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手機的緩存是指的什麼
就是手機運行瀏覽器後,臨時在手機內存上,根據手機內存的大小,臨時劃定一個存儲范圍,供存放網路瀏覽時的網頁內容、圖片等,這相當於電腦IE的緩存Temporary
Internet
Files用來存放Internet臨時文件。當退出瀏覽器後,一般不會自動刪除瀏覽時產生的臨時文件,手機需要定期清理網路緩存,以免佔用手機內存。
❷ 手機上網里緩存是什麼
清除緩存就是清楚以前的上網記錄,一些圖片記錄什麼的!~可以提神手機運行速度,對手機只有好處,不費流量~『
❸ 聯網緩存是什麼情況
CPU緩存是介於CPU和內存之間的臨時內存。它的容量比內存小,但交換速度快。緩存中的數據是內存的一小部分,但這一小部分會在短時間內被CPU訪問。當CPU調用大量數據時,可以避開內存,直接從緩存中調用,從而加快讀取速度。可以看出,給CPU增加緩存是一種高效的解決方案,這樣整個內存(cache memory)就變成了一個高速存儲系統,既有緩存又有內存。緩存對CPU的性能影響很大,主要是CPU的數據交換順序和CPU與緩存之間的帶寬造成的。緩存是為了解決CPU速度和內存速度的速度差。將內存中CPU最頻繁訪問的數據和指令復制到CPU中的緩存中,這樣CPU就可以不像「蝸牛」那樣頻繁的從內存中取數據,CPU只需要從緩存中取,比內存快很多。這里,需要指出的是:1。因為緩存只是內存中少量數據的副本,所以CPU在緩存中查找數據時,會出現找不到的情況(因為這些數據還沒有從內存中復制到緩存中)。這個時候CPU還是會在內存中搜索數據,這樣系統的速度會變慢,但是CPU會把這些數據復制到緩存中,以免下次再從內存中取回來。2.因為隨著時間的變化,最頻繁訪問的數據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也就是說,剛才不頻繁訪問的數據此時已經需要頻繁訪問了,但剛才是最頻繁訪問的數據,現在是不頻繁訪問的,所以要按照一定的演算法頻繁替換緩存中的數據,這樣才能保證緩存中的數據是最頻繁訪問的數據。緩存的工作原理【編輯本段】緩存的工作原理是,當CPU要讀取一條數據時,先從緩存中查找,如果找到,立即讀取並發送給CPU處理;如果沒有找到,則以相對較慢的速度從內存中讀取,並發送給CPU進行處理。同時將這個數據所在的數據塊轉移到緩存中,這樣以後就可以從緩存中讀取整個數據,而不需要調用內存。正是這種讀取機制,使得CPU讀取緩存的命中率非常高(大部分CPU可以達到90%左右),也就是說,CPU下次讀取的數據有90%在緩存中,只有10%左右需要從內存中讀取。這大大節省了CPU直接讀取內存的時間,也使得CPU在讀取數據時基本上不需要等待。一般來說,CPU讀取數據的順序是先緩存後內存。一級緩存和二級緩存【編輯本段】為了區分這兩個概念,我們先來看看RAM。相對於RAM,RAM是斷電後信息消失的那種,ROM斷電後不會消失。RAM有兩種,一種是靜態RAM和SRAM。一個是動態RAM和DRAM。前者的存儲速度比後者快很多,我們現在用的內存一般都是動態RAM。有菜鳥說,為了提高系統速度,就不能直接擴展緩存嗎?擴展越大,緩存的數據就越多,系統就越快?緩存通常是靜態RAM,速度很快,但是靜態RAM的集成度低(存儲同樣的數據,靜態RAM的體積是動態RAM的6倍),價格高(同樣容量的靜態RAM是動態RAM的4倍),所以可以看出擴展靜態RAM作為緩存是一個非常愚蠢的行為,但是為了提高系統的性能和速度,就必須擴展緩存。這樣,就有了一個折中的方法。不是擴展原有的靜態ram緩存,而是增加一些高速動態RAM作為緩存。這些高速動態RAM比傳統的動態RAM快,但比原來的靜態RAM緩存慢。我們把原來的靜態RAM緩存稱為一級緩存,後面增加的動態RAM稱為二級緩存。一級緩存和二級緩存的內容是內存中頻繁訪問的數據的副本(映射),它們的存在是為了減少高速CPU對慢速內存的訪問。通常CPU找數據或指令的順序是:先在一級緩存里找,找不到就在二級緩存里找,找不到就要在內存里找。緩存技術的發展【編輯本段】最早的CPU緩存是一個整體,容量很低。英特爾公司從奔騰時代就開始對高速緩存進行分類。當時集成在CPU內核中的緩存還不足以滿足CPU的需求,製造工藝的限制也無法大幅提升緩存容量。因此,出現了與CPU集成在同一電路板或主板上的緩存。此時CPU內核集成的緩存稱為一級緩存,外部緩存稱為二級緩存。一級緩存包括數據緩存(D-Cache)和指令緩存(I-Cache)。它們分別用於存儲數據和執行這些數據的指令,同時可以被CPU訪問,減少了因爭用緩存而產生的沖突,提高了處理器效率。當英特爾推出奔騰4處理器時,它用容量為12KμOps的新一級跟蹤高速緩存取代了指令高速緩存,這意味著它可以存儲12K微指令。隨著CPU製造技術的發展,L2緩存可以很容易地集成在CPU內核中,其容量也在逐年增加。現在用是否集成到CPU來定義一級和二級緩存是不準確的。而且,隨著L2緩存整合到CPU內核中,以前L2緩存和CPU大差距分頻的情況也改變了。此時與主頻同速工作,可以為CPU提供更高的傳輸速度。L2緩存是CPU性能的關鍵之一。增加L2緩存容量可以在不改變CPU內核的情況下大幅提高性能。而同一個核的高端和低端CPU的區別往往在L2緩存,可見L2緩存對CPU的重要性。當CPU在緩存中找到有用的數據時,稱為命中。當緩存中沒有CPU需要的數據時(這稱為未命中),CPU會訪問內存。理論上,在一個有L2緩存的CPU中,讀取L1緩存的命中率是80%。也就是說,在CPU的一級緩存中找到的有用數據占總數據的80%,剩下的20%是從二級緩存中讀取的。由於無法准確預測要執行的數據,讀取L2緩存的命中率在80%左右(從L2緩存讀取的有用數據占總數據的16%)。然後其他的數據都要從內存中調用,但這已經是相當小的比例了。目前更高端的CPU也會有三級緩存,是為讀取二級緩存後遺漏的數據而設計的。在三級緩存的CPU中,只需要從內存中調用5%左右的數據,進一步提高了CPU的效率。為了保證CPU訪問時的高命中率,緩存中的內容要用一定的演算法進行替換。一種常用的演算法是「最近最少使用演算法」(LRU演算法),這是為了消除最近最少訪問的行。因此,有必要為每一行設置一個計數器。LRU演算法是將命中行的計數器重置為零,並將其他行的計數器加1。當需要替換時,消除行計數器的計數值最大的數據行被消除。這是一種高效科學的演算法,其計數器清零過程可以從緩存中清除一些頻繁調用後不再需要的數據,提高緩存的利用率。在CPU產品中,一級緩存的容量基本在4KB到64KB之間,二級緩存的容量分為128KB、256KB、512KB、1MB、2MB、4MB等。一級緩存容量和二級緩存容量差別不大是提升CPU性能的關鍵。L2緩存容量的增加是由CPU的製造工藝決定的,容量的增加必然導致CPU中晶體管數量的增加。要在有限的CPU面積上集成更大的緩存,對製造工藝的要求會更高。目前主流的CPU L2緩存在2MB左右,其中Intel公司在2007年陸續推出了台式機用4MB和6MB L2緩存的高性能CPU,但價格相對較高。對於配置沒有太高要求的朋友,一般雙核CPU配2MB L2緩存基本可以滿足日常上網需求。
嗯,怎麼說呢?很抽象...比如我和你之間的一個小倉庫,你給了我一批5噸的貨物,叫我去取,但是我的車一次只能拖3噸,所以你可以把5噸的貨物全部放進倉庫,我花兩次時間去搬,這樣可以節省你的時間...讓我們專業點...以新浪為例...第一次訪問新浪對我來說有點慢。現在新浪的主頁已經完全開放了。好的,我會做的。網頁關閉了…然後我這個時候打開新浪,完全打開了。不知道大家平時有沒有注意到,沒有這個東西,就是第一次訪問緩存的時候,網頁上的一些信息,比如flash圖片和文字,是下載到你的電腦上,也就是你的緩存里的。這個緩存可以設置大小…當緩存滿了,你可以把文件放入其中,並在緩存中保持最長的時間。擠出上面的——下載一些資料到自己電腦的緩存里,然後你訪問網頁電腦。這時候他不是先找這個站點能不能連接到這個站點,而是說他先去緩存里找一下,有沒有你現在想訪問的信息。如果有,他直接從這台電腦上打電話找到並連接到你想訪問的網站...這是緩存,不知道你懂不懂...呵呵,不會表達。
緩存大小是CPU的重要指標之一,其結構和大小對CPU速度有很大影響。簡單來說,緩存就是用來存儲一些常用的或者即將出現的數據或者指令。當需要這些數據或指令時,可以直接從緩存中讀取,這比讀入內存甚至硬碟要快得多,可以大大提高CPU的處理速度。所謂處理器緩存通常是指L2緩存或外部緩存。即緩存是介於CPU和主存DRAM(動態RAM)之間的一種小規模但高速的存儲器,通常由SRAM(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組成。用於存儲CPU經常使用的數據,使CPU不必依賴於速度較慢的DRAM(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L2緩存一直是一種速度極快且價格昂貴的存儲器,稱為SRAM (static RAM),SRAM(Static RAM)是靜態存儲器的縮寫。因為SRAM採用和CPU一樣的半導體工藝,所以和DRAM相比,SRAM的存取速度更快,尺寸更大,價格也更高。處理器緩存的基本思想是用少量的SRAM作為CPU和DRAM存儲系統之間的緩沖,即緩存系統。8486及更高級別的微處理器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在處理器晶元中集成了SRAM作為緩存,由於這些緩存都安裝在晶元中,所以稱之為片上緩存。86片上緩存的容量通常是8K。奔騰等高檔晶元16KB,Power PC可達32KB。奔騰微處理器通過使用數據和雙通道高速緩存技術進一步改進了片上高速緩存。相對來說,片上緩存容量小,但是非常靈活方便,大大提高了微處理器的性能。片上緩存也稱為一級緩存。由於486、586等高端處理器時鍾頻率較高,一旦一級緩存未命中,性能會明顯變差。在這種情況下,採用的方法是在處理器晶元外部添加緩存,稱為L2緩存。L2緩存實際上是CPU和主存之間的真正緩沖區。因為系統板上的響應時間遠低於CPU,沒有L2緩存是不可能達到486、586等高端處理器的理想速度的。L2緩存的容量通常比L1緩存大一個數量級以上。在系統設置中,用戶通常需要確定是否安裝了L2緩存及其大小。L2緩存的大小一般為128KB、256KB或512KB。256KB或512KB同步緩存廣泛應用於486以上的微機。所謂同步,就是緩存和CPU以相同的時鍾周期、相同的速度同步工作。與非同步緩存相比,性能可以提高30%以上。目前PC及其伺服器系統的發展趨勢之一是CPU頻率越來越高,系統架構越來越先進,主存DRAM的結構和訪問時間提升緩慢。因此,緩存技術越重要,PC系統中的緩存就越大。大多數用戶已經把緩存作為評價和購買PC系統的一個重要指標。
❹ 手機中的緩存是什麼
運行內存是指手機運行程序時的內存..也叫RAM..而另一個內存是用來存儲東西的內存,就像8G的MP4一樣,它擁有8G的存儲空間,這種內存叫ROM.手機的運行內存就是指它自身的內存也就是C盤的大小
不包括存儲卡或者硬碟手機的硬碟容量用電腦比喻的話手機的運行內存就是電腦的內存
但是手機的運行內存可以存儲
電腦的不能存儲擁有更大的運行內存的話手機可以打開更多的程序,如果本身容量足夠的話並不能提升多少運行程序的速度,只能說更大的運行內存能更好的保證手機的正常運行手機的運行內存是指運行程序時存儲或者暫時存儲的地方,而CPU是用來計算的。
❺ 手機緩存是什麼
手機緩存數據是手機上的應用程序在使用過程中下載的臨時文件,方便下次使用時快速調用,但是如果手機的應用程序的緩存數據過多會佔用手機的存儲空間。
以iPhone 7手機為例,清除手機的緩存數據操作步驟如下:
1、打開手機上需要清除緩存數據的應用。
❻ 手機緩存是什麼意思
手機緩存的意思就是手機上安裝的各種的應用程序,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緩存,包括圖片,視頻,一般聊天軟體中更容易產生緩存,如果長時間不清理,就會造成手機卡頓,耗電量也會增加,更容易發燙,可以按照以下步驟清理手機軟體或應用多餘的緩存。
第一步、打開手機裡面的設置。
第八步、進去以後,發現多餘的緩存。選擇清理緩存就行了,其他的應用程序也可以按照這個步驟清理緩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