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信號 > 路由器把一個網路分段好處

路由器把一個網路分段好處

發布時間:2022-05-02 15:00:42

㈠ 用路由器有什麼好處

路由器的一個作用是連通不同的網路,另一個作用是選擇信息傳送的線路。選擇通暢快捷的近路,能大大提高通信速度,減輕網路系統通信負荷,節約網路系統資源,提高網路系統暢通率,從而讓網路系統發揮出更大的效益來。
從過濾網路流量的角度來看,路由器的作用與交換機和網橋非常相似。但是與工作在網路物理層,從物理上劃分網段的交換機不同,路由器使用專門的軟體協議從邏輯上對整個網路進行劃分。例如,一台支持IP協議的路由器可以把網路劃分成多個子網段,只有指向特殊IP地址的網路流量才可以通過路由器。對於每一個接收到的數據包,路由器都會重新計算其校驗值,並寫入新的物理地址。因此,使用路由器轉發和過濾數據的速度往往要比只查看數據包物理地址的交換機慢。但是,對於那些結構復雜的網路,使用路由器可以提高網路的整體效率。路由器的另外一個明顯優勢就是可以自動過濾網路廣播。從總體上說,在網路中添加路由器的整個安裝過程要比即插即用的交換機復雜很多。
一般說來,異種網路互聯與多個子網互聯都應採用路由器來完成。
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為經過路由器的每個數據幀尋找一條最佳傳輸路徑,並將該數據有效地傳送到目的站點。由此可見,選擇最佳路徑的策略即路由演算法是路由器的關鍵所在。為了完成這項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著各種傳輸路徑的相關數據--路徑表(Routing Table),供路由選擇時使用。路徑表中保存著子網的標志信息、網上路由器的個數和下一個路由器的名字等內容。路徑表可以是由系統管理員固定設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統動態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動調整,也可以由主機控制。
1.靜態路徑表
由系統管理員事先設置好固定的路徑表稱之為靜態(static)路徑表,一般是在系統安裝時就根據網路的配置情況預先設定的,它不會隨未來網路結構的改變而改變。
2.動態路徑表
動態(Dynamic)路徑表是路由器根據網路系統的運行情況而自動調整的路徑表。路由器根據路由選擇協議(Routing Protocol)提供的功能,自動學習和記憶網路運行情況,在需要時自動計算數據傳輸的最佳路徑。

㈡ 路由器具備的特點有哪些

一、路由器的特點是:
1、路徑選擇,連接網路,ACL(訪問控制列表),流量控制;缺點是延遲比交換機高
2、路由器的一個作用是連通不同的網路,另一個作用是選擇信息傳送的線路。選擇通暢快捷的近路,能大大提高通信速度,減輕網路系統通信負荷,節約網路系統資源,提高網路系統暢通率,從而讓網路系統發揮出更大的效益來。
二、路由器的應用特點
優點
1、由於路由器具有進行復雜路由選擇計算的能力,能夠合理的、智能化的選擇最佳路徑,因此,適用於連接2個以上的大規模和具有復雜網路拓撲結構的網路
2、路由器可以把廣播風暴信息隔離在源網路內,從而可以減少和抑制廣播風暴的影響
3、多協議路由器可以連接使用不同通信協議的網路,因此它可以作為使用不同通信協議的網路互聯平台
4、單協議路由器互聯的網路,在1—2層可以使用相同或不同的協議;在第3層使用相同的可路由協議:而第4層以上要求使用相同或兼容的協議
5、使用路由器能夠隔離不需要的通信,從而使互聯的網路保持各自獨立的管理控制范圍,提高網路的安全性能。因此,路由器常被作為防火牆使用,限制區域網內部對外網(網際網路)以及外部網路對區域網內部的訪問,起到網路屏蔽的作用
6、路由器還可以作為網橋,以便處理不「可路由」協議
7、路由器的網路分段功能,可以提高網路的性能,減少主機的負擔 8、能夠提供可靠傳輸、優先服務,並且不需要相互通信的網路之間保持永久連接
缺點
1、安裝路由器時有許多初始配置,因此,其安裝和維護較難
2、與網橋不同,路由器是與協議相關的,網間連接中每一種高層協議必須分開配置,必須為每一種協議提供一個單獨協議的路由器
3、使用較多的時間進行處理,致使網路傳輸性能下降
4、價格較高
5、路由器不支持非路由協議,因此在互聯多個網路時,對所連接的網路使用的協議有所限制

㈢ 網路分線器,路由器,集線器各用在哪些方面上,各自的優缺點是什麼

一分四的usb叫usb-hub,就是usb集線器
路由器叫Router
集線器叫hub
[轉]首先說HUB,也就是集線器。它的作用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將一些機器連接起來組成一個區域網。而交換機(又名交換式集線器)作用與集線器大體相同。但是兩者在性能上有區別:集線器採用的式共享帶寬的工作方式,而交換機是獨享帶寬。這樣在機器很多或數據量很大時,兩者將會有比較明顯的。而路由器與以上兩者有明顯區別,它的作用在於連接不同的網段並且找到網路中數據傳輸最合適的路徑 ,可以說一般情況下個人用戶需求不大。路由器是產生於交換機之後,就像交換機產生於集線器之後,所以路由器與交換機也有一定聯系,並不是完全獨立的兩種設備。路由器主要克服了交換機不能路由轉發數據包的不足。

總的來說,路由器與交換機的主要區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工作層次不同

最初的的交換機是工作在OSI/RM開放體系結構的數據鏈路層,也就是第二層,而路由器一開始就設計工作在OSI模型的網路層。由於交換機工作在OSI的第二層(數據鏈路層),所以它的工作原理比較簡單,而路由器工作在OSI的第三層(網路層),可以得到更多的協議信息,路由器可以做出更加智能的轉發決策。

(2)數據轉發所依據的對象不同

交換機是利用物理地址或者說MAC地址來確定轉發數據的目的地址。而路由器則是利用不同網路的ID號(即IP地址)來確定數據轉發的地址。IP地址是在軟體中實現的,描述的是設備所在的網路,有時這些第三層的地址也稱為協議地址或者網路地址。MAC地址通常是硬體自帶的,由網卡生產商來分配的,而且已經固化到了網卡中去,一般來說是不可更改的。而IP地址則通常由網路管理員或系統自動分配。

(3)傳統的交換機只能分割沖突域,不能分割廣播域;而路由器可以分割廣播域

由交換機連接的網段仍屬於同一個廣播域,廣播數據包會在交換機連接的所有網段上傳播,在某些情況下會導致通信擁擠和安全漏洞。連接到路由器上的網段會被分配成不同的廣播域,廣播數據不會穿過路由器。雖然第三層以上交換機具有VLAN功能,也可以分割廣播域,但是各子廣播域之間是不能通信交流的,它們之間的交流仍然需要路由器。

(4)路由器提供了防火牆的服務

路由器僅僅轉發特定地址的數據包,不傳送不支持路由協議的數據包傳送和未知目標網路數據包的傳送,從而可以防止廣播風暴。

NO.1 分線器

一、分線器原理
在我們使用的10/100M乙太網網路中,傳輸界質是五類雙絞線。它是有4對共8芯線組成。我們只用其中4根(2對)進行數據的傳輸,還有4根(2對)線剩餘。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剩餘的4根線同樣作為數據的傳輸。這樣就達到一根網路線同時供兩個用戶上網的目的了。我們一般不這樣使用。
了解了分線器的原理後,我們就應該明白,網路中心製作的分線器仍然是讓用戶單獨享用線路,它是把網路線中的8根線分成兩組線路傳輸數據,因此,並不會影響用戶上網的速度和帶寬。這個與一般外面買回來的分線接頭在傳輸上有著本質上的差別。所以,它也不會導致接在同一對分線器上用戶不能互相訪問。
二、分線器的組成
分線器是成對使用。一對分線器是由兩根分線器的組成。
一個分線器由兩個水晶頭,一個模塊組成,兩個水晶頭是通過雙絞線與模塊進行連接的。其中一個水晶頭的排法是,藍、藍白,棕白、棕4根線,分別在水晶頭的1,2,3,6槽內。另一個水晶頭的排法是,綠白、綠、橙白、橙4根線,分別在水晶頭的1,2,3,6槽內。另一對分線器的做法是相同的。
三、分線器的使用
用戶端(宿舍)和交換機各需一個分線器。如果網路線兩頭都是水晶頭,就把兩邊的水晶頭分別接在兩個分線器的模塊上。一般比較長的一個分線器放在用戶端,較短的分線器放在交換機端。機房端分線器的兩個水晶頭分別插在交換機的兩個埠上,用戶端分線器的兩個水晶頭分別接給兩個用戶使用。

四、分線器使用的注意事項和好壞判斷
1、分線器應該在該段雙絞線沒有問題(8根芯線都沒有斷開)的情況下才能使用。
2、一對分線器相當於把一根雙絞線變成兩根直通線。因此,藍、藍白,棕白、棕排法的水晶頭對應於另一頭的藍、藍白,棕白、棕排法的水晶頭。在使用和檢測分線器好壞時要注意這個問題。
3、分線器的檢測與普通雙絞線的檢測方法相同。

NO.2路由器

1、改進網路分段(每個網段的結點數是有限的)。相同類型的區域網互連,劃分子網段,三層交換,避免「廣播風暴」。
2、不同區域網之間的路由能力,實現三層的數據報文的轉換。
3、連接WAN的路由能力。
路由器通過軟體實現其功能,速度較慢,數據報文延遲較大,高性能的路由器比較昂貴。
4、路由器的體系結構
路由器執行OSI網路層及其下層的協議轉換,可用於連接兩個或者多個僅在低三層有差異的網路。

NO.3集線器

集線器之功能其實非常簡單,顧名思義即為一集線設備,主要任務在使各端點之線路得以匯集做資料交換.集線器上可提供多組RJ-45接頭,而這些接頭與網路卡上RJ-45接頭收送相反.
有時集線器也會提供一組UP-Link接頭(多為共用),並以此做為與其他集線器連接的管道.在傳統的集線器上此接頭並不能用於連接網路卡,但新一代的產品多半具備切換功能,讓Up-Link這個埠可以選擇要連結他台集線器或是網路卡.
集線器之工作原理為:當有一埠要傳送資料時,其利用廣播的方式同時將資料對每一埠傳送,並籍此傳送到目的端點,工作方式簡單.但當集線器正進行向下廣播時,如遇資料上載即會發生碰撞(Collision)的情況,此時資料則須不斷利用未引發生碰撞的傳送空隙,持續重送,因此會影響的傳輸效能.
另外,使用到集線器串接各端點時,由於需要經過多重廣播而使得效率不彰,故在較高階的集線器產品中,會提供另一種堆疊功能(stack),這種堆疊功能能夠整合多台集線器一次做同步廣播,大大增加在傳輸時的效率.
集線器給人的感覺有點像是電線的多孔插座.它的可承載流量會隨著分接出去的網路連線愈多,訊號也愈來愈弱,因此它的分接是有一定上限的.因此集線器的主要作用在擔任某個區域的網路線集中點,並且能夠避免因為這個區域內任何一條網路線出狀兄而造成的網路癱瘓.
交換式集線器也有人稱為主動式集線器,與集線器不同的是,交換式集線器能夠利用快速切換訊號的方式與網路卡進行溝通.因此在需要傳輸資料時,交換式集線器能夠針對不同的網路卡,調整成最佳的資料傳輸速度,並且使每個連接埠都還是能保持同樣的速度
當你將900AP+設定完成,你可以將它從你的實體區域網路中取下並移到指定位置.記住無線連線中訊號最弱的一點將會決定中繼連線的整體傳輸速率.你應該不會想要把中繼器擺放離你主要AP裝置太遠,而使得它必須降到較低速度來保持連線穩定.另一方面如果你放的不夠遠,你的用戶端設備會不斷試著連接到訊號較弱的主AP裝置,而不會連接訊號較強的中繼器.
在這個過程中900AP+沒有辦法幫上你什麼忙,因為它的WLAN總是在不斷地狂閃,就算沒有資料流量時也一樣.而且由於你在無線連線時沒辦法存取內建管理功能,因此你無法使用D-Link在新版韌體中所加入的網點檢驗(Site Survey)工具.
我最後使用我的ORiNOCO卡和NetStumbler來確認我是連到了主AP還是900AP+,因為XP內建的無線網路連線狀態在此處毫無幫助.我的確發現當使用XP的「連線到無線網路」的功能時(透過「檢視可用的無線網路」),選擇網路,並在我比較接近900AP+時按下連接按鈕,會導致我的用戶端設備連到900AP+.我透過NetStumbler以及使用XP「連線狀態」視窗內的「訊號強弱」指標確認了這個情況.當你不是執行XP的時候,你應該可以使用無線網卡所附的客戶端軟體來做同樣的事,或是選擇不要使用XP內建的無線連線管理功能.
完工
終於完成了.真的,D-Link(友訊)真的只用不到100美元就辦到了無線中繼功能!當然,這當中有一些妥協和限制,但這種狀況不會持續太久.如果橋接延伸的功能也能被放進無線橋接器里,我可以預期其他家廠商(Linksys,NETGEAR,和SMC)會馬上有反應,希望能有一些提升和改善的地方.
所以Cisco(思科)和Symbol在無線中繼器高價獨占的日子就快要結束了…至少就非企業使用的無線網路市場而言.我們終於可以坐在我們想要坐的地方,讓我們的無線網路為我們服務,而不用花大錢才能做到.哈利路亞!
網路橋(Bridges)的通訊協定
將實體層不相同的兩個或多個網路連結起來,使不同網路上的工作站彼此之間可以互相通訊.
網路橋具備有連接網路雙方有關實體層的通訊協定轉換功能.
當網路橋由一個網路收到訊息時會檢查其中的目的位址,如果該位只不在原來網路上則將訊息轉送到另外一個或多個網路上.
網路橋連接運作
以CSMA/CD (Ethernet)網路和Token-Ring網路連接為例:
雙方網路皆使用LLC (Logic Link Control, 802.1)通訊協定.
在MAC層使用不同的協定:CSMA/CD及Token-Ring.
雙方實體層使用不同的傳輸媒體:
CSMA/CD網路使用同軸電纜.
Token-Ring網路適用絞對線.
網路橋工作站必須安裝二個網路卡,一個Ethernet網路卡;另一個Token-Ring網路卡,個別連接其網路.
網路橋功能簡介
MAC Address:網路橋依MAC位址來分辨工作站名稱,當由網路上接收到某一訊框(MAC訊框),拆解目的位址(如:Ethernet address)判定送往哪一個網路或丟棄.
過濾(Filtering)功能:同一個網路中互傳的資料會被網路橋過濾掉,不會傳送到其他網路.
前送(Forwarding)功能:網路橋接收到傳送到另一個網路的訊框,網路橋會將其前送往該網路.
使用橋接網路的主要原因
提高網路的可靠性(Reliability):網路橋隔開網路,如其中某一網路斷線或其他因素使網路停頓,也不會影響其他網路.
增加網路效率(Performance):因一般區域網路大都使用共享媒體(shared media)傳輸資料,如一個網連接過多工作站整個網路傳輸效率會降低.此情形必須可率分割網路成二個或更多個網路,分割成小網路間使用橋接器連接(具有Filtering及Forwarding功能),但整體上還是一個網路.如Ethernet網路過多工作站,工作站間碰撞機率提高,網路效益會降很多就必須用網路橋來分割.
提升網路安全性(Security):利用共同傳輸媒體傳送資料,在網路上任何地方皆可偷竊他人傳送資料.如果網路上有幾個較機密的工作站間通訊,可利用網路橋將其分割成另一小網路,他們之間傳送訊息在其他小網路就偷竊不到,因此可提升網路安全性.
配合地理環境(Geography):由於地理環境需要,區域網路分布較廣的地區,如使用Repeater無法轉接小網路間的實體布線,就必須利用網路橋來跨接.(如 Remote-Bridge)
設計網路橋應考慮因素
提供透明化(Transparence)服務:網路橋雖然將許多區域網路連結一起,可是對使用者而言,整體上是單一個網路,而不需要知道網路橋是否存在.
包含足夠大的緩沖記憶體(Buffer):Forwarding功能,橋接器接收一個網路的訊框欲往其他網路傳送,如果兩個網路的傳輸速率不同或某一網路的Traffic量過高,因此訊框停留在網路橋的機率就較高,尤其是多埠網路橋本身處理速度不夠快,網路橋內就必須大量的緩沖器來存放欲 Forwarding 的訊框.
擁有位址辨識(addressing)及路徑選擇(routing)能力:因為網路橋有將資料過濾及前送功能,因此必須有能力判斷工作站在什麼地方,並且知道如何選擇適當的路徑來傳送資料.
多埠網路橋(Multi-port Bridge):一個網路橋可連接多個網路,建構網路橋區域網路(B-LAN)
路由器(Router)的通訊協定
網路連接:路由器是作連接二個或更多個網路,不論由實體上或邏輯上都屬不同的網路;而網路橋所連接之網路由實體上而言是各個獨立之網路連接,但由邏輯上而言又屬於單一網路內之連接.
工作站地址:是以第三層之網路位址 (Network Address)來區分(如TCP/IP網路的IP Address).不似網路橋是以第二層媒體存取地址 (MAC Address)來區分各個工作站 (如 Ethernet 網路以 Ethernet Address).
通訊協定:路由器必須具備連接網雙方的通訊協定,提供不同實體層及鏈路層通訊協定之間的連接,並具有鏈路層MAC地址的轉換.如下圖:工作站 A 和工作站 B 的網路層必須具備相同通訊協定,工作站 A 和路由器 R1埠的鏈結層及實體層需相同的協定,工作站 B 和路由器 R2 埠也一樣.

㈣ 交換機的網路分段與路由器的網路分段

交換機上劃分的叫VLAN,可以通俗理解為物理上的分段,(同網段的IP,不可以通信)
路由器上的網路分段主要是IP的分段,可以解為邏輯上的分段。

㈤ 路由器的功能

1).路由器的功能八十年代初路由器問世,並由IETF對其作了網關定義。它從
原先單純為了分割網路這一目的發展至今,其用途和性能已有了相當大的擴充與
增強。路由器的功能大致可分為以下6點:
網路分段,這是路由器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即可根據實際需求將整個網路分割成
不同的網段,換句話說,路由器可以將不同的LAN進行互連;地址解析與路徑選擇
,地址解析是路由器的基本功能,對於流經它的任何數據包均要進行包頭的「拆
打」(參見下面工作過程的描述),以確定該數據包的流向,路徑選擇是指路由器
可為跨越不同LAN的流量在網路上選擇最適宜的路徑,另外,為了網路負載均衡的
目的,它還允許流量在源站點和目的站點之間的冗餘鏈路上傳送;隔離廣播,路
由器能夠阻止廣播流量從一個LAN到另外一個LAN,因而減少了整個網路的廣播流
量,以避免形成廣播風暴;安全性與防火牆,路由器對網路的安全起著相當大的
作用,它能監視來自每個用戶的業務流,並利用動態濾波器保證網路安全性,只
有被授權的用戶才能擁有相應的數據鏈路;第三層的特殊服務,如優先權控制,
即路由器可按預先設定的優先權方案,給予不同協議的流量以不同的執行優先權
,又如合理配置路由器可調整網路的性能;廣域網連接,現在,由於種種原因尚
未普遍使用ATM,所以廣域網的連接還需要使用路由器。

2).路由器的工作過程路由器是OSI七層網路模型中第三層的設備。它在網路
中,收到任何一個數據包(包括廣播包在內),就要將該數據包第二層(數據鏈路層
)的信息去掉(稱為「拆包」),查看第三層信息。然後,根據路由表確定數據包的
路由,再檢查安全訪問表;若被通過,則再進行第二層信息的封裝(稱為「打包
」),最後將該數據包轉發。如果在路由表中查不到對應MAC地址的網路,則路由
器將向源地址的站點返回一個信息,並把這個數據包丟掉。這便是路由器工作過
程的簡要描述。還應當指出:MAC地址就是網路設備的物理地址(如網卡地址)。路
由器要看的第三層信息,叫做「IP地址」,它是一個邏輯地址。值得強調的是:
網路設備要傳輸信息,最終靠的是MAC地址。

3).路由器對網路造成的限制路由器是無連接的設備,其工作機制使它成為一
個轉發並遺忘的網路設備。僅就路由器對任何數據包都要有一個「拆打」過程來
看,即使是同一源地址向同一目的地址發出的所有數據包,也要重復相同的過程
。這導致路由器不可能具有很高的吞吐量,這也是路由器成為網路瓶頸的原因之
一。可能有人會說,提高路由器的硬體性能(系指採用更高速的、更昂貴的處理器
,更大容量的內存)不就可以改善它的性能了嗎?令人遺憾的是,路由器除了硬體
支撐外,其「復雜的處理與強大的功能」主要是通過軟體來實現的,這必然使得
它成為網路瓶頸。另外,當流經路由器的流量超過其吞吐能力時,將引起路由器
內部的擁塞。持續擁塞不僅會使轉發的數據包被延誤,更嚴重的是使流經路由器
的數據包丟失。這些都給網路應用帶來極大的麻煩。路由器的復雜性還對網路的
維護工作造成了沉重的負擔。例如,要對網路上的用戶進行增加、移動或改變時
,配置路由器的工作將顯得十分復雜。

路由器是網路中的核心設備。硬體路由器是大家所熟悉的,最典型的就是Cisco公司的系列路由器。軟體路由器是個新興的產品,比如Tiny Software推出的WinRoute Pro軟體路由器,Vicomsoft公司推出的Internet Gateway軟體路由器等等。與軟體為基礎的路由器比較,有人認為,Cisco的產品純粹是用硬體組建的路由器。這種看法是片面的。像PC機一樣,Cisco的路由器包括電源、內部匯流排、主存、快閃記憶體、處理器和操作系統等。同時,它的內部組件還包括專用網卡,用來處理各種各樣可能的連接。總之,Cisco路由器的硬體與具有插入式組件的專用計算機,主要區別就在於:Cisco路由器的網路操作系統(IOS)中包含路由軟體,而軟路由器產品則是運行在Windows系列的操作系統上。下面是二者在另外一些方面的比較。

■應用場合不同
Tiny Software的WinRoute Pro適合於一個分支辦公機構,而Vicomsoft的Internet Gateway適合於整個辦公機構,因為它可以處理各個分支機構的多個連接。同時,還可以通過一個共享遠程伺服器實現用戶撥叫。一些公司為了安全的需要,正在建立自己的工作組,並把工作組掩藏在以軟體為基礎的網路地址轉換(NAT)路由器的後面。

這兩種軟路由器是不是都能滿足大公司應用的要求?比如說有一5000多個用戶的公司,該公司只用一根或兩根T-1租線與Internet相連,其帶寬不到5Mbps。雖然,這兩種軟路由器都可以達到超過一台高速PC機6倍以上的流量,但是,在使用DHCP的情況下,Internet Gateway路由器將用戶數量限制在1024個。當用戶超過一定的數量時,WinRoute Pro的電子郵件伺服器就會給多出的用戶文件加一個標記。在龐大而復雜的公司環境中,這兩種路由器就顯得力不從心。實際上,大多數這種公司,都需要Cisco的新型高端路由產品。

■安全程度不一
如果將軟路由器安裝在一個非常「干凈」的系統上,也就是說,系統安裝有最新的維護程序和安全補丁,沒有安裝其他軟體,而且執行NAT,那麼,軟路由器就能像所有其它Cisco提供的硬路由器一樣安全可靠。

盡管NAT最初是設計用來加強和保護網路通信協議的,但是它並不運行在操作系統內,它通常安裝在硬體層和網路協議堆棧層之間,能夠訪問所有的信息包,近而在它們產生任何危害前有效地進行控制,這就大大提高了系統的安全性。Internet Gateway和WinRoute Pro中都運用到了NAT技術,而Cisco在它的IOS V12.0及以後的版本中,則完全融合了NAT的各種功能。這些運用都遵循RFC 1631對IP NAT的要求。

對Cisco的硬體路由器而言,NAT不僅對外將網路用戶的IP地址隱藏起來,而且在內部,用戶也看不到外部網路資源的IP地址,這可防止有惡意的人員去盜取網路資源。

就安全級別來說,Cisco路由器的安全性並不比軟路由器高。Cisco在PIX中使用NAT,與其在自己的IOS中使用NAT基本相同。盡管如此,Cisco的路由器在抵抗Dos(拒絕服務)攻擊方面做得不錯,這主要是因為Cisco的IOS不僅是操作系統,它還是路由/安全軟體。這種集成方式不僅比工作於Windows上的軟路由產品更簡潔,而且,每當Cisco發現一種新的攻擊方法時,它就能夠實現快速更新。

■價格有差異
各中小型機構里使用的Cisco路由器,其價格一般不等。價格的不同決定於子網的數量和流量支持,決定於上傳的方式和速度,還決定於安全選擇及用戶是否要求語音服務。我們來看非常普通的路由器—Cisco 4500-M。該系統的吞吐能力與我們測試的系統相當,4500-M高端支持一個155Mbps 的ATM OC-3組件,低端可以支持兩個T-1租線介面,這種介面通常支持2.048Mbps和16.128Mbps的低速介面。一個800MHz的PC機在這種寬頻下工作也是完全可以的。

但是價格並不代表一切,表面現象可能具有欺騙性。Cisco 4500-M比起其他配備軟體的PC產品有很多的優點,它包括更多的內建LAN和WAN協議,優化的WAN服務,以及集中安裝和設計用戶自己的網路基本架構的能力。除此之外,一台Cisco路由器或其他主流路由產品的正常運行時間,要比在Windows平台上路由器的運行時間長得多。但是,這種路由器仍然要比我們上面介紹的兩種軟路由器(含伺服器硬體設備)的價格高,這還不包括僱用一位有Cisco認證的安裝者所需的資金。所以,用戶在做選擇之前,最好先考慮好自己的需求。

網路技術發展到今天,已不再局限在一個小的LAN中了。在日常組網中,碰到最多的就是將現有的網路互聯起來,實現最大限度的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將不同的網路互聯,第一個碰到的問題就是採用什麼樣的協議。TCP/IP發展到目前為止,已成為一個最為廣泛使用的網路通用協議。被廣大計算機使用者所認可。採用TCP/IP,可以方便地進行不同網路種類、不同操作系統的網路間的互聯,同時又可以方便地聯入Internet。
在TCP/IP網路互聯中,不同網路的互聯往往要使用到路由器。傳統的基於硬體的路由器價格往往較高,不為一般的單位所接受,而且在聯網過程中,常碰到的問題都是將兩個或兩個以的的區域網互聯,也用不著使用昂貴的專用路由器。實際上,有好多網路操作系統本身就提供路由功能,只不過是基於軟體的路由而已,如Windows NT的靜態路由系統、NOVELL的多協議路由MPR等基於軟體的路由技術。
基於軟體的路由,功能上肯定不如基於硬體的專用路由器。但它已具備了路由器的基本功能。可以實現基本的路由功能。採用基於軟體的路由,對於小型網路間的互聯是比較理想的。下面以網路間的互聯為例來說明基於軟體的路由技術。
眾所周知,在TCP/IP協議中,IP協議(Internet Protocol)提供編址和路由功能。在網路上發送數據時,數據首先被打包,成為一個個IP數據包。IP允許數據包在網路上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數據在網路中的傳輸就是通過一種方式進行的。在一個乙太網內,把報文從一台機器發送到另一台機器很容易,因為乙太網是一個基於廣播方式的網路,任何一台機器上發出的報文立即就會被網上的所有機器監聽到,只有同報文中地址相同的那台機器才會發出響應,別的機器將忽略此信息。由此可見,在同一網路內部,每一個報文都無須選擇路徑,就可以直接達到它的目的地。但是,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網路互聯時,情況就大不一樣了。如圖1所示,處在網路Counter中的某一台機器要向處在網路Computer Center中的一台機器發送信息時,如果沒有從網路Counter到網路Computer Center的路由,則信息是根本無法發到的。
從上述分析可以知道:既然在同一個網路內信息可以暢通傳送,那麼如果有這樣一台機器就好了:一台既屬於網路Counter又屬於網路Computer Center的機器。通過它,兩個不同的網路就可以相互傳遞信息了。實際上,在Windows NT中,IP路由是IP具有的功能。NT允許將一台機器配製成多宿主機。也即在同一台計算機上,同時安裝兩塊或多塊網卡,每一塊網卡連接一個網路。由這一台機器作為路由器,在兩個網路之間進行IP包的路由。此路由為靜態路由,靜態路由器要求手工構造和更新路由表。
在各網路已建成的情況下,建立NT路由器,其建立過程如下:
1、在同一台Windows NT機器中安裝兩塊網卡,網卡可以採用任何NT所支持的網卡。Windows NT可以是Windows NT Server也可以是Windows NT Workstation,版本最好是3.51或更高的版本。本文基於Win�dowsNTServer4.0中文版。
2、進入控制面板,安裝TCP/IP協議
3、配置網卡:為每一塊網卡配置一個IP地址,兩個IP地址分別屬於不同的網路內的IP地址。
4、設置Windows NT的IP路由功能為Enable。
5、確定後重新啟動計算機。
這樣,NT路由器就可以在兩網路間進行工作了。
網路結構如圖1所示:
NT路由器工作過程如下:
處在Counter網路中的某一台計算機Counter01,要給處在Computer Center網路中的某一台計算機CC01發送信息。它通過廣播方式查詢CC01是否同自己在同一個網路內,如果在同一網內,則信息包由Counter1傳至CC01,IP包在同一網路中傳送。如果通過查詢,發現CC01不在同一網路內,發出點Counter1發現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到達CC01,在這種情況下,信息包被送至預設網關:ROUTER1(在組網時,必須事先將網路Counter中的每一台機器的預設路由器設為ROUTER1,IP地址為ROUTER1的IP地址。對於網路內的每一台機器而言,預設路由器實際上就是這樣的一個機器,如果發出信息點找不到目的地址時,它就將信息發給預設路由器,之後由路由器為它代理發送),ROUTER1接到信息後,由在它上運行的IP軟體對信息進行檢查,通過檢查包內容,可以確定IP包中的源地址和目標地址,如果發現IP包中的源IP地址同第一塊網卡的IP地址處在同一網路內,目標IP地址同第二塊網卡在同一網路內,它就將信息通過它的第二塊網卡發送出去,這樣信息便傳至網路Computer Center中。信息包一旦進入網路Computer Center,處在該網路中的目的計算機監聽到信息包是送給自己的,於是它便接收信息包,將它們重組。
以上是NT路由器在兩個網路內工作的情況,它的確可以很好地勝任它的任務,但是如果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網路,上面所提到的方法就不能勝任了。
請看以下的網路結構:
ROUTER1路由器只能把消息192.168.101傳到網路168.168,但不能將信息從網路192.168.101傳至網路Admin(195.125.96)。不過不要緊,NT中的Route命令可以告訴路由器如何到達AdminCenter,對ROUTER1及ROUTER2來說,它們都同時屬於Computer Center這一網路,因此要使路由器能夠通過ComputerCenter網路(193.169.101)發到AdminCenter網路(195.125.96),只要告訴ROUNTER1網路Computer Center中ROUTER2的網卡地址即可。
命令格式如下:
C:ιWinnt∧routeadd195.125.96168.168.100.100
這一命令將向ROUTER1的路由表中添加路由信息,其意為:把任何目的為195.125.96.xxx的IP包發到168.168.100.100上。
同樣,對於網路AdminCenter,路由器ROUTER2也不知道如何到達Counter網路(192.168.101),也要告訴它如何到達。
命令格式如下:
C:ιWinnt∧routeadd192.168.101168.168.100.101
功能同上。
實際上,我們可以通過建立靜態路由表來實現以上功能,在ROUTER1、ROUTER2上建立靜態路由表,靜態路由表要求有一個目標和一個網關,目標是目標網路的網路ID或網路名,網關是與目標網路相連的IP地址或宿主機名字。其內容如下:
對於ROUTER1,要用網路Admin的網路ID及其預設網關的IP地址來構造路由表。網關是與目標網路相連的計算機的IP地址或宿主機名。其靜態路由表如下:
目標網路網關
195.125.96168.168.100.100
AdminROUTER2
對於ROUTER2,要用網路Counter的網路ID及其預設網關的IP地址來構造路由表。網關是與目標網路相連的計算機的IP地址或宿主機名。
其靜態路由表如下:
目標網路網關
192.168.101168.168.100.101
CounterROUTER1
相應的NETWORKS文件內容如下:
#WindowsNT4.0NetworksContent
Counter192.168.101
Admin195.125.96
Loopback127
……………
ComputerCenter168.168
對應的HOSTS文件內容如下:
192.168.101.1COUNTER1counter1.saturn.com
168.168.100.1CC01cc01.saturn.com
…………
#……
至此,三個網路間就可以通過路由進行信息傳遞了。
對於圖2,有人說還可以在Counter同AdminCenter之間再配置一個路由器。的確如此,如果在Counter同Admin之間再配置一個路由器ROUTER3,則對每一網路中的機器來說,各台計算機之間進行通過的路徑就多了一條,使得在一條路徑因擁擠或意外故障不暢通時,它們之間仍然可以照常通訊。這就要求網路中的每一台計算機配置成使用多個網關的情形。

1、什麼是網路地址轉換NAT

要將一個擁有內部專用IP地址的網路通過一個具有公用IP地址的計算機連接
到 Internet,可以使用網路地址轉換(NAT) 功能實現。運行Windows 2000 Server
的計算機可以用作網路地址轉換器 (NAT),實現內部區域網與外部Internet的連接。
即內部專用區域網共享NAT伺服器的Internet連接(需要兩個網路連接)。

2、Windows 2000網路地址轉換NAT的轉換組件
啟用網路地址轉換的 Windows 2000 路由器(以後稱為網路地址轉換計算機)
作為網路地址轉換器 (NAT),它轉換 IP 地址及專用網路和 Internet 之間轉發
數據包的 TCP/UDP 埠號。
(a)定址組件
網路地址轉換計算機為家庭網路中的其他計算機提供 IP 地址配置信息。定址
組件是簡化的 DHCP 伺服器,該伺服器分配 IP 地址、子碼掩碼、默認網關以及
DNS 伺服器的 IP 地址。必須將家庭網路上的計算機配置為 DHCP 客戶機,以便
自動接收 IP 配置。Window 2000、Windows NT、Windows 95 和 Windows 98 計

算機的默認 TCP/IP 配置是 DHCP 客戶機。
(b)名稱解析組件
網路地址轉換計算機成為家庭網路上其他計算機的 DNS 伺服器。當網路地址
轉換計算機接收到名稱解析請求時,它隨即將該請求轉發到配置它的基於 Internet
的 DNS 伺服器,並將響應返回給家庭網路計算機。

Windows 2000 的網路地址轉換NAT(2)

3、網路地址轉換設計要考慮的因素

為防止出現問題,在執行網路地址轉換之前應考慮以下設計問題。

1)專用網路(內部網路)地址
應當使用以下 InterNIC 專用 IP 網路 ID 的 IP 地址:10.0.0.0 的子網掩碼是
255.0.0.0,172.16.0.0 的子網掩碼是 255.240.0.0,192.168.0.0 的子網掩碼是
255.255.0.0。默認情況下,網路地址轉換使用專用網路 ID 192.168.0.0,專用網路的
子網掩碼是 255.255.255.0。
如果您使用的不是由 InterNIC 或 ISP 分配的公用 IP 網路,那麼您可能使用了
Internet 上其他組織的 IP 網路 ID。這被認為是非法的或是重疊的 IP 地址。如果使
用重疊的公用地址,您將不能訪問重疊地址的 Internet 資源。例如,如果使用 1.0.0.0

子網掩碼是 255.0.0.0,那麼您將不能訪問使用 1.0.0.0 網路的組織的任何 Internet

資源。
也可以從配置范圍排除特殊的 IP 地址。排除的地址不分配給專用網路主機。

2)單個或多個公用地址
如果使用 ISP 指派的單個公用 IP 地址,則不需要其他 IP 地址配置。如果使用
ISP 分配的多個 IP 地址,就必須配置公用 IP 地址范圍的網路地址轉換 (NAT) 介面。

對於 ISP 給定的 IP 地址范圍,必須確定公用 IP 地址的范圍是否可用 IP 地址和掩碼

表示。如果分配的地址號為 2 的 n 次冪(2, 4, 8, 16 等等),則可以用單個 IP 地址

和掩碼表示範圍。例如,如果 ISP 給出四個公用 IP 地址,分別為 200.100.100.212、

200.100.100.213、200.100.100.214 和 200.100.100.215,那麼可以把這四個地址表示

成 200.100.100.212,掩碼為 255.255.255.252。如果 IP 地址不能用 IP 地址和子網掩

表示,可以按范圍或一連串范圍輸入,通過指出起始和終結 IP 地址。

3)允許入站連接
通常內部網的網路地址轉換 (NAT) 允許從專用網路到公用網路的出站連接。從專用

網路運行的應用程序,如 Web 瀏覽器,創建到 Internet 資源的連接。因為連接通過專

用網路初始化,所以從 Internet 返回的通信可以通過 NAT。
為允許 Internet 用戶訪問專用網路上的資源,必須執行以下步驟:
a. 配置資源伺服器上的靜態 IP 地址配置,包括 IP 地址(從 NAT 計算機分配的

IP 地址范圍)、子網掩碼(從 NAT 計算機分配的 IP 地址范圍)、默認網關(NAT 計
算機的私有 IP 地址),以及 DNS 伺服器(NAT 計算機的私有 IP 地址)。
b.從 NAT 計算機指派的 IP 地址范圍排除資源計算機使用的 IP 地址。
c.配置特殊埠。特殊埠是公用地址和埠號到專用地址和埠號的靜態映射。

4)配置應用程序和服務
要在 Internet 上正確工作,可能需要配置應用程序和服務。例如,如果內部網路
上的用戶想和 Internet 上的其他用戶玩「暗黑破壞神」游戲,必須為「暗黑破壞神」
應用程序配置網路地址轉換。

5)從轉換的內部網路的 VPN 連接
要使用專用網路 (VPN) 連接從轉換的內部網路訪問專用 Intranet,可以使用點對點

隧道協議 (PPTP),並在 Internet 上創建從內部網路主機到專用 Intranet 的 VPN
伺服器的 VPN 連接。NAT 路由協議有用於 PPTP 通訊的 NAT 編輯器。通過網際協議安全

(IPSec) 連接的第二層隧道協議 (L2TP) 不能跨越 NAT 計算機工作。

4、Windows 2000 Server網路地址轉換(NAT)的配製
要部署小型辦公室或家庭辦公室網路的網路地址轉換,需要配置:

*網路地址轉換計算機。
*小型辦公室或家庭網路上的其他計算機

4.1 配置網路地址轉換計算機
要配置網路地址轉換 (NAT) 計算機,請完成以下步驟:
(1) 安裝並啟用路由和遠程訪問服務。
在路由和遠程訪問伺服器安裝向導中,選擇用於 Internet 連接伺服器的選項,
以及用來安裝帶有網路地址轉換 (NAT) 路由協議的路由器的選項。向導完成之後,
網路地址轉換 (NAT) 的所有配置就完成了。不必完成 2 到 8 的步驟。
如果已經啟用了路由和遠程訪問服務,按照需要完成 2 到 8 的步驟。

具體操作:
(a)如果此伺服器是 Windows 2000 Active Directory 域成員並且您不是域管理員,

則請指示您的域管理員將此伺服器的計算機帳戶添加到域中的「RAS 和 IAS 伺服器」
安全組,此伺服器是該域中的成員。通過使用 Active Directory 用戶和計算機或使用

netsh ras add registeredserver 命令,域管理員可以將計算機帳戶添加到「RAS 和
IAS 伺服器」安全組。
(b)打開路由和遠程訪問:[開始]-[程序]-[管理工具]-[路由和遠程訪問]
&;默認狀態下,將本地計算機列出為伺服器。
要添加其他伺服器,請在控制台目錄樹中,右鍵單擊「伺服器狀態」,然後單擊「添加服
務器」。
在「添加伺服器」對話框中,單擊適當的選項,然後單擊「確定」。
(d)在控制台目錄樹中,右鍵單擊要啟用的伺服器,然後單擊「配置並啟用路由和遠
程訪問」。
(e)按照「路由選擇和遠程訪問向導」中的指示進行操作。

(2)配置內部網路介面的 IP 地址。
對於連接到內部網路的 LAN 適配器的 IP 地址,需要以下配置:
IP 地址: 192.168.0.1
子網掩碼: 255.255.255.0
沒有默認網關
注:前面對家庭網路介面配置的 IP 地址基於默認地址范圍 192.168.0.0、
掩碼 255.255.255.0,它是為網路地址轉換的定址組件配置的。如果更改此默認地址范圍


應將網路地址轉換計算機的專用介面更改為配置范圍內的第一個 IP 地址。推薦的操作方

是使用范圍內的第一個 IP 地址,而不是請求網路地址轉換組件。
(3)在撥號埠上啟用路由。
如果到 Internet 的連接是永久性連接,在 Windows 2000 中是 LAN 介面
(如 DDS、T-Carrier、幀中繼、永久 ISDN、xDSL 或電纜數據機),或者
運行 Windows 2000 的計算機連接到 Internet 之前先連接到其他路由器,而
LAN 介面靜態地或通過 DHCP 配置 IP 地址、子網掩碼和默認網關,請跳過第 6 步。
有關在撥號埠上啟用路由選擇的信息,請參閱在埠上啟用路由。

(4)創建請求撥號介面來連接 Internet 服務提供商。
需要創建對 IP 路由啟用的請求撥號介面並使用撥號設備和用於撥打 Internet
服務提供商 (ISP) 的憑據。

(5)創建使用 Internet 介面的默認靜態路由。
對於默認的靜態路由,需要選擇用於連接 Internet 的請求撥號介面
(用於撥號連接)或 LAN 介面(用於永久性或中介路由器連接)。目標位置
是 0.0.0.0,網路掩碼是 0.0.0.0。對於請求撥號介面,網關的 IP 地址是
不可配置的。

(6)添加 NAT 路由選擇協議。
具體操作:
(a)打開路由和遠程訪問。
(b)在控制台目錄樹中,單擊「server name - IP 路由 - 常規」。
&;右鍵單擊「常規」,然後單擊「新路由選擇協議」。
(d)在「路由選擇協議」對話框中,單擊「網路地址轉換」,然後單擊「確定」。

(7)將 Internet 及內部網路介面添加到 NAT 路由協議。
具體操作:
(a)打開路由和遠程訪問。
(b)在控制台目錄樹中,單擊「server name - IP 路由 - 常規」。
&;右鍵單擊「常規」,然後單擊「新路由選擇協議」。
(d)在「路由選擇協議」對話框中,單擊「網路地址轉換」,然後單擊「確定」。

(8)啟用網路地址轉換定址和名稱解析。
啟用網路地址轉換定址:
(a)在路由和遠程訪問控制台目錄樹中,單擊 NAT。
(b)右鍵單擊 NAT,然後單擊「屬性」。
&;在「地址指派」選項卡上,請選中「通過使用 DHCP 自動指派 IP 地址」復選靠頡?

(d)如果適用,在「IP 地址」和「掩碼」中配置 IP 地址范圍以分配給
專用網路上的 DHCP 客戶。
(e)如果適用,請單擊「排除」,配置從分配給專用網路 DHCP 客戶中
排除的地址,然後單擊「確定」。

啟用網路地址轉換名稱解析:
(a)在路由和遠程訪問控制台目錄樹中,單擊 NAT。
(b)右鍵單擊 NAT,然後單擊「屬性」。
&;在「名稱解析」選項卡上,對於到 DNS 伺服器主機名稱解析,請選中「使

㈥ 為什麼要劃分子網

這是為什麼要劃分子網和劃分子網的好處的資料供您參考:

在一個網路上,通信量和主機的數量成比例,而且和每個主機產生的通信量的和成比例。
隨著網路的規模越來越大,這種通信量可能達到這樣的一種地步,即超出了介質的能力,而
且網路性能開始下降。在一個廣域網中,減少廣域網上不必要的通信量也是一個主要的話題。
在研究這樣的問題的過程中會發現,一組主機傾向於互相通信,而且和這個組外的通信
非常少。這些分組可以按照一般的網路資源的用途來說明,或者按照幾何距離來劃分,它使
區域網之間的低速廣域網連接成為必要。通過使用子網,我們可以將網路分段,因而隔離各
個組之間的通信量。為在這些網段之間通信,必須提供一種方法以從一個段向另一個段傳遞
通信量。
這個問題的一個解決方法是用網橋來隔離這些網段。網橋將學習在它的每一邊所駐留的
地址,方法是查看M A C地址,然後僅僅轉發需要通過網段的數據包。這是一個快速和相對廉
價的解決方法,但是缺乏靈活性。例如,如果網橋發現它可以從任何一邊而達到給定的地址,
則網橋會感到迷惑。這使得一般不可能用網橋建立多餘的路徑。網橋也傳送廣播。
一個更加堅固的解決方法是使用路由器,它指揮網路之間的通信量,方法是使用建立網
絡目的地和路由器的特定埠之間的聯系的表格。每個這樣的埠都連接到源網路目的網路
或一些中間網路上,這些中間網路可以通向最終的目的網路。通過使用路由器,我們可以為
數據定義多個路徑,這增強了網路的故障耐受能力和性能。
在路由網路中進行定址的方法可能僅僅給每個網段一個不同的網路地址。這在隔離的網
絡中可以使用,但是如果網路連接到外部世界,則這種結果並不是我們所期望的。為連接到
I n t e r n e t上,必須有一個唯一的網路地址,它必須由規則代理機構指定。這些網路地址的需求
量非常大,但是通常很少提供。如果沒有通過一個網路地址而具有一個公共的入口點,我們
也增加了從公共網路到內部網路的路由數據的復雜性。
為得到單個網路的經濟性和簡單性,同時也要提供內部段和路由我們的網路的能力,我
們使用子網。從外部路由器的角度來看,我們的網路會作為單個的整體出現。然而,在內部,
我們仍然通過子網而提供網段,而且用內部路由器來指揮和隔離子網之間的通信量。

1.子網劃分的好處:(1)節省IP資源。(2)方便劃分VLAN,分割區域網。
2.子網掩碼的作用:區分不同網路。
舉例:

192.168.1.0/24 這是一個C類的地址。可以用的IP地址就是192.168.1.1-192.168.1.254隻有254個地址可以用,一般公司是沒問題的。可是有些大的公司要求不同部門之間是不能通信的。這就要用的子網了,子網掩碼就是用於劃分子網的。比如有四個部門:財務部,銷售部,人事部,保安部。就要最少4個子網。也就是192.168.1.0/27就可以了。/後面的數字就是子網掩碼。24就是255.255.255.0 :25就是255.255.255.128.。。。。

3.我們從運營商申請到的IP是在公網上傳輸的,我們一般不用。因為公網地址在我們中國是有限的。比如只有100萬個公網地址,而我們有1000萬個上網用戶,每一台電腦要有一個IP這樣就有900萬人上不了網,這就可以用的上面說的一個公網IP供幾十台電腦上網的問題了。
我們就可以把公網IP轉換成私有IP了。用到的是NAT技術。就是多個私有IP對應一個公網IP。

㈦ 路由器的作用

簡單的說,路由器就是實現多台電腦同時上網的功能,
設置也很簡單,
在網路中就這個作用!
參考:
1、改進網路分段(每個網段的結點數是有限的)。相同類型的區域網互連,劃分子網段,三層交換,避免「廣播風暴」。
2、不同區域網之間的路由能力,實現三層的數據報文的轉換。
3、連接WAN的路由能力

㈧ 路由器對網路進行分段與用vlan對網路分段有何異同

路由器是通過物理方式來分隔網路,因為路由器的每個介面本身就屬於不同的廣播域,或者說每個介面本來就屬於同一網段。
而通過VLAN劃分是從邏輯上劃分,原本交換機的所有埠默認都處於同一個廣播域,或者說所有埠本來屬於同一個網段,只不過是通過了VLAN這種技術邏輯上把它們隔離開了。

㈨ 關於網路分段

子網掩碼是對的。它起的作用就是分隔開網路A和網路B。192.168.0.0和192.168.0.128兩個網段。B網段的路由地址是不能採用192.168.0.128的,128代表的是B網路,B網段的一個有效主機地址是129.
A和B是分割開的網路,所以相互之間是默認不能互訪的,如果需要互訪的話,則需要在各自的路由器訪問列表裡面加入對方的網段,設置靜態路由。
A網段的計算機是不能通過B網段的路由上網的,前面說過了,不是一個網段。路由器是隔絕廣播域的,B路由器的是沒有辦法和A網段內的主機聯繫上的。

閱讀全文

與路由器把一個網路分段好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30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380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611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384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097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36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071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19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731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967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24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1030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43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428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67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117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293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513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975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