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學生使用手機的利與弊有哪些
首先說說利吧,手機是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產物,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一、手機方便信息傳遞,在學校老師可以用手機建一個微信群方便把學生在學校的表現情況、作業完成情況和學校的相關的信息通知等第一時間傳達給學生和家長們。二、手機可以成為學生學習的好幫手,學生在家如果碰到難題解決不了也可以用智能手機拍照發給老師及時解決問題。我班上有很多個孩子就經常用手機微信向我請教題目,有些題目一題多解我們也會在微信群討論。同時網上有很多好的共享資源,學生如果在家遇到不懂的知識而老師又不能及時回復,學生自己就可以用智能手機上網搜索及時解決疑難問題,像作業幫,小猿搜題等是比較好的搜題學習軟體。另外手機方便存儲,學生平時看到什麼好的資料可以隨時拍照存下來,省時省力。學生還可以用手機軟體聽英語,如21世紀英文報只要微信關注就可以在裡面聽非常標準的英語聽力訓練。有助於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2016年我帶的第三屆高中生班上有幾個學生每天晚上用手機聽21世紀英文報和BBC英語20分鍾,2017年高考英語總分都在120分以上,聽力考了滿分,口語也特別棒。三、方便家長和學生之間的聯系,有時家長有什麼事可以發信息打電話告知學生,或者學生遇到意外可以打電話報警或告知家長。四、方便師生之間及同學之間溝通。有了手機,同學之間以及學生和老師之間可以發信息溝通交流,過節的時候可以用手機通話問候,表達關愛,增強同學之間以及師生之間的感情。2017年班上有個學生張某因為家裡瑣事煩惱,有段時間成績退步的厲害,我找她談心她也不開口,我告訴她有什麼困難如果不願意說出來,可以發信息給我,我會像朋友一樣替她保密,後來她真的發信息給我說清楚緣由是爸爸媽媽想生二胎她不理解,我也發信息給她慢慢開導她,最後學生終於想通了,又開朗起來,成績也慢慢趕上去了。五、手機還可以幫助學生舒緩情緒,有時學生心情不好可以用手機聽聽歌緩解疲勞。手機里還有一些好的聽書軟體如懶人聽書,喜馬拉雅聽書等,裡面有許多名著以及名人傳記等,中學生聽聽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又可以增長知識,聽聽名人傳記還可以讓學生學習名人的堅強不屈、勤奮好學的精神。[2]
弊端呢,那是有目共睹的大。一、中學生畢竟還是處於青春期,孩子吸收能力強,辨別能力差,好奇心強,模仿能力強,自控能力差,網路上有很多不健康的信息,暴力、黃、毒,賭等學生通過智能手機上網很容易模仿被侵害到。有些同學通過看到網上暴力,剛開始覺得恐怖,看多了興奮刺激再後來就麻木了,對血腥場面習以為常,和同學鬧矛盾時也會採取消極的方法處理,有的還毆打自己的同學並用手機拍下視屏傳到網上,覺得很刺激,卻不知自己已經違法了。還有些同學禁不起誘惑用手機看黃色視頻,從開始好奇到最後模仿早戀偷吃禁果釀成嚴重後果。二、也很多同學沉迷手機游戲,只要有時間就用手機玩游戲,課後玩、放學玩、甚至在課堂忍不住都會悄悄玩,時間久了荒廢了學習。三、還有些同學會用手機查答案,老師布置的作業,自己不認真思考,直接用手機搜索答案抄上去,甚至有些同學考試的時候用手機搜索答案作弊,達不到測試學習的目的。四、手機是貴重物品容易引起孩子們攀比炫富造成不良風氣。五、手機輻射也很大,長時間使用嚴重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
B. 手機網路對學生人際交往的影響
手機上網對大學生的積極影響
1.1 滿足信息資訊的需求——快捷地了解社會的變化
作為每一個社會人,都具有群體性需求,對信息需求是我們的天然需求之一.大學生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後備力量,他們容易接受新知識,非常關注周圍世界的發展和變化,有著非常強烈的願望去了解社會.因此利用手機上網可以能夠讓他們及時方便快捷地了解各種動態信息.我們每個人都不希望被孤立,被社會所遺忘,信息的暢通會使人們增強交流和信任,消除誤會.因為信息能夠消除人們之間的不確定性.再者現在的傳播渠道非常多,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等媒介了解社會,了解世界各國正在發生的新聞事件,但是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等獲取信息的通道局限性很大,它會受到設備、時間、地點等各方面的影響,而運用手機上網,會克服很多這些方面的不足.手機與電腦相比較,具有便於攜帶的優點,有著方便移動的優勢,人們隨時隨地就可以打開網路,它的上網功能相當於一台強大的移動智能化電腦,這就使得利用手機上網的人數飛速地增長,特別是遠離父母約束的大學生群體.
對於大學生而言,他們使用手機網路,熟悉和掌握信息技術,可以為今後適應社會奠定一定的基礎
C. 沉迷於手機對學生有哪些危害
(1)學習不思上進,甚至放棄。例如沉迷小說、游戲後出現上課睡覺,下課有精神,嚴重者乾脆逃課,由於青少年心理、生理發育不成熟,是非美醜辨別能力較弱,自控能力不強,必然會受到小說不良因素的影響,從而改變他們的人生艦和價值觀,出現厭學退學的現象,有的學生甚至走向犯罪的深淵。 (2)生活規律混亂,引發身體疾病或心理問題。例如沉迷網路後長時間上網不但對眼睛造成極大傷害,還打破了正常的生活規律,引發亞健康狀態或直接導致心理障礙,這將給中學生今後的生活和學習帶來無法預計的損失。
D. 現在的學生用手機越來越頻繁,手機會帶來哪些負面影響
現在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網路技術也在不斷的發展著,在這一情況之下,手機的普及率也逐漸的增高,特別是對於學生來說對於手機的誘惑力是非常大的。那麼現在的學生用手機越來越頻繁,手機會帶來哪些負面影響呢?下面么可以來具體的說一下。
首先會導致學習成績大幅度下降,因為現在手機對於學生的吸引力很大的,包括游戲或者是明星電視劇,一旦陷入其中,那麼他的心思會在手機上面,而不是在學習上面,久而久之,學習成績會大幅度下降,因為他的心思已經不在這里,對於老師上課講的內容聽不進去,課下作業也不能很好的完成。而且現在的學生基本上是一個人一個房間,如果在晚上家長看管不利的話,那麼有可能還會熬夜看手機,第二天的學習精力就會大幅度減少,有可能還會在上課瞌睡,學習效率大大降低。
E. 中學生使用手機真的弊大於利嗎為什麼
序言:有很多的中學生想要查詢資料,要求父母給自己買手機。但是只有他們內心清楚,手機對於他們來說並沒有特別大的用處,如果真的想查詢資料的話,我們可以去圖書館,可以尋求老師的幫助。所以小編覺得中學生使用手機弊大於利,家長不要滿足孩子買手機的願望。我們可以等到孩子上大學的時候,再給孩子買,這個時候孩子才需要用手機,需要和家人朋友聯系。
F. 學生使用手機的利與弊總結
利的方面:1.手機作為高科技的產物,確實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學生可以通過手機及時與家長聯系,也可以向老師匯報學習等。2.與以前的同學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誼,與現在的同學多交流,可以增進友誼,遇到疑難問題時,可以用手機進行討論。3.一些手機的拍攝功能,可以隨時拍下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東西。4.手機裡面的鬧鍾裝置,可以隨時使用。5.手機的本身小巧玲瓏,占很小的面積,可以隨身攜帶。6.當學生外出遊玩或在其它地方遇到危險時,可以及時向家長、老師或警察求助。
弊的方面:1. 簡訊聊天,影響休息,耽誤學業,多數家長反應,孩子用手機談論學習的內容少,用於同學之間聯絡或發簡訊的多,手機給學業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2. 不良信息,玷污心靈。3. 助長學生攀比成風,每到課余,一些學生就會圍在一起相互「切磋」手機的款式和功能,校園里的手機越來越多,檔次也越來越高,對那些沒有手機的同學,很容易造成心理的不平衡,在攀比之風的影響下,有些同學開始盲目追逐,因為手機更新換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異。拿名牌手機的同學就會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這樣會讓學生把父母當作靠山,不思進取。4. 額外增加父母的負擔,據調查結果顯示,學生購買手機的資金全部隨接或同接來自於父母,且每月的話費也是父母掏腰包,對於家境並不寬裕的家庭來說給孩子買手機等於給家庭增添新的負擔。5. 手機為考試作弊提供了條件,養成不正的學風。6. 影響校園治安,手機屬於貴重物品,常出現偷竊現象,此外,手機所帶來的惡劣影響也更為突出,已經引發了中學生的犯罪,有手機的中學生也成為一些犯罪分子的欺騙和搶劫的對象。7. 中學生使用手機會妨礙學校的教學秩序,上課時有的同學手機未關機,突然來電話影響全體同學聽課,會給整個教室帶來不愉快的情緒。8. 手機對人有輻射,許多廣告只說手機有多少先進功能,卻從未提對人體的傷害。青少年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黃金階段,如果因為手機而對身體傷害,豈不追悔莫及。
G. 學生用手機的危害性有哪些
學生用手機的危害性有影響學習、影響他人和集體;成為談情說愛的幫凶;攀比成風鋪張浪費;手機管理引發新矛盾;手機輻射影響身體健康。
一、影響學習、影響他人和集體
學生自控能力較差,當他們對課堂內容感覺枯燥乏味時,就會用手機玩游戲、發簡訊,甚至通話,課堂紀律及聽課質量受到影響。有的學生上課不關機而是把手機調為震動,一旦有電話打進,往往是想接又不敢接,並猜測是誰打來的電話,從而無法集中精神。
二、談情說愛的幫凶
中學生「早戀」對學習的危害應是大家公認的,手機已經實實在在地成為了中學生「早戀」的「幫凶」。
三、攀比成風鋪張浪費
學生買手機,很多人眼紅,想自己也有一部手機好在同學面前炫耀。手機的更新換代越來越快,功能也越來越全面,手機功能的攀比現象越來越嚴重,有的同學每月花在手機上的費用少則幾十元,多則兩三百元,鋪張浪費給家庭造成很大的負擔。
四、手機管理引發新矛盾
學校是公共場所,手機存放非常不便,導致部分同學手機經常被偷。由於學校明令禁止帶手機進校園,手機得不到學校保護,導致同學間相互猜疑甚至報警,影響同學關系,影響正常學習、生活秩序,誘發新矛盾。
五、手機輻射影響身體健康
一些資料研究表明低強度電磁輻射長期照射會影響身體健康,諸如頭痛、頭昏、乏力、失眠、脫發等症狀。長期使用手機可引起神經衰弱症狀發生率增加不少青少年由於過度使用手機,使手機成為他們生活的中心,一刻也離不開。
一旦離開,他們的情緒就會出現極端變化,變得煩躁不安,情緒低落,抑鬱寡歡。甚至很正常的手機沒電、信號減弱等情況,也會造成他們的緊張和焦慮,這些都是「手機中毒綜合症」的表現。
H. 手機網路對大學生影響
1. 網路帶來大學生生活方式的改變,在網路中,大學生的文化生活得到極大豐富,他們可以同時以文字、聲音、圖像等形式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信息和娛樂節目,一些思潮、觀念、生活方式、學習方式、消費方式、娛樂方式等都會通過各種渠道對學生產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
2. 網路為大學生的生活提供了使利,大學生利用日漸成熟的電子商務,在網上購買教材、衣服、電腦等,也可以在網路上交易二手商品;還可以在網上為自己手機充話費,更改電話服務套餐;還可以通過遠程網路視頻和遠方的親人面對面的交流。
3. 網路為大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便利。過去,學生基本上從老師及課本上獲得知識;查閱資料,往往只能到圖書館才能實現。隨著高校招生人數擴增,各高校圖書館資源都十分緊張,壓力很大,並且圖書館到了下班時間,就會閉館,所以許多同學很難能及時查詢到所需資料。
4. 網路為大學生就業提供了便利,大學生可以通過招聘單位的網站了解一些招聘信息,通過發Email的方式同招聘單位取得聯系。這樣,大大減少了應聘的盲目性,既減少了經濟開支,也節省了很多時間和精力。
5. 網路文化的虛擬性容易導致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障礙。網路文化的虛擬世界中,為大學生提供了與外界交流的途徑,這種交流是廣泛、安全和隱匿的,人們可以時刻扮演著自己非現實的理想角色,可以在虛擬的環境中為所欲為而不用受過多的約束。
6. 網路文化的交互性和開放性容易導致大學生身心受到危害,由於互聯網的開放性、匿名性和交互性,使得任何人都可以藉助網路工具交流溝通,大量不良信息,如封建迷信、色情暴力、流言蜚語、反動言論等不健康的信息以及低級趣味的網上游戲不經意間便在網路上泛濫。
7. 網路文化導致大學生道德意識弱化。由於網路文化具有多元性、開放性和自由性,網路的發展,加速了各種文化之間的相互吸收、融合,使其在廣泛傳播中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