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信號 > 路由器工作在網路模型的網路層

路由器工作在網路模型的網路層

發布時間:2022-05-24 03:13:56

A. 交換機和路由器分別工作在OSI的那一層

交換機工作在OSI的第2層-數據鏈路層,路由器工作在OSI的第3層-網路層。

交換機內部的CPU會在每個埠成功連接時,通過將MAC地址和埠對應,形成一張MAC表。在今後的通訊中,發往該MAC地址的數據包將僅送往其對應的埠,而不是所有的埠。因此,交換機可用於劃分數據鏈路層廣播,所以是在數據鏈路層工作。

路由器是一種多埠設備,它可以連接不同傳輸速率並運行於各種環境的區域網和廣域網,也可以採用不同的協議。路由器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三層-網路層,指導從一個網段到另一個網段的數據傳輸,也能指導從一種網路向另一種網路的數據傳輸。

(1)路由器工作在網路模型的網路層擴展閱讀

OSI七層協議的不同工作內容介紹:

物理層: 將數據轉換為可通過物理介質傳送的電子信號 相當於郵局中的搬運工人。

數據鏈路層:決定訪問網路介質的方式。在此層將數據分幀,並處理流控制。本層指定拓撲結構並提供硬體定址,相當於郵局中的裝拆箱工人。

網路層:使用權數據路由經過大型網路 相當於郵局中的排序工人。

傳輸層:提供終端到終端的可靠連接 相當於公司中跑郵局的送信職員。

會話層:允許用戶使用簡單易記的名稱建立連接 相當於公司中收寄信、寫信封與拆信封的秘書。

表示層:協商數據交換格式 相當公司中簡報老闆、替老闆寫信的助理。

應用層: 用戶的應用程序和網路之間的介面老闆。

B. 路由器屬於OSI體系結構的哪一層

路由器屬於OSI體系結構的第三層:網路層。

OSI體系結構,意為開放式系統互聯。國際標准組織(國際標准化組織)制定了OSI模型。這個模型把網路通信的工作分為7層,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1至4層被認為是低層,這些層與數據移動密切相關。5至7層是高層,包含應用程序級的數據。每一層負責一項具體的工作,然後把數據傳送到下一層。

(2)路由器工作在網路模型的網路層擴展閱讀

1、物理層(即OSI模型中的第一層也是最底層):

物理層實際上就是布線、光纖、網卡和其它用來把兩台網路通信設備連接在一起的東西。甚至一個信鴿也可以被認為是一個1層設備。網路故障的排除經常涉及到1層問題。

2、數據鏈路層:

運行乙太網等協議。網橋都在2層工作,僅關注乙太網上的MAC地址。有關MAC地址、交換機或者網卡和驅動程序,就是在第2層的范疇。集線器屬於第1層的領域,因為它們只是電子設備,沒有2層的知識。

3、網路層:

網路層的任務就是選擇合適的網間路由和交換結點, 確保數據及時傳送。如果你在談論一個IP地址,那麼你是在處理第3層的問題,這是「數據包」問題,而不是第2層的「幀」。

IP是第3層問題的一部分,此外還有一些路由協議和地址解析協議(ARP)。有關路由的一切事情都在第3層處理。地址解析和路由是3層的重要目的。

4、信息的傳輸層:

第4層的數據單元也稱作數據包(packets)。這個層負責獲取全部信息,因此,它必須跟蹤數據單元碎片、亂序到達的數據包和其它在傳輸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危險。

理解第4層的另一種方法是,第4層提供端對端的通信管理。像TCP等一些協議非常善於保證通信的可靠性。有些協議並不在乎一些數據包是否丟失,UDP協議就是一個主要例子。

5、會話層:

這一層也可以稱為會晤層或對話層,在會話層及以上的高層次中,數據傳送的單位不再另外命名,統稱為報文。會話層不參與具體的傳輸,它提供包括訪問驗證和會話管理在內的建立和維護應用之間通信的機制。如伺服器驗證用戶登錄便是由會話層完成的。

6、表示層:

這一層主要解決用戶信息的語法表示問題。它將欲交換的數據從適合於某一用戶的抽象語法,轉換為適合於OSI系統內部使用的傳送語法。即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轉換數據服務。數據的壓縮和解壓縮, 加密和解密等工作都由表示層負責。

7、應用層:

是專門用於應用程序的。應用層確定進程之間通信的性質以滿足用戶需要以及提供網路與用戶應用軟體之間的介面服務。SMTP、DNS和FTP都是第7層協議。

C. 網橋、路由器、網關分別工作在OSI模型的哪一層它們的功能是什麼

1、網橋:2層,數據鏈路層,跟據mac地址決定轉發。

2、路由器:3層,網路層,根據ip地址決定轉發。

3、網關:4層,傳輸層,根據段口號決定轉發。

網橋分透明網橋和生成樹網橋網橋,可以看成是低級的路由器路由器,是三層功能是聯接各種不同鏈路選擇通暢快捷的近路,能大大提高通信速度,減輕網路系統通信負荷,節約網路系統資源,提高網路系統暢通率。

網關僅用於兩個高層協議不同的網路互連。

路由器(網關):連通不同的網路、選擇信息傳送的線路。

(3)路由器工作在網路模型的網路層擴展閱讀

OSI模型將整個通信功能劃分為七個層次,劃分原則是:

(1)、網路中各節點都有相同的層次。

(2)、不同節點的同等層具有相同的功能。

(3)、同一節點內相鄰層之間通過介面通信。

(4)、每一層使用下層提供的服務,並向其上層提供服務。

(5)、不同節點的同等層按照協議實現對等層之間的通信。

(6)、根據功能需要進行分層,每層應當實現定義明確的功能。

(7)、向應用程序提供服務。

D. 路由器工作在OSI七層模型的哪一層

路由器是在OSI七層網路模型中的第三層——網路層操作的。路由器內部有一個路由表,這表標明了如果要去某個地方,下一步應該往哪走。路由器從某個埠收到一個數據包,它首先把鏈路層的包頭去掉(拆包),讀取目的IP地址,然後查找路由表,若能確定下一步往哪送,則再加上鏈路層的包頭(打包),把該數據包轉發出去;如果不能確定下一步的地址,則向源地址返回一個信息,並把這個數據包丟掉。

E. 路由器、集線器、交換機分別工作在OSI七層協議模型的哪一層

路由器三層(網路層);
集線器一層(物理層);
普通交換機二層(數據鏈路層)。
現在也有工作在第三層的交換機。

OSI七層網路模型由下至上為1至7層,分別為物理層(Physical layer),數據鏈路層(Data link layer),網路層(Network layer),傳輸層(Transport layer),會話層(Session layer),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應用層,很簡單,就是應用程序。這一層負責確定通信對象,並確保由足夠的資源用於通信,這些當然都是想要通信的應用程序乾的事情。
表示層,負責數據的編碼、轉化,確保應用層的正常工作。這一層,是將我們看到的界面與二進制間互相轉化的地方,就是我們的語言與機器語言間的轉化。數據的壓縮、解壓,加密、解密都發生在這一層。這一層根據不同的應用目的將數據處理為不同的格式,表現出來就是我們看到的各種各樣的文件擴展名。
會話層,負責建立、維護、控制會話,區分不同的會話,以及提供單工(Simplex)、半雙工(Half plex)、全雙工(Full plex)三種通信模式的服務。我們平時所知的NFS,RPC,X Windows等都工作在這一層。
傳輸層,負責分割、組合數據,實現端到端的邏輯連接。數據在上三層是整體的,到了這一層開始被分割,這一層分割後的數據被稱為段(Segment)。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面向連接(Connection-Oriented)或非面向連接(Connectionless-Oriented)的服務,流控(Flow control)等都發生在這一層。
網路層,負責管理網路地址,定位設備,決定路由。我們所熟知的IP地址和路由器就是工作在這一層。上層的數據段在這一層被分割,封裝後叫做包(Packet),包有兩種,一種叫做用戶數據包(Data packets),是上層傳下來的用戶數據;另一種叫路由更新包(Route update packets),是直接由路由器發出來的,用來和其他路由器進行路由信息的交換。
數據鏈路層,負責准備物理傳輸,CRC校驗,錯誤通知,網路拓撲,流控等。我們所熟知的MAC地址和交換機都工作在這一層。上層傳下來的包在這一層被分割封裝後叫做幀(Frame)。
物理層,就是實實在在的物理鏈路,負責將數據以比特流的方式發送、接收。

F. 路由器工作在哪一層

路由器發生在OSI參考模型的第三層,即網路層。
交換機發生在OSI參考模型第二層,即數據鏈路層。
這一區別決定了路由和交換機在移動信息的過程中需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所以說兩者實現各自功能的方式是不同的。

G. 路由器的在TCP/IP模型中工作在哪一層以及其作用是什麼

傳統意義上的路由器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三層,也就是網路層,或者工作在TCP/IP模型的網際互聯層,即TCP/IP四層模型的第二層。而當代的路由器,則可工作在OSI模型的二層至七層,功能豐富而強大。

路由器會根據信道的情況自動選擇和設定路由,以最佳路徑,按前後順序發送信號。路由器是互聯網路的樞紐,目前路由器已經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各種不同檔次的產品已成為實現互聯網互聯互通業務的主力軍。

(7)路由器工作在網路模型的網路層擴展閱讀

那交換機和路由器的區別:

兩者都是連接互聯網的設備,它們之間主要區別就是,交換機發生在網路的第二層數據鏈路層,而路由器發生在第三層網路層。這個區別是兩者各自工作方式的根本區別。路由器可以根據IP地址尋找下一個設備,可以處理TCPIP協議。

交換機是分配網路數據,路由器可以給網路分配IP地址,分配給地址而且可以隨時通過地址過來找到。

路由器可以在不同時間內把一個IP分配給多台主機使用。交換機是通過MAC地址和識別各個不同的主機。

H. OSI七層結構以及集線器、交換機、路由器各工作在哪一層

集線器工作在物理層,交換機工作在數據鏈路層,路由器工作在網路層。

OSI七層結構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

拓展資料


OSI模型的設計目的是成為一個所有銷售商都能實現的開放網路模型,來克服使用眾多私有網路模型所帶來的困難和低效性。這個模型把網路通信的工作分為7層,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OSI模型的設計目的是成為一個所有銷售商都能實現的開放網路模型,來克服使用眾多私有網路模型所帶來的困難和低效性。OSI是在一個備受尊敬的國際標准團體的參與下完成的,這個組織就是ISO(國際標准化組織)。

I. 路由器工作在osi的哪一層

路由器是聯結多個網路或網段的網路裝備,主要功能是聯結不同的網路,進行協議轉換、路由選擇等。路由器工作在OSI模型的網路層。

路由器是在osi的第三層也就是網路層工作的,網路層的功能就是給數據選擇路徑的。OSI是開放互聯模型 共7層 從低到高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 運輸層 會話層 表示層 應用層 網路層的功能就是分組傳送,路由選擇和流量控制。

路由器(Router)又稱網關設備(Gateway)是用於連接多個邏輯上分開的網路,所謂邏輯網路是代表一個單獨的網路或者一個子網。當數據從一個子網傳輸到另一個子網時,可通過路由器的路由功能來完成。

因此,路由器具有判斷網路地址和選擇IP路徑的功能,它能在多網路互聯環境中,建立靈活的連接,可用完全不同的數據分組和介質訪問方法連接各種子網,路由器只接受源站或其他路由器的信息,屬網路層的一種互聯設備。

(9)路由器工作在網路模型的網路層擴展閱讀:

原理

網路中的設備相互通信主要是用它們的IP地址,路由器只能根據具體的IP地址來轉發數據。IP地址由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兩部分組成。

在Internet中採用的是由子網掩碼來確定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子網掩碼與IP地址一樣都是32位的,並且這兩者是一一對應的,子網掩碼中「1」對應IP地址中的網路地址,「0」對應的是主機地址,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IP地址。

在同一個網路中,IP地址的網路地址必須是相同的。計算機之間的通信只能在具有相同網路地址的IP地址之間進行,如果想要與其他網段的計算機進行通信,則必須經過路由器轉發出去。不同網路地址的IP地址是不能直接通信的,即便它們距離非常近,也不能進行通信。

路由器的多個埠可以連接多個網段,每個埠的IP地址的網路地址都必須與所連接的網段的網路地址一致。不同的埠它的網路地址是不同的,所對應的網段也是不同的,這樣才能使各個網段中的主機通過自己網段的IP地址把數據發送送到路由器上。

J. 路由器工作在網路模型中的哪一層

路由器工作在第三層而區別於工作在第二層的交換機,是因為交換機只能讀取並修改幀的結構而無法理解第三層IP包的報文;路由器則不但具有第一、第二層的功能,也就是說它不但能讀取並修改幀的內容,還可以修改IP包的報頭並依據目的地址來進行路由,這是它區別於二層交換機的地方,所以才說路由器工作在第三層。

閱讀全文

與路由器工作在網路模型的網路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27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378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600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381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085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31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061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15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724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959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18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1021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39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423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64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115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290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505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969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