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分布式網路具有哪些特點
分布式結構的網路是將分布在不同地點的計算機通過線路互連起來的一種網路形式。
分布式結構的網路具有如下特點:由於採用分散控制,即使整個網路中的某個局部出現故障,也不會影響全網的操作,因而具有很高的可靠性;網中的路徑選擇最短路徑演算法,故網上延遲時間少,傳輸速率高,但控制復雜;各個結點間均可以直接建立數據鏈路,信息流程最短;便於全網范圍內的資源共享。缺點為連接線路用電纜長,造價高;網路管理軟體復雜;報文分組交換、路徑選擇、流向控制復雜;在一般區域網中不採用這種結構。
㈡ 嗨,大家好!向大家請教個問題:怎麼採用分布式文件系統實現資源共享。謝謝了!
DFS(Distributed File System,分布式文件系統),可以將分布在多個伺服器或客戶機上的共享資源列表整合在一個DFS根目錄中,這樣用戶無需知道或指定文件的實際物理位置就可以對它們進行訪問,這無疑將簡化資源共享的操作步驟。
創建DFS根目錄
依次單擊「開始→管理工具→分布式文件系統」,打開「分布式文件系統」控制台。然後單擊「操作→新建 DFS根目錄」命令,打開「新建根目錄向導」對話框。接著單擊「下一步」按鈕,在打開的「根目錄類型」對話框中點選「獨立的根目錄」單選框並單擊「下一步」按鈕。在「主伺服器」對話框中鍵入一個正確的伺服器名稱(本例鍵入的是本機名稱chhuian,也可以單擊「瀏覽」按鈕查找伺服器),單擊「下一步」按鈕。在「根目錄名稱」對話框的「根目錄名稱」編輯框中鍵入一個已經共享出來的文件夾名稱,在「注釋」編輯框中鍵入一些描述性的語言(如「通過此根目錄可以訪問網路中的共享資源」),單擊「下一步」按鈕(如圖)。
如果鍵入的共享文件夾不存在,則在打開的「根目錄共享」對話框中會提示您指定共享不存在。這時可以單擊「瀏覽」按鈕,在打開的「瀏覽文件夾」對話框中指定創建共享文件夾的位置,單擊「新建文件夾」按鈕,命名為「DFS根目錄」。依次單擊「確定→下一步→完成」按鈕結束創建(如圖)。
小提示
為了保持根目錄的整潔性,建議您事先建立一個空白文件夾並設置為共享(如「DFS根目錄」)。然後在「根目錄名稱」編輯框中鍵入新建的共享文件夾名。重復上述步驟可以創建多個DFS根目錄。
添加DFS鏈接
前面我們已經成功創建了DFS的根目錄,然而現在這個根目錄裡面並沒有任何共享資源。那麼網路上其他機器的共享資源如何歸於DFS根目錄的旗下呢?這正是DFS可愛的地方。
打開「分布式文件系統」控制台,右擊控制台樹中的「\\chhuian\DFS根目錄」目錄,執行「新建鏈接」命令,打開「新建鏈接」對話框(如圖3)。在「鏈接名稱」編輯框中鍵入一個邏輯名稱(如「個人公文包」),然後單擊「瀏覽」按鈕,從「網上鄰居」中的共享文件夾列表中選中一個共享文件夾,然後依次單擊「確定」按鈕(如圖4)。重復上述步驟將整個網路中所有的共享文件夾與根目錄建立鏈接(如圖)。
訪問共享資源
將網路中所有可以共享的資源與DFS根目錄建立鏈接後,我們就可以在任意一台電腦上通過UNC路徑或「網上鄰居」訪問這些資源了。在任意一個Windows窗口的地址欄中鍵入Server的DFS根目錄,如<\\chhuian\DFS根目錄>,即可通過左窗格的目錄樹和右窗格中的資源列表訪問網路中所有的共享資源,而我們根本不必關心所訪問的資源到底來自網路上的哪台機器(如圖)。
小提示
本文以Windows Server 2003為平台加以介紹的,DFS服務同樣適用於基於Windows 2000 Server平台的網路環境,其設置方法與本文所述基本相同。
㈢ 計算機網路和分布式網路系統之間的主要區別是
計算機網路: 計算機網路(Computer Network)是指實現計算機之間通信的軟體和硬體系統的總稱. 廣義上講,使用磁碟在兩台計算機之間復制數據也可以視為一種特殊的Internet. 其更具體的定義是「由多個計算機組成的系統計算機網路與分布式系統,這些計算機通過數據通信線路互連以共享資源. 」共享資源包括計算機網路中的硬體設備計算機網路與分布式系統,軟體或數據. 特徵可以總結如下:
分布式計算機系統: 定義為「有一個網路系統可以自動為用戶管理資源,它調用完成用戶任務所需的資源,並且整個網路就像一個大型計算機系統. 用戶是透明的. 」功能可以總結如下:
1. 系統具有各種常規的物理和邏輯資源,並且可以動態分配任務; 2.系統中分散的物理和邏輯資源通過計算機網路交換信息; 3.有一個全局的系統分布式系統,用於管理系統資源; 4.連接到系統的計算機及其協作彼此獨立; 5.系統的內部結構對用戶完全透明.
㈣ 分布式共享資源下載如何實現
直接搜索P2P即可,搞清楚各種P2P網路,決定自己要用哪一種,然後再做。
如第一代:中心伺服器式,這種網路缺點是連不上伺服器就慘了
第二代:洪泛式無伺服器網路,這種網路缺點是規模一大就會自動崩潰,效率不高
第三代:基於Kademlia技術的無伺服器網路,沒有明顯缺點。如BT中的DHT網路,eMule中的Kad網路。
㈤ 什麼是分布式資源共享伺服器
所謂分布式資源共享伺服器就是指數據和程序可以不位於一個伺服器上,而是分散到多個伺服器,以網路上分散分布的地理信息數據及受其影響的資料庫操作為研究對象的一種理論計算模型伺服器形式。分布式有利於任務在整個計算機系統上進行分配與優化,克服了傳統集中式系統會導致中心主機資源緊張與響應瓶頸的缺陷,解決了網路GIS
中存在的數據異構、數據共享、運算復雜等問題,是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的一大進步。
㈥ 分布式網路是什麼
什麼叫分布式網路管理?
現在的本地區域網結構已經從共享網路過渡到交換網路,以滿足不斷增加的帶寬需求。交換結構大大地改變了網路管理的方式。傳統的RMON探測器把整個網路看作一個共享網路。為了克服該缺點,業界領先的網路廠商把RMON軟體內置在集線器、交換機甚至網卡上,以收集關聯設備和網段的數據,並將這些數據傳送到計算機網路管理系統,稱之為分布式的RMON或dRMON。 RMON2使得網路管理擴充到應用層協議,提供第一時間的實時商業級的容量計劃和資源分配能力。
分布式網管包括一系列的特性和功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自適應的基於策略的管理
自適應的基於策略的管理具備設置策略或規則的能力,網路可根據策略或規則對變化的網路做出性能與安全性方面的響應。它可存儲用戶和應用的配置文件以決定其相應的服務質量級別和帶寬需求。通過給終端設備賦予智能以要求其從網路設備需要什麼,自適應的基於策略的管理減少計算機網路管理的復雜度。
分布查找與監測
分布查找與監測是指將網路管理任務,如設備查找、拓撲監測和狀態輪詢等,由網管工作站移到一個或多個遠程工作站。這樣將減少中央管理工作站的工作負載以及通過網路主幹和廣域網鏈路的業務量。
採用分布式管理,裝有網管軟體的工作站可配置為收集工作站或管理工作站。每一個收集工作站負責收集一個管理對象特定用戶集(稱之為域)的信息。一個管理工作站可通過該工作站或間接通過一個或多個管理控制台將網管功能提供給用戶。網管控制台成為特定MIS操作員所定義的計算機網路管理信息的虛擬訪問點。
智能過濾
在大規模的網路環境中,為在高級別限制信息負荷,分布式管理採用智能過濾減少數據量。智能過濾是指選擇進一步處理的信息級別。分布式管理採用4種過濾器在系統的不同點刪除不必要的數據,即查找過濾器(Discovery Filter)、拓撲過濾器、映像過濾器(Map Filter)和告警與事件過濾器。
分布式閾值監測
閾值事件監測使得計算機網路管理員能夠在用戶感覺到故障之前在問題出現的域(Domain)內檢測和隔離故障。轉發閾值事件的能力意味著管理工作站不再需要對需要閾值監測的所有對象進行事件收集。收集工作站可獨立地從其相關的對象收集SNMP和RMON趨勢數據並根據數據激活Action-On-Event閾值。通過稱之為狀態集合(Status Aggregation)的特性,收集工作站使得信息能夠為其他需要該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工作站所用,並選擇性地將數據轉發給中心控制台,允許數據收集級別以用於預測、容量計劃、趨勢和存檔服務級合同等。
分布式閾值監測減少了網路上的業務量和中心管理平台的CPU和管理資源負擔。目前,一些先進的廠商在網路設備中內置基於SNMP的軟體,承擔了中心網路管理軟體的分布式閾值監測任務。再加上包含於計算機網路管理軟體之內的RMON工具,這些內置的軟體收集診斷和性能數據,獨立於中心管理控制台執行特定的校驗操作。這種分布式RMON特性延展中心網路管理系統跨越交換區域網網段的監測和收集能力。
動態輪詢和判斷邏輯
輪詢引擎通常以一定的時間間隔收集數據。而採用動態輪詢和判斷邏輯,輪詢引擎能夠自動而又自主地調整輪詢時間間隔,這樣能夠在異常或網路出現故障時獲得有關設備和網段性能和操作更詳細的情況。
分布式的管理任務引擎
任務引擎是耗時、耗資源和耗帶寬的事務,將任務引擎分派出去使得計算機網路管理更為自動和獨立。通常的分布式任務引擎包括分布式軟體升級和配置、分布式數據分析和IP地址管理。 具備以上功能的分布式管理模式具有擴展性好、復雜性低、更快的響應時間和更好的性能和信息的可訪問性等優點。
㈦ 分布式資料庫系統中數據的共享有哪些層次
通過 DFS(分布式文件系統),一台伺服器上的某個共享點能夠作為駐留在其他伺服器上的共享資源的宿主。DFS 以透明方式鏈接文件伺服器和共享文件夾,然後將其映射到單個層次結構,以便可以從一個位置對其進行訪問,而實際上數據卻分布在不同的位置。用戶不必再轉至網路上的多個位置以查找所需的信息,而只需連接到: \\DfsServer\Dfsroot 用戶在訪問此共享中的文件夾時將被重定向到包含共享資源的網路位置。這樣,用戶只需知道 DFS 根目錄共享即可訪問整個企業的共享資源。 DFS 拓撲從 DFS 樹的根目錄開始。位於邏輯層次結構頂部的 DFS 根目錄映射到一個物理共享。DFS 鏈接將域名系統 (DNS) 名稱映射到目標共享文件夾或目標 DFS 根目錄的 UNC 名稱。當 DFS 客戶端訪問 DFS 共享文件夾時,DFS 伺服器將 DNS 名稱映射到 UNC 名稱並將引用返回給該客戶端,以使它能夠找到共享文件夾。將 DNS 名稱映射到 UNC 名稱使數據的物理位置對用戶是透明的,這樣用戶便無須記住存儲文件夾的伺服器。當 DFS 客戶端請求 DFS 共享的引用時,DFS 伺服器將使用分區情況表 (PKT) 將 DFS 客戶端定向到物理共享。對於基於域的 DFS,PKT 存儲在 Active Directory 中;對於獨立的 DFS,PKT 存儲在注冊表中。在網路環境中,PKT 維護有關 DFS 拓撲的所有信息,包括其到基礎物理共享的映射。DFS 伺服器將 DFS 客戶端定向到與請求的 DFS 鏈接相對應的副本共享列表後,DFS 客戶端使用 Active Directory 站點拓撲連接到同一站點中的一個副本,如果該站點中沒有提供副本,則連接到該站點以外的一個副本。 分布式軟體系統(Distributed Software Systems)是支持分布式處理的軟體系統,是在由通信網路互聯的多處理機體系結構上執行任務的系統。它包括分布式操作系統、分布式程序設計語言及其編譯(解釋)系統、分布式文件系統和分布式資料庫系統等。 分布式操作系統負責管理分布式處理系統資源和控 分布式系統的類型,大致可以歸為三類: 1、分布式數據,但只有一個總? 據庫,沒有局部資料庫。 2、分層式處理,每一層都有自己的資料庫。 3、充分分散的分布式網路,沒有中央控制部分,各節點之間的聯接方式又可以有多種,如鬆散的聯接,緊密的聯接,動態的聯接,廣播通知式聯接等。
㈧ ipfs分布式網路的含義是什麼
IPFS分布式網路
IPFS分布式網路,也稱為網狀網路,與分布在不同位置的計算機系統互連,如下所示。網路中沒有中心節點。通信子網為封閉結構,通信控制功能分布於各個節點。 IPFS網路分布式網路由不同位置的分布式節點互連,具有多個終端。網路上的一切都由兩條線路連接,如果一條線路出現故障,通信可以通過另一條鏈路進行,可靠性高,同時很容易擴展網路。對接火雷神算。
IPFS分布式網路特性:
分布式網路:可靠性高,網路節點易於資源共享,改善電路信息流分布,能夠以極小的傳輸延遲選擇最佳路徑,控制非常復雜,軟體非常復雜,電路成本高。不容易擴展。
LAN一般只有四種,在實際構建LAN時,拓撲不一定是單一的,一般採用這四種拓撲的組合。特別是由於本地網路互連技術的積極發展,會出現復雜的拓撲結構。分布式網路是廣域網中常用的一種拓撲結構。
IPFS分布式網路架構
IPFS
分布式網路架構中常見的網路包括IEEE 802.16H網路和技術網路。
IEEE 802.16H 標准致力於改進策略和媒體訪問控制機制,以確保IEEE 802.16 認證系統和認證系統的共存。主要思想是IEEE 802.16 制定的QoS 要求,允許多個系統共享資源。
一個網路由一個基站和幾個用戶組成。基站以ad-hoc模式構成社區,社區中的每個基站都必須維護一個組成社區的基站列表,社區使用基於埠的通信。換句話說,用戶站不直接與外部基站通信,也不需要注冊它們的位置:IEEE 802.16h 的實現與資料庫密切相關。火雷神算認為,每個基站都有一個可以向其他基站開放的資料庫,資料庫中包含基站和用戶站本身的信息以及頻譜共享所需的信息。 IEEE 802.16H 網路中有兩種集中式和分布式控制方案。
最重要的實體是網管系統(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nms),如果可以從一個新基站進入社區,是否可以管理?當一個新的基站進入社區時,首先向網管系統注冊。並且可以定址可以通過網管系統訪問的身份識別伺服器和相關公司。新基站通過頻譜搜索過程識別開放頻譜。使用開放頻譜搜索時,還必須注冊I域資料庫和相鄰基站,基站使用共存協議進行注冊,並通過互聯網協議(Internet Protocol,IP)與相鄰基站進行通信。查詢基站還可以優先訪問相鄰基站。基站共享資料庫獲取全球定位系統PGPS位置覆蓋區域等。
㈨ 網路資源共享的幾種方式
1。通過網上鄰居
很多人多會,所以不說了。
2.影射網路驅動器
就是把在區域網中把別人的共享文件夾映射為一個本地的驅動器(比如Z盤),這樣你的電腦里就會多出一個盤Z,雙擊它就直接可以訪問那個共享文件夾了。Windows系統提供了幾種「映射網路驅動器」的方法,在命令行模式下,我們可以使用:「NET USE \計算機名\共享名\路徑」。除了使用命令來實現之外,還可以通過在「開始|網上鄰居」點擊右鍵,選擇「映射網路驅動器」。在彈出的窗口中可以直接輸入例如:「\計算機名\共享路徑」映射網路驅動器,也可以點擊「瀏覽」來找到目前區域網中存在的共享內容。 除了以上途徑之外,在「我的電腦」中的「工具」菜單中也能找到「映射網路驅動器」項目
3.通過UNC路徑
UNC路徑就是類似\\softer這樣的形式的網路路徑。它符合 \\servername\sharename 格式,其中 servername 是伺服器名,sharename 是共享資源的名稱。目錄或文件的 UNC 名稱可以包括共享名稱下的目錄路徑,格式為:\\servername\sharename\directory\filename。 例如softer計算機的名為it168的共享文件夾,用UNC表示就是\\softer\it168,如果是softer計算機的默認管理共享C$則用\\softer\c$來表示。
4.通過命令
運行: cmd net use UNC\IPC$ password /user:username
5.如何尋找網路中的共享文件夾
通過DFS:在大多數環境中,共享資源駐留在多台伺服器上的各個共享文件夾中。要訪問資源,用戶或程序必須將驅動器映射到共享資源的伺服器,或指定共享資源的通用命名約定 (UNC) 路徑。例如:\\伺服器名\共享名 或 \\伺服器名\共享名\路徑\文件名
通過 DFS(分布式文件系統),一台伺服器上的某個共享點能夠作為駐留在其他伺服器上的共享資源的宿主。DFS 以透明方式鏈接文件伺服器和共享文件夾,然後將其映射到單個層次結構,以便可以從一個位置對其進行訪問,而實際上數據卻分布在不同的位置。用戶不必再轉至網路上的多個位置以查找所需的信息,而只需連接到:\\DfsServer\Dfsroot。用戶在訪問此共享中的文件夾時將被重定向到包含共享資源的網路位置。這樣,用戶只需知道 DFS 根目錄共享即可訪問整個企業的共享資源。
發布活動共享文件
6.如何確保共享文件夾的安全
NTFS許可權
WIN2000硬碟內的文件與文件夾,如果是NTFS磁碟分區,則可以通過所謂的NTFS許可權來指派用戶或組對這些文件或文件夾的使用許可權。只ADMINISTRATORS組內的成員,才能有效地設置NTFS許可權。
指派文件夾的許可權:1、設置NTFS許可權的步驟:我的電腦——雙擊磁碟——選定文件夾——滑鼠右鍵——屬性——安全。2、許可權設置A、默認:EVERYONE許可權是無法更改的。因為它是繼承了上一層的許可權,若要更改則 必須清除「允許將來自父系的可繼承許可權傳播給該對象」。B、增加許可權用戶:「安全」選項卡——增加——選擇所需用戶——設置相應的許可權指派文件的許可權:1、我的電腦——雙擊磁碟——選定文件——單擊滑鼠右鍵——屬性——安全。 2、文件許可權的指派與文件夾許可權的指派類似。特殊許可權的指派:1、「安全」選項卡——單擊「高級「——」許可權
網路互訪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7.可能導致問題的原因:
默認情況下的簡單文件共享:
XP下啟用了簡單文件共享(以GUEST身份訪問,默認此用戶是禁用的); 工具-文件夾選項-使用簡單共享,如果選中的話,是以guest身份訪問的, 而默認情況下guest是被系統禁用的,所以使用簡單共享的時候是無論如何也訪問不了的. 正確的做法是使用時激活guest,或者把使用簡單共享的對勾去掉。
組策略中相關的安全設置:
防火牆
解決方案:
推薦使用經典網路訪問方式
修改組策略:計算機設置-windows設置-安全設置-用戶許可權分配-拒絕從網路訪問這台計算機里把guest刪掉,就可以訪問了 計算機設置-windows設置-安全設置-安全選項-網路訪問(本地帳戶的共享和安全模式)-選擇為經典 計算機設置-windows設置-安全設置-安全選項-帳戶(使用空白密碼的本地帳戶只允許進行控制台登陸)選擇停用
在防火牆中開放相應的埠或者關了 、
回答者: gpcxxx - 三級 2008-7-8 08:27 的回答
學習知道
http://..com/question/59612613.html?fr=ala1
很不錯,值得向GPCXX學習
㈩ 分布式網路有什麼特徵
(1)非中心化。這一點上面的介紹已經夠清楚了。
(2)可擴展性。**可以把分布式網路想成一個無限大的集市,只要是人進來做生意,就能找到攤位。因此,一開始可能只是一小部分在裡面做生意,後來人會越來越多,這就是可擴展性。理論上,分布式網路中可以加入的用戶也是無限的。
(3)健壯性。分布式網路因中用戶是分散的,因此一部分用戶遭到破壞對其他部分的影響不大。例如集市中一個賣豆腐的遭到了破壞,它是不大會影響旁邊賣牛肉的生意的。有的用戶失效時,這個網路也能自動進行調適,它也允許用戶自由加入和離開,就像集市的攤位,你可以選擇擺攤和不擺攤,你如果不擺,自動就會有別人來擺。所以它是比較健壯的。
(4)高性價比。分布式網路可以有很好的優勢。因為這些用戶是呈分布狀態的,那網路中的計算任務和資料存儲就可以分布到這些用戶的電腦上。充分利用它們閑置的計算和存儲能力,性能也就變得更優了。
(5)隱私保護。在非分布式網路中,要匿名通信系統,都要依靠一些中間的伺服器來進行。而在分布式網路中,所有用戶的電腦都變成了這種伺服器,也就大大提高了匿名通信的靈活性和可靠性了,因此也就能更好地實現隱私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