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正確科學使用手機主題班會教案
1、了解手機的多樣性,學習使用手機。
2、知道手機可以用來傳遞消息給他人,讓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方便。
3、能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發展觀察、比較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重點:
2. 如何預防沉迷網路 教案
預防小學生沉迷網路的教案
3. 小學生怎樣抵制不健康的網路 教案
教學目的
1、如何文明上網、健康上網;
2、如何防範不良信息、不健康網站和網路騙子;
3、如何防止沉迷網路游戲;
教學重點
1、如何健康上網、交友。
2、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
教學難點
1、正確認識網路游戲及帶來的危害。
2、如何辯別網路行騙的手段及防範方法。
教學方法 講授、提問 教具
[課前准備]
(一)設計電腦網路知識問答題,准備多媒體課件。
(二)情景設計:報紙摘抄,一個中學生的網聊日記,學生心理陳述等
(三)學生搜集網路的利弊資料
[活動過程]
在教學中我大致按「電腦網路知多少——網路的利弊談——不健康上網方式的危害——文明上網、綠色上網、遠離網吧」四個環節預設我的教學過程。
一、電腦網路知多少?
許多同學喜歡上網,大家能否談一談你為什麼喜歡上網?上網帶給你怎樣的感覺?上網時你會做些什麼?你知道這些時尚詞語的意思嗎?MM、稀飯、青蛙、PK、東東、9494
看來多數同學把上網作為了一種娛樂的方式,上網時感到輕松、刺激和興奮。除了娛樂的功能,大家對電腦網路還了解多少?老師准備了幾道題,看誰能最先說出答案。
屏幕顯示:電腦網路知識問答題
1、我國開始正式接入Internet的時間為___________。(答案:B)
A.1986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6
2、計算機網路最突出的優點是________。(答案:A)
A、軟體.硬體和數據資源共享 B.運算速度快 C.可以相互通訊 D.內存容量大
3、計算機是如何進行數據轉換的?
4、你知道國際象棋特級大師與電腦之間的「人機大戰」嗎?
5、請說出計算機的十個用途?
(這兩組問題的對比,使學生從心理上認識到自己對電腦的了解片面,對於電腦網路的娛樂功能,了如指掌,但一些關於電腦的產生、發展歷史以及在其他領域的實用功能,他們卻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對於電腦網路,並不像自己認為的那樣了解。)
分別出示兩張照片(屏幕顯示圖片)並介紹說
1、你知道神六在太空為什麼能安全飛行嗎?這是在北京的航天飛控中心,正是這些地面科技工作者通過電腦網路,控制和保證了神六的安全飛行和著陸;
2、2005年12月,北京海軍總醫院的神經外科專家田增民教授,通過互聯網的連接,操控一個遠程腦外科手術機器人,成功地為1300公里外延安一名腦出血患者進行了手術。
(經過介紹,學生們對電腦網路有了新的認識:電腦網路是現代高科技發展的產物,在生產、衛生、教育、科技、國防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它使人的能力更大程度上得到拓展和延伸,展現出無限的可能性。)
此時,學生認識到電腦是工具而不是玩具,使用電腦網路應多注重它的實用的功能,而不僅僅是娛樂的功能。
(三)結論:電腦是工具而非玩具
二、網路利弊談
(一)字幕顯示:中國青少年網路行為調查,網路究竟帶給我們什麼?
(二)小討論:網路利弊談
學生邊討論,老師適當點撥分別總結出網路的利與弊。
1、網路的弊:
1)容易網路痴迷而難以自拔,成為無辜的受害者。
2)容易造成現實感缺乏而生活在虛擬的世界裡。
3)容易扭曲自尊做虛擬世界裡的「英雄」。
4)容易造成現實感缺乏而使正常的人際溝通受阻。
5)耽誤時間,影響學習
6)浪費錢財,沒錢上網還可能引發偷盜或搶劫。
2、網路的利:
1)開闊視野,豐富知識,足不出戶博覽世界知識寶庫。
2)拓展我們的生活空間,讓我們足不出戶了解天下大事。
3)幫助我們縮短時間和空間的距離,讓我們足不出戶就可以傳遞信息。
4)娛樂的場所,給人刺激和輕松的感覺
5)網上聊天很暢快淋漓,無拘無束
(學生利用自己搜集來的資料,採用辯論的形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加深了對網路的認識)
(三)結論:網路是把雙刃劍,要學會趨利避害
網路有有害的一面,下面所列的幾種上網方式,你認為是有利還是有弊呢?
三、通過情景設計,展示不健康網路游戲對學生的危害,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不健康網路的認識
1、情景設計
1)報紙摘抄:網路對學生的危害《血的教訓》《通宵上網累暈頭,坐睡鐵軌被軋死》
2)學生日記摘抄——網聊十幾個小時不下線
「我的身影時常出現在網路的虛幻世界裡,我依戀上我的QQ,有時能在QQ上掛線十幾個小時而不會下線,就像是人在吸毒一樣,上癮後沒完沒了,看來上網和吸毒可以畫等號。我感覺QQ就像人們所說的「網路毒品?!」而我已經深深的中毒了,我成了網路中無數網蟲的一員了,說到網蟲我對它的理解是:一個人在網上吸食了「網路毒品」,以後逐漸上癮,再以後死在了網路上。網路這把雙刃劍把我「殺」死了,只是它「殺人」不見血。」
3)學生心理陳述——回歸
一位曾經學習優秀的小青,自從被同學「輔導」後接觸了網路游戲,從此就無心學習了,由原來的前三名,下降至最後一名。他說:「上課時我的腦海里時常跳出我在網上的頭標和昵稱,時常沉浸在游戲里那驚險火爆的場面中,時常陶醉在幾路玩家痛快刺激的過關里,我簡直可以聽到機器里發出的轟鳴的聲音,想著我的網友可能又在掛線、升級和在裝備上超過我,心裡就像有爪子在撓一樣的難受。為了長時間泡在網上,我長時期上通宵,天天吃方便麵,後來乾脆連課也不上了,成績一落千丈。我索性破罐子破摔,面對母親、老師的勸說和父親的打罵,我無動於衷,有時連家都懶得回,並辦理了休學。泡在網上一年多,雖然風光無限,但我並不快樂,身體也垮了,直到有一天媽媽騙我去見了陶教授,幫我走出了陰霾。如今的我不再上網,又背起書包快樂的走進了校園。切身的經歷我深深懂得:電腦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玩的??????
4)影像資料
你看了有何感想呢?
(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加深了學生對不健康、不安全上網方式的認識和危害的了解,不但會影響學生正常的生活和學習,甚至會導致墮落和犯罪。)
教師適時引導學生說:「看來網路確實是有利也有害,不健康、不安全的上網方式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危害。那麼我們如何趨利弊害,健康上網呢?」
四、教師與同學共同制訂安全上網規則
(一)上網安全規則八條
第一條:切勿到網吧娛樂,遠離不良網路游戲。特別提示:網路是一柄雙刃劍,稍不留意它就會刺向你。
第二條:切不可將網路游戲當作一種精神寄託而沉溺其中。尤其是在現實生活中受挫的青少年,不能只依靠網路來緩解壓力和焦慮。應該在成年人或朋友的幫助下,勇敢地面對現實生活。
第三條:控制上網時間。一般以30分鍾為宜,不超過一小時。在不影響自己正常生活、學習的情況下安全使用網路。
第四條:在網上,不要給出能確定自己真實身份的信息,包括:家庭地址、學校名稱、家庭電話號碼、密碼、父母身份、家庭經濟狀況等信息。如需要給出,一定要征詢父母意見。
第五條:由於網路的虛擬性,在網上讀到任何信息都可能是不真實的。任何人在網上都可以匿名或改變性別等,一個給你寫信的「12歲女孩」,可能是一個40歲的先生。
第六條:當你單獨在家時,不允許網友來訪。未經父母同意,不向網上發送自己的照片。不要自己單獨與網友會面,如果認為非常有必要會面,則到公共場所,並且需要父母的陪同。
第七條:經常與父母溝通,讓父母了解自己在網上的聊天內容或所作所為,如果父母實在對計算機或互連網不感興趣,也要讓自己的可靠的朋友了解,並能經常交流使用互連網的經驗。
第八條:如果遇到帶有臟話、攻擊性、淫穢、威脅、暴力等使你感到不舒服的信件或信息,請不要理睬或反駁,但要馬上告訴父母或通知服務商。
(二)倡議—別把自己困在網中央
——珍愛生命,珍惜時間!健康上網,安全上網!綠色上網,遠離網吧!
五、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一節課最精華的體現。在這堂課中,我根據課堂內容,設計了這個板書,力求突出重點,做到簡明,概括。讓學生獲得更鮮明的印象和有關知識。
網路:天使 魔鬼
一、網路是學習的工具而不是玩具
二、網路是柄雙刃劍,要趨利避害。
三、不健康上網方式的危害
四、文明上網,綠色上網,遠離網吧
五、別把自己困在網中央
4. 對沉迷手機的小學生,都有哪些有效的教育方法
沉迷於手機一定要盡快建立網路界限,建立網路界限可以簡單地理解成約定,但是這個界限的建立不單單是約定那麼簡單,家長需要先系統學習導致孩子網癮的從心向到結果的底層邏輯鏈條的拆解,之後演練建立界限,做好引導孩子的過程中有可能發生的問題的預防措施,接下來就開始著手幫孩子建立界限,這時候家長一定要在引導下堅持執行。
第四步:開始引導孩子進入學習狀態,每天1--2個小時看書學習時間,慢慢增加。培養廣泛的興趣,天文地理琴棋詩畫課外戶外都可以。
5. 小學生如何預防網路上癮
小學生怎樣防止沉迷網路?
(1)積極與孩子進行交流溝通。家長應注意加強對孩子的精神關懷,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了解孩子所需所想,給孩子更多理解與關懷。如家長要關心孩子感興趣的事情,支持孩子感興趣的、有意義的活動,尊重孩子的認知,滿足孩子對精神需求,減少孩子尋求虛擬游戲的慾望。
(2)加強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教育。父母要對青少年網上心理健康進行有效的維護與引導,家長應學習孩子的心理,尤其是青少年青春期心理,並有效地了解孩子在網路游戲中經常可能接觸和聊天的對象,最好能有時間每日與孩子談心或者閑聊,及時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情況。
(3)創造良好的環境。家長要經常與學校聯系,盡好監護人的義務,並控制好孩子的作息和上網時間,以此構建一個良好的外部小環境。對於嚴重沉迷網路游戲的青少年來說,家長應及時找心理醫生給予進行治療,而不能以暴力方式禁止孩子獲得網路信息的權力,這樣只能觸發孩子的叛逆心理的產生,讓自己和孩子在一個相互理解、尊重的環境中愉快生活。
2.學校方面
(1)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學校教師應從青少年積極向上的心理特性出發,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培養其高尚情操,加強其自控力。如學校經常性地開展各種文體活動,舉辦各種興趣小組等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活動,針對學生的特長與興趣,舉辦各種特色培訓班,積極鼓勵其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等,培養他們廣泛的興趣。
(2)關注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當發現學生因迷戀網路游戲出現上課不專心、不按時完成作業或其他不良現象時,教師和家長應對學生進行細致耐心的教育工作,進一步了解學生迷戀游戲的深層心理原因。對於那些在學校沒有機會充分發揮自我,沉溺於網路游戲以求心理滿足的學生,教師應當為他們提供表現的機會,使他們有滿足心理需求的場所。
3.社會方面
(1)密切關注少兒的心理健康。社會各個部門應關心青少年成長,關心青少年人格心理發展的特點,增加青少年活動的場所、設施,多方面滿足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要。教育部門要密切聯系學校,定期給在校中小學學生作積極的有效的宣傳並印發有關網路法律規章、上網相關知識,推薦健康的有健康意義的網路游戲等指引資料給學生、教師和家長,教師在更新網路觀念基礎上負責基本的網路素養的指導。
(2)積極採取有效的措施,切實加強管理。國家有關部門對網路游戲進行審查分類分級,同時直接打擊不健康、暴力和不利於全民素質發展的網路游戲,進一步規范網吧經營管理,讓青少年遠離網吧。全社會,特別是網路游戲的製作者、運營者更應增強社會責任感,提高自身素質,開發有益於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的教育網路游戲,以積極倡導凈化網路環境為己任,努力創建綠色網上空間,推進網路文明建設。
(3)正確引導娛樂文化。各學校、教育部門密切關注小學生的娛樂文化,並順應之引導之,並改變傳統教育觀念,從教育的角度去了解、調查和研究網路游戲,以便更充分地利用網路游戲的教育價值和更有效地消除網路游戲的負面作用。大力宣傳娛樂教育觀念,讓廣大教育工作者改變看法,把娛樂教育視為新的教學手段。
網路游戲是一種新生的文化、社會現象。它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如此盛行,對社會造成巨大的影響不是偶然的,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它的發展遠遠超過了人們對它的認識程度和規范程度。青少年在網路游戲面前應保持一種理性的態度,既知其利又知其弊,更重要的是學會自我調控。因為游戲是人用來娛樂的,而不是游戲娛樂人;再好的游戲是人創造的,而不是游戲創造人。
許多游戲網站上都有這么一段話給游戲玩家溫馨提醒:
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
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
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
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6. 小學生如何正確使用手機
網課教學讓家長是又愛又恨,愛的是不用起早貪黑地送孩子去線下補習班上課了,也不用陪著聽課做筆記,在家和孩子通過網路教育一起學習,省時省力。恨的是手機、電腦用得多了,孩子總能找出各種理由,延長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對於高年級段的學生,作為家長你還不能拒絕,因為一旦冠上學習所用的名義,孩子就能冠冕堂皇地用手機。
你無法時時刻刻盯著他到底是在查學習資料,還是在玩手機。有些孩子也不打游戲,但是手機拿在手裡聽聽歌、刷刷小視頻,這學習的時間就過去了,等你發現了,再一看,作業沒寫多少,他還停留在學習資料的那個頁面上,動都沒動。更有的高年級段的學生,要自己和老師、同學聯絡,他們有自己的社交關系,家長更不能去阻斷孩子們對手機的使用。手機、電腦這類電子產品,就像是「定時炸彈」一樣,使用不好,就成為影響成績的「洪水猛獸」了。
那麼有沒有正確的適合小學生的使用手機的引導方法呢?讓小學生能夠明白,手機只是學習的工具,它能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也是娛樂工具,可以放鬆學習的壓力,但不是沉迷於其中的游戲工具,讓人喪失學習的理性呢?有的,小島老師想推薦3個正確使用手機的方法,希望給廣大家長一些借鑒,在對孩子用手機的問題上,家長應該保持一個什麼態度,給孩子制定哪些使用規范呢?
01
明確手機的所有權,培養孩子對物品使用的規范
大部分經濟條件還不錯的家庭,都會把電子產品如手機、平板電腦、電話手錶等作為學習獎勵給孩子,但是這樣就會讓小學生認為,你獎勵給我的就是我自己的東西了,家長是無權在干涉的。所以在使用手機這個問題上,家長不能把手機的所有權完全送給孩子。我們應該向孩子明確一點:我可以給你使用手機,但是手機的所有權是家長的,物品所有權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
一定要讓孩子建立使用家長的手機,不是理所應當,而是家長為了對我學習有所幫助,才使用手機。培養小學生對物品使用的規范,就是對手機使用建立一個界限。我們都知道,爸爸的工具箱是用來修理東西的,不是拿到學校去玩耍的。所以,手機也是一樣的道理,手機是家長通聯的工具,我可以用來查找學習資料、上網課,但不能用來沉迷於游戲中。
02
規定好時間,每天要上交手機
盡管有很多學校都有規定,小學生是不能佩戴電話手錶、手機到學校的,但仍有不少學生偷偷帶到教室里來。這其實都是我們家長沒有做好規定,沒有對手機的使用時間有明確的規范。比如很多家長都會有這個困擾,在網課結束的時候,孩子提出玩一會手機,家長覺得上了這么長時間的課,孩子也可以通過使用手機娛樂來放鬆一下,結果孩子拿上手機,就沒有時間概念了,家長要靠搶會手機,再訓斥一頓,孩子才能重新投入學習。
盡管開始學習,孩子還是要和家長討價還價,期待下一次使用手機的時間能夠被延長一些,在家長眼裡,這就屬於孩子對手機依賴的癮越來越大了。作為家長,我們要給孩子規定好使用手機的時間,每天什麼時間上交手機,需要和孩子明確。有的家長不給孩子手機充電器,那麼等手機沒電了,孩子自然就能上交手機了。這也是一個辦法,目的就是培養孩子對使用電子產品的自律性。
03
制定好收回手機的條款,讓孩子確認
手機對我們的學習,確實是有幫助的,這一點我們家長和老師都不能否定。新科技產品一定可以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但同時也能影響我們對電子產品的依賴度。如果家長無法控制好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造成孩子對學習和娛樂沒有分開,沉迷於玩手機的情況中而荒廢了學習。那麼我們家長就應該制定好收回手機的條款,也就是在什麼情況下,家長可以收回手機。比如考試沒考好、發現玩游戲超過了30分鍾以上、瀏覽了不好的網站等等,違反了這些條例,家長就收回手機不能求情和解釋,必須改正後做到哪幾點學習態度,家長才可以返還使用手機的權利。
7. 小學一年級網路安全教育主題班會教案
背景:1、網路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創造了精彩的娛樂時空。成為學生學習知識、交流思想、休閑娛樂的重要平台,增強了與外界的溝通和交流,但網路猶如一把雙刃劍,其中一些不良內容也極易對學生造成傷害。主要表現在:許多孩子上網瀏覽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內容,沉迷於內容低級、庸俗的網上聊天和網路游戲等。網路「無時差、零距離」的特點使得不良內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擴散,網路不良內容甚至還會造成學生生理上的傷害。加強網路安全教育尤為緊迫。2、據佛山日報3月8日報導:在順德某小學,課間嬉戲時,因為模仿網路游戲,一小學生刺死同班好友。
班會目的:讓同學們清楚地認識到網路上存在的各種不安全的隱患,學會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中保護自己的利益;理智地對待各種誘惑,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蝕;尤其注意不能沉迷網路游戲,用血淋淋的事實敲響警鍾。
整體流程:
1、對網路中遇到的問題,大家發表見解。
2、看案例和資料,談感受。
3、班主任進行總結。
詳盡流程
甲、乙合:各位同學大家好!這節班會課的主題是《網路安全教育》。
主持人甲::相信同學們對網路都比較了解,但對於網路安全問題又有多少認識呢?不如我們先聽李釗提幾個有關網路安全的問題吧!
1、暢所欲言
主持人乙::下面的問題都是同學們在上網的過程中遇到的,你們是如何處理,又是為什麼呢?請同學們暢所欲言。
(1)你上網有節制嗎?時間是怎麼安排的?一般是做什麼事情?
(2)你有沒有保護好自己的上網密碼,個人資料?
(3)你會不會把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學校名稱或者電話號碼、照片等,提供到聊天室或公共討論區?
(4)你會接收不認識的人發過來的文件等資料嗎?為什麼?
(5)對於暗示、挑釁、威脅等不良信息,你會如何處理?
(6)對發布不良信息的網站、不健康的聊天室以及不健康的頁面,你會採取怎樣的態度?
(7)有人以贈送錢物或見面等為理由,提出赴約或登門拜訪時,你會怎樣做?
主持人甲::看來同學們對網路安全的認識是比較全面的,都能理智的控制自己不受不良
思想的侵蝕。
據稱,目前中國網路的負面影響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其一、國內外敵對勢力在互聯網上刊載大量反動性、煽動性、黃色、暴力和低級庸俗的內容。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其二、很多犯罪分子利用網站、網吧提供的平台,針對未成年人自控力較弱的特點,利用上網聊天的機會尋找目標實施詐騙、搶劫、強奸等犯罪活動,給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直接造成威脅。
(8)你曾經去過網吧上網嗎?甚至是玩游戲?
(9)你玩網路游戲嗎?是哪一類型的?會模仿游戲裡面的語言和動作嗎?身邊的同學又有沒有模仿甚至經常談論?
(10)如果你的身邊有沉迷網路游戲的同學或親戚朋友,你能說說他們的表現嗎?
主持人甲::沉迷網路甚至網路游戲不僅影響我們的學習和心理健康,還可能會讓我們走進一個歧途。模仿游戲中的語言或動作,造成慘劇。
2、看案例和資料,談感受
主持人甲:∶3月7日,順德容桂一所小學的學生在課間嬉戲時模仿網路游戲中的場景進行打鬥。同班好友小彭和小龔各自飾演一款當下流行的網路游戲中的敵對角色,「戰斗」進行中,小龔不慎用彈簧刀刺死了小彭。
同學自由發表看法: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慘劇,你從中想到什麼?你會怎樣要求自己?
主持人乙::這起慘劇的發生,當然不是偶然的。它的背後,是數量龐大的青少年網路游戲大軍。根據最新統計的結果,目前中國約有XX萬網游少年中,其中的260萬人是網游成癮者。此前,上海市青少年網路成癮調查結果顯示,該市青少年網路成癮總發生率為14.2%。「網路成癮」已成為導致這批青少年家庭矛盾加劇和參與違法犯罪的誘因。
網路成癮症:可造成人體植物神經紊亂,體內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降低,引發心血管疾病、胃腸神經官能病、緊張性頭疼、焦慮、憂郁等,甚至可導致死亡。
3、班主任總結
網路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創造了精彩的娛樂時空。成為學生學習知識、交流思想、休閑娛樂的重要平台,增強了與外界的溝通和交流,但網路猶如一把雙刃劍,其中一些不良內容也極易對學生造成傷害,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這節班會課,我們通過從上網的時間安排,到在網上選擇性地瀏覽信息,對虛擬網路中各種情況採取的自我保護措施,最後到對網路游戲的正確認識做了交流和討論,目的就是讓同學們清楚地認識到網路安全的重要性,學會理智的對待各種誘惑,從而更好的利用網路促進我們學習的進步。
班會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