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網路安全事件處置時間
0到12小時內,網路安全處理時間是由管理人員進行參與和評定的。
❷ 07到09年有哪些網路安全攻擊事件
瑞星殺毒 有漏洞掃描的 漏洞掃描器是一種自動檢測遠程或本地主機安全性弱點的程序。通過使用漏洞掃描器,系統管理員能夠發現所維護的Web伺服器的各種TCP埠的分配、提供的服務、Web服務軟體版 本和這些服務及軟體呈現在Internet上的安全漏洞。從而在計算機網路系統安全保衛戰中做到「有的放矢」,及時修補漏洞,構築堅固的安全長城。 1.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21世紀的地球人已經生活在信息時代。20世紀人類兩大科學技術成果--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均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Internet把"地球村"的居民緊密聯系在一起,"天涯若比鄰"已然成為現實。互聯網之所以能這樣迅速蔓延,被世人接受,是因為它具備特有的信息資源。無論對商人、學者,還是對社會生活中的普通老百姓,只要你進入網路的世界,就能找到其隱藏的奧妙,就能得到你所需要的價值,而這其中種種的人類社會活動,它們的影響又是相互的。近年來Internet的迅速發展,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全新的感受,"網路生存"已經成為時尚,同時人類社會諸如政治、科研、經濟、軍事等各種活動對信息網路的依賴程度已經越來越強,"網路經濟"時代已初露端倪。 然而,網路技術的發展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安全隱患,尤其是Internet和Intranet的飛速發展對網路安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技術是一把雙刃劍,不法分子試圖不斷利用新的技術伺機攻入他人的網路系統,而肩負保護網路安全重任的系統管理員則要利用最新的網路技術來防範各種各樣的非法網路入中形 J率狄丫 礱鰨 孀嘔チ 娜漲髕占埃 諢チ 系姆缸鍩疃 蒼嚼叢蕉啵 乇鶚荌nternet大范圍的開放以及金融領域網路的接入,使得越來越多的系統遭到入侵攻擊的威脅。但是,不管入侵者是從外部還是從內部攻擊某一網路系統,攻擊機會都是通過挖掘操作系統和應用服務程序的弱點或者缺陷來實現的,1988年的"蠕蟲事件" 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目前,對付破壞系統企圖的理想方法是建立一個完全安全的沒有漏洞的系統。但從實際上看,這根本是不可能的。美國Wisconsin大學的Miller給出一份有關現今流行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的研究報告,指出軟體中不可能沒有漏洞和缺陷。因此,一個實用的方法是,建立比較容易實現的安全系統,同時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建立相應的安全輔助系統,漏洞掃描器就是這樣一類系統。就目前系統的安全狀況而言,系統中存在著一定的漏洞,因此也就存在著潛在的安全威脅,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根據具體的應用環境,盡可能地早地通過網路掃描來發現這些漏洞,並及時採取適當的處理措施進行修補,就可以有效地阻止入侵事件的發生。因此,網路掃描非常重要和必要。 .漏洞掃描器概述 漏洞掃描器是一種自動檢測遠程或本地主機安全性弱點的程序。通過使用漏洞掃描器,系統管理員能夠發現所維護的Web伺服器的各種TCP埠的分配、提供的服務、Web服務軟體版本和這些服務及軟體呈現在Internet上的安全漏洞。從而在計算機網路系統安全保衛戰中做到"有的放矢",及時修補漏洞,構築堅固的安全長城。 按常規標准,可以將漏洞掃描器分為兩種類型:主機漏洞掃描器(Host Scanner)和網路漏洞掃描器(Network Scanner)。主機漏洞掃描器是指在系統本地運行檢測系統漏洞的程序,如著名的COPS、tripewire、tiger等自由軟體。網路漏洞掃描器是指基於Internet遠程檢測目標網路和主機系統漏洞的程序,如Satan、ISS Internet Scanner等。 本文針對目前TCP/IP網路和各種網路主機的安全現狀,設計並實現了一個網路漏洞掃描器,在實際使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網路漏洞掃描器的設計 3.1 網路漏洞掃描器的總體結構
❸ 列舉近兩年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給電子商務帶來的重大事故
1)源代碼被盜事件。
2)重大黑客攻擊事件。
3)惡意軟體肆虐事件。
4)信息泄密事件。
5)重大漏洞事件 。
6)操作系統安全事件。
❹ 網路信息安全事件的案例有哪些
2013年國內外網路安全典型事例
【案例1-1】美國網路間諜活動公諸於世。2013年6月曾經參加美國安全局網路監控項目的斯諾登披露「棱鏡事件」,美國秘密利用超級軟體監控網路、電話或簡訊,包括谷歌、雅虎、微軟、蘋果、Facebook、美國在線、PalTalk、Skype、YouTube等九大公司幫助提供漏洞參數、開放伺服器等,使其輕而易舉地監控有關國家機構或上百萬網民的郵件、即時通話及相關數據。據稱,思科參與了中國幾乎所有大型網路項目的建設,涉及政府、軍警、金融、海關、郵政、鐵路、民航、醫療等要害部門,以及中國電信、聯通等電信運營商的網路系統。
【案例1-2】我國網路遭受攻擊近況。根據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CNCERT抽樣監測結果和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發布的數據,2013年8月19日至8月25日一周境內被篡改網站數量為5470個;境內被植入後門的網站數量為3203個;針對境內網站的仿冒頁面數量為754個。被篡改政府網站數量為384個;境內被植入後門的政府網站數量為98個;針對境內網站的仿冒頁面754個。感染網路病毒的主機數量約為69.4萬個,其中包括境內被木馬或被僵屍程序控制的主機約23萬以及境內感染飛客(Conficker)蠕蟲的主機約46.4萬。新增信息安全漏洞150個,其中高危漏洞50個。更新信息:
【案例1-3】據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CNCERT)的數據顯示,中國遭受境外網路攻擊的情況日趨嚴重。CNCERT抽樣監測發現,2013年1月1日至2月28日,境外6747台木馬或僵屍網路控制伺服器控制了中國境內190萬余台主機;其中位於美國的2194台控制伺服器控制了中國境內128.7萬台主機,無論是按照控制伺服器數量還是按照控制中國主機數量排名,美國都名列第一。
【案例1-4】中國網路安全問題非常突出。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應用的快速發展,中國大陸地區互聯網用戶數量急劇增加。據估計,到2020年,全球網路用戶將上升至50億戶,移動用戶將上升100億戶。我國2013年互聯網用戶數將達到6.48億,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達到4.61億。網民規模、寬頻網民數、國家頂級域名注冊量三項指標仍居世界第一,互聯網普及率穩步提升。然而各種操作系統及應用程序的漏洞不斷出現,相比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網路安全技術、互聯網用戶安全防範能力和意識較為薄弱,極易成為境內外黑客攻擊利用的主要目標。
❺ 信息安全的2014年信息安全大事件
1月,中國互聯網出現大面積DNS解析故障
2月,維護網路安全首次被列入政府工作報告
3月,攜程「安全門」敲響網路消費安全警鍾
4月,微軟停止XP支持,影響兩億國內用戶
5月,山寨網銀及山寨微信大量竊取網銀信息
6月,免費Wi-Fi存陷阱,竊取用戶手機敏感信息
7月,蘋果承認iPhone存在「安全漏洞」
8月,「XX神器」安卓系統手機病毒在全國蔓延
9月,2014年中國互聯網安全大會(ICS)召開
10月,2014中國網路安全大會(NSC2014)召開
11月,首屆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活動舉辦
12月,86萬條簡歷數據因某招聘網站漏洞而被泄露
❻ 2007年至2009年國際上有哪些重大的網路攻擊事件
中國紅客聯盟對日本網站發動「攻擊」 作者:佚名 新聞來源:不詳 點擊數:34 更新時間:2010-9-14 中國紅客聯盟對日本網站發動「攻擊」 9月13日消息稱,「中國紅客聯盟」12日發出公告,將於9月18日對日本各大政府機構網站進行「攻擊」。同時稱,中國黑客向日網站發動「攻擊」是中國民眾「為了表達對日本政府非法扣押我漁船船長的不滿」。 記者隨後找到了「中國紅客聯盟」的官方網站以及日媒體聲稱的所謂「攻擊公告」。 「公告」稱,「將號召廣大愛國青年,廣大電腦愛好者,廣大黑客技術人員,於9月18日對日本發動網路『作戰』」。該公告了還列出了主要的「進攻目標」,其中包括「癱瘓日本各大幹線路由器」,和對日本首相官邸,日本海上保安廳在內的各大政府及商業網站發起「進攻」。據稱,「中國紅客」還會組織安全技術小組「對日本各大網站掛上旗幟,癱瘓日本伺服器,刪除數據,給日本來一次沉重的打擊」。 同時該「聯盟」在公告中稱要「用我們的方式,用我們的思想,反對日本扭曲歷史文化」,還將對日本環球影城,東京迪斯尼樂園等文化設施官方網站發起「攻擊」。
❼ 2014年國內重大的信息安全時間有哪些
1月26日,央視曝光了支付寶找回密碼功能存在系統漏洞。由於此前支付寶泄密事件導致的信息泄漏,不法分子以此尋找受害人信息,通過找回密碼來獲得用戶支付寶訪問許可權,從而將支付寶的錢款轉走。
3月22日,烏雲漏洞平台發布消息稱,攜程網用戶支付信息出現漏洞,漏洞泄露的信息包括用戶的姓名、身份證號碼、銀行卡卡號、銀行卡CVV碼(即卡號、有效期和服務約束代碼生成的3位或4位數字)以及銀行卡6位Bin(用於支付的6位數字)等。
4月8日,微軟公司在向2億多用戶發布通牒100天後,停止了對Windows XP系統提供技術支持。微軟表示,Windows XP的運行環境存在很大的漏洞,微軟發布的補丁不能有效抑制病毒的攻擊,因此不斷在其官網上告知用戶可能承受一些風險。2億多Windows XP用戶在失去了保護傘後,陷入「裸奔」狀態,電腦安全隱患增加。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張峰表示Windows XP停止服務直接關繫到廣大用戶的信息安全和利益,XP用戶將面臨安全威脅。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也表示,Windows XP停止服務是一個「重大的信息安全事件」。
就在Windows XP系統停止服務的當天,全球互聯網通行的安全協議OpenSSL曝出本年度最嚴重的漏洞。據悉,利用該漏洞黑客坐在自家的電腦前,就可以實時獲取到很多https開頭網址的用戶登錄賬號密碼。
5月11日,烏雲漏洞平台率先披露了UC瀏覽器存在可能導致用戶敏感數據泄漏的漏洞。漏洞提交者稱,通過該漏洞,只要用戶通過UC瀏覽器搜索並登錄人人、新浪微博等網站,其提交的用戶信息和密碼都有可能被黑客截取。
5月14日,網路安全平台烏雲網爆出小米論壇存在用戶資料泄露,泄露涉及800萬小米論壇注冊用戶,並建議用戶修改密碼。隨後,小米公司相關負責人確認,數據泄露事件確有發生。
6月,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了黑客通過公共場所免費WIFI誘導用戶鏈接而獲取手機中銀行卡、支付寶等賬戶信息從而盜取資金的消息,引發了網民對於免費WIFI安全性的擔憂。
❽ 誰知道08年以來全球發生的重大網路安全事件或計算機安全事件
好象沒有什麼大的事件!
最大的時間就是三鹿奶粉的網站被黑掉了!
搞黑的現在越來越平靜了!
❾ 有哪些影響互聯網界的重大安全事件
震驚網路的熊貓燒香病毒。
十四年前,中國駭客whboy(李俊)發布熊貓燒香病毒,因中毒電腦桌面上出現「熊貓燒香」圖案名噪一時,這也成為了當時一度讓人談網色變的病毒。
熊貓燒香病毒可通過感染系統的*.exe、*.com、*.pif、*.src、*.html、*.asp文件,導致打開網頁文件時IE自動跳轉到指定病毒網址中下載病毒,同時出現藍屏、頻繁重啟以及系統硬碟中數據文件被破壞等現象。
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熊貓燒香感染門戶網站、擊潰數據系統、導致網路癱瘓,在全國范圍內帶來了無法估量的損失,「熊貓燒香」已經永遠停留在十幾年前。
總結如下:
如今看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變革,熊貓燒香跟今天的勒索病毒、木馬、黑客攻擊等帶來的危害完全不能相比,但該病毒卻是國內民眾第一次對計算機病毒的危害有了真實的感受,因此成為病毒史上的經典案例,對國內未來的網路安全發展起到了推動和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