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信號 > 網路和手機使人進步

網路和手機使人進步

發布時間:2022-08-10 11:07:18

① 為什麼說網路和手機積極地影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聯合實際談談網路對人際交往與溝通的影響

電信溝通包括電話,手機簡訊,電子郵件,網上聊天,博客留言等,由於通過電子媒介,所以不算是口頭溝通,也不完全屬於書面溝通。其中電話溝通偏向於口頭溝通,手機簡訊,電子郵件,網上聊天,博客留言則偏向於書面溝通,而網上聊天介乎兩者之間。

雖然科技發展已經幫助我們實現了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方式的全天候的溝通,其方便性,低成本更大程度地滿足了人們溝通的需求,但是同時也使得溝通越來越扁平化而失去了鮮明的個性。或許是目前的網路實在是太方便了,很多人寧可發郵件也不親自打電話向朋友噓寒問暖,更吝嗇於去關心身邊的人。對這一矛盾現象我們需要認真對待。

同傳統的人際關系相比,網路人際關系有其自身的特點。

一、人際交流方式的改革和更新

媒介本身是一種信息交流的工具,從傳統的電話到電視的出現,已經改變了過往的信息交流模式,如今網際網路的崛起,創造了一個跨越時間、地理上之限制的人際溝通與互動空間,產生了另外一種不同以往的社會互動行為,形成了一種新的溝通模式與人際關系,並使得人際交流溝通變得更為廣泛和快捷。

1 、聊天工具

從ICQ ,MSN 以及一些公共聊天室,網路聊天為人際交流的開辟了更為廣闊和自由的空間。在這之前,人與人的口頭交流被局限在面對面或是打電話的固定模式,交流空間相對狹隘和約束。同時,身份也是彼此熟悉,交流范圍比較固定。而網路聊天使人們沖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為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

② 沉迷手機網路對個人成長進步的危害

事例(1): 心急如焚的羅先生告訴記者,他的兒子小泉從2002年開始就迷戀上網,平時就泡在網吧里,整天痴迷於《傳奇》、《星際》等游戲。隨著時間的推移,小泉漸漸不願上學,也不願與其他同學來往,甚至還向羅先生提出「請家教」的要求以逃避學校的集體生活。 前幾天,小泉獨自一人從在廣東工作的媽媽那裡回江華。羅先生一直未見到其到家,打他的手機也打不通。就在羅先生心急如焚、准備向派出所報案的時候,小泉終於回來了。原來,小泉從廣州乘火車回到江華,但到江華後他沒有回家,徑直「泡」進了街頭的一家網吧,直到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錢,再沒錢上網了才想到回家。而此時,小泉在網吧里已經連續「奮斗」了3天2夜。此後,小泉就不大願意與人交流,甚至經常莫名其妙地發脾氣,有時顯得十分暴躁。 羅先生告訴記者,由於自己從事客運工作,平時比較忙,加上妻子也在外地工作,很少過問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小泉本來就沉默寡言,現在成天沉迷於網路游戲中,其性格更加孤僻,「有時一天都難說上一句話」。對此,羅先生一臉的苦惱。 事例(2): 市區某中學的學生阿項(化名)因過分沉迷網路游戲,升上初中後不到半個學期就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其父母不得不為他辦理休學手續,帶著他四處求醫。天到晚走神,經常自言自語;性格孤僻,喜歡玩電腦游戲,不喜歡與人溝通;情緒變化無常……盡管阿項休學已有一年多的時間,但其在校期間的種種怪異言行,不少老師和同學至今仍然印象深刻,對其因過分沉迷網路游戲而導致精神分裂,更是表示可惜。 據曾擔任阿項課程的劉老師稱,阿項一天到晚經常精神恍惚,上課時不斷自言自語。劉老師好奇之下,問其跟誰說話,不料阿項竟說有人在他耳邊說話。劉老師聽了大為驚訝,立即將此事反映給家長,家長將其送到醫院作詳細檢查。經檢查,發現阿項患的是精神分裂症,估計是因長時間沉迷網路,精神一直處於緊張狀態而得不到有效鬆弛所致。由於阿項已無法正常上課,父母只好給阿項辦理了休學手續。記者在阿項曾就讀過的學校采訪時,他的部分同班同學表示,阿項在班上絕對算是一個另類,行為古怪,平時沒什麼交往。「他的喜怒哀樂變化很快,一會兒高興得手舞足蹈,一會兒又顯得很沉悶,著實讓人摸不透。」一位同學表示,阿項在班上沒有什麼要好的朋友,上課不聽老師講課,下課後喜歡看窗外,臉上經常會浮現出詭秘的笑容。有段時期,有同學曾試圖與他交朋友,但每每跟他談話,他卻從不回話,只是用笑容來回應,根本無法進其內心世界,最後只好放棄。 由於阿項在校期間的行為越來越讓人難以捉摸,其班主任曾就此向學校領導呈遞了一份報告,阿項成為了校方重點關注的對象。記者在這份內部報告中看到,班主任稱阿項自2004年開學以來,問題越來越多:不講衛生,隨處吐痰和吐口水,有時甚至還故意吐在同學身上;開學後性情大變,膽子越來越大,多次主動無事生非挑釁同學;復仇心態較重,對同學有暴力傾向,同學間有小小的摩擦他都會進行復仇,缺乏同情心,嚴重影響課程秩序和同學的團結;在校表現怪異,對自己的種種失常行為不能自我控制。目前,阿項因精神分裂症已經休學,至今還在求醫途中。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發現,阿項沉迷於網路游戲,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不當要負上相當大的責任。 據了解,阿項的父親是做生意的,經常早出晚歸,根本無暇管教孩子。阿項的母親文化水平不高,下班回家後除關心兒子的生活起居外,其他方面則十分縱容。自阿項上小學五年級,父母就為他購置了電腦,不料兒子竟然用電腦玩起網路游戲,而且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經常玩到凌晨兩三點。盡管父母發現後加以干涉,軟硬兼施讓他休息,可當他們一走開,阿項馬上又爬起床來繼續忘我「奮戰」。 沉迷網路16歲男孩打父母 【來源:北國網-半島晨報】 男孩:已分不清游戲和現實 心理醫生: 青少年沉迷於暴力游戲,容易導致犯罪 警方:學校和家長要對孩子上網加以引導 晨報訊(記者劉暢)「快給我錢,快點!」隨著一聲聲的大喊,一計計重拳落在了張力 (化名)的身上。 昨日,家住大 連市西崗區八一路的張力說,兒子前晚上網玩游戲回家要錢,他沒給,兒子竟動手打了他和妻子。 張力說,自從兒子迷上網路游戲後,經常以學校收學雜費等理由向他要錢,還經常逃課,學習成績也從班上10名左右下滑到現在的30多名。兒子越來越傾向於以自我為中心,他和妻子曾經找兒子談過,但是說輕了兒子低頭不語,說重了就出口辱罵他和妻子。前晚,兒子回家很晚,進門就要錢,被他拒絕,兒子竟出拳把他打倒在地,妻子阻攔,兒子竟把妻子推到一邊,隨後從妻子的錢包里掏出100元錢,把門摔上就出了門。 「當時我已經玩了4個小時的格鬥游戲了,很興奮,腦子里都是打啊、殺啊。身上沒錢了還想玩。我已分不清游戲和現實了,一走出網吧,就想到趕快回家拿錢。父親不給,當時我什麼沒想就動起手來。」16歲的阿強毫不隱晦地說。 黃鶴心裡咨詢中心的一位心理醫生說,在游戲世界裡,所有的問題都可以用武力解決。當青少年熟悉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之後,在現實社會中遇到沖突,便會採用這種最熟悉的方式來解決。在他們看來,這和在游戲里無數次重復過的行為沒太大不同,然而在現實中,這卻會釀成大禍。青少年沉迷於此類游戲中,容易在他們正在形成的性格中增加暴力傾向,也容易導致各種犯罪或自殺等悲劇。 大連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於心理尚未成型、對事物缺乏是非判斷力的青少年,要正確認識網路游戲的是非長短,自覺培育良好的興趣與愛好,用道德、知識觀念約束自己的行為;學校和廣大家長也要對孩子上網的時間和內容有所監督和提醒,對學生加強網路知識的普及和引導;全社會要形成共同的防範意識,為下一代創造安全有益的成長環境。 一個沉迷網路的孩子的媽媽祈求 兒子,你不能放棄高考 《處州晚報》2006年05月29日報道 (見習記者 陳珍) 因迷戀電腦游戲,兒子竟然連高考都不參加了。媽媽林女士心急如焚地打進熱線哭訴:「我不能就這樣放棄,請大家幫幫我。」 林女士說,「兒子初中的成績是數一數二的,英語成績都是第一名,中考的時候全村考上重點中學的就兩名,兒子就是其中一個。」但是最近卻迷戀上了網路游戲,打游戲的時候,別人打到四百多分,他卻已經三萬多分了,林女士很困惑:他這么沉迷於網路游戲,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林女士告訴記者,涵涵以前很懂事的,在學校走廊上,看到一個紙團,都會撿起來,走上幾步扔到垃圾箱里去;一次下著大雨,涵涵的自行車胎壞了,他就跑步5公里多趕回了家,我心疼地問「為什麼不打個車?」他笑著說「媽,我身體很好,打車很貴的。」 涵涵的班主任章老師說,涵涵性格比較內向,有點孤僻,不怎麼合群。學習的時候是根據自己的興趣來學的,不喜歡在課堂學習,家庭作業覺得有必要做就會做,覺得沒必要做就不做,但是最後的成績都是很好的。 對於涵涵不願參加高考,章老師認為,心理負擔過重是造成他產生偏激思想的重要原因,而玩電腦游戲等虛擬的東西,往往是他們逃避現實、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 沉迷網路難自拔 父親鐵鏈鎖兒身 中廣網 2006-05-10 10:31:24 沉迷網路難自拔,自稱擁有第六感,甚至提刀砍父親…… 兒子「走火入魔」 父親鐵鏈鎖身 心理醫生稱:民工子女邊緣化問題不容忽視 一名19歲的男孩,因長期沉迷網路色情、暴力,出現精神怪異症狀,經常對女鄰居做下流動作、持刀傷人……怕兒子再傷害他人,其父用鐵鏈將兒子鎖在了家中。

③ 有的人說科技使人進步,手機電腦網路科技時代是世界進步的體現,是好的一方面。而有些人說,有了手機電腦

不存在對錯,任何事情都是兩面性的,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比如你買了一台電腦它會給你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便利,但同時如果你長期使用它,那麼你的視力肯定會有所下降。所以電腦對你來說是有利有弊。就看你怎樣去權衡利弊了。故此這種爭辯是無止境的,只要有新事物出現,它對人類來說不可能帶來的都是積極的方面,只是如果它所帶來的積極影響要高於它的負面影響,那麼這個事物它就是對社會發展有利的。

④ 你認為手機網路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

手機網路不斷的改變和顛覆生活,一方面不斷推動互聯網的發展,一方面每個人都深受互聯網的影響。互聯網給生活工作帶來了很多便利,同時也帶來了很多痛處。

先說一說手機網路帶來的優勢:

1、讓學習變得隨時隨地。

手機網路的發展給了足夠的信息,每個人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國家大事、國際新聞等。不了解的事情上網路一搜幾百萬條信息就出現了,因此可以更好藉助互聯網找尋信息,學習提升自己。

2,讓生活更便利。

互聯網讓消費者花更少的錢得到更多的實惠。互聯網讓電商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去中心化有效的降低成本,因此給消費者帶來最大的實惠。信息的及時高效提高了我們的工作與生活的效率,我們可以及時了解關注的事項的進展。

3、讓交流更深入。

微信、微博等溝通工具的發展可以通過多種溝通工具和想要溝通的人更方便的去交流。

手機網路帶來的三大弊端:

1,互聯網讓人們變的更浮躁。

互聯網的閱讀放到了手機上,貌似每天都在學習,看朋友圈的各種消息,看關注公眾號的各種信息,殊不知都是在吃快餐,缺少足夠的系統和營養。這個社會我們太浮躁,要學會靜心。

2,互聯網讓手機成了人們身體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器官。

每個人平均一天看手機的頻率不下於30次,基本上都被手機綁架了。因為花在手機上的時間多了,所以身體其他的器官便勞損嚴重,比如:我們的眼睛,我們的頸椎等等。長時間的看電腦和手機讓眼睛嚴重疲勞。

(4)網路和手機使人進步擴展閱讀:

不要被手機網路蒙蔽了雙眼。

羅振宇講過一個故事:說一個聾子看見別人放鞭炮,他百思不得其解,一個紙卷怎麼就炸了呢。因為他缺少一個信息的緯度,所以他就無法理解事情的真相。不要盲目崇拜,要學會看事物的本質,不然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像蘇寧,以為學別人開個網店就能實現轉型。

在這里給大家闡明一個觀點:不是因為有了互聯網才有了互聯網思維,而是因為互聯網的發展讓這些思維得以集中爆發。互聯網時代,要尊重人性,曾國藩講:一切都在變,唯有人性不變。人性的光輝是推動進步的首要力量。

互聯網的發展給有心人帶來最大的發展,所謂三大利與三大弊,沒有絕對,要善於借力,同時要不斷沉澱自己,在互聯網時代最根本的出發點是不要忘記初心-基於人性。

⑤ 手機有益於學習辯論賽(正方)

隨著高科技的迅猛發現,人工智慧和科技產品逐漸取代了人力勞動繼而改變了人類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手機作為科技微縮化的產物,正在成為人類必不可少的新鮮物種。有了它消滅了電視,消滅了收音機,消滅了書信,消滅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我們不僅可以通過手機觀看新聞事件,上網查找資料等,甚至可以知道世界每一個角落正在發生和已發生,甚至將要發生的事,你們說神不神奇。
有人說手機使學生們沉迷於網路,看段子,追劇,打游戲,撩妹子。其實這些都是杞人憂天而已。每一項發明都具備兩面性,沒有絕對沒有的。
水能孕育萬物,更能摧毀人類。火開創了人類文明,也奪去了無數人的生命。
小麥和玉米收割機好不好,它雖然減少了人力讓人生產更加輕松,然而以前以替人收割賣米,掰玉米的勞動者卻因此而失業了。誰又能說清,這些好與不好呢!
手機能開擴學生職業者的眼界,遇到不會不懂的知識點,再也不用麻煩老師。甚至從小學到大學的課程在手機網路上都能預訂到。難道說,有了手機老師也會失業了嗎?
新時代的人類,不能故必自封。哪怕是愛因斯坦也會上網查資料,難道電腦跟手機又有何區別了?
所以說,手機有利於人進步和學習的工具。只是利用它的人目的不同而已。

⑥ 為什麼說說網路推動社會進步

2.1網路改變世界

1、為什麼說網路改變世界?

(1)網路豐富日常生活。

(2)網路推動社會進步。

2、網路豐富日常生活體現在哪些方面?

①網路讓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傳遞和交流變得方便迅捷。

②互聯網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促進了人際交往。

③網路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

3、互聯網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便利?(或網路的優勢。)

結交朋友、查閱資料、學習新知、購買物品、尋醫問葯、休閑娛樂。

4、網路推動社會進步表現在哪些方面?

①網路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②網路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③網路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平台。

5、網路對保障公民的哪些權利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6、網路中存在哪些消極影響?(或網路的弊端。)

①網路信息良莠不齊。②沉迷網路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③個人隱私容易被侵犯。

7、侵犯隱私的行為表現、危害。

①表現:信息泄露、手機竊聽、窺密偷拍等。

②危害:這些行為會給被侵害人造成困擾和傷害,給社會帶來恐慌和不安。

2.2合理利用網路

1、我們如何合理利用網路?

①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②要學會「信息節食」。③學會辨析網路信息,讓謠言止於智者,自覺抵制不良信息。④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負責的網路參與者。

2、如何做到「信息節食」?

我們要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不應該在無關信息面前停留,不應在無聊信息上浪費精力,更不可沉溺於網路。

3、網路生活的基本准則。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4、如何做一名負責的網路參與者?

不製造和傳播謠言,不泄露他人隱私,不惡意攻擊他人,不宣洩極端負面情緒,……

5、如何傳播網路正能量?

①我們要充分利用網路平台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向有關部門積極提出意見和建議,表達我們的訴求,為決策科學化、民主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②我們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網路媒介素養,共同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路文化。

⑦ 網路給人帶來什麼好處

網路帶給人類的好處可謂數不勝數,網路的出現是現代社會進步,科技發展的標志。現代意義上的文盲不再是指那些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懂電腦脫離信息時代的人。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人們曾幻想要足不網路帶給人類的好處可謂數不勝數,網路的出現是現代社會進步,科技發展的標志。現代意義上的文盲不再是指那些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懂電腦脫離信息時代的人。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人們曾幻想要足不出戶,就曉天下事,如今信息高速已將此幻想變為了現實。作為二十一世紀的中學生,難道還能只讀聖賢書,而不聞天下事嗎?我方認為上網的好處有許許多多,上網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給我們提供了交流,交友的自由化,玩游戲的成功,讓我們知道了要不斷的求新,贏了我們就會有一種成就感。 其一,中學生上網,有助於早期智力開發。十指與電腦的配合聯動,孩子對計算機網路多種功能的運用,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智力、技能和智能,而智力、技能和智能是體現人的素質的三大要素。因此,中學生上網本身不僅非常必要,而且只要引導和控製得當,確實大有好處。 其次,上網有助於拓展孩子的知識領域,通過網路獲取廣泛的新的知識。長期以來,我們比較重視專門人才的培養,而忽視各種知識的整合,因此,素質教育戰略很難完善,在許多領域,缺少復合型新人文學者,直接影響各行業的發展。因此,從小培養我們對多種知識的復合,不僅有助於素質教育的提升,而且對21世紀的人才戰略具有重要意義。還有,上網人口比例提高,有助於加快社會信息化進程,而這個進程,對於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上網發E—mail,使我們從小樹立電子信函、電子商務、電子寫作的意識,可節省大量木漿紙,提高環保水平;作為祖國的未來的我們,能樹立電子商務意識,利用電子貨幣的意識的提高,是全民族素質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有助於推進貨幣電子化進程,提升整個民族的素質。學好電腦,還有助於激發我們的創造性。 其三,中學生上網可以知道很多的豐富資源和信息。網路也是一位很好的老師,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腦會越來越先進,用途也越來越廣泛。它的出現給我們帶來許多變化,人們可以用電腦運算書寫精確書寫。這些都是上網的好處。 從4個方面來闡述我方觀點: 1. 必要性。這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脹和爆炸,未來的世界是網路的世界,要讓我國在這個信息世界中跟上時代的步伐,作為21世紀主力軍的我們,必然要能更快地適應這個高科技的社會,要具有從外界迅速、及時獲取有效科學信息的能力,具有傳播科學信息的能力,這就是科學素質。而網際網路恰恰適應了這個要求。鄧小平爺爺不是說: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嗎? 2. 實用性。網路世界資源共享,它就像一個聚寶盆,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誰勤於在這座金山上耕耘勞動,誰就會有所得。你可以從中最快地查找學習資料,可以學會更多課堂外的知識,並靈活地運用課內知識,促進思維的發展,培養中學生的創造力。上網還可以超越時空和經濟的制約,在網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麼問題,你也盡可以隨時通過網路得到老師的指導。而且互聯網上的互動式學習、豐富的三維圖形展示、語言解說等多媒體內容,使得學習變得輕松、有趣,這可是任何教科書都不可能具備的哦!另外,網路上以英語的使用率和內容為最多,分別為84%和90%,這將會促使我們更積極地去學習英語,這難道不好嗎? 3. 現實性。每所中學建立電腦教室,普及網路知識,推動中學生家庭上網,實現遠程教育與知識共享是為了培養中學生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的興趣與意識,培養我們獲取、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這已成為勢在必行了。再看看我們身邊,學校的網站不正搞的紅紅火火,老師不也建議大家多多去學校的網站看一看嗎?班級的網站不也都在緊鑼密鼓的製作嗎?如果上網不好,為什麼要建這些網站呢? 的確,作為一種新生事物,我們相信,網路存在著一些弊端,但小學生處在學校的教育之下、在老師的正確引導和家長的指點下,必能使我們以一個正確的心態來應用網路這種工具。21世紀將是信息時代,我們將會是祖國未來的棟梁。了解和掌握計算機網路知識,就是闖盪未來信息時代的最強有力的武器。讓我們相信,我們今天所付出的一點一滴的努力,終將會聚沙匯塔,終將會獲得回報。所以,我再一次陳述我方觀點:中學生上網利大於弊! 正方二辯:各位老師、同學,對方辯友大家好!網路帶給人類的好處可謂數不勝數,網路的出現是現代社會進步,科技發展的標志。現代意義上的文盲不再是指那些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懂電腦脫離信息時代的人。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人們曾幻想要足不出戶,就曉天下事,如今信息高速已將此幻想變為了現實。作為二十一世紀的中學生,難道還能只讀 聖賢書,而不聞天下事嗎? 網路的快捷同樣也有它的優勢,通過網路,我們可以及時地知道一些最新的新聞;通過網路,我們可以在短短幾小時內訪遍全國各地的中學,在網路圖書館里查詢我們所需資料,藉助網上的資料,從容地完成學業,考試後可以馬上知道成績,有了問題可以隨時通過電子郵件請求老師指導。就拿大家印象最深的非典來說吧,非典時期,廣州、北京一些學校不得不停課,為了實行同步教學,人們發明了網校,每周網校教學內容全部和學校課程進度保持一致,我們在全國各地通過上網都可身臨其境地接受全面教育。 學校:十二中 班級:初三(10)班 參賽人:張劉璐 輔導老師:陳祥亮

⑧ 互聯網給我們帶來哪些好處

1.開闊視野,及時了解時事新聞,獲取各種最新的知識和信息;
2.加強對外交流。網路給我們創造了一個新的虛擬世界,可以與網友聊天,傾吐心事,減輕課業負擔,緩解壓力等等;
3.促進個性化發展。可以提高自己某項業余愛好的水平,動手做主頁,把喜愛的圖片資料傳上去,開一個討論區,發一些貼子,和大家交流。
4.拓展受教育的空間。可以在各個BBS里張貼自己對各種問題的看法和見解。等等

閱讀全文

與網路和手機使人進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27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377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597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381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079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30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056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15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719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955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17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1014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37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421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64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114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290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498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969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