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網路的好處與壞處具體事例
好處是幫助你解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好處是學知識、長見識,可以替代許多手工計算。為社會主義發展做貢獻。好處可以了解世界信息 、了解知識,開闊眼界,看新聞,能夠隨便發表我們的看法、
好處:①改善身體和精神狀態;②通過適當的電腦游戲,可以提高大腦的思維能力,協調手和眼睛的配合;③鍛煉操作滑鼠和鍵盤的熟練程度。
可以拓寬視野,增加很多思維面,得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和信息,可以通過網路結交朋友,可以通過網路和電腦學習更多的知識,而且 現在 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使得網上的 課件阿之類的很適合學生學習
可以查資料
可以賣東西
可以學習/網上教程
可以查看天氣預報/火車票價信息/車次
可以看新聞。
上網可以得到最新的資訊
可以下載很多的東西
『貳』 網路弊大於利的材料有哪些
1.使自控能力差的同學沉溺網中,不能自拔,花費大量時間上網,從而影響學習成績。
2.網路良莠並存,容易接觸不良網頁,如色情、暴力等。又因為學生常常容易受人影響、自控能力差、分辨能力弱,他們常常會因為網上不良內容而走上犯罪道路。
3.長時間上網容易造成大腦缺氧,從而造成精神萎靡、眼睛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容易造成近視。
4.一些長期長時間上網的學生容易產生孤獨症,整天沉溺於幻想中脫離現實,而當他真正面對社會和人群的時候,就會因為想像和距離的問題產生退縮感,不敢正常與人溝通。
5.許多中學生因為打一些暴力游戲使自己模糊了真人與游戲對象的區別,常常無意識地模仿游戲來對待身邊的人。
6.長期上網需要大量金錢,沒有錢的時候,自控能力弱的人會採取違法的方式,不擇手段地獲取金錢從而走上犯罪道路。
7.網吧這些上網的地方往往是無業遊民、癮君子、罪犯的藏匿地點,在這些地方逗留時間太久往往會出意外,或受人引誘。
8.互聯網中的不良信息和網路犯罪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構成危害和威脅.
9.互聯網使許多青少年沉溺於網路虛擬世界,脫離現實,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廢學業。
10.青少年在充分享受著網路時代的快捷與方便的同時,其身心也正承受著網路負面效應的煎熬。信息網路對於玩酷追星、宣展自我、極富好奇心和冒險精神的年輕一代而言,是一個「擋不住誘惑」的新奇世界。由於網路技術尚存在著一些不成熟、不完善之處,加之網路管理、規范的相對滯後,信息網路對青少年網民心理的負面作用也日漸凸現並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這是需要我們審慎對待的。
11.一些青少年網民過分迷戀與網上的「 人——機」式交往,爆炸般的網路信息,會加大青少年的心理負擔和壓力,引發「信息污染綜合症」等心理障礙。
12.長時間的上網會使一些青少年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產生對網路的過分依賴心理,成為「電子海洛因」的「吸食者」,染上「網成癮症」等心理疾病。患者的行為與吸毒成癮類似,一接觸網際網路就興奮異常,沒機會接觸就寂寞難耐。可見,網癮問題的心理危害不容小視。
13.青少年的自製力、理性發展都還未達到成人狀態,所以很難控制自己,容易導致網癮問題的出現。
14.互聯網對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的構成潛在威脅。互聯網是一張無邊無際的"網",內容雖豐富卻龐雜,良莠不齊。
15.互聯網使許多青少年沉溺於網路虛擬世界,脫離現實,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廢學業。與現實的社會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網上面對的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它不僅滿足了青少年盡早盡快佔有各種信息的需要,也給人際交往留下了廣闊的想像空間,而且不必承擔現實生活中的壓力和責任。虛擬世界的這些特點,使得不少青少年寧可整日沉溺於虛幻的環境中而不願面對現實生活。而無限制地泡在網上將對日常學習、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嚴重的甚至會荒廢學業。
16.互聯網中的不良信息和網路犯罪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構成危害和威脅。當前,網路對青少年的危害主要集中到兩點,一是某些人實施諸如詐騙或性侵害之類的犯罪;另一方面就是黃色垃圾對青少年的危害。據有關專家調查,網際網路上非學術性信息中,有47%與色情有關, 網路使色情內容更容易傳播。據不完全統計,60%的青少年雖然是在無意中接觸到網上黃色信息的,但自製力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於好奇或沖動而進一步尋找類似信息,從而深陷其中。
17.據一項調查顯示,不少的中學生成了小「網蟲」,沉湎於網上,將90%的時間用到網路游戲上,做了網路的俘虜,為網路所累,痴迷於「網吧」、「聊天室」不能自拔。據2000年4月《廣州日報》報道,一名15歲的中學生為了上網玩「隨心所欲」網路游戲,竟然殺害自己的表姐,以達到佔有她電腦的目的。青少年沉浸到網路的虛擬化生活空間中,容易患上「網路上癮症」,「網路疏離症」等新型的精神性疾病。一旦回到現實社會就產生一種孤獨感,成天高唱:網路是我家,我的眼裡只有它。這樣對心理造成嚴重損害。同時在生理上小學生正處於快速發育時間,但是他們一上網就是四、五個小時,不僅眼睛超負荷運轉,危害視力。對青少年的身體也有不良影響。
18.長時間進行網上交友聊天、網路游戲,瀏覽不健康的色情、暴力等內容,使得未成年人沉溺於虛幻的環境中而不願面對現實生活,造成心理焦慮、脾氣暴躁、性格扭曲,對其它一切事物失去興趣;而家長嚴管時就極易使孩子走向另一個極端,造成親子關系破裂和犯罪現象的發生。
19.絕大多數上網者,都是全神貫注,長期盯住屏幕,眼睛得不到休息,眼球離屏幕越來越近,導致視力急劇下降;身體長時間坐在屏幕前而得不到活動,尤其是長時間沉浸於極端緊張和刺激的超級游戲中,導致廢寢忘食,夜不歸宿,進而四肢無力,精神恍惚,直至身體被徹底拖垮。
『叄』 網路帶給我們的利與弊
利在於開拓視野,弊在於使人沉迷。
『肆』 電腦的利與弊相關資料
電腦的利與弊
電腦,這一現代化高科技的電子產品,是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它從最初的龐然大物到現在的小巧伶俐,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發展後,已經變成得越來越數字化,大眾化了。它給我們帶來了不少的方便,可是同時也具有負面性,它究竟有哪些利與辟弊呢?
2002年我國擁有6000萬網民,2.1億手機用戶,100萬台家用計算機……計算機給人們帶來的方便越來越多,上網查閱信息,發表文章,觀看電影,網上遠程虛擬學習等功能,給人們帶來了不少的益處。過去,查詢資料需要去圖書館進行檢索,借閱,而今隨著電子出版物的普及和電子出版物的網路化,我們可以隨時隨地的通過計算機暢游電子圖書的海洋。以前,想要與異地的親朋好友聯絡,都要靠信和電話來進行。而如今,利用電子郵件,QQ等軟體就能與對方進行溝通,還可以在網上打電話,只要對方在線就能相互交談,裝上攝像頭還能彼此看到對方。利用計算機,人們還可以隨時了解當天的最新天氣信息。新聞事件和旅遊信息,還可以看到當天的報紙,可以足不出戶的在家裡炒股,購物,娛樂和休閑,享受遠程醫療和遠程教育。以上如此多的好處,正是當今電腦普及的原因。
難道電腦就只有好處嗎?不是的,如果不正確的使用電腦,會給個人及社會帶來嚴重的後果。由於病毒的攻擊,會導致計算機系統產生破壞。青少年不正確的使用計算機,會影響他們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青少年長期沉醉於網路世界,就會不懂得和現實進行交流,下網後就會出現精神萎靡和身體不適等症狀,荒廢了學業和工作。有一名韓國青年在一間網吧麋戰了86個小時後精疲力偕的倒下,隨後死亡。像這樣的例子,還有許多許多。
電腦是把雙刃劍,要合理使用才能發揮出它的功能。所以,我們使用電腦時,必須要做到《網路文明公約》,合理上網,正確的使用這一高科技的產物。讓它為我們更好的服務。
『伍』 網路的利與弊 要例子 1.2.3...寫具體
http://zpyz.net/xxaq/ShowArticle.asp?ArticleID=43
這個網站有資料~~
你參考參考~~
這里也有:
網路的利與弊
利:一、網路對青少年的正面影響
1.有利於青少年非線性思維方式的形成
線性思維方式強調事物的先後順序,對事物的認識從頭到尾都遵循單一的順序。而在網路中大量使用的超文本閱讀方式是以網狀形式來構築和處理信息的。它是一種跳躍式的、綜合的非線性思維方式。從非線性的角度出發,思考問題的同時必須考慮它與周圍事物的種種聯系,並透過這種網狀的聯系來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思維方式改變了傳統線性思維所固有的較狹隘、死板的弊端,有利於培養青少年的發散性思維、拓展青少年的思路,有利於幫助他們正確地看待周圍的人和事,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對網路的使用同時又可以培養青少年以一種系統的眼光看待問題和積極利用現代化工具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意識,而這恰恰是信息時代所必需的。
2.青少年的創造能力得到了發展
隨著國內幾大互聯網的崛起,年輕的網路創建者們成為了青少年的榜樣。網路創業的神話、網路平等的故事激勵著大量朝氣蓬勃的年輕人。知識與創造力的重要性已越來越深地植根於廣大青少年的心中。網路上的信息極其豐富,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青少年在這種浩如煙海的信息面前,不再看重「博聞強記」,計算機和網路就是他們的記憶。他們面臨最重要的任務不是獲取已知,而是以高度的想像力去創造和運用新知識。網路使青少年的觀念發生了革命性的變革,無論是在創新觀念、鍛煉創新思維、培養創新能力、實現創新內容等方面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他們的智力得到了升華。
3.滿足了青少年交流、溝通和理解的需要
網路高效、快速、方便、獨特的交流方式與當代青少年偏於好奇、樂於幻想、追求獨立的要求相吻合。因此,網路一出現,便註定與青少年緊緊聯系在一起。網路使得青少年和世界息息相通,使得他們在有限的學習、工作的重壓之外獲得了更廣泛的空間。當全世界繽紛多彩的信息資源集結在青少年的面前,他們的視野、心胸會與以往完全不同。
網路環境下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問題,是事關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和國家長遠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對此,我們進行了探索性的調查、分析、研究,以期能夠引導青少年在網路社會中趨利避害,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協調發展,並為黨委和政府決策服務,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
弊:一、網路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雙重影響
網路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影響是多層次、多方面的,概括地說是雙重的。世界衛生組織給健康下的定義為: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都達到一個完好的狀態。我國在教育方針中也明確提出要將青少年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協調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四有」新人。因此,我們試從網路對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素質、智力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探討網路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雙重影響。
1.網路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積極影響
網路對青少年思想品德素質的積極影響主要體現為:網路已經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青少年訪問這些網站,參加網站開展的各項活動,有助於增強愛國、愛黨意識,有助於強化道德主體意識與地位。
網路對青少年智力素質的積極影響主要體現為:網路的開放性和方便性、內容的多樣性和廣泛性,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學習空間,大大拓寬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徑,有助於青少年開闊視野、促進學業;網路可以為青少年提供一種自由、輕松、沒有壓力的學習環境,有助於青少年培養和發揮創新能力;網路是一個廣闊空間,存在著許多新鮮和未知的事物,有助於開發青少年的潛力。
網路對青少年身體素質的積極影響主要體現為:青少年通過網路獲取一定的醫學衛生知識和體育鍛煉常識是最便捷的。網路對青少年心理素質的積極影響主要體現為:網路為青少年不良情緒的宣洩提供了相對寬松的環境,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過網上聊天有效地幫助青少年解除煩惱和疑惑;網路為青少年掌握心理健康知識,進行心理健康狀況自測、心理咨詢,了解心理醫院、心理醫生、心理健康研究動態及求醫預約等帶來了極大便利;網路使青少年的學習、生活、娛樂等各方面的個性特質都有可能得到更充分的尊重與滿足,有助於青少年良好個性的發展。
網路對青少年社會適應能力的積極影響主要體現為: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信息傳遞的快捷,以及人機對話的平等的新型人際關系,有助於啟發和引導青少年培養和形成學習、效率、平等、開放等現代觀念;網路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空間距離,有助於青少年擴大交往的范圍;網上新型人際交往方式和社會關系的建立為青少年在現實社會中進行社會交往提供了一種緩沖的空間;網路還為青少年的社會化提供了角色的練兵場,有助於促進青少年的社會化。
2.網路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消極影響
網路對青少年思想品德素質的消極影響主要體現為:網上信息泛濫可能造成青少年信仰的缺失或價值觀的多元化,影響青少年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互聯網上信息接受和傳播的隱蔽性,有可能引起青少年道德意識弱化、社會責任感下降;網路交流的隱藏性、無約束性,極容易使青少年做出一些違反常規的事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網路對青少年智力素質的消極影響主要體現為:網路聊天是許多青少年上網的主要內容,多數進入聊天室聊天的青少年大都沒有固定的話題,這種散漫的聊天方式,容易影響青少年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注意力;計算機網路擠佔了青少年讀書和思考的時間;在網路上,有人靠幫別人寫論文、做作業賺錢,於是,許多缺乏自律的青少年從網路上下載文章作為作業交給教師,甚至碩士、博士論文也從網路上購買,這就大大降低了青少年學習的認真態度;現實中存在不少青少年由於過度地迷戀、依賴電腦網路,沉湎於網路之中,正常學習、生活秩序遭受破壞,學習時間無精打采,學習成績下降,有的甚至厭學、逃學、輟學。
網路對青少年身體素質的消極影響主要體現為:長時間連續上網會造成情緒低落、眼花、雙手顫抖、疲乏無力、食慾不振、焦躁不安、血壓升高、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睡眠障礙,有的甚至消極自殺;不良的上網環境也會損害青少年的身體健康。
網路對青少年心理素質的消極影響主要體現為:長期上網會引發青少年網路孤獨症,人際情感淡漠,對現實社會產生不認可甚至逃避的心理;「網戀」和網路聊天會引發青少年系列感情糾葛,導致各種情感問題;網路的虛擬性、隱蔽性,會誘發青少年的雙重人格障礙;網路操縱時間失控,還會導致網路成癮症,使青少年變得孤獨、敏感、憂郁、警覺、不服從社會規范,甚至出現精神障礙、自殺等情況。
網路對青少年社會適應能力的消極影響主要體現為:網路是一個虛擬的世界,人們網上交際主要依靠於抽象的數字、符號,青少年終日沉迷於這種人機對話的模式,會對社會適應行為和能力受到影響,更有甚者,有些青少年還可能患上「網路社交障礙症」;在網路環境下,青少年交往的對象、身份都不確定,這就減弱了青少年的社會角色的獲得能力;網路交往的虛擬性、自由性,很容易導致人們行為的普遍失范,不利於青少年的社會化
『陸』 上網的利與弊(事例)
弊大
很難得的一個明媚的秋日,陽光懶洋洋地灑落下來,給大地印滿斑駁的樹影小雅(化名)是北京的一名女大學生,這天是她與網友約好見面的日子,地點是北京西郊的一處著名風景區。從虛擬的互聯網到現實的生活,時空的轉換也許是很多網上情感必然走到的一個十字路口。
幾乎沒有任何預兆,小雅失蹤在城市的茫茫人海。母親焦灼地尋找,隨著沒有人接聽的手機鈴聲而迷失了方向。
第二天,人們最不敢想像的猜測得到了證實,小雅的屍體被警方發現。
迄今為止,此案正在緊張偵破中。形形色色的網路案件黑皮書中,就這樣又增加了一個受害者的名字。
……迷人的互聯網。狼群出沒的互聯網。在天使和魔鬼之間,有時不過是轉過頭來的另外一副面孔。
來自公安部門的調查資料表明,近年來,利用互聯網實施犯罪的現象日益嚴重,網路犯罪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犯罪新動向。隨著電腦網路的普遍運用,中國的網路違法犯罪案件呈上升的趨勢,比1998年增加了幾十倍。
如今,隨便在任何一個網站鍵入「網路犯罪」的字樣,都能搜索到幾百甚至上千條相關新聞事件。在網路色情、網路誹謗、網路恐嚇、網路賭博、網路詐騙等一系列網路犯罪中,強奸、搶劫、綁架甚至殺人等傳統犯罪形式卷土重來,已經成為網路虛擬空間中的致命毒瘤。
公安部公共信息網路安全監察局副局長顧建國承認,目前的網路犯罪其中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傳統領域犯罪逐步向互聯網滲透。
一個又一個血的案例表明,相當一批犯罪團伙或犯罪分子如同狼群一樣出沒在互聯網上,通過各種手段和招數選擇被害目標,進而伺機實施傳統犯罪。
一
2002年9月11日下午,北京。
此時此刻,中央綜治委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正在召開,網路環境對青少年的影響等與網路有關的焦點問題,成了與會人士討論關注的熱門話題。
在層次如此之高的會議上,網路被與犯罪緊密地聯在一起,足以說明我們今天所面臨的網路犯罪已經嚴重到相當程度。
這是互聯網上流行的一句話——「在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隻狼。」
正是由於天然的隱蔽性,互聯網成為一些犯罪分子實施傳統犯罪的新工具。
哈爾濱市警方證實,僅在2002年上半年,這座東北大都市便發生20多起涉及到網路的惡性案件,不僅涉及到詐取錢財,更涉及到多起強奸案和人命案。
致命的劫殺
打開警方厚厚的卷宗,互聯網頻頻露出猙獰的面孔。
北京姑娘王紅受過良好的教育,23歲便躋身白領階層。除了平時身邊接觸的文雅才華之士,她想知道別人怎樣生活。
工作之餘,王紅經常上網聊天。在這個虛擬的世界裡,敲擊鍵盤的聲音成為她叩問網友心門的信號。
2001年國慶節前,聊天室里一個極酷的名字吸引了王紅———「法律反抗牢」。連續幾天的OICQ網上聊天後,王紅逐漸對這個從打架斗毆走上犯罪道路的「另類」產生了憐憫和同情。
網上相遇的第10天,兩個僅僅通過屏幕文字交流的人約定相見。
後悔幾乎從見面的一瞬間就產生了。王紅發現,「法律反抗牢」竟然是一個臉有刀疤、手有紋身的人。然而,很難說清的是,王紅在害怕的同時又控制不住地想和他接近。猶豫之際,「法律反抗牢」突然將她摟在懷里熱吻起來……幾天以後,兩人再次見面吃飯。這一次,趁著王紅去洗手間的時候,「法律反抗牢」把一片安眠葯悄悄放進她的飲料杯。不料,由於一個朋友的意外闖入,回到座位後的王紅並沒有接著喝飲料,而是起身離開了飯館。
但是,厄運沒有放過王紅。兩人沿著護城河沿走到了永定門橋下,「法律反抗牢」一看天色已晚,頓時兇相畢露,抽出准備好的鐵錘,狠狠地砸向王紅的頭部,搶走了王紅的手機……來自各地警方的消息顯示,這種以網友見面為幌子實施偷盜、搶劫、勒索錢財,是傳統犯罪在網路延伸的最常見犯罪形式。
『柒』 求網路弊大於利的事例或觀點,急!!!
弊:
1.過多的使用互網對人們的健康和社交不利。卡耐基?梅隆大學的羅伯特?克勞特和他的同事對一些實驗對象在開始使用互聯網及之後的一兩年進行了人格評估,發現:人們花在網上的時間越多,與親人的溝通越少,實際生活中的朋友就越少,同時感到孤獨和沮喪。
2.將大量時間用於網上聊天,游戲等方面,沒有時間用於學習,與朋友交往,甚至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就會逃課,熬通宵,成績直線下降。
3.有關專家說,長時間上網,容易把精力,腦力耗到極點,進而誘發一系列諸如經常性頭痛,偏頭疼,視力損壞,"滑鼠手","電腦臉"等毛病。
4.青少年上網首先的一大危害就是會影響視力。據統計,經常上網的學生中近視的比例大約佔60%。第二大危害就是電腦所釋放出來的輻射,具有相當強烈的危害。
反方第一辯手:
我方之所以認為上網的弊大於利,是認為有很多不適宜我們的地方.我們經過討論總結出了以下幾個上網的弊端:首先,電費和電話費的急速上升是現在家庭普遍的問題。經過調查,長期上網的家庭電話費都在200元以上,不僅如此,上網還有可能引起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矛盾,而且如果上一些不健康的網站,會嚴重影響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容易使學生誤入歧途,不務正業,荒廢學習,還會引起視力下降,睡眠不足等一些相關的疾病,在此再次明確我方的觀點那就是上網弊大於利。
反方第二辯手:
網路游戲影響我們的正常學習,它會使我們著迷,最後玩物喪志,放棄自己的學業,這就是因為我們青少年還沒有很強的自控能力,還需要家長的幫助和輔導,所以青少年上網是弊大於利的!
反方第三辯手:
青少年上網會浪費很多時間,導致學習成績下降,不要說上網可以幫助學習,如果上網真的能幫助你們提高成績的話,為什麼國家還要投入那麼大的人力和物力去完善我國的教育機構呢?即使網上可以學到知識,那麼你們為什麼還要每天背著書包來學校上課呢?乾脆回家上網自學不是更好嗎?省得每年還要家長花上千元來供你們上學!
反方第四辯手:
過多的使用互聯網對人們的健康和社交不利。卡耐基?梅隆大學的羅伯特?克勞特和他的同事對一些實驗對象在開始使用互聯網及之後的一兩年進行了人格評估,發現:人們花在網上的時間越多,與親人的溝通越少,實際生活中的朋友就越少,同時感到孤獨和沮喪。所以,上網的弊大於利。
總結:
上網,這一新興網路,是給人們帶來了一定的利益,但它的弊始終是大於利的。首先,是主觀的身體和心靈的雙重打擊,大量的輻射帶來視力下降,網路上的許多不良的網站,無時無刻的不再催殘著我們的心靈。其次,客觀的電話費的猛增,時間的不斷浪費,甚至是通宵玩樂,睡眠不足已經成為很普通的問題了!當然,還有著許多別的問題,金錢的大量「揮霍」,這一切的一切都歸功於「上網」的功勞。所以,上網對於我們來說是弊大於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