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網路犯罪的案例有哪些
1.江蘇徐州「神馬」網路盜竊案
2014年3月19日,江蘇徐州警方聯合騰訊雷霆行動成功搗毀了一個以「下訂單」為名,通過向多個網店店主的手機植入木馬、攔截網銀簡訊進行網路盜竊的犯罪團伙,在14省抓獲涉案犯罪嫌疑人37名,瓦解了一個完整的「寫馬—免殺—種馬—洗錢—分贓」黑產犯罪鏈條。該案受害人達261名,涉案金額2000餘萬元。
2.廣州「1101-黑客」銀行卡盜竊案
2014年5月,廣州警方成功破獲了一起利用黑客技術、對銀行卡實施盜竊的特大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1名。經調查,該團伙通過網路入侵的手段盜取多個網站的資料庫,並將得到的數據在其他網站上嘗試登錄,經過大量沖撞比對後非法獲得公民個人信息和銀行卡資料數百萬條,最後通過出售信息、網上盜竊等犯罪方式,非法獲利1400餘萬元。
3.浙江湖州「5·15」詐騙簡訊案
2014年5月,浙江湖州警方摧毀了一個群發詐騙簡訊的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18名。經調查,自2012年以來,該團伙由組織者聯系詐騙上家人員接收群發詐騙簡訊業務,再用電話、網路等渠道將任務派單給下家,由下家通過群發器、sim卡和電腦等設備,累計群發中獎等網路詐騙簡訊上億條,非法獲利300餘萬元。
4.重慶簡訊攔截木馬盜竊案
2014年5月27日,重慶警方破獲了一起利用簡訊攔截木馬實施網路盜竊、並將贓款通過電商平台以購物、充話費、購買彩票等方式套現的案件,抓捕犯罪嫌疑人3名,兩名主犯為應屆大學生。經調查,嫌疑人將簡訊攔截木馬偽造成婚戀網站的交友簡訊,通過感染受害人手機截取網銀驗證碼,再修改其網路支付應用的密碼,最後用受害人的銀行卡去電商平台「套現」。
5.江蘇揚州「3·18」釣魚盜號案
2014年5月30日,江蘇揚州警方成功搗毀了一個通過租用韓國伺服器架設釣魚網站、盜取受害者網路聊天賬號及密碼的盜號團伙,在廣東和廣西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經調查,2014年1月至5月期間,該團伙向下游的網路詐騙犯罪分子出售非法盜取的180935組網路聊天賬號及密碼,獲利157萬余元。
6.北京「2·28」釣魚盜刷信用卡案
2014年6月,北京警方成功摧毀了一個利用釣魚網站盜取用戶信用卡資料、並通過盜刷牟利的犯罪團伙,抓獲盜號人員、機票代理、詐騙人員等嫌疑人31人,涉及盜刷案件520餘起。經調查,該團伙通過某網站平台發布虛假信息,誘騙網民登錄釣魚網站,非法盜取網民的個人信息及信用卡資料;再與機票代理勾結,通過網上快捷支付的方式購買機票並出售。該犯罪團伙已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盜取公民個人信息、盜刷信用卡的黑色產業鏈條,涉案金額達300餘萬元。
7.山東濟南「1·15」航空旅客信息泄露案
2014年6月,山東濟南警方成功摧毀了一個利用航空旅客信息進行詐騙的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13名,查清了某航空公司訂票信息泄露源頭,堵塞了安全漏洞。經調查,該犯罪團伙通過盜取旅客個人信息、倒賣信息、實施詐騙、取款分贓等犯罪環節,詐騙旅客30餘人,涉案金額達70餘萬元。
⑵ 網路信息安全事件的案例有哪些
2013年國內外網路安全典型事例
【案例1-1】美國網路間諜活動公諸於世。2013年6月曾經參加美國安全局網路監控項目的斯諾登披露「棱鏡事件」,美國秘密利用超級軟體監控網路、電話或簡訊,包括谷歌、雅虎、微軟、蘋果、Facebook、美國在線、PalTalk、Skype、YouTube等九大公司幫助提供漏洞參數、開放伺服器等,使其輕而易舉地監控有關國家機構或上百萬網民的郵件、即時通話及相關數據。據稱,思科參與了中國幾乎所有大型網路項目的建設,涉及政府、軍警、金融、海關、郵政、鐵路、民航、醫療等要害部門,以及中國電信、聯通等電信運營商的網路系統。
【案例1-2】我國網路遭受攻擊近況。根據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CNCERT抽樣監測結果和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發布的數據,2013年8月19日至8月25日一周境內被篡改網站數量為5470個;境內被植入後門的網站數量為3203個;針對境內網站的仿冒頁面數量為754個。被篡改政府網站數量為384個;境內被植入後門的政府網站數量為98個;針對境內網站的仿冒頁面754個。感染網路病毒的主機數量約為69.4萬個,其中包括境內被木馬或被僵屍程序控制的主機約23萬以及境內感染飛客(Conficker)蠕蟲的主機約46.4萬。新增信息安全漏洞150個,其中高危漏洞50個。更新信息:
【案例1-3】據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CNCERT)的數據顯示,中國遭受境外網路攻擊的情況日趨嚴重。CNCERT抽樣監測發現,2013年1月1日至2月28日,境外6747台木馬或僵屍網路控制伺服器控制了中國境內190萬余台主機;其中位於美國的2194台控制伺服器控制了中國境內128.7萬台主機,無論是按照控制伺服器數量還是按照控制中國主機數量排名,美國都名列第一。
【案例1-4】中國網路安全問題非常突出。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應用的快速發展,中國大陸地區互聯網用戶數量急劇增加。據估計,到2020年,全球網路用戶將上升至50億戶,移動用戶將上升100億戶。我國2013年互聯網用戶數將達到6.48億,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達到4.61億。網民規模、寬頻網民數、國家頂級域名注冊量三項指標仍居世界第一,互聯網普及率穩步提升。然而各種操作系統及應用程序的漏洞不斷出現,相比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網路安全技術、互聯網用戶安全防範能力和意識較為薄弱,極易成為境內外黑客攻擊利用的主要目標。
⑶ 網路侵犯知識產權的案例有哪些,快
一個關於網路域名侵犯商標權的案例——福建親親集團的
原告 福建親親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福建省晉江五里工業區。
法定代表人 吳火爐,董事長。
委託代理人 吳建設,福建亞太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董事長。
委託代理人 林文淵,福建亞太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職員。
被告 郝文中,女,1957年3月21日生,漢族,哈爾濱市道外區親親食品經銷部業主,住哈爾濱市道外區南極街副48號-2號。
委託代理人 張克軍,黑龍江銀盛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福建親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親親公司)與被告郝文中計算機網路域名侵犯商標權糾紛一案,本院於2005年2月23日受理後,依法組成合議庭,於2005年3月31日不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託代理人吳建設、林文淵,被告委託代理人張克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親親公司訴稱:原告是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股份制企業,始創於1985年。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原告秉持「以人為本、創造價值、立足本土、展望世界」的經營理念,勵精圖治,拼搏進取,目前下轄9家控股子公司,擁有員工2萬人,其中國內外中高級經營管理及技術人才300多人,在全國建立了完整的銷售網路,年銷售額超10億元,已發展成為國內知名的食品生產企業。原告於1992年在國際分類第30類商品上注冊了第614573號「親親」商標,後又不斷改進商標,並於2004年在第29類商品上注冊了第3293585號「 」商標,在第30類商品上注冊了第3293583號「 」商標,同時,原告也申請注冊了「 」商標的防禦商標和聯合商標,形成了完整的商標保護體系。到目前為止,原告及其子公司在廣告宣傳方面投入累計達3億元,其中,2002年至2004年投入1.4億元,廣告覆蓋范圍遍及全國,使「 」商標成為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原告生產的「 」牌蝦條、薯片(條)系列產品,銷售額和市場佔有率在全國同行業中居第一位;生產的「 」牌果凍系列產品,銷售額和市場佔有率在全國同行業中居第二位。
2005年,原告發現被告在互聯網上注冊了中文域名「中國親親」和英文域名「www.qinqin-cn.com」,惡意侵害原告的合法權益,給原告的經營造成了經濟損失。請求法院判令:1.認定原告的「 」注冊商標為馳名商標;2.被告立即停止對原告「 」注冊商標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和侵權行為;3. 被告的中文域名「中國親親」和英文域名「www.qinqin-cn.com」交由原告使用;4.被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人民幣30萬元。
被告郝文中辯稱:被告是合法注冊和使用中文域名「中國親親」和英文域名「www.qinqin-cn.com」,原告的「親親」商標僅限於食品,與被告在網上所注冊的域名無關;原告要求賠償損失30萬元沒有法律依據。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在本院開庭審理過程中,原告和被告為證明各自訴辯主張的事實成立,舉示了證據並發表了質證意見。
原告親親公司舉示的證據有:
證據1、原告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主要內容為:原告的經營范圍為銷售膨化食品、果凍等。
證據2、原告的商標證書。主要內容為:第614573號商標注冊證,商標「親親及圖」,核定使用商品第30類膨化食品,注冊有效期限自1992年10月20日起;第3293585號商標注冊證,商標「 」,核定使用商品第29類果凍等,注冊有效期限自2004年2月7日起;第3293583號商標注冊證,商標「 」,核定使用商品第30類玉米花、蝦味條、膨化土豆片等,注冊有效期限自2004年2月28日起。
證據3、哈爾濱市道外區公證處的《公證書》。主要內容為: 哈爾濱市道外區公證處2005年2月3日公證證明:被告在互聯網上注冊了中文域名「中國親親」和英文域名「www.qinqin-cn.com」,使用「親親食品」的標識,用於銷售果凍和膨化食品等。
證據4、1993年9月購買「親親蝦條袋」包裝物的發票。證明:原告已在使用「親親」商標。
證據5、原告控股的多個子公司的營業執照、工商登記檔案和商標使用許可合同。證明:原告在全國各地擁有多家子公司,其膨化食品、果凍等產品均使用「 」商標。
證據6、原告的廣告合同、發票、廣告圖冊、廣告片、媒體報道和廣告監測報告。主要內容為:從1992年至2004年,原告投入廣告、媒體宣傳報道累計達3億元,其中2002至2004年共投入1.4億元。證明:原告的「 」商標已在全國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是中國的馳名商標。
證據7、原告及其產品和商標的榮譽證書。主要內容為: 1999年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中國食品工業優秀企業」稱號;2001年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認定為「中國名優食品」;2000年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認定為「國家質量達標食品」單位;2004年被中國質量檢驗協會評為「(2000年—2004年)國家質量檢測合格產品」;2002年被中國質量協會評為「質量信譽跟蹤產品」;1998年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評為「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電視廣告推薦品牌」;2003年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企業家委員會評為「全國安全優質食品承諾活動承諾企業」;1992年被中國消費者報社、中國消費者協會消費指導工作委員會、中國技術監督報社評為「北京晉江名優產品展銷會參展榮譽獎」;2002年被福建省著名商標認定委員會評為「福建省著名商標」;1998年被福建省著名商標認定委員會評為「福建省著名商標」;2003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評為「福建名牌產品」等。證明:原告的「 」商標已在全國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是中國的馳名商標。
證據8、有關行業協會、各地政府及經濟發展局的證明。主要內容為:原告及其子公司2002年年生產量達1007萬箱,終端銷售額8.12億元,利稅1.07億元; 2003年年生產量達1071萬箱,終端銷售額8.63億元,利稅1.17億元;2004年年生產量達1287萬箱,終端銷售額10.41億元,利稅1.39億元,在全國同行中排名前列。
證據9、原告各地經銷商部分名單和區域代理合同。主要內容為:原告與近兩千家全國主要經銷商訂立了101份經銷合同。證明:原告在全國已建立了完整的銷售網路和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
證據10、原告形成商標保護體系的商標注冊證和商標管理制度。主要內容為:原告在相關商品上分別申請注冊了「 」商標的防禦商標和聯合商標,並於2002年1月8日獲得美國商標注冊證。證明:原告已形成全方位完整的保護「 」商標體系。
證據11、國家加工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福建省中心檢驗所、咸陽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等20份國家、省市級檢驗中心對原告產品的質量檢測報告。證明:原告的產品質量優良,具有很高知名度。
證據12、處罰決定書。證明:原告的「 」商標是馳名商標,在全國各地受到保護。
證據13、產品及包裝袋10件。證明:原告一直在實際使用「 」商標。
被告認為:對原告的證據1、2、5、6、7、9、10、13無異議;證據3隻能證明被告注冊了中文域名「中國親親」和英文域名「www.qinqin-cn.com」,但不能證明被告侵犯了原告的商標權;證據4不能證明原告的主張;證據8、12與本案無關;證據11不能直接證實原告的「 」商標是中國馳名商標。
被告郝文中舉示了以下證據:
被告郝文中的哈爾濱市道外區親親食品經銷部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主要內容為:經營范圍銷售小食品。
原告對被告的證據沒有異議。
綜合分析各方當事人的訴辯主張和舉示的證據及發表的質證意見,本案爭議的焦點是:原告的「 」商標是否為馳名商標;被告在互聯網上注冊和使用中文域名「中國親親」和英文域名「www.qinqin-cn.com」是否侵犯了原告的商標權,構成不正當競爭。
本院確認:一、原告親親公司始創於1985年, 原告及其控股子公司自1993年起使用「親親」商標,經營范圍為銷售膨化食品、果凍等。二、原告擁有下列注冊商標權:第614573號商標注冊證,商標「親親及圖」,核定使用商品第30類膨化食品,注冊有效期限自1992年10月20日起;第3293585號商標注冊證,商標「 」,核定使用商品第29類果凍等,注冊有效期限自2004年2月7日起;第3293583號商標注冊證,商標「 」,核定使用商品第30類玉米花、蝦味條、膨化土豆片等,注冊有效期限自2004年2月28日起。原告還在相關商品上分別申請注冊了「 」商標的防禦商標和聯合商標,並於2002年1月8日獲得美國商標注冊證。三、原告及其控股子公司生產的產品,2002年年生產量為1007萬箱,終端銷售額8.12億元,利稅1.07億元;2003年年生產量為1071萬箱,終端銷售額8.63億元,利稅1.17億元;2004年年生產量為1287萬箱,終端銷售額10.41億元,利稅1.39億元。四、原告從1992年至2004年,投入廣告、媒體報道累計人民幣3億元,其中,2002至2004年共投入人民幣1.4億元。五、原告在全國已建立了完整的銷售網路和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六、國家加工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福建省中心檢驗所、咸陽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等20個國家、省、市級檢驗中心對原告產品的質量檢測報告證明,原告的產品質量優良。七、原告及其產品和商標獲得了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中國食品工業優秀企業」稱號、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認定為「中國名優食品」、中國質量檢驗協會評為「(2000年—2004年)國家質量檢測合格產品」、福建省著名商標認定委員會評為「福建省著名商標」、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評為「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電視廣告推薦品牌」、福建省人民政府評為「福建名牌產品」等多項榮譽。八、原告生產的「 」牌蝦條、薯片(條)系列產品,銷售額和市場佔有率在全國同行業中居第一位;原告生產的「 」牌果凍系列產品,銷售額和市場佔有率在全國同行業中居第二位。九、被告在互聯網上注冊了中文域名「中國親親」和英文域名「www.qinqin-cn.com」,使用「親親食品」的標識,用於銷售果凍和膨化食品等。十、被告郝文中的哈爾濱市道外區親親食品經銷部經營范圍為銷售小食品。
本院認為:馳名商標,是在國內、國際市場上享有較高知名度和較高信譽,為相當范圍消費者所熟知的商標。原告自1993年起使用「親親」商標用於果凍和膨化食品等商品,並自1992年起在相關商品上注冊了「親親」、「 」商標,其第614573號「親親及圖」注冊商標、第3293585號「 」注冊商標和第3293583號「 」注冊商標有效;原告還在相關商品上分別申請注冊了「 」商標的防禦商標和聯合商標,「親親qinqin」商標於2002年1月8日獲得美國商標注冊證;原告的商標具有顯著的獨特性;經國家和省、市有關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幾年來的檢測,原告的商品質量優良且穩定,原告及其產品和商標獲得了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等授予的眾多榮譽,被評為「中國名優食品」、「福建省著名商標」等,其生產的「 」牌蝦條、薯片(條)系列產品,銷售額和市場佔有率在全國同行業中居第一位,「 」牌果凍系列產品,銷售額和市場佔有率在全國同行業中居第二位;原告在全國已建立了完整的銷售網路和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投入了巨額廣告宣傳,其廣告的投入與銷售額呈正比增加;原告及其產品和商標在同行業中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信譽,為相關消費者所熟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十四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域名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的規定,應認定原告的第3293585號「 」注冊商標和第3293583號「 」注冊商標為中國馳名商標。被告郝文中開設哈爾濱市道外區親親食品經銷部,是專門銷售小食品的個體工商戶,其對原告及其產品和商標在同行業中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信譽、為相關消費者所熟知應當是明知的。被告未經原告許可,在互聯網上注冊中文域名「中國親親」和英文域名「www.qinqin-cn.com」,使用「親親食品」的標識,用於銷售果凍和膨化食品等,其域名與原告的馳名商標相同和相似,足以造成相關消費者的誤認,主觀上具有明顯的「傍名牌」惡意,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損害了原告的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已構成計算機網路域名侵犯商標權,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綜上所述,原告的訴訟請求有理,本院予以支持;被告的抗辯不成立,本院不予採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十四條、第五十六條第一款、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三)項,《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域名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第五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第六條和第八條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郝文中立即停止侵犯原告福建親親股份有限公司「 」商標權的行為;
二、被告郝文中立即停止使用中文域名「中國親親」和英文域名「www.qinqin-cn.com」;
三、中文域名「中國親親」和英文域名「www.qinqin-cn.com」由原告福建親親股份有限公司注冊使用;
四、被告郝文中賠償原告福建親親股份有限公司經濟損失30萬元,於本判決生效後10日內付清。
案件受理費7,760元由被告郝文中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並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於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劉亞軍
審判員劉淑華
代理審判員常榆德
二○○六年四月十六日
書記員何 洋
⑷ 數據安全有哪些案例
「大數據時代,在充分挖掘和發揮大數據價值同時,解決好數據安全與個人信息保護等問題刻不容緩。」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石現升在貴陽參會時指出。
員工監守自盜數億條用戶信息
今年初,公安部破獲了一起特大竊取販賣公民個人信息案。
被竊取的用戶信息主要涉及交通、物流、醫療、社交和銀行等領域數億條,隨後這些用戶個人信息被通過各種方式在網路黑市進行販賣。警方發現,幕後主要犯罪嫌疑人是發生信息泄漏的這家公司員工。
業內數據安全專家評價稱,這起案件泄露數億條公民個人信息,其中主要問題,就在於內部數據安全管理缺陷。
國外情況也不容樂觀。2016年9月22日,全球互聯網巨頭雅虎證實,在2014年至少有5億用戶的賬戶信息被人竊取。竊取的內容涉及用戶姓名、電子郵箱、電話號碼、出生日期和部分登陸密碼。
企業數據信息泄露後,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用於網路黑灰產運作牟利,內中危害輕則竊財重則取命,去年8月,山東高考生徐玉玉被電信詐騙9900元學費致死案等數據安全事件,就可見一斑。
去年7月,微軟Window10也因未遵守歐盟「安全港」法規,過度搜集用戶數據而遭到法國數據保護監管機構CNIL的發函警告。
上海社會科學院互聯網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指出,隨著數據資源商業價值凸顯,針對數據的攻擊、竊取、濫用和劫持等活動持續泛濫,並呈現出產業化、高科技化和跨國化等特性,對國家和數據生態治理水平,以及組織的數據安全能力都提出了全新挑戰。
當前,重要商業網站海量用戶數據是企業核心資產,也是民間黑客甚至國家級攻擊的重要對象,重點企業數據安全管理更是面臨嚴峻壓力。
企業、組織機構等如何提升自身數據安全能力?
企業機構亟待提升數據安全管理能力
「大數據安全威脅滲透在數據生產、流通和消費等大數據產業的各個環節,包括數據源、大數據加工平台和大數據分析服務等環節的各類主體都是威脅源。」上海社科院信息所主任惠志斌向記者分析稱,大數據安全事件風險成因復雜交織,既有外部攻擊,也有內部泄密,既有技術漏洞,也有管理缺陷,既有新技術新模式觸發的新風險,也有傳統安全問題的持續觸發。
5月27日,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石現升稱,互聯網日益成為經濟社會運行基礎,網路數據安全意識、能力和保護手段正面臨新挑戰。
今年6月1日即將施行的《網路安全法》針對企業機構泄露數據的相關問題,重點做了強調。法案要求各類組織應切實承擔保障數據安全的責任,即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另外需保障個人對其個人信息的安全可控。
石現升介紹,實際早在2015年國務院就發布過《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就明確要「健全大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強化安全支撐,提升基礎設施關鍵設備安全可靠水平」。
「目前,很多企業和機構還並不知道該如何提升自己的數據安全管理能力,也不知道依據什麼標准作為衡量。」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稱,問題的症結在於國內數據安全管理尚處起步階段,很多企業機構都沒有設立數據安全評估體系,或者沒有完整的評估參考標准。
「大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已提國標申請
數博會期間,記者從「大數據安全產業實踐高峰論壇」上了解到,為解決此問題,全國信息安全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等職能部門與數據安全領域的標准化專家學者和產業代表企業協同,著手制定一套用於組織機構數據安全能力的評估標准——《大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該標準是基於阿里巴巴提出的數據安全成熟度模型(Data Security Maturity Model, DSMM)進行制訂。
阿里巴巴集團安全部總監鄭斌介紹DSMM。
作為此標准項目的牽頭起草方,阿里巴巴集團安全部總監鄭斌介紹說,該標準是阿里巴巴基於自身數據安全管理實踐經驗成果DSMM擬定初稿,旨在與同行業分享阿里經驗,提升行業整體安全能力。
「互聯網用戶的信息安全從來都不是某一家公司企業的事。」鄭斌稱,《大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制訂還由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院、國家信息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公安三所、清華大學和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等業內權威數據安全機構、學術單位企業等共同合作提出意見。
⑸ 網路信息安全事件的案例
網路現在的問題很多是出現在內網內網安全裡面,所以建議使用一整套的免疫網路解方案,以保證在以後的網路管理上更加輕松。
⑹ 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方面的網路犯罪有哪些
網路犯罪的危害有哪些?
最佳答案
網路犯罪的危害表現為:
(一)對自然人的威脅。計算機網路犯罪對個人的威脅是形形色色的,突出表現在:對知識產權的威脅,侵犯個人自由,侵犯醫療資料等個人信息,侵犯、破壞個人計算機系統中的信息,通過互聯網對財產權進行侵犯,對e-mail系統進行破壞等等,影響人們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
(二)對企業的威脅。計算機網路犯罪對企業的威脅,主要針對企業受保護的財產、專有技術。對於金融界來講,由於對伴隨金融電子化發展而出現的計算機犯罪問題缺乏足夠的重視,相當一部分銀行、證券等單位沒有從管理制度、人員和技術上建立起相應的業務安全防範機制和措施,致使犯罪分子有機可乘。
(三)對國家的威脅。主要表現在:一是恐怖組織上網,大肆發布恐怖信息,渲染暴力活動;二是邪教組織上網,極力宣揚種族歧視,煽動民族仇恨,破壞民族團結,宣揚邪教理念,破壞國家宗教政策,煽動社會不滿情緒,以至暴力活動
⑺ 滴滴事件為何直接上升到國家安全
滴滴公司被罰款80.26億,侵犯用戶的隱私信息,嚴重違反國家的法律法規,在2015年滴滴就通過打車信息推演出國家各部委的工作情況,由此推測國家重要部門的關鍵數據,這對於我們國家的安全來說,可謂是致命的背刺!
⑻ 轟動的網路的黑客案有哪些
1988年,美國芝加哥銀行的網路系統就曾受到一名「黑客」的襲擊,這名「黑客」通過電腦網路,塗改了銀行賬目,把7000萬美元的巨款轉往國外,從而給該銀行造成巨大損失。無獨有偶,1995年8月,俄羅斯聖彼得堡的花旗銀行遭受了同樣的厄運,一名「黑客」使用同樣的手法從該銀行偷走了40萬美元。前不久,英國也發生了一起轟動整個大不列顛島的重大泄密事件。一位電信公司的電腦操作員,通過公司內部的資料庫,竊走了英國情報機構、核地下掩體、軍事指揮部及控制中心的電話號碼。據說,連梅傑首相的私人電話號碼也未能倖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位21歲的阿根廷男青年,利用家裡的電腦,通過國際互聯網路線路,進入到美軍及其部署在其他國家機構的電腦系統中漫遊了長達9個月的時間。這名青年說:「我可以進入美國軍方電腦網……,可以到任何一個地方去漫遊,也可以刪除任何屬性的信息。」直到1996年3月,這位「黑客」才被有關部門查獲。在眾多引起轟動的網路「黑客」案中,還有一起令美國人至今心有餘悸的事件。那是在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合並之前,前聯邦德國的幾名學生利用電腦網路,破解了美軍密碼,並將竊取的美國軍事機密賣給了前蘇聯的克格勃,此事曾令美國軍方震驚不已。上面這些事件說明,隨著全球互聯網路的迅猛發展,一個國家的指揮系統、金融系統、空中交通管制系統、貿易系統和醫療系統等都將會變得更易受敵對國和可能的「黑客」——比如說,精於計算機操作的十幾歲的年輕人的襲擊,特別是有關國家安全的國防系統更是如此。據統計,僅1995年一年,美國空軍的計算機網路就曾受到至少500次以上的襲擊,平均每天達14次以上;而作為擁有12萬個計算機系統的美國軍事中心五角大樓,則在目前以至未來所面臨的威脅將會更大。
1998年2月26日,有人突入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的計算機網路,瀏覽了裡面的一些非絕密信息。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出使巴格達斡旋成功使美國的「沙漠驚雷」沒能炸響,而一場對付「黑客」的戰爭已經在美國打響。
同年,2月25日,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哈姆雷向新聞界公布,在過去的兩星期里,五角大樓的軍事情報網路連續遭到計算機「黑客」系統入侵。這次「黑客」入侵正值敏感時期,這條消息立即成為第二天美國各大媒體的頭條新聞。
哈姆雷說,「黑客」光顧了11個非保密軍事網路,其中包括4個海軍計算機網路和7個空軍計算機網路,網上有後勤、行政和財務方面的信息。「黑客」們瀏覽了這些信息後,在網路里安插了一個名為「陷井蓋兒」的程序。安插了這個程序,他們以後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自由進出這些網路。五角大樓的計算機系統遭到「黑客」的襲擊已經發生過不止一次,但這次不同於往常。「黑客」們似乎在打擂台,通過入侵這些系統比試高低。哈姆雷說,這是五角大樓迄今發現最有組織和有系統的網路入侵事件,它「向我們敲響了警鍾」。美國國防部和聯邦調查局發誓,不挖出「黑客」誓不罷休。
美國加州有一叫聖羅莎的小鎮,鎮上有一個名叫Netdex的網際網路接入服務公司。它規模不大,只有3000用戶。「黑客」們就是在這兒露出了狐狸尾巴。
1998年1月中旬,Netdex公司所有人兼總經理比爾·贊恩發現服務操作系統被「黑客」更改了,立即報告美國聯邦調查局和匹茨堡卡內基一梅隆大學計算機緊急反應小組(CERT)。
聯邦調查局特工和CERT網路人員經過幾星期跟蹤調查,找到了「黑客」的下落。他們本來可以堵上操作系統中的漏洞,但為了放長線釣大魚,他們沒有這么做,而是決定冒一次險,把門繼續敞開「一會兒」。這一敞就是6個星期。
在這6個星期里,來自美國東海岸和舊金山本地的20多名聯邦調查局特工一天24小時密切監視著入侵者在網上留下的「腳印」。這些腳印清晰地指向美國政府、軍隊、國家圖書館、實驗室和大學的網址。起初聯邦調查局認為,這些入侵者可能是潛在的恐怖分子。
經過一段時間的偵查,聯邦調查局摸清了「黑客」的行蹤。2月25日,聯邦調查局計算機犯罪偵查小組帶著兩張搜查證,分乘6輛小汽車,向舊金山以北120公里、僅有5500人的小鎮——克洛弗代爾進發。
晚上8時30分左右,一幹人馬抵達這個青山環抱的小鎮。在當地警察的支援下,他們立即包圍了一座平房住宅。他們沖進屋內,發現一個十五六歲的男孩正忙著入侵五角大樓的非保密計算機網路!
在搜查過程中,鎮上的警察封鎖了鎮中心南邊的一條街道。對這座平房的搜查持續了2個小時。隨後,他們又搜查了另一座房子,這家一個十幾歲的男孩也被懷疑參與了入侵五角大樓的網路系統。由於這兩個男孩的年齡太小,聯邦調查局沒有逮捕他們,但收繳了他們的計算機、軟體和列印機。
去年,這兩個男孩一道參加了計算機學習班。他們的計算機水平連計算機專家也感到吃驚。贊恩說,「我們實際上是同他們進行在線戰爭。我們監視他們,他們也知道我們在監視他們。他們使勁恢復他們的軟體文檔,快到我們來不及消除這些文檔。」
但聯邦調查局追捕「黑客」的行動並沒有就此結束。一切跡象表明,這些少年「黑客」的後面還有一隻「黑手」。
贊恩說,他通過分析注意到幾種不同的「黑客」行動方式。這一案件最有趣的方面之一是入侵技術驚人的高超,而又有大量業余者才會犯的錯誤。這就是說,有更高級的專家向這些孩子提供入侵計算機網路的工具。他說,「黑客」並不是在鍵盤上猜你口令的人。他們編寫並使用別人計算機的程序。另外,贊思曾收到大量電子郵件垃圾。他說,「這些人行事有條不紊,很有次序。如果說這事(入侵五角大樓的網路)僅僅是幾個毛孩子乾的,我會感到非常吃驚。肯定還有人,這些孩子只是被人利用而已。」
聯邦調查局特工正在積極展開調查,希望找到進一步的線索,揪出那隻「黑手」。
在不到一個月之後,以色列警方於3月18日逮捕了一名入侵美國國防部及以色列議會電腦系統的超級電腦「黑客」。
這名以色列超級電腦「黑客」現年18歲,其網上用戶名為「分析家」。以色列警方發言人琳達·梅紐因說,警方同時還逮捕了另兩名18歲的同謀。
「黑客」被捕後,美國司法部發表聲明透露,「分析家」真名為埃胡德·特納勃。美國司法部長雷諾說,「分析家」的被捕是對所有試圖入侵美國電腦系統的「黑客」發出的警告。美國對此類電腦襲擊事件十分重視。在過去的幾個星期里,美國中央情報局對這個超級電腦「黑客」展開了調查,並向以方提供情報,最終協助以方逮捕了「分析家」。
人們估計「分析家」很可能是美國中央情報局日前逮捕的兩名加利福尼亞少年的網上導師。美國五角大樓說,這批電腦「黑客」侵襲的對象是美國國防部、美國海軍軍事中心、美國航空航天局及一些大學電腦系統的非機密人員名單及工資表。加州索諾馬鎮被捕的兩名少年中一個稱,他已進入了200個美國學院電腦系統。
由於同一系統資源共享,侵襲非機密系統也可能調出機密資料,因此以「分析家」為首的這批「黑客」的存在令美國國防部大為不安。美國國防部副部長約翰·漢姆萊說,這是至今五角大樓發現的「最有組織和有系統的」電腦入侵案。
美國電腦專家丹·賈斯帕與加州聖羅薩的一個網路服務商首先發現了這個網上「黑客」——「分析家」的存在。正是賈斯帕協助美國中央情報局查獲了據稱是「分析家」指導下的兩個加州「黑客」。
被捕後,「分析家」及其同夥被拘押在特拉維夫南郊的貝特亞姆警察局。警方沒收了他們的護照。
「黑客」——「分析家」在被捕前接受一家網上雜志的采訪時稱,他入侵電腦系統並不犯法,甚至對侵襲對象「有益無害」。「分析家」說,他經常幫助他侵襲的伺服器修補漏洞,他暗示「一個有惡意的『黑客』所做的則遠勝於此。」
至此,海灣戰爭期間對美國五角大樓的「黑客」入侵追捕告一段落。
「黑客」的出現,使人們對網路系統安全的信心產生了動搖。專門開發對付病毒方法的S&S國際公司的艾倫·所羅門認為:「不論你上多少道鎖,總會有人找到辦法進去。」美國眾院議長紐特·金里奇也曾在一次會議上指出:「網路空間是一個人人都可進入的自由流動區——我們最好做好准備,以便應付我們做夢也想不到的對手在各個領域的發明創造力。」這說明,在未來信息領域的斗爭中,網路「黑客」將是最可怕、最難對付的敵手之一。
有矛就有盾,難對付也要想辦法對付。目前世界各國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加裝密碼軟體。這種軟體是一種由40位信息量組成的程序,可分別為文本、圖像、視頻、音頻等加密,使用簡便,安全性強。但「道」高,「魔」更高。自1995年8月以來,這種密碼軟體接二連三地數次被破譯,甚至是新推出的更加安全的新一代軟體,也仍被兩名對密碼學感興趣的加州伯克利大學的研究生發現了其中的漏洞。目前,計算機網路的使用者們已經把對網路安全問題的關心提到了首位,迫切希望計算機硬體和軟體公司能夠開發出更加安全可靠的「密鑰」,以使人們對網路的安全性達到信賴的程度。
進入90年代,隨著網路「黑客」襲擊案例的增多,美軍在加強電腦網路防護能力、防止外來「黑客」入侵的同時,又在積極籌建「主動式黑客」部隊,即組建一支類似「黑客」的「第一代電子計算機網路戰士」,這些「網路戰士」將以計算機為武器,用鍵盤來癱瘓敵人,操縱敵人的媒體,破壞敵人的財源,從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爭目的。
除美國外,目前其他發達國家也在積極加強網路的安全性建設。1995年夏天,北約從聯合國維和部隊手中接管了波黑的維和行動權,它進駐波黑後的首項任務就是安裝了一個巨大的通信網路。這個網路在對波黑塞族實施空中打擊行動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許多作戰計劃就是通過這個網路來傳送的。但是,隨著聯網的軍用網路節點的日益增多,網路安全性問題也就變得日益突出。為此,參戰的北約各國又加緊給這套網路系統加裝了「防火牆」和其他數據安全措施。
可以預見,在未來的戰爭中,如何利用計算機網路——這柄鋒利的雙刃劍,將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之一。