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oracle11gR1系統配置要求
安裝Oracle 11g的內存要求
至少1G的物理內存
輸入如下命令查看物理內存大小
$ grep MemTotal /proc/meminfo
下表顯示了物理內存大小與交換空間大小的關系
物理內存 交換空間
257M-512M 2倍物理內存大小
513M-2048M 1.5倍物理內存大小
2049M-8192M 與物理內存大小一樣
大於8192M 0.75倍物理內存大小
輸入如下命令查看交換空間大小
$ grep SwapTotal /proc/meminfo
可按如下步驟配置交換空間(待查資料)
輸入如下命令查看可用物理內存和交換空間
$ free
Oracle 11g的自動記憶管理功能將需要更多的共享內存(/dev/shm)和文件描述符.共享內存應該至少要大於一台主機上每個Oracle實例的MEMORY_MAX_TARGET值和MEMORY_TARGET值
輸入如下命令查看可用共享內存
$ df -k /dev/shm
硬碟空間要求
/tmp目錄需要在150到200M之間
輸入如下命令查看/tmp目錄可用空間大小
$ df -k /tmp
如果tmp目錄可用空間小於400,執行以下步驟之一來滿足硬碟空間要求(此處為什麼是400M不清楚)
* 刪除/tmp目錄下不必要的文件以釋放空間
* 在設置oracle用戶環境變數的時候設置TMP和TMPDIR環境變數
* 增加/tmp目錄的文件系統大小
根據安裝類型的不同,Oracle軟體大小在1.5到3.5G之間,見下表
安裝類型 軟體文件大小(GB)
企業版 3.47
標准版 3.22
自定義(最大安裝) 3.37
輸入如下命令查看可用的硬碟空間大小
$ df -k
企業版和標准版要求1.5G的數據文件空間,而自定義資料庫要求1.81G數據文件空間.另外如果你選擇了自動備份,快速恢復區(flash recovery area)還需要額外的硬碟空間
2.檢查軟體要求
* 操作系統要求
Oracle Datebase 11g release 1 可以在以下操作系統上安裝:
Asianux 2.0
Asianux 3.0
Oracle Enterprise Linux 4.0
Oracle Enterprise Linux 5.0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4.0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0
SUSE Enterprise Linux 10.0
輸入如下命令查看Linux的版本
$ cat /proc/version
* 內核要求
操作系統 內核版本
Asianux2.0,Oracle Enterprise Linux 4.0,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4.0 2.6.9
Asianux3.0,Oracle Enterprise Linux 5.0,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0 2.6.18
SUSE 10.0 2.6.16.21
輸入如下命令查看所要求的內核是否被安裝
$ uname -r
例如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0中執行該命令將顯示
2.6.18-8.e15
如果內核版本不滿足要求,請更新內核
* 軟體包要求
Asianux 2.0,Oracle Enterprise Linux 4.0,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4.0:
binutils-2.15.92.0.2-18
compat-libstdc++-33.2.3-47.3
elfutils-libelf-0.97-5
elfutils-libelf-devel-0.97-5
glibc-2.3.9.4-2.19
glibc-common-2.3.9.4-2.19
glibc-devel-2.3.9.4-2.19
gcc-3.4.5-2
gcc-c++-3.4.5-2
lio-devel-0.3.105-2
lio-0.3.105-2
libgcc-3.4.5
libstdc++-3.4.5-2
libstdc++-devel-3.4.5-2
make-3.80-5
sysstat-5.0.5
unixODBC-2.2.11
unixODBC-devel-2.2.11
Asianux 3.0,Oracle Enterprise Linux 5.0,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0:
binutils-2.17.50.0.6-2.el5
compat-libstdc++-33-3.2.3-61
elfutils-libelf-0.125-3.el5
elfutils-libelf-devel-0.125
glibc-2.5-12
glibc-common-2.5-12
glibc-devel-2.5-12
gcc-4.1.1-52
gcc-c++-4.1.1-52
lio-0.3.106
lio-devel-0.3.106
libgcc-4.1.1-52
libstdc++-4.1.1
libstdc++-devel-4.1.1-52.e15
make-3.81-1.1
sysstat-7.0.0
unixODBC-2.2.11
unixODBC-devel-2.2.11
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10:
inutils-2.16.91.0.5
compat-libstdc++-5.0.7
glibc-2.4-31.2
glibc-devel-2.4-31.2
gcc-4.1.0
ksh-93r-12.9
lio-0.3.104
lio-devel-0.3.104
libelf-0.8.5
libgcc-4.1.0
libstdc++-4.1.0
libstdc++-devel-4.1.0
make-3.80
sysstat-6.0.2
unixODBC-2.2.11
unixODBC-devel-2.2.11
輸入如下命令查看所要求的軟體包是否安裝
$rpm -q 軟體包名
如果沒有安裝需要的軟體包,請從Linux光碟中或者下載所需軟體包來安裝
例如:輸入如下命令來安裝要求的軟體包
$ rpm -Uvh unixODBC-devel-2.2.11.rpm
* 額外的軟體要求
根據你所需要使用的組件的不同,你需要確定以下軟體被安裝
Oracle ODBC Drivers
你可以從http://www.unixodbc.org下載ODBC驅動管理器
* 集成開發環境
你可以選擇安裝下面所列的JDK,但不是必須安裝的
帶JNDI擴展的Sun JDK 1.4.2_08
帶JNDI擴展的Sun JDK 1.5.0_06
* Oracle Messaging Gateway
Oracle Messaging Gateway支持Oracle Streams Advanced Queuing(AQ)和以下軟體的集成
IBM WebSphere MQ V5.3
MQSeriesClient
MQSeriesServer
MQSeriesRuntime
TIBCO Rendezvous 7.2
* 瀏覽器要求
支持Javascript,HTML4.0和CSS1.0標準的瀏覽器,以下瀏覽器適用於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Database Control
Netscape Navigator 7.2
Netscape Navigator 8.1
Mozilla version 1.7
IE 6.0 SP2
IE 7.0
Firefox 1.0.4
Firefox 1.5
Firefox 2.0
3.創建用戶和用戶組
安裝Oracle資料庫要求以下創建用戶組和用戶
Oracle Inventory用戶組(oinstall)
OSDBA用戶組(dba)
Oracle軟體擁有者用戶(oracle)
非授權用戶(nobody)
輸入如下命令查看oinstall用戶組是否存在
$ more /etc/oraInst.loc
如果oinstall用戶組存在,上述命令輸出如下信息
inventory_loc=oraInventory目錄的絕對位置
inst_group=oinstall
輸入如下命令查看dba用戶組是否存在
$ grep dba /etc/group
如果dba用戶組存在,上述命令輸出dba用戶4.配置內核參數組的名稱
如果oinstall和dba用戶組都不存在,輸入以下命令創建它們
$ /usr/sbin/groupadd oinstall
$ /usr/sbin/groupadd dba
輸入如下命令查看orale用戶是否存在且是否存在於正確的用戶組中
$ id oracle
如果oracle用戶存在,上述命令顯示類似於如下的信息
uid=440(oracle) gid=200(oinstall) groups=201(dba), 202(oper)
如果oracle用戶組存在,但其所在主用戶組不是oinstall或者其不屬於dba用戶組,輸入如下命令來修改
$ /usr/sbin/usermod -g oinstall -G dba oracle
如果oracle用戶不存在,輸入如下命令創建它
$ /usr/sbin/useradd -g oinstall -G dba oracle
輸入如下命令設置oracle用戶密碼
$ password oracle
輸入如下命令查看nobody用戶是否存在
$ id nobody
如果nobody用戶不存在,輸入如下命令創建它
$ /usr/sbin/useradd nobody
4.配置內核參數
下表顯示了Oracle建議的內核參數參考值,請確保系統中的這些內核參數大於或等於表中建議的數值,如果系統中的內核參數比下表中的值大,就不要改變系統內核參數
參數 參數值 文件
semmsl 250 /proc/sys/kernel/sem
semmns 32000
semopm 100
semmni 128
shmall 2097152 /proc/sys/kernel/shmall
shmmax 下列值中最小的一個:
* 物理內存的一半
* 4GB
/proc/sys/kernel/shmmax
shmmni 4096 /proc/sys/kernel/shmmni
file-max 512 * PROCESSES /proc/sys/fs/file-max
ip_local_port_range 最小: 1024
最大: 65000 /proc/sys/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rmem_default 4194304 /proc/sys/net/core/rmem_default
rmem_max 4194304 /proc/sys/net/core/rmem_max
wmem_default 262144 /proc/sys/net/core/wmem_default
wmem_max 262144 /proc/sys/net/core/wmem_max
按下表輸入如下命令查看內核參數
參數 命令
semmsl, semmns, semopm, semmni $ /sbin/sysctl -a | grep sem
shmall, shmmax, shmmni $ /sbin/sysctl -a | grep shm
file-max $ /sbin/sysctl -a | grep file-max
ip_local_port_range $ /sbin/sysctl -a | grep ip_local_port_range
rmem_default $ /sbin/sysctl -a | grep rmem_default
rmem_max $ /sbin/sysctl -a | grep rmem_max
wmem_default $ /sbin/sysctl -a | grep wmem_default
wmem_max $ /sbin/sysctl -a | grep wmem_max
如果系統當前內核參數和上述表中的值不一致,編輯/etc/sysctl.conf文件更改它們,如果系統當前內核參數大於上表中的值,不要修改那些值
kernel.shmall = 2097152
kernel.shmmax = 2147483648
kernel.shmmni = 4096
kernel.sem = 250 32000 100 128
fs.file-max = 65536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1024 65000
net.core.rmem_default = 4194304
net.core.rmem_max = 4194304
net.core.wmem_default = 262144
net.core.wmem_max = 262144
輸入如下命令改變內核參數值
$ /sbin/sysctl -p
為oracle用戶設置系統資源限制(Shell Limits)
執行如下步驟增加shell limits
1.打開/etc/security/limits.conf,增加如下內容
oracle soft nproc 2047
oracle hard nproc 16384
oracle soft nofile 1024
oracle hard nofile 65536
2.打開/etc/pam.d/login文件,加入如下內容
session required /lib/security/pam_limits.so
session required pam_limits.so
3.為oracle用戶設置shell的啟動文件
打開/etc/profile文件,加入如下內容
if [ $USER = "oracle" ]; then
if [ $SHELL = "/bin/ksh" ]; then
ulimit -p 16384
ulimit -n 65536
else
ulimit -u 16384 -n 65536
fi
fi
5.創建所需目錄
Oracle基目錄需要3G硬碟空間,如果你不打算創建獨立的Oracle數據文件目錄則需要4G的硬碟空間,但Oracle不推薦這樣做.
創建Oracle基目錄步驟
1.輸入如下命令查看文件系統信息
$ df -k
2.選擇適合要求的文件系統掛載點
3.輸入如下命令創建Oracle基目錄並設置相應的許可權
$ mkdir -p /掛載點/app/
$ chown -R oracle:oinstall /掛載點/app/
$ chmod -R 775 /掛載點/app/
6.配置oracle用戶環境
以oracle用戶執行Oracle Universal Installer之前,必須執行以下步驟配置oracle用戶環境
1.輸入如下命令轉換到oracle用戶
$ su - oracle
2.輸入如下命令查看shell是否以oracle用戶開啟
$ echo $SHELL
3.輸入如下命令打開oracle用戶的shell啟動文件
SUSE操作系統下
$ vi .profile
Red Hat操作系統下
$ vi .bash_profile
4.在shell啟動文件中輸入如下內容來指定默認文件創建模式
umask 022
5.如果DISPLAY環境變數默認為:0.0shell啟動文件中指定了ORACLE_SID,ORACLE_HOME,ORACLE_BASE環境變數的值,那麼刪除它們
6.輸入如下命令執行shell啟動文件
SUSE操作系統下
$. ./.profile
Red Hat操作系統下
$. ./.bash_profile
7.設置DISPLAY環境變數
DISPLAY環境變數默認為:0.0,如果在本地系統上安裝Oracle,則不用設置變數
備注:如果在遠程主機上安裝Oracle,那麼需要執行如下命令
$ DISPLAY=本機地址(或本機域名):0.0; export DISPLAY
8.如果/tmp目錄沒有足夠的可用硬碟空間,執行以下步驟來設置TMP和TMPDIR環境變數
a.執行如下命令查看適合的文件系統掛載點
$ df -k
b.在適合的掛載點上創建tmp目錄並賦予下相應的許可權
$ sudo mkdir /掛載點/tmp
$ sudo chmod a+wr /掛載點/tmp
$ exit
c.輸入如下命令設置TMP和TMPDIR環境變數
$ TMP=/掛載點/tmp
$ TMPDIR=/掛載點/tmp
$ export TMP TMPDIR
9.輸入如下命令設置ORACLE_BASE,ORACLE_SID環境變數
$ ORACLE_BASE=/掛載點/app/oracle
$ ORACLE_SID=yamaru
$ export ORACLE_BASE ORACLE_SID
其中,/掛載點/app/oracle就是在"創建所需目錄"中創建的路徑,ORACLE_SID是要安裝的資料庫實例名稱
10.輸入如下命令確保ORACLE_HOME,TNS_ADMIN環境變數沒有被設置
$ unset ORACLE_HOME
$ unset TNS_ADMIN
11.輸入如下命令檢查上述環境設置是否正確
$ umask
$ env | more
umask的執行結果應該是22,022或者0022
Ⅱ 哪位朋友有HP ProLiant DL388 Gen9 安裝Asianux server3 sp4系統的陣列卡驅動及網卡驅動
您好,歡迎您使用惠普產品。
很抱歉,網路知道企業平台暫時沒有惠普伺服器產品相應的技術支持。 伺服器設置專業性較強,為避免耽誤您過多時間盡快解決問題,建議您直接撥打支持熱線800-810-2058(不支持手機撥打,請使用固話或小靈通撥打)或400-610-2058(可手機撥打)詢問下如何調試。
如果不方便撥打電話,惠普伺服器方面的問題您也可以嘗試打開下面的網址,選擇所使用的產品類型(伺服器及存儲設備)然後點擊相應的產品前的+號,再點擊選擇【登錄聊天室】進行咨詢即可,http://www.hp.com.cn/chat
Ⅲ 如何安裝ubuntu雙操作系統
FIPS (First Interactive Partition Splitter) 該程序是一個功能非常強大的MS-DOS工具程序,它可以在不刪除硬碟上原有數據的情況下將硬碟上的一個分區分割重新分區。 該程序只能分割MS-DOS的主分區,不能分割MS-DOS的擴展分區。 FIPS的詳細的文檔在TurboLinux光碟的 dosutils/fipsdocs 目錄下。 假設已經全部分配給DOS/Windows使用。首先建立一張DOS啟動盤,將CDROM上的/install/FIPS目錄下的RESTORRB.EXE, FIPS.EXE 和ERRORS.TXT拷貝到該軟盤上,最好不直接在硬碟上使用FIPS。 在運行FIPS之前,使用MS-DOS或Windows 95提供的SCANDISK (或Norton公司最新版本的NDD)來檢查要劃分的硬碟,修復錯誤,然後使用用DEFRAG (或Norton公司最新版本的Speedisk)來將硬碟重新整理,保證硬碟的後半部分沒有任何MS-DOS文件, 注意像mirror或image這樣的程序會重新把一些文件放在硬碟的最後面,請用「attrib -r -s -h image.idx」或 「attrib -r -s -h mirorsav.fil」 將這些文件的屬性改為可讀並刪除他們,另外在autoexec.bat或config.sys中除去image或者mirror及其他防病毒程序如NAV,防止它們在FIPS重新啟動機器時恢復原來的硬碟分區表。 接下來用做好的FIPS啟動盤啟動機器。運行FIPS, 當用戶啟動 FIPS 的時候,程序可以讓用戶把硬碟上boot區及root區的備份寫到軟盤上的ROOTBOOT.00x (其中的 x 代表一個從0到9 的數字)文件里。如果在使用 FIPS 時發生任何錯誤,你可以從軟盤啟動並執行RESTORRB 來恢復硬碟上原先的配置。 請注意: 如果你不止一次地使用 FIPS 的話(這一般是不必要的,但是可能發生), 程序會把一個以上的 ROOTBOOT 檔案寫到軟盤上。RESTORRB會讓用戶選擇要恢復哪個配置文 件。RESTORRB.000 這個文件包含用戶原先的配置。 現在必須輸入新分區應該從哪個磁柱開始。使用左/右方向鍵來遞增或遞減磁柱的計數 。剩下的分區以及新分區的大小會在程序中顯示,所以選擇正確的磁柱對用戶來說並不困難 。用戶可以使用上/下方向鍵一次遞增十個磁柱。准備好後,按下enter繼續。在此之後, 可以選擇重新編輯分區表(這會讓用戶重新選擇劃分分區)或是繼續。如果用戶鍵入「c」, 則FIPS將會計算改變過的啟動分區,再檢查一次並提示用戶是否要繼續。如果用戶鍵入「y」 ,那麼FIPS 將會把這些改變寫入硬碟並結束。重新啟動機器,用FDISK查看新配置是否已經 起作用。現在,你的系統上應該有兩個FAT分區,第一個是你的DOS/Windows的文件系統,第二個是個空的分區,可以被TurboLinux作為自己的分區了。 以Red Hat Linux 7.0為例說明安裝過程,如下: 塞入第一張光碟,讓計算機從CDROM啟動,馬上就出現了簡潔的歡迎信息。敲回車,可以進入默認的安裝模式-圖形界面,滑鼠操作,基本和6.1、6.2類似。敲入「text」,可以進入文本安裝模式,和6.0以前的版本相似。不支持滑鼠,需要使用鍵盤操作,主要是為了兼容。如果你的計算機使用圖形模式不好用,比如,屏幕出奇的大,按鈕怎麼也找不到,那就使用此模式。 打入「expert」,可以進入所謂的專家模式,實際上就是安裝程序把所有的步驟都交給了你,隨遍你怎麼設置,如果你的機器有些特殊的硬體,安裝程序無法正確配置,那就試試這樣的方式。 敲入「linux rescue」,會進入「救援」模式,主要用於原有的Linux系統無法正常啟動的情況。使用這個辦法,實際上你是進入了一個微型的Linux系統,裡面有許多可以用來拯救操作系統的工具程序。 如果你有特殊硬體的安裝驅動盤,就敲入「linux dd」,它會提示你插入軟盤,讀取進系統。以便更好的利用它們。 敲回車進入默認安裝模式,內核啟動後,出現語言選擇選單,18種語言,可惜就是沒有中文。選「english」,再挑鍵盤,滑鼠。值得一提的是,我的雙飛燕4D+滑鼠自動的被認出三鍵。要知道,第三鍵在Linux環境下的作用很大。許多操作可以用它來實現,如果你沒有三鍵滑鼠,就使用模擬三鍵的方法,左右鍵同時按下,即表示第三鍵。 安裝界面非常好用,左面有及時詳盡的幫助信息,右面是選項。完全滑鼠操作。 在系統安裝的階段,最重要的事情是看清楚左面的說明!因為許多的朋友都有過慘痛的教訓-漫不經心,結果,硬碟裡面所有的東西都被幹掉了,系統癱瘓。簡直欲哭無淚,好些人不停的到網上請教恢復的辦法。 這里詳細說明一下,RedHat 7.0有兩大類安裝方式:Install 或者 upgrade。前者包含下面三種選擇: WorkStation、ServerSystem、Custem System。用滑鼠可以很容易的切換。後者則是升級程序,使用RPM,可以把硬碟原有的舊版本的Linux軟體替換掉。 WorkStation---一般用戶推薦此方式。工作站類型安裝將會清除掉所有硬碟上原有的所有Linux分區信息。不管與Linux無關的分區,如聞到98。不過,安裝非常容易,如果硬碟有Windows98,它會自動配置LILO的雙啟動,但是,如果和NT並存,就不要使用這種方法,應使用定製方式,否則,很可能你的NT再也起不來了。 ServerSystem---伺服器類型安裝將會幹掉所有硬碟上所有分區的一切信息。絕對不是開玩笑!要是你的機器作為網路伺服器,就使用它。 Custem System ---定製類型的安裝。不喜歡上面的類型,或者想嘗試自由的配置過程,就用它。 我使用WorkStation類型,下面的步驟是分區,如果你經驗不足,或者怕麻煩,可以使用自動分區辦法,安裝程序會自動創建「/」、「swap」、「/boot」分區。當然,原來硬碟上的Linux分區信息全部抹除,如果機器中裝有Windows98則不要管它,它會安然無恙的。 格式化完分區後,下面是挺有意思的時區選擇,右上邊有張世界地圖,滑鼠箭頭往上一放,程序自動選擇最近的地區時區,我們肯定選擇China啦。 下一步,輸入超級用戶-root的口令,也可以在這里建立必要的普通用戶賬號。注意,口令是非常重要的屏障,最好使用大小寫字母混合數字的口令形式。MD5 Password 和 Shadow Password也是不可少的。 在選擇軟體包群組的時候,有Gnome、KDE、Games三種,看來RedHat對游戲迷想的挺周到。注意群組是可以多選的,可以安裝三種分組的任何組合。 安裝程序自動生成了很友好的軟體包選擇界面,左側是樹型圖示,把所有的軟體包按應用范圍分成了不同的歸屬,如Internet應用、X 窗口、軟體開發,資料庫、共享庫文件等等。右面是代表軟體的圖標,「打勾」的狀態就表示選中了,而屏幕下側則是針對右側軟體包的註解說明,介紹這個軟體是干什麼用的,有什麼特點。 我在裡面找到了好多新出爐的程序,看看,操作數碼相機的,支持ISDN的,使用刻錄機、掃描儀的。流口水了吧?相信很快,Linux不能很好的支持新硬體的歷史就要成為過去了。這部分內容也應該是屬於RedHat 7.0的新特點之一吧。 往下的操作步驟就平常了,配置X窗口,選擇顯示器,挑顯卡。我的Premedia2可以輕松的認出,而這一點,最新的TurboLinux6.1也沒做到。這可能是由於X Free 4.0的緣故。TurboLinux 6.1用的是X Free 3.3.6。 定製合適的X解析度,選中默認的窗口環境,然後測試一下,成功就繼續,否則重新調整直到成功為止。我為我的14寸顯示器(老土 :-)選中了「800X600」,24位彩色。 真正的拷貝過程開始了,看看估計的時間,你可以去喝杯茶水,不過要回來,因為最後需要使用第二張光碟完成安裝,然後是製作啟動軟盤,不樂意就跳過去。馬上,「祝賀安裝完畢。」 急不可耐的重新啟動後,發現有了新的變化。RedHat 7.0把LILO啟動界面圖形化了,屏幕顯示出小紅帽圖像和需要啟動的操作系統,使用鍵盤箭頭可以切換。 可惜,我並不喜歡這個圖形,對於玩過圖形的我而言,它太粗糙了。 進入Linux系統。OK! Linux操作系統的版本有: Magic Linux Conectiva Linux Debian GNU/Linux Fedora Core Gentoo Linux Knoppix Linux Mandriva Linux Red Hat Linux Slackware Linux SUSE Linux Turbo Linux Ubuntu Linux Linux From Scratch Asianux B2D Linux CentOS
Ⅳ 誰能介紹一下linux
Linux是開源的操作系統,是目前世界上非常流行的一個操作系統。優點很多。
是有全世界各個行業的人在不斷更新的操作系統;
是不需要支付昂貴購買費用的操作系統
是相對windows等系統要穩定得多的系統
是目前眾多大型企業中小企業首選的伺服器系統
是目前病毒攻擊最少的系統
是任何一個想成為計算機高手和已經成為計算機高手的必須要掌握的系統
是一個讓你最能知道計算機底層操作方式和運作原理的系統
1、國際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委員會決定:IOI2001將採用Linux操作系統和相對應的編程環境。
2、中國計算機學會也決定在NOI2001採用新的操作系統和編程環境。
3、Linux開始於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Linus Torvalds的業余愛好。
4、Linux是一 個與UNIX兼容的操作系統。但Linux並沒有包括Unix源碼。
5、Linux屬於一個完全基於自由軟體的軟體體系(GNU)。所有的GNU程序遵循一種「Copyleft」原則,即可以拷貝,可以修改,可以出售,只是有一條:源代碼所有的改進和修改必須向每個用戶公開,所有用戶都可以獲得改動後的源碼。它保證了自由軟體傳播的延續性。Linux是自由軟體,任何機構和個人都可以在遵守GNU公用許可證的前題下隨意打包組合Linux軟體和工具,以免費或收費的方式發行。即是說:Linux是目前唯一可以從網上或其他途徑自由獲得的可為PC及網路提供多用戶、多任務、多進程功能的免費操作系統軟體。
6、Linux的標志(吉祥物)是企鵝。
7、Linux的分內核版本和發行版本。我們以內核版本來看,一般具有2.2.16這樣的形式。其中第一部分是主版本號,第二部分是次版本號,二者構成當前的內核版本號,第三部分是對當前內核版本的修正次數。根據約定,次版本號為偶數時,表示該內核是穩定的發行版本,次版本號為奇數時,則表示該內核是不穩定的開發版本。
8、像Unix一樣,Linux一般被分成四個主要部分:內核、Shell、文件系統和實用工具。
9、Linux需同時使用多個分區,每個分區稱之為一個文件系統。最少需要二個分區:一個交換分區,一個根文件系統分區。
10、Linux採用的文件系統類型是ext2而不是FAT32(FAT32是WINDOWS採用的文件系統)。
11、「root」即根用戶,是Linux系統中的最高許可權用戶,這個帳號對系統的一切文件都有完全的訪問許可權。
12、Linux的關機和MSDOS會有所不同,不能隨意關機,因為Linux會將內存作為暫存區,那樣可能會造成系統的癱瘓。使用正常的關機可將內存信息寫回硬碟。關機使用的指令是「shutdown」。組合鍵「Ctrl + Alt + Del」可重啟動Linux。
13、Vi 是 UNIX 世界裡最通用的全屏編輯器,所有的UNIX機器都提供本編輯器。Linux里提供的是vi的加強版—vim,是同vi完全兼容的。
14、X Window System 是 UNIX 系統上強大的圖形化作業環境。提供了類似於Windows的圖形環境。
15、在Linux系統中,軟盤/光碟屬獨立的文件系統,使用前必須掛裝,用完需卸載。掛裝使用命令:Mount –t 文件系統類型 設備名 掛裝點。
16、Linux對字母的大小寫是敏感的,在命令和參數中a和A並不等價。
17、Linux中包含5種文件系統。比較關鍵的是根文件系統和/usr文件系統。
-----------------------------------------------------------------
Linux的良好特性
1 開放性
是指系統遵循世界標准規范,特別是遵循開放系統互連(OSI)國際標准。凡遵循國際標准所開發的硬體和軟體,都能彼此兼容,可方便地實現互連。
2 多用戶
是指系統資源可以被不同用戶使用,每個用戶對自己的資源(例如:文件、設備)有特定的許可權,互不影響。Linux和Unix都具有多用戶的特性
3 多任務
是現代計算機的最主要的一個特點。它是指計算機同時執行多個程序,而且各個程序的運行互相獨立。Linux系統調度每一個進程平等地訪問微處理器。由於 CPU的處理速度非常快,其結果是,啟動的應用程序看起來好像在並行運行。事實上,從處理器執行一個應用程序中的一組指令到Linux調度微處理器再次運行這個程序之間只有很短的時間延遲,用戶是感覺不出來的。
4 良好的用戶界面
Linux向用戶提供了兩種界面:用戶界面和系統調用。Linux的傳統用戶界面是基於文本的命令行界面,即shell,它既可以聯機使用,又可存在文件上離線使用。shell有很強的程序設計能力,用戶可方便地用它編製程序,從而為用戶擴充系統功能提供了更高級的手段。可編程Shell是指將多條命令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Shell程序,這個程序可以單獨運行,也可以與其他程序同時運行。系統調用給用戶提供編程時使用的界面。用戶可以在編程時直接使用系統提供的系統調用命令。系統通過這個界面為用戶程序提供低級、高效率的服務。 Linux還為用戶提供了圖形用戶界面。它利用滑鼠、菜單、窗口、滾動條等設施,給用戶呈現一個直觀、易操作、交互性強的友好的圖形化界面。
5 設備獨立性
設備獨立性是指操作系統把所有外部設備統一當作成文件來看待,只要安裝它們的驅動程序,任何用戶都可以象使用文件一樣,操縱、使用這些設備,而不必知道它們的具體存在形式。具有設備獨立性的操作系統,通過把每一個外圍設備看作一個獨立文件來簡化增加新設備的工作。當需要增加新設備時、系統管理員就在內核中增加必要的連接。這種連接(也稱作設備驅動程序)保證每次調用設備提供服務時,內核以相同的方式來處理它們。當新的及更好的外設被開發並交付給用戶時,操作允許在這些設備連接到內核後,就能不受限制地立即訪問它們。設備獨立性的關鍵在於內核的適應能力。其他操作系統只允許一定數量或一定種類的外部設備連接。而設備獨立性的操作系統能夠容納任意種類及任意數量的設備,因為每一個設備都是通過其與內核的專用連接獨立進行訪問。 Linux是具有設備獨立性的操作系統,它的內核具有高度適應能力,隨著更多的程序員加入Linux編程,會有更多硬體設備加入到各種Linux內核和發行版本中。另外,由於用戶可以免費得到Linux的內核源代碼,因此,用戶可以修改內核源代碼,以便適應新增加的外部設備。
6 供了豐富的網路功能
完善的內置網路是Linux一大特點。 Linux在通信和網路功能方面優於其他操作系統。Linux為用戶提供了完善的、強大的網路功能。支持Internet是其網路功能之一。Linux免費提供了大量支持Internet的軟體,Internet是在Unix領域中建立並繁榮起來的,在這方面使用Linux是相當方便的,用戶能用Linux與世界上的其他人通過Internet網路進行通信。文件傳輸是其網路功能之二。用戶能通過一些Linux命令完成內部信息或文件的傳輸。遠程訪問是其網路功能之三。Linux不僅允許進行文件和程序的傳輸,它還為系統管理員和技術人員提供了訪問其他系統的窗口。通過這種遠程訪問的功能,一位技術人員能夠有效地為多個系統服務,即使那些系統位於相距很遠的地方。
7 可靠的系統安全
Linux採取了許多安全技術措施,包括對讀、寫控制、帶保護的子系統、審計跟蹤、核心授權等,這為網路多用戶環境中的用戶提供了必要的安全保障。
8 良好的可移植性
Linux可移植性是指將操作系統從一個平台轉移到另一個平台使它仍然能按其自身的方式運行的能力。 Linux是一種可移植的操作系統,能夠在從微型計算機到大型計算機的任何環境中和任何平台上運行。可移植性為運行Linux的不同計算機平台與其他任何機器進行准確而有效的通信提供了手段,不需要另外增加特殊的和昂貴的通信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