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手機是如何通過基站/WIFI接入互聯網的
手機通過基站/WIFI等兩大類無線熱點接入互聯網,以下是各類的網路框架。
(1)移動通信網(基站)2G/3G/4G
(2)固定通信網(WIFI)ADSL/EPON
❷ iphone上怎麼獲取基站信息和當前手機信號
iOS設備都可以使用哪些方式進行定位?
最早期的iPhone只支持 手機基站定位, 之後通過iOS軟體升級引入了 WIFI定位, 而從iPhone 3G開始,
iPhone手機就通過內置GPS處理晶元, 支持 GPS衛星定位 (准確地說, 應該是AGPS, 即:輔助GPS). 從iPhone
4開始,GPS換用了精確度更高,耗電更少的,靈敏度更高的晶元,而從iPhone4s和new iPad
3G版開始,增加了支持俄羅斯GLONASS衛星定位系統的支持。
下面詳細列舉了所有的設備和支持定位的情況:
定位模式有3種:
1、衛星定位
(1)GPS衛星定位:iPhone 3G/3GS/4/5,3G/4G版的iPad 支持
(2)GLONASS衛星定位:iPhone 4/5,3G/4G版的iPad 3/4/Mini 支持
2、手機基站定位
同1.1GPS衛星定位,即iPhone 3G/3GS/4/5,3G/4G版的iPad 支持
3、WIFI定位
所有iOS設備,包括Mac電腦也支持。
下面分別介紹下三種定位方式以及蘋果在iOS系統中對其的優化:
手機基站定位:
原理:
每個手機基站都有一個標識符,iPhone或3G
iPad可以搜集周圍所有收到信號的基站和它們的標識符,通過聯網發送到蘋果雲端伺服器,再由伺服器根據這些基站的的位置信息查詢並計算出當前位置,然後返回給手機。因為基站信號輻射范圍大,所以誤差也大,在500米~
幾公里.
特點:定位速度最快, 耗電最少,誤差幾百上千米.
iOS優化:
無網基站定位:
傳統的基站定位需要連接雲端伺服器,產生網路流量,iOS4對其進行了優化,可以在沒有網路連接時支持無網定位,因為蘋果預先已經將一些重要基站(幾十公里選一個)提前存儲在iOS系統中,在無網情況下,不用上網也能通過這些本地基站信息定位到用戶位置,但這個誤差范圍更大,在10公里到50公里。
無網基站定位的前提是:您的手機能接受到內置在手機中的那些「重要基站」的信號,不一定是您手機所屬運營商,只要能收到信號就可以了。
WIFI定位:
原理和基站定位原理差不多,iOS設備(或者Mac電腦)通過無線網卡手機周圍所有的WIFI熱點(不需要連接上,只需要有信號就行),獲得它們的MAC地址,然後到蘋果雲端伺服器查詢這個熱點是否已經登記,登記的話它的位置是多少,最後通過計算(多個熱點折中)得到當前位置並返回給用戶。只要收到手機信號的地方都可以基站定位,所以室內室外一樣。
特點:WIFI定位速度、耗電和精度都介於基站和GPS之間,精度大概在幾十米。(注意,WIFI定位的支持范圍沒有基站定位廣,但是蘋果的雲端伺服器一直在不斷增加新的熱點信息,使得熱點定位支持的地區越來越多)
iOS優化:無網WIFI定位:
傳統的WIFI定位需要網路,但是iOS對其進行了優化,可以實現無網WIFI定位。原理時iOS設備在您有網路連接時,會大致定位出您的位置,並自動下載您所在地區周圍(幾個街區寬度或者更多)所有的WIFI熱點的信息到本地。之後,當您在周圍行走並WIFI定位的時候,即使沒有網路,iOS照樣可以利用之前下載的WIFI熱點信息定位出您的位置。
這也是為什麼有人號稱WIFI無網可定位的原因,但注意:無網WIFI定位的前提是您在這個區域附近曾經成功上過網,如果初次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是無法定位的哦。
關於自動下載的熱點個數和范圍,這個是蘋果根據當地熱點的密度動態決定的,當地熱點很多時(如市中心),可能只下載幾條街道範圍的所有熱點,當地熱點密度很小時(例如海濱城市),可能會下載整個城市的所有熱點。
GPS定位:
(GLONASS原理與此類似,不做額外介紹)
原理
這個是美國軍方搞的, 軍民兩用,
但仍然完全受軍方控制(比如可以隨時隨地設置某個地區收到的信號與否及其精度),其原理就是:利用天上的衛星(共24顆)不斷地廣播信號,
地面的GPS接收設備收到信號後, 通過分析多個衛星信號,就可以計算出地球坐標,GPS保證全球任何一個地方(98%)都可以同時收到至少4個衛星的信號,
從而可以准確確定您的經緯度以及海拔位置. GPS定位精度可達10米以內,不過這是美國軍方控制的, 戰爭時期可能變的不穩定或者誤報. (不過我國也有自己的系統,
北斗系統, 目前已經亞洲的覆蓋,
還在推廣中)衛星定位必須要能收到衛星信號,因為衛星信號都是很微弱的,雖然iPhone4開始提升了GPS硬體的靈敏度,但仍然需要在窗戶旁,或者戶外使用,才能確保衛星信號的強度和穩定性。與基站定位和WIFI定位相比,GPS耗電最大,速度最慢,但是精度最高。
而iPhone的GPS與純粹的GPS定位不同,
稱為A-GPS,即輔助GPS.(比GPS更優,不過GPS也分晶元和性能的,不是說所有的AGPS比所有的GPS都好)因為GPS定位中最耗時、最耗電的就是獲取當前天上的衛星信息,哪些衛星可見、在什麼位置、時鍾是多少等等,這個過程可能花費數十秒甚至幾分鍾,而AGPS就是利用網路,首先將基站定位或者WIFI定位獲得的大概位置發到遠程伺服器,有伺服器進行查詢和計算,得出這個位置下當前衛星信息,反饋給iOS設備,iOS設備就可以直接用這些信息來接受衛星信號,不用自己去掃描分析了。這樣可以極大提高定位速度,將初次定位時間縮短到1~2秒完成。
A-GPS優點是定位快,缺點是需要網路,但也只是在初次定位時需要網路,因為一旦衛星信息返回,在有限時間和范圍內,這些信息無須改變,之後的GPS定位就不再需要聯網,都是直接用這些衛星參數接受信息了。
在iOS設備上,上述定位方式會綜合應用,一般地,可能先按照最快的「無網基站定位」返回一個位置,當有網路連接時,在用有網基站定位更新位置,然後,利用AGPS上網查詢衛星星圖,最後,在能收到GPS信號的情況下,轉為使用GPS定位。
根據當前信號情況和網路環境,iOS可能在上述方式之間反復迭代,不一定一致特定步驟或者方式,而且隨著iOS升級,定位順序和規則可能改變。
❸ 如何繞過手機基站定位
問題不清晰,無法回答。
❹ 手機上網後信號怎麼通過基站傳到互聯網伺服器
答:1.首先手機通過固有的SIM卡頻率發送到基站的,基站通過光纖傳送到伺服器,伺服器處理完瞭然後通過光纖傳送到基站,2,基站再傳送數據給你手機或者卡!具體的只有運行商才清楚的,這也只是我所知道的答案
❺ 手機是怎麼與基站通信的
基站發射的微波始終跟蹤著手機,當用戶從一區域過渡到另一區域時,手機自動進行切換。也就是說,手機始終在基站的「監視」之中,這就有點象處在雷達監視中的飛機。基站只是起著發射信號的作用,而進行數據處理、轉換的中心則是網路運營商的中央機房計算機系統,計算機擔負著數據的處理、傳輸,計算費用等任務。基站與系統也是時刻保持聯系的,基站將用戶的信息及時反饋給系統,而且將用戶在進行數據業務的同時將數據傳輸給系統,然後系統再進行中轉。因此,我們不難發現手機用戶、基站、中央計算機系統之間的關系。
這就是手機通信的基本原理,當然在實際操作中絕對沒有這么簡單,但是如果我們明白了這個基本原理以後,我們可以解釋許多平時遇到過的現象。
就象前面所說的當你的手機處於信號盲區別人打你的手機的時候,這時候系統自動給予用戶不在服務區的提示。原因很簡單,當用戶處在信號盲區,這時候用戶和基站暫時脫離聯系,基站尋找不到用戶,所以就給中央系統反饋信息,系統記錄下來,認為此用戶脫離服務區,當別人撥打此用戶的時候,系統自動播放事先錄制好的語音提示,所以就能聽到「您所撥叫的用戶不在服務區……」的提示。當用戶再次進入網路服務區內,重新進入基站的「監視」中,基站又給中央系統反饋信息,系統記錄下來,重新接通,於是用戶恢復到了正常通信狀態。
有這樣一種有趣的現象不知道大家是否發現過沒有,當手機開機的時候強行取下電池後,然後撥打該手機,仍然會聽到用戶不在服務區的語音提示,這又是為什麼呢?(開機的時候強行取下電池有損手機壽命,強烈建議大家不要去試,否則後果自負哦)我們已經知道,手機是時刻與基站保持聯系的.當我們關機的時候,手機向基站發出退網信息,然後基站將信息反饋給中央系統。關機後,系統自動記錄該用戶的關機信息.所以當我們關機以後,別人再打你的電話,就聽到的是'您所撥叫的用戶已關機,請稍後再撥'的語音提示.當我們開機的時候,手機又向基站發出登陸網路信息,然後尋網,待登陸好網路以後我們就可以使用手機進行通話等業務了.那為什麼手機在開機狀態取下電池,然後如果別人再打就認為你的手機不在服務區了呢?當我們在開機狀態取下電池,這個時候手機是被強行關機的,並沒有來得及給基站發送關機信息的,但是這個時候,手機關機了,與基站突然脫離聯系,基站不能正常跟蹤手機,基站將信息反饋給中央系統,系統就認定此用戶進入信號盲區,所以系統自動記錄此用戶不在服務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