地址轉換信息,是用戶訪問外部網路的憑據;用戶接入網路時的認證、計費信息則記錄了用戶的上網時間、流量和認證記錄。只有對這些信息進行全面的記錄,才能為分析審計用戶的上網行為、加強對用戶的監控與管理提供第一手資料。 難點二、數據清理技術 即使我們通過各種技術手段採集到了來自網路中的各種網路訪問信息,卻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無法迴避的實事:信息量太龐大了,足以使任何一個校園網路管理者淹沒在數據的海洋里。我們必須能夠提取出反映用戶上網行為特徵的關鍵數據,而又不應丟失數據中的有效信息。在以審計用戶上網行為為目的的前提下,對各種用戶網路訪問信息進行相應剪裁、過濾和聚合是獲取關鍵數據的必要手段。這也就是所謂的數據「清理」技術——剔除重復的、冗餘的、無效的和細枝末節的數據,將無序的、雜亂的數據整理成有序的、完備的數據,為審計用戶行為奠定堅實的數據基礎。 難點三、數據分析技術 單純的數據是孤立的、靜態的,如果不通過精心設計的分析手段對數據進行關聯、統計與挖掘,我們辛苦採集和整理的數據也只不過是一條條枯燥、乏味的數字列表,不能給校園網路的管理則帶來任何決策上的指導。誰訪問了不法網站?誰發表了不當言論?誰盜用了他人賬號?哪些網站最受學生歡迎?哪裡的網路經常擁塞?……我們必須對數據進行有目的的分析與挖掘,並輔以直觀的展示形態,才能使校園網路的管理者清晰、明了地找到以上問題的答案,並採取相應的解決措施。 H3C採用Xlog日誌分析系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Xlog不僅僅是簡單的數據記錄和查詢,且能對數據進行剪裁、過濾、聚合、統計與分析,並以直觀的形態展示,使用戶行為審計技術真正成為校園網路管理者的決策助手。 用戶行為審計技術在校園網中的應用,可以將校園網路的管理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❻ 連上學校校園網會被監控嗎,會有哪些被監控

綜述:會,一般監控MAC地址。

一般來說是會被監控的,學校的校園網會有很多限制條件的,只要做的不是很出格的事,一般都沒有問題,實際在國內任何網路都是被監控的,只是我們做的都是無關社會穩定的活動,所以,不會有什麼太大問題。

學校可以查到某個IP地址某年時間段內上網的MAC地址,也就是電腦上網卡上的物理地址,而這個物理地址是唯一的。

簡介:

MAC地址(英語: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直譯為媒體存取控制位址,也稱為區域網地址(LAN Address),MAC位址,乙太網地址(Ethernet Address)或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它是一個用來確認網路設備位置的位址。

在OSI模型中,第三層網路層負責IP地址,第二層數據鏈路層則負責MAC位址。MAC地址用於在網路中唯一標示一個網卡,一台設備若有一或多個網卡,則每個網卡都需要並會有一個唯一的MAC地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MAC地址

❼ 大學校方監控學生的上網記錄妥當嗎是否侵犯學生隱私

不妥當,但不構成侵犯隱私。

我國法律目前尚無專門保護個人隱私的規定。《侵權責任法》第二條亦只提及有「隱私權」這么一種民事權益,其定義尚無定論。大體上可以認為,未經許可(含法定許可)收集、利用、公開他人隱私將構成侵權。

校園網作為互聯網服務提供商,按公安部《互聯網安全保護技術措施規定》(公安部令第82號),必然地會知悉和保存用戶訪問的URL等網路訪問信息,這個顯然不構成侵權。

學校並沒有將這些信息非法利用或公開,所以我覺得獲取學生上網信息談不上侵犯隱私權。

對推送、處罰的處理措施,從提問截圖看,應該是基於學校的管理規定,也許還有互聯網接入協議作為依據。如果這些規定、協議是合法的,那麼基於其採取的措施也很難被認為是非法。

另一個問題是,學校和學生之間並非只有完全平等的民事主體關系,還有管理方和被管理方的關系。在法律尚未對隱私權保護作出明確規定前,除非學校的管理行為明顯地「過界」,否則很難被認為構成了侵犯隱私權。

學生訪問涉黃網站被學校警告,不應被理解成學校必然使用了竊聽、竊取的手段(從而侵犯了學生隱私)。

雖然我不是太懂計算機網路專業技術,但以我的理解,網監一定不是天天盯著用戶上了些什麼網站,而是通過設定關鍵字或其他技術手段,由計算機自動判定,至多是發現異常後再進行人工核對。

所以,一般來說,用戶正常使用網路的日誌,只是存於伺服器上備查,當用戶的網路活動符合某個特定的條件時,則會觸發警報、啟動相應的流程——而這是不構成侵犯隱私權的。

舉個類似的例子:張三到李四家玩,借用李四的WIFI上網,李四的路由器上也會保存有張三訪問過的網路相關信息(假設路由器有這個功能吧,我不大懂),只要李四不去有意獲取、利用或公開,當然不能說李四侵犯了張三的隱私。

如果李四現在設定了一個保護規則,禁止訪問涉黃網站,如果路由器發現有客戶端訪問則發出警告、禁止訪問相關網站,那當然也不能說李四侵犯了張三的隱私。

學校是否有權禁止學生訪問涉黃網站,以及是否有權作出相關處罰,這完全是另一個問題。本答案回答的只是針對「是否侵犯用戶隱私權」的討論。請不要混為一談。

那麼,學校是不是可以為所欲為呢?當然也不是,比如發現以下情形,則學校(或相關人員)可能構成侵犯隱私權甚至犯罪(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學校管理行為明顯地「過界」):

將學生的個人上網信息公之於眾。

將伺服器上存儲的學生上網信息,出售用以牟利。+侵犯學生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如通過技術手段查看學生電子郵件內容)。

非法利用網路獲取、修改學生個人電腦上的信息。

實際上你用任何一家ISP,上網瀏覽記錄都會被保存於伺服器上,這個是不構成侵權的。比如3G、4G卡,你回頭交費時認為流量不對啊什麼什麼的,如果ISP不能向你提供一份詳細的上網記錄供你核對,你還要義憤填膺地大罵他們是JS,一定作了假,是吧?

❽ 學校怎麼監控學生上網的情況

怕侵權的話,你們可以不監控內容,但是你們可以禁止上網的一些行為啊。可以裝監控的軟體,但是因為你們是學校對網站的安全要求較高,所以建議你們還是買專業的上網行為管理設備,安全和服務都有保障。向你們推薦一款上網行為管理設備——eWorld網路警衛。
網路警衛主要功能
(一)防火牆
寬頻主機系列的防火牆功能是狀態包檢測防火牆,是一ICSA認證過的防火牆為設計基礎,再加上eWorld數年來的在網路方面的技術經驗和數十萬中小企業用戶的服務經驗積累,它有普通防火牆的功能,更有一些獨特的功能,優越的管理邏輯和方便的管理。
內建SPI技術,主動攔截、阻擋黑客攻擊,內含5000多種日常攻擊防範規則。確保內部用戶安全。
可靈活配置不同的區域網上網策略,詳細管理每一個用戶的上網行為。
功能強大的深度包檢查引擎,可在網路各層提供對各種惡意攻擊的防護,無論這些攻擊是來自網路外部還是網路內部;防黑客攻擊,含有5000多種攻擊識別特徵碼的入侵防護服務資料庫,並不斷更新。網路強制防病毒可在蠕蟲、病毒及特洛伊木馬感染網路以前對其進行檢測及隔離;
(二)上網策略控制
可以分時間段對內網各種許可權進行控制;
控制能不能上網,並設定可上哪些網不可上哪些網
控制QQ,MSN,ICQ,YAHOO等聊天工具,根據埠,協議,特徵碼,報文類型,結合代理封鎖,可以完全控制掉;
控制管理中國游戲,浩方平台,QQ游戲,聯眾世界,盛大游戲,可樂游戲等在線游戲;
控制後綴名文件類型的下載,文件類型多達21種,包括可執行文件,圖片,壓縮文件,電子檔文件,電影,MP3,種子文件等等;
控制BT,電驢,迅雷等P2P下載軟體;可以控制免費郵箱的使用;
封鎖HTTP和SOCKS5等代理協議,防止內部員工利用代理繞過控制而使上網控制失效;
連接狀態監控,對內網各IP的連接狀態一目瞭然;
(三)上網行為監控
上網行為監控功能模塊是寬頻主機最出色的功能模塊之一,也是非常適合客戶管理應用的功能之一。
主要功能描述如下:
可以監控上網瀏覽網頁,直接打開網頁鏈接; 可監控IM聊天內容; 可監控BBS發帖 可監控郵件收發內容、主題、附件及附件內容; 可監控webmail 郵件收發內容、主題、附件及附件內容; 可監控個人流量、總體流量、實時流量等; 可導出數據存檔; 可形成圖形化報表; 自定義是否監控; 自定義發報表給管理者審閱等;
(四)QoS(帶寬管理)
帶寬管理能有效管理公司因個別員工上網下載大文件而強占帶寬資源,致使公司其他員工上網速度慢、郵件不能收發、網路電話斷斷續續等現象,通過帶寬分配,可有效分配和合理利用帶寬資源,保護企業關鍵應用。如上行帶寬、下行帶寬分配,帶寬使用優先順序分配等。
(五)路由器
寬頻主機自帶路由功能,其中包括自動撥號、靜態路由、虛擬伺服器(埠轉發)、DDNS(動態域名解析)、DHCP動態分配、NAT、DHCP靜態分配、DNS等。
支持網關模式、透明網橋模式、旁路模式接入。
(六)Backup(數據備份與恢復)
支持硬碟易插拔,雙硬碟自動、手動備份,RAID1 、RAID5 ,可自定義日期自動、手動備份數據,可導出存放,能有效保存數據

❾ 有那種軟體可以監測一天24小時電腦網路連結情況把網路連接情況記錄下來,比如幾時幾分幾秒網路斷開,

作為一個資深的Linux系統管理員,對於能夠時刻獲取你維護機器上的每一個進程佔用了多少網路帶寬、對外開放埠的活動情況是非常重要的!通過這些數據我們能夠及時發現業務出現的問題,以及未來可能遭受的攻擊,同時它也是幫助我們排查故障的重要數據來源!

沒有專用的工具,獲取數據並不容易。下面小編就同大家分享一波咱們日常工作中實用的一些監控工具,幫助大家快速查看伺服器帶寬和埠的活動情況!

Iftop
iftop是linux命令行程序,用圖形形式實時顯示網路連接所使用的帶寬。就像top一樣,iftop 每隔幾秒動態更新, iftop顯示的是網路連接所使用的上傳和下載的帶寬,是運維人員必備的命令工具。

1.1 安裝

iftop在系統中,預設情況下是沒有安裝,所以需要在使用之前安裝

yum install iftop
1.2 使用

直接在命令行下輸入iftop運行程序,運行界面如下圖

在屏幕的最上方,是iftop 顯示每個連接比例的條形圖。
跟著的輸出行對應著每對主機之間的網路連接。
在兩個主機之間的箭頭代表數據流動方向。
最後三列最後2秒、20秒以及40秒內的平均連接帶寬。
由此舉例,上圖中最後2秒的平均值約為2.83Mb,最後10秒約為3.32Mb,最後40秒約為3.11Mb。在所有的發送和接收的下方,屏幕的底部是對全部發送和接收的統計(TX和RX),包括在2-、10-和40秒內的平均值,而最後,則是介面的總計。

1.3 常用的參數

Dstat
dstat是一個綜合的伺服器性能查看命令。Dstat允許你實時查看系統的所有資源情況,例如:或直接將網路帶寬數與磁碟吞吐量進行比較(在相同的時間間隔內)。

2.1 安裝

yum install dstat -y
2.2 使用

[root@localhost ~]# dstat -cdnrsy

2.3 參數詳解

Nload
如果你想在命令行界面監控網路吞吐量,選擇 nload 就對了!它是一個實時監控網路流量和帶寬使用的控制台應用程序,它把入站流量和出站流量分開來監控,讓用戶很清楚的知道入站流量和出站流量情況。

❿ 監控系統怎麼連接網路

方法如下:

1、把網路攝像頭接上電源,使其處於等待連接的狀態。

2、下載該網路攝像頭對應的PC版和手機版的應用程序,並分別安裝。

3、把網路攝像頭和電腦相連,有兩種連接方式,一種是直接通過驗證wifi的用戶名和密碼,實現連接,另一種是通過用網路攝像頭掃描應用程序上的二維碼實現連接。

監控系統又稱之為閉路電視監控系統(英文:Closed-Circuit Television,縮寫CCTV),典型的監控系統主要由前端音視頻採集設備、音視頻傳輸設備、後端存儲、控制及顯示設備這五大部分組成。

其中後端設備可進一步分為中心控制設備和分控制設備。前、後端設備有多種構成方式,它們之間的聯系(也可稱作傳輸系統)可通過同軸電纜、雙絞線、光纖、微波、無線等多種方式來實現。

閱讀全文

與監控學生電腦的網路連接信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65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432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742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408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168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69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159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44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802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1039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48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1102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66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474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91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159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379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597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1004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