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信號 > 請描述一下移動網路優化的流程圖

請描述一下移動網路優化的流程圖

發布時間:2022-09-04 02:49:24

Ⅰ 什麼是移動通信網路優化,包括哪些步驟

移動通信網路優化是高層次的維護工作,是通過採用新技術手段以及優化工具對網路參數合理調整,從而提高網路質量的維護工作。


移動通信網路優化的步驟 如下:


1、無線網路調查和測試。

無線網路的實際調查和測試是網路優化不可缺少的步驟。重要的手段是話務統計和DT和CQT,為網路優化提供有力支持。


2、無線參數檢查和標准化


在一般的網路優化方法中,都包含了數據的一致性檢查,利用軟體對無線參數進行全面的檢查,生成詳細的檢查報告。同時利用以往的網優經驗,將無線參數的經驗值錄入經驗資料庫,將某些無線參數的值與經驗值做標准化比較,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和優化。


3、無線功能檢查


在網路優化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詳細考察網路無線功能的開啟情況,如跳頻、動態功率控制、CLS等等,以使網路能得到最佳性能。


4、頻率優化


頻率優化是網路優化中重要的一環。當前網路的實際狀況表明,由於頻率資源緊張,頻率復用困難帶來的網路性能下降的情況已經成為提高網路性能的瓶頸。因此頻率優化是網優的一個重點。要詳細考察網路的頻率使用情況,如復用辦法、干擾情況、地理環境影響等,在此基礎上利用相關軟體產生頻率優化方案,採用滾動的方法對頻率進行優化。


5、鄰區關系和切換優化


與頻率優化一樣,鄰區關系的優化也是網優的重要環節。因為鄰區關系的系統性和復雜性,是給無線網路造成重要影響的因素。評估網路的鄰區關系的復雜程度,並收集統計和測試數據,在此基礎上進行優化調整。鄰區關系的優化與頻率優化結合進行。


6、Trouble shooting


Trouble shooting是進行更有針對性和更加細致的,小范圍的優化,通常以單個小區的問題解決為目標。

Ⅱ 移動通信系統網路優化的常用工具有哪些,詳細說明一下,謝謝

不同廠家所用工具不同,不通的專業所用的工具也不通,簡要說下比較相通的:MCOM MapInfo OSS OMC-R ALEX UEdit winfiol 處理話統數據的一些工具,如EOES、BO等;處理路測數據的,如鼎利的Pioneer、Navigator萬禾的ANT華星的FlyWireLess日訊的NTAS惠捷朗的CDS愛立信的TEMS等等。其他還有很多很多。詳細內容你自己去網上找吧,都寫完這里篇幅不夠。此回答不要分。

Ⅲ 如何做好移動通信網的網路優化

移動通信近年來發展速度驚人,在市場需求的驅動下,移動網路不斷擴容,網路的規劃也一再隨之調整。建設周期短,發展速度快,前後工期的重疊進行,網路的建設無論在規劃階段以及後續的擴建工程中,均存在著一些質量問題,造成整個通信網路的各種資源不能得到合理的應用,資源大大浪費,還使得通話質量下降,服務水平低,網路運行效率低。
為使得網路資源能夠合理配置和應用,移動通信網路的網路優化工作已經成為移動通信運營商提高服務水平,保障通信質量的重要工作內容。
網路優化工作,就是對整個網路的資源根據需求和發展的情況進行調配,達到合理的運用。同時,對於網路運行中存在的諸如覆蓋不好、話音質量差、掉話、網路擁塞、切換成功率低、未開通某些新功能等問題時,也需要對網路進行優化。因此,網路優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貫穿於網路發展的全過程。 網路優化,不僅對於當前的GSM900MHz網路而言,對於還在發展的GSM1800MHz和CDMA800MH也是同樣重要的。
2 網路優化的內容
網路優化既然是對網路資源的重新調配,那麼,有哪些資源是可以應用的呢?
2.1 網路資源
頻率資源:無線通信的頻率資源是寶貴的,移動通信的頻率資源尤其珍貴,頻率資源包括可用的頻段(900MHz/1800MHz,對運營商而言)、可用的方式(固定、跳頻)、覆蓋的區域、單站的頻率覆蓋方式、相鄰小區的頻率復用方式等。
地域資源:移動通信網要完成網路覆蓋,覆蓋的地域非常重要,合理的分布站址無疑可以取得更好的覆蓋效果,即使是經濟不發達地區,有時也要有相應的投入。
業務資源:移動通信網是隨業務的發展而設立的,只有滿足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才能充分利用好網路資源,網路中的移動業務,在不同的區域分布是不均勻,需求也不一樣。網路的設置要充分吸收各種業務量,尤其是對於新增業務如簡訊息、信息廣播、數據業務等都需要合理的安排。

Ⅳ 如何讓移動寬頻加速

方法如下:
1、提高移動寬頻帶寬。
2、購買高質量網路設備,比如網路路由器和貓,提高網路處理速度。
3、提高計算機配置資源,比如足夠內存和cup處理速度。
4、避開網路高峰期上網。
5、選擇速度快的網路資源。

Ⅳ 中國移動的網速太慢了,怎樣才能讓手機網速變快

1、重啟信號

多數情況下,即使附近的信號更強,手機也總是連接某個特定的信號塔,這也許會影響手機信號,試著重啟信號,把手機調成飛行模式三秒左右,再調回來。

2、電池充電

一直在使用手機時,手機就會耗更多的電量去固定在一個信號塔上。但出於待機模式時,手機就會更省電量,這也許是手機不能及時更新的原因。所以說,一旦懷疑自己的信息延遲發送了,解決方法就是充電這么簡單。

3、換運營商

手機信號不好,很可能因為運營商的網路不覆蓋區域,上網對比一下其他網路的覆蓋區域。如果在「移不動」的死區里,也許「連不通」在所在區域的服務會更好些,所以換個運營商就好了。

4、重啟手機

如果SIM卡支持4G網路而又開通了4G網路,這種情況下如果用戶當地的4G信號覆蓋較小,也會造成信號不穩定的現象。因此,可以嘗試關閉4G網路並重啟手機看看能否解決。

5、換SIM卡

手機使用SIM卡有大中小卡三種,這就導致了多數正常的SIM卡必須通過剪卡的方式才能使用,而在剪卡的過程中如果操作不當,或者舊卡使用時間過長、有破損也會影響手機信號。這種情況下,建議到營業廳更換正規的新的SIM卡。

(5)請描述一下移動網路優化的流程圖擴展閱讀:

手機常見故障檢修:

故障現象:手機信號不好,無法載入圖片

1、查看手機網路是否穩定。若網路不穩定,可能會出現顯示圖片較慢或不顯示圖片的情況。

2、查看微信中的其他圖片是否可以正常讀取,排除是否為圖片問題。

3、若使用的是自帶的瀏覽制器,登錄網頁時不顯示圖片,建議查看圖像和文本是否正常,

4、有可能是微信數據錯誤導致,進入應用程序清除數據。

5、若使用的是第三方軟體,請查看該軟體設置中是否有對圖片方面的設置。

6、更新微信軟體版本嘗試,若依然無法查看微信中的圖片,建議下載其他版本微信軟體嘗試。

Ⅵ 請問WCDMA網路優化里的切換步驟是哪些

利用天線下傾法減少高話務密度區干擾
引言
在移動通信系統發展的早期階段,基站天線輻射圖主要取決於在規定的覆蓋范圍內確保通信可靠所需的增益,並且往往採用全向輻射方式。隨著話務量的增加,則在不同地理位置或無線小區通過重復使用頻率的方法,提高頻譜利用率。更進一步,還需要把無線小區細分成扇區。
1.1.水平波束寬度
在蜂窩行動電話系統中,增加話務容量的第一步是採用定向天線水平排列。也就是說,在一個基站使用數根天線,每個小區分成三或六個扇區。每個扇區指定一組專用頻率。
例如,復用因子K=7,每個小區3個扇區(亦稱為7/21),此頻率復用方式如圖一所示,(圖略)圖中還標出了所用頻道組序號。R代表小區半徑,頻率復用距離D是使用相同頻率配置的兩個小區之間的最短距離。使有相同頻率的基站是同頻道干擾的來源,圖中以陰影表示。
由於基站天線具有定向特性,基站接收到的干擾電平就會減弱。這是因為主天線波瓣狹窄,所接收的干擾移動台信號較少。[參考書目一]中建議採用三扇區一120度扇區一系統,而在某些熱點,可局部採用60度扇區系統。我們選用的是水平天線輻射圖,這樣,各扇區之內的電場強度就能盡量保持恆定。 到目前為止,我們都是水平面內考慮天線輻射圖。使用水平波束天線,會增中系統中使用天線的總數,從而導致成本增加。隨著話務量的增加,應該另想辦法減少同頻道干擾。其中一個辦法就是對天線水平面輻射圖進行整形。
1.2.垂直波束寬度
所需基站天線,對使用相同頻率小區其輻射能量應盡可能地低,而在服務區內的輻射則要盡可能地高。
傾斜主波瓣可產生理想的效果,尤其是與抑制鄰近主波瓣的旁瓣結合使用效果更好。對圖二中標示「下旁瓣區域」內的旁瓣進行抑制,是很重要的。(圖略)
盡管在主瓣上側有陡斜的天線輻射圖也是理想的,但在實踐中,如果不把天線做得很大(這樣亦會影響天線的成本),就不可能有實質性的改進。 主波束下傾有兩種方法:
機械式天線傾斜
改變天線振子的相位,使波束下傾(電子式下傾)
本文以下分析旨在調查:何種下傾法在減少同頻道干擾方面能提供更好的工作性能。
2.確定選用何種下傾法
2.1.機械式或電子式
兩種不同的下傾方法,產生不同的表面輻射。在下傾角度小時,這種區別不明顯;但隨著下傾角度的加大,這種區別即顯而易見。以下舉幾個表面輻射的例子。(圖略)
可以看出,在電子式下傾的例子中,地面輻射圖在下傾角度增中時仍保持有形狀;但在機械式下傾的例子中,輻射圖出現一個「低凹」,與此同時,側輻射增加。這種效應在機械式下傾天線中是眾所周知的,請參閱[參考書目一]中W. Lee, Mobile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一書。從減少來自基站B1(見圖一)(圖略)移動台干擾的角度來看,這種「低凹」沒有什麼不好。但是隨著側輻射的增加,接收到的來自基站B2和B6移動台的干擾也同時增加了。
我們對這種效應進行量性估計,以下詳述此方法。
我們就載干比的改善,對電子式與機械式下傾法作了一番比較。用於比較的天線是標准8振子天線,各振子相隔半個波長,一個輻射振子的方位輻射圖如圖六所示。(圖略)不同對圖七所示不同下傾方式(圖略),通過的兩種不同方法進行計算。 從圖一的頻率復用示意圖可以看出,在一個特定基站周圍有六個干擾源。
最差載干比出現在小區邊緣。在主波束下傾情況下,雖然收到的來自移動台的功率C減小,但是接收到的干擾減小更多,從使載干比C/1得到改善。
使用電子式和機械式下傾天線的輻射圖,我們對信號電平和干擾電平與下傾角度的函數關系作了計算。所有基站天線都以同樣角度下傾。計算結果如八a和八b所示。(圖略)
首先,接收到的來自移動台的信號電平用圖七表示。可以看到,電子式和機械式下傾法之間沒有多大區別。 其次,接收到的來自基站1的干擾電平用八b表示。兩種類型的下傾法在干擾抑制方面沒有多大區別。
接收到的來自基站2移動台的干擾情況就大不相同了。干擾抑制如圖九所示。(圖略)可以看到,電子式下傾法大大地抑制了干擾,而機械式下傾法則做不到這一點。在考察接收到的來自基站3,5,6移動台的干擾時,電子式下傾法相對於機械式同樣具有優勢。
6移動台的干擾時,可以看到,電子式下傾法相對於機械式同樣具有優勢。
綜上所述,電子式下傾法在改善載干比方面要比機械式下傾法好得多。因而可以說,對於基站天線而言電子式下傾法是更為可取的選擇。
在評估電子式和機械式下傾法時,還有一個因素需要考慮。在市區通信網中,小區內有很多人工障礙物,這一點是很特殊的。這些障礙物會引起多次反射,造成傳播信道中的多路徑效應。RMS延遲范圍對傳播信道來說是一項重要的參數,它可成為高信息傳輸速率系統的限制因素。如[參考書目二]一文所測出的那樣,當主波束下傾並且基站天線略高於一般情況時,可縮小RMS延遲范圍。如圖十所示,橢圓區域散射出的所有信號,都會在具有相同延遲的接收台產生反應。比較圖十一(甲)和圖十一(乙)(圖略)所示電子式和機械式下傾法的表面輻射圖,可以清楚地看到:採用電子
總之,電子式下傾法比機械式下傾法更可取,因為:
·在多數情況下它能更多地降低干擾電平
·地面輻射圖失真更小
·信號的RMS延遲范圍可降至最小
2.2 最佳下傾角度的確定
利用上述模型,我們對計算幾種不同下傾角度的載干比C/1。設移動台天線高度為1.6米,基站天線高度20至60米,至移動台距離R=2公里,至干擾源的距離如圖一所示,圖十二顯示了電子式和機械式下傾法載干比C/1的改善。(圖略)
可以看到,在使用電子式下傾法的情況下,由下傾產生的改善更為明顯,至少從頻率復用方面考慮是如此。還可以注意到的是:使用機械式下傾法時下傾角度有最佳值(在四度附近區域最佳),而電子式下傾法的下傾角度增大時,載干比亦隨之增大,至少從下傾角度方面考慮是如此(對大於15度的下傾角度,第一輻射盲區會在服務區內,使接收到的信號電平出現顯著變這種情況是應當避免的)。當基站天線高度增加時,下傾法的優點更為突出。
從圖八和圖十二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信號電平C和載干比C/1之間存在著某種折衷。最佳下傾角度值取決於小區尺寸、天線輻射圖及天線高度。此外,由於每個小區每天二十四小時話務量的變化,各小區的最佳尺寸亦變化。如果使用DELTEC(登達紐西蘭有限公司)的Teletilt天線產品系列,則可以改變小區尺寸且延遲最小。
雖然圖八至圖十二所示圖形是根據簡單的平坦地形模型計算的,但它們顯示的趨勢很好的預示了實際應用時發生的情況。在高低不平的地面和建築物林立的場所,載干比C/1的改善會受到影響。在實際應用時,可通過略微增加基站天線高度和使用電子式下傾方法,來性改善效果。此外,如果在頻率復用方式中所用的復用因子較小(例如,K=4),復用距離就會較小,則載干比C/1的改善更顯著。
3.確定最佳天線位置,充份利用傾斜效果
如果某個基站運行在話務密度高的市區,天線可安放在低於房頂的位置,以減小小區尺寸,尤其在微小區受干擾限制的系統內更是如此。建築物對傳播損耗的影響通常為10-15分貝,與「衍射屏模型」所示一致[參考書目三]。在這種情況下,地面輻射由於街道的渠網效應而呈菱形(見圖十三)(圖略)。
但是,在市區條件下,服務區的確切形狀並不容易確定,因為它會受到局部障礙的很大影響,任何有相當精度的場強估值,都需要一個高解析度地理資料庫。盡管存在這些困難,但如果必須用微小區來滿足高話務密度容量要求,則基站天線安裝低於均屋頂線,是一種可行的選擇。
對於小區,可通過天線安裝高於房頂並且下傾主波束的方法,減小其尺寸。這種方式的優點將在後面詳述。
我們可以按照兩方面的因素來估算移動台接收到的信號強度變化:
(1)改變基站天線的高度
(2)主波束下傾
我們用[參考書目三]中有關衍射屏模型的闡述,來解釋圖十四所示的情況。(圖略)
結果如圖十五和圖十六所示。(圖略)可以看到,當基站天線的高度低於房頂平均高度時(假定為15米)信號電平急劇下降。這種情況下的信號強度,在圖十五中表示。
通過主波束下傾也可以得到類似的信號強度衰減。如果天線安裝高於房頂平均高度並且採用波束下傾的方法,則信號電平亦會下降,如圖十六所示。要充份發揮下傾法的優越性,我們建議基站天線安裝應略高於房頂平均高度。
這各方法的優點:
·把信號傳播路徑中障礙物的影響降至最低,從而妥善控制小區形狀
·通過更直接的信號路徑降低RMS延遲范圍[參考書目二]
·信號路徑損耗降低,整個小區的信號電平變化減少
·用改變傾斜角度這一更靈活的手段來改變小區尺寸
·通過遙控調整下傾角度的方法,小區尺寸在通信網路發展或出現臨時「熱點」的情況下易於改變[參考書目四]。
結論
·對於受干擾限制的高話務密度通信網路,主波束下傾可成為提高載干比C/1的有效工具
·電子式傾斜法比機械式傾斜法更可取,因為:
·在多數情況下,它能更好地改善載干比C/1
·地面輻射圖失真更少
·信號RMS延遲范圍降至最小
·可變電子傾斜法比固定傾斜法更好,因為:
·在為提高性能所進行的調整工作中成本降低障礙減少
·在通信網路發展時,不必隨場地變化而更換天線或改變天線高度
·可現場(不可選擇)進行蜂窩規劃
·具有更大的靈活生
·可簡化天線庫存
·可延長天線的使用壽命
·遙控電子下傾法比現場調整更好,因為:
·不必現場直接接觸天線
·進行調整的成本降低,速度加快
·調整下傾角度時不需要關閉基站,或使人員受到射頻能量輻射
·調整不受天氣影響,可獨立進行
·通過略微增加基站天線高度和天線傾斜法
·可進一步減小傳播路徑RMS延遲范圍
·如果採用遙控式下傾調整,則小區尺寸在延遲最小的情況下進行調整,以改變信道負荷這可以通過安裝(登達紐西蘭有限公司)DELTEC』s Teletilt系列天線產品而實現。
淺談網路優化與天饋線維護和保養的關系
摘要:本文對日常維護中遇到的天饋線問題的剖析,闡述了天饋線維護和保養與網路優化之間的重要關系,提出了常見的天饋線問題的處理方法。
關鍵詞:網路優化 天饋線 維護
前言
天饋線的維護和保養是移動通信網路優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技術要求高,維護工作具有長期性和艱巨性,對移動網路運行良好與否至關重要,搞好移動通信網路優化必須把天饋線維護保養工作貫穿於移動通信維護工作的始終。
下面著重就天饋線安裝和維護經常出現的故障,談一談天饋線的維護和保養。
一、天饋線的維護和調整在網路優化中的重要地位
移動通信作為服務行業,只有提高通信質量,才能贏得用戶滿意。移動網路優化工作的目的在於提高網路質量。天饋線系統正常運行不僅能夠擴大覆蓋范圍,減少盲區,提高覆蓋率,而且能夠減少干擾、串話等,降低掉話率,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
基站安裝不僅要合理地選擇站址,而且還要合理控制基站天線高度,降低系統內干擾,保證網路的服務質量 。對於擁塞嚴重和掉話率高的基站可通過適當調整小區邊界,切換帶和手機接入條件等有關的參數,調整天線方向角度和俯仰角等硬體手段進行話務均衡,減少站間干擾。
例如:宿州華夏賓館基站的天線高度50米,第三小區出現嚴重擁塞,掉話率達到3%--4%,為此,我們組織人員對BSC資料庫進行分析,採取了如下措施:
a. 調整了華夏賓館基站第三小區的天線俯仰角,由6°調整到10°;
b. 降低功率等級;
c. 在華夏賓館和公安局基站之間增加了淮海路基站切換點。
措施實施後,效果比較明顯,干擾級別降為正常,掉話率降為0.5%,話務得到均衡。
二、天饋線常見故障處理
1、天饋線安裝問題
天饋線在安裝過程中,由於安裝人員疏忽,造成天饋線短路和饋線接頭有灰塵、污垢,以及天饋線接頭密封處老化斷裂等。這些造成的天饋線故障,往往比較難於查找,特別是由於密封處斷裂造成的活動障礙更難查找。
GSM二期工程蘆嶺基站安裝完畢後,基站調試不通,西門子公司的人員去了幾次也查不出問題,是基站硬體問題,還是電纜連接問題,還是天饋線問題呢?經多方查找,才發現是由於安裝人員疏忽,在製作饋線接頭時,把一個頭發絲般的銅皮做在饋線的芯皮之間,致使饋線短路。重新製作饋線接頭後,基站運行正常,但是為此各方面花費了多麼大的精力,給移動局帶來多麼大的利益損失。
同樣的,有些天饋線安裝完畢後雖測試指標達到要求,但由於饋線尾巴線綁扎不牢,久經風吹雨打,造成封密處斷裂,致使基站出現故障。宿州朱仙庄基站的饋線尾巴線綁扎不牢,正常使用八個月後,經常由於駐波比告警,造成基站Disable,我們認真分析原因,確定為饋線接頭密封處由於風吹搖擺開裂。我們對接頭處重新處理,加固饋線尾巴線,駐波比告警消失。覆蓋距離由原先的1公里擴大到4--5公里,提高了基站的利用效率。象這一類情況非常多,如不及時處理,出現的問題會更多。
2、 天饋線進水的問題
天饋線進水問題的出現,既有人為的因素,也有自然的因素。
自然的因素是由於饋線本身進水。GSM二期工程時,適逢宿州發大水,有些饋線浸泡在水裡。由於饋線長期在水中浸泡,造成饋線外皮老化,雨水滲透到饋線內。天饋線安裝好以後,又沒有按照要求進行駐波比測試,以致晴天時天饋線沒有駐波比告警,陰天或下雨時,天饋線系統即有駐波比告警,造成基站Disable。為此,工程局和我方人員去了十幾次也沒有解決,後來用駐波比測試儀對饋線進行測試,發現造成該基站頻繁退出的原因為:發射饋線進水。更換天饋線以後,故障排除。
人為造成天饋線進水的情況就更多,主要包括饋線接地處沒有密封好、安裝時劃傷饋線、饋線和軟跳線接頭沒有密封好等。
例如:碭山劉暗樓基站經常由於駐波比告警退出服務,我們派人進行檢查,發現饋線第一次接地處人為拉傷,銅皮裸露,一下雨或陰天造成饋線進水,出現駐波比告警。
碭山范庄基站自1998年12月份開通以來,載頻狀態一直保持正常,但是第一區附近用戶反映手機不能上網,維護人員檢查基站各硬體盤全部正常,做話務統計發現該小區話務統計TCH佔用次數為0,這說明手機在該小區不能上網服務。為此,我們配合西門子和工程局維護人員對該基站的軟、硬進行徹底檢查也沒有發現問題,1999年7月底,我們配合工程局人員對該基站進行檢查,檢查天饋線部分時,用駐波比儀表測試後,測試值僅為13.2(少於17)。經分析,是由於安裝時劃傷饋線,造成饋線進水,致使基站表面運行正常,但是不能給用戶提供服務,更換饋線後,該小區手機能夠上網服務。該饋線安裝造成的障礙自發現到排除歷時半年之久。
泗縣縣城基站由於饋線與軟跳線之間接頭沒有密封好,造成饋線進水,出現駐波比告警。接頭處理後,告警消失,基站運行正常。
饋線進水造成饋線系統出現駐波比告警,基站經常退出服務,影響該地區的覆蓋。用戶投訴比較嚴重,不僅影響移動業務收入,而且影響移動部門的聲譽。要防患於未然,首先安裝人員嚴格要求自己,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其次,基站安裝後都要進行駐波比測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最後,質檢人員按照一定程序進行驗收,包括測試數據的核實,天饋線的安裝和製作工藝進行嚴格把關,決不能讓不合格的工程矇混過關。
三、 天饋線的保養
眾所周知,900兆天線採用的頻率為875--960MHZ,發射功率為20W,如此高的高頻電磁波和較低的發射功率,經天饋線傳導,如損耗過大,必將降低接收靈敏度。有時用戶反映,基站剛開通時,手機接收靈敏度很高,不到兩年靈敏度就降低了,特別是在覆蓋區域邊緣有時根本打不通,這是什麼原因呢?經分析和實測,天饋線系統的保養維護是關鍵。如不進行保養維護靈敏度年平均降低15%左右。
如何保養天饋線呢?
1、 注意對天線器件除塵,高架在室外的天線,饋線由於長期受日曬、風吹、雨淋,粘上了各種灰塵、污垢,這些灰塵,污垢在晴天時的電阻很大,而到了陰雨或潮濕天氣就吸收水份,與天線連接形成一個導電系統,在灰塵與芯線,芯線與芯線之間形成了電容迴路,一部分高頻信號,就被短路掉,使天線接收靈敏度降低,發射天線駐波比告警。這樣的話,影響了基站的覆蓋范圍,嚴重時導致基站Disable。所以,應每年在汛期來臨之前,用的中性洗滌劑給天饋線器件除塵。
2、 2、組合部位緊固。天線受風吹及人為的碰撞等外力影響,天線組合器件和饋線連接處往往會松動而造成接觸不良,甚至斷裂,造成天饋線進水和沾染灰塵,致使傳輸損耗增加,靈敏度降低,所以,天線除塵後,應對天線組合部位松動之處,先用細砂紙除污、除銹,然後用防水膠帶緊固牢靠。
3、 3、校正固定天線方位。天線的方向和位置必須保持准確、穩定。天線受風力和外力影響,天線的方向和仰角會發生變化,這樣會造成天線與天線之間的干擾,影響基站的覆蓋。因此,對天饋線檢修保養後,要進行天線場強,發射功率,接收靈敏度和駐波比測試調整。
4、 綜上分析,要從根本解決天饋線存在問題,我們應從設備的日常維護上入手,定期對天饋線進行檢查、測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維護人員和安裝人員加強自身素質培訓,掌握天饋線的安裝和維護方法,利用豐富的維護手段,快速、准確地診斷和排除故障,提高維護效率,確保移動網路運行質量,加大我們在移動通信市場的競爭力度,使我們的移動通信網建設成一個暢通、高效的網路。

網路優化概述
網路優化主要分為:
小區優化 產數優化
對掉話率,呼叫建立失敗率高的站進行現場勘察,排除設備硬體故障,天饋系統設計,頻率干擾,站址選擇上等方面等問題。 無線參數調整(越區切換,功率功控)與交換機參數調整。
無線規劃優化 容量優化
通過頻率調整消除網內干擾,避開網外干擾,調整小區覆蓋范圍,使話務量分布更合理,避免覆蓋不足和越區覆蓋。增刪相鄰小區關系使切換更合理,減少切換不當引起的掉話。 監控系統容量的增長,對網路的瓶頸及時提出預警,指出系統在配置上的不足之處,為擴容規劃提供技術建議。
配置優化 新技術引入可行性分析
合理規劃,配置交換機,基站 控制器,位置區,載頻使中央 處理器,信令,基站控制器等 負荷維持在正常水平,從而 容納更多的用戶。 對引入微蜂窩,同心圓等新技術和新版本中的新功能進行可行性分析。
月度優化工作報告 網路擴容割接時的數據與頻率計劃和查核網路監控等
為了使客戶對網路狀況和優化工作有全面清晰的認識,網路優化提供優化項目月度報告。主要內容有: -網路指標及長期趨勢圖 -主要問題分析報告,解決方案和結果 -當月網路優化主要活動與進展 -下月工作計劃和優化會議安排 -其他涉及優化的問題 網路擴容往往涉及大量數據改動和頻率計劃的全面更新,對資料庫和頻率計劃進行檢查直接關繫到割接後網路質量是否能維持原來的水平,西門子網路優化運用網路無線特性的豐富經驗,並運用先進的工具,幫助工程和頻率規劃部門設定合理的參數值,排除隱患,確保割接的順利進行,並及時掌握最新情況,在第一時間發現解決問題。

採用調整天線俯角的方法優化網路性能
在無線網路優化過程中,經常需要調節基站小區覆蓋范圍,以調整服務小區,減輕忙小區話務負荷,消除同頻干擾。為此,可通過調整小區定向天線俯角、升降天線高度、改變基站收發信設備、增加小區信道配置或增設小區、加大同頻復用距離等方法實現上述目的,其中調整天線俯角的方法不需專門投資,且具有快捷和網路參數改變小等優點,是優化網路中常用的手段。
調整天線俯角僅針對定向天線而言,常用於60°和120°兩類定向天線,垂直方向半功率角在8°和15°左右,下面根據不同的應用場合對天線俯角調整方法進行介紹。
1、調整服務區
假設某天線高50m、增益10dB、發射功率10w,在准平滑地形條件下,天線俯角與水平主方向覆蓋距離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如果待調整小區在蜂窩網的邊緣,一般情況下為了盡量擴大覆蓋服務面,天線俯角宜調至0~2°,當天線位置高於50m時天線俯角可調至2~4°。對於基站附近用戶較多,手機密集,同時為了滿足遠郊重要用戶能夠使用車載移動台等場合,天線俯角可適當調至5°左右。
如果待調整小區不在蜂窩網邊緣,應控制好覆蓋范圍,當覆蓋范圍過大時,可採用加大俯角的辦法加以校正。當覆蓋距離在8km以上或0.5km以下時,僅靠改變傾角來增減覆蓋距離效果不佳。如果天線的俯角大於20°後,影響覆蓋距離的因素可能已經變為垂直方向的旁瓣甚至反射波。
2、減輕忙小區話務負荷
通過增大忙小區天線俯角可以縮減覆蓋面,而減小相鄰小區天線俯角,可以擴大相鄰小區覆蓋面,與此同時修改交換機相關數據,即可達到減輕忙小區話務負荷的目的。
另外,如果切換帶處於用戶密集地區,當出現因越區切換失敗而導致掉話率過高現象發生時,可採用類似方法將切換帶調至用戶稀散地帶,如生產區、公園、廣場、河面等地域。
3、消除同頻干擾
對於定向小區結構的蜂窩網,同頻小區天線在水平面上的角度是相同的。理論分析和實踐表明,在加大定向天線俯角的過程中,水平面主方向的增益降幅要比其它方向大,因此通過改變俯角的措施消除同頻干擾的方法要比單純降低發射功率的方法更為科學。
抗同頻道干擾的能力並不是單純地與俯角的大小成正比,對於不同類型、廠家、天線架高和應用環境所採用的俯角不盡相同。例如,棗陽移動網採用的ETEL--37型天線,最佳抗同頻干擾俯角在13°和23°左右。一般來說,調整不宜過大地影響原覆蓋區,因此俯角調整量不宜過大,一般在±5°之間。實際上蜂窩網屬於不規則混合小區組網方式,當俯角較大(12 °以上),而同基站其它扇區俯角較小時,必須考慮天線的旁瓣和後瓣對其它小區的影響,只有經反復對比調整,並用儀器檢測,確定優化後的俯角值。值得注意的是在天線俯角調整時,必須擰緊定向天線上的調整螺桿,避免受大風等環境影響而使俯角發生緩慢變化。

工程中頻率規劃與優化方法研究
一、頻率規劃方法
頻率規劃是指在建網過程中,根據某地區的話務量分布分配相應的頻率資源,以實現有效覆蓋。在進行頻率規劃的過程中有以下幾點因素需要確定:
1. 基站站型的確定
基站的站型是進行頻率規劃的前提,根據話務量和目標阻塞率可以確定基站的站型。通過話務量A,載頻個數n,阻塞率E, 根據話務量A和阻塞率E,查詢相應的表就可以得出某小區需要配置的頻點個數n。

2. 頻率規劃方法的確定
首先是頻率參數的設置,主要包括:
(1) 控制信道是否單獨分配
控制信道是發送一些重要的控制信息和小區參數信息的,對控制信道的規劃要求也比較高,在規劃時應優先滿足控制信道的同鄰頻干擾盡量小。一般情況下為了盡量避免控制信道和業務信道間的干擾,降低頻率配置時的難度,常常採用控制信道的頻率范圍與業務信道的頻率范圍相互獨立的方法。根據這樣的原則需要給控制信道分配一段單獨的頻段,這個頻段可以是連續的也可以是離散的,使用離散的頻段主要是為了將控制信道的頻點間隔起來,可以避免控制信道之間的干擾,但會存在控制信道和業務信道間的干擾;而使用連續的控制信道頻段可以避免控制信道和業務信道之間的干擾,但是會增加控制信道之間的干擾。

Ⅶ 網路優化主要工作內容是什麼

1、當移動通信網路建成之後,網路優化的作用是要保障網路的全覆蓋和網路資源的合理分配。在建網初期時,主要是負責信號的全覆蓋,而到網路基本成型以後,隨著網路中BTS的增加,BTS之間的相互影響也會越來越嚴重,同時隨著客戶的不斷增加,網路資源的合理分配的需求也會越來越高。網路優化工程師的主要工作就會變成消除網路中BTS間的相互干擾、資源的調配以及網路的進一步規劃建設。
2、性能分析。由於網路中的客戶不斷的增加,網路資源也會漸漸由建網初期的空閑而變的擁塞。客戶密度的分布不均,也會導致網路資源的利用不能像規劃初期的模型一樣,這時候就需要性能分析。工程師需要通過對網路中話務的分析,來合理的調配網路中的資源,同時要根據網路整體的資源利用率和網路話務的變化,來提出進一步的網路建設的方案。
3、道路測試。雖然建網初期網路中的基站數量較少,基站間的接續基本是處於一個相當固定的狀態,但隨著網路中基站的不斷增加,同一段道路中的覆蓋基站會變得很多,用戶能否佔用最合適的基站來進行通話會直接影響到用戶的通話質量,而路測工程師的主要工作就是確保用戶在道路上打電話時能夠佔用最佳的基站信號來進行呼叫。

Ⅷ 能不能優化一下移動寬頻網路

寬頻網速慢可能有以下原因:
1、訪問的網站 伺服器帶寬窄或伺服器繁忙;
2、電腦的原因如電腦配置比較低或系統處理能力弱;
3、可能是病毒或者木馬等原因造成上網速度慢;
4、使用路由器共享上網導致網速慢;
5、modem設備出現工作不穩定;
6、線路原因(如線路長、線路雜訊較大、入戶線質量不好、用戶端線路改動等因素造成)。
如果您在使用移動寬頻及高清電視業務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均可通過當地移動營業廳或者撥打10086反映故障,工作人員會派出專業的裝維人員上門為您服務的。

Ⅸ 網路優化是怎麼回事

移動通信網路優化是高層次的維護工作,是通過採用新技術手段以及優化工具對網路參數合理調整,從而提高網路質量的維護工作。
移動通信網路優化的步驟 如下:
1、無線網路調查和測試。
無線網路的實際調查和測試是網路優化不可缺少的步驟。重要的手段是話務統計和DT和CQT,為網路優化提供有力支持。
2、無線參數檢查和標准化
在一般的網路優化方法中,都包含了數據的一致性檢查,利用軟體對無線參數進行全面的檢查,生成詳細的檢查報告。同時利用以往的網優經驗,將無線參數的經驗值錄入經驗資料庫,將某些無線參數的值與經驗值做標准化比較,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和優化。
3、無線功能檢查
在網路優化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詳細考察網路無線功能的開啟情況,如跳頻、動態功率控制、CLS等等,以使網路能得到最佳性能。
4、頻率優化
頻率優化是網路優化中重要的一環。當前網路的實際狀況表明,由於頻率資源緊張,頻率復用困難帶來的網路性能下降的情況已經成為提高網路性能的瓶頸。因此頻率優化是網優的一個重點。要詳細考察網路的頻率使用情況,如復用辦法、干擾情況、地理環境影響等,在此基礎上利用相關軟體產生頻率優化方案,採用滾動的方法對頻率進行優化。
5、鄰區關系和切換優化
與頻率優化一樣,鄰區關系的優化也是網優的重要環節。因為鄰區關系的系統性和復雜性,是給無線網路造成重要影響的因素。評估網路的鄰區關系的復雜程度,並收集統計和測試數據,在此基礎上進行優化調整。鄰區關系的優化與頻率優化結合進行。
6、Trouble shooting
Trouble shooting是進行更有針對性和更加細致的,小范圍的優化,通常以單個小區的問題解決為目標。

閱讀全文

與請描述一下移動網路優化的流程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27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376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595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380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077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30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054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15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717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952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17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1012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37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420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64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113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290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496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969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