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信號 > 電腦訪問外國網路的基本路由

電腦訪問外國網路的基本路由

發布時間:2022-05-27 00:16:14

『壹』 區域網的一台電腦可以上外網,用路由器怎樣連接另一台電腦上外網

外網線接路由器,路由器接2台電腦(如果路由器上介面夠,理論上可以接N台)

簡而言之,就是你路由器上網了,其他電腦通過路由上

如果你原來能上網到電腦需要賬號和密碼,那這個賬號和密碼現在就設置在路由器里

『貳』 如何用外網ip訪問路由器下的電腦

用外網ip訪問路由器下內網的電腦,最通用的方法是用NAT。

NAT是通過將專用的網路地址(內部網Intranet)轉換為公用地址(如互聯網Internet),從而對外隱藏了內部的IP地址。這樣,通過在內部使用非注冊的 IP 地址,並將它們轉換為一小部分外部注冊的 IP 地址,從而減少了IP 地址注冊的費用以及節省了目前越來越缺乏的地址空間(即IPV4)。同時,這也隱藏了內部網路結構,從而降低了內部網路受到攻擊的風險。

『叄』 我想讓我的電腦同時能訪問內網192.168.1.1和外網撥號10.3.187.46網段,請問如何設置路由

方法一:
首先你得有兩個網關,但兩個網關的地址都需要和你的本地IP在同一網段,不然你的數據無法到達網關。照你目前的IP配置來看,默認路由是到10.3.187.46(其實這也是個私有網路),這個就是你所說的外網。另外,你再用一個路由器,LAN口設 10.3.187.0網段的一址(假設為10.3.187.254),WAN口設192.168.1.0(假設為192.168.1.254)的一地址。
然後在你的本地添加一條路由為:
route add 192.168.1.0 mask 255.255.255.0 10.3.187.254 -p
這樣,從你本機出去的數據就可以到達兩個不同的網段了。
方法二:
加一交換機,將10.3.187.0網段和192.168.1.0網段都物理接入此交換機,在你本機上網卡上設置兩個IP,分屬兩個不同網段的地址。也可以實現都訪問。
方法三:
加一企業級路由器:
將不同網段物理接入該路由器上,路由器中配置路由協議。將路由交給路由器處理。

剛剛又看了你的題設,你的本機IP掩碼是30位的,我前面所提的是24位,第一種可能不好做哈。

『肆』 如何讓內網系統中的部分電腦通過路由器訪問外網

路由器更好控制
可以在安全設置里對內和外網進行限制,IP策略即可,外網IP段1.1.1.1至255.255.255.255,內網IP為你指定的IP段,策略可設置為通過或禁止,這樣就可以單獨控制某IP或IP段的電腦的上網行為了,相當精準。
接入方式還選PPPOE撥號,這樣如果不設置策略限制的話,區域網內所有電腦都能訪問撥號的外網。
還可以通過MAC地址來做出限制,可以限制只有指定幾台MAC地址的電腦才可以訪問外網,MAC地址可以定位到網卡(相當於定位到某台電腦),所以應該能更精確的控制內網電腦訪問外網了。
具體還有其他方式,這些功能普通路由器都能實現。

『伍』 pc通過一個交換機一個路由器訪問外網伺服器 用到的協議及這個過程中都會有哪些

tcp/ip協議通信 必須要用的到 內網都用

電腦上的數據,是如何「走」到遠端的另一台電腦的呢?這是個最基礎的問題,可能很多人回答不上來,盡管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網路。 這里我們以一個最簡單的「ping」命令,來解釋一個數據包「旅程」。
假設:我的電腦A,向遠在外地的朋友電腦B傳輸數據,最簡單的就是「ping」一下,看看這個傢伙的那一端網路通不通。A與B之間只有一台路由器。(路由器可能放在學校,社區或者電信機房,無所謂,基本原理是一樣的)
具體過程如下------
1.「ping」命令所產生的數據包,我們歸類為ICMP協議。說白了就是向目的地發送一個數據包,然後等待回應,如果回應正常則目的地的網路就是通的。當我們輸入了「ping」命令之後,我們的機器(電腦A)就生成了一個包含ICMP協議域的數據包,姑且稱之為「小德」吧~~~~
2.「小德」已經將ICMP協議打包到數據段里了,可是還不能發送,因為一個數據要想向外面傳送,還得經過「有關部門」的批准------IP協議。IP要將你的「寫信人地址」和「收信人地址」寫到數據段上面,即:將數據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分別打包在「小德」的頭部和尾部,這樣一來,大家才知道你的數據是要送到哪裡。
3.准備工作還沒有完。接下來還有部門要審核------ARP。ARP屬於數據鏈路層協議,主要負責把IP地址對應到硬體地址。直接說吧,都怪交換機太「傻」,不能根據IP地址直接找到相應的計算機,只能根據硬體地址來找。於是,交換機就經常保留一張IP地址與硬體地址的對應表以便其查找目的地。而ARP就是用來生成這張表的。比如:當「小德」被送到ARP手裡之後,ARP就要在表裡面查找,看看「小德」的IP地址與交換機的哪個埠對應,然後轉發過去。如果沒找到,則發一個廣播給所有其他的交換機埠,問這是誰的IP地址,如果有人回答,就轉發給它。
4.經過一番折騰,「小德」終於要走出這個倒霉的區域網了。可在此之前,它們還沒忘給「小德」屁股後面蓋個「戳」,說是什麼CRC校驗值,怕「小德」在旅行途中缺胳膊少腿,還得麻煩它們重新發送。。。。。我靠~~~~註:很多人弄不清FCS和CRC。所謂的CRC是一種校驗方法,用來確保數據在傳輸過程中不會丟包,損壞等等,FCS是數據包(准確的說是frame)里的一個區域,用來存放CRC的計算結果的。到了目的地之後,目的計算機要檢查FCS里的CRC值,如果與原來的相同,則說明數據在途中沒有損壞。
5.在走出去之前,那些傢伙最後折磨了一次「小德」------把小德身上眾多的0和1,弄成了什麼「高電壓」「低電壓」,在雙絞線上傳送了出去。暈~~出趟門就這么麻煩嗎?
6.坐著雙絞線旅遊,爽!可當看到很多人坐著同軸電纜,還有坐光纖的時候,小德又感覺不是那麼爽了。就在這時,來到了旅途的中轉站------路由器。這地方可是高級場所,人家直接查看IP地址!剩下的一概不管,交給下面的人去做。夠牛吧?路由器的內部也有一張表,叫做路由表,裡面標識著哪一個網路的IP對應著路由器的哪一個埠。這個表也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靠路由器之間互相「學習」之後生成的,當然也可以由管理員手工設定。這個「學習」的過程是依靠路由協議來完成的,比如RIP,EIGRP,OSPF等等。
7.當路由器查看了「小德」的IP地址以後,根據路由表知道了小德要去的網路,接著就把小德轉到了相應的埠了。至此,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完成,下面又是打包,封裝成frame,轉換成電壓信號等一系列「折騰」的活,就由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的模塊去干吧。
8.小德從路由器的出口出來,便來到了目的地----電腦B----所屬的網路的默認網關。默認網關可以是路由器的一個埠,也可以是區域網里的各種伺服器。不管怎樣,下面的過程還是一樣的:到交換機里的ARP表查詢「小德」的IP地址,看看屬於哪個區域網段或埠,然後就轉發到B了。
9.進了B的網卡之後,還要層層「剝皮」,基本上和從A出來的程序是一樣的------電腦B先校驗一下CRC值,看看數據是否完整;然後檢查一下frame的封裝,看到是IP協議之後,就把「小德」交給IP「部門」了;IP協議一看目的地址,正確,再看看應用協議,是ICMP。於是知道了該怎麼做了------產生一個回應數據包,(可以命名為「回應小德」),並准備以同樣的順序向遠端的A發送。。至於剛剛收到的那個數據包就丟棄了。
10.「回應小德」這個數據包又開始了上述同樣的循環,只不過這次發送者是B而接收者是A了。 以上是一個最簡單的路由過程,任何復雜的網路都是在次基礎之上實現的。

閱讀全文

與電腦訪問外國網路的基本路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27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378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600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381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083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31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061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15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724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959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18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1020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39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423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64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114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290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505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969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