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結合該事件,談談作為公職人員,在自媒體時代如何提高自我防範意識
為一個公職人員在進行自我防範的時候,首先要意識到安全是保密是一個基本原則,並且在日常交往的時候不能在網路上隨便發表一些不實的言論。
㈡ 如何增強網路安全意識
加強法律監管勢在必行。
目前我國互聯網的相關法律法規還比較欠缺,相關部門應根據網路體系結構以及網路安全的特點,盡快建立比較完善的網路應急體系,為破解網路安全難題提供法律方面的依據。
網路安全架構的建設刻不容緩。
構建一個比較完善的網路安全架構,不僅要從技術方面保障網路系統的安全性,還要加強對網路安全問題的監管,為用戶創造一個良好的網路環境,盡可能預防網路安全事故的發生。
網民個人安全意識亟待提高。
現實生活中,很多網路完全事故的發生,都是因為網民自身安全意識過低,使得不法分子鑽了空子。因此,廣大網民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網路安全意識,豐富自己的網路安全知識,以不變應萬變,避免掉入不法分子處心積慮設置的網路「陷阱」中。
㈢ 網路時代的信息安全的有關內容
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即寄生系統的機密性,真實性,完整性,未經授權的復制和安全性。
信息系統安全包括:
(1)物理安全。物理安全主要包括環境安全,設備安全和媒體安全。處理秘密信息的系統中心房間應採取有效的技術預防措施。重要系統還應配備保安人員以進行區域保護。
(2)操作安全。操作安全性主要包括備份和恢復,病毒檢測和消除以及電磁兼容性。應備份機密系統的主要設備,軟體,數據,電源等,並能夠在短時間內恢復系統。應當使用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的防病毒和防病毒軟體及時檢測和消毒,包括伺服器和客戶端的病毒和防病毒軟體。
(3)信息安全。確保信息的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不可否認性是信息安全的核心任務。
(4)安全和保密管理。分類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和保密管理包括三個方面:管理組織,管理系統和各級管理技術。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機構,建立安全保障管理人員,建立嚴格的安全保密管理體系,運用先進的安全保密管理技術,管理整個機密計算機信息系統。
(3)自媒體時代網路安全意識擴展閱讀:
提升信息安全的技術方法
(1)信息流通過程中加密:通常信息在流通過程中,沒有安全措施,易失竊,毫無安全性可言。通過加密等技術的使用,大大減小信息在流通中失竊的機率。
例如,保密線路應用在有線通信中;激光通信等技術應用在無線通信中,這都是比較有效的防竊措施。
(2)電磁輻射控制技術在計算機中的應用:由於電磁輻射的存在,計算機上的信息,在較遠的地方使用相關專用的設備。
經分析技術就可以直接接收,擁有高超技術的黑客通過對電磁輻射的分析,竊取一些加密信息內容。
(3)防火牆的設置:防火牆是一種軟體的防護形式。防火牆有自己的防護條例,對通信數據的來源和途徑進行檢測,對於危險的網站或信息,會自動防禦,其防禦效果還是不錯的。
但從其防護方式上看,它是一種比較被動的防禦方式,只有外面有進攻,它才能發揮作用。
㈣ 自媒體時代 民政如何應對網路輿情
1.強化網路行業自律和網路倫理道德建設。道德約束作為一種軟約束,能夠幫助網路行為主體樹立正確的網路道德觀,實現網路行為主體從他律到自律的轉變,也就能從根本上解決各種網路問題。一是強化網路行業自律就是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管理職能,促進行業健康發展。要加強行業規范建設,制定健全的行業規范,充分發揮中國網路協會、中國軟體協會等行業組織的作用,並不斷完善網路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嚴格規范信息網路行業的從業行為。二是強化網路倫理道德建設,培育成熟網民。要高度重視網路道德的教育、培養和規范,在網上大力傳播先進文化、核心價值觀、社會正氣,建立網路倫理准則,建設網路道德,明確網民的道德義務,加強自我約束,提高辨別真偽的能力,自覺抵制不良信息的侵擾。
2.加強自媒體相關法制建設。在自媒體時代,法律是規制網路輿情最有效的手段。當前,應該從立法、普法、執法兩個方面加強法制建設,以法治網,凈化網路空間。(1)立法部門應完善自媒體相關的法律法規。結全我國國情和國外成功經驗,建立健全與自媒體相關的法律體系,一方面要切實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並明確區分隱私、非隱私信息類型,依法維護網上言論自由、保護網路隱私。另一方面要倡導公民理性表達自身訴求,依法追究危害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個人權益等行為的法律責任。同時要合理可行地確定網路媒體的責任和監督義務,協助相關部門依法打擊違法行為,加強其社會責任感。(2)加大法律普及力度,培育網民的法治意識。及時做好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工作,在網路社會里形成自覺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增強人們的網路法律素質,共同建設文明、綠色網路。(3)嚴格執法,加強執法監督,提高執法人員素質。依法打擊在網路上惡意製造和傳播網路謠言、惡意攻擊他人等不負責任的行為,同時加強對網路執法情況以及執法人員的監督,並持續不斷對執法人員進行學習培訓,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㈤ 毛概論題 自媒體時代的國家意識形態安全
自媒體時代
國家意識形態安全
需要加強道德教育
㈥ 如何增強網路安全意識
1、加強法律監管勢在必行。目前我國互聯網的相關法律法規還比較欠缺,相關部門應根據網路體系結構以及網路安全的特點,盡快建立比較完善的網路應急體系,為破解網路安全難題提供法律方面的依據。
2、網路安全架構的建設刻不容緩。構建一個比較完善的網路安全架構,不僅要從技術方面保障網路系統的安全性,還要加強對網路安全問題的監管,為用戶創造一個良好的網路環境,盡可能預防網路安全事故的發生。
3、網民個人安全意識亟待提高。現實生活中,很多網路完全事故的發生,都是因為網民自身安全意識過低,使得不法分子鑽了空子。因此,廣大網民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網路安全意識,豐富自己的網路安全知識,以不變應萬變,避免掉入不法分子處心積慮設置的網路「陷阱」中。
㈦ 網民要如何樹立網路法律意識
首先,應當摒棄「網路虛擬空間的言論不用負法律責任」的錯誤觀念。網路雖然被視為虛擬世界,但並非法治真空地帶,仍然是現實社會的組成部分,自然要受法律規范的制約。
網路是言論自由的表達途徑,但任何自由都是有其法律邊界的,這一邊界就是不得損害國家安全、社會公共秩序和他人的名譽、財產等合法權益,這是中外法律規定的共識。突破法律邊界的網路謠言,不但可能引起民事法律責任,還可能引起行政法律責任乃至刑事責任。
其次,應當摒棄「只要不是謠言的始作俑者,傳謠沒關系」的錯誤觀念。
(7)自媒體時代網路安全意識擴展閱讀:
全國人大代表:持續加大打擊力度,提高其違法成本
近年來,網路造謠屢見不鮮,全國人大代表曾建議持續加大打擊力度,提高其違法成本。
如今是自媒體時代,人人皆可為自己代言,但是同樣網路上的人素質稂莠不齊,很難保證信息的真實性。正所謂「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廣大網友對於此類信息出處一定要留意,更多的選擇官方渠道的信息,關注政府網站及主流媒體消息,不要盲從盲信其他非官方商業媒體、自媒體。
因而,無論網路運營平台還是執法部門,都應當積極介入此事,平台應當首先切實履行起社會責任,及時響應受害者的投訴舉報,處置違法作者,杜絕違規行為,還網路空間一片清朗,還老科學家一份清凈。
㈧ 網路信息時代伴隨著安全問題,我們應如何保護自己的信息安全呢
信息迅速發展的時代不僅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同時也有不等的安全問題,可能一些不想被他人發現的東西,也可能是更嚴重的信息安全問題。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做好防範,合理利用網路帶來的便利,同時注重自己的信息安全,那麼具體需要怎麼做呢?
對於使用者而言,將信息放在網路上,再想使用的時候才會去打開,但是如果資料庫丟失,我們是沒有辦法恢復的。想要真正安全就應提到自己的安全意識,學會保存自己的信息,不要依賴網路,將安全寄於網路。
㈨ 我們如何提高網路安全意識自覺維護網路安全
提維護網路安全是全社會共同責任,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廣大網民共同參與,需要凝聚13億多人民之力共築網路安全防線。除主題日活動外,今年的網路安全宣傳周還將舉辦網路安全博覽會暨網路安全成就展、網路安全技術高峰論壇。豐富多彩的活動,當然有助於凝聚共同理想、共同目標、共同價值觀,網上網下聯動,結成共同體、畫出同心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