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媒體時代如何解析受眾
《受眾分析》出版於1997年,距現在已經16年了。在這段時間里,以手機、網路為代表的新媒體在技術上有了重大突破,信息傳遞的時效性大大增強。此時的受眾出現了與以往很不相同的特點。新媒體時代里該怎樣認識受眾,成為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我根據自己的認識並結合麥奎爾關於受眾維度的觀點,來分析一下當前出現的一些受眾洞鍵跡現象。隨著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湧入我們的生活中,受眾選擇性地使用這些產品,借用麥奎爾的觀點,這「是受眾利用這些媒介完成了搜尋者、瀏覽者、反饋者和對話者的角色」。但從另一方面來看,現在各行各業的商家利用新老媒體平台做廣告,千方百計吸引受眾,對受眾的愛好和品位等進行多方調研,以此作為打造自己商品的依據。而受眾對信息的接受處於主動還是被動,很難測量。然而亮扒,不論受眾對信息的接受是主動還是被動,接觸媒體的受眾規模正在變大。隨著傳播技術的發展,許多偏遠落後的鄉村有了廣播和電視;伴隨電子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加快,產品樣式增多和產品價格降低使更多的人擁有了手機和電腦。從整個社會來看,受眾的量都是在增長的。另外,受眾接觸媒體的時間也在增多。這時的受眾,又表現出了一些質的變納並化。2012年由楊艾菁發起的「戒指換
2. 手機新媒體給廣告傳播帶來哪些影響
以手機和網路媒體為代表的新媒體的出現對傳統媒體產生了巨大沖擊。新媒體獨有的媒介特性也使媒體環境更趨復雜化。
網路化時代的新媒體,是以手機等移動終端與網路為主要載體的媒體。它無處不在,充塞著我們的生活,形式豐富,互動性強,覆蓋率高。對企業來講,新媒體的傳播所創造的價值異常寶貴。新媒體的廣告宣傳能為企業吸引更多的顧客與潛在顧客來購買產品。新媒體能給企業帶來很多顯性與隱性的利益。企業該怎樣利用新媒體,從而達到自己宣傳企業與產品的目的呢?這需要我們充分認識當下新媒體時代媒體環境所產生的變化。扮含
媒體環境的變化,直接鋒缺臘影響了廣告傳播模式。按照廣告傳播媒介的不同時期來劃分,我將廣告傳播模式的發展歷程歸為三個時代:人體媒介時代、傳統媒體時代、新媒體時代。與以往的廣告傳播模式相比,新媒體環境下的廣告傳播模式呈現出以下新特點:
第一,廣告信息傳播由中心向邊緣擴散。傳受雙方身份模糊化,專業媒介組織不再是權威的信源中心,個體開始發揮信源角色作用。
第二,信息傳播不再是線性、單向的傳播過程,而是在傳受雙方之間雙向流動。
第三,受眾由同質化的大眾群體向異質化的小眾個體分裂。
第四,受眾本位時代來臨,傳受雙方地位趨於平等。媒介強大效果論的時代已經過去,受眾開始有甄別性地選擇蜂擁而來的信息,並對傳者做出反饋,傳者以受眾需求為標准對傳播信息進行修改。
第五,信息傳播多維化,廣告主對廣告傳播流程式控制制性弱化。
第六,傳者對信息的傳播控制力下降,信息變異成為廣告主十分擔憂的現象。
與傳統媒體相較而言,新媒體的廣告成本低,傳播速率快。因廣告對企業而銀滑言,是重要的。所以,要想節約成本,新媒體是最好的廣告載體。同時,新媒體廣告覆蓋率也極高。
3. 運用傳播學分析手機簡訊為什麼有這樣的效果
第一,人際傳播是最大的動力,同事之間、領導之間、朋友之間、家人之間,都是分分鍾地參與進來了。本人在過年期間都收到了一個6.6元的紅包。
第二,商家的精明利用,商業是喜歡利用熱點現象來包裝宣傳自己的。助推了紅包現象。
第三,智能手機時代的必然產物,手機怎樣運作才能盈利,這也是微信的探索方式的一種方式吧。
接下來,我們言歸正傳,從傳播學來小小的分析一下。傳播學:傳播者、受眾、傳播效果、傳播媒介、傳播內容。
手機搶紅包現象很火喊李熱。更多的的是利用梁碼傳鄭渣遲播媒介(手機與微信)來傳遞的,電視報紙很少見到搶紅包的新聞,多是廣告。說明信息傳播總是以最新的方式出現的。
受眾多數是年輕人(至少樂於接受手機方式),如果是老年人的話,肯定是不行的,之前的手機版的婚禮請柬也是一種潮流方式。說明流行方式速度越來越快,尤其是在過年期間,大家更喜歡圖一樂呵。
傳播效果更不用說了,很多商家賺了影響力和知名度,負面影響就是很多人吃年夜飯的時候,不看春晚看手機啦。
4. 手機作為媒體有哪些特點
手機媒體的基本特徵是數字化,最大的優勢是攜帶和使用方便。手機媒體作為網路媒體的延伸,具有網路媒體互動性強、信息獲取快、傳播快、更新快、跨地域傳播等特性。手機媒體還具有高纖鄭度的移動性與便攜性,信息傳播的即時性、互動性,受眾資源極其豐富,多媒體傳播,私密性、整合性、同步和非同步傳播有機統一,傳播者和受眾高度融合等優勢。從蠢迅傳播角度看帶豎此,手機媒體擁有的獨特優勢有:高度的便攜性,跨越地域和電腦終端的限制,擁有聲音和震動的提示,幾乎做到了與新聞同步;接收方式由靜態向動態演變,用戶自主地位得到提高,可以自主選擇和發布信息;信息的即時互動或暫時延宕得以自主實現,使人際傳播與大眾傳播完美結合。
相較於傳統媒體,手機媒體具備以下特點:
1、體積小,分量輕,便於攜帶。2、易於使用,無需學習就能掌握它的操作方法。...
5. 簡述我國手機媒體的發展
我也來試試!原文引用於網路!希望能夠幫得到你!
手機作為媒體的演化過程,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手機簡訊熱。由於與其它媒體的互動結合,藉助四大媒體平台或櫻,「第五媒體」的概念很不恰當地套在手機簡訊上。其實這只是手機媒體功能的表現形式之一。第二階段:手機上網、無線互聯,實現WAP功能。從此,移動通話融合移動上網,手機網路化。手機報紙、手機電視,這些傳統媒體嫁接手機的無線增值業務漸露端倪。紙媒、廣播、電視、網路,在這四大媒體之後,「第五媒體」成為手機的代名詞。第三階段:3G手機應用和普及。3G是英文3rd Generation的縮寫,指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第三代手機是指將無線通信與國際互聯網等多媒體通信結合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它能夠以超強的數據傳輸能力,處理圖像、音樂、視頻等多種媒體形式,提供包括網頁瀏覽、電話會議、電子商務等多種信息服務。3G時代,手機將由移動的個人通信終端全面進化為移動的個人多媒體終衫慧叢端,成為移動媒體的終極形態。
在我國,手機已經成為普遍的通訊工具。手機打破了地域、時間和電腦終端設備的限制,可以很方便的接受文字、圖片、聲音等各類信息,實現了用戶與信息的同步,但是在上網手機不是很普及的情況下,手機媒體的發展還是受到了相當的制約。手機媒體在我國的發展空間非常大。信息產業部統計顯示,至2005年底,中國手機用戶數接近4億,達到3.93億。2005年全國手機簡訊發送量達3046.5億條,平均每天發送8.35億條。信息容量更大的手機彩信(VLMS)、無線互聯網(HAP)、互動式語音應答(IVR)以及游戲、彩鈴、定位服務等無線增值業務也很快發展起來,手機信息傳播方式也變得更為豐富。
手機正在從人際傳播走到大眾傳播。手機媒體作為媒體的延伸,除了具體手機傳播的各種優勢外,還具有攜帶方便,真正成為能隨時隨地使用的媒體。隨著廣電網、電信網、互聯網「三網合並」,手機作為媒體打破了地域、時間和電腦終端設備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接收文字、圖片、聲音等各類信息,實現了用戶與信息的同步。此外還有手機廣播、手機電視、移動電視、寬頻電視等。「手機廣播」 的發展為廣播產業提供了一條嶄新的思路。即對以往單純依靠廣告收入來維持廣播電台的經營運作模式的突破。除了廣告來源, 廣播節目的付費收聽對「手機廣播」 變得切實可行。「手機廣播」 作為手機媒體的一種,將「說話和走路」這兩種功能有機結合, 表現出與眾不同的媒介特性。有關資料顯示, 到2010年,全世界將有1.2億用戶收聽收看手機廣播電視節目, 而中國將成為「手機廣播」服務最為普及的國家之一。
手機簡訊不僅創造了讓人震撼的「拇指經濟」,也開辟了新的傳播渠道,由於其具有便攜性、即時性的優勢,集個性化和互動化於一身,成為重要的人際傳播方式。新的增值業務「彩信」(MMS)震撼登場,它是在移動網路的支持下,以WAP無線應用協議為載體傳遞多媒體的內容和信息(包括文字、圖像、聲音、數據等各種多媒體格式,如音樂、賀卡、新聞照片、MMS動畫、鈴聲、視頻及「彩鈴」(炫鈴)。「移動夢網碧老」和「互動視界」兩個無線互聯網門戶網站,共同為客戶提供各種娛樂服務,除了簡訊、彩信、彩鈴以外,移動游戲、視頻點播、無線音樂、視頻聊天、卡拉OK、wAP2.0、JAVA、IVR (互動式語音應答),成了人們新型娛樂載體,另外新增的手機應用業務手機郵箱、手機銀行、手機搜索、手機錢包也逐漸走進消費者。「手機報紙」在國內報業蔚然成風。手機電視精彩亮相,成為手機媒體的另一道亮麗風景,它是手機流媒體主流業務的一種。手機博客是建立在博客、可拍照手機與移動互聯業務三者基礎之上的一種全新的形態。手機媒體開辟了閱讀視聽新時代。
據有關專家從目前發展勢頭來看,作為手機媒體的大眾娛樂新模式,手機電視、手機電影、手機出版物以及游戲將會逐漸在人們的生活中普及。手機帶來文本復興,帶動拇指經濟,拓寬社會空間,成為民意窗口。作為一種新媒介,3G到來之後(3G是英文3rd Generation的縮寫,指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在傳輸聲音和數據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夠處理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種媒體形式,提供包括網頁瀏覽、電話會議、電子商務等多種信息服務),手機發布新聞、手機閱讀小說、手機看報紙、手機點播電視……傳統媒體借道「手機」擴張業務,互聯網借道「手機」重獲新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手機將從另一個層面拉大原先互聯網所帶來的「信息鴻溝」。人際交往的方式有了新的變化,許多SP商目前在推的許多聊天游戲,將人際關系網路化,手機號碼與個人捆綁在一起,隨時隨地的聯絡使手機成為完全個人化的通訊工具。人們生活方式、心態的變化,使大眾越發崇尚娛樂化。
手機媒體的顯著特點在於個性化、分眾化、定向化和互動性。它的分眾特點讓其可以定向地向用戶推介信息,進一步達到傳播終端的互動效果。手機逐漸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一個閱讀終端,超越了簡單的通訊功能,還可以作為媒體無線發布新聞的載體和平台。它的快速發展正迅速改變著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成為傳播、整合信息的設備,甚至是個人數字娛樂中心。截至2006年2月,我國手機用戶數已逾4億,專家預計20l0年手機持有量將達7億部。據預測,到2008年底,中國的手機電視用戶將達到2560萬戶,收入將達92億元,屆時,手機電視業務將是用戶最主要使用的3G業務。此外手機報紙,手機小說,手機電影,手機博客等手機媒體形態也不斷發展,成為手機媒體家族重要的成員。
三、手機媒體發展存在的問題及瓶頸
(一)存在問題
然而手機媒體在迅速發展的同時卻存在著不少問題。匡文波指出手機媒體存在問題:1.虛假與不良信息傳播2.侵犯個人隱私3.信息垃圾4.信息安全5.有關手機傳播的信息立法。
丁士、真才基在《積極應對手機媒體的挑戰》指出,目前比較突出的問題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手機簡訊以訛傳訛、引誘詐騙;少數別有用心的人傳遞有害信息,影響社會安定團結;黃色低俗的簡訊和彩信動畫污染著人們的精神生活和社會風氣;手機拍照及無限制地快速傳遞,導致了侵犯隱私權、肖像權、名譽權甚至泄露國家、企業機密的問題;手機進入學生群體,擾亂了課堂紀律並方便了考試作弊,等等。隨著手機上網的增加和技術的升級,這些現象將以幾何級數增加。[18]
黃宏《試論手機媒體的負面影響及控制》指出手機媒體負面簡訊造成信息污染和不良社會效應:1.以訛傳訛類新聞簡訊2.普通違法亂紀類簡訊 3.破壞社會安定團結類簡訊4.黃色、低俗類簡訊 5 病毒類簡訊6.垃圾類簡訊;可拍照手機引起侵犯隱私權問題;手機鈴聲或手機通話在公共場合造成噪音污染;泄露隱私引起信任危機。[19]
金震茅指出:「手機廣播」在未來的發展中還存在著一些難題。首先,政策管制,獲得專用廣播頻率和廣播牌照很艱難。其次,高額費用。手機上網流量和信息費居高,其三,運營模式,就是各部門之間怎樣進行更加有效的合作。其四,終端有限。另外電池的持續使用時間也是一個問題。[20]
肖葉飛指出手機媒體的傳播方式對於傳統媒體的傳播模式是破壞性的建構,它是大眾傳播和人際傳播的融合,實現了多渠道傳播。從信息的流向來看,既有點對點的傳播,也有點對面的傳播。手機媒體的「去中心化」的傳播模式,缺少傳統媒體的守門人,每個人都可能成為信源,也可能是信宿,傳播活動處於一種自組織的狀態,任何一個傳播系統內的個體既是受眾又可以成為傳播者,這也是對傳統傳播模式的顛覆。[21]
曾麗清認為手機媒體發展面臨的問題:第一,在技術方面尚未實現對業務的較好支持,面臨的技術瓶頸。第二,內容不夠豐富,新聞內容較少。第三,數字版權問題尚未解決。第四,垃圾簡訊的泛濫。[22]
(二)發展瓶頸
認為:手機媒體遭受的眾多瓶頸:第一,技術瓶頸,第二,政策瓶頸,第三,內容瓶頸,第四,商業模式尚待探索。[23]
楊春蘭指出:手機媒體的發展受到的瓶頸制約因素是:1、終端限制。目前,只有支持彩信的手機才能讀手機報、瀏覽互聯網,這大大限制了「手機媒體」的新聞信息發布與接收。2、費用相對較高。手機報每條簡訊的價格為0.5-1元,手機電視、手機電影每小時高達上百元。3、缺乏符合手機要求的特定內容。4、受眾問題。[24]
手機媒體作為一種新興的傳播交流方式,在目前的發展當然不是盡善盡美的,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必將隨著互聯網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而得以解決,手機媒體將在人們生活中發揮它前所未有的為題作用。
四、手機媒體發展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隨著傳媒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手機媒體傳播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克服這些負面影響對於推動手機媒體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黃宏指出,對負面簡訊的控制;可拍照手機侵犯隱私權或竊取機密的控制;對手機鈴聲或手機通話在公共場合噪音污染的控制;敏感手機簡訊和通信記錄泄露引起侵犯隱私和信任危機的控制。[25]
畢醒世指出,在迎接手機媒體的挑戰中:首先,因勢利導,正確引導手機使用,促進手機媒體文化的形成。其次,調整政策,鼓勵主流媒體與手機媒體對接。第三,完善立法,加強管理。第四,建立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機制,保障信息安全。手機媒體是傳統媒體的延伸,傳統媒體就應該接納融合手機媒體,主動應對所面臨的新問題積極創新工作模式:1、內容提供者需要「升級」;2、注意采編聯合作業,實現實時報道;3、實現「點」對「點」傳播;4、攜手建立公共平台。 並進一步提出整頓不良手機信息的對策:1、從政策上加強監管2、加強法律法規建設3、從技術上加以防範4、加強社會公德教育,提高國民素質。[26]
五、總結
本文對我國手機媒體發展做了總結。手機作為新興媒體在我國的發展還不是很成熟,目前的研究也不是很全面。主要還是集中於概念的界定,手機媒體盈利模式,手機媒體對傳統媒體的影響和應對新媒體挑戰上,而對具體的問題還沒有更加深入的研究,如手機媒體傳播方式的規范及相關的法律法規等。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的發展,如何更加有效的利用手機媒體資源,引導手機媒體更加有效的為社會發展做貢獻,是以後研究的重點。
6. 手機廣播的媒介特性
手機廣播作為手機媒體的一種,將廣播媒體與手機媒體的功能有機結合,表現出與眾不同的媒介特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跨媒體的信息共享
手機從一種通訊終端變成一種信息終端,這種演變給信息時代提供了一種新的發展方向。
首先是多媒體性。手機與網路技術結合後,在充分發揮手機自身語音傳輸能力的同時,集文字、圖片、聲音、視頻於一體。如3G手機對用戶最大的吸引運尺就在內蘆悄宴容,由於擁有足夠帶寬,3G能夠實現手機在線聽廣播、看電視、視頻點播等內容。一機在手,可以共享多種媒體信息。
其次是可檢索性。網路廣播的技術優勢使得廣播電台建立自己的專業資源庫成為可能;廣播節目成為可查詢、可檢索的信息資料,為手機廣播的聽眾搜尋檢索廣播節目資源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同時,也為其他媒體共享廣播信息資源,特別是音頻資源創造了條件。
再次是信息的開放性。如用手機發簡訊、打熱線電話參與廣播節目。受眾在收聽手機廣播後,可以上網查詢更詳盡的消息,把信息再反饋到電台直播節目。手機收聽網上廣播不受傳統廣播覆蓋范圍的限制,可以超越更廣大的地理空間,各種功率的電台共享信息的機會平等而廣泛。手機廣播實現了雙向甚至多向的跨媒體信息交流。
多向的互動方式
手機廣播相對傳統媒體,具有多向互動的傳播優勢。一是與傳統媒體的互動。「手機廣播」可以和廣播、電視、報刊實現互動,如用簡訊或者熱線電話參與節目,和主持人或者受眾討論相關話題,發送下載音頻、圖片資料給傳統媒體;二是與廣播網站的互動。受眾可以用手機廣播在線收聽、點播節目,也可以發電子郵件或者進入聊天室、BBS、網上調查等參與電台的節目討論;三是與受眾的互動。手機廣播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利用手機直接通話交流,鏈接不同媒體的受眾群,促使不同媒體之間的受眾進行多向的溝通和交流,實現更廣泛、迅速的互動。
個性化的傳播特點
手機廣播深層次地挖掘出了手機媒體的社會價值和傳播價值,充分體現出了個性化的傳播特點。
首先,實現「一人一媒體」。手機精巧、輕便,便於隨身攜帶,使人們可以隨時隨地收聽廣播。手機廣播在傳播的分散性方面達到了目前其他大眾傳媒尚無法企及的高度,使大眾傳媒和陪銀個性化傳播實現了完美的結合,達到了點對點傳播的效果。
其次,接收的主動性。受眾利用手機上網,收聽自己喜歡的節目,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隨時點播節目。隨著通訊網路覆蓋率的提高和無線通訊技術的發展,手機廣播將使受眾在全球范圍內收聽自如。
再次,內容的指向性。手機廣播在節目內容上更加具有指向性和針對性。尼葛洛龐帝在《數字化生存》一書中說:「在後信息時代,我們的生存環境變得越來越數字化,大眾傳媒的受眾往往只是單獨一人,信息變得極端個人化,個人化是窄播的延伸,媒介的受眾從大眾到較小的和更小的群體,最後終於只針對個人。」 手機廣播驗證了這一說法。從廣播到窄播,再到手機廣播的個播,廣播電台更加適應受眾需求的多樣化和受眾市場的細分,甚至為手機廣播定做節目,成為手機廣播內容供應商。因此,與其他的大眾媒介相比,手機廣播的受眾接受率與信息有效利用率相對要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