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移動網路按功能劃分可以分為
中國移動網路按功能劃分可以分為:4G、3G、E
Ⅱ 中國移動兩記網路是多少
你好,中國移動從開始之初經歷過2G,3G,4G,5G階段,目前是5G商用階段。
每個階段的網路怎麼顯示,大致如下:
2G網路顯示為E
3G網路顯示為3G
4G網路顯示為4G,5G網路顯示為5G,
這些網路根據每個區域網路信號覆蓋的不同,可以進行自由切換,有5G,4G,會優先使用,沒有的話會顯示2G為E
希望能幫到你,有問題追問。
Ⅲ gsm標准有哪幾個階段
GSM全名為:,中文為全球移動通訊系統,俗稱"全球通",是一種起源於歐洲的移動通信技術標准,是第二代移動通信技術,其開發目的是讓全球各地可以共同使用一個行動電話網路標准,讓用戶使用一部手機就能行遍全球。我國於20世紀90年代初引進採用此項技術標准,此前一直是採用蜂窩模擬移動技術,即第一代GSM技術(2001年12月31日我國關閉了模擬移動網路)。目前,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各擁有一個GSM網,為世界最大的移動通信網路。GSM系統包括GSM900:900MHz、GSM1800:1800MHz及GSM-1900:1900MHz等幾個頻段。GSM系統有幾項重要特點:防盜拷能力佳、網路容量大、手機號碼資源豐富、通話清晰、穩定性強不易受干擾、信息靈敏、通話死角少、手機耗電量低。目前我國主要的兩大GSM系統為GSM900及GSM1800,由於採用了不同頻率,因此適用的手機也不盡相同。不過目前大多數手機基本是雙頻手機,可以自由在這兩個頻段間切換。歐洲國家普遍採用的系統除GSM900和GSM1800另外加入了GSM1900,手機為三頻手機。在我國隨著手機市場的進一步發展,現也已出現了三頻手機,即可在GSM900\GSM1800\GSM1900三種頻段內自由切換的手機,真正做到了一部手機可以暢游全世界。早期來看,GSM900發展的時間較早,使用的較多,反之GSM1800發展的時間較晚。物理特性方面,前者頻譜較低,波長較長,穿透力較差,但傳送的距離較遠,而手機發射功率較強,耗電量較大,因此待機時間較短;而後者的頻譜較高,波長較短,穿透力佳,但傳送的距離短,其手機的發射功率較小,待機時間則相應地較長。
Ⅳ 移動通信發展歷程
移動通信發展史
移動通信的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1864年麥克斯韋從理論上證明了電磁波的存在,1876年赫茲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1896年馬可尼在英國進行的14.4公里通訊試驗成功,從此世界進入了無線電通信的新時代。現代意義上的移動通信開始於20世紀20年代初期。而現代通信技術發展從上世紀20年代起到如今,大致經歷了五個階段。其中從上世紀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為第四階段,這一階段是移動通信的蓬勃發展期,1G也是始於這一時期。
1G的發展
1978年底,美國貝爾試驗室研製成功先進行動電話系統(AMPS),建成了蜂窩狀移動通信網,大大提高了系統容量。1976年美國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師馬丁·庫珀於首先將無線電應用於行動電話。
同年,國際無線電大會批准了800/900MHz頻段用於行動電話的頻率分配方案。在此之後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許多國家都開始建設基於頻分復用技術(FDMA)和模擬調制技術的第一代移動通信系統即1G。
然而由於採用的是模擬技術,1G系統的容量十分有限。此外,安全性和干擾也存在較大的問題。再加上1G系統的先天不足,使得它無法真正大規模普及和應用,價格更是非常昂貴,成為當時的一種奢侈品和財富的象徵。
2G的發展
即將邁入21世紀,通信技術也進入到了2G時代,和1G不同2G採用的是數字傳輸技術。這極大的提高了通信傳輸的保密性。2G技術基本可被切為兩種,一種是基於TDMA所發展出來的以GSM為代表,另一種則是CDMA規格,復用﹙Multiplexing﹚形式的一種。隨著2G技術的發展,手機逐漸在人們的生活中變得流行,雖然價格仍然較貴,但並不再是奢侈品。
過渡的2.5G
2G到3G的發展並不像1G到2G那樣平滑順暢,由於3G是個相當浩大的工程,要從2G直接邁向3G不可能一下就銜接得上,因此出現了介於2G和3G之間的銜接技術——2.5G。我們所熟知的HSCSD、WAP、EDGE、藍牙(Bluetooth)、EPOC等技術都是2.5G技術。
2.5G功能通常與GPRS技術有關,GPRS技術是在GSM的基礎上的一種過渡技術。GPRS的推出標志著人們在GSM的發展史上邁出了意義最重大的一步,GPRS在移動用戶和數據網路之間提供一種連接,給移動用戶提供高速無線IP和X.25分組數據接入服務。較2G服務,2.5G無線技術可以提供更高的速率和更多的功能。
2、移動通信發展歷程(二)
3G的發展
隨著移動網路的發展,人們對於數據傳輸速度的要求日趨高漲,而2G網路10幾KB每秒的傳輸速度顯然不能滿足人們的要求。於是高速數據傳輸的蜂窩移動通訊技術——3G應運而生。目前3G存在3種標准:CDMA2000、WCDMA、TD-SCDMA。
中國國內支持國際電聯確定三個無線介面標准,分別是中國電信的CDMA2000,中國聯通的WCDMA,中國移動的TD-SCDMA。可以說3G的發展進一步促進了智能手機的發展,由於3G的傳輸速度可以達到幾百KB每秒。
通過3G,人們可以在手機上直接瀏覽電腦網頁,收發郵件,進行視頻通話,收看直播等,還一度引出了3G手機可否取代PC的設想。
4G的發展
作為3G的延伸,4G近幾年被人們所熟知,2008年3月,在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通信部門(ITU-R)指定一組用於4G標準的要求,命名為IMT-Advanced規范,設置4G服務的峰值速度要求在高速移動的通信(如在火車和汽車上使用)達到100Mbit/s,固定或低速移動的通信(如行人和定點上網的用戶)達到1Gbit/s。
該技術包括TD-LTE和FDD-LTE兩種制式(嚴格意義上來講,LTE只是3.9G,盡管被宣傳為4G無線標准,但它其實並未被3GPP認可為國際電信聯盟所描述的下一代無線通訊標准IMT-Advanced,因此在嚴格意義上其還未達到4G的標准。相對於前幾代,4G系統不支持傳統的電路交換的電話業務,而是全互聯網協議(IP)的通信。4G將為用戶提供更快的速度並滿足用戶更多的需求。
5G的發展
2013年2月,歐盟宣布,將撥款5000萬歐元,加快5G移動技術的發展,計劃到2020年推出成熟的標准。2014年5月8日,日本電信營運商NTTDoCoMo正式宣布將與Ericsson、Nokia、Samsung等六間廠商共同合作,開始測試5G網路。預計在2015年展開戶外測試,並期望於2020年開始運作。
2015年3月1日,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英國已成功研製5G網路,並進行100米內的傳送數據測試,並稱於2018年投入公眾測試,2020年正式投入商用。因此2020年也被業界認為是5G正式推出的時候,但是幾天前,美國移動運營商Verizon無線公司宣布,將從2016年開始試用5G網路,2017年在美國部分城市全面商用。雖然之後遭到了對手AT&T的反駁,但是這些無疑不在預示著人們對於5G的憧憬。
Ⅳ 互聯網的發展分為哪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單個網路APPANET向互聯網發展,TCP/IP協議的初步成型;
1969年美國國防部創建的第一個分組交換網ARPANET最初只是一個單個的分組交換網(並不是一個互連的網路)。所有要連接的在ARPANET上的主機都直接與就近的結點交換機相連。
為了打破這個問題,於是ARPA開始研究多種網路(如分組無線電網路)互連的技術,這就導致後來互聯網的出現,成為了現在網際網路的雛形。
1983年TCP/IP協議成為ARPANET上的標准協議,使得所有使用TCP/IP協議的計算機都能利用互聯網進行通信,因而人們將1983年作為網際網路的誕生之間。
第二階段:建成三級結構的Internet,分為主幹網、地區網和校園網;
網際網路必將擴大其使用范圍,不應局限於大學和研究機構,之後隨著世界上的許多公司紛紛接入到網際網路,是網路上的通信量急劇增大。於是美國政府決定將網際網路的主幹網轉交給私人公司來經營。
第三個階段:形成多層次ISP結構的Internet,ISP首次出現。
從1993年開始,由美國政府資助的NSFNET逐漸被若干個商用的網際網路主幹網替代。出現了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簡稱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SP可以從網際網路管理機構申請得到多個IP地址,同時擁有通信線路及路由器等聯網設備。用戶只需要向ISP交納規定費用,就可以從ISP得到所需的IP地址,並通過該ISP接入到網際網路。
(5)移動網路分幾個階段擴展閱讀:
互聯網受歡迎的根本原因在於它的成本低,優點如下:
1、互聯網能夠不受空間限制來進行信息交換;
2、信息交換具有時域性(更新速度快);
3、交換信息具有互動性(人與人,人與信息之間可以互動交流);
4、信息交換的使用成本低(通過信息交換,代替實物交換);
5、信息交換的發展趨向於個性化(容易滿足每個人的個性化需求);
6、使用者眾多;
7、有價值的信息被資源整合,信息儲存量大、高效、快速;
8、信息交換能以多種形式存在(視頻、圖片、文字等等)。
Ⅵ 移動通信網路的發展經歷了哪三個階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移動通信網路的發展經歷了哪三個階段?經歷初級的通信。中期的。通信。還有最後互聯網。階段。
Ⅶ 互聯網發展經過哪幾個關鍵階段阿帕網、網際網路與萬維網有何聯系
-面向用戶(2C)產品
面向用戶產品需要更多的注重用戶體驗,用戶是感性的,通常對於一個新產品會根據其使用體驗很快的給予主觀評定,而產品的生死存亡也往往在這一瞬間就被決定了。因此,2C產品需要簡單明了同時富於特色,不僅滿足用戶的一般期望,最好還要有突出特點,能夠讓用戶用的「爽」。這里的難點就在於如何抓住用戶的爽(痛)點,我們常說產品一定是為了滿足用戶的某種需求而存的,那需求是從哪裡來的,根源還是人性。設計2C產品需要對於人性有充分的了解,了解人在不同場景下的不同需要,由此而激起的慾望,以及相應的需求。
通過分析後,再通過產品設計來最大程度的滿足用戶需求,提供給用戶最好的產品使用體驗。
-面向客戶(2B)產品
面向客戶產品需要更多的滿足用戶價值。用戶價值,顧名思義就是該產品對於用戶來說的價值體現。由於客戶通常是特定組織(企業、社團、政府),相對於個人用戶而言,更加理性,往往有明確業務指標作為用戶價值的衡量依據,因此產品設計必須以體現用戶價值為核心,效益第一,體驗第二,必要時可以犧牲部分使用體驗來換取使用價值的提升(這也導致一些功能復雜的ERP系統往往使用體驗不佳)。對於2B產品而言,能夠切實解決客戶問題,提升業務效益才是好的產品。
2.按照運行平台分類
-移動端產品
智能手機既是工具,又是人體器官功能的延伸,它讓我們與互聯網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重塑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成功的移動端產品一定是抓住了這一特性,在基於用戶需求與使用情景的基礎上,發揮了智能手機的各類特性,使用戶更加便捷的操作相應功能模塊,達成使用目的。如大眾點評中的LBS使用戶能快速地發現附近的店鋪,微博能快速地上傳即時拍攝的照片,高德地圖的導航功能能根據GPS定位+內置方向感應器為用戶指明道路等。移動端主流平台包括iOS、Android,Windows Phone也有一定數量,各平台都有對應的Native App,Native App使用體驗較好但無法跨平台兼容,與之相反,Web App可跨平台使用但受制於網頁技術在交互體驗等方面並不盡如人意。隨著Html 5所帶來的新技術在網頁上的應用,一種具「Native App良好交互體驗的優勢」和「Web App跨平台開發的優勢」的Hybrid App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移動產品所採用。在今天,移動端已經超越PC端成為最大,最有活力的產品運行平台,當然移動端相比傳統的PC端也存在著信息展示區域較小,網路信號可能不穩定的情況,因此要在信息傳達和交互設計方面做出相應的優化。
-PC端產品
PC端有巨大的信息展示區域和豐富的外部連接設備,移動端的交互為觸摸手勢優先,PC端則是以滑鼠鍵盤優先,在交互精度上有很大優勢。因此PC端非常適合一些即時性較低但信息量大,功能操作復雜的產品,如視頻編輯類、圖形繪制類、企業服務類產品。對於從PC端到移動端的Web產品設計時,響應式設計是應用較多的方法,響應式設計可以根據屏幕大小范圍自動適配頁面元素布局,能很好地滿足跨終端的網頁瀏覽問題。
Ⅷ 7,移動通信技術可以分為幾個發展階段各階段採用何種系統
4G是第四代移動通訊技術的簡稱,相較3G而言,4G能夠以更快速的傳輸數據、高質量、音頻、視頻和圖像等,可以100Mbps至150Mbps的下行網路帶寬。簡單來說,4G將給用戶提供更快的上網速度、更好的上網體驗和更優惠的資費。屬於LTE-Advanced技術,使用2650MHz頻段。頻段集中2370-2390 MHz、2635-2655 MHz。4G+是4G技術的進一步演進,學術名稱為LTE-A,即LTE-Advanced的簡稱。4G+利用載波聚合技術(Carrier Aggregation,簡稱CA),能夠讓4G網路速度更快。
3G是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即IMT-2000,標准主要是三個,歐洲的WCDMA,北美的CDMA2000和中國的TD-SCDMA,另外還有WIMAX。國際電信聯盟(ITU)定義的第三代無線通信的全球標准。IMT-2000規定移動終端以車速移動時,數據傳輸速率為144KBPS,室外靜止或步行時速率為384KBPS,在室內為2Mbps;與第一二代相比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的核心網不通、無線介面的兼容性問題、頻譜分配作用、知識產權問題。3G業務網路主要包含:「3G承載網、智能網、業務管理平台、業務引擎這些網元。
2G,是第二代(Second Generation)移動通信技術規格的簡稱,採用的技術主要是時分多址(TDMA)和碼分多址(CDMA)兩種。2G是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傳輸的語音是經過數字語音編碼和信道編碼後的數字信號,全球主要採用GSM和CDMA兩種制式。我國主要採用GSM標准,主要提供數字化的語音業務及低速數化業務(簡訊、彩信),可以進行省內外漫遊。
1G(the first generation)是第一代行動通信標準的簡稱,也就是類比式行動電話系統,代表是幾乎只能打電話的大哥大。自1980年代起開始使用,直至由2G數字通信取代。1G是採用蜂窩電話標准,使用模擬調制和頻分多址(FDMA)傳輸語音通話。我國主要採用TACS,起傳送速率埃204KBPS,由於受到傳輸帶寬的限制,不能進行移動通信的長途漫遊。
Ⅸ 互聯網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第四個階段是什麼階段啊
互聯網發展到現在,主要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並即將經歷第四個階段(以主要流量來源和用戶行為目標為劃分依據):
第一階段是傳統網路,主要是傳統的網站當道,這個階段持續了十幾年。
第二階段主要是網站和內容流型社交網路並存,這個階段目前正在趨於尾聲,已經持續了七、八年。
第三階段,則是網站弱化、移動app與消息流型社交網路並存的階段。這個階段是目前正在發生的,卻也持續有兩、三年了。
第四階段則是即將發生的。超級app將以用戶為基礎,承載一切的內容與服務,最終完成互聯網信息的全面整合。
Ⅹ 移動通信的發展階段第四代4g的網路特點
移動通信的發展階段第四代4g的網路特點有:
1、通信速度更快
由於人們研究4G通信的最初目的,就是提高蜂窩電話和其他移動裝置無線訪問Internet的速率,因此4G通信給人印象最深刻的特徵,莫過於它具有更快的無線通信速度。
專家預估,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可以達到10Mbps至20Mbps,甚至最高可以達到100Mbps的速度傳輸無線信息,這種速度將相當於目前手機傳輸速度的1萬倍左右。
2、兼容性能更平滑
要使4G通信盡快地被人們接受,不但要考慮它的功能強大外,還應該考慮到現有通信的基礎,以便讓更多的現有通信用戶在投資最少的情況下就能很輕易地過渡到4G通信。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未來的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應當具備全球漫遊,介面開放,能跟多種網路互聯,終端多樣化以及能從第三代平穩過渡等特點。
3、空中介面的改變
空中介面的關鍵技術,也拋棄3G的CDMA而改成OFDM,其在大帶寬上比CDMA更加具備可行性和適應性,大規模使用MIMO技術提升了頻率復用度,跨載波聚合能獲得更大的頻譜帶寬從而提升速率。
4、網路頻譜更寬
要想使4G通信達到100Mbps的傳輸,通信營運商必須在3G通信網路的基礎上,進行大幅度的改造和研究,以便使4G網路在通信帶寬上比3G網路的蜂窩系統的帶寬高出許多。據研究4G通信的AT&T的執行官們說,估計每個4G信道將佔有100MHz的頻譜,相當於W-CDMA3G網路的20倍。
5、LTE應用廣泛
LTE以占據絕對優勢的地位成為4G主流,Wimax家族可以說被完全壓制,所以4G也很有希望能結束多年以來多個同代制式相爭的混亂局面,由LTE實現大致的一個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