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互聯網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影響
面對互聯網的便利,我們越來越依賴網路了。在生活中如何看待這種影響呢?
互聯網上的信息非常豐富,五花八門,帶給我們很多便利。然而,無形之中我們每天都感覺脫離不了網,在家的時候網斷了或者信號不好心情就比較差,心情會有點焦慮。究竟如何正視互聯網的影響呢?我們要堅信一點,互聯網是時代發展的方向,它的好處遠遠大於壞處的。互聯網消除了信息壁壘。
互聯網可以讓大家找到自己喜歡的圈子和喜歡的人,相反,騙子也魚目混珠,關鍵還是要有辨識的能力。互聯網豐富了我們的業餘生活。互聯網對於我們的社會生活影響極深,網上娛樂非常之多。電影,運動賽事,音樂會,游戲等等,這些娛樂活動都可以在互聯網上觀看到,這是互聯網帶給我們的一個重要的影響。同時,在線購買這些活動的門票等等,為人們參加娛樂活動提供便利。互聯網極大的提升了我們的工作效率。網路讓我們降低了獲取知識的成本,降低了提升工作的能力的成本,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建立了良好的人脈關系。互聯網讓購物變得更加簡單便捷。你只需要在家點擊滑鼠,選購你想要購買的商品,然後網上結付或者選擇貨到付款,然後就可以等待物流送貨上門了。傳統的購物方式可能會讓你在擁擠的人群中擠來擠去,或者花費很長時間來排隊結賬。網上購物就會讓這一切變得方便省時。相反,互聯網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我們在生活工作中,做一件時間一會總要看一下手機;朋友間深度溝通與交流越來越少;有事情也更習慣停留在網路上的溝通,面對面的溝通越來越少;微信人數的增加無形中消耗了我們交友的精力;社交軟體越來越多,很多伴侶在一起都是低頭各玩個的手機卻來越少溝通與交流。走路低頭一族玩手機的也越來越多,對安全也有隱患。所以,互聯網在帶來好處的同時,也需要有自控能力,不能一味沉迷在虛擬社會中。
⑵ 計算機和網路技術對社會生活的影響有哪
一、傳播的速度
二、傳播的廣度
三、社會反應
四、 快捷性 自由性 開放性 互動性 創新性
網路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可以說是革命性的.它改變了人們傳統的生活方式,通過Internet,人們可以從浩如煙海的信息中查詢到自己需要的部分,可以和遠隔重洋的親朋好友互通音訊,可以和未曾謀面的陌生人交流情感,可以坐在家中接受全球各地醫學專家的會診,可以實現網上購物、網上婚禮、網上電子銀行、網上營銷、網上政府.凡此種種,都是人們過去所不能想像的.信息化與數字化和網路化的高度一體化的信息交流方式使人們明顯感覺到這種新的方式帶給我們的快捷與自由,開放與互動;同時,也有一些人利用網路牟取暴利,違背了理性,超越了法制的界限而給社會和個人帶來極大危害.
眾所周知,技術的發展可以推動社會的發展,而社會的發展又能更新出新的技術,兩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就能推動人類歷史前進的腳步.
1. 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人類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同時給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了諸多的好處,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快捷性
馬克思說過,人的本性在於它的社會性,人與人之間如何建立關系,如何交往主要是通過信息的傳遞,人的生存,交往和信息這三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人們為了能夠進行信息的交換,運用各種信息交換的手段,讓我們追朔一下人類傳播方式的變化速度:從語音到文字,幾萬年;從文字到印刷,幾千年;從印刷到電影和廣播,四百年;從第一次試驗電視到從月球播回實況電視,五十年.從網路作為軍事用途出現,到大規模地民用,三十年.很顯然,變化進程是呈加速度發展,每一種傳播方式普及後,都給人類的生活方式造成了翻天覆地的影響.同樣,當網路能應用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時,很自然地將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人類從最初的語言信息的傳遞到後來的文字以及文字的記載等不同的信息交換方式直至今日的網路信息傳遞,人們更加清楚地意識到計算機網路技術這種新的技術對人類社會影響的力量之強、速度之快、范圍之廣是前所未有的,人們無論在何時何地,總能享受到它帶給我們的快捷,讓在地球不同角落的人們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就能接收到相同的消息,這種快捷是以前任何一種信交流方式所不能做到的.這種新的信息傳遞方式不僅僅可以跨越時間與空間,更能使信息的發布者與接收者進得密切的互動,以更加快捷的信息交流方式服務於人類.
2) 自由性
闡述這一點,首先要闡述什麼是自由,自由包括兩點,第一個體的自由,即個體意志的自覺.第二就是一切個體的同等自由.而我這里所說的網路的自由性在於它將以上兩者相互結合,而引申出的通過人與自然,人與人關系的互動而達到的精神自由,網路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為個人自由提供了手段和工具,這種網路中的自由可以讓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平等地享有發表自己言論,表達自己的思想和看法的權利,網路中的這種自由打破了現實生活中的那種陳規,在網上人們可以不必在意對方的職位,年齡,文化層次,享有同等的權利在網路上發表自己的言論.因此,網路的這種特性可以用尼葛洛龐對網路時代的「數字化生存」的四個特質概括:分散權力,全球化,追求和諧和賦予權力.這也充分體現了網路的自由性.同時,網路的這種自由性也消除了人與人之間的傳統界限,降低了技術應用的門檻兒,大大提高了廣大勞動人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在現實中的社會平等方面也起到了推動作用.
3) 開放性
開放性是網路的根本特徵之一,開放與共享也是一脈相承的,網路在現實發展中始終也遵循著開放與共享的精神,比如我們使用計算機時必不可少的軟體,以使用方式分類可以分為:收費軟體(以營利為目的),共享軟體(作者擁有版權,但可以免費試用),免費軟體(版權一般僅限於讓其傳播版權擁有者的名字,使用者可以隨便使用,但不得對軟體進行程序上的修改)和公共軟體(不具備版權,允許任何人使用,修改)四種,以此為例我們就可以看出網路的共享性給傳統的知識產權觀念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同時在網路上信息的知識產權的概念也變得模糊了,你很難分辨出信息的發布者有無出版的知識產權,而那種完全封閉性的方式又難以做到信息的共享,所以就使得網路具有開放性.
4) 互動性
網路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與互動提供前所未有的工具, 使人們能以多對多的方式進行溝通,打破了那種傳統文化中的單向的傳播方式,信息的發出者還可以是接收者,人們即可是做為參與者,也可是作為製作者,具有雙重性,這種互動性可以積極地調動起人們的參與的慾望,實現一些在現實中受於限制而不能參與進來的交流,在數字時代的虛擬世界裡,人們並未像想像中那樣謊話連天,互聯網的獨特性,某種程度上出人意料地抑制了說謊,出於對現實世界的虛偽的反彈,人們更願意在網路中表露內心世界的真實.誠信在網路間彌漫並在不同個體間相互傳播,這種互動性使個人的價值得到前所未有的突顯和發揮.
5) 創新性
每一項技術的發展都離不開創新,網路技術的發展也是如此.不斷創新是網路之所以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根本,這種創新性也讓我們不斷地接收新的觀念,學習新的技術,從而引導我們更好地去發展我們社會.
2. 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雖然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推動作用,但是作用與反作用往往是並存的,在技術發展的背後引發出的種種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正是因為網路空間的這種虛擬性,讓人們過於的在這個空間里放縱自己,沉迷於這樣的虛擬世界,之所以造成人們過於沉迷於網路,也可是這樣從這樣的角度考慮,人們往往在現實中解決不了的問題喜歡跑到幻想中去解決,比如電腦游戲,它給人一種逃避現實性的途徑,在游戲中扮演一個自己從未體驗過的角色或者是在現實中根本不可能實現的夢想,從而使人們過於沉迷於游戲,沉迷於網路,而造成了現實中的一些危害甚至於個人的學業,財產和生命;再者,網路的開放性使得個人的隱私安全得不到根本的保障, 現實社會中人與人的交往形式主要是面對面的直接交往,道德活動范圍受物理空間限制.因此,傳統道德規范與責任的確立首先受主體的社會地位、社會身份和經濟利益等因素制約,道德交往的范圍與職業、性別、年齡密切相關.同時,道德評價標准和環境也相對穩定,人們依據一定的文化傳統來做出判斷,評價標准不可避免地帶有民族性、時代性.而網路化的交往,則超越了一般意義的時空限制.可以說,只要願意,網路可以將全球不同角落的每一個人都「網」在其中.而且,網路化的交往是「虛擬」的交往,社會成員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就任何內容與自己所關心的對象進行交流.它一方面使道德活動的范圍大幅度拓寬,引發了社會價值觀念互動方式的更新.世界各地區、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價值觀念以虛擬方式呈現在人們面前,為個體道德的社會化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舞台,為傳統倫理道德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另一方面,網路使現實的真實的社會道德關系日趨鬆散,使人際關系淡漠,情感疏遠.人們在網路上交流時,言談舉止都被轉換成二進制的語言,人的音容笑貌以數字化方式在屏幕上傳播,人成了數碼化的存在.Internet改變了個體交往的方式,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成了人與機器之間的交談,感情的直接交流越來越小,人與人之間的依賴關系逐漸被人對網路的依賴關系所取代.這種狀況在網路發達的社會中已有充分的表現,即使是在我國目前網路欠發達的情況下也有一定程度的反映.數字化、電子化在一定意義上會無情地傷害人類,正是這些挑戰引發了人們的深思.
3. 網路的未來應朝著個人與社會,個體與群體,個性與共性之間分散而有張力的互動形態發展,從而實現個人自由發發展與社會共合體健康發展的雙重目標.
⑶ 計算機給人類生活帶來了什麼影響
一、計算機網路下的社會發展積極影響
1、計算機網路推動社會生產力以更快的速度發展,促進社會發展。
2、計算機網路將開辟電子化管理的時代。
3、對於個人來說通過使用計算機和網路,人類的工作和勞動方式也將會發生許多改變。
4、計算機網路對老百姓生活的改變也產生極大的影響,方便生活。
二、計算機網路對社會發展的不利影響
1、由於目前網路技術還沒有發展到一個比較完善的階段,網路上還存在著大量的虛擬性和不真實性,為網路上的思想和政治領域的斗爭提供了發展的條件。
2、網路的普及可能會使不同民族的文化逐漸衰落。
3、網路會導致世界各國的發展更不平衡。
⑷ 想想計算機網路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帶來的影響比較多,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信息獲取途徑廣,速度快。在網路上可以找到更多的信息,更多的觀點,並且速度非常快。
2、資料便於儲存、方便修改。用電腦可以方便的儲存資料,不像傳統的用筆書寫,記筆記等,並且將資料電子化之後,可以方便修改,分類。
3、溝通交流便利,成本低。網路上可以語音,視頻聊天,不需要付話費,成本低廉。並且有著傳統的電話,傳真不可比擬的優勢。
⑸ 網路對於我們的生活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一、網路對我們的生活產生的影響具有利弊性
1、利:帶來了社會經濟的開放性、多元化,促進了人和社會的自由全面發展以及從獨立性社會向群體型的轉變。
2、弊:網上信息泛濫可能造成人們信仰的缺失或價值觀的多元化,影響人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互聯網上信息接受和傳播的隱蔽性,有可能引起我們的道德意識弱化、社會責任感下降。
⑹ 想想計算機網路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計算機網路技術不僅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行為方式。
人們通訊不再像過去一樣僅僅依賴於面對面交流和書信,還可以通過一些社交軟體如QQ、微信、微博實現隨時隨地交流,不用受地域的限制。再比如人們的教育方式也發生了改變,老師在教學時可以利用網路對同學們進行展示。
計算機網路會導致自己的個人信息發生泄漏,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沉浸在網路帶來的利益當中,人們的關系慢慢淡化,這樣就導致人們的社交能力下降,出現社交冷漠。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
1、數據通信
數據通信是計算機網路的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數據通信是依照一定的通信協議,利用數據傳輸技術在兩個終端之間傳遞數據信息的一種通信方式和通信業務。
2、資源共享
硬體資源的共享可以提高設備的利用率,避免設備的重復投資,如利用計算機網路建立網路列印機;軟體資源和數據資源的共享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資源,減少軟體開發過程中的勞動,避免大型資料庫的重復建設。
3、集中管理
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已使得現代的辦公手段、經營管理等發生了變化。目前,已經有了許多管理信息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等,通過這些系統可以實現日常工作的集中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經濟效益。
4、實現分布式處理
網路技術的發展,使得分布式計算成為可能。對於大型的課題,可以分為許許多多小題目,由不同的計算機分別完成,然後再集中起來,解決問題。
⑺ 電腦網路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什麼影響
生活上: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不少色彩和快樂。
學習上:拓寬了知識面,改變了我們對一些觀點的看法。
工作上:使我們的工作更加方便,節省了不少時間。
⑻ 生活中的計算機網路對我們的生活、學習有什麼影響
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互聯網已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成為影響我們學習生活的重要因素。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尤其是網際網路的普及,網路正在以「無網不入」的觸角延伸到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各個領域中。「網路最終所能帶來的社會變化並不只是建立一個信息市場,而在於形成長久的個體關系與群體關
系。」
事實表明,人們正在使網路由通信工具發展為交往工具,網路已不僅僅是一種先進的通訊手段,而是形成了影響整個社會生活的「網路環境」,網路也由此逐漸具有了文化的意義。
網路文化已經發展為一種重要的亞文化形式,不僅包括與網際行為有關的規范、習俗、禮儀和特殊的語言符號形式,還包括網際欺詐、信息濫發、網上狂言等現象。廣義的網路文化包括一切與信息網路技術有關的物質、制度、精神創造活動及其成果。狹義的網路文化是指建立在信息網路技術與網路經濟基礎上的精神創造活動及其成果,包含人的心理狀態、知識結構、思維方式、價值觀念、道德修養、審美情趣和行為方式等方面。網路文化是通過多種活動和載體,作用於人的知識結構和想像力、情感、意志等思想要素,從而影響人的思維過程,並最終改變著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整體素質。
電信、傳媒和計算機多媒體網路通信,都以電信號或光信號傳輸信息,主要的技術指標是頻率、帶寬(單位時間信息傳輸量)和總頻道容量,主要的通信方式是幾乎無延時的(實時)雙向一對一聲音傳輸和單向的一對多聲像傳播。隨著計算機技術升級特別是互聯網的出現,計算機多媒體網路通信得到迅速發展。多媒體網路通信的實質是將圖、文、聲、數統一轉化為數字信號加以傳播,傳統的電信和傳媒技術也可由此納入網路通信,即所謂計算機網、電信網和廣播電視網的三網融合。TCP/IP協議賦予每一台聯網計算機一個獨一無二的地址,任何計算機只要採用該協議與互聯網中的任一主機通信,都可以成為互聯網的一部分。互聯網的
每一台電腦終端在信息傳遞和發布方面均具有高時效性,不受時間和距離的限制,改變了傳統的信息傳遞方式,提高了信息的時效性。因此,當代大學生可以利用電腦足不出戶就能獲取外界大量的信息。
互聯網是一個開放、無中心和用戶驅動的「網際網路」。隨著網路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網路教育、遠程教育方興未艾,逐漸成為全球性的教育模式。這種開放式教育新模式,較少約束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個人行為,這樣大學生可以在一個絕對自由的空間中接收和傳播信息。
網上相互交流是網路文化的最基本的活動形式,它是利用媒介的信息相互傳播,通過校園BBS、QQ、MSN、聊天室、E-mail等開放式交互場所,實現網上一對一、一對多的在線即時對話與討論,是網上的非實時匿名公共留言區,是自由言論的場所。因此,網路場所及文化給大學生帶來巨大便利,也刺激著大學生的好奇心,網上交流已成為校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網路的發展,網路空間成為許多網民的交往空間,網路空間具有虛擬性和匿名性。網路將點與點、線與線連結在一起,形成一個巨大的虛幻的空間世界。在一個虛擬網路下,學生置身於一個「虛擬社區」之中,可以直接與素昧相識的人交流思想,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使自己有更多的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這種網上交往方式受到個體不同文化背景、價值觀念、道德行為等因素的互動影響,使現代高校校園文化更加多樣性和復雜性,增加教育工作的艱巨性。
網路文化在我們生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許多大學生以上網沖浪為樂事,以成為網路高手為一種榮耀。進而在網路文化形成的虛擬世界中,他們可以做現實世界中一切不便作和不能作的事情。青少年的叛逆精神在網路虛擬世界中大有用武之地,網戀、黑客等成為這些人自我表現的首選方式。
網路文化促進了我們對世界的了解,開闊了我們的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網路文化是一個各種信息融合在一起的資料庫,包括有關政治、經濟、教育、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信息的資料庫充滿在網路空間。大學生進入網路世界後,並不需要過多的網路方面的知識,只需點擊瀏覽器就能在知識的海洋中盡情遨遊。由於網路文化的普及,人們不需要購買和翻閱大量的書籍,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人們為獲取知識所付出的時間、精力、金錢被減到最小,這是其它教育媒體所無法相比的。
網路有利於緩解大學生心理壓力,增強自信。美國心理學PatriciaWallance在《互聯網心理學》中談到了一個典型案例:一個相貌平平的學生在網上找回了自信。他說過去因為自己相貌平平,在面對面的課堂討論時總不愛回答問題。由於人們總是忽略他做的評論,他就乾脆不再發表意見。但他發現互聯網卻是一個不以貌取人的地方。第一次參加網上討論,就表現出深刻的思想且不乏幽默。一兩天的時間內就有好幾個人回信表示同意他的觀點,在辯論中站在他這一邊。這是在教室里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互聯網為他提供了一個使他充分發揮自己潛力的公平競技場,使他擁有足夠的自信心證明自己的資質,甚至改變了他對待實際生活的態度。
網路文化為我們加強人際交往拓展了新的空間,提供了寬松的社交環境,網路空間已經成為不少大學生人際交流的第二空間。
網路文化有利於激活我們的創新意識,培養自身主觀能動性。網路提供了一個可以不限地域、不限距離的虛擬世界,形成了「地球村」這一新的概念。當代大學生可以利用網路文化的共享性這一特徵使文化這種無形資產瞬間擴散到各地,達到「文化增值」,同時也顯示了文化的自身價值,激發了他們創新知識和探索未知的念頭。網路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學生擺脫了對知識權威的從眾心理,更有利於創造性的發揮。網路文化的高科技特點進一步使學生意識到腦力勞動
和創造性勞動的重要性,從而增強培養創新能力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網路的開放性和透明性,有利於及時發現我們思想領域的危機和問題,便於思想政治工作者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要深入研究網路給學生思想帶來的影響,同時還要學會利用網路為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服務。大學生樂於在網上發表各自的觀點、意見,進行交流,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學習掌握互聯網技術,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態,並充分利用網路傳播的優勢加強和他們的交流溝通,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和行為傾向,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和指導,並把不良思想消滅在萌芽狀態。
網路文化沖擊了我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過程。在當前的國際互聯網的信息中, 80%以上的網上信息和95%以上的服務信息由美國提供,我國在整個互聯網的信息輸入和輸出的流量中,僅佔到0. 1%和0. 05%,很明顯,美國掌握全球文化的節奏和方向,從而使得一些大學生崇拜西方的政治體制、經濟模式以及生活方式。由於大學生的人世觀、價值觀尚未完全成熟,可塑性強,加上網上的這些反動思想言論具有很大的欺騙性,容易使大學生受到蒙蔽,從而影響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
網路「垃圾」信息橫行,導致大學生的思想、意志受到毒害和腐蝕。由於網路具有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使用方便和難以控制的特點,一些黃色、黑色、暴力、黑客信息也趁機而入。
網路中虛擬的人際交往導致了我們交往方式的改變和交際障礙的產生。長時間泡在網上使得大學生人際淡化,不喜歡和現實社會的人交流。沉溺於網路的大學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與他人、與社會接觸的機會,容易加劇他們的自我封閉。
21世紀是信息和知識的時代,網路文化正在全方位地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方式。網路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要加強網路法規建設和網路倫理教育,提高大學生的網路道德水平和網路行為自律意識,推動網路文明建設,發展健康向上的、科學的、大眾的網路文化。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大學生的「網德」教育,形成大學生對網路道德的正確認識,增強他們道德判斷能力,提高個人修養,養成道德自律。健康有序的文化環境有利於大學生主體意識沿著正確、合理的方向發展,反之,則會把大學生引向墮落的深淵。因此,要加強網路文化建設,確保一個良好的網路文化環境,使大學生在網路文化環境中健康成長。
⑼ 電腦對我們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
關於電腦及所有電子相關產品已使現代社會產生根本改變的觀點,已經是無庸置疑的,從我們做生意的方式到個人休閑、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等等,電腦可說徹底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對於未曾受過電腦使用訓練,或不懂電腦架構的人來說,電腦仍是個可怕的東西,不過這種恐懼感通常可以通過經常使用來排除。對於每天都要接觸電腦或了解電腦缺點的人來說,很少有人會繼續害怕,不過恐懼感確實是阻礙電腦普及的一大因素。許多人深信,這種對電腦的恐懼感已是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因為這些人無法了解電腦,在使用上也遭遇困難。電腦從發明至今已經30多年,但對許多人來說,仍是相當陌生的東西。
根據美國商務部的資料顯示,整個電腦設備市場每年大約有750億美元的規模,再加上約300億美元的軟體市場及資訊服務業1000億的營業額,構成了遠超過2000億美元的市場。此外,至少有100萬受雇於電腦製造、軟體開發及電腦化資訊服務的從業人員。
以上的數字顯示出花在「使用」電腦上的金額,遠比花在製造電腦上的金額多得多,而這已是存在多年的事實。渴望從事電腦行業已成為年輕人典型的理想,他們希望成為電腦程序設計人員或製造業者,最好是能進入電腦工業的領導廠商如IBM之類大公司工作。不論華爾街股市所仰賴的每日財經資訊,或提供使用者參考報導、書籍文章的電腦光碟,每天都有許多高科技工作利用電腦提供資訊。
電腦工業有時會讓人聯想起愛吹牛的德州佬!大部分的行業都希望能以稍高於整體國民生產總額的速度增長,多年來這種增長速率約為4%到8%,但是電腦製造業者卻把低於10%的增長視為嚴重衰退。例如施樂公司總裁大衛·卡恩斯在兩年前接受華爾街雜志采訪時相當肯定地表示,施樂公司將會回到如80年代中期二位數字的速度增長,不會老停留在6%或7%的地方打轉。
電腦分為軟體與硬體兩大部分,通常,硬體是工程師的天下,特別是電機與電腦工程師,而軟體方面則由電腦科學方面的技術訓練獨領風騷。由於電腦應用的范圍相當廣泛,於是各種與電腦應用相關的領域應運而生,其中包含了資訊科學、資訊系統管理、數據處理及電腦程序設計。近年來,個人電腦與電腦繪圖成為一股新的趨勢,結合藝術與電腦的各種專業脫穎而出,這包括了圖案設計、電腦輔助設計、文書出版及電腦視覺效果等等。如同我們在下面即將要討論的部分,在電腦與資訊系統的建立與運用中,包含許多其他形態技術層次的應用。
在檢視電腦世界中一些特別的技術之前,有一個普遍的觀念要先提出,那就是高科技本身附帶的風險。高科技工作者在他們的工作領域中打前鋒,但他們的努力卻可能永遠不會成功,這在電腦領域中也是如出一轍的。一項成功的新技術,可能像野火一樣橫掃整個領域,將一家小公司在一夜之間變成業界巨人,但一次的失敗也足以讓既有的成果轉眼成空。一家公司在推出新產品時一旦決策錯誤,或無法有效展現其新技術的可靠度與特別之處,很快就會遭到淘汰。
90年代初期,由於現有產品的銷售已呈現飽和狀態,於是電腦業界的業績大幅衰退,而目前推出的新產品又尚未獲得消費者廣泛的認同。為了適應這樣的情況,電腦廠商一直在尋找所謂的「殺手級軟體產品」,這種產品在價格上能壓過市場上其他同級產品,並且可以引爆電腦及相關軟體的銷售業績。這種現象曾發生在個人電腦盛行的早期,也就是當Lotus1-2-3試算表問世之際。而在80年代中期,電腦輔助設計(CAD)的出現,使一種叫做工程工作站的電腦變得非常普遍,電腦產品雖然不斷推陳出新,但是要預測下一撥新產品的走向,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
想一想,在不遠的將來,電腦將會發展到什麼樣的境界?最近最熱門的電腦發展趨勢是結合文字、圖形、影像及聲音的多媒體技術。多媒體產品雖已上市,但價格仍居高不下。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般人也有能力通過結合高質量電視屏幕、最先進的音響設備及個人電腦,自行游覽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或是在學習加拿大歷史的同時,聆聽加國領袖本人的聲音,並且檢視過去所發生過的重大事件。
簡單地說,如果你能夠理解,在現今的技術背景之下,有多少資訊被轉換成電子訊號,並通過傳輸線到達屏幕或音響,你就能明白負載如此大量訊息傳輸的空間需求越來越大。這對種類繁多的傳播媒體來說,是一項嚴重的問題,包括電話、電腦通訊、電視及廣播,都己被指定使用某一部分的電磁波段,而最大問題在於,當各種傳播媒體不斷增加的同時,物理頻譜卻不能增加,頻譜的范圍是固定的,我們所處的宇宙便是如此,沒有迴旋的餘地。
這是傳播科技所要面對的問題,牽涉到電子、物理以及材料科學的領域。傳播媒體互相重疊所造成的干擾,對使用者雙方都產生影響,例如,你可能曾經從收音機中聽到地方警察利用無線電傳遞消息的聲音。對於遠距離傳播系統來說,不論是從太陽表面的太陽火焰到電擊,任何東西造成的干擾,都是存在已久的困擾。
在這個時候,高科技便通過光學通信的形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光速通常比電流的速度快,並且在一個單位時間內可傳遞比電訊訊號更多的訊息,光學通訊的另一個優點是,它不會受機械或閃電造成的電子干擾所影響。通過光纖通信,電腦可以利用綿延數里的纜線,承載大量的資訊。如今,在辦公室內使用光纖,或在鄰里間架設光纖網路,已是相當平常的事了,這種網路通常被稱為區域網,不久的將來,它將會擴展到整個城市,以及地理區域劃分的范圍。現在,任何一個擁有電話線、有線電視線、收音機與電視天線的典型現代家庭,將來可能只需要一條線就能提供所有的服務。
在某些城市,使用行動電話的情形並不普遍。行動電話技術帶動了地方基地台的產生,將電波轉換成傳統的電話、網路,進而將訊息傳送到電話的另一端,雖然價格高昂,但與現有的電話系統比較,的確方便許多。若能在部分沒有電話系統的第三世界國家中,以行動電話技術來建立電話網路,將不需要花費數百萬美元的投資與多年的努力,這樣的技術引進,肯定會大幅度帶動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增長,如此一來,最先進的新技術將會使未開發國家跨越工業革命,以相同的姿態與已開發國家共同邁向21世紀。
換一個角度來看,電子與傳播科技也能幫助肢體殘障的朋友!現在,有說話障礙的人,可以藉由一種具特殊功能的電話,將談話內容以文字的形式表現出來,而有聽覺障礙的人,則可藉助助聽器來輔助。另外,已有研究嘗試在受損的神經系統內,植入電子環來改善聽覺,或者藉由適當的電腦控制,可幫助脊椎受傷的患者重新擁有行走的能力。雖然這些技術仍在開發階段,尚未成熟,但是電子技術在輕薄短小與價格低廉的兩大優勢下,未來很有可能完全解決殘障朋友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