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家誰知道江西渝州科技職業學院怎麼樣那個學校什麼專業最強,選什麼專業好
我校共有電子科技、汽車工程、抱石藝術、數控應用、工商管理、新能源、物聯網、太陽能、外國語、機電工程、房地產、土木工程、電子商務、智能化工程、財經、培訓學院主要簡介如下:
1、電子科技學院成立於 2003 年,前身是 97 年成立的電子工程系,現為我校只培養統招大專生的三個學院之一,學院現下設四個統招專業,分別是: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應用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和微電子技術, 電子科技學院現有專業是我校辦學時間最長、教學經驗積累最豐富、教學成果最豐碩、實驗設備最齊全、師資力量最強的學院之一。現有實驗室為:大學普通物理實驗室、電工實驗室、模擬電路實驗室、數字電路實驗室、高頻電子線路實驗室、感測器實驗室、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實驗室、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室、 PLC 實驗室、家電維修實驗室、通信原理實驗室、 EDA 應用實驗室、電子測量實驗室等,另外還有 PCB 板製作中心、 SMT 貼片機生產中心、電子產品組裝中心等實訓場所。
2、汽車工程學院自2007年成立以來,主要開設專業有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電子技術、汽車營銷與後市場服務,2012年預增汽車整形技術專業。本學院擁有現代化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機房及汽車綜合實訓基地(含整車實訓室,地盤構造實訓室、電器實訓室、電控實訓室、發動機檢測與維修實訓室、塗裝實訓室)、 模數電子實驗室、PLC實驗室等,實驗實訓設備齊全。汽車工程學院堅持以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更新為先導,以改革教學管理體制為基礎,認真貫徹落實以「就業為導向,能力為本位」的專業培養目標,積極推進「訂單式」培養模式,特別注重學生技能培養,職前上崗培訓和參加從業資格考試,包括勞動與社會保障廳中級汽車維修工職業資格考試、駕駛執照培訓考試等,實行「多證書制」,提高學生技能,增加就業機會。 按照學校「重在改革,辦出特色和實現跨越式、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我院嚴抓科研與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成績。2012年被列入我校重點建設專業
3、設計師的搖籃 藝術家的殿堂抱石藝術設計學院是以國畫大師傅抱石先生名字命名的高等藝術學府,也是眾多工科院校中創辦最早的高等藝術學府之一。其前身是1995年裝潢藝術設計培訓班,1998年率先成立藝術系,2002年定名為抱石藝術設計學院。由傅二石教授擔任名譽院長,現任黨委支部書記為張培同志,院長為中國商業美術設計師、江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新余市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余周平擔任。 學院設有電腦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廣告設計與製作、環境藝術設計、裝潢藝術設計、動畫設計、音樂表演7個專業,學制三年或四年。 學院擁有獨立的教學大樓,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先進的多媒體教室、數字媒體實驗室、工作室、畫室等。多年來,學院緊緊圍繞學校辦學宗旨瞄準市場設專業,積極探索多種教學模式,學生課堂在教室,課後有設計工作室,假期到校企合作頂崗實訓室。每年大一學生學習基礎繪畫時,學校組織前往校外實地寫生,夯實美術基礎,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生求知慾和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和協作意識,徹底解決了非藝術類生源缺乏繪畫基礎問題。同時也積極倡導學校提出的「學校苦抓、教師苦教、學生苦讀」三苦精神,學生每年參加各級各類比賽,頻頻獲獎。以專科教育為基礎,注重發展本科教育,培養創作、研究的高層次人才。面向全國、服務新余、積極參與市場合作與競爭,培養具有民族文化傳統修養和市場開發潛能的高素質藝術設計人才。
4、數控應用學院成立於2004年,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辦學規模較大、學生數量較多的院部之一,是省級重點建設專業,他們大多在機電產品的開發生產、數控加工工藝與數控加工程序編制、數控機床操作及維修、CAD/CAM技術應用等領域從事製造、應用、維修、管理等工作,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獨立工作能力。控應用學院有一支結構合理、綜合實力較強、思想素質穩定的教學科研隊伍。。目前數控應用學院是全校第一大系。多年來,我院廣大教職工奮力拚搏,艱苦創業,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和教學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我院實驗設備齊全,擁有江西一流的數控實訓基地,儀器設備總投入達1000餘萬元,佔地1500平方米,並引進了的CAD/CAM模擬系統、數控加工中心、快速成型機、數控銑床、數控車床、數控電火花線切割機床、數控電火花成型 機等一大批先進設備。 我院現有各類實驗室、實訓室十多個:力學實驗室、液壓實驗室、熱處理實驗室、金相實驗室、公差與配合實驗室、機械設計模型陳列室、機械制圖模型室、鉗工實訓室、數控車床實訓室、模具數控加工實訓室、CAD/CAM機房 等。此外,還建立了4個校外實訓基地,並掛牌簽約,進行了實質性的合作。 我院一直十分重視學科建設,並注意在教學、科研和各類人才培訓中充分發揮自身學科優勢。積極開展科研活動,科研成果在質和量方面都不斷邁上新台階。全院教師在國家、省、市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0多篇,主編、參編教材10餘部。
5、工商管理學院自2005年成立以來,始終堅持「學院有特色、專業有特點、學生有特長」的辦學思路,積極探索和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走產學研合作辦學之路,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努力使學生就業有優勢、發展有後勁、創業有本領。學院有一支師德高尚、知識淵博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學院辦學碩果累累,畢業生因「綜合素質高、敬業精神好、實踐能力強、上崗適應快」而深受用人單位歡迎,歷年畢業生就業率達98%以上,為社會輸送了3500多名優秀畢業生。
6、隨著各國工業化進程加快,對能源需求日益增加,然而電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日益緊缺,且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太陽能等新能源成為世界經濟展望中的最具有決定性影響的五大技術領域之一,其中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是最受矚目的項目。 其所對應的相關光伏產業為新能源產業之一,受到世界各國重視,成為新興的朝陽產業,在迅猛發展,導致了全國范圍內的專業人才奇缺。新余市是目前國家唯一的新能源科技城,也正成為世界級新能源產業城,有以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一批大型新能源企業,為適應我市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抓對接、促就業、看發展,我校於二00七年十二月正式成立新能源工程學院,旨在培養新能源企業及相關行業的高新技術人才,解決行業人才資源短缺問題為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服務。 新余市有亞洲最大的新能源企業——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可作為校外定點實訓基地。該專業學生大部分採用訂單式校企聯合培養方式,就業發展前景非常看好!業內人士指出該專業正成為社會最熱門專業和高薪專業,且有長遠的巨大的發展空間。目前我院是教育部高等學校高職高專能源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新能源分委員會委員單位,同時也是江西省高職高專教育教材建設新能源專業委員會委員單位、新余市新能源協會會員單位
7、物聯網工程學院是我校重點工科學院,經過近二十年的建設和發展,學院的規模逐漸擴大,近年來本分院承擔院級以上科技/教改課題項目8項;主編主審國家級高職高專教材13本、參編多本。現有物聯網應用技術、軟體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移動雲計算等多個專業以及11個專業方向。擁有物聯網實驗室、計算機安裝維護、多媒體技術、ERP、軟體工程、網路技術等10個專業實驗室,兩個研發和培訓中心。並與企業共建校外實驗實訓與培訓基地8個。(1)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培養具備物聯網專業知識和計算機軟體方面的基礎理論,掌握從事物聯網設計與開發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熟悉國家信息產業的政策和法規,適應物聯網設計、維護、營銷、服務需要的高級應用型技術與管理人才。 本專業的主幹課程有:模擬電路與數字電路,物聯網與射頻識別(RFID)技術,短距離無線通訊和無線網路基礎,物聯網組網技術,嵌入式系統,感測器原理及應用,面向對象程序設計,二維條碼技術,多媒體技術等。 (2)軟體技術專業:本專業要求掌握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計算機編程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會熟練使用國際上最新的流行軟體開發環境與工具,熟悉國際軟體開發規范,具備較強的軟體開發實踐能力和良好的軟體工程素養。 本專業的主幹課程有:《Delphi程序設計》、《軟體工程 》 、《Visual Basic程序設計》、《C 程序設計》、《VC 程序設計》、《C#》、《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路技術》、《軟體測試》、《計算機安全技術》、《數據結構》、《計算機英語》、《Java語言程序設計》、《VC .n et》、《XML程序設計》、《資料庫應用技術》 、《Photoshop》 、《ASP.net》等。 (3)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培養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和技術實力,掌握計算機網路技術,網路規劃設計,網路設備的安裝、測試和維護的能力,具備網路信息系統開發能力並獲得相應職業證書的高級人才。 本專業的主幹課程有:《RFID與物聯網》、《網路操作系統》、《計算機網路構建技術》、《數字電路》、《計算機網路工程》、《ASP.net》、《網頁設計與製作》、《計算機網路技術》、《資料庫技術》、《計算機組裝與維護》、《VC .net》、《AutoCAD》、《多媒體技術》、《VC 程序設計》、《虛擬與現實程序設計》、《計算機安全技術》等。 (4)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以培養高、中級計算機技術人才為目標,使其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並能系統的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實的計算機基礎知識、計算機專業知識和較強的計算機辦公自動化、資料庫等常用軟體應用能力。
本專業的主幹課程有:《物聯網與電子產品代碼設計》、《ASP.net》、《計算機組成原理》、《單片機》、《數字電路》、《網頁設計與製作》、《數據結構》、《C語言程序設計》、《Java語言程序設計》、《Flash》、《Photoshop》、《AutoCAD》、《3DMAX》、《多媒體技術》、《VC 程序設計》、《虛擬與現實程序設計》、《計算機安全技術》等。 (5)計算機及應用專業(雲計算方向):培養具有雲計算服務端和各類終端技術開發能力的實用型工程師及移動項目管理高級人才。 本專業的主幹課程有:移動雲計算服務端技術、移動雲計算客戶端開發方法、、基於iPhone平台的移動雲計算開發 、基於Linux OS平台的移動雲計算開發、J2ME手機高級編程、Cocoa及Xcode 手機高級編程、移動雲安全與隱私、基於移動雲計算的用戶界面開發、手持設備開發環境導論、基於移動雲計算的移動增值服務概論等。
8、--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江西太陽能高級職業學校簡介 江西太陽能高級職業學校前身是新余市渝州高級職業學校,隸屬於江西渝州科技職業學院,始創於1983年, 1999年經省教委批准成為省級示範性職業學校,2005年初經省教育廳批准為省級重點中專,2006年經教育部下文批准為國家級重點中專。為滿足新余打造「世界硅都」對人才的旺盛需求,2008年新余市渝州高級職業學校更名為江西太陽能高級職業學校。擁有獨立校園150餘畝。學校已發展成為江西省重要的中級應用型、技能型人才輸出基地,形成了著名的「新余現象,渝州效應」。2005年,中央電視台以《民校奇跡》為題專題報道了學校。2006年,中國第一大報《人民日報》兩次報道了學校。2004年,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視察學校,高度評價了學校的工作。2005年,全國民辦中等職業教育工作經驗交流會分會場設在學校,教育部部長周濟蒞臨學校視察。此後,「渝工旋風」迅猛刮向全國,學校成為江西乃至全國矚目的亮點。
9、我院外語系以培養高層次專科職業外語人才為目標,設有商務英語、法語、日語三個專業。商務英語專業,本專業設置的主要課程:鄧小平理論、德育、體育、計算機應用、漢語公文寫作、國際市場營銷、國際商法、國際貿易實務、英語精讀、英語泛讀、英語聽說、英語翻譯、英美概況、商務英語聽說、電子商務等等。日語專業,通過教學、技能訓練和綜合素質強化等措施,培養學生成為應用型的德語人才。本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鄧小平理論、德育、體育、計算機應用、漢語公文寫作、國際貿易、英語、日語基礎、日本國概況、日語精讀、日語泛讀、聽力、口語、寫作、翻譯等課程等等。法語專業通過教學、技能訓練和綜合素質強化等措施,培養學生成為應用型的法語人才。本專業設置的主要課程:鄧小平理論、德育、體育、計算機應用、漢語公文寫作、國際貿易、英語、法語基礎、法語概論、法語精讀、法語泛讀,以及法語口語、法語聽力、法語寫作、法語翻譯等等。
10、江西渝州科技職業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成立於2006年4月,是由原機電工程學院和數控應用學院14個班組成,本學院開設汽車服務與營銷、汽車電子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等7個專業,擁有獨立的汽車檢測與維修實訓基地,其中有桑塔納2000整車電路實驗台、汽車空調實驗台、自動變速器實驗台、點火系統示教板、後橋驅動系統、發動機解剖模型、ABS防抱死制動系統示教板,能同時容納70~80多人培訓。數控專業有數控實訓基地,其中有G-CN6135A數控車床12台、CTW320TB線切割機床4台、CTE3002K電火花機床4台、VDL6000加工中心機床2台、HEO-215實驗台4台、XKN713數控銑床13台、XKN714數控銑床1台。還有金工實訓基地,其中有通用車床10台、銑床12台、磨床5台、注塑機1台。機電專業有現代化的機、光、電一體化實驗室,可同時容納100~120人實訓實習。學院擁有年齡、學歷結構合理,綜合實力較強的教學科研隊伍,全院教職工34人,其中在讀博士1人,研究生4名,中高級職稱教師7名,本科教師21名。機械工程學院以"培養一流的人才,創造一流的成果,做好一流的服務"為宗旨,堅持以人為本,教學與科研並重,加大改革力度,積極推進學院由教學型--教學研究型--研究教學型--研究型學院轉變。
11、房地產學院成立於2012年2月,2010年開始面向全國招生,作為江西渝州科技職業學院將來重點建設的骨幹工科院系之一。目前院內設置工造價 1個專業,,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健全學院專業建設,另外學院正在積極申報房地產營銷和物業管理兩個品牌專業。目前,學院已發展成為一個具有自考本科生、自考專科生以及統招專科生等多層次辦學的分院。為了進一步發展,我院提出以下建設規劃: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促進學院全面發展。加強對學院內部各學科進行拓展和改造,使我院各專業與江西省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更好地結合,推動地方經濟建設和發展。提升辦學層次、增強核心競爭力。以我院重點學科為平台,逐步提高辦學層次;同時按照引進與培養相結合的原則;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爭取在未來五年裡使我院教師結構得到較大改善,為江西省地方經濟建設培養一流的人才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創新教學模式。在現有的學科水平基礎上,我院將以培養實用性和通用性較強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高級設計類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為目的,使多數學生成為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應用型人才。
12、土木工程學院成立於2008年3月,2005年開始向全國招生,土木工程學院是江西渝州科技職業學院重點建設的骨幹工科院系之一。目前院內設置建築工程技術、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工程監理3個專業。另外,學院下設土木工程制圖教研室、工程結構教研室、工程施工教研室和建築工程實訓中心,並在校外建立了5個教學實踐基地。自辦學以來,學院始終堅持以學科建設為發展主線,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辦學目標,一路批荊斬棘,狠抓教學,勤搞科研。在全院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院規模不斷擴大,綜合辦學實力不斷增強。教學上,學院堅持以人才培養和素質教育為核心,建立了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並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而與江西省建設廳聯合舉辦的畢業生崗前資格培訓,也使大部分畢業生取得了崗位資格證書,大大提高了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13、江西渝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商務專業成立於2001年,並於2005年成立電子商務學院。在我校「立校育人、辦校為民」的辦學宗旨指導下,我院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學為中心,管理促效益、特色求發展的辦學理念。緊密結合市場需求,以就業為導向,面向我國經濟發達地區,培養具有一定理論基礎,較強實踐能力的電子商務應用型和管理型人才。 我院現開設了電子商務、市場營銷和物流管理三個專業。
14、智能電子工程學院,是學校的重點建設二級學院,吸納繼承了江西渝州電子科技學院經過幾十年發展的強勢電子專業優勢及雄厚的師資力量和教學實驗設備,並有了新的發展。現開設的專業都成為學校的重點龍頭專業。學歷層次有專科(統招),本科(自考),開設有電子、通信兩大類專業:應用電子技術(本科),電子工程(本科),應用電子技術智能電子方向(專科)、智能化產品設計(專科)、通信工程(專科)。 教學實驗設備有:多媒體教室、電工、數電模電、通信原理、3G通信、單片機、嵌入式產品開發、家電等實驗室幾十個。另有電子、通信綜合研發實驗室、生產線及實訓基地。實現課後的實驗、實訓、產品項目研發的目的,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智能電子工程學院旨在培養、掌握智能電子技術、現代通信技術及管理的工程技術應用復合型人才。 應用電子技術、通信工程等專業是學校重點精品專業,也是學院示範性重點專業。學院根據學科特點和市場的需求,重點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利用晚自習辦單片機、嵌入式產品開發、EDA培訓。強化四大職業教育特色;1、強化動手能力,培養「灰領」人才;2、實施「訂單」式教育,培養創新人才;3、堅持產、學、研相結合,培養「白領」人才;4、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培養應用型人才。 近年來出版統編教材11部,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獲江西省教學成果三等獎6項。《信號與系統》和《數字電路》等課程榮獲省精品課程稱號。學院學生連續12年在全省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中蟬聯一等獎,在全國數學建模競賽上獲得一、二等獎,在2008,2009,2010,2011年全國機器人大賽暨RoboCup杯公開賽上均獲得一、二等獎項。歷年學生就業率達98%以上。
15、 江西渝州科技職業學院財經學院是在原有的經濟管理學院的基礎上整合了電子商務學院、工商管理學院等相關分院的部分專業班級之後而新成立的一個匯集電子商務、工商企業管理、會計、物流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於一體的學院。學院成立以來,在學校「立校育人、辦校為民」的辦學宗旨指導下,我院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學為中心,以管理促效益、以特色求發展」的辦學理念,緊密結合市場需求,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根本,面向我國經濟發達地區,培養具有一定理論基礎,較強實踐能力的應用型、技能型和管理型人才。兩年以來,我院在師資力量、教學質量、科研成果、技能競賽、實驗實訓、專業建設、畢業生就業、分院文化建設等方方面面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隨著經驗的日積月累我院的辦學特色日益彰顯、辦學優勢越發凸現、辦學規模不斷擴大。今天的財經學院猶如一輪蒸蒸日上的紅日正在滿懷信心的大步跨進美好的明天創造著更加燦爛的輝煌成果。
16、培訓學院創建於一九八三年,辦學二十多年以來,以「面向社會、服務社會」為方針;以「走技能培訓之路,企業信息化加油」為經營目標。藉助於連鎖發展模式,依託江西渝州科技學院的技術背景。我院現已發展成為集家電電子產品維修、企業應用電子及電工工業技術、模具設計、計算機網路技術、硬體維護和維修等多方位、多層次培訓於一體的企業高級應用人才培訓基地。在業界具有良好信譽,已成為民辦高等學校職業培訓的先鋒。我院是勞動部門指定的職業培訓及崗前培訓的定點單位,同時,也是江西省規模最大的職業培訓基地。到目前為止,已為全國各企、事業單位、部隊、院校等培訓了60000人次的企業高薪電子工程師、計算機專業技術、模具技術等人才。 培訓學院環境優美,綠樹成蔭,運動、生活設施齊全。學校目前擁有一流的實驗室和實驗教學設備,有標准電腦教學投影,電腦網路教室及大型電腦微機室、電子數、模電實驗室、模具、數控加工中心、電工PLC實驗室等。此外,培訓學院有自己的產品生產線、系統集成部,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實踐機會。學院長期聘請相關專業的高級技術人員、技師等任教,採用以技能訓練為主,理論學習為輔的短期強化速成的教學方式。「教室就是小企業,企業也是大課堂」是我們的培訓准則。 我們承諾:充分的資源共享、完善的管理模式和立足潮頭的技術水平,必將使您在更廣的地區享受到不變的培訓服務!選擇渝工,選擇培訓,為了共同的理想我們一起努力!
歡迎報讀江西渝州科技職業學院!
『貳』 江西新余渝工學院好不好你看了就知道了!!!
楊明權從一個小小的維修員,而且身帶殘疾,做到今天渝工校長之尊已經不容易了。
我是新餘人,實話實說新余民辦學校很多,給新余經濟發展帶來了一些幫助,同時也給治安帶來了不利。我每次經過渝工那一塊都戰戰兢兢。
話說回來,民辦學校嘛,暫且不論(以渝工全國十大名辦高校之一論之可見一般),就是那些個二本、三本甚至某些一本里也是烏七八糟。
我對你表示同情,希望你潔身自好。
『叄』 江西新余渝工學院旁邊能擺地攤嗎
有渝工學院妹子的電話
『肆』 請問江西渝州科技職業學院有哪些專業
我校共有電子科技、汽車工程、抱石藝術、數控應用、工商管理、新能源、物聯網、太陽能、外國語、機電工程、房地產、土木工程、電子商務、智能化工程、財經、培訓學院主要簡介如下:
1、電子科技學院成立於 2003 年,前身是 97 年成立的電子工程系,現為我校只培養統招大專生的三個學院之一,學院現下設四個統招專業,分別是: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應用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和微電子技術,學院現有教學班級 12 個,學生 600 多人,任課教師38 人,其中正教授 2 人、副教授 8 人、講師 7 人、研究生學歷的教師 15 人,另外具有豐富實踐教學經驗的教師 6 人。現有實驗室為:大學普通物理實驗室、電工實驗室、模擬電路實驗室、數字電路實驗室、高頻電子線路實驗室、感測器實驗室、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實驗室、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室、 PLC 實驗室、家電維修實驗室、通信原理實驗室、 EDA 應用實驗室、電子測量實驗室等,另外還有 PCB 板製作中心、 SMT 貼片機生產中心、電子產品組裝中心等實訓場所。 2、汽車工程學院自2007年成立以來,逐年發展壯大,現有在校生1000餘人,常規教學班21個,主要開設專業有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電子技術、汽車營銷與後市場服務,2012年預增汽車整形技術專業。本學院擁有現代化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機房及汽車綜合實訓基地(含整車實訓室,地盤構造實訓室、電器實訓室、電控實訓室、發動機檢測與維修實訓室、塗裝實訓室)、 模數電子實驗室、PLC實驗室等,實驗實訓設備齊全,師資力量雄厚,有在職教師29人,其中中高級職稱12人,雙師型教師9人,研究生6人。3、設計師的搖籃 藝術家的殿堂抱石藝術設計學院是以國畫大師傅抱石先生名字命名的高等藝術學府,也是眾多工科院校中創辦最早的高等藝術學府之一。其前身是1995年裝潢藝術設計培訓班,1998年率先成立藝術系,2002年定名為抱石藝術設計學院。由傅二石教授擔任名譽院長,現任黨委支部書記為張培同志,院長為中國商業美術設計師、江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新余市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余周平擔任。 學院設有電腦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廣告設計與製作、環境藝術設計、裝潢藝術設計、動畫設計、音樂表演7個專業,學制三年或四年。 學院擁有獨立的教學大樓,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先進的多媒體教室、數字媒體實驗室、工作室、畫室等。在校生965人,16個班級,教師35人,其中教授6人,碩士7人,專職教師22人。 4、數控應用學院成立於2004年,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辦學規模較大、學生數量較多的院部之一,是省級重點建設專業,目前數控應用院部有在校生1600餘人,畢業生近1000餘人,他們大多在機電產品的開發生產、數控加工工藝與數控加工程序編制、數控機床操作及維修CAD/CAM技術應用等領域從事製造、應用、維修、管理等工作,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獨立工作能力。控應用學院有一支結構合理、綜合實力較強、思想素質穩定的教學科研隊伍。現有教師44人,其中具有專科以上學歷的40人,佔90.9%,具有級、中級職稱的教師26人,佔59.1%,副教授和高級工程師13人,佔29.5%,研究生7人,佔15.9%。目前數控應用學院是全校第一大系。多年來,我院廣大教職工奮力拚搏,艱苦創業,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和教學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我院實驗設備齊全,擁有江西一流的數控實訓基地,儀器設備總投入達1000餘萬元,佔地1500平方米,並引進了的CAD/CAM模擬系統、數控加工中心、快速成型機、數控銑床、數控車床、數控電火花線切割機床、數控電火花成型 機等一大批先進設備。 我院現有各類實驗室、實訓室十多個:力學實驗室、液壓實驗室、熱處理實驗室、金相實驗室、公差與配合實驗室、機械設計模型陳列室、機械制圖模型室、鉗工實訓室、數控車床實訓室、模具數控加工實訓室、CAD/CAM機房 等。此外,還建立了4個校外實訓基地,並掛牌簽約,進行了實質性的合作。5、工商管理學院自2005年成立以來,任教師3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以上職稱8人,佔比21%;博士、碩士和在讀碩士19人,佔比50%;「雙師型」教師12人,佔比31%;江西省中青年骨幹教師2人,新余市中青年骨幹教師3人,校教學名師5人。學院已形成了一支職稱、學歷都比較合理的師資隊伍。學院共有2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636人。學院辦學碩果累累,畢業生因「綜合素質高、敬業精神好、實踐能力強、上崗適應快」而深受用人單位歡迎,歷年畢業生就業率達98%以上,為社會輸送了3500多名優秀畢業生。6、隨著各國工業化進程加快,對能源需求日益增加,然而電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日益緊缺,且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太陽能等新能源成為世界經濟展望中的最具有決定性影響的五大技術領域之一,其中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是最受矚目的項目。 其所對應的相關光伏產業為新能源產業之一,受到世界各國重視,成為新興的朝陽產業,在迅猛發展,導致了全國范圍內的專業人才奇缺。新余市是目前國家唯一的新能源科技城,也正成為世界級新能源產業城,有以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一批大型新能源企業,為適應我市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抓對接、促就業、看發展,我校於二00七年十二月正式成立新能源工程學院,旨在培養新能源企業及相關行業的高新技術人才,解決行業人才資源短缺問題為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服務。 新余市有亞洲最大的新能源企業——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可作為校外定點實訓基地。該專業學生大部分採用訂單式校企聯合培養方式,就業發展前景非常看好!業內人士指出該專業正成為社會最熱門專業和高薪專業,且有長遠的巨大的發展空間。目前我院是教育部高等學校高職高專能源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新能源分委員會委員單位,同時也是江西省高職高專教育教材建設新能源專業委員會委員單位、新余市新能源協會會員單位。學院現有在校學生2400餘人,專職教師60餘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職稱8人,碩士研究生18人,雙師型教師15人。並且為了滿足企業對專業人才的實際需要,我們還聘請了新能源企業各部門的工程技術人員來校授課指導
7、物聯網工程學院是我校重點工科學院,經過近二十年的建設和發展,學院的規模逐漸擴大,現有專業教師30多名(不包括基礎課教師),其中研究生15人,副高以上達20,雙師素質教師超過50,此外還從行業企業特聘富有經驗兼職教師多名。近年來本分院承擔院級以上科技/教改課題項目8項;主編主審國家級高職高專教材13本、參編多本。現有物聯網應用技術、軟體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移動雲計算等多個專業以及11個專業方向。擁有物聯網實驗室、計算機安裝維護、多媒體技術、ERP、軟體工程、網路技術等10個專業實驗室,兩個研發和培訓中心。並與企業共建校外實驗實訓與培訓基地8個。(1)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培養具備物聯網專業知識和計算機軟體方面的基礎理論,掌握從事物聯網設計與開發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熟悉國家信息產業的政策和法規,適應物聯網設計、維護、營銷、服務需要的高級應用型技術與管理人才。 本專業的主幹課程有:模擬電路與數字電路,物聯網與射頻識別(RFID)技術,短距離無線通訊和無線網路基礎,物聯網組網技術,嵌入式系統,感測器原理及應用,面向對象程序設計,二維條碼技術,多媒體技術等。 (2)軟體技術專業:本專業要求掌握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計算機編程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會熟練使用國際上最新的流行軟體開發環境與工具,熟悉國際軟體開發規范,具備較強的軟體開發實踐能力和良好的軟體工程素養。 本專業的主幹課程有:《Delphi程序設計》、《軟體工程 》 、《Visual Basic程序設計》、《C 程序設計》、《VC 程序設計》、《C#》、《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路技術》、《軟體測試》、《計算機安全技術》、《數據結構》、《計算機英語》、《Java語言程序設計》《VC .n et》、《XML程序設計》、《資料庫應用技術》 、《Photoshop》 、《ASP.net》等。 3)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培養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和技術實力,掌握計算機網路技術,網路規劃設計,網路設備的安裝、測試和維護的能力,具備網路信息系統開發能力並獲得相應職業證書的高級人才。 本專業的主幹課程有:《RFID與物聯網》、《網路操作系統》、《計算機網路構建技術》、《數字電路》、《計算機網路工程》、《ASP.net》、《網頁設計與製作》、《計算機網路技術》、《資料庫技術》、《計算機組裝與維護》、《VC .net》、《AutoCAD》、《多媒體技術》、《VC 程序設計》、《虛擬與現實程序設計》、《計算機安全技術》等。 (4)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以培養高、中級計算機技術人才為目標,使其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並能系統的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實的計算機基礎知識、計算機專業知識和較強的計算機辦公自動化、資料庫等常用軟體應用能力。本專業的主幹課程有:《物聯網與電子產品代碼設計》、《ASP.net》、《計算機組成原理》、《單片機》、《數字電路》、《網頁設計與製作》、《數據結構》、《C語言程序設計》、《Java語言程序設計》、《Flash》、《Photoshop》、《AutoCAD》、《3DMAX》、《多媒體技術》、《VC 程序設計》、《虛擬與現實程序設計》、《計算機安全技術》等。 (5)計算機及應用專業(雲計算方向):培養具有雲計算服務端和各類終端技術開發能力的實用型工程師及移動項目管理高級人才。 本專業的主幹課程有:移動雲計算服務端技術、移動雲計算客戶端開發方法、、基於iPhone平台的移動雲計算開發 、基於Linux OS平台的移動雲計算開發、J2ME手機高級編程、Cocoa及Xcode 手機高級編程、移動雲安全與隱私、基於移動雲計算的用戶界面開發、手持設備開發環境導論、基於移動雲計算的移動增值服務概論等8、--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江西太陽能高級職業學校簡介 江西太陽能高級職業學校前身是新余市渝州高級職業學校,隸屬於江西渝州科技職業學院,始創於1983年, 1999年經省教委批准成為省級示範性職業學校,2005年初經省教育廳批准為省級重點中專,2006年經教育部下文批准為國家級重點中專。為滿足新余打造「世界硅都」對人才的旺盛需求,2008年新余市渝州高級職業學校更名為江西太陽能高級職業學校。擁有獨立校園150餘畝。學校已發展成為江西省重要的中級應用型、技能型人才輸出基地,形成了著名的「新余現象,渝州效應」。——延續神話,創造夢想。學校坐落在江西省新余市。新余東靠上海,南接廣東,西通長沙,北至武漢,地理位置優越,是江西城鎮化水平、生活水準最高的城市,是國畫大師傅抱石的故鄉和「仙女下凡」神話的發源地。近年來,新余努力打造江西亞中心城市,鋼鐵、新能源、新材料三大產業異軍突起,世界「矽片之都」、 「江西矽谷」初見雛形。現代技術與傳統文化對接,高新產業與國粹精髓融匯,讓你學有所成,學有所用。——觀念前沿,碩果累累。學校實施「多元智能」的辦學理念, 即「個性化素質教育」,承認個性差異,珍重個性特點,張揚個性優勢,強化個性素質,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學生主觀能動性。連續10年蟬聯江西省電子、電腦大賽團體總分第一名。多人在教育部組織的徵文比賽中獲獎。參加全國院校風采大賽,獲省級獎8人,銅獎4人。董事長楊名權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個人」稱號。——名師執教,人才輩出學校已培養了5萬余名中級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創造了就業率100%的奇跡。學校造就了十幾位億萬富翁及一批擁有千萬元資產的企業家。涌現了名聞遐邇的「首屆中國十大就業之星」黃帥民,倍受國家領導人贊譽的IT軟體大王劉東華。這是因材施教的升華,以人為本的到位,素質教育的創舉,人人成才的奇跡。 ——品牌效應,享譽神州。2005年,中央電視台以《民校奇跡》為題專題報道了學校。2006年,中國第一大報《人民日報》兩次報道了學校。2004年,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視察學校,高度評價了學校的工作。2005年,全國民辦中等職業教育工作經驗交流會分會場設在學校,教育部部長周濟蒞臨學校視察。此後,「渝工旋風」迅猛刮向全國,學校成為江西乃至全國矚目的亮點——依託高職,優勢獨特。學校附屬於江西渝州科技職業學院。學院實行大專、中專雙輪驅動,高級、中級人才並重的發展戰略,學校可以全方位共享高職優質教育資源,形成了獨特的教育優勢。學院佔地面積2060畝,綠化面積佔50%,水域面積佔15%,享有「江南高校生態人文校園新景觀」之美稱。 ——平民學校,以人為本。學校已建立了完善的學費減收和免收制度,每年安排不低於事業收入5%的經費,對貧困家庭學生,特別是孤殘學生、單親貧困家庭學生、父母喪失勞動能力學生、少數民族學生及烈士子女、優撫家庭子女、四川災區學生等實行學費減免。今後,我校將加大對特困學生 「獎、助、補、減、免」的力度。通過安排一些學生到食堂打工等形式,進一步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確保完成學業。 9、我院外語系以培養高層次專科職業外語人才為目標,設有商務英語、法語、日語三個專業。一、培養目標與課程設置商務英語專業通過教學、技能訓練和綜合素質強化等措施,培養學生成為應用型的國際商務英語人才。本專業設置的主要課程:鄧小平理論、德育、體育、計算機應用、漢語公文寫作、國際市場營銷、國際商法、國際貿易實務、英語精讀、英語泛讀、英語聽說、英語翻譯、英美概況、商務英語聽說、電子商務等等。通過培養,學生畢業後應達到的資質條件是:具備較豐富的從事國際商務工作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功底和較強的語言應用能力;具有良好的專業素質。日語專業通過教學、技能訓練和綜合素質強化等措施,培養學生成為應用型的德語人才。本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鄧小平理論、德育、體育、計算機應用、漢語公文寫作、國際貿易、英語、日語基礎、日本國概況、日語精讀、日語泛讀、聽力、口語、寫作、翻譯等課程等等。通過培養,學生畢業後應達到的資質條件是:具備豐富的從事相應國際、國內業務工作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扎實的日語語言功底和較強的語言應用能力。法語專業通過教學、技能訓練和綜合素質強化等措施,培養學生成為應用型的法語人才。本專業設置的主要課程:鄧小平理論、德育、體育、計算機應用、漢語公文寫作、國際貿易、英語、法語基礎、法語概論、法語精讀、法語泛讀,以及法語口語、法語聽力、法語寫作、法語翻譯等等。通過培養,學生畢業後應達到的資質條件是:具備豐富的從事相應國際國內業務工作的法語基礎理論和法語專業知識;具有扎實的法語語言功底和較強的語言應用能力。
10、江西渝州科技職業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成立於2006年4月,是由原機電工程學院和數控應用學院14個班組成,現有09級數控統招2個班、機電統招3個班、汽車統招2個班、模具統招2個班和10級數控統招1個班、汽車統招3個班、機電統招2個班、模具統招1個班組成,共計學生800餘人。本學院開設汽車服務與營銷、汽車電子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等7個專業,擁有獨立的汽車檢測與維修實訓基地,其中有桑塔納2000整車電路實驗台、汽車空調實驗台、自動變速器實驗台、點火系統示教板、後橋驅動系統、發動機解剖模型、ABS防抱死制動系統示教板,能同時容納70~80多人培訓。數控專業有數控實訓基地,其中有G-CN6135A數控車床12台、CTW320TB線切割機床4台、CTE3002K電火花機床4台、VDL6000加工中心機床2台、HEO-215實驗台4台、XKN713數控銑床13台、XKN714數控銑床1台。還有金工實訓基地,其中有通用車床10台、銑床12台、磨床5台、注塑機1台。機電專業有現代化的機、光、電一體化實驗室,可同時容納100~120人實訓實習。學院擁有年齡、學歷結構合理,綜合實力較強的教學科研隊伍,全院教職工34人,其中在讀博士1人,研究生4名,中高級職稱教師7名,本科教師21名。機械工程學院以"培養一流的人才,創造一流的成果,做好一流的服務"為宗旨,堅持以人為本,教學與科研並重,加大改革力度,積極推進學院由教學型--教學研究型--研究教學型--研究型學院轉變。11、房地產學院成立於2012年2月,2010年開始面向全國招生,作為江西渝州科技職業學院將來重點建設的骨幹工科院系之一。目前院內設置工造價 1個專業,,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健全學院專業建設,另外學院正在積極申報房地產營銷和物業管理兩個品牌專業。現有10、11級學生近一千人。目前,學院已發展成為一個具有自考本科生、自考專科生以及統招專科生等多層次辦學的分院。為了進一步發展,我院提出以下建設規劃: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促進學院全面發展。加強對學院內部各學科進行拓展和改造,使我院各專業與江西省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更好地結合,推動地方經濟建設和發展。提升辦學層次、增強核心競爭力。以我院重點學科為平台,逐步提高辦學層次;同時按照引進與培養相結合的原則;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爭取在未來五年裡使我院教師結構得到較大改善,為江西省地方經濟建設培養一流的人才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創新教學模式。在現有的學科水平基礎上,我院將以培養實用性和通用性較強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高級設計類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為目的,使多數學生成為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應用型人才。12、土木工程學院成立於2008年3月,2005年開始向全國招生,土木工程學院是江西渝州科技職業學院重點建設的骨幹工科院系之一。目前院內設置建築工程技術、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工程監理3個專業。另外,學院下設土木工程制圖教研室、工程結構教研室、工程施工教研室和建築工程實訓中心,並在校外建立了5個教學實踐基地。自辦學以來,學院始終堅持以學科建設為發展主線,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辦學目標,一路批荊斬棘,狠抓教學,勤搞科研。在全院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院規模不斷擴大,綜合辦學實力不斷增強。現有09、10、11級學生近兩千人。 由於學院對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視,目前已形成了一支「師德高尚、治學嚴謹、結構合理、富有活力、勇於創新」的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54人,兼職教師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高級工程師2人,在讀博士1人,研究生4人。教學上,學院堅持以人才培養和素質教育為核心,建立了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並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而與江西省建設廳聯合舉辦的畢業生崗前資格培訓,也使大部分畢業生取得了崗位資格證書,大大提高了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13、江西渝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商務專業成立於2001年,並於2005年成立電子商務學院。在我校「立校育人、辦校為民」的辦學宗旨指導下,我院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學為中心,管理促效益、特色求發展的辦學理念。緊密結合市場需求,以就業為導向,面向我國經濟發達地區,培養具有一定理論基礎,較強實踐能力的電子商務應用型和管理型人才。 我院現開設了電子商務、市場營銷和物流管理三個專業,擁有現代化多媒體階梯教室兩個,計算機實驗室3個,共用網路實驗室1個,大一、大二、大三總共在校師生人數共計2500餘人。電子商務學院現共有教師70餘人,其中副教授以上8人,碩士研究生6人,在讀研究生5人,講師14人,另外聘請了客座教授3人14、智能電子工程學院,是學校的重點建設二級學院,吸納繼承了江西渝州電子科技學院經過幾十年發展的強勢電子專業優勢及雄厚的師資力量和教學實驗設備,並有了新的發展。現開設的專業都成為學校的重點龍頭專業。學歷層次有專科(統招),本科(自考),在校生有1200多人。開設有電子、通信兩大類專業:應用電子技術(本科),電子工程(本科),應用電子技術智能電子方向(專科)、智能化產品設計(專科)、通信工程(專科)。 學院擁有一批長期從事電子與通信專業教學和研究的教師隊伍:師資結構老、中、青比例2:5:3,重點專業課程由經驗豐富的老教授,中青年骨幹教師承擔。副教授職稱以上有8名(其中有2名正教授)、碩士學歷教師有10名、雙師型講師12名、其餘14名是本科學歷教師、還聘請了多名客座教授。 教學實驗設備有:多媒體教室、電工、數電模電、通信原理、3G通信、單片機、嵌入式產品開發、家電等實驗室幾十個。另有電子、通信綜合研發實驗室、生產線及實訓基地。實現課後的實驗、實訓、產品項目研發的目的,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智能電子工程學院旨在培養、掌握智能電子技術、現代通信技術及管理的工程技術應用復合型人才。 應用電子技術、通信工程等專業是學校重點精品專業,也是學院示範性重點專業。學院根據學科特點和市場的需求,重點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利用晚自習辦單片機、嵌入式產品開發、EDA培訓。強化四大職業教育特色;1、強化動手能力,培養「灰領」人才;2、實施「訂單」式教育,培養創新人才;3、堅持產、學、研相結合,培養「白領」人才;4、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培養應用型人才。 近年來出版統編教材11部,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獲江西省教學成果三等獎6項。《信號與系統》和《數字電路》等課程榮獲省精品課程稱號。學院學生連續12年在全省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中蟬聯一等獎,在全國數學建模競賽上獲得一、二等獎,在2008,2009,2010,2011年全國機器人大賽暨RoboCup杯公開賽上均獲得一、二等獎項。歷年學生就業率達98%以上。 15、 江西渝州科技職業學院財經學院是在原有的經濟管理學院的基礎上整合了電子商務學院、工商管理學院等相關分院的部分專業班級之後而新成立的一個匯集電子商務、工商企業管理、會計、物流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於一體的學院。學院成立以來,在學校「立校育人、辦校為民」的辦學宗旨指導下,我院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學為中心,以管理促效益、以特色求發展」的辦學理念,緊密結合市場需求,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根本,面向我國經濟發達地區,培養具有一定理論基礎,較強實踐能力的應用型、技能型和管理型人才。兩年以來,我院在師資力量、教學質量、科研成果、技能競賽、實驗實訓、專業建設、畢業生就業、分院文化建設等方方面面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隨著經驗的日積月累我院的辦學特色日益彰顯、辦學優勢越發凸現、辦學規模不斷擴大。16、培訓學院創建於一九八三年,辦學二十多年以來,以「面向社會、服務社會」為方針;以「走技能培訓之路,企業信息化加油」為經營目標。藉助於連鎖發展模式,依託江西渝州科技學院的技術背景。我院現已發展成為集家電電子產品維修、企業應用電子及電工工業技術、模具設計、計算機網路技術、硬體維護和維修等多方位、多層次培訓於一體的企業高級應用人才培訓基地。在業界具有良好信譽,已成為民辦高等學校職業培訓的先鋒。我院是勞動部門指定的職業培訓及崗前培訓的定點單位,同時,也是江西省規模最大的職業培訓基地。到目前為止,已為全國各企、事業單位、部隊、院校等培訓了60000人次的企業高薪電子工程師、計算機專業技術、模具技術等人才。 培訓學院環境優美,綠樹成蔭,運動、生活設施齊全。學校目前擁有一流的實驗室和實驗教學設備,有標准電腦教學投影,電腦網路教室及大型電腦微機室、電子數、模電實驗室、模具、數控加工中心、電工PLC實驗室等。此外,培訓學院有自己的產品生產線、系統集成部,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實踐機會。學院長期聘請相關專業的高級技術人員、技師等任教,採用以技能訓練為主,理論學習為輔的短期強化速成的教學方式。「
『伍』 江西新余中山學院和江西新余渝工學院哪個好
我也是江西的,我說這2個都差不多!!關鍵在於你自己!!不能說本科出來的學生就一定個個比專科的強!!關鍵在於自己!!
『陸』 為什麼新余有(渝州)這個詞的說法,比如渝州大橋啊,渝州科技職業學院啊,
新余江西重要工業城市,位於江西中部,地處南昌、長沙兩座省會城市之間,是江西最年輕的一座工業城市。簡稱「渝」
新余市歷史悠久。在市區東北部拾年山原始社會遺址出土的大量石器、陶器表明,遠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先人就在這里繁衍生息。
春秋時期屬吳國,吳國大帥孫武在今湘贛地區大敗楚軍。
秦屬九江郡。漢為豫章郡宜春縣境。
三國吳寶鼎二年(267年)析宜春縣置新渝縣,屬安成郡。因主川袁河中游原稱渝水得名。
南北朝時,新喻縣人口超過5萬,成為南方的幾個中心城市之一。
渝洲大橋
隋開皇九年(589年)省入吳平縣,十一年吳平縣並入宜春縣,十八年復置新渝縣,屬袁州;大業三年(607年)屬宜春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撤縣,分新渝東北部置始平縣(臨平),縣西南地域為西吳州。武德七年始平、西吳州俱廢,復置新渝縣。天寶元年(742年)縣名因傳寫之誤將渝改為喻,以後相承作喻。屬宜春郡;乾元元年(758年)屬袁州。
宋淳化三年(992年)屬臨江軍。
元元貞元年(1295年)升為新喻州,屬臨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