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網路安全法》中規定的網路用戶刪除權和注銷權是否等同二者有何異同
作我網路安全領域基礎性律網路安全首審議終通直備受各界關注部五看點(亮點):
.售信息
根據互聯網協發布《2016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015半今半間我網民垃圾信息、詐騙信息、信息泄露等遭受經濟損失高達915億元
網路安全作專門規定:網路產品、服務具收集用戶信息功能其提供者應向用戶明示並取同意;網路運營者泄露、篡改、毀損其收集信息;任何組織竊取或者其非式獲取信息非售或者非向提供信息並規定相應律責任
二.嚴厲打擊網路詐騙
今輿論關注山東兩名遭電信詐騙死亡案、清華教授遭電信詐騙案都信息泄露精準詐騙造
除嚴防信息泄露網路安全針層窮新型網路詐騙犯罪規定:任何組織設立用於實施詐騙傳授犯罪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等違犯罪網站、通訊群組利用網路發布與實施詐騙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及其違犯罪信息
三.律形式明確網路實名制
垃圾評論充斥論壇言合惡意辱罵更甚者唯恐亂傳播製造謠言……段間種種亂象充斥著虛擬網路空間
網路安全律形式網路實名製作規定:網路運營者用戶辦理網路接入、域名注冊服務辦理固定電、移電等入網手續或者用戶提供信息發布、即通訊等服務應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網路運營者其提供相關服務
四.懲治攻擊破壞我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境外組織
2014家網信辦曾披露數據顯示我直網路攻擊受害每月1萬網站篡改80%政府網站受攻擊些網路攻擊主要自美
五.重突發事件採取網路通信管制
現實社現重突發事件確保應急處置、維護家公眾安全關部門往往採取交通管制等措施網路空間例外
網路安全建立網路安全監測預警與應急處置制度專門列章作規定明確發網路安全事件關部門需要採取措施特別規定:維護家安全社公共秩序處置重突發社安全事件需要經務院決定或者批准特定區域網路通信採取限制等臨措施供參考
『貳』 網路時代的我們的信息安全如何得到保護
截止2017中國的網民人數達到了7 億多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3.2%,在這樣一個全民網路時代,我們最擔心的是什麼?答案基本都是個人信息,然而在這個網路時代,只要涉及到網路的方方面面都會用到個人信息,比如注冊個網站用戶,也是需要你提供手機號碼。比如你想在某個平台出售一些東西,不但需要你提供相關的個人信息,還要你提供個人身份證信息以及一些身份圖片,對於一些資深網民來說還可以判斷哪些可以提供,哪些不可以提供。但是對於一些剛接觸到互聯網的人來說就比較難了,因為他們接觸到網路的時間不長,沒有完全判斷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先就給大家說說該怎樣去判斷!
互聯網其實就是一個無法預知的大宇宙,凡事自己注意點就行,信息安全,從我做起。
『叄』 網易郵箱為了增加安全性, 所有用戶必須立即注冊手機號 如果今天沒有完成注冊 ,電子郵件將被關閉
如果有這樣的規定,那就太不合理,起碼應該給用戶一個過渡的時間期。因為有的中老年人在外面旅遊,記不住郵箱的用戶名和密碼的,所以不可能操作綁定手機。
『肆』 為什麼要讓互聯網裝上安全網
從今天開始到9月24號,是2017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現在,從工作休閑到日常生活,我們幾乎已經離不開網路。根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已達7.51億,佔全球網民總數的五分之一。互聯網普及率為54.3%,比全球平均水平高4.6個百分點。可以說,我國已經成為網路大國。網路安全對於我們個人來說,可能就是覺得網上有病毒,一旦中招,就會造成信息泄露,甚至帶來損失。但是,從更大的范圍來說,網路安全事件造成的影響會超乎你我的想像。
來自於中國互聯網協會的調查報告顯示:有63.4%網民的通話記錄,網上購物記錄等信息遭到泄露,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平台泄露,那麼,平台到底該承擔什麼責任?一度處罰無據。中國傳媒大學文法學部教授王四新認為:互聯網要發展,平台責任要加強。
2017年6月1日,一部用以構建中國網路空間秩序的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正式出台。這部法律高度重視個人信息保護,針對個人信息泄露問題,《網路安全法》規定:網路產品、服務具有收集用戶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應當向用戶明示並取得同意;網路運營者不得泄露、篡改、毀損其收集的個人信息;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個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並規定了平台的相應法律責任。這些是法律正式實施後的一些執法案例,可以看到,現在,法律之下,平台責任更加明確。
保障網路安全,除了政府要迅速應急、快速聯動,企業要承擔主體責任,提高個人的網路安全意識和技能,同樣重要。
有專家估計70%的網路安全事件都與網民的安全意識和基本安全防護技能直接相關,所以國家舉辦網路安全宣傳周,就是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以相對集中的網路安全教育,讓我們廣大的網民都能懂安全,知安全,會安全,讓更多的網民依法依規安全放心地用網。
在網路安全宣傳周中,不明wifi、不明簡訊、不明二維碼,惡意手機充電站、AI換臉神器等,這些穿著欺騙外衣的網路安全隱患,被安全專家們一一揭開「畫皮」。自2014年開始,由中央網信辦牽頭,聯合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中國人民銀行、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等部門,已經連續四年舉辦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以2016年第三屆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為例,直接參與人數達到了近2億人,發放宣傳材料2180萬份,發送公益簡訊15.4億條。
「網路安全為人民,網路安全靠人民」,這是今年網路安全宣傳周的主題。網路安全說到底,還是為了我們的生活更加順暢便利高效,想一想,如果交通、電力、金融等等這樣的系統一旦中招,我們會面臨什麼樣的麻煩和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確保網路安全,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廣大網民共同參與。「沒有意識到風險就是最大的風險」。見之於未萌,識之於未發,才能築牢網路安全防線。
所以,讓互聯網裝上安全網是至關重要甚至是必要的。
『伍』 登QQ提示要綁定手機,怎麼辦
登錄QQ提示要綁定手機,那就必須要綁定手機才能登錄。
應國家相關法律要求,自2017年6月1日起使用信息發布、即時通訊等互聯網服務需進行身份信息驗證。
實名制背景:
為加強對網路安全的法律保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於2016年11月7日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部分細則如下:
http://www.gov.cn/xinwen/2016-11/07/content_5129723.htm
『陸』 國家什麼政策規定 用戶注冊需要綁定手機號
政策規定實名制 手機號都綁定居民個人身份證號 綁定手機號 也算是 實名認證的一種手段吧。。。
『柒』 實名認證必須要綁定手機嗎
5月11日,網路通過官方發布公告稱,根據即將於6月1號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的相關規定,如果網路用戶在6月1日前未完成實名認證操作,在後續使用網路部分產品中發布信息、評論等相關功能時將可能受到限制。
『捌』 百度網盤 抽風了么 一定要綁手機
因為 網路6月1日起實行實名制 網盤、評論、發帖都要實名
根據即將於6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要求,日前,網路網盤、網路貼吧等產品相繼宣布實行實名制認證。
日前,網路網盤、網路貼吧等產品相繼宣布實行實名制認證。網路稱,根據即將於6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的相關規定,如果用戶屆時未完成實名認證操作,在後續使用網路部分產品中發布信息、評論等相關功能時將可能受到限制。為確保用戶繼續獲得優質的服務體驗,網路建議大家盡快完成實名制操作。不過,實名制不會影響網路的搜索服務。
網盤、評論、發帖都要實名制
近期,部分用戶在使用多個網路產品時,看到了建議進行賬號實名認證操作的提示。用戶在登錄網路網盤、網路貼吧時,會收到要求進行手機號驗證的提示,輸入手機號並獲取驗證碼後,才可以繼續使用網盤、發帖、評論等功能。
網路稱,這是根據即將於6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要求實施的:「網路運營者為用戶提供信息發布、即時通訊等服務,在與用戶簽訂協議或者確認提供服務時,應當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用戶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網路運營者不得為其提供相關服務。」
根據這一要求,包括網路在內的網路服務提供方,都必須在此日期之前,配合完成用戶享受相關服務前的實名認證過程。網路表示,事實上,很大部分的網路用戶已經完成了實名認證的操作,並享受到了更優質、更有保障的網路服務。針對少數尚未滿足實名認證要求的用戶,網路會在大家登錄網路相關平台進行相關服務使用操作時,清晰地引導用戶通過手機驗證等便捷的方式快速完成實名制認證。
郵箱無法注冊網路賬號
實名制認證其實並不復雜,只是為網路賬號綁定一個手機號碼即可。網路方面稱,一個手機號根據情況的不同,可以驗證多個賬號。
此前,注冊網路賬號時可以使用手機號或者郵箱,不過經驗證發現,目前網路已經不允許使用郵箱注冊賬號,必須使用手機號,而且必須是大陸運營商的手機號。
網路稱,如果用戶在6月1日前未完成實名認證操作,在後續使用網路部分產品中發布信息、評論等相關功能時將可能受到限制。而網路網盤6月1日起,未進行手機號驗證的賬號會被強制退出,驗證後方可重新登錄。
搜索不會受到影響
「是不是不綁定手機就不能『網路一下,你就知道』了?」這是很多用戶的疑問。網路昨天回應稱,大家使用最多的網路搜索服務,並不強制要求在登錄網路賬號的情況下使用,因此這項要求不會對網民使用網路搜索帶來直接影響。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根據上述法規,搜索功能並不在「信息發布、即時通訊」之列。
不過網路表示,為了大家在多個網路產品平台間轉換時能更便利地獲得服務,建議用戶在實名認證後也在登錄狀態下使用網路搜索,以獲得更個性化、更安全、更高效的網路服務。(記者溫婧)
『玖』 據說網路安全法要求各大網站用戶綁定手機,那要是不用手機的人怎麼辦
不用手機也能上網啊
只是注冊,發布信息之類的
才需要實名認證
『拾』 不用登錄手機號登錄可以聊天軟體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及相關法律的規定,以及按工信部、通信管理局、公安等有關監管單位要求,用戶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網路運營者不得為其提供相關服務。
不實名的聊天軟體,那就是連國家法律都可以無視,更不用說怎樣去保護你的個人隱私了,建議慎重考慮。
飛信可以支持對郵箱注冊,
注冊時只要郵箱可以收到系統發送到郵箱的驗證碼即可完成注冊,
全程不需要手機號收發驗證碼,
QQ、微信等:
QQ可以用昵稱、郵箱注冊,
用郵箱注冊的方法:
網路:QQ注冊——點擊進入。
左側選擇第三個選項,郵箱賬號注冊。填好右邊相關注冊信息。
立即注冊——驗證碼已發送到郵箱。
進入郵箱——找到驗證郵件。
點擊驗證鏈接,
首先,登錄網路下載微信的手機安裝軟體,直接使用手機下載到手機上安裝。
然後點擊注冊,在這里選擇使用QQ號登錄。
選擇直接用QQ登錄,直接輸入自己常用的QQ號和密碼就可以登錄了。
進入微信,這樣微信就注冊好了。
比鄰,qq、米聊這些都是可以不要手機號碼注冊的,
聊天工具又稱IM軟體或者IM工具,是指提供基於互聯網路的客戶端進行實時語音、文字傳輸的工具。從技術上講,主要分為基於伺服器的IM工具軟體和基於P2P技術的IM工具軟體。
實時傳訊與電子郵件最大的不同在於不用等候,不需要每隔兩分鍾就按一次"傳送與接收",只要兩個人都同時在線,就能像多媒體電話一樣,傳送文字、檔案、聲音、影像給對方,只要有網路,無論對方在天涯海角,或是雙方隔得多遠都沒有距離。
目前在互聯網上受歡迎的即時通訊軟體包括 Anychat、網路hi、QQ、Skype、MSN、阿里旺旺、飛信、微信、YY、FastMsg、imo、AOL Instant Messenger、Yahoo! Messenger、NET Messenger Service、Jabber、ICQ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