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設置 > 網路安全通識教育

網路安全通識教育

發布時間:2022-09-25 21:41:43

A. 麥課網路通識課大學生安全教育答案

這里應該沒有人知道你的答案,最好問問自己的同學,像這種東西網上一般沒有答案,最好自己做吧。

控制方法

抄作業現象是當今中國中小學教育的必然且負面的產物,需要有自控力。

一、學生:

1、端正學習態度。

2、不私藏答案。

二、老師:

1、改變教育方式,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主動性)為主,找准病根,全面抓起。

2、對學生友善,多與學生交流,拉近距離。

3、嚴格管理控制。

4、布置作業時要求精不求多。

三、家長:

學生的學習習慣一定是與他從小的家庭教育有關,如何把握平衡很重要。例如,父母為了讓孩子在周末不浪費時間而報很多的輔導班,最終或許會導致孩子沒有寫作業的時間也去抄襲,這屬於與學校的教學配合過度。

此外,還要尊重孩子的內心想法,保留他們的自尊心。如果採取當眾指責孩子的抄襲行為,或進行處罰、痛罵等不當方法,就會嚴重挫傷他們的自尊心,甚至使其產生一種敵意感,給以後的學習效果帶來不利因素。

應該正面激發學生的自信心,想方設法引導他們的作息時間和學習習慣。溝通和鼓勵始終是與孩子之間最好的引導方式。其實作業都是有難易梯度性的,家長可以配合老師,引導他們獨立完成容易的部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抄作業



B. 雲南省彭國軍

彭國軍
性 別: 男,職 稱: 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講課程:,1.軟體安全,專業課,2.信息安全概論,全校通識教育課,3.上網安全與信息安全意識,全校通識教育課
研究方向:網路安全;惡意代碼;可信軟體;電子證據

C. 佩斯大學在美國當地的知名度高嗎

佩斯大學信息系統專業已有二十多年的辦學經驗,是美國同類專業開設最早的。今天,這個專業仍然能夠為學生提供前沿的教育體驗。
教學內容
學習根據組織機構特殊需求設計應用。分析大型復雜系統,將數據服務於商業決策。學習軟體和硬體系統,掌握各種網路。運用工具從信息系統中提取特殊數據,並將數據的意義傳達給利益相關者和管理者。
此外,最重要的是,將新掌握技術和商業頭腦結合,為企業尋找到有效、創新的方法。
在專業方向上,佩斯大學信息系統專業設四個方向,包括:計算機與網際網路取證,移動應用開發,數據挖掘、庫存與可視化,網頁與網路安全。

2. 課程
a. 基礎課程
基礎課提供給入學之前沒有學過或者只學過一部分專業知識的學生。計算類專業學士學位持有者可免除全部或者部分基礎課。對於其他學生,在被推薦情況下,可免除部分或者全部基礎課。
基礎課包括以下:
面向對象概要與開發(三個學分)、資料庫管理系統(三個學分)、信息系統原理(三個學分)、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三個學分)、商務通信(三個學分)。共計:十五個學分。
b. 職業發展課程
信息系統專業向學生推薦職業發展課。每個方向至少學習課程三門。可選擇的方向如下:

安全與信息保障
課程包括:信息系統規劃與政策、信息安全與控制、信息安全概要、網路安全、網頁與網際網路安全、計算機與網際網路取證。
通信管理與技術
課程包括:分布式信息系統、通信管理、通信政策與環境、通信系統案例、網頁與網路安全。
資料庫管理與技術
課程包括:資料庫編程,數據挖掘、存儲與可視化,網頁應用的資料庫設計與開發,網頁與網際網路安全。

D. 山東科技大學泰山科技學院物聯網工程專業核心課程有什麼

物聯網工程
所屬院系: 通信工程學院
學制:4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專業特色
物聯網將無處不在的末端設備和設施,包括感測器、移動終端、工業系統、樓控系統、家庭智能設施、視頻監控系統、RFID的各種資產、攜帶無線終端的個人與車輛等,通過各種無線/有線的長距離/短距離通訊網路實現互聯互通、應用大集成、以及基於雲計算的SaaS營運等模式,提供安全可控乃至個性化的實時在線監測、定位追溯、報警聯動、調度指揮、預案管理、遠程式控制制、安全防範、遠程維保、在線升級、統計報表、決策支持等管理和服務功能。
培養目標
本專業遵循「商科教育、完滿教育、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四位一體+雙院制的培養模式,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文化素養、學習能力、社會責任感、實踐能力、專業能力和創新意識,掌握物聯網技術的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具備物聯網開發、設計、運營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識、素質和能力,具有較寬的系統專業知識,較強的計算機、外語能力和相關工程技術能力,具有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物聯網系統規劃_設計_物聯網各種軟硬體設備生產、安裝、維護、管理、應用、開發、銷售和售後服務等實際工作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學生在畢業5年左右預期能夠成為物聯網工程領域具備組織管理能力的骨幹人才
核心課程
電路分析基礎、電子電路基礎、數字電子技術、單片機原理與應用、信號與系統、感測與檢測技術、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統與設計、資料庫應用技術、感測器原理及技術、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RFID原理與應用、物聯網前沿技術與創新、物聯網工程設計與實踐、物聯網信息安全技術等。
就業前景
面向物聯網行業,從事物聯網的通信架構、網路協議、信息安全等的設計、開發、管理與維護。主要崗位包括:物聯網系統設計架構師、物聯網系統管理員、網路應用系統管理員、物聯網應用系統開發工程師等,以及物聯網設備技術支持、企業管理與營銷等相關職業崗位,能夠成為具有扎實專業背景的企業管理者。

E. 雲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信息技術學院的專業培養

網路工程專業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堅持通、專結合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將網路工程專業按通信理論、網路與網路工程、信號與信息處理、電子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等核心理論與技術貫穿於整個課程體系,突出實踐教學的優先地位,培養出既會做人,又符合社會需求的具有高尚人格、創新精神的專業應用型、技能型人才。
二、培養規格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網路工程專業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系統掌握計算機網路方面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信息時代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較強的信息獲取能力,受到良好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的基本訓練。對計算機網路的工程與技術發展及其應用前景有較好的理解,掌握網路技術應用方法以及網路軟體開發技能,具有較強的計算機網路應用系統分析、設計、集成與管理能力。
1、具有良好的網路技術與工程素養,系統地掌握網路工程的基本理論與方法;
2、通過嚴格地網路系統思維訓練與工程訓練,具有從事網路系統分析、規劃、設計、實施、開發、服務與管理的能力;
3、掌握網路安全基本技術,並具有網路通信應用軟體的設計、開發能力以及相關學科應用系統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4、有較強的知識更新能力、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初步學科研究的能力;
5、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在計算機軟硬體、網路、應用相關領域從事通信網路、計算機網路系統設計、集成、管理、應用開發方面的工作,適合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教學部門等單位工作。
三、培養模式
通識教育+專業教育
大體在第一、二、三學期進行通識教育和專業基礎教育,第三、四、五學期進行專業主幹課和專業必修課,第六、七、八學期進行專業選修課和實踐教學教育。專業基礎課和主幹課培養學生的理論基礎,專業必修課和選修課側重培養學生應用開發能力,通過見習、實習、畢業論文等實踐教學的過程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和專業綜合素質。
四、時間安排
本專業基本學制為4年,同時試行彈性學制(3~6年),允許提前一年畢業或延長畢業年限。經學校批准,學生可休學,但在校學習時間(含休學時間)一般不得超過6年。
五、畢業標准
1.畢業資格:思想政治合格,修完本專業計劃規定的所有課程,通過畢業論文答辯,獲得相應學分且所獲得學分的結構符合要求。
2.授予學位:取得畢業資格,達到雲南師范大學關於授予學士學位的規定者,即可授予「網路工程」工學學士學位。

F. 網路安全與填報高考志願

通信工程,最好的北京郵電,再就是清華/華科,
專科學校的通信工程沒好的。

G. 大學 網路工程學 學什麼的

一、專業特色

網路工程專業的特色主要在於以網路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突出計算機軟硬體系統、數字通信系統、計算機網路系統、網路安全技術和網路管理技術,使本專業培養的學生具有適應網路通信和計算機兩方面專業領域的能力。

二、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系統地掌握計算機、通信和網路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並能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和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可在信息產業、國防以及其他國民經濟部門從事計算機通信系統和計算機網路及協議的研究、設計和開發,從事計算機網路管理、計算機網路安全研究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使學生成為知識面廣,具有一定創造能力的研究應用型專門人才。

三、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計算機、通信以及網路方面的基礎理論、設計原理,掌握計算機通信和網路技術,接受網路工程實踐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計算機網路設備、系統的研究、設計、開發、工程應用和管理維護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和外語綜合能力;

2.系統地掌握計算機和網路通信領域內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3.掌握計算機、網路與通信系統的分析、設計與開發方法;

4.具有設計、開發、應用和管理計算機網路系統的基本能力;

5.了解計算機及網路通信領域的一些最新進展與發展動態;

6.了解信息產業、計算機網路建設及安全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

7.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四、學制與學位

標准學制:四年

修業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五、主幹學科、交叉學科

主幹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交叉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

六、主要課程

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與統計、離散數學、電路與電子學、數字邏輯電路、數據結構、編譯原理、操作系統、資料庫系統、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組成原理、微機系統與介面技術、通信原理、通信系統、計算機網路、現代交換原理、TCP/IP原理與技術、計算機網路安全、計算機網路組網原理、網路編程技術、計算機網路管理、網路操作系統、Internet技術及應用、軟體工程與方法學、數字信號處理、網格計算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等。

七、集中實踐教學環節

軍事訓練、生產實習、網路綜合實驗、軟體課程設計、硬體課程設計、VISUAL C++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

八、課程體系結構及學分比例

課程類別
學 分
學分比例

通識教育基礎課General Ecation Courses
72
40.4%

學科基礎課Basic Courses of Disciplines
46
25.8%

專業課Specialized Courses
18
10.1%

學科選修課Disciplines Electives
8
4.5%

集中實踐教學環節Practical Training
30
16.9%

第二課堂The Second Classroom
4
2.3%

合 計Total
178
100%

H. 誠問高手:網路工程,信息系統,計算機信息系統,計算機和信息科學這些專業之間的區別

一、引 言
在信息社會,「信息技術」作為一個廣泛使用的詞語,其含義寬泛,因人而異,包羅萬象;在本規范中,「信息技術」特指計算機學科專業人才培養方向之一的教學內容體系。本規范的目的之一就是定義這個內容體系。之所以還用「信息技術」這個詞語,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尚未找到更合適的詞語來概括這個內容,其次也因為與「國際接軌」[1]。總之,希望讀者在閱讀下面的文字時總是記住這里談的是和計算機學科專業教育相關的一套教學內容,而不是廣義的「信息技術」。
1. 本規范報告產生的背景
信息技術專業方向規范的制訂是一項研究成果的一個應用。從2003年起,教育部計算機教學指導委員會計算機專業教學分委員會(後簡稱「教指委」)同時啟動了三項工作:計算機專業發展戰略研究,制定計算機專業辦學規范,制定計算機專業辦學評估辦法。
「戰略研究」提出了以「培養規格分類」為核心思想的計算機專業發展建議。該思想包含如下要點:
(1) 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名稱下,鼓勵不同的學校根據社會的需求和自身的實際情況,為學生提供不同類型(但都要達到本科水平)的教學計劃和培養方案。
(2) 將三種不同的類型歸納為四個不同的專業方向:研究型(計算機科學專業方向)、工程型(包括計算機工程專業方向和軟體工程專業方向)、應用型(即這里的信息技術專業方向)。
(3) 一個學校在其中一個專業方向上通過評估合格,就被認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辦得合格。
基於這樣的認識,教指委在最初一個規范起草小組的基礎上擴充形成了四個規范起草小組,以期形成四個獨立的文件,指導不同學校調整辦學定位。本報告的內容就是其中信息技術專業方向規范起草小組的工作成果。
在形成本規范的過程中,我們從IEEE-CS/ACM的CC2004文件中得到很大啟發。特別是正在形成的CCIT報告,不僅使我們從理念上產生共鳴,而且其已有的工作成果對我們有直接的用處。本規范的附錄部分(即知識體和核心課程描述)基本上就是CCIT對應材料的編譯。這樣做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我們認為該材料在整體上相當不錯,集中了大批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者近三年的智慧和勞動,二是我們做這個規范的時間和投入有限,需要在較短的時間里拿出一個能為各個學校參考的文件。因此,針對我國高等教育特點的一些較大的變動只能在將來規范修訂時做了。
2. 關於信息技術專業方向的產生
為什麼會出現「信息技術專業方向」?其根本的原因在於人們認識到隨著網路技術的普及和應用的深入,作為信息化社會的需要,出現了一類有明顯特徵的人才需求。這類人才在各種企事業單位承擔信息化建設的核心任務。與計算機科學人才相比,對他們沒有探索新的計算理論的要求,也沒有設計復雜演算法的預期;與計算機工程人才相比,不要求他們了解微處理器設計的細節,也不要求他們具備設計新型計算機系統的能力;與軟體工程人才相比,不要求他們懂得系統的軟體測試,也不指望他們參與大型軟體的編寫。對他們的核心要求是能夠熟練地應用各種軟硬體系統知識構建優化的信息系統,他們更了解各種計算機軟硬體系統的功能和性能,更善於系統的集成和配置,更有能力管理和維護復雜信息系統的運行。這種認識不僅僅是對當前計算機專業辦學狀況的認識,也不僅僅是一些研究人員感覺到了這種社會需求,很重要的一個現象是不少學校實際上已經自行開始了相關的教育實踐。在中國,近幾年紛紛在學校出現網路工程,電子商務,信息安全等專業;在國外,不少學校就有信息技術本科專業。應該說,我們現在討論信息技術專業方向的規范,不僅有了對社會需求的認識基礎,而且也有了教育活動的實踐基礎。
借鑒CCIT的描述,信息技術作為大學人才培養的一個知識體系,其基本目標是圍繞社會中各種組織機構(以及個人)的需求,通過對計算技術的選擇、應用和集成,創建優化的信息系統並對其運行實行有效的技術維護和管理。
換句話說,「信息技術」是一門針對社會與各種企事業單位的信息化需求,提供與實施技術解決方案的學科,它涉及對計算機軟硬體、計算機網路等相關技術與產品的選擇、評價、拓展、集成、應用與管理。培養這方面人才所涉及的知識麵包括:數學與信息技術基礎、程序設計基礎、系統平台技術、計算機網路、信息管理與安全、人機交互、集成程序開發、系統架構與集成、Web與數字媒體技術、工程實施、職業操守等。
我們正在走向信息化社會。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已經成為我們的基本國策。在這個過程中,各種各樣的信息系統將在社會生活中發揮巨大的作用,大到「三金工程」,小到一個單位的財務系統;重要的,可能涉及到國家的經濟命脈,不那麼重要的,可以僅僅是個人家庭數字化信息的組織與維護;有些需要保證長期的穩定運行,例如一個銀行的信息系統,另一些則可能只是臨時的(但不是不重要的)需要,例如奧運會信息系統。這些系統,不只是給人帶來便利,更是企事業單位競爭能力的體現,是個人有效生存的需要。
面對五彩繽紛的需求,背靠層出不窮、動態變化的軟硬體技術和產品,經濟有效地構建這樣的信息系統並使其能夠令人滿意地運行,將不是一件隨意而行的事情。做這類工作的人需要有專門的知識結構,這種知識結構不僅能保證勝任當前的工作,還應該為他奠定進一步學習的基礎。
這樣一種知識結構的外在表現如本節第一段所述。對各種計算技術的理解是基礎,這樣一種理解應該能夠直接指導為滿足用戶需求對它們的選擇和應用。在實踐上,信息技術人才應該善於系統集成,善於理解用戶的需求和提供最優的滿足這種需求的技術路線,有效地對系統運行實施技術性管理。
這樣一種知識結構是足夠豐富的,有其獨立存在的教育學意義。回顧科學技術發展對學科形成的促進作用,如同CCIT報告起草負責人在2004年世界工程師大會上所闡述,1900年前後,由於馬達、電話的出現,從物理學科中衍生出了電氣工程;1960年前後,由於三極體、集成電路的發明,從電氣工程中分出了電子工程;1965年前後,由於計算機的出現和廣泛使用,從電氣工程和數學中「長」出了計算機科學。而現在,由於互聯網,特別是互維網在全球的迅速普及,深入到人們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信息技術從計算機科學和通信科學中分化出來不僅是社會發展所需,而且在教育學上也是水到渠成了。
作為計算機專業(CC2004叫「計算學科」,Computing Discipline)新興的分支之一,我們有必要比較一下信息技術和它的幾個近鄰的區別。除了前述作為人才培養的結果,畢業生工作崗位的性質和要求不同外,為適應這種不同在課程設置上也會有明顯的區別。附錄1給出了信息技術專業方向知識結構框架,附錄2則是對其必修課程組織的舉例描述。對比計算機科學、計算機工程等專業方向,CC2004從課程設置的角度給出了一種實證分析。通過研究美國12所既有信息技術專業,也有計算機科學專業或信息系統專業學校的情況(課程名稱,課時安排),我們看到盡管這些相近的專業在課程名稱上有很大的相關和重疊,但在課時的配比上有明顯的區別。例如「計算機科學」強調數理化和軟體的內容,佔到了總學時的70%;信息技術強調網路、資料庫,以及軟體相關的內容,也佔了60%多;而信息系統(IS)則更強調商業應用的內容,差不多也是60%。
3. 制定本規范的指導思想
首先,這個文件的基本定位是向學校提供開辦信息技術專業方向的辦學指導,這種指導也將影響未來相應的辦學評估(Assessment)。從操作層面看,這個文件將是學校制定相應培養方案的基本依據。應該強調,本規范不等於各學校的培養方案,各學校應該參照本規范的精神和要求,制定符合自己特點的培養方案。所謂評估,其核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要看學校提供的培養方案和本規范的相容性,二是要通過座談、問卷等方法考察實際情況與培養方案的一致性。我們鼓勵學校制定並執行和本規范相容,同時也有自己特色的培養方案。
在制定這個規范的時候,我們遵循如下指導原則:
(1) 這個規范是為指導未來中國計算學科發展走向所形成的文件之一;特別地,它將和計算機科學規范,計算機工程規范,軟體工程規范共同構成一個學科專業方向體系,因此在文件的宏觀結構上盡量保持一致。本章可能是個例外,因為其他幾個方向在內容上要相對成熟,在我國也有了多年的教育實踐,從而可以系統地回顧發展歷史等。
(2) 盡管信息技術的內容是日新月異的,變化性很強,希望本規范描述的知識內容有相對穩定性。按照CCIT的策略,在刻畫信息技術知識單元的時候,先是介紹目的,然後才是技術內容。目的講的是能力的培養,在某種程度上是獨立於技術的,從而有較長的穩定性。例如「網路編程」是一種能力,但是用JSP還是PHP技術編程則屬於具體技術的問題。盡管如此,規范建議辦學單位應該定期對技術的發展有準確的認識和評估,從而使學生學到的東西能夠與時俱進,適應發展的需要。
(3) 課程設置應該足夠靈活,必修的內容應該盡量小。從信息技術專業方向畢業的學生就業面會很寬。雖然他們的工作核心是信息系統的建設與維護,但其應用會涉及各種行業領域,表現出各種不同的系統需求。這種系統需求反過來對計算技術的選擇和應用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本規范提出的課程設置要求給學校留有足夠的自由度,允許學校根據自己的情況(例如周邊地區的產業條件,學生的狀態,學校的條件)進行有針對性的剪裁。
(4) 本規范必須充分地體現信息技術和其他計算機學科分支的差異。信息技術強調各種不同技術的集成,強調將技術融入企事業單位的日常運作之中。因此,對信息技術畢業生的基本要求是他們要掌握實施系統集成的技能,包括通過對系統的抽象來管理復雜性的能力,對技術和產品提供商提出主張的技巧,對技術及其適應性的深刻理解,以及出色的人際交往能力。
(5) 同時,本規范也要反映信息技術和其他計算機學科分支方向的關系。我們認識到,計算機學科不同分支的教學內容在相當程度上有共通之處。無論是從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還是從學校培養人才多樣性的角度,條件好一些的學校可能同時提供一種以上的培養方向。因此在描述知識單元時,在相適應的地方,我們都直接採用其他規范中的相關內容。
(6) 本規范的定位是本科教育,但其精神也能適用於其他層次的教育。
(7) 本規范將超出一般的知識點設計和課程設置框架的范疇,同時希望能夠對學校辦學的實踐有具體的參考性指導,有些內容是「要求」,有些內容則只是「建議」。例如,附錄1給出了必修的內容,是要求完整體現在教學計劃中的;而附錄2所提供的只是一些示例教學計劃和課程的設計,不要求(也不鼓勵)學校照搬。
下面,按照四個方面組織本規范的主體內容。第二節是關於信息技術專業方向的辦學目的和人才培養規格要點的一般性描述。對於一個辦學單位來說,其目的和人才培養規格的具體表述可以和規范中不一樣,但需要體現其中的要求和精神。第三節是本規范的核心,給出信息技術的必修知識體系結構、關於課程設置的考慮,以及對實踐教學的要求。第四節是對辦學條件的要求,包括師資力量、圖書資料、實驗室條件、實習基地建設。最後一節將本規范中提出的一些指標性的內容匯集在一起,以便於學校在學科建設中參考。
本規范的編寫過程得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清華大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由於這個規范是在早先教指委戰略研究和規范制定課題之外的內容,所需開支超出了原定預算。如果沒有清華大學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支持,這個規范工作是難以開展的。我們在此特別對兩個出版社表示衷心感謝。
二、培養目標和規格
「培養目標」,講的是在一個專業教育計劃指導下,一個人達到了相關教育要求後應該達到的綜合狀態和具備的基本素質。「培養規格」講的是達到了教育要求後應該具備的專業能力諸方面。
1. 人才培養目標[2]
本學科方向培養具有如下特點的高級專門人才[3]: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與信息技術相關的自然科學和數學知識,並具有創造性地將這些知識應用於信息系統構建和應用的潛力;掌握計算機學科的基本理論和信息系統的基本工作原理,熟練掌握計算機軟硬體系統的應用知識,對信息技術的效用和發展趨勢有深入理解和評估能力;有良好的組織管理和交流溝通能力,能根據不同組織和機構的需求,選擇相應的信息技術,並能有效地實施;具備良好的國際交流能力,能適應技術進步和社會需求的變化。
2. 人才培養規格
信息技術專業方向的本科教育學制一般為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畢業生要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一定的文學和藝術修養;具有基本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和自然科學知識等。
畢業生通過對專業知識的學習,獲得相應的知識和技能,能夠在信息技術應用領域發揮專業特長,成為該領域的主要人力資源,並具有在該領域進一步做出創造性貢獻的潛能。信息技術人才的基本素質特徵是能將不同的技術集成到應用系統中並使系統和所屬組織機構的日常運作整合。畢業生為了能勝任這種綜合性的任務,必須具備以下三個層面的能力:
(1) 基本能力
1) 對信息技術領域的核心技術和概念能熟練運用
信息技術學科的核心涉及到信息技術基礎、程序設計基礎、計算機平台技術、系統管理和維護、網路應用及管理、Web技術、人機交互、集成編程技術、信息管理、信息安全、系統集成與體系結構、信息技術與社會環境。對這些方面主要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是從事信息技術領域工作的基礎。
2) 為解決個人和組織機構所面臨的問題,能系統地分析、確定和闡明用戶的需求
信息技術專業人員作為用戶和技術之間的橋梁,首先要能幫助用戶明確需求,將用戶的需求用技術語言清晰的表達。他們要有良好的溝通和交流能力,諳熟科學、邏輯地思維方法,具有需求分析、抽象問題和建模的能力。由於信息技術的專業人員所處的工作環境涉及面寬,還希望他們具有迅速在適當的層面領會非本專業領域知識的能力。
3) 能設計高效實用的信息技術解決方案,並善於將該解決方案和用戶環境整合
要求具有系統架構設計能力,項目管理能力。與工程開發人員不同,信息技術專業人員需要特別關註解決方案和用戶環境的關系,從用戶的角度出發,進行方案的實施。要有良好的適應能力,適應用戶的技術環境,不僅能緊跟技術發展,還能處理遺留的技術問題。能幫助建立有效的項目計劃,能夠利用成熟的信息技術和工具來構建滿足需求的計算機應用系統,並能管理該系統,在各個階段,都自覺地關注信息安全問題。具有創新精神、工程意識,管理和經濟效益意識,以及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
(2) 專業綜合素質
1) 能鑒別和評價當前流行的和新興的技術,根據用戶需求評估其適用性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特性,使得信息技術專業人員要具有突出的信息獲取能力,不但熟悉原有的技術,還要對新興的技術做出快速的反應;不僅在於學習新技術,還需要能夠應用基本原理和經驗,針對用戶需求和應用環境做出評估。
2) 能分析技術對個人,組織,社會帶來的影響,包括倫理,法律和政策等各方面問題
信息社會的到來使得信息技術和社會環境的互相影響變得尤為顯著和重要。信息技術人員處於技術和社會關聯的第一線,要求信息技術專業人員對技術的社會影響有專業的判斷力。同時要關心社會,對社會有高度責任感,具有良好的職業操守。
3) 深刻理解成功的經驗和標准,並能運用
標准和成功的經驗是前人勞動的結晶,學習標准和經驗能夠更快更深的理解技術原理;反過來,對技術原理有深入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標准和經驗的內涵。並且,標准和經驗對系統開發、運行和升級都有重要影響,要求能夠熟練運用。
4) 具有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是素質教育的共同要求,同時也是信息技術的實踐應用特性所必需的。畢業生要能對實際問題形成自己的見解,並能實施解決。不僅掌握專業技術知識,同時要掌握專業原理,形成專業思想,適應環境的變化、技術的進步和新問題的出現。
(3) 團隊和社會交流能力
1) 能將個人行動與團隊合作相融合,在隊伍中相互協作來達到團隊的共同目標
信息技術的解決方案一般都由具有各種不同技術和知識背景的成員組成的團隊來開發,信息技術專業的畢業生需要能夠在各種形形色色的團隊中有效地工作,這就要求他們要具有出眾的團隊協作能力。
2) 能通過口頭和書面的方式,運用恰當的專業詞彙和客戶、用戶及同伴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溝通
為了具有出眾的團隊協作能力和人際交流能力,需要他們掌握各種有效的口頭和書面表達技巧,以及傾聽的技巧。需要有在用戶語言和技術語言之間相互轉換的能力。要求他們能夠正確評價不同組織機構的作用,了解它們的文化,能夠尊重和欣賞別人的差異,對在處理問題中出現的各種不同的觀點、意見和建議能夠傾聽和正確評價。同時為了適應國際化需要,應具備良好的外語能力,能夠進行國際交流。
3) 具有終身學習的意識
終身學習是時代的要求,更是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要求。需要培養終身學習的意識,同時掌握各種理論和實踐的學習方法。具備良好的信息獲取能力和自學能力。

三、知識結構和相關教學要求
這一節是本規范的核心。一個專業方向的實質反映在其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中。一般地,教學計劃是培養方案的一個組成部分,培養方案還可能包括其他的要求和環節。一個教學計劃的核心是一組課程(包括其內容和執行要求的描述)。作為一個旨在指導各種不同條件、不同類型學校辦學的規范,本節不試圖描述某個具體的培養方案,而只是給出對學校制定培養方案的指導意見,特別是從知識體系內涵的角度給出設計本專業教學計劃的要求。為此,下面的內容分成四部分闡述:培養方案總體框架,相當於是學校制定培養方案的一個提綱,以便於辦學評估和不同學校的比較;知識體系,描述在教學計劃中必須覆蓋的內容(這里給到知識單元的層次,附錄1進一步給到知識點層次);課程體系,給出課程設置的一些宏觀要求,並給出用一組必修課程覆蓋知識單元的示例,附錄2對此有進一步詳述;實踐教學內容及體系,提出對實踐教學安排的建議和具體要求。
1. 培養方案總體框架
所謂「培養方案」,就是針對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在一定的時限和學生入學狀態的條件下,通過教學及其相關活動的進行,達到專業人才培養規格的一種設計。
因此作為學校的專業培養方案,首先就是要明確指出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它們必須符合本規范第二節內容的精神,但應該有具體化的內容。
然後,我們應該看到一組課程的設計,不僅是一組課程的名稱,對每一門課還有知識點、學時數、開設的年級、必修與選修屬性,等等。在學時等因素上符合本節第三部分的要求,同時其中的必修課程所涉及的知識點要基本覆蓋本節第二部分的內容。
最後,我們要看到關於實踐教學的組織和實施措施,需要達到本節第四部分的要求。
作為一個總體的要求,課程設計和實踐環節的安排都要注意緊扣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鼓勵顯式說明。
除上述外,作為補充說明,我們強調不同的辦學單位可以有不同的培養方案,但其課程計劃的內容都要覆蓋本規范中規定的必修[4]知識點,並達到必要的深度。信息技術,蘊含寬泛,應用面廣。為反映這個特點,本規范只要求一個相對較小的專業必修知識體(大約占總學分數的30%),同時提出了課程體系設計的指導性建議,這樣就為具有不同資源條件以及有特定應用傾向的辦學機構留有充分的餘地。
從教學內容看,信息技術培養方案除了國家統一要求的公共課外,還將涉及數學與信息技術基礎、程序設計基礎、系統平台技術、計算機網路、信息管理與安全、人機交互、集成程序開發、系統架構與集成、Web與數字媒體技術、工程基礎、專業實踐等。它們大致能被歸納為如下三類,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和素質教育。其中:
通識教育包括:價值觀,職業操守;人文社會科學知識;自然科學和數學;外語;體育等。對它們的要求主要根據國家的規定和學校其他相關專業的成功實踐來確定,本規范不著重討論。
專業教育包括:計算機與信息系統基礎知識;信息技術學科專業知識與能力培養;專業實踐訓練等。這是本規范的重點。
素質教育包括:文字與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社會實踐活動;跨專業的選修課;學術與科技活動等。除表達溝通能力被認為對信息技術人才特別重要,從而專門有必修知識單元安排外,其他在本規范中也不討論。
同時,信息技術專業方向重視系統級抽象能力的培養,強調通過交互性和實踐性的教學過程培養綜合分析問題與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辦學單位滿足一定的設施和組織條件,通過足夠的時間和學分的安排,讓學生得到充分實踐訓練。

I. 計算機網路工程有哪些

網路工程其他網路詞條
以工程化解決網路系統問題的工程
網路工程是指按計劃進行的以工程化的思想、方式、方法,設計、研發和解決網路系統問題的工程。培養掌握網路工程的基本理論與方法以及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等方面的知識,能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去分析和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可在信息產業以及其他國民經濟部門從事各類網路系統和計算機通信系統研究、教學、設計、開發等工作的高級網路科技人才。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網路工程
外文名 Network Engineering
修學年限 四年
授予學位
工學學位
分類
硬體工程和布線工程
專業代碼
080903
專業層次
本科
專業類別
計算機類
專業特色
以網路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為基礎,使本專業培養的學生具有適應網路通信和計算機兩方面專業領域的能力
主幹學科
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
交叉學科
通信軟體設計
開設院校
華北電力大學、天津城建大學等
目錄
分類
網路工程(Network Engineering)分為:硬體工程和布線工程。
硬體工程
硬體工程是指計算機網路所使用的設備(交換機、防火牆、
內核、硬體內存、cpu、伺服器等),工程包括網路的需求分析
、網路設備的選擇、網路拓撲結構的設計、施工技術要求等。
布線工程
布線工程:也稱綜合布線,它的目的是為了保持正常通訊而使用
光纜、銅纜將網路設備進行連接。工程包括線纜路由的選擇、
橋架設計、線纜及接插件的選型等。
技術問題
網路工程主要是指計算機網路系統。以分組交換技術為核心的計算機網路,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得到了飛速發展,採用TCP/IP體系結構的Internet得到廣泛運用。
為了使得網路能夠適應基於網路的多種多樣服務在帶寬,可擴縮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不斷增長的需求,網路工程必須應付這些挑戰,解決好網路的設計,實施和維護等一系列技術問題。
1)有非常明確網路建設的目標,這在工程開始之前就確定,在工程進行中不能輕易更改。
2)工程有詳細的規劃,規劃一般分為不同的層次,有的比較概括(如總體規劃),有的非常具體(如實施方案)。
3)工程要有正規的依據,例如國際標准,國家標准、軍隊標准、行業標准或是地方標准。
學科定義
作為一門學科,網路工程必須總結並研究與網路設計,實施和維護有關的概念和客觀規律,從而使無論是剛剛涉足該領域的新手,還是久經沙場的老將,都能夠根據這些概念和規律來設計和建造滿足客戶需求同時跟得上Internet發展步伐的計算機網路未來。
本專業培養掌握網路工程的基本理論與方法以及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等方面的知識,能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去分析和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可在信息產業以及其他國民經濟部門從事各類網路系統和計算機通信系統研究、教學、設計、開發等工作的高級科技人才。計算機網與通信網(包括有線、無線網路)的結合是本專業區別於網路工程專業的顯著特色。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網路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網路工程技術應用的基本訓練,具有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解決網路工程方面的實際問題和進一步學習網路工程領域新理論、新技術及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網路工程
本專業培養的人才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和外語綜合能力;能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網和通信網技術領域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掌握各類網路系統的組網、規劃、設 計、評價的理論、方法與技術;獲得計算機軟硬體和網路與通信系統的設計、開發及應用方面良好的工程實踐訓練,特別是應獲得較大型網路工程開發的初步訓練;本專業是專門為網路領域人才市場供不應求的迫切需要而設置的專業。
本專業修業年限四年。學生在修完教學計劃所規定的全部課程並考試合格後,將被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主要課程有: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隨機過程、數學建模與模擬、組合數學、運籌學、形式語言與自動機、排隊論、電路與電子學基礎、數字邏輯與數字系統、離散數學、計算機導論與程序設計、演算法與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與系統結構、操作系統、資料庫系統原理、軟體工程、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介面技術與匯編語言、嵌入式系統、信號與系統、計算機網路、通信導論、通信原理、現代交換原理、現代通信網、網路工程、信息與網路安全、接入網技術、寬頻無線通信網路、通信軟體設計、Internet技術等。
專業特色
網路工程專業的特色主要在於以網路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突出計算機軟硬體系統、數字通信系統、計算機網路系統、網路安全技術和網路管理技術,使本專業培養的學生具有適應網路通信和計算機兩方面專業領域的能力。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自然科學和人文社科基礎知識、計算機科學基礎理論、計算機軟硬體系統及應用知識、網路工程的專業知識及應用知識,具有創新意識,具有本專業領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備一定的實踐技能,並具有良好的外語應用能力的高級研究應用型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計算機、通信以及網路方面的基礎理論、設計原理,掌握計算機通信和網路技術,接受網路工程實踐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計算機網路設備、系統的研究、設計、開發、工程應用和管理維護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和外語綜合能力;
2.系統地掌握計算機和網路通信領域內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3.掌握計算機、網路與通信系統的分析、設計與開發方法;
4.具有設計、開發、應用和管理計算機網路系統的基本能力;
5.了解計算機及網路通信領域的一些最新進展與發展動態;
6.了解信息產業、計算機網路建設及安全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
7.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課程設置
主幹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交叉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與統計、離散數學、電路與電子學、數字邏輯電路、數據結構、編譯原理、操作系統、資料庫系統、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組成原理、微機系統與介面技術、通信原理、通信系統、計算機網路、現代交換原理、TCP/IP原理與技術、計算機網路安全、計算機網路組網原理、網路編程技術、計算機網路管理、網路操作系統、Internet技術及應用、軟體工程與方法學、數字信號處理、網格計算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等。
課程體系
課程類別
學 分
學分比例
通識教育基礎課General Ecation Courses
72
40.4%
學科基礎課Basic Courses of Disciplines
46
25.8%
專業課Specialized Courses
18
10.1%
學科選修課Disciplines Electives
8
4.5%
集中實踐教學環節Practical Training
30
16.9%
展開表格
就業方向

計算機維修工程師
現代信息網 絡辦公師、計算機維修工程師、網路管理員、售後服務工程師、綜合布線工程師、技術支持工程師、監理工程師、操作系統工程師、網路架構工程師、網路安全工程師、網路工程師、網站維護工程師、網站設計開發工程師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可以從事各級各類企事單位的辦公自動化處理、計算機安裝與維護、網頁製作、計算機網路和專業伺服器的維護管理和開發工作、動態商務網站開發與管理、軟體測試與開發及計算機相關設備的商品貿易等方面的有關工作。
可考證書
(1)漢字錄入師
(2)現代信息網路辦公師
(3)國家教育部(NIT)證書
(4)計算機維修工程師
(5)計算機硬體裝調師
(6)程序設計師(VB方向)
(7)網路綜合布線工程師
(8)網路工程與管理師
(9)資料庫開發師(VFP方向)
(10)網路安全管理維護師
(11)網頁設計師
(12)平面設計師
(13)動畫製作師
(14)國家勞動部計算機職業資格證書(中級)
(15)動態網頁設計師
(16)SQL資料庫維護師
(17)網站開發架構師(ASP. NET+SQL)
(18)CCNA
(19)CCNP
(20)CCIE
工程模塊
第一模塊
第一部分:從零起步,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漢字輸入法、windows7操作系統。
第二部分:熟練掌握Office辦公軟體(Word文字處理、Excel電子表格、Powerpoint電子演示、並能夠熟練的使用常用辦公設備,如:列印機、掃描儀、刻錄機、數碼相機、網路攝像頭等。
第三部分:熟練的運用和掌握Internet網路技術,如網路連接、信息瀏覽查詢、上傳下載、收發電子郵件、網路通訊等。
第二模塊
第一部分:掌握計算機基本組成、硬體識別、整機拆裝、BIOS參數設置等。
第二部分:多媒體電腦組裝維修調試和網路與通信基礎。
第三模塊
第一部分:信息網路工程師
網路工程與綜合布線(網路拓撲、網路互聯設備、網路組建與調試、網路工程預算及招、投標),智能樓宇、寬頻網路;WIN2003網路操作系統、IIS設置以及各種伺服器的設置與管理技術。
第二部分:高級網路工程師
路由技術及TCP/IP協議、WINDOWS高級管理技術(活動目錄)和ISA網路安全管理。
第四模塊
第一部分:網站設計與維護師。
通過學習「網頁設計及網站建設、網站規劃設計」掌握靜態網站的設計製作技術和網站的規劃建設;除學習傳統的網站設計知識外,還要學習最新的DIV技術及綜合素質課等。
第二部分:網站設計與維護師拓展課程。
通過學習Photoshop達到專業圖片處理優化水平。
通過學習Flash動畫達到職業「閃客」水平。
網路協議
TCP/IP協議(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叫做傳輸控制/網際協議,又叫網路通訊協議,它包括上百個各種功能的協議,如:遠程登錄、文件傳輸和電子郵件等,而TCP協議和IP協議是保證數據完整傳輸的兩個基本的重要協議。通常說TCP/IP 是Internet協議簇,而不單單是TCP和IP。
TCP/IP協議的基本傳輸單位是數據包(Datagram)。TCP協議負責把數據分成若干個數據包,並給每個數據包加上包頭;IP協議在每個包頭上再加上接收端主機地址,這樣數據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如果傳輸過程中出現數據丟失、數據失真等情況,TCP協議會自動要求數據重新傳輸,並重新組包。總之,IP協議保證數據的傳輸,TCP協議保證數據傳輸的質量。
TCP/IP協議數據的傳輸基於TCP/IP協議的四層結構:應用層、傳輸層、網路層、鏈路層,數據在傳輸時每通過一層就要在數據上加個包頭,其中的數據供接收端同一層協議使用,而在接收端,每經過一層要把用過的包頭去掉,這樣來保證傳輸數據的格式完全一致。
考試說明
1、考試目標
通過本考試的合格人員能根據應用部門的要求進行網路系統的規劃、設計和網路設備的軟硬體安裝調試工作,能進行網路系統的運行、維護和管理,能高效、可靠、安全地管理網路資源,作為網路專業人員對系統開發進行技術支持和指導,具有工程師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能指導網路管理員從事網路系統的構建和管理工作。
2、考試要求
(1)熟悉計算機系統的基礎知識;
(2)熟悉網路操作系統的基礎知識;
(3)理解計算機應用系統的設計和開發方法;
(4)熟悉數據通信的基礎知識;
(5)熟悉系統安全和數據安全的基礎知識;
(6)掌握網路安全的基本技術和主要的安全協議;
(7)掌握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和網路協議的基本原理;
(8)掌握計算機網路有關的標准化知識;
(9)掌握區域網組網技術,理解城域網和廣域網基本技術;
(10)掌握計算機網路互聯技術;
(11)掌握TCP/IP協議網路的聯網方法和網路應用技術;
(12)理解接入網與接入技術;
(13)掌握網路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14)熟悉網路系統的性能測試和優化技術,以及可靠性設計技術;
(15)理解網路應用的基本原理和技術;
(16)理解網路新技術及其發展趨勢;
(17)了解有關知識產權和互聯網的法律法規;
(18)正確閱讀和理解本領域的英文資料。
3、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體專業技術水平考試科目設置
(1)計算機與網路基礎知識,考試時間

閱讀全文

與網路安全通識教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21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373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572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376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055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24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030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11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692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929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12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987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30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413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59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110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286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471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965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