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ps3頭文字d變態車的改造方法隨便給幾個也行啊
頭文字D3部分車種改裝方法: k;C L ^*s l D
[&D
AE86:A改+浮谷商會尾翼(CKF)+R.S.WATANABE剎車碟(隱藏),目前只有這種改法,輪胎千萬別換… FD3S I:純A--改輕量化加速路線。缺點推頭率高。純B--改加強轉向減少推頭路線。缺點加速力平平。P.s:D改比較適合新手對戰用,太能撞了FD3S V:N改+ MAZDASPEED黑胎(隱藏)+ MAZDAspeed後視鏡(A)+MAZDAspeed尾喉(A)RX-8:N改+MAZDAspeed後視鏡(A)+MAZDAspeed尾喉(A)+雨宮GT尾翼
高手向輕量化路線,赤城強力改法。同樣也有輕量化的通病:推頭。(再推也沒純A推吧!)P.s:輪胎不要換!B改+ MAZDAspeed後視鏡(A)+MAZDAspeed尾喉(A)+Volk輪胎(C)通用型改法,雨天也能開。新手RX-8推薦
N改+ MAZDAspeed後視鏡(A)+MAZDAspeed尾喉(A)+MAZDAspeed輪胎(A)最速改法,但轉向力比原來的還差。EA11R(Capp):A改+Volk白色輪胎(隱藏)+Heart land尾翼(C)正丸改法,其他賽道也不錯。雨天徹底報廢。PS:其實C改+Volk白色輪胎(隱藏)+頭文字D 坂本排氣管(A)
也很好的Evo3:開卡時A改(全為了噴火)+R.S.WATANABE黑胎(隱藏)+ CREATIVE SPORTS尾翼(C)+ CREATIVE SPORTS後視鏡(C)-通用改法 |Evo4:純A改新手練慣用
GC8V版E4:A改+ENKEI 五粗鋼圈輪胎(B胎)+HKS 關西定風翼(B翼)+BOZZSPEED雙管排氣(D排)
純C或純A,土板個人偏向純C,跑土板比較順手。Evo6:A改就算了吧。。R32:純A開雨雪。A改+Nissan原裝胎-常用改法GDB:純A,雨雪型。K大堅信STI改是完美的。。。AEG6:C改+ WATANABE黑胎(隱藏)-基本最好的改法 EK9:純B最強。RPS13改(sil80):C改+ WATANABE黑鈴(隱藏)+ C-WEST尾翼(B)ST205:A改 S14Q'S:C改+ R.S.WATANABE黑軨(隱藏)。BNR34:C改 ER34:A改
Ⅱ 怎麼在電腦上玩頭文字d街機游戲
目前在電腦上玩不了街機任何一代頭文字D,PSP上有街機的頭文字D3,還算移植的不錯,不過沒有秋名雪,想玩還是街機的有感覺!
Ⅲ 怎麼在電腦上玩頭文字d
PSP的一般默認都是ISO,沒有CSO和PBP的,最起碼我是沒見過!~~~還有電腦版的頭文字D不是出自世嘉的,所以不推薦玩,你想在電腦上玩頭D,目前來說不現實!~~~~如果你要PSP版的世嘉出的頭D我可以給你!~~~
Ⅳ 電腦怎麼玩頭文字D3或者5. 我只知道用模擬器 但是不知道詳細過程
首先你得有模擬器的程序然後還需要游戲的鏡像文件才可以
Ⅳ 街機頭文字D3資深玩家進,改裝問題,高分懸賞
1.TRUENO GT-APEX是AE86跳燈型,也就是拓海那種
2.用A改最好,其他都是垃圾
3.開卡後要積分不斷的改裝,第一期改裝到120000改完,包括外形和主要的內部改裝,120000之前都是8000轉,達到120000就可以變成120000轉
3.是的,但86可以加個鴨舌翼
4.是的
5.99萬分後,可以開啟一些隱藏部件,可以加裝,另外分越高,提速越快,但不會相差太大
Ⅵ PSP頭文字D游戲怎麼改裝
就算怎麼改最快也是250,說300的都騙你,改造只是樣子好看....要卡片用金手指,可以加速到250而且平時玩的時候最多也只是二百零幾左右,就算很好技術如果不是開金手指是不可能超過210,能超210你叫他和我斗
Ⅶ 游戲室頭文字d車子怎麼改裝
頭文字D3部分車種改裝方法:
AE86:A改+浮谷商會尾翼(CKF)+R.S.WATANABE剎車碟(隱藏),目前只有這種改法,輪胎千萬別換…
FC3S:只能A改
FD3S I:純A--改輕量化加速路線。缺點推頭率高。
純B--改加強轉向減少推頭路線。缺點加速力平平。
P.s:D改比較適合新手對戰用,太能撞了
FD3S V:N改+ MAZDASPEED黑胎(隱藏)+ MAZDAspeed後視鏡(A)+MAZDAspeed尾喉(A)
RX-8:N改+MAZDAspeed後視鏡(A)+MAZDAspeed尾喉(A)+雨宮GT尾翼
高手向輕量化路線,赤城強力改法。同樣也有輕量化的通病:推頭。(再推也沒純A推吧!)
P.s:輪胎不要換!!
B改+ MAZDAspeed後視鏡(A)+MAZDAspeed尾喉(A)+Volk輪胎(C)
通用型改法,雨天也能開。新手RX-8推薦
N改+ MAZDAspeed後視鏡(A)+MAZDAspeed尾喉(A)+MAZDAspeed輪胎(A)
最速改法,但轉向力比原來的還差。
EA11R(Capp):A改+Volk白色輪胎(隱藏)+Heart land尾翼(C)
正丸改法,其他賽道也不錯。雨天徹底報廢。
PS:其實C改+Volk白色輪胎(隱藏)+頭文字D 坂本排氣管(A)也很好的~~~
Evo3:開卡時A改(全為了噴火)+R.S.WATANABE黑胎(隱藏)+ CREATIVE SPORTS尾翼(C)+ CREATIVE SPORTS後視鏡(C)-通用改法
Evo4:純A改新手練慣用
GC8V版E4:A改+ENKEI 五粗鋼圈輪胎(B胎)+HKS 關西定風翼(B翼)+BOZZSPEED雙管排氣(D排)
Evo5:純C或純A,土板個人偏向純C,跑土板比較順手。
Evo6:A改就算了吧。。
R32:純A開雨雪。A改+Nissan原裝胎-常用改法
GDB:純A,雨雪型。K大堅信STI改是完美的。。。
EG6:C改+ WATANABE黑胎(隱藏)-基本最好的改法
EK9:純B最強。
RPS13改(sil80):C改+ WATANABE黑鈴(隱藏)+ C-WEST尾翼(B)
S14Q'S:C改+ R.S.WATANABE黑軨(隱藏)。 ST205:A改
BNR34:C改
ER34:A改
C改+R.S.WATANABE黑鈴(隱藏)
PSP的頭D和D3基本一樣
[PSP]頭文字D專題討論
頭D關鍵詞解釋:
漂移:說到這個要先跟大家說明,其實這個游戲想跑的快的話還是以咬地跑法為主,那些跑的好的高手都是跑的很穩的,很少有漂移,所謂漂移就是利用檔位的快速升降造成車尾的輕微滑動。所以,強烈推薦新手們使用比較咬地且轉向靈活的車,如EVO4,GC8V(文太號),ER34,180SX,S13,FD3S等車,待到技術稍微熟練一些的時候再轉攻AE86,EA11R,EVO3,S2000等等比較「滑」的車。當然,如果你實在是忘不了RR裡面那種誇張的漂移,想在頭D裡面也感受一下的話,還是有辦法的,請你用AE86跑雨天的土坂,或者用S2000跑雨天的赤城,你就會了解什麼是頭D裡面的漂移了。
罰速:什麼是罰速呢?就是撞牆之後車子的加速力減弱甚至不加速,具體表現為,在過赤城下山第一個急彎的時候,如果你出彎速度達到了130KM,可是「不幸」撞牆了,那麼你到達下一個彎道的時候,車子可能只加速到138KM甚至更少。可是如果你出彎速度並不快,只有125KM,但是過的很乾凈,沒有任何碰撞,那麼恭喜你,到達下一個彎前你的速度可以達到145KM。其他賽道都如此。
這樣的差別很明顯吧,所以為什麼新手們總是加速那麼慢,永遠上不了5檔就是這個原因。高手之所以開的快,就是因為他們很少撞牆,而且出彎速度還快。赤城下山第一個彎,高手可以做到出彎133而不撞。新手們開始不要追求快,不撞牆是你們第一個目標。
也許你很苦惱為什麼頭D會有這樣折磨人的設定.但是細想一下,這也正是頭D設計的最高明的地方.回想過去玩極品飛車3的時候,有些發夾彎可以不用剎車,直接踩緊油門蹭牆過,這樣甚至比正規的剎車入彎還要快,於是,所有人在聯網對戰的時候,為了取得優勢,都撞牆過彎,沒有人去研究正統的過彎線路,只會研究怎麼撞牆過的最快.這是多麼悲哀的事情,賽車技巧又如何能提高?
在頭D里是絕對不會發生這種事情的(EA11R開妙義,AE85開E下除外).想跑的更快?那麼請你想方設法別撞.為什麼頭D能培養出那麼多賽車線路高手,就是這個有這個設定.玩好頭D的線路,玩其他賽車也會很快熟悉線路.看高手玩街機絕對是一種享受,他們將彎道的每一寸土地都用到了極致.因此,請少撞牆,在不撞牆的大前提下提高你的出彎速度,你也能成為高手.
重點彎道:頭D裡面有重要的彎道和不太重要的彎道.簡單的概括,重點彎就是出彎之後接著一條長長的直道或者全油門路段.過這樣的彎必須特別小心,千萬不能發生碰撞,必須本著"寧慢勿撞"的原則,一旦碰撞,後面的長直道就會大受影響.當然,如果過的又快又不撞就更好.這些彎道出彎哪怕只快1KM,總時間上就會快0.5秒以上。那些街機高手,為了使出彎速度更快,不惜一些代價,用盡一切高級技術,如逆甩,擦紙膠,五波技,擦上擦,下水溝等。有的高手甚至幾種技術一起用,最高級的就是CKF的擦上擦+下水溝。目的就是讓出彎速度再快一些。
看看,這個游戲有著這么強的可操作性,想要玩的好並不容易。
說說幾個重點彎道,除了涼介哥哥指出的每個賽道中3組重點彎,還有另外幾個值得注意的:
赤城CP4之前那個大右彎,剛開始玩先剎車退4檔過,熟悉線路後運用5波技過,再熟悉一點後可以剎車後直接5檔過,當然,過彎前運用逆甩加擦紙膠更好。本人曾經試過出彎145KM不撞。一般出彎138左右就可以了。
秋明最後大直路之前那個彎,俗稱煙花彎,過彎前松油,然後運用5波技就可以了,這個彎之後的直路實在太長了,千萬不要撞。本人試過運用擦上擦技術使出彎達到146KM,不過PSP上面要做到擦上擦太難,不太敢用。一般運用五波技出彎139KM就行。
E下第一彎:這個彎之後的直路不算很長,但是我也把它列入重點彎,因為這個彎發生的碰撞往往都是很嚴重的,因為進彎前直路的速度太快。此彎進彎前必須剎車,同時一口氣退到2檔進彎,彎心回到3檔,出彎再回到4檔,過程雖然復雜,但必須這樣做,否則肯定因為減速不夠撞牆,大大影響後面左彎的速度。具體過法可以參考我的錄像存檔。
土坂往路路障之後的復合彎:這個彎乃土坂的精華彎道,開始的左彎前松油,然後再點一下油門,這時車子貼在彎道最左側,等到左彎過了三分之二時,馬上按右鍵,再點一下剎車,然後馬上按緊油門進彎。線路好的話就可以成功出彎。過這個不能用任何高級技巧,純粹是對線路的理解。本人最高試過EVO5出彎141KM出彎,過CP3計時點速度144KM,進遂道時達到160KM。一般出彎132左右就行,千萬不要撞。此彎要過的好必須掌握強烈的節奏感,什麼時候點剎車,什麼時候開始右轉,什麼時候開始踩油門,都是一種感覺。必須多玩,找到這種感覺。
在這我只說每個賽道上五檔車主場車上第五檔時的時速,六檔車如RX8和高轉速的AE86,EA11R只要加上幾km即可。
妙義R32 160
錐冰SIL80 150
赤下S14 142
赤上EVO3 135
秋下AE86 145 GC8V 143
秋上GC8V 136
E下EVO4 115
E逆EVO4 108
八方原 ek9 135
正丸 EA11R RX8 107 ER34 103
土坂 EVO5 130
至於前4檔就簡單了,每輛車都有其固定的上檔方法.
TOYOTA--------
86M:7800-->9000-->10500
86 treun 5000-->5500-->6000
86 levin: 5000-->5500-->6000
85: 5000-->5500-->6000
MR2: 4800-->5500-->6000
MRS: 5200-->5500-->6000
Altezza: 5800-->6200-->6700-->7000
GT-4: 5800-->6800-->7000
NISSAN--------
R32: 6500-->7500-->8000
R34: 6500-->7200-->7500-->8000
ER34: 5800-->6800-->7000
S13: 5800-->6800-->7000
S14Q: 5200-->5800-->6200
S14K: 5800-->6500-->7000
S15: 5800-->6200-->6700-->7000
180SX: 5800-->6800-->7000
SIL80: 5800-->6800-->7000
HONDA--------
EG6: 6200-->7200-->8000
EK9: 6500-->7500-->8000
DC2: 6500-->7200-->8000
S2000: 6500-->7200-->7500-->8000
MITSUBISHI--------
EVO3: 5800-->6800-->7000
EVO4: 5800-->7000-->7000
EVO5: 5800-->6800-->7000
EVO6: 5750-->6800-->7000
EVO7: 5750-->6800-->7000
MAZDA--------
RX-8: 6200-->7250-->7750-->8000
FD I型: 5800-->6800-->7250
FD V型: 5800-->6800-->7250
FC: 5000-->5500-->6000
NB8C: 6000-->6500-->6500-->7000
NA6C: 5200-->5800-->6500
SUBARU--------
GC8: 5800-->6800-->7000
GDB: 5800-->6000-->6500-->7000
GC8V: 5800-->6800-->7000
SUZUKI--------
CAP:8000>9500>10000>10500
高級技術:都是一些令轉彎更快的技術,如逆甩,擦紙膠(快速降升檔位),五波技(彎心退檔技術),擦上擦(擦紙膠的終極形態),下水溝等。
逆甩:實際上是WRC和D1GP(日本職業甩尾大賽)中常用的技術,也有人稱之為假動作甩尾。例如要過一個左彎,進彎前的一段直路將車子靠在賽道左側,快到達入彎點時按一下右鍵,到達賽道右側,如果時機掌握的好的話到達最右側的時候正好就是彎道的入彎點,這時馬上轉左,車子就會產生輕微的側滑,利用這種側滑狀態使車子以更高的速度過彎。如果說傳統的過彎線路是OIO,嗎呢逆甩就是IOIO,多了一個步驟。逆甩也是很講究節奏感的技術,首先你要非常熟練的掌握OIO,知道哪裡是O的位置,然後才能練習IOIO,至於什麼時候從I的位置轉到O的位置,就要靠各位平時的練習啦。具體過彎方法請參照我的赤下錄象第1彎。
擦紙膠:廣州話擦紙膠意思是橡皮擦,形容在街機上做這個動作就像使用橡皮擦一樣。這個動作到了PSP上就變成左右手的食指先後迅速的按下L和R鍵。暫時找不到形容詞形容這個動作,呵呵。以下簡稱「擦」
首先跟大家說說快速降升檔位的原理。為什麼這樣做會使車子側滑呢?因為頭D游戲有這么一個設定,當過彎時退檔,車尾就會發生側滑。但是,有些彎道是不能退檔過的,那樣會變的很慢,怎麼辦呢?聰明的玩家便發明了這種方法:入彎前先退檔,讓車子產生側滑,同時馬上又升檔,這時車子就可以既有退檔過彎的效果又不至於減速了。擦的過程一定要快,在0.3秒完成,不然車子還是會減速的.這個技術可以配合逆甩一起使用,這樣車子的側滑幅度會更大,更告訴過彎.
注:擦的時候最好按著油門擦,不要按著剎車擦,不然減速厲害.
擦上擦:此技術又稱雙逆甩和推頭技,乃終極的逆甩+換檔技術,很難掌握。
其實本人覺得叫擦上擦才是最形象的。
因為用這個技術的過程,是要在原來的擦紙膠前先擦一下,再逆甩,再擦。而叫推頭技的話,其實並不合適,因為車實際上不是推頭,所謂推頭只是第一次向彎心擦,然後做逆甩那下會感到車子抽不出來做逆甩,造成向彎心相反的方向推頭,而並不是真正的向彎心推頭。叫雙逆甩也不正確,因為整個過程其實只有一個逆甩。
具體舉個例子,如燒雞跑碓冰的第二圈大彎(因為有廣告牌做參照物,比較容易說明)。當車轉完之前的微左彎,要順勢讓車去右邊,這里也很關鍵,如果轉完微左灣後回方向的幅度不對的話,想做出擦上擦的效果是很難出來的,很容易過早或過遲,這樣再做逆甩就會進不了最佳的行車線入灣了。當見到右邊倒數第二組白色廣告牌時,車子要在中間黃實線,然後向著廣告牌擦2下,車會甩向廣告牌,去到廣告牌前就要往左做逆甩,去到左邊的黃色轉彎標志牌前,就要按右同時擦多2下松油,看著彎心慢慢轉入,快到彎心時按盡方向,進彎心踩油出,如果線位好的話,可以180甚至181出。小彎的過法差不多,就是多了個剎車,少了右邊的參照物,如果練多了,自己會找到合適的位置的,大概位置就是要轉完前面的微左灣就要做擦上擦了。
擦上擦在PSP上面尤其難掌握,本人目前用的比較熟練的只有兩個彎,一個是錐冰左周的C121,另一個就是秋名上山的第一個急左彎。赤上有幾個彎也能用,但是不能穩定的發揮。
五波技:跟"擦"是一個原理,只不過少了升檔這個步驟。說的明白點就是在遇到需要降檔過的彎,過彎前不退檔,到了彎心才退檔,同時加油出彎,這個時候車子會側滑出彎,轉向力會增強。這個技術的好處是可以用較高的速度入彎。以赤下第一彎舉例,一般人在彎前就退4檔過,出彎只有125左右,因為進彎比較慢。運用五波技就可以130出彎,最高可達134。這個技術可以配合前兩個技術一起用,即彎前逆甩,入彎點擦一下,彎心再退檔過。是非常高級的技術。
改裝卡片:是否總是苦惱為什麼抽不中No.174性能改裝卡?是否覺得將一台車改滿如此費勁?教你一個絕招,在玩公路賽模式或者挑戰文太的時候,「故意」輸給他們,你就會發現,性能卡出現的幾率會大大增加!!至於抽不抽的中就要看諸位的運氣了。本人用這個方法,2個月改滿32台車,哈哈。
P.S:抽卡的秘訣,性能改裝卡經常會連續兩三次出現在同樣的位置,所以,如果這次出現在左邊而你沒抽到,那麼,下次你再抽左邊吧,幾率大大哦。個人建議而已。
其他卡片:除了改裝卡,其他卡片有著不同的功能,可以解開新的隱藏因素。想要解開這些卡片的功能,以No.31為例,首先點擊NEW CONTENT運行,然後進入涼介頭像的選項中(看REPLAY的地方),SOUND會出現「NEW」的字樣,進入SOUND後,再進入voice,最後點擊帶有「NEW」的NO.??,就可以解開了拓海在動畫片中的對話了。其他可運行的卡片也按照這種方法激活。
卡片的分類
31-60 增加對話:解開所有人物在動畫片中的最經典對話,這些會在公路模式中出現。最著名的就是駕駛S15「來自東京的二人」他們所說的「宇宙超級無敵剎車!~!」,熟悉動漫的玩家一定會忍俊不禁。
133-162載入圖像:每次loading的時候總是來回出現幾幅單調的圖片,想來點新意?那就將這些卡片激活吧!loading的時候就不再無聊了,欣賞重野秀一的原創漫畫也是一種享受。
163文太挑戰:得到文太的車和解開文太挑戰模式。
166-173 BGM:PSP頭D一共有19首BGM,其中有幾首被隱藏了。激活這些卡片吧!會出現街機上未曾聽到的音樂。本人最喜歡那首「DANCIN' IN MY DREAM」
主場車:某些車在某些場地會有特別好的表現,例如S14Q`S,跑其他賽道都歇菜,但是在赤城下山卻有無敵的表現。建議新手們在開始玩的時候不要什麼賽道都只用一兩輛車,某些藤原拓海的崇拜者甚至非AE86不用,其實這大可不必。AE86在某些賽道是很難開的,如土坂,正丸和E呂坡。在開始熟悉賽道的時候,盡量都用主場車開,對你熟悉賽道是非常有幫助的!補充一下,有些車盡管是賽道的主場車,可是非常難控制,最著名的例子是EA11R,正往公認的主場車,可是她非常難控制,尤其在PSP的按鍵操控下更是如此。其他的諸如MR2在E呂坡,EVO5在土坂,SXE10在正丸,都是賽道上特別難控制的主場車。
推薦的主場車:
妙義左BNR32 妙義右BNR34
錐冰SIL80 180SX
赤下S14Q`S` 赤上ST205 EVO3
秋下AE86 秋上GC8V
E呂坡EVO4
八方原EK9 EG6
正丸ER34 BNR32 RX8
土坂ER34 RX8 BNR32 EVO4
都是一些在主場非常穩而且過彎靈活的車。
ABCD改裝:這個問題.....前段時間我也在苦惱中,因為我喜歡把車改的越絢越好,包圍有多大就改多大,尾翼一定要用最大的,車頭蓋一定要換成碳纖維的。於是,所有車我都用了C,D改,A改幾乎不用。後來我又發現,用A改的車往往可以在主場跑出最好的成績,一個例子,原來我的S14Q用C改,跑赤下怎麼都只有2分25秒6,偶爾一個跑進25秒4,興奮的不得了。後來我又改了一台A改的S14Q,剛開第3把就把紀錄改寫成25秒112。目前我的成績是23秒4。於是,現在我有了五台S14Q,四台EVO4,三台BNR32,兩台FD3S.......
關於改裝換配件的疑問,應該換什麼配件好?換配件確實對車子的性能產生一定的影響,不過影響是微乎其微的,新手根本察覺不出來,等你能做每個彎都不撞,赤下打進2分27秒的時候再去考慮這些問題。
~其實SEGA方面根本就沒有在改裝上有任何的設定有公布出來
一切都以個人的感覺為准,有人認為這樣好開,有人認為那樣好開~
當然有些人要Grip,有些人要Drift
有些人要起步,有些人要尾速,這都看個人啦~
就我開的感覺,其實改裝並不是看A,B,C,D或N改
而是看改的是什麼東西~
在此我會討論~
1.引擎蓋
2.前後下空力
3.尾翼
4.排氣管
5.輪圈
其它的~差異不大,像側裙,鏡子
這里我只對三方面做討論:抓地力,側滑和推頭
1.引擎蓋:
很簡單,只分成普通的,和Carbon的,Carbon的輕。普通的重(廢話)
這里給個簡單的建議,推頭大的車,換Carbon;易漂的車,用普通的
2.前後下空力:
前面的越靠近地面的,比較容易轉向不足,但轉向穩定,不易側滑。
而離地遠的,轉向比較靈活,相對前輪捉地力較差,易側滑。
3.尾翼:
我只分成3種:沒有,拉力翼,GT翼
沒有,當然重量較輕,易側滑,但像86那種跑秋下就比較合適
拉力翼,長成ㄇ字型的或一個方塊的或像RPS13那種噴射機尾翼也算,防側滑最
有力,但重量大,較不靈活,適合漂移大的或想攻雨天的車子換。
GT翼,比較中庸的選擇。
4.排氣管:
簡單~小管走起步型,大管走中尾速加速型,簡單吧~!
5.輪圈:
告訴大家一個簡單判別的方法
爪子越少,捉地力強,靈活度小。適合滑車用,或拿來攻雨天
爪子越多,捉地力弱。靈活度大。適合轉向不足的車子用。
夠簡單吧~好開或不好開就請各位版眾自己去試羅~
麥夠問啊~
還有,沒有什麼改裝是萬能的,可以讓你從最後,變到第一
或超過那台車能有的極限,不可能把EVO4改成跟GC8V一樣跑秋名吧~
努力的練車才是勝利之道啊~!!
隱藏車:這個估計很多人都知道了,只要將公路模式打通關,就會出現文太挑戰卡片,運用這張卡片可以得到文太的座駕IMPREZA STI GC8 TYPE R(GC8V)。另外,還有一部半隱藏車.......呵呵,就是EVO6,選車時顏色選紅色,你會發現車子變的很漂亮.....著名的TOMMY MAKKINEN版本的EVO6!不過這部車的性能就......建議新手還是不要經常使用,偶爾拿來玩玩雨天漂移還是可以的,因為這輛車極其滑。
赤城高橋啟介:相信這位帥哥是很多人遇到的第一個障礙,他的起步象火箭一樣,一開始就把你給嚇住了。其實不用怕,他也就是起步後的直路比較快一點。後面他會慢慢的等你超過他的,過彎寧慢勿撞,肯定能超過他。本人曾經讓他先跑500米,然後再起步,結果過了CP1沒多久就超過他的。電腦在領先太多的時候甚至會停下來等你過他。信不信由你。
過彎線路:相信喜歡玩頭D的都會喜歡看賽車吧,頭D是非常講究過彎線路的。最基本的過彎線路就是OIO,out in out的縮寫,意思是進彎前先靠外側,到達彎心是緊貼著內側,出彎又回到外側。想了解過彎線路,建議大夥看看F1,MotoGP等世界頂級的場地賽車,你就會對過彎線路有所體會。只要能夠熟練的運用OIO過彎,你的成績就可以很快,至少在公路賽模式中找不到對手.....
選什麼車比較好??還是上面那句話,不要死抱著AE86不放!!什麼車都要開,除了比較廢的S15,S14K,NA6C,NB8C,S2000,EVO6,EVO7,AE85,AE86 LEVIN,剩下的26台車都各自擁有擅長的場地,我自己寫了一個列表,請大家參考:
TOYOTA
AE86:秋下
SXE10:正丸
MR2:E下,八方原,秋名
MRS:八方原
ST205:赤城,秋名
NISSAN
BNR32:妙義晴雨,赤城雨,正丸晴雨,土坂晴雨,八方原雨
BNR34:基本同上,比R32稍微慢一些
ER34:正丸,土坂
S14Q:赤下
S13:錐冰,秋名
RPS13:錐冰,秋名晴雨
SIL80:錐冰
MAZDA
兩部FD3S:基本所有路都能跑,全能車,卻沒有一個絕對主場.....
FC3S:赤城,秋名
RX8:頭D公認第一強車,擅長場地特別多:錐冰晴雨,赤下晴雨,E呂坡晴雨,八方原晴雨,正丸晴雨,土坂晴雨。也就是說她除了赤上和秋名以外可以應付所有賽道。但是,這輛車不好控制,轉向反映很慢。強烈建議新手不要使用
MITSUBISHI
EVO3:赤城,E下
EVO4:E呂坡,八方原,土坂
EVO5:土坂,E呂坡
HONDA
EK9 EG6 DC2
著名的八方原三劍客,也是錐冰賽道表現最差的三部車,如果想挑戰自己的極限,請用其中一輛挑戰錐冰文太.
SUBARU
三輛車都適合秋上。
GC8V是除E呂坡外的全能車,操控感非常好,建議新手使用
SUZUKI
EA11R:妙義,秋名,正丸。強烈建議新手不要用她打正丸,滑到死。
Ⅷ 頭文字D4,FD和FC要怎樣改裝、
首先糾正下,D4沒有土坂(土坂是D3),你所說的帝王隊應該是京一的車隊,主場叫伊呂波路,俗稱E下。
FD,FC改裝首先要確定你要把內改全部改滿,意思就是車體內部的所有項目(發動機,懸掛,車體,電腦,牽引。。。一共5項目都改滿,意思全是7才行)完成內改。
然後是外改:如果你不是很懂就按照啟介,涼介的樣式修改就好。其中FC的輪胎不要選黑色就行了,那個很滑。。
祝游戲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