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移動ABCDNETS對應
ABCDNETS對應網、雲、數、智、安、邊、端、鏈。
結合「東數西算」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和骨幹傳輸網路轉型; 中國移動稱,將以算為中心、網為根基,深度融合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加快實現「算力泛在、算網共生、智能編排、一體服務」目標。在算力基礎設施方面,一是對接國家「東數西算」部署,深化頂層設計,完善全網算力服務資源池、網路互聯互通等規劃建設方案;二是強化全網算力資源的互聯和統一調度,加快邊緣雲建設部署;三是持續推進三朵雲融合,優先推動移動雲、IT雲底層架構、通用能力共享,研究制定IaaS層整合的架構方案和部署策略。
B. 中國移動TD網路建設進度
「 TD用戶目前已超過20萬戶。」中移動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建宙表示。目前TD用戶由手機、數據卡以及無線座機等部分組成,從2009年新發展的TD用戶來看,TD數據業務發展勢頭明顯。賽迪顧問的數據顯示,目前已經累計銷售18.9萬TD數據卡。
但是,2009年新發展的157號段、新發展先鋒卡用戶以及188號段新發展3G用戶相對較少。目前,還沒有GSM現網通過「三不」使用3G業務的用戶。
廣東移動有關人士透露,廣東移動計劃全省各城市在今年年內完成TD全覆蓋,TD用戶將發展至50萬。《通信產業報》(網)記者獨家獲悉,廣東移動HSDPA數據卡用戶約佔三分之二,手機用戶約佔三分之一。
TD網路建設提速迫在眉睫,王建宙透露:「最終目標是在2011年末,讓TD覆蓋我國所有的地級市。」那麼中國移動TD各期的具體進展情況如何呢?
TD一期塵埃落定
「TD第一期工程已實現。」王建宙表示。伴隨了10城市無線網2萬多個基站的開通,現在TD一期接入網建設已經進入了後期的精細化優化補站階段。最近,一期城市網路優化補站又有新突破,建設進度靠後的北京已完成補站建設。接入網的建設是網路建設中最大的投入,不過核心網的升級也是追求平滑升級的中移動關心的重中之重。
內部消息顯示,中移動核心網建設進展非常順利,一期HLR改造進入收官階段。截至記者發稿時,除上海外,其餘城市均已完成HLR改造工作。大唐移動技術專家何蓉表示,HLR升級是中移動現網融合核心網側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之一。電路域方面,《通信產業報》(網)記者獨家獲悉,所有城市均已完成MSC軟交換改造工作。另外,中移動在天津、福建、廣東地區先行展開TD與2G共MSC融合測試工作。中科院劉學勇博士表示:「共MSC改造摸索出切換區的設置與網路質量的關系,為其他地區的改造提供借鑒經驗。」分組域方面,由於分組域由多個網元組成,改造復雜度大於電路域部分。目前,除北京外其餘城市均已完成分組域設備改造工作。
TD二期快馬加鞭
「TD第二期全面開始建設。」王建宙表示。中國移動TD二期網路建設逐步深入,其中無線側圍繞設備到貨、配套改造、設備安裝、基站開通等工作展開。據悉,TD網路二期新站選址基本完成,基站安裝完成7成,基站開通則接近4成。在基站安裝方面,長沙、鄭州、福州、濟南、海口進展較快,均超過了80%。在開通基站方面福州、鄭州、海口、長沙、濟南進展較快。
其中看出,中興、諾基亞西門子通信等廠商表現突出。截止到3月6日,中興TD二期基站安裝率為75.46%,基站開通率為48.48%。長沙地區示範站安裝完成,基站安裝完成100%,開通完成100%。濟南基站安裝完成100%,開通完成76.16%。
目前,TD二期建網進展迅速,TD二期建網所有城市已打通以視頻通話為標志的當地首個TD電話。其中諾基亞西門子通信已經完成包括HLR軟體升級、安裝開通測試、軟交換集成測試、網路優化等多項工作,在福建、江西、河南和海南四省提前實現接通第一個測試電話的任務。二期核心網進展參差不齊,《通信產業報》(網)記者獨家獲悉,濟南、鄭州2城市融合組網改造進度較快,已全部完成;石家莊、大連、長春、蘭州總體進度較慢。HLR、MSC、SGSN、GGSN和CG完成比例依次為七成、九成、六成、五成和四成。除了核心網的融合改造,在業務平台改造、話務網管改造和BOSS改造上,進行得比較順利。據悉,業務平台改造方面,大約完成七成。這樣,系統的共存和互操作工作都完成2/3以上,達到了中移動的預期目標和進度。
TD二期建設已經進入尖峰時刻,整體供貨基本已經完成,接下來的工作重心開始向基站開通轉移,運營商下屬施工和監理公司將會成為攻堅單位,這個過程中有一期的建設經驗可以直接學習,而且運營商對網路建設進度是高度可控的,預計六月完成TD二期建設難度不大。
TD三期蓄勢待發
「第三期工程的准備工作正在進行中。」王建宙表示。中國移動TD三期工程已經如期順利展開,即將開展TD三期工程的勘查設計、新站選址、配套設計、配套建設等前期工作。目前,中國移動已匯總各省市三期工程設備采購需求,並於3月16日發放技術招標書,此次技術評標將於4月5日前回標,而更為重要的商務招標還要到4月份,整個招標過程將於5月出結果。
早在2月16日至25日,TD無線網設備廠商就已經向中國移動就各廠商TD設備功能、性能和技術滿足情況以及無線設備網管和網路安全技術滿足情況進行了兩輪TD設備技術交流及澄清工作。根據招標文件,本次TD無線網設備招標涉及佛山、無錫、溫州等200個城市,采購規模約為4萬無線基站,近26萬無線載扇,是二期采購規模的1.6倍。目前中移動31省均已完成基站勘查工作,累計勘查基站約4萬個。三期完成後,TD網路基站的數量將超過8萬個。中國移動計劃在2010年,實現TD在國內的完全覆蓋。
目前,TD三期網路建設中就重點考慮了接入網部分的資源復用,據知情人士透露:「經初步測算,共站比約佔八成。」,另外,在TD三期工程實施中將直接採用新的2∶4上下行時隙配比,以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時隙配比從3∶3調整為2∶4的最佳配比之後,語音業務的容量有一定減少,但數據業務的承載能力將提升一半。另外,為了避免交叉時隙干擾,在通常情況下將在室內、室外全網採用統一的時隙配比。
C. 雲計算 移動互聯網 物聯網所需的硬體設備是什麼
物聯網硬體包括四大模塊構成:M2M;兩化融合;感測網和RFID,
所需硬體可以從這四個環節分析,比較常見的如感測器、RFID、嵌入式設備以及通信設備等。
M2M是將數據從一台終端傳送到另一台終端,也就是就是機器與機器(Machine to Machine)的對話
兩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業化的高層次的深度結合, 是指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兩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撐,追求可持續發展模式
感測網的定義為隨機分布的集成有感測器、數據處理單元和通信單元的微小節點,通過自組織的方式構成的無線網路
射頻識別,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術,又稱無線射頻識別,是一種通信技術,可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數據,而無需識別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
D. 中國移動TD-SCDMA二期在哪28個城市建設
中國移動TD二期建網的28個省會城市以及直轄市包括:石家莊、太原、呼和浩特、長春、哈爾濱、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南昌、濟南、鄭州、武漢、長沙、南寧、海口、重慶、成都、貴陽、昆明、拉薩、西安、蘭州、西寧、銀川、烏魯木齊。此外,寧波、大連兩個非省會城市也被納入TD二期建網城市之中。
西安在此行列中
E. 中國移動集團 EC/SI是什麼縮寫
EC是集團客戶的意思,SI是業務集成商。
集團客戶是指以組織名義與一個公司簽署協議,訂購並使用該公司通信產品和服務,並在該公司建立起集團客戶關系管理的法人單位及所附屬的產業活動單位。
移動SI是由中國移動定義的業務集成商(Service Integrator)簡稱。傳統系統集成商主要開展軟硬體集成,通過集成獲取一次性費用;而移動SI主要幫助中國移動獲取客戶關系與需求。
移動SI與中國移動、集團客戶一起構成了集團移動信息化價值鏈中的三個主要實體。藉助移動SI的力量,提高業務集成能力,是中國移動揚長避短,快速、高效率啟動集團客戶市場的重要途徑。
F. 移動網路與聯通構造原理
移動網路和聯通網路構造原理都屬於移動通信網路體系架構:網路架構,該架構可分為三大模塊:網路部署場景、接入網和核心網。
具體的構造原理和試驗如下:
3.1.1中國移動黑龍江公司網路部署場景設計方案
1.室外藉助分布式天線(distributedantennasystem,DAS)和大規模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配備基站,天線元件分散放置在小區,且通過光纖與基站連接。移動事物(如終端)部署Mo-bileFemtocell,可以動態地改變其到運營商核心網路的連接。同時,部署虛擬蜂窩作為宏蜂窩的補充,提升了室外覆蓋率。
2.室內用戶需要與安裝在室外建築的大型天線陣列的室內AP進行通信,這樣就可以利用多種適用於短距離通信的技術實現高速率傳輸,比如60GHz毫米波通信,可以解決頻譜稀缺問題。
3.1.2 中國移動黑龍江公司接入網設計方案
5G通信網路接入網部署中,採用新型的分布式基站進行組網把宏基站的部分載波通過標準的CPRI介面拉遠實現分布式組網,也就是將傳統基站的基帶處理部分(BBU)和射頻收發信機部分(RRU)設計成單獨的模塊。分布式基站不僅帶來快速、便捷的網路部署,而且有利於大幅降低運營商建網的成本。由於無線頻譜資源的高價格、高頻通信技術的使用,使原有基站覆蓋密度越來越大,因此必須對無線接入側的網路做相應的調整,才能保證5G網路下的無線帶寬及物聯需求的應用。
CoP(CPRI over Packet)承載技術是承接5G通信網路接入網中的研究和部署重點。為滿足業務需求和基站承載,需要建立一種新的承載技術架構來滿足雲通信的需求,現通過以下幾點方案進行接入網部署:
在RRU增加的情況下使其滿足免機房需要,新的CoP FO 設備能跟RRU供址部署,建立成一個新的前傳網路(Fronthanl),通過CoP FO 設備將RRU進行匯聚傳給接入側的A設備。該方式針對現有IP RAN設備基本無需改動,只需要在原有的設備中插入帶有CRPI協議的新增板卡就可以工作。
對於Fronthanl接入側的保護機制有CPRI介面和ETH介面;網路側保護機制可以採用線性「1+1」保護或環網Wrapping、Steering保護。
對於無線側RRU的接入點模塊FO是全室外模式,易部署、省機房,滿足於大網路容量要求。
在組網類型上,優先選用環型拓撲結構,可以實現RRU任意的部署,實現接入設備A無源CWDM解決方案。
3.1.2 中國移動黑龍江公司核心網設計方案
1.現有核心網網元由傳統平台向雲平台演進
(1)RCS在互聯網基地部署應用,IMS AS、CSCF/BGCF等網元進行技術試點;
(2)控制類網元(MME、PCRF)、數據類網元(HSS、HLR)、信令轉接網元(DRA)等正在研究設計階段,成熟後馬上推動現網引入;
(3)媒體轉發面網元(MGW/SBC),根據SDN技術進行進行部署;
(4)2G、3G電路域相關網元正逐步融合、替換和退網,不再考慮運化升級。
構建以DC為中心的網路雲化平台,部署基於雲化架構的NFV(網路功能虛擬化),引入跨DC部署與無狀態設計,並將傳統核心網業務搬遷至此雲化平台;
2.控制面網元功能重構
(1)業務處理節點:承接傳統核心網GW/SBC等媒體接入處理類網元的功能;
(2)融合控制接節點:承接傳統核心網MME/CSCF/HSS等管理控制類網元和HSS的等用戶數據類網元的功能;
(3)業務能力節點:承接傳統核心網應用服務AS/業務平台類網元的功能層次,同時支持提供網路能力開放和網路拓撲設置功能。
3.引入C/U分離,並利用MEC技術構建分布式網路,保障低時延業務應用。
4.引入SBA架構、網路切片Slicing、接入無關技術Access Agnostic,為各式各樣差異化需求提供on demand服務,以支撐5G業務。
3.2 5G關鍵技術
3.2.1 CoP(CPRI over Packet)承載技術
CoP承載技術是集成前傳承載和後傳承載的中心樞紐模塊,採用的是高效裝載技術,其由於CRPI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是的數據成幀靈活,便於整個網路調節,採用光承載,繼承了原有波分承載的有點,也能進一步節省傳輸光纜。CPRI over Packet的NGFI承載方案,具體對比指標比較如下:
3.2.2 網路功能虛擬化(net-workfunctionvirtualization,NFV)
NFV(網路功能虛擬化)利用軟硬體解耦及功能抽象,以虛擬化技術降低昂貴的設備成本費,根據業務需求進行自動部署、彈性伸縮、故障隔離等步驟,讓運營商可通過此極速將承載各種網路功能的通用硬體與雲計算虛擬化技術相結合,實現網元虛擬化和虛擬網路可編程,簡化網路升級的步驟和降低購買新專用網路硬體的成本,把網路技術重點放到部署新的網路軟體上。
3.2.3 基於OFDM優化的波形和多址接入
5G NR設計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項決定,就是採用基於OFDM優化的波形和多址接入技術,因為OFDM 技術被當今的 4G LTE 和 Wi-Fi 系統廣泛採用,因其可擴展至大帶寬應用,而具有高頻譜效率和較低的數據復雜性,因此能夠很好地滿足 5G 要求。 OFDM 技術家族可實現多種增強功能,例如通過加窗或濾波增強頻率本地化、在不同用戶與服務間提高多路傳輸效率,以及創建單載波 OFDM 波形,實現高能效上行鏈路傳輸。
不過OFDM體系也需要創新改造,才能滿足5G的需求:
1. 通過子載波間隔擴展實現可擴展的OFDM參數配置;
2. 通過OFDM加窗提高多路傳輸效率。
3.2.4 靈活的框架設計
5G NR靈活的框架設計:
1. 可擴展的時間間隔(Scalable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
相比當前的 4G LTE網路,5G NR將使時延降低一個數量級。目前LTE網路中,TTI(時間間隔)固定在1 ms(毫秒)。為此,3GPP在4G演進的過程中提出一個降低時延的項目。盡管技術細節還不得而知,但這一項目的規劃目標就是要將一次傅里葉變換的時延降低為目前的1/8(即從1.14ms降低至143µs(微秒)。
2. 自包含集成子幀(Self-contained integrated subframe)
自包含集成子幀是另一項關鍵技術,對降低時延、向前兼容和其他一系列5G特性意義重大。通過把數據的傳輸(transmission)和確認(acknowledgement)包含在一個子幀內,時延可顯著降低。
3. 先進的新型無線技術(Advanced wireless technologies)
5G必然是在充分利用現有技術的基礎之上,充分創新才能實現的,而4G LTE正是目前最先進的移動網路平台,5G在演進的同時,LTE本身也還在不斷進化(比如最近實現的千兆級4G+),5G不可避免地要利用目前用在4G LTE上的先進技術,如載波聚合,MIMO技術,非共享頻譜的利用等等。
大規模MIMO: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術是目前無線通信領域的一個重要創新研究項目,通過智能使用多根天線(設備端或基站端),發射或接受更多的信號空間流,能顯著提高信道容量;而通過智能波束成型,將射頻的能量集中在一個方向上,可以提高信號的覆蓋范圍。
毫米波:
全新 5G 技術正首次將頻率大於 24 GHz 以上頻段(通常稱為毫米波)應用於移動寬頻通信。大量可用的高頻段頻譜可提供極致數據傳輸速度和容量,這將重塑移動體驗。但毫米波的利用並非易事,使用毫米波頻段傳輸更容易造成路徑受阻與損耗(信號衍射能力有限)。通常情況下,毫米波頻段傳輸的信號甚至無法穿透牆體,此外,它還面臨著波形和能量消耗等問題。
G. 中國移動寬頻最新套餐介紹
中國移動寬頻套餐分別有以下幾個:
1、一年20兆寬頻網路資費600送150話費,二年資費900送300話費。
2、一年50兆寬頻網路資費980送240話費,二年資費1500送50話費。
3、一年100兆寬頻網路資費1380送380話費,二年資費1800送600話費。
(7)中國移動網路雲二期硬體集成擴展閱讀:
有線通寬頻
移動依託鐵通發展自己的有線寬頻的同時,發展移動有線通,是移動在2008年電信業重組之後與廣電合作推出的一種有線寬頻上網業務。移動為了和電信聯通進行有線寬頻服務的競爭,推出了這個業務。移動有線通是針對家庭用戶或企業提供的基於雙向有線網路的寬頻接入服務。
當然移動有線通是針對有線上網提出的,移動很早就開辦了無線上網業務如:手機上網、3G上網、WLAN(WIFI),有線通的推出也使人們多了一種上網運營商的選擇。
移動有線通還沒有很好的網路覆蓋,對於大多數想嘗試移動有線通的用戶必須先咨詢移動公司才能辦理這個業務。因為並不是每個地方都能辦理的,有些地方也由鐵通代辦。
WLAN
WLAN 信號覆蓋范圍內,以無線方式接入互聯網。
數字校園:是指移動為各學校及教育主管部門提供與其日常生活、辦公和學校管理緊密耦合的信息化平台,以滿足師生隨時隨地通信溝通、學習、互聯網暢游等辦公、學習和生活的需要。
cmcc即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 Corporation的簡稱,是中國移動隨e行WLAN業務,電腦、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搜索到的無線網路信號標示,一般在電腦右下角顯示,cmcc-e大部分適用於中國移動校園網業務。
無線音樂
中國移動無線音樂俱樂部(以下簡稱無線音樂俱樂部)是為廣大中國移動用戶提供的一站式音樂體驗新平台,包括音樂下載、音樂共享、音樂傳播、音樂交流等服務。無限優質豐富的音樂產品與服務將讓俱樂部會員更加暢快地享受到移動音樂的淋漓盡致!音樂產品優惠、明星見面會、演唱會門票...各項會員特權,讓你自由暢享音樂國度。
手機報
手機報是中國移動與國內主流媒體單位合作的一項自有增值業務,它以彩信通信方式為主,以WAP方式輔助瀏覽,向客戶提供資訊服務(含新聞、體育、娛樂、文化、生活等內容),客戶可以定時收到報刊彩信或隨時通過WAP方式直接閱讀,獲取渠道及時、便捷,內容權威。
中國移動官網-寬頻辦理
H. 怎樣設置中國移動網路
CSD參數設置
設置組名稱:中國移動;主頁:http://wap.monternet.com;連接安全:關;傳輸方式:GSM數據;撥號號碼:17266;數據通話類型:模擬或數據機;數據通話速率:9600;客戶名及密碼:wap;APN接入點:cmwap;網關埠:9201;IP地址:10.0.0.172
I. 中國移動雲網通又稱什麼
V網通。
V網通作為移動辦公和企業內部交流的工具,提供雲端(集團)通訊錄集成、同事來電彈屏提示、信息交互、工作圈、任務管理、公告發布等功能,可滿足企業移動辦公的數據安全性、反應及時性等需求,幫助企業降低溝通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作為AWS APN進階級技術合作夥伴與AWS Direct Connect合作夥伴,雲網通提供AWS雲連接服務,幫助客戶快速實現企業與AWS 專線網路連接。
J. 中國移動5G黑科技是什麼
中國移動帶來包括5G無人駕駛、5G智慧工廠、5GVR體驗、阿爾法機器人等多項5G應用,亮出「5G智造」實力。
無人駕駛一直以來受到現有無線網路速率低、時延長等條件的制約,無法大規模推廣商用。5G的出現將會打破這種僵局。安徽移動已經與合力叉車完成全國首例5G AGV工業車輛應用。該系統基於5G技術搭建叉車無人駕駛平台,將自動化物流與工業製造完美結合。憑借5G網路的低時延、大帶寬的特點,實現叉車行駛、路徑規劃、任務下達、裝卸等全自動操控。這一技術應用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作業效率、縮短物流周期,是「無人工廠」「熄燈車間」的最佳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